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母日常by山尽
山尽  发于:2025年11月17日

关灯
护眼

“小姐,听说宝光寺有佛子,明天可以祈愿大公子秋闱考中,最好当一个解元。”雀儿兴奋的说。
“解元哪里是那么容易的?只求哥哥考中便皆大欢喜了。”

第19章 原来你都是装的 一簇簇竹子生……
一簇簇竹子生长的高低不同,看似毫无规律却又恰到好处的点缀在院中,把兰竹院渲染的如同一个清幽的避世之地。从院门口到正屋,鹅卵石小路蜿蜒曲折,每次来到这里,董玉婷的心情总会平静下去。
“老太太,给你们准备两辆檀香木雕花高蓬马车,再备两盒如意斋的八宝糕点、一壶花茶可好?随行护卫选了四个,驭夫选了两个,都是老手。”董玉婷说着她的安排。
窗外吹来一阵裹着竹子清香的风,老太太弯着嘴角道:“你办事,我放心,不过马车准备一辆就够了,我和瑾华、清姐儿坐一辆就够了,她们难得来一次,我在路上与她们多说说话。”
话中并没有要董玉婷也去的意思。
“好,路途遥远,老太太既然想说说话,那就再拿几个软垫。”董玉婷乐得不用去,贴心的吩咐下人再去拿几个软垫放到马车上,她自己都被自己快感动哭了。
“你有心了。”
董玉婷微笑:“这是我应该做的。”
“也快到端午了,这次瑾华和清姐儿留在府里过,你好生安排。虽然凌川不在家里,可也不能太难看。”老太太望着窗外沐浴在阳光下的青竹。
董玉婷应下,这不就相当于老板把年会交给她去做一样,从最初的统筹策划、分工采买,预算规划、现场管理都要由她去做,里里外外还都要有过节的影子。不过好在有前些年的例子在,董玉婷倒是不怕出什么错。
端午在这时候也是个重要的节日,董玉婷不免也跟着激动起来。
“昨日去了昭信王妃的生辰宴,她请了梨园班唱了一出《鸿雁传书》,她说是特意为我准备的。”董玉婷话题一转,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老太太的神色。
老太太愣了片刻,喝茶的手悬在半空中。
董玉婷继续说道:“老太太觉不觉得,昭信王妃是想告诉我们老爷现在平安无事?”
老太太无言的注视着董玉婷,眸中的冰冷怀疑渐渐凝结,僵持了好大一会儿,她说道:“这件事你有没有告诉别人?”
语气中透着股森然的冷气。
董玉婷被她看的坐立难安,讪笑道:“这只是我的猜测,怎么会告诉别人?”
老太太这才收回怀疑的目光,呷了口茶:“罢了,你是凌川的妻子,告诉你也无妨,只一点,听了当做没听过。”
董玉婷好奇的靠过去。
老太太压低声音说:“凌川现在确实平安无事,但他让我当作什么也不知道,我便没有告诉你们。”
董玉婷心想:果然如此,这老太太之前哭哭啼啼的样子原来全都是装的,演技可真好,要是她那个时代,保证得拿个最佳女主角。
“那昭信王妃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个。”
老太太眯了眯眼睛:“朝堂的事儿我也不懂,听说昭信王最近与永明王一派走的很近,或许是投靠了永明王,而咱家是支持永明王的,想来昭信王不会害我们,你放宽心就是。”
董玉婷点了点头,又再三说自己不会说出去,老太太才放她离去。
出院子前正巧和李瑾华、柳婉清撞上。
“今日出行,麻烦大嫂安排了。”李瑾华浅浅一笑,她长得与老太太有些相似,一样的柳叶眉,笑起来嘴边有个梨涡。
“小事。”董玉婷道,“还要麻烦你今日多照顾老太太了。”
“等我们去了宝光寺,我和老太太给翰哥儿求个平安符,保佑他身体快快好起来。”
董玉婷已经习惯这些人遇事不决求神拜佛了,只要不是让李博翰喝香灰水,做些神神叨叨的事,其他就由着她们去吧。
“那我替翰哥儿谢谢你们了。”
董玉婷离开了兰竹院,去崇礼院看望李博翰。
木莲迎她进去,常丰给她倒茶,举得茶壶太高,让水溅了一桌子。
木莲不高兴的瞪了他一眼:“你怎么回事?倒个茶都不会了。”
常丰脸色又红又白,哪里敢说他是想学雀儿,低着头支吾不语。
木莲急道:“你下去吧。”然后亲自给董玉婷倒了茶。
“这小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平日里做事不错,今天这样毛毛躁躁,许是见到夫人,他有些紧张。”
董玉婷没当回事,看向躺在床上的李博翰,他枕头底下压着本书,被她瞧见了。
“刚才在看书呢?”
