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母日常by山尽
山尽  发于:2025年11月17日

关灯
护眼

屋内鸦雀无声,王妈妈停了一会儿,继续在屋子里找,她的视线搜寻着各个角落,恨不能变成一只老鼠,钻进狭窄的,人无法进到的地方去寻找。
不停歇的找了半个时辰,任何疑似药材的东西都没有找到。
几个粗使婆子灰头土脸,柜子下面、后方、通铺后不知道是不是老鼠打的洞里,她们都找过了,连个影子都没见着。
这屋子就这么点大,三等丫鬟的月例不多,不在主子们身边,得到的赏也不多,自然她们拥有的物品也不多。其实她们早就找完了,要不是王妈妈不死心的一遍遍问“找到了没有”,她们不会一直在这里找。
“还是没找到吗?”王妈妈盯着她们的脸,迫切的希望得到不同的答复。
然而婆子们还是沉默不语,低着头互相看了一眼。
王妈妈顿时像苍老了几岁一样,肩膀塌了下去。
季管事安慰道:“干娘,说不定那桃衣真没换药材呢。”来的路上她就旁敲侧击的打听了崇礼院的事儿,王妈妈心情不佳,简略跟她说了一下,季管事从中脑补了许多细节,不过大体上大差不差。
季管事虽管着内院的丫鬟,但毕竟桃衣是在厨房工作,怪也怪不到她头上。要真是因为这件事连着罚了朱月如,季管事只会更高兴。她原就是李府的人,不像朱月如是大夫人带来的人,与她之间还隔着一层。她们这些李府的老人,向来和朱月如、钱坤不对付。
王妈妈心烦意乱,只觉得没完成老太太交代的事情,但季管事说的不无道理,她们都这样找了,就差把这间屋子翻个底朝天了,还是没有,说不定桃衣真没做这件事。
季管事的话在她耳边响起:“会不会是那声儿做的,她故意让桃衣帮她看药炉,好让别人怀疑桃衣,其实这件事是她自己做的。”
王妈妈眼光大亮:“走!带我去那个声儿的房间,别告诉其他人!”
将近一个时辰,王妈妈等人才灰头土脸的回来。这期间,大夫开的药已经让李博翰服下,董玉婷亲自喂的他,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药真的管用,李博翰躺下休息的时候,五官放松了一些。
“找到了?”老太太强撑着身体,抬眼瞥了一下王妈妈。
跪在地上的桃衣忍不住在地上扶了一下,让已经没了知觉的膝盖短暂的腾空,就是这一会儿,她也得到了片刻的舒适,好在其他人只顾着看王妈妈,没功夫注意她,要不然此时怒气冲天的老太太定要狠狠罚她。
“没有。”王妈妈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奴婢带着婆子丫鬟把桃衣、声儿的屋子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找到像药材的东西。”
“真是可笑,两个人屋子里都没有证据,难不成是鬼换了药,还是说你们把药已经用完了。”老太太凝望着二人,语气平淡的说道。
声儿和桃衣抬头,急忙辩解,即使她们已经口干舌燥,声音沙哑,却还是要说。巨大的委屈充斥在她们心间,生怕她们少说一句被老太太坐实换药的行径。
董玉婷讶然转头,听老太太的意思,竟有把错强压在她们身上的意思。
这事儿闹这么大,若找不到最后是谁干的确实不好收场,老太太一向顾忌脸面,或许真有坐实这两个丫鬟犯错的想法。
“桃衣,你在看药炉的时候,还有没有人来?”
