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农门药香by巅峰小雨
巅峰小雨  发于:2025年10月23日

关灯
护眼

顾氏把锅台上的一只篾竹罩子揭开,里面摆着两只碗。
碗里面案,码放整齐的面条,如同阳春白雪,翠绿的葱花点缀其中,煎得两面金黄的荷包蛋慵懒的平铺在面条上,又香又好看,顾氏不由愣住了。
她想起了自己年幼时候,那时她是府里的二小姐,每一年生辰,母亲都会让府里的厨子给自己做这样一碗阳春面。
那厨子,是专门从淮扬请来的师父,专攻白案,做得一手的点心,深得她和姐姐的喜爱。
那师父做的阳春面,更是让人回味一辈子。
自从后来大变故发生,她的人生便开始了颠沛流离,到如今十八年过去了,她早已习惯了这乡野农妇的身份。
今日这碗阳春面,仿佛让她重回了当年。
“娘,娘你咋不说话了?娘是不是也想吃?来,我拨拉一半给娘尝尝。”
顾南星笑呵呵道,果真去拿了一只碗出来,要给顾氏拨拉,被回过神来的顾氏给拦住了。
“你这傻小子,今个是你们兄弟的生辰,娘吃啥呀?你们自个吃!”
顾南星嘿嘿一笑,受不了这面条的香味儿,端着蹲到了灶膛口吃去了,呼啦哗啦的,吃得贼过瘾。
顾氏又把另一碗端到顾北辰的手里,“来,你也吃。”
顾北辰伸手接了过来,垂眸看着碗里的面条,又抬眸看着陶四喜。
陶四喜笑了笑,“顾二哥,你别看我,你吃,今个你们是寿星,寿星就该吃阳春面。”
顾北辰勾唇,斯斯文文的吃了起来。
面条入口,绵软,咀嚼间却又不失柔韧。
清汤挂面,可是每一口都渗透了麦子的清香,吃一口面条,喝一口面条,浑身舒坦,仿佛徜徉在秋天的田野间,四下是金色的麦浪。
“弟弟,荷包蛋你吃不?你要是不吃就给我,我帮你吃!”
顾南星的声音不合时宜的响起,将麦浪中徜徉的顾北辰给拽回了现实。
他抬起头,便见哥哥已经凑到了他跟前,手里拿着一只空碗,眼睛巴巴的盯着自己碗里的那只荷包蛋。
顾北辰举止优雅的夹起碗里的那只荷包蛋,一口塞到嘴里。
慢慢咀嚼着,并含糊不清的问顾南星:“哥,你说什么?我没听仔细……”
顾南星咧了咧嘴,“不必说啦,嘿嘿……”
顾北辰便点点头,一脸懵懂。
边上,顾氏和陶四喜面面相觑,婆媳两个都有点错愕。
顾二哥当真没听见?
不能吧!
这……今天不是成年的生辰嘛,咋还幼稚如同小孩子呢!
陶四喜第一回见识到顾北辰还有护食的一面,好笑,又可爱。
面吃完了,陶四喜跟顾北辰这道:“顾二哥,我有一个医术方面的事儿想要请教你,要不,咱去你屋里?”
顾北辰点头。
两人来了后院他干净整洁的屋子里,“想问哪方面?”他道。
陶四喜却狡黠一笑,从身后拿出一物来放到他手里。
“送你的,生辰礼物。”
------------

吃了她亲手擀的阳春面,竟然还有其他的礼物?
