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侍寝当日,说好的太子不近女色呢by展虹霓
展虹霓  发于:2025年10月21日

关灯
护眼

只有这样,她和孩子们才能幸免于难。
才不至于让她的孩子连想要当爹的来陪,都要那么小心翼翼,愧疚难当!
正想着,瑛姑姑从外面进来。
说太子妃来赏了。
槛儿下榻稍作整理,和瑛姑姑走了出去。
来人是霜云。
霜云是郑家的家生子。
从小跟在郑氏身边服侍,被下面的奴才捧着,自然而然养成了目中无人的性子。
槛儿从屋里出来,便见对方鼻孔朝天地站在院里,大剌剌地打量着四周。
看到槛儿,霜云也没客气。
趾高气昂地转述了太子妃的话。
大致是宋昭训昨夜侍寝有功,勉励了一番,然后希望宋昭训今后尽心伺候殿下,早日为殿下开枝散叶。
都是后宅里常见的套话。
说完也没等槛儿回应,便示意人把东西交到小福子,小喜子手上。
然后哼了哼,招呼都没打一声就带着人走了。
因着霜云这态度。
好好的一桩喜事硬是给变了味道,明明得了赏是好事,小福子他们却笑不出来。
也是还不了解槛儿,怕宋昭训为这事恼着,所以都不敢上去触这个霉头。
殊不知此槛儿非彼槛儿,这辈子的槛儿根本没把霜云的态度放在眼里。
主子得了赏,通常要打赏下人。
槛儿虽然手头紧,却也没在这上头吝啬。
很多时候身边的人忠心与否,都不是看情分,而在于上面的人给多少。
口头上说得再好听都是不切实际的,只有能拿到手的实惠才叫好处。
所以槛儿没管小福子他们怎么想,转身让瑛姑姑拿了银钱出来打赏。
见此,大伙儿终于放下心来。
郑明芷的赏主要是做衣裳的料子、首饰,以及两样适合女子补身子的药材。
都是符合位份规制的。
收好东西,离晌午还早。
院子里忽然一阵动静,小福子兴冲冲跑进来:“主子!海公公来送赏了!”
末了还加了一句:“好多呢!”
跳珠原是要斥小福子着急忙慌的没个规矩,闻言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
“当真?!”
小福子哭笑不得,“我的姐姐,这还能有假,人海公公已经往院里来了!”
跳珠两眼放光地看向槛儿。
不怪她这么大的反应。
而是他们来东宫的这几天,已经将后院的情况打探得差不多了。
早先曹良媛、金承徽和秦昭训她们第一次承宠后,可都只是太子妃给的赏!
当然,这不是说太子抠。
连个东西都舍不得给自己的妾赏。
只是规矩是如此。
后院归太子妃管。
赏赐的事自然也由太子妃决定,太子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大赏后院。
曹良媛倒是被太子赏过好多次,但那时曹良媛已经很得宠了,而且送赏的人也不是海顺这个大总管!
别说跳珠了,就连瑛姑姑都克制不住笑。
碍于海总管已经到院里了,槛儿便没多耽搁,当即领着人迎了出去。
还真应了小福子的话,好多呢。
海顺身后站着八九个手捧托盘的小太监,托盘上都盖着红布,看不清内里。
“给宋昭训道喜了。”
海顺笑眯眯道,同槛儿简单寒暄两句便侧身看了眼小太监捧着的东西。
“太子有令,宋昭训温恭淑良,柔嘉维则,特赐郁金月华锦两匹、牡丹织锦缎两匹、重莲绫一匹、织金罗一匹、金绞丝嵌红宝金雀头面……”
听着海总管的唱诵。
跪着的跳珠,小福子几人要拼了命地咬紧牙关,才没让自己当场笑出来。
海顺念完赏单。
笑着对槛儿说:“这些东西可是殿下特地交代奴才从他的库房里,紧着适合昭训主儿的来挑的呢。”
又是特地交代,又是太子的库房,关键还紧着适合昭训主儿的挑。
不知道的还当槛儿多受宠呢,然而实际昨晚才是她头一回侍寝。
跳珠几人偷偷对视,激动得眼珠子都红了。
倒是槛儿。
东西出自太子的库房她信,毕竟好几样都是贡品,但特地交代紧着适合她的挑?
