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by火星少女
火星少女  发于:2025年11月04日

关灯
护眼

“行。”
这时,听到她们讨论的一个相熟的男同事也凑了过来,神情都有些激动:“我和你们说,张大夫真的很神。我和小庄情况恰好相反,她是失眠,我是成天犯困没精神,觉得身子很重,张大夫给我开了一个药方,我现在吃了三天,大便都畅通了!舒爽!”
女孩子们脸上出现嫌弃的神色:“咦~~~~”
“而且我白天真的没有那种时不时就很疲倦想要睡觉的感觉了。”男同事嘿嘿笑,“张大夫真的是神医!”
“所以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还是有用的。”
“我是一直信中医的,就是觉得好的中医太难找了。还是得要张大夫这种老中医才真正靠谱。”
一行人叽叽喳喳,直到上司进来了这才赶紧作鸟兽散。
小庄回去后把这件事对父母说了,然后拍了拍胸脯:“你们要是想去看的话,我的工作证可以带你们进去!”
她颇有些扬眉吐气之感。之前窝在家里的时候总被父母叨叨,去上班后只有四千块钱工资也被他们嘲笑。哼哼,四千块工资怎么了?她同事里有神医!
小庄爸爸啧啧两声,仔细端详了一下她:“我说你这几天气色看上去好多了,还以为你终于想开了找男朋友了呢。”
小庄翻了个白眼。
小庄妈妈喜上眉梢:“这个好,我最近就觉得我盗汗有些严重,还经常感冒。这些病你去看西医那看不明白的呀,我还正想着去打听打听哪儿有好的中医呢。”
小庄拍板:“那就去看张大夫,他绝对靠谱。”
结果,两天后,小庄妈妈还没去成,倒是先带着邻居阿姨找上门来了。
小庄妈妈:“这不是我说古镇里来了个很厉害的中医吗?你美玲阿姨就想要来问问。”
邻居阿姨却不是替自己来问的,而是替自己读高二的女儿来问的。
一提起女儿的情况,她眼中的泪都要掉落下来了:“小庄,不瞒你说,再这样下去的话,佳佳就毁了!现在她每天躲在家里不敢去学校,都快要重度抑郁了!”
小庄有些惊讶:“怎么回事?”
汪佳佳在她印象里是很开朗的一个妹妹,怎么会和抑郁扯上关系?
“半年前,她生了病……”邻居阿姨讲述,讲到最后,脸上又露出恨意,“她的那些个同学都不是什么好的,如果不是他们欺负佳佳,也不至于到现在这个地步!”
张仲景认真给自己面前瑟缩的小姑娘把脉。
可能是因为他的神情平和,汪佳佳原本害怕和羞愧的心情也逐渐放松下来,脸上呆板的表情也恢复了几分她这个年龄段小女孩儿该有的生动。
她的妈妈陈美玲在旁也很紧张,不停绞着手:“大夫,这病能治吗?我们去医院也看过,说是肠易激综合征,但是没有什么器质性病变。”
这个病症其实并不严重,是一种肠道紊乱性疾病,医生说因为压力和情绪造成的,不危害性命。但坏就坏在汪佳佳得的偏偏是肠易激综合征排气型。
“她吧,就老是放屁。”陈美玲描述女儿病情的时候也有些一言难尽,“憋都憋不住。”
汪佳佳听了妈妈的话之后又忍不住抖了一下。
在一旁陪着的小庄有些怜惜同情地看着自己这个邻居妹妹。
这个症状听起来似乎很好笑,可仔细了解过之后就知道患者有多难受。汪佳佳这段时间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和痛苦。一个青春期女生,控制不住的总是放屁,而且有的时候一连串,几分钟一次,这简直就是噩梦来源。
“我努力了,只是控制不住,后来我用力憋住了,它也会……”汪佳佳眼中含着泪,细声细气地开口,将这些说出来对她而言是很羞耻的事情,“也会不知不觉漏出来。”
然后,她浑身就总是带着淡淡的臭味。
同班同学们因此而远离她,对着她指指点点。
汪佳佳也觉得是自己的问题,她开始喷香水,然后买了很多小礼物想要给同学们表示歉意。结果那些礼物被人全都给扔到了垃圾堆里。
还有人起哄,嘲笑那些接受了她礼物的同学:“你们还敢接她的礼物?不怕这礼物都被她的屁熏臭吗?”
