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娘亲被巧取豪夺后by未眠灯
未眠灯  发于:2025年11月07日

关灯
护眼

在第一个小县、也就是再次分兵之地,黛黎招到了七个镖师;第二个小县倒是有镖局,只是不巧他们正在做旁的任务,镖局中无人可用。
继续往东行过一段,来到乌玟县后黛黎再寻镖局。
不久前,他们招到了人。
招了八个武师,加上先前的七个,合计十五人,正是最初计划的人数。
秦宴州走到黛黎身旁,低声道:“妈妈,新招的那八个镖师中,那个嘴角长黑毛的不太老实,我好像从他身上嗅到了些熟悉的气息,此人可能是信徒。”
黛黎:“那就是鱼儿上钩了。”

乌玟县, 县中小院内。
“先生,我让他们确认了三回,很肯定黛女在天池小县分兵后, 跟在她身侧的除了与她同行水路的,唯有行陆路的一批玄骁骑。两队人马合计依旧是两百人, 并无新增。”
“且无论在最初的天池,还是上个津口的白明,亦是如今的乌玟,黛女停留的时间都不算短。每回新至城镇, 她在食肆和杂货铺等多有停留, 极少空手而归。”
简陋的院中,谛听站在一棵桂花树下, 手里拿着一簇灿烂如烟火的金桂。
听信徒汇报时,男人白皙修长的手指拂过金桂丛, 随意摘出其中一朵,却不是拿着细细观赏或闻嗅, 他只淡淡地瞧了眼, 就毫不怜惜地丢在地上,“她新至城镇后,是否有和先前分开队伍汇合?”
“有的。”信徒回答,“水路行得快些, 黛女先一步抵达城镇后, 必定与大部队碰头后再重新启程。”
谛听突然问:“她中途应该换过船吧。”
信徒脱口而出,“您如何知晓?”
谛听只是轻笑了声。
因为载货而行,船主不可能不在乎时间。她如此悠哉,就算许以银钱,也不见得所有船主都能接受。
不过这些他懒得和旁人解释。
“她能换船就好。机会只在江河上, 你让人安排小舟。”谛听再次摘下一朵桂花,只是这次他没往地上扔,而是在手中以指腹碾出花汁,“此事需抓紧,务必在可能出现的援兵赶到前办妥。”
黛黎在乌玟县的传舍落脚,相当悠闲地歇过两日后,终于等来了风尘仆仆的陆行部队。
和上回一样,两方人马汇合后,该交接的交接,该汇报的汇报,一切按部就班。
白剑屏从外面回来,“主母,我去津口问过,有两艘楼船都表示可以载我们一程。其中一艘空间大些,但比较旧;另一艘要小一些,不过胜在新。您看您意属哪一艘,还是说干脆两艘都要了,到时把三小队中的两支合并成一队。”
他们水上的人马分了三队。而从天池来乌玟的这一路,因着船家赶时间的缘故,一共换过两次船。
换句话说,如今只有一艘楼船和其上人员是原封不动的随他们从最初行到如今。
黛黎的指尖迅速在案上轻点了几下,“要大船,小的就不用了。到时你让宋阿三他们那一队过来和我们一同乘大船,至于张丹臣他们,则继续乘最初的船,不必换了。”
她口中的“宋阿三”、“张丹臣”,都是白剑屏麾下的副官。
白剑屏颔首,“两队并作一队,您身旁的人多些,这样也好。”
黛黎:“你和船主约了何时启程?”
白剑屏说明日的辰正。
黛黎又问他,“大船上是否有备就生用的小舟?若是没有,最好备上一俩艘。我无意中听闻这一段水道曾有水匪出没,虽后面再仔细打听,那已是十多年前之事,但总归有备无患。”
白剑屏恍然,“还是主母您想得周到,我这就去办。”
转眼过了一夜,当东方既白,城镇缓缓从沉寂中苏醒,新的一日如约而至。
今日辰正要去渡口登船,黛黎起得比平时早了些。不过这里的“早”,完全是相对她自己来说。
早晨的津口已热闹非凡。
各类运货的大小船舟梭子似的成排排开,相熟的船家与商贾彼此扎堆,钱货两清后,彼此都笑容满面地离开;也有瞧着像初出茅庐的年轻商贾在一众船只间兜兜转转,来回比货。
忽地,津口这方小集市掀起了一阵小小的喧闹。
小县的渡口不算多么讲究,这里不似大郡那般铺有青石板,也不如大城来得整洁,路上偶尔有几只被晒得发烂发臭的死鱼烂虾。
此地津吏和许多地方的官吏一样慵懒,像一只不爱动弹的胖狸奴,极少从他专属的屋子里出来。
只是今天,往日难得一见的津吏仿佛被换了芯,围着那以头戴帷帽的女郎为首的队伍忙前忙后。
他极尽殷勤,亦步亦趋,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哪还有平时对艄公和渔商爱搭不理的模样。
“那位是谁呀?竟能叫高津吏作陪,真真是好大的排场。”
“何止是高津吏,那穿青裳、肚子浑圆的分明是陈县令。啧,也不知晓是哪家贵人出行,前呼后拥,随行的少说也有五十来人了吧。老孙,你说她有无可能让部曲来扫空我这些渔货?”
