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黎本来想把汤装给儿子的,但却被他率先装入了她碗里,这碗她吃过的,不可能再给出去。
顿了顿,黛黎到底端着碗慢慢喝。
等黛黎喝完,几人正要出门时,胡豹此时急忙来报,“君侯,郡长史卫丛木在外求见。”
秦邵宗脚步一顿。
第95章 他的过往
玄骁骑的辨识度太高, 赤蛟也大咧咧地在外面跑,秦邵宗回城之事只要有心留意,都不难发觉。
卫府的人登门, 也定是听到了风声。
秦邵宗对胡豹说:“告诉卫丛木我今日不得闲。”
只说今日不得闲,甚至没有后面客套的“改日再来”。
胡豹是他的亲卫, 一听就知晓上峰何意,当即拱手领命去传话。
黛黎对渔阳的各大家族一无所知,秦宴州倒是有听闻,他闻言侧眸看了眼秦邵宗, 却只能看到男人面无表情的侧脸。
当初回来时, 黛黎和秦宴州分乘两辆马车,黛黎和秦邵宗同乘, 秦宴州独自一辆。
如今出门,同样如此。
完全没有要避让的意思, 俩辆马车相继从正门出,出来时, 恰好和挂着“卫”氏木牌的车驾碰了个正着。
听了胡豹的传话, 卫丛木焦心不已,他当时试图向胡豹打听个空闲时间,结果后者守口如瓶,愣是没透露出任何信息。
行吧, 既然这般, 那他明日再来。武安侯回了渔阳总归是好事,有他坐镇,一句话下去,那可恨的蔡家必定不敢再造次。
可惜这段时间祈年都不见人影,否则和外甥通个气儿, 有他在中间周旋能事半功倍。
结果这边卫丛木徒步出门,准备打道回府,却突然听家仆低声提醒,府内驶出了两架马车。
能乘车的,绝非一般人物,更遑论从府中正门出来。
难道……
卫丛木迅速将帏帘一掀,见驾车的竟是胡豹,心里的猜想瞬间得到了验证。他立马正衣冠,从车内下来,挡在胡豹的马车前,对其深深拱手一揖。
卫丛木是渔阳郡长史,故而开口时道:“卑职恭贺君侯雄师凯旋,君侯战必克、攻必取,无往不利,想来武曲星下凡也应当是如此雄姿。经此一战,北地大小寇贼皆闻风丧胆,四散而逃,不敢再为祸四方。赢郡得君侯庇佑,乃其百姓之幸。”
人虽堵在车架前,但说的是贺喜的话,并不好直接将其赶开。
在瞅见帏帘微动时,卫丛木赶紧从正面挪到帏帘旁。果不其然,下一瞬帏帘掀开,露出了那张随着时光流过愈发显威压的脸。
“小事一桩,不足挂齿。”秦邵宗只是道。
卫丛木没料到对方仅接这一句,按理说武安侯已知晓他先前登门拜访,此时高低得和他客套一句,问他登门何事。
眼见对方似想放下帏帘,卫丛木只得开门见山:“不知君侯何时得闲,卑职有些要事想请您指点几句。”
“何事?”秦邵宗直接问。
卫丛木的脸皮抽动了下,周围人来人往的,说不准有十几双耳朵竖着,那事哪能在大街上说。
黛黎乘的还是那架由南洋县县令提供的马车,马内仅设单排座,她坐在秦邵宗身旁。
他和车外之人说话时,黛黎静坐着。人在,思绪走了已经有一会儿了,她在想青莲教和求医的事。
直到——
秦邵宗伸手过去,将黛黎的手裹入掌中。在渐凉的秋季里,他的手非常暖和,跟个暖水袋似的。
黛黎回神了一瞬,但她已经习惯他这些天时不时的小动作,当即没什么反应。
秦邵宗捏了捏她的指尖。
黛黎转头看了他一眼,还是没什么反应。
秦邵宗用粗粝的指腹摩挲她掌心。
女人的手掌娇嫩柔软,那似细羽、也似砂纸的触感擦过时,黛黎像被无形的电流点了一下,酥麻的痒顺着手臂窜到脊背,又窜上头脑。
她后颈微微绷紧的同时,忽地明白了秦邵宗的意思。
这人是想她出声。
但黛黎偏偏不随他愿。他不想和那什么卫家人说话就直接和对方明说呗,拿她当挡箭牌作甚。
她才不干。
黛黎抽手,不愿给他握了,秦邵宗不放,继续挠她掌心。
哪怕在她挣扎间,他的力道也控制得很好,黛黎总觉得掌心有细羽在扫,令那阵痒意直达心头。
黛黎怒了,这人怎么这样!