算了吧。
那人没这么体贴。
她也不至于这么没自知之明,觉得侍了回寝就把太子爷给笼络住了。
不过,当着海顺的面槛儿当然深信不疑,娇羞地朝元淳宫方向谢了恩。
海顺一想到宋昭训能让他们家殿下正常行那事,就越瞧小姑娘越满意。
他觉得自己要尽早做好迎接小主子的准备了,就自家殿下昨晚那折腾劲儿。
没准儿这会儿小主子已经在来的路上了呢。
海顺脑海里划过一道闪电。
那不是……
他们家殿下刚开荤不久,就又要吃回素了??

太子赏的料子全是些鲜艳亮眼的。
像是蜀地特产的月华锦,艳丽光润,像是夕阳之下的一场朦胧烟雨。
织锦缎是粉绿底儿的,一簇簇娇艳芍药以金银丝勾边,日光下闪闪发光。
还有织金罗。
配着一起的三套头面,用跳珠的话说,简直就是为昭训主儿量身打造的。
太子赏人的东西没有逾制与否这一说,自然槛儿用这些东西也不算逾制。
而槛儿这边气氛正好时,太子给宋昭训赐了赏的消息也传到了其他地方。
金承徽听闻后被刺激得两眼一黑,眼看要抄好的一页宫规又得重抄。
秦昭训还是那副什么都不看在眼里的样子,曹良媛则意味不明地哼笑了声。
郑明芷请安回来听说了这事,最终还是决定等太子来嘉荣堂时同他聊聊。
一个生子工具罢了。
就算碍于东宫现今的局势,不好让那小蹄子没名没分地替太子生孩子。
如今名分已经给了。
委实没必要真将其当做寻常侍妾对待。
海顺从后院出来,就经元淳宫去了仁安殿。
仁安殿是东宫的第二进院。
乃太子会见属官、来客的要地。
东宫的属官,像是太子三少和太子宾客,詹事府的值房便设在仁安殿的两侧。
海顺到时,仁安殿的书房门紧闭。
袁宝对他耳语几句。
海顺了然,安静地站到一旁等着。
书房里。
“只能是陛下此次对于殿下入朝之事的态度有所转变,让睿王急了。”
说话之人名章怀逐。
他四十出头的样子,清瘦儒雅,下巴处的山羊胡随着他说话一颤一颤的。
章怀逐官拜礼部侍郎兼内阁大学士,是元隆帝钦点的太子少傅,听命于元隆帝。
但实则他是坚定的太子党。
只不过他老谋深算,为人十分谨慎。
教导太子十余年,都从未在人前表现出他是太子一系的人,城府之深沉。
除了他,在座的其他几人也是如此。
东宫虽说乃太子所居之处,可到底处在宫中,有上边那位时时刻刻盯着。
行事自是比不得信王、睿王等几位王爷在宫外有自己的府邸来得方便。
所以太子往日除了上课,其他时候并不会轻易见他们,若有事,几人则是私下通过独有的暗法联系。
而几人这回聚首,为的不是别的,正是前些天康国公三公子赌坊闹事一事。
康国公府满门忠烈。
老国公是大靖开国以来首位平民出身的武状元,曾奉高祖之命戍守西北边疆,三征瓦剌,为大靖开疆扩土。
其子孙亦各个骁勇善战、英勇无畏。
而这裴三公子的性情也随了裴家人的仁义忠厚,不是那仗势欺人之辈。
就是莽,容易冲动上头。
这回便是中了睿王的计。
所谓打着太子和皇后娘娘的名号闹事,其实是有人刻意引导,以讹传讹。
这并不是什么大事。
关键就在于它的性质和目的。
“只会耍阴招的龟孙子!”
对面第一个位置的蒋腾“砰”地把茶盏笃在案几上,粗声粗气道。
“从小就喜欢往别人头上扣屎盆子!出了事只会拿人顶罪,就不是个男人!”