“别说笑了,就你这些小鱼小虾?贵人哪入得了眼。更何况那等大户人家出行,会有庖厨早早备好上等食材,无需临阵磨枪。”
“话说回来,倘若放在十几年前,这般大阵仗出行多半要招来乌玟水匪。犹记当初那水上霸主凶残蛮横,最爱盯那些高高的楼船,宰大肥羊。”
“你也会说十几年前,如今乌玟周边太平得很,再说她部曲众多,能出什么事儿?”
“也是。”
昨日新租的那艘大楼船的船主姓周,四五十岁,体态圆圆的,笑起来像个弥勒佛,很好相处的模样。
他命手下早早架好板桥,恭迎肥羊……不,是贵客上船。
黛黎摘下帷帽,对面前人笑了笑,“接下来这一程,就麻烦周船主了。”
“受人钱财忠人之事,您太客气了。”周船主的腰弯低了些。
与他寒暄了两句后,黛黎看向接下来的落脚地。
这艘楼船的楼座居于船的中后方,占地约二分一,前方立有高高的桅杆,顶端绑着一块随风飘扬的小白布。
“丰”字架的桅杆上收合着一条条卷起的帆布,靠近顶部的四分之三处还有一个类似于瞭望台的小圆盘,约莫能容下一人。
网状的麻绳从上垂下,一直连到小圆盘上,攀绳而上成了登陆小圆盘唯一的途径。而在甲板的两侧,堆着一个个足有半人高的正方形木箱。
这些木箱很是陈旧,有些木板都被摸得泛起了木光,也不知晓用了多少个年头。
说来也奇怪,箱子竟不是全然密封的,盖子的那一面开了几个鸡卵大小的圆孔,不过里面似乎蒙了一层布,灰蒙蒙的,叫人看不清其内之物。
可能是一些需要安放在阴凉且透气处的果蔬吧。宋阿三有一搭没一搭地想着。
楼船高三层,黛黎一行将整个第三层和第二层的一半都占了去。
待所有人上船,板桥收回,这艘为乌玟津口一众艄公和商贾瞩目的大楼船缓缓离岸。
时间慢慢流过,天上的金乌逐渐西斜,来到了夕食时分。
白剑屏按往常一样让自家的火头军去借庖房,结果士兵回来却说:“白屯长,他们为我们准备了晚膳。”
“怎的回事?先前不是和周船主说好咱们自己备晚膳吗?”白剑屏皱了眉。
士兵挠头,“是说好的。但可能船商见钱眼开,因此大献殷勤。”
这种情况非独例,最初他们包船时也是这样的,分明已说过自行备菜,但船商还是送一些小吃,亦或饭后水果来。
白剑屏:“回绝了,通通不需要。”
膳食安排好,白剑屏以为今日无事了,结果准备用膳时,二公子走了进来。都尉他往常都是和主母一同就餐的,难道发生了什么事?
白剑屏这边心里疑惑,那边的秦宴州开门见山,“白屯长,镖师队伍里有个嘴边长黑毛痣的,我刚刚看见他鬼鬼祟祟地进了一层的一个房间。”
当然,这话是假的。
但白剑屏不知晓,他抽了一口气,“居然招了些手脚不干净的进来?”