顾北辰真的被惊喜到了,以至于目光都灼灼几分。
“给我的?”他又问,惊喜中带着一些小心翼翼,似乎对此有点不敢相信。
陶四喜微笑着点点头。
“嗯,顾二哥你抖开瞧瞧,看可喜欢。”她又道。
顾北辰便抖开了手里的物件,是一双护膝。
外面是柔软的棉布,里面塞了棉花,手指摸在上面,软软的,暖暖的,轻盈无比。
绣着两杆青竹,竹叶飘舞,仿佛清风拂过,栩栩如生。
“这青竹绣的可真好。”顾北辰忍不住赞道。
他喜欢竹,喜欢其品质。
若是绣的牡丹海棠,还真是不能让他十分满意,此刻这青竹,十二分满意。
“我觉着竹子的气质跟顾二哥很配,所以就擅作主张绣上去了,二哥喜欢就好。”陶四喜微笑着道。
顾北辰手里紧紧拽着护膝,目光却直直望着她:“怎么想到送我护膝?”
陶四喜道:“眼瞅着天就快要冷了,顾二哥你少不得夜里熬夜看书或是炮制药材啥的,寒气容易侵入。”
“加之你的腿本就不好,有了这护膝保暖,关节啥的就不会酸痛了。”
顾北辰不说话,看着她的目光渐渐深了。
“那哥哥呢?你给他……准备的是护膝,还是其他什么?”他试探着又问。
被问到这个,陶四喜目光转了转,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并低下头去把一缕落下来的刘海捋到耳后。
白皙柔和的面庞,也随即染了几分红晕。
这无意间的小举动,却如小猫的爪子轻轻挠过顾北辰的心。
“顾二哥,我、我这回偏心了……”她轻声道。
“若不是我二姐告诉我今日是你生辰,我都还蒙在鼓里呢,时间方面来不及,所以顾大哥那边,我就只顺便做了一碗阳春面……”
这句话,让顾北辰捕捉到两个关键刺耳。
“偏心”“顺便”……
他眯了眯眼,拽着护膝的手指骤然紧了,骨节分明。
陶四喜垂着眸,视线刚好落到他的手指上,看到他这副样子心下突突跳了下。
顾家兄弟情深,兄弟俩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顾二哥这是生她气了么?
想到这,她秀眉轻蹙,有些自责的道:“顾二哥你是不是生气了?都怪我不好,考虑不周全,这护膝你先用着,等我回家我再给顾大哥补做一双鞋子,你看可好?”
“不好!”
顾北辰直接脱口而出。
陶四喜愣了下,心道不好不好,顾二哥这是真的生气了。
“那除了鞋子,我再给他也缝一对护膝,你看这样如何?”她又问。
顾家兄弟待她都如同亲妹妹,所以过生辰,她不能厚此薄彼。
看着她这副懊恼的样子,顾北辰忍不住皱起了眉头,俊脸也涨红了。
这丫头……误会大了。
他该怎么表达呢?
看到顾北辰又是皱眉又是红脸,陶四喜越发的认准了自己的判断。
顾北辰突然开口,可是他的话却被屋外顾南星的大嗓门给完全覆盖住了。
“四丫头,我娘让我来跟你说一声,让你晌午就留在这里吃饭,别回去了,我去把旺生叔请过来一块儿喝酒。”
------------

陶四喜忙地起身来到屋门口,“顾大哥不用了,你帮我跟大娘那说声不用那么客气……”
顾南星道:“这没啥,咱可是一家人,我这就去你家请旺生叔过来。”
陶四喜想了下,道:“不用你去请,我回去跟我爹那说一声,要是他能过来待会就自己来,你留在家里忙你的吧。”
先前进院子的时候就看到顾南星在院角那里劈柴,他是个闲不住的人。
顾南星闻言也没太多坚持,“成,那你回去先跟旺生叔那打声招呼,我把柴劈完也过去……”
就这样,陶四喜去了前院,顾南星进了屋子,看到弟弟坐在那里,手里拽着一物。
“弟弟,这是啥呀?”顾南星好奇的问。
顾北辰看了眼顾南星,将手里的东西抖开让顾南星瞧。
“呀,这是护膝啊?看着就暖和。”顾南星道。
顾北辰道:“戴上更暖和。”
“弟弟,你这护膝哪来的?”顾南星又问。
顾北辰抿嘴,目光往前院那边看了一眼,满眼柔光。
顾南星顿时就猜出来了。
是四喜妹子送的!