桃衣眼神闪烁,支吾不语。
董玉婷冷声在她耳边道:“你可想清楚了,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不然我也救不了你。”
桃衣咬着嘴唇,头慢慢转向一旁看热闹的曾惠妍。
“你看我做什么!”曾惠妍的怒火瞬间被点燃,愤怒的指向桃衣。
她的怒火不像老太太藏于心中,向来都是表露在外,桃衣吓了一哆嗦,慌忙低下头去。
董玉婷见有戏,闪身挡在曾惠妍身前,隔在她与桃衣之间:“你说吧,有我在这里,我保你平安无事。”
桃衣小声不安的说:“二夫人身边的圆儿在奴婢看火的时候来过,说是二夫人想吃枣糕,让奴婢拿点给她。”
老太太怀疑的眼神看的曾惠妍如坠冰窖,珠儿在她旁边拉了一把,曾惠妍勉强稳住心神,给自己解释:“母亲,我是让圆儿去给我拿了些枣糕,可我没让她换药啊!母亲,你知道的我什么人,我可不会去做这事儿。”
她说完,便发现老太太的眼神温和了一下,只是仍带着些许的怀疑。她忽然想到,她比跪在地上的桃衣、声儿更有理由去害李博翰。
董玉婷一直相信做事必有理由,桃衣和声儿为什么这么做?她不清楚,而曾惠妍这么做的理由,却显而易见。李博翰若是病死,依照现在贪玩的李博睿,恐怕也难成气候,而原本就是府中孙辈第二人的李博辉,就成了当之无愧的第一。
虽有嫡长为尊,可若二房比大房有出息,将来府中还不是要听二房的?
曾惠妍摸了摸胳膊,身上温度骤然降了几分,暗中仿佛伸出了一只大手,攥的她无法呼吸。
“珠儿,快去把圆儿给我带来!”
曾惠妍此人要比董玉婷干脆的多,等圆儿一被带进来,她就上前给了她一耳光:“你是不是给李博翰换了药!”
那一巴掌可谓是用尽了全力,直接把圆儿打的耳边一阵嗡嗡声,她的左脸颊登时就红肿起来,像一颗红通通的桃子似的。
“没有,奴婢没有做。”圆儿捂着脸哭道。
董玉婷皱了皱眉,难不成真不是曾惠妍做的?或者想逼迫她认罪?
曾惠妍可不会心疼丫鬟,立马让珠儿去搜她的屋子。
一听见这个,圆儿紧张的咽了口唾沫。
曾惠妍察觉她的心虚,恶狠狠的说:“要是被我查出来,不仅你会被发卖,你的家人也别想好过!”
圆儿猛地大哭:“是芸姨娘让我这么做的,不关我的事啊!”
此时已亥时三刻,已经习惯早睡的董玉婷强压下身体的浓浓困意。她有种预感,事情将要结束了。
芸姨娘这个人,董玉婷至今只见过几次面,对她的印象不过是老太太的人,她和王姨娘不同,她原先是老太太身边的丫鬟,后被指给李凌川分原主的宠爱。
但老太太会让她害自己的孙子吗?恐怕这事儿还有的说。
芸姨娘被带过来时头发散乱,粗使婆子早已困乏,又听圆儿说是她让做的,心里就把她钉在了罪人的柱子上,所以便把气撒到了她头上,连拖带拽的将她带到老太太面前。
“是你把翰哥儿的药给换了?”老太太死死盯着她。
芸姨娘是她指给儿子的,现在害自己的孙子却是芸姨娘,这不亚于在她脸上重重打了一巴掌。
芸姨娘没有说话,眼神像毒蛇般缠绕在董玉婷身上。
王妈妈从老太太身后跨出,一巴掌将芸姨娘扇倒,力道比曾惠妍这个养尊处优的夫人要大,直接将芸姨娘的嘴打出血。
谁都知道芸姨娘是老太太的人,现在却做了这样的事儿,王妈妈此举,是撇清她和老太太的关系。
“还不快说!”
芸姨娘趴在地上,冷冷的笑着:“为什么你们母子俩都这么好运,凭什么!”
她从地上爬起来,向董玉婷冲去,然而身旁的粗使婆子一直盯着她,在她起身的那一刻,便七手八脚的将她按回在地。
她阴狠的声音响彻在院中,听的人浑身战栗:“从你杀了我儿子的那天起,我就无时无刻在想着今天,你如此心狠手辣,凭什么还能有三个孩儿?而我却再也无法生育!”