“什么礼物啊!我看就是她故意投毒,哈哈哈。”
她的同桌向老师申请了调座位,当着全班人的面大声说:“我不要和这个屎人坐在一起,她臭死了!”
所有人都哄堂大笑。
从此,“屁人”“屎人”成了她的绰号。就连她放学走在路上,都有人在身后恶作剧地喊这个绰号然后快速逃走,留下一串怪笑声。
谁提起她都会说:“这就是你们班上那个屎人?”
十几岁的孩子,恶意来得全无缘由。
如果说汪佳佳十五岁之前的人生是彩色的,那十五岁她得了肠易激之后的世界就是一片黑白。她开始抗拒去上学,脸上也没有了笑容,每日只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连吃饭都不愿意出来吃。她的父母十分担心她,想让她转学,也带她去看了很多医生。
“那些药吃了都没用!”陈美玲情绪也激动起来,“吃了多少也不好!”
开到后面全是治疗抑郁的药。
可是,病根在肠道啊!
张仲景已经摸准了汪佳佳的脉象,他沉吟了一下后说:“此病的确与情志失调有关,但这只是引子,而后让病情加重的根子并非在此。”
他问汪佳佳:“在得这个病之前,或者是初期,你有没有感觉到上热下寒?”
汪佳佳一脸茫然:“啊?”
张仲景一笑,换成了更通俗的解释:“比如经常觉得口干舌燥嘴生疮,但是同时又经常觉得小腹和手脚冰凉?”
汪佳佳现在情绪浑浑噩噩,还没什么反应,陈美玲已经激动得连连点头:“是,是。当时她经常嘴巴里有溃疡,然后脚又是冰凉的,还有痛经!”
汪佳佳这才想起来,那会儿自己刚上高一,正面临分班。她差一两分没有进重点班,就很焦虑,然后就逐渐出现了妈妈所说的情况。
“那便是了。上热下寒,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寒热错杂便导致了肠胃问题。”张仲景呵呵抚须,“这便是源于情志失调,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导致心火不能下降温肾,肾水不能上济润心,全堵在了肠胃。”
心火热,肾水寒,所以本质是调理脾胃,让身上的寒热气息可以流通平衡。
平衡了,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他解释得很详细,虽然一些用语有点拗口,但陈美玲和汪佳佳都听懂了。
陈美玲连连追问:“那张大夫,这是可以治好的吧?”
“不算太严重的问题。”张仲景拿起毛笔,“这样,我先给你开一个疗程的半夏泻心汤,回去喝半个月左右。半个月后无论是否好转,都可再来找我看诊,调整药方。”
陈美玲连连道谢。
倒是汪佳佳,情绪又黯然了下去。
她之前也不是没看过中医吃过中药,但同样没什么用……这个医生真的就行吗?而且,半个月之后若是没有效果,那怎么可能还会再来?
小庄看穿了汪佳佳的想法,拍了拍她:“佳佳放心,张大夫医术高明,肯定能行!”
汪佳佳勉强笑了笑。
陈美玲拿着药方,有些糊涂:“张大夫,不是在这里抓药吗?”
张仲景:“……如今药铺却是还没开张,你们可以拿着药方去县里面那家药铺抓药。”
陈美玲有些惊讶,中医诊所很大一部分就是靠着药材的利润,可这位却是直接把它往外推,看上去毫不在意。而且她今日的诊费也就一百块而已。
她肃然起敬,觉得自己这次是真遇上神医了,对这方子也就愈加期待。
小庄在临走时拜托张仲景:“张大夫,可不可以推出一些普适版本的香囊啊?我很多朋友都想买,有些在外地,来不了咱们这儿。”
这段时间拜她的宣传,她整个朋友圈都知道了那个神奇香囊,纷纷求购。
“现在失眠的人实在太多了,还有各种精神不振的……”小庄双手合十,“拜托拜托。”
张仲景被她磨得没办法,点点头:“好好好,我会考虑的。”
小庄这才嬉笑离开。
张大夫真是个大好人,医术高明但人却一点也不高冷,脾气好得很。
做大家都能用的香囊吗?