顾氏随即也来了后院,她是专门过来询问晌午酒水的事儿。
“南星啊,待会你们旺生叔若是过来咱家吃饭,没有烧酒可不周全,要不你去咱村的货郎家打两斤烧酒来?”
顾南星道:“好,我这就去。”
顿了下,他指着顾北辰手里的护膝跟顾氏这道:“娘你看,这护膝是四喜妹子送的呢,弟弟冬天戴着膝盖刚好保暖。”
顾氏是妇人家,针线女红从小就学,教她的是府里的绣娘,所以顾氏做的针线活比塘村那些妇人做的都要好。
不管是顾南星还是顾北辰身上穿的衣裳,经由顾氏的手缝制出来,都拉开了村里其他同龄人的距离。
再加之顾北辰本身气质出众,穿着这些衣裳行医,总是惹得不少病患家的女眷侧目。
顾氏出于好奇,接过那对护膝在眼前细细打量,这个行家不由眼前一亮。
“这护膝……是四丫头送的,也是她亲手做的嘛?”顾氏忍不住问。
顾北辰点头。
顾氏喃喃称赞:“我还是头一回见到四丫头做的针线活呢,这丫头还真是蕙质兰心啊,这护膝做的可真好,一般大户人家府里的绣娘都不一定能做到这么好。”
顾南星是个大老粗,他会砍柴挑水打理农活,针线这块门外汉。
但既然娘夸了四喜妹子,那四喜妹子肯定就是极好的。
“四喜妹子可真厉害!”他也跟着竖起大拇指。
顾北辰没说话,目光只是温柔的缠绵着那对护膝。
他在意的不是什么针脚细密,青竹神韵。
他在乎的东西,娘和哥哥,是不会懂的。
“北辰啊,既然这是四丫头对你的一片心意,那你就得好好珍惜,千万莫要辜负了她的心意啊。”
顾氏把护膝还给了顾北辰,又语重心长的叮嘱道。
顾北辰点头。
顾南星突然就有些羡慕,忍不住道:“有媳妇儿……可真好!”
顾北辰愣了下,不由抬头看了眼哥哥。
哥哥眼馋的样子,让他有点错愕,这铁树,难不成是要开花了?
顾氏则是忍不住笑了,“有媳妇儿当然好啊,不然为啥庄户人家都时兴说一句话:媳妇儿孩子热炕头呢。”
------------

顾南星挠了挠头,“娘,可咱睡的是床铺,没有炕头啊!”
顾氏忍不住嗔了大儿子一眼,“你个傻小子,差不多的意思就对了嘛,往北去那一带的百姓睡的是炕头,咱靠南面这边睡的是床铺,都是睡觉的地儿。”
顾南星明白了。
又看了眼顾北辰手里的护膝,感慨道:“弟弟这下可好了,媳妇儿找着了,过生辰还有人疼,我那媳妇儿还不晓得在哪个天涯海角呢!”
顾氏眼睛亮了,“南星,你是真的想要娶媳妇不?你点个头,我今个夜里就拿二十个鸡蛋去一趟咱村的刘大娘家。”
塘村的刘大娘是专门给人拉红线的媒婆,十里八村就没有她不认得的大姑娘小伙子。
这些年经她手撮合的夫妇,不晓得多少,用她自个的话来说,她就是月老座下的女弟子,手里拽着一大把红线,一绑一个准。
顾氏老早就想去给顾南星说亲了,可顾南星一直拦着不让去。
“南星,你说话呀,娘就等你点头了。”顾氏迫不及待的催促起来。
顾南星的脸刷一下红了。
“娘,我说笑的呢,我不急,真不急。”
“你弟弟都定亲了,你这做哥哥的还不急?不成,回头我得去趟刘大娘家,再不急,你都十八了,这事儿也该提上日程。”
“哥哥,你不急,娘急。”顾北辰也道。
顾氏道:“没错,我是真的急了,我就巴不得你们兄弟俩一块儿成亲。”
顾南星的脸躁得通红。
顾北辰道:“娘,你再急也不能草率,亲事这种事,讲究缘分。”
“至少,在你去刘大娘家之前,得先问清楚我哥喜欢的类型。”
顾氏连连点头,“对,北辰说的对,南星啊,这里没有外人,你跟娘说说看,你想要哪样类型的姑娘?”