一层,那是船商住的区域。
白剑屏深恶痛绝,“他是随我们上船的,若是出现了盗窃事件,岂非要算在我们身上?处理毛贼事小,累了主母的名声事大。”
越说越愤怒,白剑屏当即道:“我去把他抓起来。”
“白屯长留步!”秦宴州喊住他,“抓贼拿赃,我只是看到他形迹可疑,并无确切抓到他偷东西。且他多半已离开,此时抓他无凭无证,他若咬死不认,只会显得我们仗势欺人。”
白剑屏冷静下来。
他又听秦宴州继续道:“有几个武师是与他一起招进来的,但目前不清楚只是他个人问题,还是我们不慎招了个贼窝。白屯长,不如先盘点是否有物件丢失,以及今夜加强戒备,以免有行窃之事发生。待到下一个城镇,再把这批人全部换掉。”
白剑屏同意了。
秦宴州离开后,这位久经沙场的屯长在窗边伫立许久。
窗户敞开,江面上带着水汽的风吹了进来,携了几缕水货的腥味,味道算不上好闻。而一同吹入内的,还有一团疑云。
这种怪异感从分兵之始就出现了,只不过最初被主母一句“我已捎了口音给君侯”压了下去。
再后来,主母一改往昔的沉静,执意游山玩水,疑云再现。而如今,困惑仿佛成了被墨锭不断研磨的砚台,其色渐浓。
二公子刚刚说有人鬼鬼祟祟进了一层。
他看到之时为何不抓?他自己都说抓贼拿赃,如果当时悄悄跟上去,不正好人赃并获嘛?
还是说,那人根本不是什么小毛贼,而且……
白剑屏打了个激灵,为自己后面的可怖猜想起了一层薄汗,他出房门吩咐道,“今夜多排两班一并守值。”
希望是他多虑,也希望二公子当时只是懒得亲自抓贼,这才没亲自上前。
楼船一层末端房内。
“入夜了,但我瞅着他们很警惕,今夜守值的士卒很多。阿兄,这该如何是好?”
“急什么,从乌玟出发要行三日水路才到下个郡县,这行船头一日,他们谨慎也正常。欲速则不达,且等着就是。”
“我当然等得了,我是怕那十来个弟兄等不了。”
“他们先前连夜赶路来,一路没合眼,如今有吃有喝又能睡觉,有什么等不了?”
“那我不动顶上那块白布,明日再换上红的……阿兄,是明晚对吧?”
“就明晚吧。后日船只该行到新郡附近了,人多不便办事。”
浓黑的夜色在时间里淡去,当天边泛起一层鱼肚白,昨日已成了彻底翻过的篇章。
白剑屏凭栏眺望,看两岸青山后移,也看江上白浪翻飞,吹着带着腥味的风,迷茫却更重。
昨夜无事发生,是个平安夜。
难道一切都是他多虑了?
是这一路兵力甚少,以致于他压力大,才有了这些有的没的臆想。
一颗心惴惴不安。
而这种不安,在再次日落之后,将将入睡之时,房门突然被敲响达到了顶峰。
门外之人让白剑屏意外。
来的是黛黎。
她的话更让白剑屏惊愕:“白屯长,我怀疑我们上了贼船。”

第174章 生与死·他掉下去了!
白剑屏眼瞳微颤, 而后他听到自己用平静的语气问:“主母您何出此言?”
很奇怪,明明他该瞠目结舌,但那阵惊讶却莫名的浅, 像海滩上涨起的潮,看似汹涌, 但一脚踩下去连膝盖都没浸过。
黛黎迟疑地说:“我房中的香有些不对劲。窗户闭紧时,我昏昏欲睡,意识仿佛堕入水中浮不上来;但若是开窗望江景或出门,则会精神许多。后来我让女婢将他们的香笼撤了, 几乎是立竿见影, 那种叫人疲惫的昏睡感消失了。”
话落,她见白剑屏两腮处肌肉绷紧, 又道:“当然,那只是我的怀疑罢了。他们也能说是为了让我多休息, 免去晕船之苦才点的香。而且……”
黛黎的声音低了一个度,“我今日在甲板上, 好像看到几把弩机。民船上会有此物吗?我乘船经历不算多, 不太清楚。”
白剑屏好像听到了“铛”地一声,噢,原是悬在高处的利剑落了下来。
寻常猎户用弓,是最普通长梢弓。弩机的构造复杂得多, 需以青铜铸造牙机。
这类管制物岂是那么好得?
白剑屏毫不犹豫说:“主母, 张丹臣他们就在咱们后头跟着,我寻个理由让两船并行让他们过来。”
黛黎阻止道,“如今夜已深,这周姓船主船大,谁知晓这船上实际有多少人?贸然通知后方只会打草惊蛇, 不如等去到下个城镇,再突然改口要换掉他们。”
白剑屏没有说话,只是盯着黛黎看,蓦地冒出一句,“主母,您是否早已知晓?”