张仲景沉思,或许这也是个不错的点子……他出身大族,还当过太守,行医不过是因为自己感兴趣以及悬壶济世的志向,从来都不是为了钱财这样的俗物——他还经常义诊和布施药材给普通百姓们。
但是,如今来到这儿,这样的俗物多点儿似乎也不是什么坏事。
另一边,陈美玲和汪佳佳和小庄告别,径直去了县里的那家中医诊所抓药。
抓药小哥看到她递过来的药方,忍不住嘀咕了一句:“最近怎么这么多拿着药方来抓药的人?”
短短几天时间里就五六个。而在此之前,他们家大多都是自家的病人来抓药。毕竟,县里面的中医大夫就那么几个,县医院也没有中医科。
陈美玲说:“那大概都是从清河古镇那边看了诊然后过来的,那儿来了个很好的医生。”她随口一说然后意识到在小哥面前夸他的同行似乎有些不妥,尴尬笑了笑。
新来的中医吗?
抓药小哥心思一动,不由得想起来前些天来这里的奇怪老人。
会是他吗?
旁边的坐堂大夫,也就是抓药小哥的爸爸看了一眼药方,立刻认了出来:“是半夏泻心汤。”
这是《伤寒杂病论》里的经典汤方,现在也依然有很多中医师喜欢临床用,治疗肠胃疾病很有效果。不过,这个方子好像有点不对劲啊。
“黄连为何只用两克?”他紧锁起眉头,“却又将干姜增加了一半的量?”
除此之外,还去掉了其中两味药材,又替换了一味。
坐堂大夫心中不悦:“这……《伤寒论》中的半夏泻心汤已经是经典配伍,小改也就算了,这样大改怎么行?这不是拿患者的身体开玩笑吗?”
这可是张仲景的汤方!此人莫非觉得自己比医圣还要厉害?

第48章 路晓琪雄心壮志,打算做……
坐堂大夫叫钱关山, 这间诊所便是他爹钱成海所开。钱成海之前是清河市中医院的老院长,而且是从临床一线提拔上去有真材实料那种,省级名医。他退休之后闲不住, 便又在安平县开了这间诊所, 口碑很好。
最近这段时间, 钱成海去省城开研讨会,又被省城医学院邀请讲学, 诊所便交给了儿子钱关山和孙子打理。
钱成海是个人物, 儿子钱关山却没有什么学医的天赋, 却偏偏志大才疏。
他跟着钱成海学了二十几年医, 自诩虽水平还比不上老子, 但也能算得上是清河市翘楚。他在行业内这么久, 自然也明白不要随意给别人改方子,不要在患者面前评价其主治大夫这条潜规则,可他这次忍不了。
这人将经典汤方改得简直面目全非, 剂量改一改很常见,可他竟然连配伍也给改了。而且钱关山有点看不懂这配伍的逻辑。
肯定是乱来的!
陈美玲听到他说的,愣了一瞬,脸上闪过几分纠结, 但最后还是将汤方拿过来,很不悦:“你们还要不要抓药了?不抓的话我们去其他地方了。”
不知怎的,她愿意相信刚才那位张大夫。而且既然选择了他,那就不要变来变去。
钱关山的儿子也就是抓药小哥钱博江赶紧将方子接过来,抱歉说:“抓,当然抓!”
他在暗地里扯了扯自家老爸的衣裳,钱关山哼了一声,倒是没有再说什么。
待到陈美玲走了之后, 钱博江这才叹了口气,头大地说:“爸,这易方如易将,您公开质疑别人的原方这可是大忌!要是让爷爷知道了,非得打电话来骂你一顿不可!”
他这爸爸简直了。
他搬出钱成海,钱关山有些心虚,但依然梗着脖子:“我这不是心急吗?而且她这个方子,本来就有问题……”
钱博江暗地里偷偷翻了个白眼,他这爸这人自视甚高,情商又低。要不是这样,爷爷也不会退休了都还不放心,开个诊所都得要自己亲自坐镇。
刚才那样的行为,若是让患者对医生产生了不信任,到时候发生什么医疗纠纷那算谁的?而且患者情况不同,每个主治都会自己的思路,不了解的情况下怎么能乱说?
钱关山心更虚了:“我又没打算改……”
只是小小质疑了一下而已。
钱博江都快要被气笑了:“您还打算上手改呢?行医执照不想要了?”