当即她用另一只手抓住他的手指往外掰,企图让那只虎爪般厚实的大掌重新舒展。
黛黎全神贯注,没注意到随着她越来越和他较劲,已经不似之前那样后背贴着软椅坐了,她变得稍稍侧身,出了秦邵宗以身体作屏障的遮挡区。
卫丛木打定主意委婉推辞,将此事留到明日再说,结果抬首间,忽地看见一片木槿色的衣裳。
很温柔婉约的颜色,广受女郎喜爱,不排除南边某些附庸风雅的郎君也对其钟爱有加。但在粗犷的北地,几乎没有男儿会这么穿。
还不等卫丛木惊疑,下一瞬,半张芙蓉玉面从黑袍后探出。
肤白胜雪,眉心一点殷红小痣,那美姬垂着眼,眼睫浓且黑,眼头到眼尾的弧度极为流畅优美,曲线行到眼尾处时轻翘起,像把漂亮的小羽扇。
像是注意到他的目光,她猝地抬起眼来。
那眸子犹似一泓清水,看他时冷冷清清。分明并无带多少情绪,却令人觉得疏冷不可靠近,仿佛是生在高台上的雍容牡丹,只能仰视而碰不到分毫。
在卫丛木愣神之间,那半张玉面已消失不见。
秦邵宗见卫丛木愣神,长眉皱起,“我今日不得闲,且先去忙,长史自便吧。”
话毕,车帘垂下,遮住了卫丛木目光。胡豹几乎同时扬起马鞭,策马向前。
卫丛木愣愣地站在原地。
武安侯和女郎同乘一车?且明知晓他登门求见,后面还直言有要事的情况下,竟依旧撇下他,和女郎乘车同去。
武安侯几时变成了那等不知轻重之人了?那美姬是何许人也,北地何时有这等殊色存在……
可能是和过往认知出现了偏差,卫丛木此时心里莫名不安。
马车内。
黛黎终于掰开了他的手,方才无意间和卫丛木对视后,她知晓秦邵宗的某种目的可能终是达成了。
黛黎睨了他一眼,没说什么。
待会儿去丁家,她还需用得着他,此时和他计较不妥。
黛黎没开口,秦邵宗倒是主动说起,“方才那个是渔阳长史,也是卫家中间一代的长子。秦卫两家曾是姻亲,我娶过卫氏嫡女,不过卫氏身体羸弱,生下一子没满两年便病亡了。”
黛黎怔了怔。
这还是她第一次了解秦邵宗家中情况,且还是由他本人亲口说。
秦邵宗说起过往,“卫氏病故时,秦家恰好处在风雨飘摇的时期,需要外族给予支援。当时秦家便寻上了卫氏,许以重利让其出手相助,卫家答应了,又忧心未来和秦家渐远,遂提出再将一位卫氏女嫁予我。”
黛黎好奇心上来了,“你娶了吗?”
虽说接触秦邵宗不过大半年,但她非常确定他是个极为强势的人。
这种人你要他低头、让他乖乖服从命令,他很可能忽地反骨上来,专门和你对着干。
不过另一方面,也说不好,毕竟他是秦氏子。以他如今的身份,后来很可能成为秦家核心栽培对象。
他享家族资源,也必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说不准卫氏所提之事,他当时会应。
秦邵宗冷笑道:“当时卫家嫡系里,已无适龄且未出阁的嫡女,他们欲嫁个嫡支庶女过来。”
本来许了重利已是报酬,再加联姻……也行吧,反正娶谁不是娶,全当续这场两族的秦晋之好。
结果却告诉他,嫡女没有了,只有庶女。
简直欺人太甚!
那时胞兄已过世,家中行二的他晋位为继承人。倘若他娶了卫氏庶女,其他望族该如何看待他秦氏?