院中吹起一阵风,像是带着断断续续的哀怨,听得人心烦意乱。
董玉婷听清楚了她的话,心神骤然清醒,尘封的记忆浮现在脑海。

第25章 恒持此心 董玉婷从梦中惊醒,……
董玉婷从梦中惊醒, 闻到熟悉的淡淡的檀香,又躺回了床上。柔软的绸缎被子垫在身下,她不由得想席梦思和这有什么区别。
她就这样躺着没动, 直到额头上沁出的冷汗悉数风干, 才从床上下去,给自己倒了杯水。
夜深人静,茶早已经凉透,但对于此刻心绪尚且焦躁的她来说, 这杯凉茶很好的压住了身体中的火气。
她又做了那个梦, 梦中她并未回到原来的世界, 还是在这里, 以一个灵魂的姿态,游荡在“董玉婷”身边, 她看着丫鬟悄然禀报,说西厢房的芸姨娘最近食欲不振, 总是想呕吐, 并且月事也推迟了......
“董玉婷”心高气傲,并不觉得一个姨娘生下的孩子会对她造成威胁,奈何身边自小跟随她的乳娘却在耳边絮絮叨叨, 话中之意便是芸姨娘决不能生下这个孩子。
“董玉婷”命这丫鬟继续看着,过了一个月,芸姨娘肚子大了,也瞒不住了。
丫鬟带来了最新的消息, 芸姨娘爱吃酸的,这个信号不得了,“董玉婷”的乳娘立马坐不住了,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说:“决不能让芸姨娘先生下儿子。”
但要“董玉婷”下手, 她也做不到,敷衍着乳娘说以后再说。
但这事又怎么能以后再说?等芸姨娘把儿子生下来再解决就更棘手了。
这乳娘一心想维持“董玉婷”在李府的地位,即使芸姨娘只是个姨娘,她也不能容忍。她看着“董玉婷”从小长大,感情自然深厚,即便是贴身大丫鬟,在乳娘面前也要恭敬有加。
“董玉婷”在乳娘不间断的撺掇下,点头同意了。
她身为府中夫人,纵使中馈还没拿到手中,但对付一个姨娘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不过要做的不被人发现,还需要一番布局。
指过去跟着芸姨娘的丫鬟便派上了用场。
乳娘将这事处理的干净,那名丫鬟虽然折损了,但并未被人发现这事的主谋是“董玉婷”。
梦中,不认识的男孩儿来到她的院中,哀怨道:“为什么杀了我。”
他的眼眶流出血泪,惨白的皮肤发青,万分恐怖的样子令董玉婷惊醒。
秋荷走进屋中,点上烛火,微小的光亮映照着董玉婷惊魂未定的脸庞。
“夫人,这茶凉了,奴婢再去烧一壶水吧。”秋荷体贴的说。
“不用了,都这么晚了。”给她烧壶水,不知道要令多少酣睡的丫鬟从梦中醒来,董玉婷还是不习惯麻烦别人。
“我吵醒你了吗?”
以往秋荷就在梢间打地铺,方便原主晚上起来伺候,但董玉婷一想到自己睡在床上的时候,地上还有个人,就再也睡不下去了,于是她就强硬的让秋荷睡在暖阁里,虽然和东梢间就隔着一个明间,但起码不在一个空间了。
秋荷摇了摇头,轻声道:“夫人还在想那件事吗?要不然让大夫开点安神汤喝。”
那天,在芸姨娘说完董玉婷杀了她孩子的时候,老太太就当机立断让人堵上了她的嘴。倒不是多爱护董玉婷,而是维护上位者的面子。芸姨娘看似是老太太的人,但细究起来,老太太和董玉婷才有着共同利益。
不过当时有很多人在场,都听见了芸姨娘的话,包括二夫人和三夫人,何静琳和以往一样,很平淡的对待府里上下所有人,无事就坐在屋中看诗词,倒是曾惠妍,有点躲着董玉婷的意思。
怕是觉得董玉婷有一天也会对她下手吧?