蒋腾是东宫禁卫军首领兼太子太保,负责教导太子武艺和保卫太子安全。
他生得膀大腰圆,一旦离了元隆帝,私底下开口闭口就是屎啊尿啊的。
粗鄙到了极致。
不过蒋腾有本事。
力可拔山扛鼎,有万夫不当之勇。
若不然,太子不会如此纵容他。
章怀逐旁边的卫鸣清皱了皱眉。
“莽夫之言,谁都像你意气用事,命再多都不够赔的。”
卫鸣清乃詹事府少詹事。
看样貌三十左右,实则已过天命之年。
他除了协助詹事管理东宫内务,还兼有辅佐三师三少教导太子之责。
这话蒋腾就不乐意听了。
“嘿?你……”
“行了,谈正事要紧。”
蒋腾边上,一身从五品官袍,身形瘦小,但双目矍铄的陈允之开口道。
陈允之任司经局太子洗马,掌东宫经史子集、制典、图书刊辑之事。
论官职,此人是在座几人中品阶最低的,可实际任谁也不敢就此忽视他。
皆因他不仅是三朝老臣,更是元隆帝还在潜邸时,原东宫的詹事府詹事。
后元隆帝登基。
原东宫一系遭清算,活下来的人寥寥无几。
陈允之便在其中。
他能得赦免,除了他自身深谙成王败寇之理、识时务外,也因他确乃有才之士。
元隆帝惜才。
也是不想让人觉得他太过狠辣,于是破例将此人留了下来,任职于翰林院。
后太子入住东宫,元隆帝见陈允之确无二心,便下旨点了他为东宫属官。
现下陈允之如此效忠于太子。
除了太子本身文韬武略,具为储之大能外,还因太子曾救他于危难之中。
说起正事,蒋卫二人不敢懈怠。
“裴三公子的事种种迹象表明乃睿王所为,但证据却一致指向信王。
陛下不会不知,却还是罚了信王,我们若继续揪着不放,只会惹陛下不悦。”
卫鸣清看着太子,道。
“但要不了了之,非但咽不下这口气,反会助长其气焰,让对方觉得东宫可欺。”
章怀逐:“睿王后手留得这般足,想必也是知晓此举成功的可能不大,就同他以往做的那些事一样,是在下注。”
陈允之点头:
“信王当下是否知晓此事是睿王所为?若不知,信王这头想来会把他此次被罚之账算到东宫头上。”
蒋腾冷哼:“信王即便知道事是睿王做的,他照样会把账算到东宫头上。”
毕竟比起有机会把中宫皇后所出的太子拉下马,一个睿王又算得了什么?
也是元隆帝近几年对东宫的态度越发矛盾,才使得这些个皇子们见缝插针。
之所以说是矛盾。
主要因为元隆帝并非不喜太子。
相反,太子是元隆帝登基后的第一个皇子。
且太子出生那日天降异象,钦天监称此乃预示我大靖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加之裴皇后小产过两回,之后便一直未怀上。
谁知竟逢元隆帝登基不久就诞下了他的嫡子,元隆帝更是将此奉为吉兆。
于是待这个儿子很是用心。
甚至不惜早早立了储。
太子也争气,自小天资聪颖、至诚至孝、心怀大义,小小年纪便贤名远播。
随着太子一年大过一年,朝中大臣都对其赞扬有加,对东宫亦有依附之态。
可这对太子来说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为君者的通病,元隆帝也不例外。
所以近几年睿王、慎王等几个皇子相继被立了起来,倒是太子渐渐淡于人前。
骆峋的神情淡漠。
