一间小屋硬是隔成了三个区域,方兰和王利坐在最西边,小声说着话。
“这次多亏了你,堂兄还是第一次那样热情。”王利叹了口气。
方兰轻笑道:“嫂子也是第一次吃瘪,吃饭的时候都不敢说话了。”
“唉,谁让我们住在他们家里,还是得先找个地方住着,这里太小了,不是个办法。”
方兰不乐意的说:“咱们可是把身上的银子都给了堂嫂了,暂住几天又怎么了,怎么还要受她的冷言冷语。我可是打听过了,我们给的银子,够我们住一个月了。”
“反正我们也找到了活干,攒攒钱,咱们搬出去住。”王利一如既往的心态好。
方兰看了一眼儿子和女儿,“我干活的那个铺子,包食宿,就在隔壁的石头街上,就是那现在还住着一对孤儿寡母,不好带你过去,我打算带明月去那里住,你觉得怎么样?少了两个人,堂嫂应该高兴点吧,哼。”
王利想了想:“这样也行,我和峰哥儿暂时还住在这里,等拿到工钱,咱们就去外面租房子。”
方兰一想到不用再受赵喜花的挤兑,心里面就像放晴的天空,“那你去给堂兄说这件事吧。”
李府,崇礼院。
董玉婷没养过孩子,但也是从孩子时期过来的,她觉得养孩子必不可少的,就是陪伴。
今天她带着女儿和小儿子来看望李博翰。
“怎么样,身体好点了吗?”董玉婷关切道。
李博翰这几天生病,屋子一直开窗通风,但药味还是无法消散。
“已经大好了,母亲呢?”李博翰因为生病,脸色愈发苍白,“听春月姐姐说,母亲这几日胃口很小,精神也不佳。”
董玉婷心头一暖:“我很好,你放心养病就行。”
李博睿趴在床边:“哥哥,等你好起来,我们一起去乌月山玩儿。”
李念瑶笑着道:“是你自己想去了吧。”
李博睿害羞的红了脸:“祖母说了,天气热了,就该去乌月山,那里凉快。哥哥去,姐姐去,娘也去,还要带上秋荣,平安......”他掰着指头数着。
李博翰突然想起了什么,有些紧张的说:“母亲,常丰和木莲,他们还好吗?”
“你放心,等过几天,你祖母心里消了气,我就把他们送回来。”董玉婷安慰他道。
李博翰对从小跟在身边的人果然舍不得。虽说现在换来的人更加顺从他的话,但李博翰还是放不下之前就跟着他的人。
现在他院中暂代管事妈妈一职的是性格爽利的夏晴。
等木莲等人回来,夏晴还是要回吟风院。
李博翰放下心来。
“所以,你要快快好起来,这样你祖母心里的气才会消的快,知道吗?”董玉婷哄小孩子般对他说。
李博翰正经的脸上泛起一抹红:“嗯,我知道了母亲。”
-----------------------
作者有话说:大家,新年快乐,祝大家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心想事成!
第30章 流言蜚语 “这个竹报平安的香……
“这个竹报平安的香囊, 以前不曾见弟弟带过。”李念瑶温润的眼眸扫过枕头边,在一个蓝色的香囊上停了下来。
董玉婷跟着看去,那香囊小巧精致, 蓝色布料上口用红线裹扎起来, 外缝“竹报平安”,看着便是精心制作的。
以前的董玉婷忙于管家,对孩子们疏于照料,倒是李念瑶小小年纪有了长姐如母的风范。对于弟弟身边之物, 她比董玉婷还要了解。
“这个是柳姑娘送给我的。”李博翰道, “她说里面是在宝光寺求的平安符, 送给我, 希望我身体能尽快好起来。”
“原来是这样。”李念瑶若有所思,正要再说什么, 突然响起一阵刺耳的声音。
“哎呦,小公子慢点。”
董玉婷看向那边, 李博睿手足无措的站在原地, 面前撒了一地的糕点,如玉一样的盘子摔在地上碎裂成一片一片。
秋荣推着李博睿往旁边走:“公子,叫我们收拾一下这里, 别划伤了您。”
她转头指了两个丫鬟收拾狼藉的地面。
“这是怎么了?”董玉婷捏了捏李博睿包子一样的软嫩脸蛋。
“我,我想吃放在桌上的那盘糕点。”
李博翰说:“是母亲送过来的糕点。”
董玉婷笑道:“怎么,送你院子里的吃完了?”