黛黎看他的表情,已知晓答案,“看来是没有了。”
“他们其实也知晓此事不可能,提出来只是作试探。”秦邵宗淡淡道。
如果他答应了,卫家自然欣喜。他不答应,他们退一步,提出个相对没那么过分的要求,以那时的形势,他也不好拒绝。
黛黎眉目微动,想到刚刚那人说的“要事”,再联系起秦邵宗的态度,她觉得那件“要事”很可能秦长庚本身就知道,但他不想办。
不过……
“你和我说这些做什么。”黛黎莫名其妙。
秦邵宗意味深长,“夫人总要知晓的。”
可能是为了方便给秦宴州医治,黛黎入住的府宅距离丁家并不远。
两人在车上聊了几句后,马车停了。
先前已派人提前告知过,这会儿丁府正门大开,今日随队伍同归的丁连溪此时和双亲与祖父一同站在大门前。
秦邵宗先行下了马车,手一伸,把黛黎也带了下来。
“恭迎君侯大驾。”
“恭迎君侯大驾。”
黛黎看到两个和丁连溪有几分相似的男人站在他身旁,一个比一个年长,但精气神都非常好。
那年及古稀的老翁头发花白,面容清癯,眼神温和清明,竟有几分道骨仙风之气。
“丁老先生不必多礼。”秦邵宗亲手扶起丁连溪的祖父,“今日登门,全是为了家中小儿之疾,还望老先生待会儿尽力而为,莫要留分毫余地。”
黛黎一顿,忍不住看向秦邵宗。站在黛黎身旁的青年也没忍住看前方的男人。
秦邵宗站于二人前,他身量很高,脊背英挺,肩膀宽阔,像一座能遮风挡雨的山岳。
饶是知晓主公此番为何而来,但听到这番话,丁连溪忍不住面露惊愕。
家中小儿?
小郎君是君侯之子?好像有哪里不对……
丁家几人愣过后纷纷请他们入内。
既是急着求医,便直入正题,主厅里几人没有分开坐,而是都围着一张小案。秦宴州坐在案几一面,丁连溪的祖父丁陆英坐于另一面。
秦宴州和对方详细说了情况,包括发作感受、服药次数、药丸颜色气味,甚至是最初服药的年纪。
听到儿子说十岁就开始吃这种药了,黛黎眼前黑了一下,后腰处适时伸来一条长臂,揽着她没让她软下去。
秦邵宗看了眼怀中面色苍白的女人,对不远处的女婢吩咐,“去倒杯热茶来。”
丁连溪不敢转头,只敢用眼角余光偷瞄,他心道金多乐那铁公鸡说的话可能真有几分准头。
君侯府,可能真要变天了。
“……我第一回 吃那药,起初心跳得很快,体热,精神亢奋,血液里好像有热火在灼烧。第二回服药是隔了两个月后,症状同上,只是最后所有的热好似都汇于腹部处。”秦宴州说这话时,分出几分注意力留意一旁的黛黎。
他见母亲面色有异,不由抿唇。
丁陆英见他久久不言,主动问道:“小郎君,后来如何?”
为医者,最忧心就是患者不配合,有所隐瞒。
黛黎听着也着急,喊了儿子一声。
秦宴州这才继续交代。
丁陆英:“小郎君,你先前服用的那些药,可还有剩下?”
秦宴州摇头。
丁陆英倒未再说什么,只让他伸手,为其号脉。
时间缓缓流过,主厅里谁也没有说话,静得针落可闻。
黛黎只觉脸上蒙了一层又一层湿了水的巾布,厚重的、沉闷的,捂在她的鼻腔上,叫她每一回喘气都变得尤为费劲。
“是赤胆。”丁陆英收回手。
虽然黛黎还没听到后面,但这一刻,那些看不见的巾布忽地被掀开了许多,呼吸都顺畅了。
这老先生知道!
这可比探不出来要好太多了。
丁陆英摸了摸花白的长髯,“赤胆是一种以寒食散为食的蛊虫。而小郎君你先前服用的药丸,很有可能是寒食散。”
黛黎愣住,连女婢端来了热茶,低声唤她都没听见。
寒食散。
可能有人不太熟悉这个名字,但它的另一个名字,绝对被世人耳熟:五石散。
五石散本是治疗中风和伤寒的中医方剂,只不过后来被滥用,成了不少人的催命符。
丁陆英继续道:“寒食散不宜多用,长久服用者易神志不清,耳鸣心悸,以及引发一系列不良症状。”
这些黛黎都知晓。
吃五石散的,基本就没能善终的。超标的矿物质在体内堆积,说不准还有微量的重金属,能平安长寿才有鬼了。
黛黎忙问:“老先生,您方才说那叫赤胆的蛊虫以寒食散为食,那是否寒食散在犬子的体内残积不多,虫子和宿主达成了平衡?”
