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老汉没吱声,只是沉着一张脸看着陶大兰。
 ------------
第530章
 陶大兰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我明日要去镇上看我爹,爷你要不要跟我一块儿去亲眼看看啊?”
 听到陶大兰的邀请,陶老汉黑沉的脸上这才有了些别的表情。
 “你明日就去镇上看你爹是吧?就你一个人去吗?”老汉问。
 “四妹陪我一块儿去呢,爷要是去,那我就不用四妹陪了,咱俩作伴啊!”陶大兰道。
 陶老汉琢磨了下,道:“我想是肯定想去看看你爹啊,实不相瞒,昨夜我一宿都没合眼,满脑子都在琢磨这个事儿,就是担心啊!”
 “嗯,看出来了。”陶大兰憋着笑,道。
 “那咱明日一块儿去镇上呗?”她第二次发出邀请。
 陶老汉道:“你姑姑眼下这副情况,我这边走不开啊,明日我就先不去了,你们去,稍后我把家里的事情安顿好,再过去好好陪陪你爹。”
 陶大兰翻了个白眼。
 “爷,我爹这会子可痛了,正是需要你的时候啊……”
 “嗨,瞧你这丫头说的,我都不好意思了,你爹是大人了,是咱老陶家的顶梁柱,这顶梁柱可没那么容易折断的。”
 “对,我爹是铁人,死不掉。爷走吧,我要回去喂鸡了!”
 撂下这话,陶大兰回了院子一把将院门关上。
 “诶,大丫头,我话还没说完呢……”
 “改明儿再说吧,我这会子忙着呢,等我安顿好我手头的事儿再陪爷你好好说说。”
 他先前的话原封不动还给他了,继而便是插门栓的声响。
 “这丫头真是没大没小,趁早断了跟老葛家的婚事也好,省得回头得罪公婆,丢咱老陶家的脸!”
 陶老汉咕哝着,转身步伐轻快的回了村子。
 半路上,遇到了村里的周老汉,陶老汉的步伐顿时沉重起来。
 周老汉家就在村子后面,跟陶家大房比较近,周老汉扛着锄头去下地,看到陶老汉迎面过来便主动打招呼:“老陶哥,这是打从大房过来呢?”
 陶老汉便停下跟周老汉说话,“是啊,这不,旺生在镇上摔到了,我这心里惦记啊……”
 周老汉点头,一脸关切的问:“我也听说了,旺生这会子咋样了啊?”
 陶老汉道:“这会子在医馆里躺着呢,磕到了头,摔到了腰,哎,我那大儿子这趟可真是遭罪了啊,昨夜我一宿都没敢合眼……”
 说到伤心之处,陶老汉的眼眶红了。
 周老汉忙地安慰道:“老陶哥你别太担心了,只要性命无碍就行,旺生还年轻,多养养就好了。”
 陶老汉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甭管咋样,人是最要紧的,只要能捡回一条命,比啥都强啊!”
 “那这会子旺生在哪?”周老汉又问。
 陶老汉道:“还在镇上的医馆里躺着呢,不方便挪动啊。”
 “那镇上医馆的花销老贵了吧?他们刚分家,旺生是顶梁柱,这一倒下范氏他们母女几个哪里承受得起啊?”周老汉有些担忧的问。
 陶老汉深吸了一口气,腰杆挺得直直的,仰头望天,目光如炬。
 “我的态度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给旺生治,人是宝,没啥比人更要紧!”
 ------------
第531章
 周老汉被陶老汉这番话彻底震撼到了,忍不住腾出一只手来对陶老汉竖起大拇指:“老陶哥,你是这个!”
 陶老汉摆摆手:“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不说了不说了,你忙你的去吧,我不耽误你了。”
 周老汉点点头:“成,那你也想开点,没有过不去的坎!”