这可是违反《处方管理方法》的!
“算了算了……”他揉了揉自己的心口,只觉得自己责任重大。他爷爷早说过,他爸是指望不上了,钱家以后的担子估计就要压他身上了,哎,命苦啊!
钱博江也在思索那药方是出自谁的手?当时那位老者的确是说他是中医,而且也是清河古镇的人,会是他吗?可是当时他似乎连《本草纲目》都没看过……
钱博江心里一突,皱起了眉,觉得这件事透露着那么一丝丝的诡异。
几辆大卡车驶入了清河古镇的后门,然后在停车场停下了。这个停车场是专门供货物运输的,最近这段时间可以说是非常热闹,全是陆陆续续运送木料的以及其他建筑材料的货车。
“来,卸货!”
卡车司机在旁边抽了一根烟提神之后,便给卸货的这些工人搭把手,将木料运到三轮车上捆好。清河古镇内部道路是不允许卡车进入的,只能用这样的方式蚂蚁搬家一样送到工地去。
三轮车司机老王吆喝一声,启动了三轮车,突突突往镇子里走了。和他一般的三轮车在后面还有十几辆等着搬货——古镇只有一辆三轮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的它,有了整整一支三轮车队。
经过小湖的时候,微风带起来阵阵涟漪,吹拂过来只觉得整个人都凉爽了几分。
老王在心中嘀咕,这清河古镇的水倒是越来越好了。虽然不如旁边山里小溪小河来得清澈,让人看了有跳下去游泳的欲望,但是之前难闻的气味已经完全消失了。看来之前他们挖河泥是很有效果的。
听说老板还会花重金引进过滤系统,到时候水质应该会更好。
老王很期待这一天。
老王是安宁县本地人,家里就挨着清河古镇,他对镇子这几个月的变化是喜闻乐见的。而且,古镇招工,真的给附近的居民创造了很多工作岗位,县政府和街道社区最近这段时间都在大力宣传。
他自己便是上周来这儿应聘上的。原本老王在清河市的工地上当小工,钱倒是赚得不少,但也辛苦,而且朝不保夕。如今就家隔壁就有活儿干,虽然钱少一点,他也是愿意的。
他已经想好了,等清河古镇开业后,他便把家里一楼的空间给收拾出来,到时候卖点水或者是开个小饭馆都挺好。如果清河古镇生意很好,说不定还能租给其他人,自己逍遥自在拿个租金,舒坦死了。
所以,他是真心实意想要古镇好的。
三轮车绕过了被蓝色帷幕拦起来的建筑工地,来到了清河楼面前的小广场上。所有的车都在这里卸货,已经有三四辆三轮车在这儿聚集,大家都互相搭把手,边干活边聊天。
“一直被围起来的那块工地是干啥的?”
“听说是建一个虚拟全息体验馆,就是上次视频里那种,新技术,所以安保才这么严。”
“原来是这样。”
“上次我不小心走到那里,就被拦住了。”
一车车的木料被运到了清河楼里,那儿自有向家村的工匠在核对木料品质,任何瑕疵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老王就亲眼见过他曾经把一捆表面看上去没什么问题但实际浸过水的木材给挑了出来。据说从此之后供应商那边都十分仔细严格地做出厂质检,再也不敢敷衍。
是真有本事的人。
“那当然了。没本事可拿不到一两万的工资。”
老王惊讶极了:“这么高?”
“还有拿三万多的呢,而且还给交五险一金。”同事羡慕得直咂嘴,“不过,人家那是真正有技术的,咱们比不了。”
像他们这样的杂工,一个月到手才四五千左右。同样是累死累活,人家获得的可多太多了。
老王忍不住感慨:“这要是年轻的时候,我哭着喊着都得去拜个师。”
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谁说不是呢?”
“听说老板又从外面请了几队建筑工来,这两天就要到了,看来也是急着要开业了。”
“那是,这么大的开销,每天一睁开眼就是钱,能早一天开门就早一天开门。”
工人们在闲聊的时候,路晓琪正在唰唰往财务送来的单子上签字。
临时工们的薪资单、各种大的小的采购单、给合作单位的结款单……生平第一次体会到花钱如流水的感觉其实并不是那么的美妙。
路晓琪签好最后一张单,放下笔捂着自己的胸口对财务小姐姐说:“以后每周统一一个时间拿给我就行,让我一次性痛个够。”
财务小姐姐抿嘴轻笑:“好的,老板。”
路晓琪拿出其中一张单子,这张单子的乙方是清河市的药材贸易公司。现在古镇里有专门的采购,负责满足各个部门的需求。
“怎么会忽然采购了这么多中药?张神医不是说暂时先不开药铺吗?”