丁陆英:“只能说勉强平衡。赤胆久饿会分泌一种毒液,小郎君先前的种种不适,皆因此毒引起。”
秦邵宗把女婢手中的杯盏拿过,塞到黛黎手中,随口一句:“那继续吃寒食散,把虫子喂饱,好叫它不继续作乱。”
黛黎没忍住瞪了他一眼。
寒食散这种东西是能随便吃的吗?
“君侯,此法不妥。寒食散到底是药,是药三分毒,经年下去,小郎君始终有伤根本。”丁陆英摇头。
秦邵宗:“那就除了。”
丁陆英沉默片刻,“赤胆的寿命在二十年,每当阳寿将近、或饥饿到濒临死亡时,它们就会进入一种全新的状态,开始疯狂吸食宿主的血肉,企图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养料以延长寿命。倘若放任不管,不出半年,宿主必定被啃得肠穿肚烂,受尽苦楚而亡。”
最后那一句落地时,黛黎一颗心跟着痉挛着收紧。
“那、那老先生您可有办法除虫?”
丁陆英皱着花白的眉毛,“办法是有,只是老朽观小郎君体内的赤胆植入很早,兼之似乎因着一直进食不规律,寿命远远短于同类。它如今已进入最后的狂暴期,且有一段时间了。”
黛黎张了张口,却只有个气声。
秦邵宗此时说:“既有办法,还烦请老先生直接除虫。”
丁陆英:“除虫不难,就是所需之药甚多,有的药材长于南方,有的生于西边,零散得很。而小郎君的这条赤胆,仅剩最后的三个月。”
事不宜迟, 丁陆英让家仆取来纸笔,现场就开始写药材。
他并非一气呵成,而是写写停停, 有时皱眉思索才继续,有时甚至思索过后, 回头把某个药材划掉,以另一样替换。
黛黎看得心惊胆战。
虽然老先生没有明说,但她感觉到了,他最近几年, 甚至是十几年都没帮旁人除过蛊虫。
否则何以要思索这般多?
可千万千万别写错药材了,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啊……
大概花了两刻钟时间,第一张桑皮纸才写完。
丁陆英换了纸张继续。
秦邵宗将第一张拿起, 他于中药方面并不精通,这会儿是纯数数。纸上药材合计十五种, 有些耳熟,有些压根不认得。
“胡豹, 过来誊抄一份。”秦邵宗喊候在外的胡豹。
胡豹闻言在一旁坐下, 提笔挥毫。
黛黎手里拿着茶盏,那杯温热的茶被她端着,直到失去温度变凉,都没被主人喝一口。
秦邵宗曲指碰了下外壁, 见茶水完全凉了, 顺手给她拿走,交给女婢,“去换一份。”
女婢退下。
秦邵宗低声道:“夫人别太忧心,自咸石为天下商贾耳熟,来北地的商贩络绎不绝, 不过是些药材,就算种类多了些也无妨,总能收集全。”
“可是只剩三个月。”黛黎焦虑不已。
那只赤胆因进食不规律,寿命远短于同类。它只剩三个月,如果不能成功拔除它,也代表州州仅剩三个月的命。
结果她才说完,丁陆英摇头,“这位夫人,赤胆剩三个月,小郎君却等不了那般久。最迟两个半月,所有药材需备齐,剩下半个月用于除虫。”
黛黎脸色顿时苍白了不少。
不是三个月,竟是两个半月的备药时间。
她忽然想起一件事,当初途经冀州大洪县时,她第一回 收到了青莲教的递信。
[宴州之药,唯吾可解]
没有说“毒”,也没有说“虫”,对方用了一个“药”字。
那时她以为这个字是“毒”的意思,之所以避开,是委婉的说法,企图粉饰太平。然而现在再回顾,它可不仅指蛊虫,也是指药材。
对方算到她会带儿子来丁家求医,也知晓州州体内那只赤胆的寿命,甚至还料到所需药材散落在天南地北,两个半月集药时间很可能不够。
所以才有了那句嚣张的“唯吾可解”。
如此想来,儿子起初偷偷不吃那些“神药”,对方很可能早就看在眼里,不过从始至终都没有戳破。
放任着,也是以此惩罚着他的任性。