 陶老汉嗯嗯了几声,两人各自散去。
 顾氏他们都在为陶旺生的事情悬心,陶四喜刚进来,就拉着她到桌边细细询问了一番。
 顾氏抚着胸口道:“我的天,虽然没有亲眼看到,可能想象那样子,你爹这趟可真是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啊!”
 陶四喜点点头:“是啊,所幸是后背着地,不是脑袋,要是脑袋着地这会子估计没人了。”
 顾氏道:“你爹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更难得的是,他身边有你们几个孝顺的闺女伺候,这也是福气啊!”
 陶四喜垂眸苦笑:“再大的福气,也不能免除他自己所受的伤痛,惭愧。”
 顾氏看到陶四喜这副憔悴的样子,整个人比前几日见到时瘦了一大圈,下巴尖得跟坠子似的,心疼得不行。
 “四丫头,你进山采药这几日,吃了苦头吧?这都瘦得不像样了,晌午在我这吃饭,跟你大姐说一声,待会都生火了,都过来吃,我这就去筹备。”
 顾氏不由分说起身去了灶房,陶四喜跟着起身要去拦,却被顾北辰叫住。
 “随我娘吧,晌午留下一块儿吃饭,我还有话要问你。”
 不知为何,每回不管她多么的心急如焚,又或者遇到事情摇摆不定的时候,只要对上他这双波澜不惊的眸子,就有一种莫名的安定的感觉。
 “好吧。”她应了声,随即坐了回来。
 这边,顾南星迫不及待跟她这道:“昨日我是不晓得,我一整天都在外面寻北辰,他突然不见了我担心得要死,我是夜里才得到旺生叔出事的消息的,不然我早就去了。”
 “四丫头,那这会子你继母和二云两个在那里陪你爹可成?要是不行,我就去医馆搭把手!”
 陶四喜看着顾南星这副焦急而真挚的样子,心里感动着,却摇摇头:“留了两个人照顾他,还有医馆里的药徒,人手是够的,顾大哥不用去。”
 顾南星又说了一会儿话,被顾氏喊去了,于是堂屋里就剩下陶四喜和顾北辰。
 陶四喜看了眼顾北辰的腿:“顾二哥,你的腿伤恢复得咋样了?”
 顾北辰道:“好得差不多了。”
 陶四喜点点头,故意不去问他当时苏醒时候的事情。
 她想清楚了,不管是顾二哥现身,还是黑衣现身,还是他们之间谜一般的转换,她都不问不探究了。
 这是他们的自由,因为,不管是顾二哥还是黑衣,对她都是极好极好的。
 在她心目中,不管是顾二哥还是黑衣,都是她心中很重要很重要的人,一样的重要!
 晌午,陶大兰被顾南星喊过来了。
 顾氏专门为陶四喜杀了一只鸡炖上,抓了好几把枸杞,开饭之前就‘强迫’陶四喜喝下了一大碗鸡汤,还吃了一只大鸡腿,方才正式开饭。
 ------------
第532章
 饭桌上,除了剩下的一大钵炖鸡,还有辣椒炒鸡杂,蒜蓉蒸河虾,麻油鸡蛋羹,炒莲藕炒白菜,红薯饼以及白米饭。
 这是陶四喜几天来吃的最实在也是最饱的一顿饭。
 吃饱喝足,她感觉整个人的力气都回来了似的,手脚也不冰冷了。
 陶大兰抢着去帮顾氏收拾碗筷,顾南星去院子里劈柴去了。
 而顾北辰则拿出一封封了口的信交给陶四喜:“你明日去镇上,帮我把这封信带给陈掌柜。”
 陶四喜接过信,妥善收好。
 顾北辰又道:“旺生叔这个情况,若是在家里,我也能给他治。”
 “但陈掌柜的顾虑是对的,他刚摔到,腰肢受损不便挪移,会造成二次伤害,所以我也赞同你们先在陈家医馆观察一段时日。”
 “等过段时日陈掌柜宣布可以回家休养了,后续治疗交给我便是。”
 听到他这番说得理所当然的话,好像她爹就是他爹一样,陶四喜心里有种特别奇怪的感觉。
 就好像一条漂泊许久的船,终于看到了港湾,而港湾也理所当然的敞开怀抱来让小船入港,修整。
 她感觉自己不再是孤雁,自己,有了伴侣。
 遇事有商量,背后有依靠,精神有支柱,累了有人关心……
 心里,被填的满满的。
 “好,那我先替我爹谢谢顾二哥你。”陶四喜轻声道。
 顾北辰摇头:“你爹是我岳父,这是我身为女婿该做的事。”
 陶四喜的脸红了几分,垂下眼:“顾二哥,这里没有外人,虽然你常说,做戏做全套,可你也不用把台词说得这么……”
 她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有时候甚至都有些迷茫,这到底是演戏还是啥?