李博翰的小脸儿霎那间变得通红:“我,我有些无聊,母亲别生气。”
“我怎么会生气,你还能看书,说明你现在精神不错,要是哪日我们翰哥儿连最喜欢的书都不看了,那我才该慌张。”
木莲也笑着道:“二公子的老师都说二公子聪慧刻苦,说不定二公子就是那文曲星下凡!”
李博翰含羞不语。
“在屋子里无聊,就去外面转转,整日待在一处,身上都要长蘑菇了。”董玉婷说着,就站起身,“我们在外面走走。”
李博翰拘谨的嗯了一声,整理完身上的衣服,亦步亦趋的跟到董玉婷身后。
这时,李念瑶拉着李博睿从吟风院来了,于是两人散步的队伍便成了四人。
李博翰尚在病中,董玉婷也不敢让他多走,就在崇礼院,沿着抄手游廊慢悠悠的转了两圈,就让李博翰回了屋中。
厨房那边也熬好了大夫开的药,李博睿闻到这味道,鼻子跟嘴巴就皱到了一起,舌头跟着发涩,他躲到李念瑶身后,怕这药让他喝。
等他看到李博翰面不改色的将药喝下,他惊奇的凑上前,瞥了一眼一干二净的碗,心有余悸的问道:“哥哥,不苦吗?”
“苦啊,不过喝了药感觉身体好多了。”李博翰拉了拉袖口,顾忌着姐姐和母亲也在身边,他又放下手。
董玉婷拉着他坐下:“静坐一会儿就不热了,可不能穿少衣服了,要不然病就更重了。”
李博翰不好意思的说:“药有点烫,身体里感觉像有火炉在烧。”
李博睿瞪大了眼睛,往哥哥的胸口瞧。
“下次等不烫了再喝,不差这一会儿。”董玉婷点了点他的额头。
又坐了一会儿,董玉婷带李博睿和李念瑶回吟风院,临走前吩咐王妈妈和木莲仔细照看李博翰,两人有心比较高低,却不敢牵扯到李博翰身上,在董玉婷面前更是老老实实。
“夫人,您就放心吧,二公子由我们看着,保证身体康健。”
拉着两个孩子回了吟风院,董玉婷想起老太太交代的事儿,就让夏晴走一趟,把几个管事叫来。
李博睿年纪小,是个坐不住的,东张西望的外面瞧,李念瑶大些,行事稳重,规规矩矩的坐着。
董玉婷叹了口气,李念瑶留在府里也没几年了,她是嫡女,将来不会嫁给庶子,若是嫁给嫡子,那还轻松些,要是嫁给别家的嫡长子,府中的中馈也该由她操持。
这样想着,就让李念瑶留了下来,命春月带李博睿去外面玩儿。
几个管事都是人精,算算日期,马上就是五月初了,就知道是商量端午的事儿。
逢年过节,除了主子的赏,还有丰富的油水可捞,管事们哪能不高兴,一个个兴高采烈的便来了,先在外头见到李博睿,行了礼,又在里头见到李念瑶,又行了礼,哪怕是庶出的,那也是小主子,更别提这俩还是嫡出的,他们只有讨好的份儿。
李博睿拿着根木棍逗弄草里的虫子,春月就替他让管事们起来,进去回夫人的话。
她心里头还是挺满意的,哪怕李博睿不懂,他们也不能慢待。
李念瑶一一记住管事们的脸,以前年纪小,也只是偶尔听说过府里有这号人,但不认得脸,这次是第一次正式见面。
端午不只是过一天,从初一一直到初五,街上都热闹非凡。除了要去寺庙拜佛,驱逐瘟神,她们也会去街上逛。
“今年端午和往年一样,朱管事,到时你支了银子去采买,就不在外面买粽子了,我们自己包粽子。老太太喜欢吃蜜枣的,你多买些,另外再包几个肉馅的。这些你心里都有数,我就不多交代了,哪里拿不准的再来问我。”