苏隽从电脑前抬起头:“张神医说他要做一些中药香囊。最近他的香囊很受欢迎,同事们都问到我这儿来了。”
现在大家都知道,如果是和古镇里的那些技术人才们相关的事情,那问苏特助就好了,都是他在管。
路晓琪惊喜极了:“这个好!肯定受欢迎。”
她自己也用了,医圣特制,每天晚上挂在床头,睡眠质量十分好。而且,蚊子再小也是肉,这也算是个进项。
苏隽又说:“张神医还想要找几个熟知草药的小药童来做这件事情。”
现在张瑛经常去帮忙,但如果要批量生产,一个张瑛肯定不够的。
路晓琪点头:“行,你去找陈姐让她招人就好。”
她雄心壮志,摩拳擦掌,誓要把卖香囊这件事情做大做强,再创辉煌。到时候或许可以搭配着卖点药丸子什么的,说不定也能搞出个和什么同仁堂庆余堂一样的老字号呢!
财务小姐姐:“大家都让我问一下您,如果有外面的人想要来找张大夫看病,能不能进来啊?”
路晓琪有些惊讶:“就已经有外面的人找过来了吗?”
他这个诊堂也没开多久吧?
她一问才知道是有几个员工回去宣传了,便一直有亲戚朋友来问,他们也不能放着班不上就专门陪人来看病,就想问一下现在能不能有个绿色通道。
“可以。”路晓琪沉吟了一下,觉得以张仲景的医术,专程来找他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而且他本身是希望病人样本数越多越好的,“来看病的在保安这儿登记就好了,不过进来了后能不能挂到张神医的号就看缘分了。”
等财务小姐姐出去后,她好奇问苏隽:“张神医没想着要去医院看一看吗?”
她原本还以为张仲景会迫不及待想要去看看现代的医院是什么样子,但没想到他每天都悠哉悠哉在古镇里折腾自己的药材,然后看书,给大家看看病收集收集数据,却没看到他往医院跑。
李冰是要养病,所以深居简出。但韩氏姐妹也没有急着往外跑,就在古镇里写写画画,除了委托苏隽给她们定了许多的布料、丝线和一些相关的书籍之外也从未出过古镇的大门。
这次来的人似乎都很谨慎淡然。
“张神医说想等自己先将这两千年的医学史慢慢厘清,再去看现代医学。”苏隽恰巧也问过张仲景这个问题。
张仲景觉得在他死后,中医在几千年的发展里,很多流派都熠熠生辉,包括针灸、儿科、草药和温病等等都可圈可点,给了他很多全新的启发。
他想要先把这些课给补上,再把眼光放远去看看更截然不同的新东西。
路晓琪不由得心生佩服:“活到老,学到老,不愧是医圣。”
其实不单单是张仲景,宇文恺等人都是如此。宇文恺和清河大学的那位林教授交流得很勤,稍微有点休息时间就会往市里面的规划博物馆和档案馆跑。
还有苏隽,每天在处理了一堆杂事之后,都还在看和机械相关的书。听刘蝉说他还在宿舍里研究齿轮和其他小零件,他什么时候折腾出一个不得了的大东西来,路晓琪都不会觉得奇怪。
只能说大佬就是大佬。不像她,每天一回家躺床上就根本不想动弹了,和咸鱼一样。
“佳佳,来,吃药了。”陈美玲端着黑乎乎的一碗药敲了敲女儿的门。
没人应。
她又敲了敲,锲而不舍。
门终于开了,汪佳佳有些灰心:“都吃了三天了,感觉也没什么效果。”
她就知道这次还会这样。
陈美玲将药碗放在桌上,劝她:“大夫都说了要吃半个月的,你不要那么心急。我倒是觉得你这几天情况好一些了。”
汪佳佳幽幽说:“好什么啊……”
不还是一直在排气。
话虽然如此,但她还是捏着鼻子咕噜咕噜将一大碗药给喝光了。
放下后,她往床上一躺:“我今天不去上课了,妈妈,你帮我请假吧。”
她不想再去面对那些羞辱了,想到去学校整个人都是僵硬的。
陈美玲叹了口气:“行,我会和老师说的。”
她也不想让自己女儿去那样的班级度过自己的高中。转校不现实,转班还是可以的。
其实之前的汪佳佳不是这样的,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她会反击,会抗议。可能是这次给她带来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完全被这个病折腾得抬不起头来。