待陈允之同蒋腾说完话,他动了动唇:“即如此,就想办法让他同睿王对上。”
几人看向他。
骆峋眸光微冷。
“睿王此次未达目的,不会善罢甘休,但频频对东宫出手只会自曝其短。
以他的性子,转移目标是常事,他也不会错过这回落井下石的机会。
信王此次只被罚了禁足,得益于皇长孙说情,信王可以有足够的理由动手。
他二人比孤更了解彼此,此番我等作壁上观即可。”
“至于父皇那边……”
骆峋稍作沉吟,“梁钲勇,胡擒岳已率大军攻下安南都城,大虞灭国在即。”
言下之意,接下来元隆帝不会有心思管这几个儿子,在场之人闻言了然。
但还有一个问题,陈允之:“睿王一个多月前动过手脚,为何时隔如此之短便又有动作?未免太过频繁。”
这个问题骆峋很早就想过。
也叫人调查过。
可惜没有查到什么他想要的,这件事就像是睿王临时突发奇想搞出来的。
骆峋:“继续留意吧。”
等人都走了,海顺从外面进来复命。
骆峋的思绪还未从方才的事情上抽回来,闻言不甚在意地“嗯”了声。
海顺见状便没敢再拿后院的事来扰太子,躬着身子打算猫到角落去。
骆峋没错过他眼里一闪而过的欲言又止,下意识道:“有事就说。”
海顺愣了愣。
惊讶于太子的敏锐,随即有些尴尬地笑道:“没,不是什么事儿,您忙……”
话音未落,太子爷的眼神微冷。
海顺不禁苦了脸。
“真不是什么事,就是宋昭训收到了您的赏赐很是高兴,还给了奴才赏钱,但奴才真没想拿这事儿来扰您。”
骆峋谅他没有这个胆子。
不过,听他说小昭训收到赏赐很是高兴。
骆峋的脑海里便无意识浮现出小姑娘那张,因为欢喜而更显明媚的脸。
他有些意动。
微抿的唇角不显地扬了扬。
同时也想起了一件事,那便是前几晚总做的那种梦,昨晚却是没有再做。
她侍了寝,他便没做那样的梦。
骆峋眉头微蹙。
等反应过来自己想了什么时,骆峋的眉皱得更紧。
他又不是重欲好色之辈。
怎可在办公之时想后宅女眷。

平时当差本就够勤勉的太子爷,接下来的一整天更是醉心公事废寝忘食。
可怜翰林院的几个编修。
明明早过了下值的点儿了,奈何太子爷瞧着丝毫没有要下值的意思。
他们也只能继续埋头苦干。
最后还是海顺看天色实在晚了,几位编修大人也颇为筋疲力竭,于是大着胆子劝太子殿下该下值了。
太子才终于从公事中抽离。
然后看了看时辰,起身撂下一句“诸位今日辛苦”后离开了仁安殿。
几位编修如释重负,随即对个眼神。
还愣着干嘛?
回家啊!
晚膳过后。
想着太子昨晚就是临时起意去了后院,宋昭训昨晚又把这位爷伺候得那么好。
海顺便忍不住猜测。
太子今晚是不是也要往宋昭训屋里去。
毕竟年纪在那儿摆着,血气方刚的。
刚开始食髓知味也正常。
抱着这样的想法,海顺不由得比平时更加仔细地留意起了太子的动向。
然而一等,太子去书房练字了。
二等,太子开始看书了。
三等,太子沐浴完上榻了。
太子今晚不去后院。
海顺彻底打消了猜测,也觉得自己真是想多了。
别人可能不清楚他们家殿下是个什么样的人,他难道还不清楚吗?
就他们家殿下在男女之事上的心思,怕是寺里的和尚都没他正经寡淡。
他怎么会觉得这位爷会对那事儿食髓知味呢,这简直就是对殿下的亵渎!