董玉婷手痒痒,想试试自己包粽子,以前放假累的只想躺在床上一天,哪里有闲心自己包粽子,如今时间充裕,便想亲自动手尝试。
到了初一那会儿,街上卖什么的就都出来了,就跟赶庙会似的,老太太年龄大了,大概是不会出来,几个小的却是会闹着出来。曾惠妍和何静琳不知道会不会想出去,到时再让人问她们吧,反正董玉婷是一定要出去的,在家里她都快闷坏了。
“钱管事,到时候街上人多,咱们家孩子也多,你多派些护卫小厮跟着,免得到时候他们出了什么事儿。”
钱管事笑着答应:“夫人只管交给我。”
“嗯,还有府中人一人多发一个月月钱,葛管事你记得支银子给内外院管事。”
葛管事上次找老太太告状,一直等着董玉婷被教训,可直到现在,董玉婷和老太太都相安无事,葛管事算是想明白老太太不会给她做主了,只能试试来讨好董玉婷,不过董玉婷对她不冷不热,除了七天一次的汇报,其余时间若无要紧的事儿,想见董玉婷一面都难。
董玉婷交代完一通,就让他们退下。
回事处的何管事提醒她:“夫人,那给各府送礼,也照着往年的例?”
回事处管着送信收信、送礼收礼,平时不忙,逢年过节就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并且还特别重要,毕竟要给别人送东西,要面子上好看才行,尤其是今年李凌川出了那事儿,不知道其他人背地里怎么样说李府。她自己是知道李凌川没事儿,可别人不这么想,要是送出去的礼少了或者不好看了,都成了李府落败的证据之一。
董玉婷觉得和人打交道最麻烦,便道:“就按照往年的例,朱管事,粽子还是要买,去如意斋买的粽子当作礼送给各府,咱们自己做的粽子自己吃,你到时候和何管事商量着来吧。”

第20章 过端午 五月又称恶月,从这月……
五月又称恶月,从这月起,气温开始增高,蚊虫滋生,人生病的也变多,因此除了烧香拜佛,还会张贴“五毒符”和“张天师符”来寻求庇佑。
到了初一这一日,丫鬟小厮早早的起来,先把符贴上,又把菖蒲和艾草挂到门楣和窗户上,内院季管事吩咐绣房把艾草编了几个花样,这样挂在府里还不会显得单调。
有了这些,过节的气氛也就油然而生。
李博睿站在门口,拍着挂在门楣上的艾草,秋荣半拽半央求的把他往后面带:“小祖宗,这个可不能玩儿。”
李博睿怎肯依她,挣扎着要从她怀里出来,拽那个被编成剑形状的艾草。
秋荣心里骂绣房编什么花样不好,偏偏编个剑的样子惹得睿哥儿好奇,眼下也只能转移李博睿的注意力:“公子,夫人她们快要走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不然睿哥儿就只能留在家里了。”
挂起来的艾草和菖蒲不是为了装饰,而是用来取辟邪之意,秋荣怕李博睿犯了忌讳,硬是不让他去拽下。
一听要留在家里,李博睿撒开手蹬蹬蹬的往外面跑去。
秋荣抹了把额头的汗,李博睿吃得好,长的也快,像个小牛犊子似的,只怕再过一两年,她就没李博睿的力气大了。
“公子慢点儿,小心摔倒,平安快护着公子。”
平安老实巴交,立刻拔腿跟了过去,他看着精瘦,速度却一点不慢,不一会儿就跑到了李博睿身边,护着他,万一他摔倒自己就当个人肉垫子。