妈妈走了之后,汪佳佳点开手机,进入了自己的病友群。
这个群是她生病的时候在网上搜相关信息的时候加的,里面都是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友。可能因为高中压力大很容易就影响到情绪,病友们有一半都是和她一样的十几岁的孩子。
一进群,就看到有人发言:
【昨天去学校,又被人嘲笑了。我真的恨,为什么偏偏要生这样的病啊!】
【我这次去了沪城看医生,给开了药和建议,要是有用我就来反馈给你们。】
【好想去死啊!死了可能就不会这么痛苦了。】
汪佳佳心里一悚。
她认识这个群友小A,也是个读高中的女孩子。两人曾经交流过喷什么香水更能掩盖气味的问题。
这句话出来之后,很快很多群友就来安慰小A:
【不要这么想!这又不是什么绝症,你好好吃药,放松心情,会好的。】
【对呀,我前段时间想通了,情绪好很多,症状果然就轻了些,现在正在慢慢好转。】
【千万别!何必为了其他人影响自己的情绪……】
汪佳佳紧张地点开那个群友的号,给她私发了一条:
【宝宝,你没事吧?】
那边没回,汪佳佳躺在床上,心跳得有些厉害。她忽然发现,其实她有点理解群友的想法。因为她在偶尔的一个瞬间也会想,或许死了就能一了百了了……
但是,她又觉得,不该是这个样子。
而且,她有舍不得的东西。爸爸妈妈,家里的宠物狗……
胡思乱想着,手机收到了一条消息。
小A回复了:【没事了,我刚乱说的。】
汪佳佳这才放下心来。
她想了想,回了一条:【我家给我找了个老中医,说不定这次能好,好了的话我告诉你。】
小A:【嗯。】
汪佳佳关掉手机。
她沉浸在刚刚发生的一系列事情里,都没有发现,从陈美玲进来到现在,已经过去二十分钟,而这二十分钟里她并没有像以往那样,不停地排气。
钱博江悠然踱步在清河古镇里。
他最近听了很多关于这个古镇的新闻,俨然已经成为了整个县里话题度最高的地方,出去吃个饭都能听到各种讨论,猜测什么时候开业的,打听里面招工的等等。
但他还是第一次来。
保安听说是来找张大夫看病的,让他登记了一下就放行了,而且还很热情:“你是别人介绍来的?那还挺好,现在老板肯让你们进来。嘿嘿,以后进来可就要买门票了。我和你说,你来对了,张大夫可是真神!”
钱博江试探问:“您找他看过?”
“对,他给我们做过义诊!”保安高兴说,“他给我开的方子,治好了我多年的盗汗,还便宜,一个疗程就百来块钱。张大夫说再吃两个疗程,应该就可以痊愈了。”
钱博江对这位张大夫更好奇了。
他问了路之后来到了二号区的诊堂门口,看见诊堂门口围了几个人架着梯子正在往门头上挂匾额,他之前所见过的那位老先生赫然就在其中,他在抬头查看匾额角度:
“再往右边一点……好,正了。”
果然就是他!钱博江心道。
那匾额是乌木金漆,上面写着“观脉堂”三个飘逸大字,笔走龙蛇,铁画银钩。字是宇文恺写的,张仲景十分满意,抚须连连点头。一回头却看到钱博江站在一侧,认出了他来,惊喜极了:
“小哥!今日怎有空到此?”
钱博江:“……老先生,您这戏瘾还没过够呢?”
张仲景哈哈一笑:“人生如戏,怎会轻易过瘾?来来来,里面坐。”
钱博江无言以对,在他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便被张仲景请到了室内坐了下来。
“老先生,这间诊堂为何要叫观脉堂?”钱博江好奇问,“可是出自《伤寒杂病论》中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一句?”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