顾南星的脸已经红得跟喝醉了酒似的,他差点把自己的脑袋给抓破,“那啥,我也不晓得我喜欢啥样的,嗯,那就照着四丫头那种来寻吧!”
顾北辰眉峰挑了下,眼中掠过一丝危险气息。
顾氏怔了下,看了眼顾北辰,接着往顾南星脑门子上敲了一下。
“你个傻小子说啥呢,四丫头那是你弟弟的媳妇儿,你要找你稀罕的那种。”顾氏道。
顾南星有点急,道:“我也不晓得我中意啥样的,但我相信弟弟的眼光,所以我也想要四丫头那种做媳妇儿。”
顾北辰抬手握拳,放在嘴边轻咳了一声,淡淡道:“娶妻之事……拒绝雷同。”
顾南星傻眼了。
顾氏则人不晓笑了,“南星,你这傻小子,这娶媳妇儿又不像其他的事儿,你弟弟眼光好,这不假,可适合他的姑娘不一定适合你呀。”
“这事儿啊,交给娘来办吧,娘比你清楚你适合啥样的姑娘。”
关于顾南星娶媳妇的事儿暂且说到这儿,顾氏要去灶房接着烧菜,顾南星被打发去村里的货郎家买酒去了。
顾北辰盯着护膝再次出了一会儿神,方才才护膝小心翼翼的收到箱笼里。
然后回到书桌边,拉开抽屉,取出一张雪白的纸张,修长秀气的手指执笔沾墨,略微沉吟方在纸张上一笔一划认真书写……
------------

陶四喜回家后,跟陶旺生这转达了顾氏的邀请。
原本她以为老爹陶旺生应该是不会去顾家吃晌午饭的,没想到陶旺生竟然不假思索就满口答应了。
“原来今个是南星和北辰的生辰啊?十八岁了?日子过得好快啊,成,我晌午过去。”他道。
陶四喜愣了下,正想提醒爹既然要去,那咋地也不能空着手。
结果范氏抢先考虑到了,“大平爹,刚好家里还有鸡蛋,我拿二十只你带着,就当是一点心意?”
陶旺生点头,满脸感慨:“日子过得可真快啊,我还记得当年赵三哥和顾氏两口子从省城回来的情景。”
“两口子当时坐的是一辆马车,赵三哥自己赶车,连个仆从都雇佣不起,顾氏嫂子怀里抱着北辰,南星牵着她衣裳角怯生生跟在边上,一家四口人进了塘村去老赵家,结果被赵老汉拿笤帚给赶出来了……”
从前陶四喜对别人家的往事并不很感兴趣,许是重生而来,所以她的目光看向的是将来,极少去追溯。
但此刻听到老爹说起顾家往事,她突然就萌生出一股好奇。
趁着范氏去准备生辰礼品的当口,她托着腮帮子跟陶旺生这打听了几句。
陶旺生的话匣子立马就打开了,跟陶四喜这滔滔不绝的说起顾家的事情来。
说的都是老赵家如何的不接纳顾家一家四口,赵秀才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回来的第一宿是一家四口挤在马车箱里度过的。
隔天赵秀才就拿着礼品去了一趟里正刘大海家,在村里买了一块地,又拿出钱来请了陶旺生还有村里好几个年少时候打过交道的汉子帮他盖屋子。
那屋子,就是如今顾家的这个院子。
“……那赵老汉也确实狠得下那个心肠来,从盖屋子到进新屋,这期间大半个月里,老赵家没有半个人过来询问过这个事儿,赵秀才一家四口住在窝棚里,缺米少粮,老赵家都不闻不问。”
陶四喜听得眉头紧皱,原本她以为这种事只有陶老汉和马氏能做到,没想到赵老汉也行。
这些老汉们都是狠人啊,一个比一个狠。
“爹,我就不明白了,有句话叫不看僧面看佛面,即便赵老汉不待见赵伯伯,可两个大孙子,难道他也不想要了么?”