自打来了这里,董玉婷以前不怎么接触,现在接触很多的便是烧香拜佛了,有事无事都来烧个香拜个佛,像散财童子似的添个香油钱。
这次除了府中的姨娘,可谓是全家出动,几个小的也要去宝光寺。李博翰这些时日还病蔫蔫的,去宝光寺路程远,又不像汽车四平八稳,她就让李博翰留在了家里。
她和李博睿、李念瑶坐一辆马车,老太太和她女儿、清姐儿坐一辆,李家的马车和护卫全都用上了,随行在马车身边,浩浩荡荡往宝光寺出发。
李念瑶和李博睿甚少出去,李念瑶到底年纪大,懂事,在马车上端坐着,李博睿却扒着脑袋往外看。
路边的食肆小摊生意兴隆,卖饮子的、果子的、水团子的应有尽有,还有端午时节才会卖的桃枝、柳枝、蒲叶、粽子等。看得人眼花缭乱。
李博睿闻着街上香喷喷的气味,只觉肚子又饿了:“我们什么时候去逛。”
今日端午,马车上备的糕点也变成了粽子,董玉婷给他拿了一块儿,让他先垫着肚子,又给了李念瑶一块儿,外面坐着的秋荷春月各一块儿,驭夫一块儿。
董玉婷和李博睿、驭夫吃猪肉粽,李念瑶和秋荷则爱吃甜粽。
肥瘦相间的猪肉和糯米和在一起,咬一口汁水四溢,还加了调味腌制,口感丰富,董玉婷吃了一个就半饱了。
李博睿则是吃完一个还想吃,眼巴巴的看着秋荷手里的蜜粽。
他虽然无肉不欢,但甜粽也不是难以下咽。李念瑶手里的甜粽香气扑鼻,里面加了切碎的红枣和磨成豆沙的红豆,味道香甜。
“等拜完佛,街上还有好多吃的呢,你现在饱了,一会儿可就吃不下了。”董玉婷接过秋荷递来的帕子,擦去手上的油污。
李博睿摸了摸小肚子,放弃了再吃的打算:“好吧。”
宝光寺山门下人群熙熙攘攘,做生意的都到这里来了。去拜完佛,正好可以在这里逛。
小僧人将她们迎到后面的配殿,避开前头拥挤的宝殿。后头人少,仿佛与前面是两个世界,众人簇拥着老太太,往配殿里走。
今天这样的日子,不只她们一家来烧香拜佛,老太太德高望重,一路上有许多人来给她行礼问好。
一会儿要进去,免不了要安静,大一点的孩子还好,小一点的李博睿、李博轩、李博铭被各自身边的乳娘小声嘱咐:“待会儿进去不要吵闹。”
老太太跪在前头,其他人跪在后头,这次来的人多,挨个往前跪,几个乳娘都和自己伺候的小主子站在一条绳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生怕他们这时候犯错,在耳边小声提醒了一遍又一遍。
“待会往前跪,磕三个头,睿哥儿做什么你也跟着做就行了。”乳娘在李博铭耳边说道。
来之前柳姨娘就揪着他的耳朵说了,在外面要听乳娘的话,李博铭胡乱点点头,照着李博睿的动作做。
等到主子们都磕完了头,下人们上前去磕头,跪在前面得脸的丫鬟婆子膝盖下有蒲团,后面的没有,但也不像主子金贵,待会起来拍拍就完事了。
等她们全都磕完头,王妈妈上前给了一百两香油钱,小僧人把准备好的辟邪符袋给她们。
老太太微微笑道:“原今天我家九个孩子都要来的,只是不巧,有个生了病,就让他留在了家里,小僧人可否再给我一个辟邪符袋,好给他带上驱逐身上的瘟神。”
小僧人哪里会拒绝,连忙再拿出来一个,寺中早就开始准备辟邪符袋,就是为了今天准备的。
“是谁生了病?”