黛黎一愣,眸光微闪,“知晓什么?”
“许多事。比如这艘船有问题,也比如我们行水路可能不会很顺畅。”白剑屏说。
黛黎抬手顺了下鬓发,声音温和,“白屯长说笑了,我又非神仙,焉能有那未卜先知的能力?且我和君侯是夫妻,是一体,利益息息相关,哪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道理?”
白剑屏哽住,他其实很多话想问。
想问她为何在甲板上看到弩机,却没有第一时间告知他,当时还是白日吧,许多如今来不及之事,那时都不算迟;也想问她为何执意分兵;为何当初的信件一拖再拖;更想问这种种的异常因何而起?
但一切都问不出口。
且不说他没那个身份追寻,就算真够资格,先前已否认过的主母也不见得会坦诚。
“时候不早了,我先回去休息。”黛黎告辞。
走出房间后,她没有直接回去,而是一直走到三层的尽头。
从此处凭栏望,能看见堆满货物的甲板和高高的桅杆,桅杆顶上的白旗不知何时换成了红的。鲜红的旗帜迎风飘扬,掀出的弧度像血浪在翻腾。
桅杆下用于眺望的小圆盘上,此时立着一道黑影,但因着两方的高度差,黛黎看不真切对方的面容。
但她知道,他就在那里。
从乌玟出发,需行两夜三日才能抵达下个城镇。而城中人多,非起事的好位置。
第一夜已过,只剩今晚这一夜……
她能等,青莲教等不起。
自信使出发前往长安城,过了多少天来着?噢,已有七日了,若是援兵加紧赶路,还需两日才到。
她有预感,就是今晚了!
江河上起了一片薄薄的雾,在迷蒙的雾中,周围的船披上了半隐半现的朦胧,两岸青山也变得模糊,像某些袖手旁观的冷漠看客。
黛黎转身回房。
该暗示的暗示了,按布置的布置了,剩下就等着吧,等君入瓮!
黛黎换了身衣服,和衣入睡。她惦记着事儿,今夜没有睡太沉,因此当第一道不同寻常的声响炸起时,她立马就醒了。
抱着被子坐起身,黛黎晃了晃脑袋,很快听见外面有人“呯呯”拍门。
“夫人!”是念夏的声音,很急切,“我们好像遇到了水匪。”
几乎最后一个字刚落,房门忽地被拉开。念夏不由愣神,惊愕于屋中人开门之快,以及……
夫人竟换掉了裙子!
她着一身黑色的骑马装,腰带束得很是平整,完全不似匆忙束上。
念夏不由怔在原地。
黛黎越过她出门,在门口凭栏朝下看,只见下方有几道黑影在甲板上流窜,他们朝楼屋飞奔,中途不可避免地和船员碰上。
雪刃撞击铛铛作响,黑夜中厉呵连连,惊起睡梦者不知几何。
下方很快乱作一团。
但比起甲板上的缠斗,黛黎更在意的是楼船边上一艘艘迅速靠近、或已黏在楼船边的小舟。
舟上乘着一道道黑影,这些人迅速将手上的钩绳往上一甩,多爪的铁钩钩住船沿,绳子绷紧,下方的人如同壁虎般攀沿而上。
也有已登船的黑衣客并不急着往前冲,他们呈带状分布于船周,利落接应正在登船的同伴。
一切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一看就非临时起意,而是周密计划过。
“夫人,水匪来势汹汹,这人数瞧着、瞧着不在百数之下啊!这该如何是好?”念夏也看到了下方的混乱。
黛黎不言,只将目光再放远,试图寻那些小舟的来处。然而她视野有限,只能窥见夜行客源源不断地从两侧的“边缘”来,更具体的,就瞧不见了。
天上乌云浮动,遮了半边明月,江上的雾似乎又浓郁了几分。
沉重而急促的脚步踩在木板上,腰悬长剑的白剑屏匆忙而至。而看着竟早早换好骑马装的黛黎,他眼里掀起了深深的惊骇,许多先前不敢想的事,都如同夏季鱼塘里的鱼,被闷得不住冒头。
“主母,有水匪来袭,接下来的一个时辰会颇为动荡,还请您以安全为上,待在房中莫要乱跑。”他的重点在最后一句。
黛黎没有看他,她眯着眸子望着下方,甲板上的黑影和船员以及陆续赶到的玄骁骑缠斗在一起。
距离有些远,打着打着,黛黎便分不出哪些是船员,哪些是她的士卒。
“一个时辰怕是解决不了。”黛黎盯着下方某处,“二对二,有船员在侧协助,我方还不能迅速拿下,如果不是船上作战有碍发挥实力,那就是有内鬼……”
“呯!”下方猛地炸开一声巨响。
甲板上原先静置的木箱,竟飞出一片木板盖。接二连三,跟多米诺骨牌效应起了,两侧的木箱竟爆开了八.九成。
一道道黑影从木箱里窜出,他们提着重物,挥舞着手中铮亮的雪光加入战局。
下方一片混乱。
白剑屏脸色霎时大变。
不是零星的小贼,暗处竟还藏了一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他们果真上了贼船!