陶旺生嗤了声,“想要肯定是想要的啊,听说当初赵秀才带着妻儿回赵家的时候,赵老汉提出了要求。”
“接纳可以,两个孙子都改回赵姓,认祖归宗。”
“赵伯伯当初去顾大娘家,是入赘的吧?”陶四喜又问。
陶旺生点头,“正是。”
“你赵伯伯让了一步,说南星可以改回赵姓,但北辰不能改,双方各退一步,毕竟顾家那边应该是出了事儿,留着北辰保着一个母姓,这也无可厚非。”
陶四喜也跟着点头,对此表示赞同。
“但赵老汉不答应,坚持要两个孙子都改回赵姓,为了这事儿,谈崩了,这么多年老赵家跟顾家虽然同处一村,却从不往来,就连当初你赵伯伯过世,老赵家都没有过来。”
------------

第447章
“这些年孤儿寡母的,赵家不闻不问,他们娘仨真是吃了不少苦头,好在如今南星和北辰都十八岁了,长大了,南星勤劳踏实,有一把好力气,
北辰就更出色了,行医问药,成了咱这十里八村有名气的大夫,就连我在镇上码头做事,都听到有人在说北辰呢,尤其是上回疟疾一事,大家伙儿提起他都竖大拇指!”
陶四喜从陶旺生的脸上,捕捉到一种叫做自豪的东西。
她心里默默发笑,上一回爹回家,还不太乐意跟顾家的婚事呢,被陶老汉他们游说的满脑子只想着跟楚家。
如今顾二哥的美名传出去,他觉得有面子了,对这婚事也越发满意起来。
呵,人的虚荣啊!
“老赵家到如今依旧跟顾家不来往呢,我在顾家医馆帮忙也大半年了,大家伙儿有啥头痛脑热的都来请顾二哥诊治,但老赵家的人从来不登门。”陶四喜也道。
陶旺生摇摇头:“赵老汉是个老顽固,家里的两个儿子都听他的,老汉不松口,儿孙自然不敢私下跟顾家走动,十多年了,大家伙儿都习惯了。”
关于顾家的话题,就聊到这里了,因为范氏拿着一只包袱卷出来了。
包袱卷里兜了二十只鸡蛋,此外,范氏还找到一包红糖。
“这包红糖是上回大丫头和二丫头去镇上买回来的,你一并拿过去,给顾嫂子喝。”
陶旺生点头:“好。”
范氏又在那叮嘱陶旺生晌午到了顾家要少喝酒,陶四喜把空间留给他们两个,起身四下找寻两个姐姐。
大姐在院子里给那几块菜畦地浇水,二姐不见踪影。
陶四喜回了厢房,门刚推开,就见二姐背对着门口,盘腿坐在床上,正埋头做针线活。
姐姐们做针线活这本没啥稀奇的,可稀奇的是,陶四喜刚进门,二姐突然就像一只受惊的兔子,吓得赶紧把手里做了一半的绣活往旁边的被子底下一塞,并随手捞起腿边另外一件绣活,像模像样的绣着。
“二姐,我们在堂屋里说话你咋也不出去呢?”
陶四喜假装啥都没瞧见,跟往常一样进来后脱掉鞋子坐在炕边问道。
陶二云抬起头来,目光中的慌乱还没散去,“大平的鞋子做了一半,我想趁着今个不用去外面干活,把这绣活给赶出来。”
陶四喜‘哦’了声。
陶二云转过头去接着穿针引线,一边状似随意的问:“先前听到几句你跟爹说话,咋,晌午咱爹要去顾家吃酒啊?”