忽然,一道声音横插进来,众人转头看去,只见一个挽着云髻,穿着浅绿色花鸟纹襦裙的女子缓缓走进配殿中,她容貌清秀,一双眼睛却灵动非凡,直奔老太太身边,亲昵的挽过她的手:“老太太,可还记得我。”
老太太认真瞧了她一会儿:“可是兮娘?我老了,记不太清了。”
齐若兮掩面一笑:“老太太眼神真好,我就是兮娘!上次一别,已经有三年未见,真巧在这儿遇上了您,我还说改日要上门拜访呢。”
“你这次回来,要留下住几日,我让玉婷给你下帖,让你来府上陪我这个老家伙说说话。”老太太握住她的手。
“这几日端午,家里忙得很,要是有空,不用下帖,我就上门去叨扰。”齐若兮明亮的眼睛扫过几个孩子,脚步轻移至李念瑶身边,“这是瑶姐儿吧,都这般大了,再过个几年,就该挑个好夫家了。”
老太太笑骂:“你这兮娘,净在这儿胡说!我们家瑶姐可要在家多留几年。”
“也是,我要有这样好的女儿,我也要多留在家里几年。”齐若兮又看了眼这里最大的李博辉,“这是翰哥儿吧。”
曾惠妍道:“是我们家辉哥儿。”她把李博辉往自己身边拉过去。
齐若兮转头看向了董玉婷:“翰哥儿怎么没来?”
董玉婷道:“他不巧前几天生了病,正留在家里养身体呢。”
“原是这样......”
“哎......”李博铭的乳娘一把抱住他,讪笑着对向她看过来的主子们道,“四公子想出去了。”
老太太并不生气:“我们已经拜完了佛,就不打扰你了,几个孩子坐不住,还等着一会儿去街上逛,我们改日再说说话。”
离开了配殿,老太太脸上的神色冷淡下去许多。
“秀莲,我看几个孩子跟我们一起也觉得无聊,你带他们去逛吧,带上护卫小厮,看好他们。”老太太吩咐道。
这么多人陪同,董玉婷也就不担心了,只是曾惠妍和何静琳都还陪在老太太身边,她现在也跟着去玩儿,会不会不太好?