李博睿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昨天送到你院子里的糕点那么多,你全都吃完了?吃东西不能那么没有节制。”董玉婷揉了揉他的肚子, 对秋荣道,“他昨天都吃了什么?”
秋荣心虚的低垂眼睛:“公子昨天就吃了糕点和厨房送来的饭。公子的饭量一向是这样,就是平时也要吃些糕点。”
董玉婷往后倾斜身子,打量起李博睿的体型, 小小年纪有了纵向发展的趋势,跟他哥站一块儿都不像兄弟。
或许这样的样子在老太太眼里是有福气的象征,不过董玉婷却开始担心起他的健康问题。
“睿儿,你这几天不和平安在院子里玩儿了吗?”
“有啊!我们昨天还堆泥巴了呢!”
秋荣在后面尴尬的笑着,补充道:“都是我家平安那小子带坏了公子,奴婢已经罚了他。”
董玉婷没有很生气,但也不会给他鼓掌,李博涵在他这个年纪的时候都已经开始读书了,而李博睿和老太太住在一块儿不说,还玩着堆泥巴。
自从决定了要照顾三个孩子,他们的未来就不得不考虑。
李博翰不用担心,他打小就是个有主意的,好学刻苦,说不定以后比他爹官职更高,能关心他的点就是他的身体健康问题。
李念瑶聪慧懂事,还能照顾两个弟弟,董玉婷却觉得她定是尝尽了人情冷暖才会这样,所以平日里和她陪伴最多。
李博睿在哥哥姐姐的比较下,显得有些没心没肺,什么事儿都进不到心里去。虽然不要求他变得和李博翰一样,但基本的读书认字也应该会。
“睿儿,明天陪你哥哥去读书吧。”董玉婷温和的笑。
李博睿大叫:“我不要!”
他每天见哥哥在屋子里对着一本书念,就觉得好无聊,好可怕!他才不要念书!
“那睿儿想做什么呢?你看哥哥每天要读书,姐姐要陪着母亲管家,睿儿也要找件事情去做,你可不要告诉我去捏泥巴。”董玉婷循序渐进的问。
“我想学武。”李博睿飞快答道。
秋荣哆嗦着说:“一定是平安那小子在公子面前胡说了,奴婢回去就教训他。”
文官武官向来水火不容,李府的下人便也觉得学武没有前途,秋荣这才会因为这句话这么紧张。
“学武,好啊,那你能坚持下来吗?学武可是很累的,每天要早早的起来,在院子里扎马步,一天下来,浑身酸痛。”
“能啊。”李博睿只想着学武后的威风,却不想着学武时的艰辛,答应的非常干脆利落。
有些事不亲身体验一下是不会改变想法的。
董玉婷摸着他的头,对秋荷说:“改日你让钱坤去找个武师傅,来教睿儿习武。”
秋荷福了福身:“是。”
兰竹院,门口的丫鬟见到曾惠妍匆匆走来的身影,还没来得及去里面通报,一阵香风从鼻尖溜过,曾惠妍已进入屋中。
老太太跪在蒲团上拜佛,一天十二个时辰她得有一个时辰在佛前跪着。
王妈妈跪在她身后位置的蒲团上,安安静静,自从上次几次行事出错,怕老太太将她送到庄子上养老,这几天王妈妈安生的很。
听到水晶帘子掀开的声音,老太太睁开了眼睛,瞥了一眼鬼鬼祟祟的二儿媳,眉毛蹙到了一起,“你不是去林夫人办的香席了吗?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曾惠妍对站在靠近门边的几个二等丫鬟道:“你们都出去吧。”
老太太眉心动了动,要从地上站起来,王妈妈倏地跨了一步,到老太太身边,扶住她刚抬起来的手。两人之间的默契不言而喻。
老太太稳稳坐到圈椅上,王妈妈给二人倒茶。
“说吧,怎么了?”
曾惠妍道:“母亲,你可知道我今日遇见了谁?”
“谁?”老太太不咸不淡的说,这反应像一盆冷水泼了过去。
曾惠妍毫不在意,继续像有人在身边那样,小声而激动的说:“我在那儿碰见了兮娘子!”