陶四喜伸了个懒腰躺到铺子上,“是啊,顾大娘太客气了。”
陶二云唇角微微勾起,“今个可是顾大哥和顾二哥的十八岁生辰,这可是大生辰呢,顾大娘隆重一点也是应当的。”
陶四喜点点头。
陶二云又问陶四喜:“四妹,前几日就看到你给顾二哥缝制护膝,可送去了?”
陶四喜落落大方的道:“当然送去了,方才我做了阳春面,护膝跟着面条一块儿送去的。”
“那就好。”陶二云道,垂下头继续缝制,但侧脸上却明显写着一些情绪。
陶四喜了解自己的二姐,二姐这是揣着心事呢。
她眼角的余光偷偷往二姐身旁的被褥底下瞄,那底下,藏着二姐的秘密。
------------

“二姐,我好渴,你能帮我倒一碗茶来么?”陶四喜问。
又晃了晃自己的一双脚丫子,“我跑了一上昼,脚丫子有点疼,好二姐……”
撒娇的杀手锏甩出去,陶二云立马就招架不住,她爱怜的看了陶四喜一眼,赶紧放下手里的绣活去了堂屋。
陶四喜立马掀起被褥,从里面抽出来一双鞋子。
秋天的棉鞋,男人穿的,一只已经纳好了,另一只也快了,从鞋面到鞋底板,乃至里面塞的棉花都处理得非常的细心,这鞋子穿在脚上,肯定是又暖和又舒服。
陶四喜拿手比划了下鞋子的尺码,做到心中有数,又原封不动的把鞋子塞回了被褥底下。
陶二云以最快的速度倒了茶回到屋里,便见陶四喜依旧保持着躺倒的姿势在那里望着屋顶傻笑。
“屋梁上有啥好玩的东西么?来,坐起来喝茶啦。”陶二云道。
陶四喜一个鲤鱼打挺坐起身,跟二姐道了声谢,接过茶小口小口喝着。
陶二云也重新坐回了铺子上,接着给大平纳鞋子。
陶四喜喝了两口子,状若无意的叹了口气。
“咋啦?咋一会儿傻笑一会儿叹气的?”陶二云侧首问。
陶四喜道:“我在想哈,顾大哥和顾二哥从前那么多年过生辰,除了顾大娘给他们哥俩弄点鸡蛋啥的庆贺下,是不是都没有人给他们送过礼物?”
“为啥这么说?”陶二云又问。
陶四喜便捧着茶碗看着陶二云,“今个我给他们哥俩送阳春面的时候,顾二哥倒没啥,他永远都是那副淡淡的样子,可顾大哥就不一样了。”
“咋个不一样?”陶二云追问。
陶四喜非常满意二姐这种一问一答的状态,节奏感完全在她的掌握之中。
“顾大哥看到阳春面,兴奋得不行,呼啦啦一口气就吃了个精光。”
听到陶四喜这话,陶二云眼前忍不住浮现起顾南星那酣畅淋漓吃面的样子,唇角不自觉的勾起。
“可我时间紧迫,只给顾二哥准备了护膝,并没有给顾大哥准备。”
“我不好意思当着大家的面给顾二哥,是私下里塞给顾二哥的,仔细想想,觉得有点对不住顾大哥,感觉厚此薄彼了。”陶四喜道。
陶二云沉默了,垂下眼眸,缓缓的穿针,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陶四喜观察着二姐的反应,接着煽风点火:“哎,早知道这样,我前几天就应该央求两个姐姐帮忙,大家一块儿给顾家兄弟缝制点实用的小玩意儿就好了,也不至于如今让我这样头痛。”
陶二云苦笑,没吭声。
陶四喜接着道:“二姐,要不你帮我缝制点小东西,我好送去给顾大哥?”