 若是演戏,也太逼真了,她到时候入戏太深了怎么办?
 一只温柔的大手轻轻覆在她的头上。
 “这不是台词,是发自肺腑的话。”他沉声道。
 陶四喜愕然抬头,目光跟他对上。
 他眼睛里,满满的全都是她。
 心跳,顿时就乱了一拍。
 他……认真的?
 “四妹……”陶大兰的声音突然在门口响起,却又戛然而止。
 顾北辰的手从她头上从容收回,端坐在那,云淡风轻,丝毫不乱。
 而陶四喜则是跟喝了酒似的,脸颊通红。
 陶大兰眼珠儿骨碌碌转着,突然意识到自己这个冒冒失失的毛病真得好好改改了。
 “那啥,我、我啥都没看见,你们继续哈!”
 撂下这话她扭身跑回了灶房。
 堂屋里,这时才真的有点尴尬了。
 “我大姐……说话就这样,让顾二哥你见笑了。”陶四喜目光闪躲着敷衍了过去,起身道:“下昼看来比较清闲,那我就先回补个觉了,顾二哥你也多休息,你的腿伤还没好。”
 转身之际,他突然喊住她。
 “怎、怎么了?”她问。
 “昨日带回来的鬼莲,你养起来了么?”他问。
 陶四喜点头,“昨日到家后就养起来了。”
 用个破了的瓦罐装上一些水,把鬼莲放到里面就行了。
 “养是养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活。”她又道。
 顾北辰笑了笑,这一笑,整个堂屋都变得熠熠生辉。
 “尽人力,听天命,一切随缘。”他道。
 陶四喜点点头,见他没有别的事了,赶紧转身出了堂屋,顶着后背那灼热的视线快步出了院子。
 ------------
 陶大兰刚进门就逮住陶四喜打听。
 陶四喜看了眼大姐这副八卦的样子,忍不住嗔了她一眼:“没有,大姐你瞎说啥呢。”
 “还说没有?我都亲眼瞧见了,顾二还摸你的头呢,哇,我还是头一回看到顾二这么温柔深情的样子,真的好迷人啊,我的小心肝到现在都在噗通噗通跳啊!”
 陶大兰双手捂着胸前,仰起头一副被迷得满脸绯红的样子,好像身边全都开满了桃花。
 陶四喜的脸躁得更红了,忍不住轻拧了下陶大兰的手臂:“大姐你正常点,我怕。”
 陶大兰瞪着陶四喜:“那你老实交代,你跟顾二走到哪一步了?”
 “啊?啥哪一步啊?”陶四喜愣住了。
 陶大兰凑近陶四喜,有点英气的眉毛抖动着,眼睛里发光:“还有哪一步?自然是你们两人之间的进展啊,有没有拉过小手?顾二有没有亲过你,抱过你?”