至于芸姨娘,先是被关了起来,命两个粗使婆子看着她,不给她饭吃,足足饿了她两天。
老太太是不会把她交给官府,还是为了李府的面子,而董玉婷也不想造成人命,便给老太太说:“不如把她送到姑子庙,再派两名婆子去看着她。”
当时老太太欣慰的朝她笑了笑,似乎就在等她说这句话。
“你能这样想很好,咱们李府可不是草菅人命的人家,就将她送到姑子庙给翰哥儿祈福,她不是想害翰哥儿吗,我偏偏让她一辈子都给翰哥儿祈福。看她的婆子就让我来挑吧,你这几天好好照看翰哥儿,别再让他出了事。”老太太轻轻拍着董玉婷的手背,温和的说道。
董玉婷才被芸姨娘爆出杀害孩子的猛料,老太太又说咱们不是草菅人命的人家,这其中到底有没有讽刺的意思,董玉婷不得而知。她也不愿意去深究了。
原本她是怕老太太发卖了芸姨娘,才提出了这个建议,派两个婆子去看着她,也是为了防止她乱说话,让老太太挑人,自己也乐得轻松。现在想来,只怕她们还怕自己对芸姨娘动手呢。
说不定她在其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已经从一个冷酷的女魔头摇身变成了心狠手辣的杀人女魔头......
董玉婷苦笑着道:“等明天让大夫开一点吧。”
秋荷点点头,记在心里,等天一亮,她就去医馆抓安神汤的药材,从熬煮到端来她要亲眼看着,绝对不会让这种事情再发生。
“圆儿怎么样了?”芸姨娘是半个主子,圆儿只是个丫鬟,就没芸姨娘这样的好下场了,等这件事发生后的第二天,府中就没了她的踪影。
提起这个,秋荷忿忿不平道:“夫人管她做什么!要不是她换了药,公子又怎么中了招。还好夫人和公子都得神佛庇佑,没能让芸姨娘如愿。”
当时芸姨娘说她们母子俩好运,并非是口不择言,圆儿交代完才知道,早在董玉婷生病的时候,她就用了这招偷天换日,将董玉婷的一味药材换成了猛药。
董玉婷听完瞬间想到,或许原主不是因为这场来势汹汹的病而离世,而是芸姨娘换了一味药材才离世。这样想来,芸姨娘也算是报复成功了。
只是她并知道。
芸姨娘在成为丫鬟之前,父亲是个郎中,后来因为掺和进来府邸的一些阴私事情,被主人家报复,芸姨娘才成了一个丫鬟。所以她懂得一些药理知识,董玉婷又想,说不定因为这些知识,她能把自己的孩子照顾的很好。
至于圆儿,帮芸姨娘换药也很简单,就是为了钱。当然,她也并非想闹出人命,芸姨娘对她说,这种药只是让二公子多吃点苦头,病再多缠绵几日,并不会让二公子死,又说大夫人当时生病,她也换了药让大夫人病的更严重,现在大夫人不还活的好好的。
圆儿在利益的驱使下,帮芸姨娘换了药材,虽然她口口声声说自己只是一时鬼迷心窍,但老太太并不会心慈手软。
秋荷眼神闪了闪,低声道:“夫人,要不然明天去寺里拜拜,夫人这样做噩梦,说不定......是那孩子缠上了夫人。”
董玉婷忽然就想起空明大师对她说的话:“愿施主能恒持此心......”