陶二云的脸刷地红了。
陶二云听到这句话,明知四妹是调笑,可她的脸还是不争气的滚烫起来。
“四妹你瞎说啥呢?就我那点蹩脚绣活,也就你们和大平不嫌弃,哪里还能拿到顾大哥跟前去献丑?”
陶四喜抿着嘴笑。
二姐是个腼腆性子,有些玩笑小开一下就好,主要目的是给她提个醒儿,让她知道顾南星需要什么这回事儿,若是二姐有心,被褥底下那双男人的鞋子当真是做给顾南星的,就更好了。
玩笑开大了会吓到二姐,于是,陶四喜起身端起木盆去灶房打水来洗脸。
------------

陶二云突然嗅到一缕淡淡的香味儿,还夹杂着药草的清幽。
陶二云鼻子动了动:“四妹,你那是拿的啥东西洗脸啊?好香啊!”
陶四喜扭头朝她笑了笑,边用湿漉漉的手拍打着脸颊边道:“我自制的一种药粉,专门为我脸上那些脓包配的药呢。”
“哦?”陶二云诧了下,抬起头来,细细打量着陶四喜的脸颊。
之前脸颊上涂抹了一些东西看不太清楚,这会子用清水一冲,如同芙蓉出水,娇嫩白皙,光滑可鉴。
“四妹,我老早就想问你了,你的脸这段时日真的大不一样了啊,之前还不是太明显,可如今一看,从前脸上那些东西都不见了,真好!”
陶四喜勾唇,“是啊,这药效得缓缓上来,不是抹了就立马消失的。”
“那……可有啥禁忌?在饮食方面?”陶二云又问。
女孩子天生对美的追求,让陶二云对此非常好奇,也有些羡慕。
陶四喜看着二姐这副羡慕的样子,道:“二姐,你的皮肤本就光滑白皙,用不着涂抹这些,不过,若是二姐喜欢,等明春花开的时候我再专门为你还有大姐配制一种洗脸去油腻的香粉,保准你们喜欢。”
陶二云满心期待:“肯定喜欢,一听就喜欢。”
陶四喜用的这种药粉,并不是天天用,而是每隔半个月用一回。
用药期间,饮食方面切忌辛辣。
对于陶四喜这个无辣不欢的人来说,可真是煎熬啊。
这边刚洗完脸,门口便传来大姐的寒暄声,听话音好像是谁来了。
“八成是顾大哥过来请咱爹过去吃酒的,先前在顾家的时候他就说了待会还要再来请。”陶四喜跟陶二云这解释道。
听说是顾大哥来了,陶二云的目光顿时明亮几分,下意识往门口望了眼,刚刚平静下去的脸再次红了起来,先前随意盘着的腿这会子也赶紧收拢了,坐都坐得有些拘谨。
“二姐,你帮我先出去跟顾大哥那说一声,我换双鞋子就出去。”陶四喜又跟陶二云这道。
故意给二姐制造一个机会跟顾大哥说两句话,不谢不谢!
“哦,嗯,我去看看。”陶二云立马穿了鞋子下了铺子。
当她拉开屋门,陶大兰已招呼着外面来的人进了堂屋,陶旺生略显惊讶的声音也随即响起。
“北辰?你咋过来了?”陶旺生问。
随即便是那道让陶四喜熟悉的温和声音:“旺生叔,我是过来请你,还有全家去我家吃晌午饭的。今日我和我哥生辰,我娘准备了一桌家常便饭,请你们过去,人多热闹。”
“北辰啊,你娘太客气了,你腿脚不方面还专门过来请,这咋当得住呢?来,喝茶!”
陶旺生的招呼声中透出浓浓的喜悦。
范氏也在旁边附和,陶二云跟顾北辰简单的打了声招呼,便退回了厢房。
眼底深处有一瞬间的失落,但在看到陶四喜的时候她还是笑着打趣:“四妹,不是顾大哥,是顾二哥过来请了。”
陶四喜笑了笑:“嗯,我听到他说话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