“她怎么会去?”老太太挑了下眉,林夫人为尚书令的发妻,兮娘子的丈夫只是外放的官员,怎么会请她去香席上。
“不对,她还没有离开京城?”老太太突然想起这件事。
“她是跟着杨曼柔一起来的,听说,那兮娘子的丈夫调到了礼部,担了个奉祀的职,虽说没什么权,不过不用再离开京城,对兮娘子也算是好事。”
“原来是靠了这棵大树。”老太太对兮娘子没什么好感,继续问道,“怎么,你不会就想给我说这件事吧。”
“自然不是。”曾惠妍神秘兮兮的,带着一丝雀跃道,“是兮娘子给我说,京城里有一个传闻和我们家有关。”
“哦?”老太太坐直了身体,“快说,什么事,别给我卖关子了。”
曾惠妍隐秘而兴奋的说:“这个传闻说的是大嫂,说她‘克夫克子’,大哥落了水不水,翰哥儿还生了病,这几天病蔫蔫的躺在床上。”
老太太猛地一拍桌子,刚倒好的热茶晃出几滴茶水。
曾惠妍被吓了一跳,望见老太太冰冷的脸色,急忙补充道:“我当时一听,就说‘这不是胡说吗,我大嫂嫁进府里生了三个孩子,大哥也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位置,怎么会克夫克子!从哪听说的,以后别再瞎说了’。”
王妈妈和珠儿噤若寒蝉,默默放轻了自己的呼吸。
“那她又是从哪听说的?”
“母亲,兮娘子这个人您又不是不知道,八面玲珑,九品小官的夫人都要上前结交,我猜都是那些人嫉妒,不知道谁说了一句让兮娘子听进去了。”曾惠妍不屑的说着。
“这么说,除了兮娘子,其他人未曾听过?”
“嗯,这兮娘子倒是挺会做好人,还悄悄留下来给我说的,香席上其他人都不知道。”
老太太颔首,不容拒绝的说:“那这件事就当做不知道,也不要再说了。”
“不告诉大嫂吗?”
老太太慢悠悠的喝了一口茶,斜眼看她:“怎么,你想去告诉她?”
曾惠妍缩了缩脑袋,讪讪笑着:“母亲让我不要说,那就不说了,总归她们闲言碎语几句,也刮不掉我们身上的肉。”
自打换药一事发生,曾惠妍就怕了这个大嫂,总觉得她背地里的手段阴毒狠辣,生怕自己哪天惨遭毒手,这几天都夹着尾巴。也是今天听说了外面的传闻,她才一时得意忘形,忘记大嫂是什么人了!
她轻轻拍了拍自己的嘴巴,又道:“珠儿也不准说。”
珠儿忙点头:“奴婢若说出去,就五雷轰顶!”
王妈妈也紧跟着发誓,像是和珠儿比较似的,誓言更加狠毒。
曾惠妍暗暗想:这下董玉婷要是知道了这件事,也与我无关。
虽然不敢再招惹董玉婷,不过她要是遇上麻烦,曾惠妍还是乐于见到的。
过了几日,一个日头正好的下午,微风习习,吟风院那棵苍柏树被风吹动,霎时间,青翠欲滴的绿叶纷纷摇曳,原本停留在叶子上的阳光如同碎金般闪耀,同时一阵苍柏的清香随风远去。
钱坤笑容满面的带着一名武师傅来到院中。
这师傅身材魁梧高大,脸方,浓眉大眼,长得很是憨厚。
“夫人,他就是我说的那位廖师傅,身手不错,人也老实。”
“让他先教导睿哥儿试试看吧。”董玉婷对他的武艺没有太大要求,会些拳脚功夫便可,但是人品不能坏。
春月去兰竹院喊李博睿,一听是给他找的拳脚师傅来了,李博睿撒腿就跑,身后的秋荣又是一阵喊叫:“公子慢些,那师傅又不会跑了。”
待李博睿来到吟风院,见到这位廖师傅,钱坤谄媚的给他介绍:“五公子,他就是廖师傅,教您武艺的。”
廖师傅给他作揖,李博睿看在眼中,也有模有样的作揖。
“廖师傅,我叫李博睿。”
“李公子好。”廖明抓了抓脑袋,他不太会说话,憋得脸颊通红,“李公子,以后便由我教你习武,我一定把你教会!”
“好!师傅,我们开始吧!”李博睿迫不及待的说。
廖明为难的看了眼四周,院子美则美矣,却不适合练武,各种都种着花草,施展不开拳脚。
钱坤机灵的说:“公子,外院空旷,也安静。”
“那就去外院!”