是啊,归根结底,做这件事的人也不是她,她为何要感到内疚?更何况,若真按照芸姨娘的想法,一命换一命,那她也成功了。
董玉婷的心绪渐渐平静,想通了后,浓浓的困意又席卷而来。
“睡去吧,我已经没事了。”董玉婷温言道。
次日,董玉婷精神良好,和李念瑶坐在院中赏花。
夏晴进来通报,说:“陈大家的来了。”
李念瑶拿着剪刀,在一枝花的根节转折处利落的剪了一刀,随后将它插进丫鬟拿来的青色玉瓶中。
“她怎么来了?”李念瑶随口问道。
府中管事七天来一次,而陈大家的和齐二家的,则是一个月来府上一次,现在还不到一个月,她怎么来了?
“让她进来。”董玉婷道,将自己剪下的花束也插进这只玉瓶里,高一点的花是浅粉色,低一点的,则带着一点青色,这只玉瓶原本就釉色精美,又有了花的点缀,更显高雅。
秋荷将玉瓶捧起,放进暖阁的架子上。
陈大家的进来行礼,她在外头为董玉婷做事,并不清楚府里前几日发生的事儿。
“可是找到了南边的绣娘和做糕点的师傅了?”董玉婷问道。
陈大家的满脸堆笑:“绣娘没有找到,不过找到了一个做糕点的师傅,她们一家来京城投奔亲人,正要找活儿干,我一听她说会做糕点,就留了下来,想着夫人什么时候见见她。”
“她现在在哪?”董玉婷想起自己经营惨淡的铺子,连忙问陈大家的。
“就在府外,夫人要是见她,我现在就带她们进来。”
来的是母女二人,行了礼,有些拘谨无措的站在一边,年长的妇人频频回头看陈大家的,很是紧张。
她和丈夫女儿投奔亲人,那亲人虽在京城,却也只是九品校尉,主要负责在京城巡逻,家里也住在胡同坊,是个一进院子,一眼就能望到头,哪里像这座府邸,穿了三四个院子,还没有走完!
董玉婷道:“你叫什么名字,都会做什么糕点?”
妇人小声道:“我叫方兰,这是我女儿王明月,南方的一些寻常糕点我都会做,像桂花糕、云片糕、枣花酥......我都会。”
董玉婷微微颔首:“那你现在做一些给我吃吧,春月,你带她去厨房,需要什么食材都给她。”
方兰脸颊微红:“夫人,我能叫我女儿帮我一起做吗?”
王明月大概十三四岁,已经能帮着家里做事了,董玉婷本想着让王明月留在这里,问一下她的家庭境况,但方兰这么说了,她决定先尝尝做的怎么样,若是味道不错,再进一步询问。
来到这里,这就是人家的技艺,厨房的厨娘不好帮她,有她女儿帮忙也能快些把糕点做出来。
“可以,让她去吧。”

第26章 方兰大显身手 李府和京城百年……
李府和京城百年世家权贵比起来, 府邸要逊色一些,但在方兰和王明月眼中,这里处处透露着贵气。一边怕碰到哪里给玷污了, 一边又好奇的四处张望。
方兰还能忍住, 王明月就按捺不住心里的好奇心,一双猫一样的眼睛灵动的打量着那游廊、花园、苍柏......
“娘,你看,那里有秋千!”王明月兴奋的指给她娘看。
方兰瞥了一眼, 就迅速的收回视线, 还拉了拉女儿, 把她的头往下按, 低声道:“别乱看。”
王明月委屈的撇了撇嘴,不敢再抬头, 盯着自己的脚尖,紧紧跟在她娘身边。
春月偷笑了两下:“看就看吧, 又不会少了什么。”
方兰见她微笑, 心里松了口气。这丫鬟身上穿的比她们好,看那样子也不像是做过粗活,在那位夫人身边应该很得脸。
她细鼻凤眼, 看着很不好惹,这会儿笑起来,倒是让方兰没这么怕她了,便连忙问起夫人的喜好:“这位姑娘, 不知夫人喜欢什么口味?”