 陶四喜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
 抬手敲了下陶大兰的额头:“大姐,你真是越发没个正经的了,看来我真要赶紧给你寻个婆家嫁出去才好,这闺女大了真是不能留了。”
 陶大兰哈哈大笑。
 “要是遇到我中意的,我肯定嫁,可惜你大姐我上回退亲大闹一场,把周边的未婚男子都给震慑了个遍,想嫁也嫁不出去了。”笑过后,陶大兰又自嘲道。
 陶四喜正色道:“大姐又在瞎说了,你这么好,不晓得多少人稀罕呢,我还舍不得你嫁出去,多留两年更好。”
 陶大兰也嘻嘻笑了,“我也是这么想的,留在娘家多好啊,想咋样咋样,嫁到婆家去一大家子陌生人都要从头去认,麻烦死了,要是摊上一个咱奶那样的婆婆,那就更烦心了。”
 说到这儿,陶四喜目光一转,“大姐,那你可以寻个没有公婆,人际关系简单的男人嫁了啊。”
 陶大兰龇牙:“啊?可这也难寻了吧?人际关系是其次,主要还是那人的人品,外面那些流浪的乞丐大多都无父无母,那也不能嫁呀!”
 陶四喜看到陶大兰有点上钩的意思,再添了一把火:“你别找那些乞丐,那是走极端了,我倒晓得一个人,他虽然家里无父无母,可是他人品好,又勤劳踏实,不管是身板还是五官长相都不赖……”
 “四妹,你该不会是说小杨村的杨大毛吧?”陶大兰问。
 陶四喜笑了:“这都被你猜到了,大姐,你觉得杨大毛咋样?”
 陶大兰神色顿时有些不自然,“啥咋样啊,就那样呗!”
 “那做我姐夫咋样?”陶四喜又问。
 陶大兰瞪着陶四喜:“行啊,那回头你叫二云去嫁给他,我不跟你扯,我去挖野菜,明日要去镇上,我得给我的鸡崽子们准备多多的野菜不让它们挨饿。”
 看着大姐挎着篮子跑出院子,陶四喜朝她背影道:“大姐,挖野菜的时候顺便考虑下嘛,你嫁给他了,咱家就能隔三差五吃到新鲜的鱼虾啦,嘎公嘎婆那边也能就近照顾哦,一定要考虑下哦……”
 ------------
 从方才试探中可以看出,大姐对杨大毛并不排斥。
 不仅不排斥,还有些不好意思把自己的名字跟杨大毛放到一块儿,所以才选择跑出去回避这个尴尬的话题。
 这是一个好迹象,说明大姐这边应该是有可能的。
 接下来就是杨大毛那边,陶四喜相信凭着大姐的长相和性格,杨大毛应该也是喜欢的。
 两人之前打过交道,大姐以答谢杨大毛照顾嘎公嘎婆的由头为他纳了一双鞋子。
 而杨大毛也借此回了两次礼,分别是给嘎公嘎婆送鱼虾,还有一回是捎带了鲫鱼给大姐。
 嗯,等这回把爹的事情弄过去,是该为大姐的终身幸福添把柴火了。
 隔天一早,大平去学堂跟季先生那告了一天假,而后回家来,此时,陶大兰和陶四喜姐妹都等候在堂屋里。
 “四姐,我去跟先生请假,先生听说了咱爹的事情,不仅准了我的假,还让我把这包东西带回来,说是给爹补身子的。”
 陶四喜接过大平带回来的东西,打开一看,竟然是一包阿胶。
 阿胶补气血,对陶旺生来说确实是极好的滋补品。
 而且看着阿胶的成色,就是好货,在县城以及以下的医馆里是很难买到这样成色的阿胶的。
 “既是先生的一片心意,那咱就先收下吧,回头等爹回家来了,咱再置办一桌饭菜,打一壶好酒请先生来家中吃顿饭,以作答谢。”陶四喜道。
 大平点头:“四姐安排的妥当,不过先前我在接受先生礼品的时候也代替咱爹道谢了。”
 陶四喜抬手摸了摸大平的脑袋:“你做的很好,不愧是咱家的念书人。”
 听到姐姐的夸赞,大平很是高兴,兴奋的跑到陶大兰跟前:“大姐,包袱卷给我拿,我是男子汉。”
 陶大兰自然乐见其成,把包袱卷递过去的同时又狠狠夸了一番。
 陶四喜把阿胶妥善收好,这几天在医馆不方便喝,等回家休养的时候再给爹熬开了慢慢调理身子。