钱坤笑的嘴巴咧到耳边,李博睿去了外院,他接触公子的机会就多了。
第31章 乱力怪神 地面蒸腾的暑意爬上……
地面蒸腾的暑意爬上李博睿全身, 使他身上一层层的汗水滴滴答答落下,正在扎马步的李博睿口干舌燥,眼冒金星, 直到听见廖明一声:“时辰到了。”
李博睿晃荡一下坐到了地上。
钱坤踢了踢身边蹲在地上的小子, 骂道:“小胜,你还不快去给公子端茶?这么没眼力劲儿!”
钱胜原名钱狗剩,是钱坤的亲戚,带到身边后, 嫌这个名字不好听, 他给改成了胜字。
钱坤不是李府的家生子, 于车马司而言, 他就是空降领导,身后关系只有一条大道, 不像其他管事,身后的关系是盘根错节的大树, 亲戚都占着不小的职位。
所以钱坤为了自己, 试图把钱胜塞到李博睿身边去。将来要是他有难处,不至于一个人独木难支。
以钱胜的年纪,安排到李博翰身边更好, 只可惜现在院里看的最严的就是李博翰那儿了,密不透风的,想去递个话都难。
钱胜被踢得摔了个屁股蹲,也不在意, 站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将放在一旁的桌上的茶给李博睿端了过去。
这茶在李博睿练武的时候就倒好了,现在已经凉了,正适合李博睿解渴。
钱胜在家里的时候还算活泼, 被他爹娘送到舅舅这跟囚牢一样的地方,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起来。送他到这儿之前,他爹娘交代过:“要听你舅舅的话,你舅舅可是李家的管事,那可是好去处,多少人想去都去不成呢......”
钱胜用脚狠狠的在地上蹭了一下,暗想:他才不稀罕呢。
“公子,喝茶。”钱胜僵硬的把茶杯递给李博睿。
钱坤在远处看的着急,都说外甥像舅,他却觉得这外甥一点不像自己,闷葫芦似的,话也不会说。
李博睿接过茶杯,仰头喝得一干二净,喉咙里的干渴还是抑制不住,他道:“我还要喝。”
钱胜转身再去拿茶,钱坤急慌慌的问他:“怎么回来了?公子有什么吩咐?”
钱胜低着头不耐烦的说:“公子还要喝茶,我去给公子拿茶壶。”
钱坤心里松了口气,他就怕闷葫芦的外甥惹得公子生气连累了自己,那就得不偿失了。
“那你去倒,我把公子领过来坐着,怎么能在地上坐着。”
廖明小心把李博睿扶起来,瓮声瓮气的说:“李公子,今天晚上记得泡药浴,对身体好,不然明天身体就要酸痛了。”
李博睿微微喘气,点点头:“知道了。”
廖明和李博翰的先生一样,每天从外面过来上课,不过教习的地点都在外院,练武的当然没读书的重要,不能吵着李博翰和李博辉,就取了下午的一个时辰练武。
钱坤私底下给廖明说过,不用太认真,让我们家公子学点拳脚功夫强身健体就行。
廖明便觉得他要教的公子是个不好伺候的,谁知道教了几天,对方比他想象的要认真,廖明不觉用了几分心。
廖明上完了今天的课程,就要离开李府。
钱坤把李博睿带去一旁的石凳上,耳边忽然响起王妈妈急躁的声音:“哎呦,我的小祖宗,您怎么成这样子了?”
王妈妈刚来外院,就见老太太宠的金尊玉贵的小公子浑身脏兮兮的,头发一绺一绺的搭在额头上,像打湿的青草一样,白嫩的脸蛋上还有黑乎乎的手印,若不是身上的衣服布料,怕不是还以为哪个小子在地上滚了一圈。
“我刚练完武。”李博睿撅起嘴巴,坐到石凳上把钱胜倒好的茶水全喝完,因为太急,喝得水流了一下巴,王妈妈赶忙拿出手帕给他擦。
“练武怎么成这样?”王妈妈瞪着钱坤,“是不是那教武的师傅故意使坏,戏弄公子了?”
钱坤赔笑道:“怎么会,公子习武的时候,我就在一旁看着呢,他要是敢使坏,我第一个饶不了他!”