几个孩子走了,她们的队伍少了一大半人,曾惠妍这才说出她的疑惑:“这个兮娘子的夫君不是任平洲知州,怎么回来京城了?端午放官假也不足以他们回来吧,光是路上的时间,就要耗费半个月了。”
齐若兮夫君官职不大,她倒是凭着一张巧嘴,在一众夫人中混的风生水起,和谁也能说上几句话。不过老太太不喜欢她的处事作风,说她不稳重,于是连带着曾惠妍几个对她也没有什么好感。
她的问题其他人自然也不知道答案,老太太往寺外慢慢走着,其他人也跟着放慢脚步跟在身后。
董玉婷还是没忍住,说道:“老太太,那几个孩子小,各个主意大,发起脾气来,下人难免管不住,不如我过去管着他们。”
老太太未曾料到董玉婷稳重的性子底下有颗贪玩的心,还真的以为她是担心几个孩子,便挥了挥手让她去了,自己则被二夫人、李瑾华搀扶着,走向那抽签的摊子。
“夫人,小姐公子好像去那边了。”秋荷扶着董玉婷的手,指了指人多的方向。
董玉婷马上转身往相反的路:“放心,他们身边那么多人,我们就不过去了。”
李念瑶身为嫡长女,在几个妹妹面前一向很有威严,这次因还有柳婉清在,她分出更多的心思照看柳婉清。
李念羽和李念姿都是二房所出,关系要好上一些,挽着手走在李念瑶身后,互相对视一眼,朝柳婉清的背影露出鄙夷的神情,在她们看来,柳婉清就是打秋风的穷亲戚。
李念薇观察到了她俩的神色,却不敢多说什么,害怕的低下头,亦步亦趋的跟在李念瑶身后。
“大姐姐,我们想去那边玩儿。”李念羽娇俏的说着,神色像极了她的亲生母亲。
隔着一房,李念姿打小就是李念羽的跟班,跟着央求道:“大姐姐,就让我们去吧。”
李念瑶无奈道:“行吧,你们去那里玩儿,不可跑远了。”
说完,她对着跟着三小姐、四小姐的丫鬟小厮冷声道:“看好她们,别让叫花子拍了去,要是三小姐、四小姐出了什么事,唯你们是问。”
她说的话像锤子敲在丫鬟小厮的心头,众人不觉一抖,仿若看见大夫人在面前,连忙笑着保证。
这边刚和三小姐四小姐分开,那边几个小子就在街市上疯跑起来,跟着的丫鬟小厮急忙大喊:“四公子、五公子别跑啊,这里人多!”
李念瑶见幼弟也跑出去了,不免着急,柳婉清温言道:“瑶姐姐,我们快跟过去看看。”
于是带上李念薇,三人快步追了过去。
李博辉和李博楷留在原地没动,小厮长庆在他身边说:“大公子,我们要不要去看看?”
“看什么?他们自己跑了,关我什么事。”李博辉从小就听曾惠妍在他耳边唠叨,与大房不说产生敌意,但也没好感,在府中时就和李博翰处处比较,可李博翰勤奋刻苦,李博辉远远比不上,他爹一个纨绔,不曾管过这些,却少不了曾惠妍的一通唠叨。
每次被曾惠妍说教,心里对大房的不喜就更深。
李博楷不像大房的李博铭从小养在姨娘身边,在他还在襁褓中时,曾惠妍就把他带到自己房中,因此李博楷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察言观色,见李博辉不去,他也就不去。
李博睿和李博铭仗着身量小,在人群中四处躲避,见下人们追不到,乐的哈哈大笑,光顾着看后面,就一头撞到了前面。
“这是谁家孩子?”

第21章 主母不是那么好当的 李博睿捂……
李博睿捂着脑袋,抬头望见一群不认识的人,他微微弯腰,作了个揖:“对不起,我跑的太快,没有看见你们。”
跟在他旁边的李博铭照猫画虎,不伦不类的作揖道歉。
柳姨娘常说李博铭是个傻的,她成日在李博铭耳边说董玉婷几个孩子不好,却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第二天李博铭仍旧跟着李博睿混在一起玩儿,要不是柳姨娘就他一个儿子,早就把他丢给董玉婷教导了。
被撞到的妇人只觉这孩子玉雪可爱,做错了事也落落大方的道歉,心底的不高兴也就消失的一干二净。