 姐弟三人出了村子,往青草镇方向去。
 沿路遇到不少村民,大家伙儿都知道陶家大房的事儿,少不得跟姐弟仨这里打听陶旺生的事。
 有人打听的时候,姐弟仨就暂停下来,把陶旺生的伤势跟热心的村民那简单的说了下。
 “哎,有惊无险,人活着就好,算是菩萨和祖宗保佑了。”
 村民们千篇一律都是这样的安慰。
 这样的安慰,其实就是最好的安慰了。
 “咋就你们仨去镇上?你们爷和你们二叔呢?他们没去吗?”有眼尖心细的村民发现了这个问题,打听道。
 陶大兰笑了笑:“他们或许有更忙更要紧的事吧,再说了,爹是我们的,理当我们做儿女的去照顾,别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忙活,不能强求。”
 等到三姐弟走远,村民们围在一起讨论这件事。
 “这三姐弟都很懂事啊,天天往镇上医馆跑,来回四五十里的路呢,大平还是专门跟学堂请假去看望他爹。”
 “陶家大房的几个孩子都不赖,孝顺。只是陶家老宅那些人有些那啥,听说从事发到这会子都没个人去镇上瞅一眼,就连海生都去了……”
 “是啊,老宅的人太那啥了,当初老宅有点啥事儿,陶老汉病了,都要打发春生去镇上喊旺生回来,这会子旺生有事了,老宅就不管了,这心可真大,还在家里坐得住……”
 ------------
第535章
 “咋样四妹,先前我那番话说的还不错吧?既没有抱怨爷他们,又让别人晓得他们的不闻不问,如今村里的舆论都倒向咱这边呢!”
 走出一段路,陶大兰跟陶四喜这有些得意的道。
 陶四喜微笑着点点头,“嗯,大姐说的不错,不过,我建议这件事咱就说到这里,在村民那,以及等会到了医馆在爹跟前,咱都不要提老宅的事了。”
 “为啥不能提?”陶大兰不解问。
 陶四喜道:“凡事皆有度,提到了物极必反,一方面会影响咱爹养伤的心情,二来,会显得咱好像非常在意老宅的态度似的。”
 “我们在意个屁啊,”陶大兰乐意的嚷嚷了起来:“他们来不来都不打紧,横竖都分家了,来是情分不来是本分,我就是不爽他们不来就不来呗,还非得做出一副假惺惺的样子!”
 大平跟着点头,“我也是。”
 陶四喜苦笑,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确实如此,不过,这件事咱就说到这里吧,谴责再多也无益,爹是咱的,咱齐心协力把爹照顾好是最要紧的,至于其他的,大家心里都有数,爹心里也有数。”陶四喜又道。
 陶大兰道:“我知道了,你放心吧,这也就咱私下里咕哝几句,到了爹跟前我一个字都不提。”
 姐弟三人终于到了青草镇。
 这是大平第一回来镇上,街边的一切落在他的眼底,不晓得有多新奇。
 “大明时常跟我说镇上咋样咋样好玩,果真是这样啊,人可真多,卖好多好多东西,比村里货郎担子里的东西多得多呢……”
 大平边走边惊叹。
 陶大兰紧紧抓着大平的手,一脸紧张:“今个十五逢赶集肯定人多啦,你别光顾着瞎看,盯着脚下,人多待会走散了就寻不到你了,咱姐弟这一失散就是一辈子啦。”
 大平听到这话吓得赶紧收回视线,任凭陶大兰牵着,紧张的行走在人群中。
 陶四喜挎着包袱卷跟在后面,看着前面大姐和弟弟的身影,唇角微微扬起。
 这还只是一个小镇就让弟弟惊奇成这样,可见农家孩子的眼界和见识有多么的狭窄。
 她一定要努力赚钱,供弟弟念书,让他走出去,去更远的地方长见识,开拓眼界。
 三人来到陈家医馆,许是今日赶集的缘故不,今日的陈家医馆里很是热闹,大堂里挤满了前来瞧病和买药的顾客。
 陶四喜环视一圈,却没看到陈掌柜。
 便找了其中一个面熟的伙计打听,伙计道:“今个我们医馆来了一位贵客,掌柜的在后院招呼那位贵客呢!”