王妈妈将信将疑的哼了一声,心里忍不住埋怨董玉婷,咱们李家什么样的人家,何苦去习武,把公子累成这副模样。
钱坤尴尬的笑着,暗骂王妈妈无事生非。
“秋荣呢?她怎么不在?”王妈妈还不解气,又看李博睿身边没有秋荣的身影,立即询问道。
“她去库房给公子拿药了,廖师傅说,公子练完武得泡药浴,要不然明天该身体酸痛了。”
王妈妈一听这话,又是一阵心疼。
李博睿喝了几杯茶水,方解了渴,才跟着王妈妈回了兰竹院。
王妈妈和李博睿走后,钱坤微微弯曲的腰又直了起来。
“欺软怕硬。”
“你说什么?”钱坤转过头看向低着头的钱胜,
“没说什么。”钱胜嘟囔了一句。
钱坤抬腿在他身上踢了一脚,骂道:“她是老太太身边的红人,我这是给老太太面子。”
毕竟是外甥,钱坤没下力道,钱胜往后退了两步,又嘟囔道:“听见了还问我。”
“你这小子!”钱坤捏住他耳朵,往右转了半圈。
“疼疼疼!”钱胜大叫。
两人的打闹很快就停了下来,钱坤看到迎面走来的春月,忙收回手笑着走了过去。
钱胜在他身后翻了个白眼,对他舅舅谄媚的样子很是看不起。
“春月姑娘,您这是去哪了?”
“我去夫人的铺子上看了看,顺便买了点东西。”
春月身后的丘小石钱坤见过几次,具体给董玉婷做什么的,他就不清楚了。
钱坤也很乖觉的没多问。
春月带着丘小石去了吟风院,每隔几天她就要出去一次,去看铺子的时候,顺便看看丘小石有什么事要带给夫人。
看门的不是夫人的人,丘小石不好主动来,便将这事儿交给了春月,她也乐得能出去,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
今天她去看了酥香阁,已经把窗户给开好了,装上了支摘窗,裱糊了一层防风的高丽纸,向阳,打开后铺子亮亮堂堂,好似地方也大了不少。
回来的时候,丘小石说有事找夫人,春月便把他带了回去。
一进屋内,丘小石便跪了下去,“夫人,不好了!”
春月一惊,原以为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儿,看丘小石这样子,她才明白是自己想错了。
秋荷冷静的给外面的三等丫鬟找了事做,随后关上屋门。
“怎么了?起来说话。”董玉婷放下绣了一半的荷包,随着长时间的练习,她的缝纫技艺越来越好,不再局限于绣简单的回字纹样,开始对“梅兰竹菊”下手了。
丘小石道:“前几天,小的听一个说书的人有个官家夫人命犯灾星,让身边的人接二连三的倒霉,先是自家夫君落水生死不明,接着孩子病重在床,那夫人想尽各种办法,请了宝光寺空明大师做法事,都驱散不掉身上的凶煞。”
丘小石额头冒出一颗豆大的汗珠,继续说:“他还说这官家夫人需剃去三千烦恼丝,去宝光寺燃灯苦修一年,才能化解身上的凶煞,否则将会家破人亡。”
春月瞪大了眼睛,骂道:“这不是在暗指夫人吗!”
秋荷也难得的生了气,质问道:“丘小石,是哪个酒楼的说书人说的?”
“不是在酒楼,那说书人就把桌子摆在街口,有许多百姓聚在一起听,说的好了赏他些钱,摊位也不固定,小的想再去找他的时候,已经找不到他了,问了附近的百姓,他们也都说不知道那是谁,平日在那地方说书的,都不固定,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
春雨生气道:“你这没用的东西!”
丘小石不敢辩解,“夫人,现在可怎么办?这件事传的沸沸扬扬,虽然大家不敢明说,但......”他抬头偷觑了眼董玉婷,不必多说,三人就已经明白他的言下之意。
百姓最爱乱力怪神,尤其还是牵扯到官员后宅,更令他们像饿急了的狼,茶余饭后就谈上这件事。
董玉婷感到一种莫名的熟悉......这不就是软件媒体上某些人爆料,用ABC代替名字,贴上“顶流”,“粉丝几千万”,“由古偶剧爆红”......这些标签,暗指其真正的人,她前世处理过太多类似的事情,只要不是上热搜,都不用特地去处理。现在这种情况来看,让百姓讨论的这么火热,也算是一种上热搜了吧?
谁?这么特地针对她?
董玉婷思索起与原主有过争执的人,有不少,但这么大费周章,搞出一场舆论来针对她的,董玉婷想不出来是谁。
再者,自从她成为董玉婷的这几个月,不说与人为善吧,但也没和别人吵过架吧,至于策划这一场舆论吗?
等等......难道是她?这几个月,除了府里的曾惠妍,唯一和她发生过不愉快的,就只剩下昭信王妃生辰宴上,杨曼柔出了道疑似暗讽她的题,但是被何静琳刺了回去。
要说记恨,应该记恨何静琳吧,当时她可是什么都没说......