再者这男孩儿身上细腻的衣服布料,脖子上的刺眼的金丝项圈,无不显示他家庭的优渥,定是京城里达官显贵家的孩子,又不是将她撞翻在地,何必为了这事儿与人生气。
齐若兮笑容满面的从后面挤上前,拉着这位气度雍容的妇人说道:“这是李家的孩子。”
世家贵族中庶子都养在嫡母身边,但吃穿用度却有着明显差距,这也是为何齐兮娘能在几个孩子中分不出李博辉和李博翰,却不会把李博楷认错成李博翰。
同样是穿的宝蓝色绸缎长袍,李博睿的袖口和领口却用金丝线绣了繁复的云纹,腰带上也多了三块温润通透的玉石,这些在李博铭身上都找不到,更何况李博睿脖子上还带着明晃晃的项圈,一看就是在家中受尽宠爱。
那项圈是老太太拿了金子融了打造的,纯金的,要不是李博睿体格壮,还真带不动它。
妇人听了齐兮娘的话,上扬的嘴角弯了下去,收回了摸李博睿脑袋的手,淡淡道:“原来是李家的孩子。”
秋荣和李博铭的乳娘带着丫鬟小厮气喘吁吁的追了过来,见到齐兮娘一伙儿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行了礼。她们在府中生活,眼力劲儿还是有的,虽然不知道是哪家的人,但这时候万万不能辱没了李家的门风。
“见过夫人,我们是李总督家的。”
妇人微微颔首,却什么也没说。
李博睿指着齐兮娘:“你是刚才跟祖母说话的人。”
他尚且不知道什么叫说话平和,声音洪亮,哪怕在吵闹的庙会上,妇人也听得一清二楚,她转头看向齐兮娘,不动声色的抽开自己的手臂,冷冷的扫了她一眼,往前面走去。
齐兮娘愣了一下,像被人在街上用力打了一个耳光,不过片刻,她脸上又浮现起笑容,往妇人那里追了过去,只是秋荣和白乳娘都看出了强颜欢笑的意思。
李博睿和李博铭没什么反应,秋荣和白乳娘变了脸色,她们两个在府中能混到这个位置,也是半个人精,哪里看不出那夫人是因为齐兮娘和老太太说了话才冷眼相看。
“秋荣妹子,你说那是什么人?怎么瞧着好像不喜欢咱们似的。”
秋荣以前是董玉婷身边的丫鬟,不像白乳娘以前是庄子上的人,运气好被挑走做了李博铭的乳娘,见识自然比不上秋荣。
她做了李博铭的乳娘,自然而然的就和柳姨娘划在了一条战线,哪怕柳姨娘只是个姨娘,在大夫人的压制下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顽强抵抗,白乳娘也不能不帮她,不然这个乳娘她也做不成了。
白乳娘竖起耳朵听秋荣的话,打算把听来的消息回去告诉柳姨娘,好讨个赏。柳姨娘不像其他姨娘丫鬟出身,是老太太的远房亲戚,有些自己的家底,赏白乳娘一点银子花还是很容易的。
却只见秋荣的眼神从迷茫变成惊讶,张大了嘴迟迟说不出话,白乳娘急道:“秋荣妹子可是想起那人是谁了?”
她见秋荣这样心里愈发好奇,扒着她的胳膊急迫的问。
秋荣回过神来,看了一下李博睿身边的小跟班李博铭:“我哪里认识那些贵人,你可太抬举我了,我们快回去吧,万一老太太知道了这事儿,我们两个少不了挨罚。”
白乳娘撇了撇嘴,知晓她是不想告诉自己,可她也怕被罚,急忙拉着李博铭回去了。
离开的妇人中,辈分最高的便是礼部尚书的妻子秦老太太,小心扶着她的,是她的儿媳杨曼柔。
“那么好一个孩子,怎么不是我们家的呢。”秦老太太轻飘飘的看了一眼杨曼柔。
她这辈子顺风顺水,没吃过苦,却在子嗣运道上有些曲折。她成亲没多久便怀有身孕,生下了龙凤胎,当时京城里不知道多少妇人羡慕,还央求着拿她孩子的衣物回家,好沾沾福气。谁知儿子六岁时遭人陷害,落入水中没救回来,养了六年的孩子比自己还先离世,秦老太太只感觉天都塌了。
但身为主母,没有儿子是不行的,母亲还到她家里,话里话外说想把家中庶女送到她身边,说什么生了儿子还不是养在你身下,秦老太太不愿意,想尽各种办法吃药求子,终于在家中庶子下地跑的时候,她有了身孕。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