春月想了一下,说道:“夫人喜欢吃咸口的糕点多过吃甜口的,还喜欢吃酥脆一点的。”
方兰记在心里,有些慌张, 南方糕点多为甜口,她会的咸口糕点不多,也甚少做。
王明月也想到了这一点,不安的望着她娘。
“多谢姑娘。”方兰从袖中摸出一钱银子,肉疼的塞给春月,“钱不多,姑娘买水喝。”
京城物价昂贵,她们一家如今还暂在亲戚家中,虽是亲戚,但不免还是觉得低人一头,已经计划着攒钱买一座一进的小院。
春月是二等丫鬟,一个月就有一吊钱,哪里看的上这些银子,若是给她打个簪子,她可能会收下,给她钱,春月就看不上了。
“你做是做什么,快拿回去。”春月不由分说的把这一钱银子放回方兰手心,“你做的让夫人满意,才是真谢我。”
方兰微笑:“定不会辜负姑娘期望。”
春月又笑起来:“什么辜负我的期望,是不要辜负夫人的期望。”
方兰点头:“对,对,是我想差了。”
“咱们快去吧,最好能赶在午饭之前做完,我们家夫人中午胃口好,会多吃一些。”春月领着母女二人进到厨房,对众人道,“她要给夫人做糕点,你们没事的,就先出去吧。”
方兰讪讪笑着,这春月姑娘和她想的一样有些不好惹。
厨娘丫头婆子们早就听闻过夫人身边的春月脾气大,不敢多说,鱼贯去了院子里,偌大的厨房就只剩下了春月以及母女二人。
王明月傻傻道:“这厨房比我们家院子都大。”
春月得意的一笑。她从小就长的一副生人勿进的脸,面无表情时,旁人总以为她在生气,实际上她就是个直性子,脾气虽大,但去的也快。
“行了,你们快做吧,要是需要帮忙,就去外面喊婆子进来,她们都是做饭的好手。”
方兰直点头,又是惶恐又是激动,她心里想着:只怕京城最好的酒楼后厨也就是这样了吧?
春月交代完,便离开了这里。
偌大的厨房里,母女二人说话仿佛都能听见回响似的,引得王明月不敢大声说话:“娘,夫人喜欢吃咸口的甜点?我们要做什么?”
她掰着指头细数娘给她做过的糕点:“菱粉糕、豆沙糕、绿豆糕、桂花糕......可这些都是甜的,不合夫人的口味,娘,我们得做的合夫人的心意才行。”
方兰沉思了一会儿,说道:“不,甜口的糕点和咸口的糕点我们都要做,我来之前问过陈婶子了,夫人是想找个铺子上的糕点师傅,不是府中的厨娘,光合夫人心意可不行,得大多数人喜欢吃才行。”
她唤来院子里的一个婆子,询问她食材都放在何处。待婆子把她需要的食材全都摆放好,方兰稍稍松了口气,笑着道:“多谢你了。”
婆子摆了摆手,好奇的问道:“你们是从外面来的?以前没有见过你。”
方兰还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留下来,不好把夫人带她来的原因告诉她,就敷衍的应付了她几句。
婆子知晓这些有手艺的师傅做饭,不让旁人在一边偷学,就知趣的离开了厨房。
“明月,咸口的糕点我们做萝卜糕、椒盐胡饼、鲜肉饼,甜口的糕点做青团、柿子酥和玉兰酥,每样咱们只做一点,让夫人尝尝味道便可。”方兰看着桌上的食材做出决定。
“行,娘,我帮你和面!”