局势渐变,天平缓缓倾斜,原先碾压式的优势慢慢消失。
“玄骁骑,警惕所有船员和武师!”白剑屏声如洪钟,一些还未下到甲板上的士卒都听见了。
“主母,您莫要太过担心,虽说如今对方的人数胜于我们,但楼道狭窄,只要守住楼梯,便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白剑屏安慰道。
他们有将近三十个玄骁骑,到时再分出小半的兵力去剿匪,不至于垂饵虎口。
“‘守’是个不错的办法,但一切的前提是这艘楼船能稳住。”黛黎看着下方突然炸起的火光,眸中幽色浮动,“有人放火了,船能否坚持到明日日出不好说。”
白剑屏心头一跳,迅速往下看。
果然如此!
甲板上、原先木箱堆放处,此时窜起了一条条火蛇,长蛇沿着泼了油的轨迹游走,很快就舔过一大片地方。
“主母,秦都尉呢?”白剑屏后知后觉秦宴州不在。
他们母子的房间只隔了女婢,没理由主母都醒了,二公子还在沉睡?
黛黎回答:“州州去帮忙了。”
白剑屏当机立断,“主母,请您待在三楼勿乱走动,我领人去灭敌救火。”
这艘楼船,绝对不能沉!
他扬声招来几个未下楼的士卒,让他们寸步不离地守在黛黎身旁,而白剑屏自己则领了几人气势冲冲地下楼去。
楼下一片狼藉。
血迹斑斑,身首分离的尸体横七竖八、东歪西斜。陈年的货箱在搏斗中被砍碎成片片,何处不凌乱?
白剑屏环顾四周,初时以为借着火光,想寻到秦宴州并不难。然而他一连走了几个地方,甚至问了不少小卒,得到的无不是否定答案。
都没见过?
奇了怪了,二公子究竟去了何处?
随手抹了一个偷袭毛贼的脖子,就当白剑屏想分出几人去灭火时,陡然听到有人惊骇大喊:
“不好,他们在凿船!”
白剑屏一颗心突突跳得厉害,仔细一听,在刀剑铛铛的碰撞声中,确实夹杂着呯呯不断的敲击声。当下也顾不得救火了,他忙派人四处寻找凿船之人。
“看到二公子没有?……没有?那你们注意着点,一旦发现二公子,万万不可让他落单。”
甲板上乱作一团,杀红眼的关注对面,未杀红眼的关注前后,因此几乎无人发现——
被桅杆高高支起的眺望圆台上,有一道颀长的身影一直观察着下方。
他将不断靠近大船的小舟,一条条飞起的铁钩爪,不断厮杀的两拨人马,甚至是暗处悄然凿船的人通通收入眼中。
青年没有声张,任由白剑屏领着人到处逛,好一通寻觅后才找到了凿船者。
对方有备而来,加上船上有内鬼,白剑屏终是迟了一步。窟窿开得足够大,木板被抽离,源源不断的河水涌了进来。
偌大的船体发出了如同沉鲸一般的悲鸣,原本平稳的楼船缓缓朝侧倾斜。
秦宴州就在此时纵身一跃,踩着桅杆自上而下垂下的麻绳网,迅速从眺望盘上下来。
他下来没多久,就被宋阿三发现了。
“秦都尉,白屯长方才寻你许久,原来你在这儿!”宋阿三大喜。
秦宴州:“他何在?我有要事寻他。”
“这边来。”
几人杀出一条血路,从甲板下去底仓,终在船舱漏水处寻到了一身狼狈的白剑屏。
白剑屏见了秦宴州大喜,顾不上问他方才去处,“秦都尉,这船救不了了,沉没已是迟早之事,我等需尽快撤离!船上有早备好的小舟,亦有木桶木箱等物,还有贼人乘的扁舟可用,兼之张丹臣的船只在前方,想来撤退不是难事,唯独……”
白剑屏不由痛心,“此番需轻装上阵,辎重行囊怕是带不上了。”
主母那些箱笥,今夜过后恐怕会尽归江底。还好当初的马车未一同上船,否则……
白剑屏突然怔住,这一瞬有一缕奇怪的思绪闪过脑中,不过就当他堪堪抓住时,他忽然听面前青年说:“白屯长,对方不惜人力物力设此局,估计已是孤注一掷,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我们光是撤退多半无法脱困。不如来一招釜底抽薪!”