黛黎牙关紧咬,心里恨得滴血,“从北到南,相距何止千里,这路程一来一回,还得算上寻找药材的时间。”
说到后面,黛黎有几分魔怔,“要是这里有飞机就好了,当天在南北来回不是问题。”
她声音不大,唯有秦邵宗,还有端着新茶回来的女婢听见了。
女婢闻言惊愕抬头,刚看向黛黎,侧边一道锐冷的目光落在她身上,那刹那仿佛有凌冽寒风拂面,吹得她毛骨悚然。
女婢忙垂首不敢多看,手上一轻,茶盏被拿走了。
秦邵宗:“下去吧。”
黛黎手上忽地多了个茶盏,茶水温度适中,很暖和,温度传过来,将她冰凉的手指捂得暖烘烘的。
秦邵宗又和她说:“咸石问世后,大燕商贾,乃至西域胡商都频频来北地。来时空着马车不划算,必然会带许多货物北上,有的东西可能在沿途销售干净,但也有不少运到了北地。南方的药材,不一定在北地寻不到。”
黛黎垂眸,看着杯盏里微微晃动的液面,随着他的一句句话,胸腔里晃荡不停的那颗心,总算安定了些。
内里忽的传来一阵脚步声,有一人匆忙从里面的侧廊出来。
打扮很朴素,是个仆人。
“恩主……”
那家仆见主厅内人不少,且主家三代皆在,顿时知晓府中来了贵客。
他顿时变得迟疑,但下意识还是往前走了两步,显然要汇报的这件事,在他心里极为重要。
“其他事晚些再说。”丁连溪起初道。
家仆迟疑着低声道:“可是内里的兵长说此事要紧,让奴务必禀报。”
丁连溪打了个激灵。
内里的兵长,那是玄骁骑。
当初得知小郎君身中奇毒后,君侯便漏夜派了一队人马火速赶回渔阳,将他丁家上下牢牢保护起来。
这批守卫来得很及时,几乎是他们到位的几日后,丁家在夜里迎来了首回明目张胆的刺杀。
玄骁骑个个身手了得,成功将所有刺杀者斩于刀下。而从那夜以后,明目张胆的刺杀少了,只再出现过一回,后面皆是各种小事故频发。
“何事?”丁连溪。
家仆说:“后厨不知怎的溜进来一只狸奴,偷尝了一口今日买的鱼,竟抽搐着倒下了。”
家仆说这番话的时候,端着茶碗的黛黎没反应过来,她还处在“州州应该有救,喝口茶压压惊”的状况,低头喝茶。
结果茶水刚到嘴里,她还没来得及咽下去,一只深色的大掌倏地伸过并张开,兜着她的脸颊,摁着黛黎低头的同时,长指隔着皮肤用了些力掐开了她的牙关。
因为低着头,茶水还未到喉管就往下流。
黛黎吐了秦邵宗一手的茶,两人站得近,有些茶水还落到他的黑袍和靴上。
他出手动作极快,也碰倒了黛黎手里拿的茶盏,黛黎吐出的茶水几乎是和她手中的茶盏一同落地。
“咣啷”杯盏落地开花,声音在厅堂里尤为突兀。
秦宴州是背对黛黎坐的,不知晓她方才在喝茶。
不过先前他听闻秦邵宗让女婢拿茶水来,又听丁家奴仆汇报之事,他第一反应就是回头看黛黎,恰好就看到她被秦邵宗掐开牙关吐他一手水的画面。
本来紧张的青年松懈了些,但还是问,“母亲,您喝下去了吗?”
黛黎也反应过来茶可能有问题,她推开秦邵宗的手,下意识咳了两下,“还没,没来得及。”
秦宴州彻底放松了。
一旁的丁连溪张口结舌,不仅是他,他双亲和祖父没有一个回神的,皆是错愕地看着衣袍沾了水的秦邵宗和黛黎。
一道道目光落在身上,秦邵宗视若无睹,镇定地从黛黎腰上的荷包拿出一条手帕,擦了擦手上的茶水,又拂了拂长袍。
他喊丁连溪的字,问道:“从涧,平日类似这种下毒之事多否?”
丁连溪赶紧回神,“不多,算上方才那回,此前也就有过两次。丁家世代从医,对药材之味很敏感,若是饭菜中添了其他东西,只闻嗅或小尝一口就能发觉异样。且有些药材经蒸煮后,毒性远不如先前强烈。”
黛黎若有所思,“所以下毒对你们没什么用。”
不是冲着丁家,那就是冲着……他们来的。
青莲教知晓他们抵达渔阳后,必定第一时间来求医,所以才来了这一出?