方兰开始做的时候,又犯了难,李家厨房的灶大,一个灶开了四个火眼,能同时蒸、炒、煮。她女儿帮她和面,底下的火候自己忙不过来,于是她只能去外面求助。
那几个听到消息的婆子满面含笑的上前,一听说是烧火,立马变了脸色,让原本就是烧火丫头的进去了。
“你们叫什么名字?”方兰问。
“我叫桃衣。”
“我叫小红。”
“桃衣姑娘,小红姑娘,麻烦你们帮我看火了。”方兰诚恳道。
桃衣经过上次的事件,没有挨罚,但也没奖赏,老太太说她被冤枉不错,但她没看好药炉也是真的,不过鉴于她没有坏心,便没罚她。
董玉婷私下里给了她五两银子,她觉得桃衣算是无妄之灾,谁能想到别人会害李博翰。
桃衣和小红笑道:“不麻烦,婶子尽管吩咐。”
方兰先做椒盐胡饼。相比咸口糕点,她更擅长做甜口糕点,这时候临时抱佛脚也不起作用,她打算把甜口糕点放到后面来做,让夫人吃刚出炉的,再加上她的手艺,或许夫人会喜欢也说不定。
因她要做六种糕点,每养便不必多,做三四个能让夫人尝尝味道就行,王明月和一次面便足够了。
虽然女儿学了她的手艺,已经能独自做糕点了,但方兰这次却不敢让她去做。
王明月将糯米粉和盐、椒盐、蜜汁、黄酥油揉成面团,再由方兰放进蒸笼,等到裹挟着咸香的白气热腾腾的溢散出来,面团已经蒸的软乎乎的,颜色也变为了奶黄色,方兰再用筷子夹住,放进热好的猪油中油炸,油锅里登时冒出一阵小气泡,刺啦刺啦的声响伴随着更加诱人的香气,令桃衣和小红肚子叫了起来。
经过油炸,原本就蒸好的饼子外皮变得酥脆,轻轻碰一下,外皮便簌簌落下,方兰最后撒上一层芝麻,这道椒盐胡饼才算是做好。
桃衣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不禁问道:“这做的什么呀,闻起来真香。”
方兰一边说手上的动作不停:“这是椒盐胡饼,是我家那里的美食,等会儿我留几块让你们尝尝。”
桃衣和小红婉拒道:“这怎么好,这不是给夫人吃的吗。”
“没事,给夫人拿过去的多着呢。”
桃衣和小红喜笑颜开,干活更加卖力,两只眼睛紧紧盯着炉灶。
方兰将椒盐胡饼小心放到盘中,就赶快做下一个糕点。
一连做了五种,食物的香气逐渐飘到了院子里,外面的厨娘扒着头往里面瞧。桃衣和小红的肚子叫的愈发响亮,方兰拾了些边角料递给她们吃,因一直在火边,几人出了一身汗,王明月拿着帕子,在她娘身边小心给她擦拭着。
最后一道玉兰酥,是方兰经常做的一种甜糕点,她学会做的第一道糕点便是白玉兰酥,因此做这道时可谓得心应手,炉火垂青。
名字叫玉兰酥,但外皮并不酥脆,而是像包子似的蓬松,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做好的形状似一朵花。
王明月将杏子去核,捣成酱,又加入清水和蔗糖蜂蜜,使酸度降低,甜度提升。方兰把揉好的面团反复摔打,再反复折面,每一面都涂抹上杏子酱,做出一朵花的形状,再上锅蒸熟。蒸好的玉兰酥外皮奶白,仔细看却又透着点浅红,精致的让人不忍去吃。
六种糕点各做了三四个,摆进青花瓷雕花盘中。
春月带着吟风院的三等丫鬟,有序的将它们带过去。
方兰和王明月又紧张起来,生怕这些糕点董玉婷不喜欢。
糕点和茶是绝配,秋荷早早的就热好了茶,若是有手机,董玉婷这会儿定要先拍一张照。
她爱好吃咸口的,第一眼就先看的那道撒着芝麻的金黄色饼子。
方兰紧张的给她介绍:“这道叫椒盐胡饼,是用糯米粉......”
董玉婷咬了一口,脑中浮现出“咸香酥脆”四个字,外皮酥的掉渣,椒盐的味道在口腔里迸发,还有一股油香从胡饼中流出。椒盐胡饼有巴掌大小,董玉婷不知不觉就吃完了一盘,她连忙喝了一口花茶,这椒盐胡饼吃第一口惊艳,但多吃几个却有些油腻,得搭配茶才行。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