思绪了无痕迹,白剑屏下意识问,“如何釜底抽薪?”
秦宴州:“敌方所乘楼船在我们正后方、不过百步开外,不如我们调头撞上去!以一破损换一完好,彻底清除江上隐患。”
白剑屏心惊肉跳,一时竟不知该问他如何得知敌方具体位置,还是该问可考虑清楚后果,“可是、可是……”
“这是唯一的上策。”秦宴州沉声道,“若只是寻常撤离,我等所乘的小舟如何能与后方的楼船抗衡?对方船内还有多少先登尚未可知,唯有一举击溃对方的大本营,方能得一线生机。”
白剑屏沉默。
宋阿三倒抽一口凉气,面露迟疑。
“事不宜迟,若再拖下去,船只再无调头之可能,我等只能为案上鱼肉,任人宰割!”秦宴州分外强势,“宋阿三,你领人随我来。”
宋阿三见面前人面容冷静,瞳色漆黑,目如寒刀,竟是罕见的凌厉,他心头大震,不由应声。
应声后方觉不妥,又望向自己的直属上峰,黑暗里,宋阿三隐约见对方的眉头打成结。
“时间紧迫,莫要犹豫了!”
白剑屏长长呼出一口气,“唯。”
队伍一分为二,一队提刀前往船舵,另一队重新杀上甲板,再攀麻网,把垂下的帆布卷起来。
船要调头,就得先卸掉那股往前冲的劲儿。玄骁骑身手矫健,配合默契,片刻之后就将帆布卷起。
而初时,甲板上的黑衣客和船工不明所以,直到楼首缓缓转向。
有心思敏捷者看出秦宴州的意图,“不好,他们要调头!”
这艘楼船就是个烫手山芋,被它撞上了要倒霉;而主动出击,以撞击的方式阻止它调头也不成,好端端的船一撞,这不是要一起进水么?
从外碰不得,唯有从内阻止。
“快去将船舵抢来!”
黛黎居于三楼,此地高、视野宽,能将下方的混乱收于眼底。
在刀剑锵鸣中,船首转了向,而她也在弥漫着薄雾的江上,看见了不远处若隐若现的船只。
黛黎心里一松,心知计划已顺利过半。
不远处。
“先生,前方船只转向了!”后方楼船二楼的凭栏者双目瞠圆,“怎会如此?里应外合,布下天罗地网,我方人数多于北地三倍有余,又是夜里悄然行事,如此出其不意,竟还不能将他们拿下?先生,这该如何是好?”
此番事大,谛听也登船前来,此时他见状仅犹豫片刻,便同样下令调头。
对方的船多半已四面穿孔,沉没板上钉钉,不过迟与早。只要用“拖”字一诀,自是能兵不血刃的拖沉对面。
“快,把帆收一收,调头!”
今夜刮的是北风,并非东风或西风,因此只要帆布角度调整得当,是南是北无多大影响。
“该死的,距离有些近,怕是来不及了。”
“稳住莫乱,我们的船只体型小于他们,转向自然比他们灵活许多,只要不出岔子,必定能全身而退。”然而谛听的话刚落,他的面色就变了。
如大旱后皴裂的土地,冷静自持崩裂成难以修复的裂痕,谛听不可置信地抬手。
风从前方穿过他的指缝,连带着他的褠衣后端也被往后拂得猎猎作响。
风向变了。
原先吹的是北风,如今刮起了东风!这段河道东西横向,只要东风或西风一起,就会对他们造成影响。
前方楼船成功调头,又扬起了帆布,携风带火,气势冲冲。谛听心知避不开,忙吩咐铺后路,“快把几艘先登放下去!”
说时迟那时快,两船本就不远的距离迅速被拉平,楼船相撞,在深夜里的江上炸出一声巨响。
江上掀起惊涛,木屑散落迅速被卷走,船上的人和物东歪西斜。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