黛黎低头看地上的碎片,心道这茶应该是没毒的,有毒的很可能只是那条鱼。至于猫儿,是被故意放进丁家的。
这是一个提醒,或者说警告。
秦邵宗此时忽然和黛黎说了一句小话,“夫人,青莲教之人居心叵测,诡计多端,绝非正道。”
黛黎:“……”
在碎裂的杯盏被家仆清理干净时,丁老先生也将所有药材写完了。
整整三页,后面两页种类没第一页多,但可能是价值不菲的缘故,后面不太常见的药材都标注了分量。
丁陆英放下狼毫,“小郎君,从明日起,请每隔一日,老朽去为你施针,尽量压制赤胆活动。”
秦宴州起身对面前老者深深一揖,“谢过丁老先生。”
那位美丽女郎不好多看,这后生倒是无妨。丁陆英活了那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如此俊朗的后生。
可能是他习武已久的缘故,行走坐立都带劲儿,腰背挺直,气质也很刚硬,哪怕面冠如玉,也不带一丝阴柔感。
像一把凌厉的美人刀。
没有人不喜欢好看的事物和人,丁陆英对为他医治一事接受良好。
除虫于他而言不难,难的是药材要齐全。若是因药材不齐,因此耽误了治疗,这责任也怪不到他头上。
不过有一事得提前交代……
丁陆英正色,“君侯,赤胆这类的蛊虫培育条件较为苛刻,并不常见。老朽之所以得知,是五十年前随父辈南下前往交州,偶然在一座小山村里得知。而那小山村如今何在,老朽已记不得了。”
五十载岁月,很多记忆都变模糊了。
尤其是对于丁陆英这种医痴来说,除了学到的东西还记得,你若问他当时的具体地点,何人教的他,周围还有谁,他是忘得一干二净。
但以如今小郎君的病情看来,当时那座小山村里很可能有青莲教的信徒,甚至是高层窝点。
秦邵宗听懂他的话中意:“无妨,丁老先生专注除虫一事即可。”
要事商议暂告一段落,在日落时分,秦邵宗和黛黎母子离开丁府。
有过猫儿被毒死一事,丁府没敢留他们用膳。
他们能吃得出来,然而不代表旁人也能,和这等贵客用膳,肯定要请对方先动筷的,万一出了什么事,他们难辞其责。
秦邵宗也没打算在丁府吃,府中给她炖了新的鱼汤,他也颇为想念小炒肉,回家自己吃自己的。
离开丁府时,丁家阖家送他们出门,秦邵宗先将黛黎搀上马车,他将登车时,似察觉到什么,敏锐地侧头。
约莫六七丈开外,一个着交领短打,以发带束发的男人目光和秦邵宗碰了个正着。
大概没料到自己突然被发觉,且看过来的还是武安侯本人,那男人一惊,下意识就撇开头。
他动作太大,反而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
有猫儿中毒的事在前,秦邵宗心里窝火得很,“胡豹,抓住他。”
胡豹也看到人了,二话不说直奔过去,那人见状立马逃,却被胡豹赶上,一个飞踹后摔倒在地。
胡豹拎着人回来,前后一分钟都不到。秦邵宗并不看人,不置一词地上了马车。
马车车轮碾过夕阳,车驾返回秦府。
回府后,秦邵宗将金多乐喊来,“金多乐。”
沉沉的三个字砸下,叫这个身为行军教授的斯文男人心头一跳。
他上峰对待武将和文官是有区别的,对前者连名带姓随便喊,有时还骂几句;但待后者,往往会喊对方的字。
这一上来就喊全名,在金多乐的记忆里,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过了。
金多乐旋即正色,“君侯,您有何要事吩咐?”
秦邵宗将三张桑皮纸放于案上,“这三份药材清单,不计人力,也不计任何财力,两个月内务必收集齐,听明白否?”
说这番话时,秦邵宗语速比平时慢些,“财力”二字咬得重,且还一瞬不瞬地看着金多乐,透出一种不多见的郑重和严肃。
金多乐细长的眼睛微微睁大,瞬间明白在这个任务上,君侯容不得他像往常一样抠门。他忙拱手应答:“卑职明白,您请放心,此番必定严格按您的吩咐去办。”
秦邵宗:“十日后来向我汇报一回,去让乔望飞进来。”
金多乐应下,拿了单子火急火燎地离开了。
片刻后,乔望飞入内,“君侯,您找我。”
越临近冬季,黑天得越快,分明回府时夕阳灿烂,如今天幕却已暗下了大半。
伟岸的男人坐于案后,余晖从窗牗外溜入,斜着落在他身上,以他高挺的鼻梁为分界,分出明与暗,“夫人曾救你一命,你可还记得?”
乔望飞立马道:“救命之恩,没齿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