 陶四喜对什么贵客没兴趣,只想知道自己爹的情况,于是又跟那伙计打听:“我爹情况还好吧?”
 伙计道:“情况稳定,吃了药,也换了药。”
 “多谢。”陶四喜道过谢,便领着陶大兰和大平径直去了后院。
 陈家医馆的后院分为两部分,往左,是一排低矮的屋子,那里是病房区以及熬药区,还有留宿的药徒和伙计住的地方。
 ------------
第536章
 往右是一条掩映在绿树和花草间的鹅卵石小路,小路尽头有一扇拱门,那里是陈家家眷的起居室。
 上回陶四喜去过,进了拱门是堂屋饭堂啥的,后面应该还有一进院子,院子里面是寝房。
 提起上回陶四喜去的经历,她就不爽。
 是去那边上茅厕,结果出来的时候听到陈掌柜的独女陈秀儿跟她母亲的对话,言语间好像陈掌柜有意要撮合陈秀儿和顾二哥,然陈秀儿瞧不起顾二哥,跟她娘那里埋怨,瘸腿,残疾,乡下人……
 言辞间满满当当的都是对顾二哥的不屑,陶四喜当时就很不高兴。
 所以这会子到了后院,陶大兰顿时被陈家后院的屋舍和花草给震惊了,口中惊叹不止,而陶四喜则是全程淡漠,走在前面带路,径直往病房区而去。
 姐弟三人的身影刚消失在前面的病房区,后面拱门这边一行人簇拥着一个穿紫色华服的年轻男子正从那门里出来。
 那男子面如美玉,风度翩翩。
 男子眸光扫过前方,刚好触及病房区消失的那一抹娇小身影,他眸光微微一滞。
 “楚公子,这边请。”
 看到他竟然刹住脚步,跟在他身旁的陈掌柜略有诧异,不由上前做了个请的手势。
 楚云飞目光依旧直直望着前方,话却是问陈掌柜:“那里是何处?”
 陈掌柜顺着楚云飞目光所及处望去,笑着道:“那里是鄙馆的病房区,用来给需要留馆观察治疗的病患治疗。”
 楚云飞抬步便朝病房区走去。
 陈掌柜反应过来,大惊,忙地小跑着追上去问道:“楚公子您走错方向了,前堂在这边……”
 “我去病房区。”楚云飞道。
 “楚公子不可啊,您是尊贵人,病房区都是一些重症患者,唯恐过了病气……”
 “我遇到一个熟人,过去打声招呼。”楚云飞道。
 陈掌柜更诧,“小的陪您去?又或是小的过去帮您把那位熟人请过来?”
 楚云飞抬手,“你们在这里等我片刻,我去去就来。”
 言毕已迈开步子,有些急促的进了病房区。
 陈掌柜见状更是担心,想要去追,被楚云飞身边的两个侍卫拦住。
 “公子有令,我等在外等候便可。”
 陈掌柜没辙,只得作罢,心下越发诧异,住在病房区的都是镇子附近的一些寻常老百姓,没有半个贵人啊。
 到底是谁竟然跟楚公子这样尊贵身份的人是熟人呢?