不管怎样想,董玉婷都觉得自己有些无辜,她好端端的在家,经营小铺子,到底惹谁了?不过当务之急,她得处理一下针对她的这场传闻。虽然她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但别人故意抹黑她,和她做了一件事引起别人的议论是两回事,董玉婷可不会忍受下去。
“丘小石,我有件事要你去做,你帮我打听打听......”董玉婷低声吩咐了他几句。
丘小石听得眼睛骤亮:“知道了夫人,就交给我吧!”
第32章 重新营业的酥香阁 安宁坊一家……
安宁坊一家三进的宅院门口, 一辆马车驶入京城,一路抵达这里,在门口的管家福伯早已等候多时, 立马喜笑颜开的迎了上去:“公子小心。”
他伸手去扶从马车上下来的公子, 却被一把推开,林琦直接从马车上跳了下去。
“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可算到了。”林琦伸了个懒腰,又拍了拍福伯的肩膀, “福伯, 别来无恙, 身体看着比前几年还好了些。”
“京城繁花似锦, 人杰地灵,托老爷夫人的福, 指了我在这里看宅子,身体才愈发康健。”福伯谦卑的笑道。
马车上又钻出来一个小子, 正是林琦的贴身小厮阿桐, 他身上背了个包袱,是林琦来京城带的书,本本都金贵的很, 阿桐收拾都是小心翼翼的碰。
宅子里除了福伯,就剩下两个丫鬟,两个小厮。
小厮去搬林琦带来的行李,丫鬟则在正院候着。
“公子瞧瞧, 屋子里还需要添点什么,我马上让人去买。”福伯引着林琦进屋。
这家宅子买了得有几年,林家一直都不曾来住,只让福伯来看着, 屋子里便有些冷清,不比林琦家里住的舒服。
他想起此行的目的,带着挑剔的眼光环视四周,撇了撇嘴,矜持道:“就先这样吧,有什么需要的我再告诉你。”
他转身往外走去,福伯问道:“公子要去哪里?”
林琦头也不回道:“我去外面转转。”
在他来之前,林家老爷夫人便给福伯递了信,命他好生照看林琦,福伯还指望着林琦回去的时候能带着自己回去,这地方虽在京城,他成了一家之主,但管着的也只有寥寥几人,还不如回去舒服。
福伯叫喊着:“公子!”边追了上去。
阿桐见他们两人都出去,急忙把肩上的包袱递给站在门边的一个小丫鬟,交代她:“把这些书都放好了,公子要用的!”
说完他便狂奔去追林琦。
那小丫鬟突然被塞了一个包袱,只觉手臂一沉,差点没抱住,还是身旁的丫鬟帮她拿了一下,才没让包袱里的书籍散落。
小厮将行李规整,两个丫鬟也把包袱打开,将里面的本本厚书放到梨木福寿纹书架上。
那丫鬟一边轻轻把书放好,一边问:“公子为什么来京城了?”
穿紫色衣裳的丫鬟和福伯一样,都是从本家过来的,比这个穿绿色衣裳的丫鬟知道的多。
“公子是来参加秋闱的。”紫衣丫鬟把最后一本《春秋》放到架上,确认书不会从架子上掉下来,又结伴去看小厮们把公子的行李规整的怎么样。
紫衣丫鬟谆谆教诲:“这几天千万不要打扰公子,但是也要给公子留下个好印象,说不定公子回去的时候会带上我们。这里太冷清了,一点都不热闹。”
绿衣丫鬟是福伯在京城买回来的丫鬟,根本没去过林家本家看,不过想想林家既然有能力在京城买下一栋三进的宅院,家中想必有些财力。
绿衣丫鬟对目前的生活已经满意,不想回去伺候一大家人,便岔开了话题:“那公子什么时候秋闱?”
紫衣丫鬟回想着福伯给她说的话:“还有一个月吧,我也不太清楚,总之应该在秋天。路上就要花半个月,公子提前来京城免得出什么意外,平日里咱们伺候好公子,就不要留在书房了,不然公子要是落第了,说不定还会怪我们。”
绿衣丫鬟点点头,将她的话记在心里。
福伯带林琦来了西市,此时街上热闹非凡,
阿桐的鼻子像小狗一样动了动,一股甜香之气飘进他的鼻子里。他第一次来京城,所见之处皆给他新奇的感受,“公子,好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