 病房区。
 陶四喜三姐弟进屋的时候,范氏正在给陶旺生洗脸,陶二云端着装了热水的盆站在范氏身旁。
 陶旺生坐不起来,只能躺着,范氏俯身小心翼翼的擦拭着他的额头,眼睛。
 三姐弟进来看到这一幕,陶大兰和大平齐声喊了一声‘爹’,姐弟俩一齐冲到床边。
 陶大兰看到床上这样直挺挺躺着,连洗脸都要人伺候,头上缠着白纱布如同废人般的爹,实在无法把他跟自己脑海里那个风风火火的汉子连在一起。
 唤了一声爹后,眼泪吧嗒着掉下来,大平站在床边,双手紧紧揪着被褥,眼圈也红了。
 ------------
 看到陶大兰他们过来,陶旺生很是惊喜。
 “大丫头,大平,你们哭啥,爹这不是好好的嘛,快别哭了……”陶旺生躺在那里,对床边的姐弟俩露出慈爱的笑容来。
 如此,陶大兰的眼泪便掉得更凶了。
 范氏和陶二云端着盆让到一旁,陶大兰趁机来到陶旺生身旁,打量着陶旺生脑袋上还渗出了血色的白纱布:“爹,你这会子咋样?是不是很痛?”
 陶旺生笑着,想摇头,可脑袋一晃就难受,于是僵硬着脖子对陶大兰笑着道:“都快两天了,好多了,不要担心。”
 说罢,目光又去寻大平,大平赶忙来到陶旺生身旁。
 看到大平眼眶红通通的,陶旺生故意拉下脸来:“男孩子家哭哭啼啼的像啥样?爹我这不是还在么?你不是女孩子,不准哭!”
 听到陶旺生的话,大平赶紧挺直腰杆,深吸一口气,抬起小脸,努力将快要掉出来的眼泪逼回去。
 陶大兰抬手摸了摸大平的脑袋,“没事儿,咱爹没事儿,咱爹一定会很快好起来的。”
 大平认真点头。
 陶旺生看到孩子们这样,欣慰的吐出一口气。
 “你们大早上就赶过来,还没吃早饭吧?”他问。
 陶大兰抹了把泪,道:“天麻麻亮我们就起来了,就想快些见到爹,也没心思去觉得饿。”
 陶旺生道:“空着肚子赶二十多里地,肯定饿坏了,”
 汉子的目光寻找范氏:“大平娘,你快些去给孩子们买些早饭来啊……”
 范氏正在那里跟陶四喜小声说话,询问家里鸡崽子和菜园子的情况,闻言赶紧道:“好,我这就去买。”
 陶四喜道:“我去买吧,你们留下陪着爹就行,刚好我有点事儿也要去找下陈掌柜。”
 范氏点头,从兜里掏钱,被陶四喜按住:“不用给,我这里有。”
 范氏一脸愧色,“那是你的私房钱,哪能要你掏……”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钱继母收好,回头出医馆的时候结账还得派上用场呢!”陶四喜道。
 “回头结账的时候再说,这会子这个钱你收着,昨日也是你掏钱买的早饭……”范氏还在坚持。
 陶四喜自然不接,床上的陶旺生又出声了:“大平娘你就随四丫头吧,四丫头说的对,一家人不分彼此,我这一摔最起码好几个月没有进项,家里接下来的吃穿用度都得靠四丫头,你就别在买早饭这点小事上跟闺女较真了。”
 范氏被陶旺生说得有点面红耳赤,只得讪讪把手收回来。
 陶四喜对范氏友善笑了笑:“我爹说的对,接下来咱一家人要抱团共度难关了,只要咱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范氏感动的看着陶四喜,用力点头。
 陶四喜又问其他人:“我去买早饭了,你们想吃啥?现在一一报上来。”
 “爹是伤患,爹先说。”
 掉了一阵眼泪后,把悲伤和心疼的情绪发泄得差不多,陶大兰又开始了她的风趣。
 陶旺生笑了笑:“我吃啥都行,跟着你们。”
 “那娘说。”陶大兰又把机会丢给范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