伺候好太子爷歇下,到外间守夜的海总管迅速自省了一番,同时心里对他们家殿下的敬意又增了三分。
殊不知他心里比和尚还正经寡淡的太子殿下,正陷入了天人交战之中。
骆峋自诩不是重欲好色之辈,今日一整天也没起过什么不该有的念头。
就连刚刚,他心里想的都是正事。
可不知怎么。
置身于昏暗夜色中,感受着周遭恍若无人之境的寂静,骆峋的脑海中无端便不受控制地闪过了一片白。
绵软纤细,玲珑有致。
藤蔓般死死勾缠着他,包容着他。
耳边仿佛萦绕着她似哭非哭的娇啼。
安静的帐中,蓦然加重的呼吸格外明显。
意识到自己想了什么,骆峋闭上眼深深吐出一口气,硬是无视身子的急剧变化翻个身强行酝酿睡意。
可惜他越是压制,帐中的空气越变得黏腻。
明明最厌恶的。
此时此刻他却那么想。
想小昭训。
想她明明都哭了,却还紧搂着他不放。
那副全身心依赖般把自己交给他的姿态,就像是她和他有过无数次似的。
想她分明难受成那样了,却还不忘规矩,坚持挺着不适的身子要送他。
他知道,她那番行径可能是出于对他身份的敬畏,可能是装出来的。
骆峋睁眼。
夜风顺着窗户缝隙挤进来。
墙角的烛光一阵跳动,将熄未熄。
最终风平,灯烛静静燃烧。
太子本就鲜少涉足后院,所以即便今晚没来,众人也没觉得奇怪,反倒有种“这才对”的理所当然感。
一夜好梦。
早睡早起的槛儿次日容光焕发,去嘉荣堂时还被曹良媛明夸暗讽了一通。
大致意思便是太子没来后院,她倒过得舒坦,暗指槛儿不想伺候太子。
槛儿心想,太子来不来后院又不是她能决定的。
如果她每天都将所有心思放在太子身上,他不去她屋里她便黯然伤神。
那她怕是要命不久矣了。
这些心思槛儿当着瑛姑姑的面都没有表现出来,自然更不会在人前显露。
她随便寻了个理由,把话给岔过去了。
但曹良媛并没有就此罢休。
谁叫槛儿第一次侍寝就得了太子的赏,赏赐不但是海顺送过去的。
曹良媛没在人前表现出她对这件事的看法,但心里终归还是忍不住酸。
就像是吃了颗青橘子。
所以今儿整个请安过程中曹良媛都笑里藏刀,话里话外没少给槛儿挖坑。
对此,槛儿要么装没听懂。
要么顾左右而言他。
反正就是不接话茬。
倒叫曹良媛感觉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越发觉得此女有扮猪吃老虎之嫌。
郑明芷仍旧摆着看戏的姿态,同时心里也打定了主意要和太子聊聊。
省得日后槛儿脱离她的掌控。
秦昭训昨天被下了脸子,今天就彻底没搭理槛儿了,三人从嘉荣堂出来要分开时槛儿同她道别她也没应。
槛儿并没有将此放在心上。
人各有性情,很多事情强求不来。
宫里很多所谓的姐妹其实都只是利益驱使下的结盟,算不上真正的姐妹。
槛儿上辈子没有和谁抱过团,这辈子也不打算给别人任何背刺自己的机会。
东宫的侍妾平日里除了请安外,能活动的地方只有自己住的院子,和东西六院后面各带的一处小花园。
用过早膳。
槛儿见天气不错。
想着近日园里的花该是开了不少,便带上寒酥跳珠她们去了西六院后花园。
正值四月下旬。
园中草木繁茂,花团锦簇,一条溪流经亭台小榭蜿蜒而下,几条锦鲤穿梭其中,两岸奇山拱石相映成趣。
主仆几人在园子里逛了一圈,寒酥、跳珠和喜雨摘了些还带着露珠的白玉兰、栀子,打算回头做香囊用。
“你不去摘花?”
槛儿在凉亭里歇脚,轻笑着看了眼望晴。
望晴和喜雨的年岁相仿,都将将十六,相较活泼的喜雨,望晴稍显内向。
闻言她低了低头,“奴婢想在这陪您。”
槛儿的目光在她侧脸上停留片刻,笑了笑重新看向穿梭在花丛里的姑娘们。
望晴偷偷抬目。
瞥见那截儿白皙莹润的腕子上戴的两只金累丝嵌翡翠镯子,她绞了绞手指。
跳珠捧着一束花过来。
“主子,再过半月就是端午了,您要不给殿下送个香囊或者荷包做节礼?”
按惯例,端午太子会大赏后院,相应的后院妻妾也会给太子准备节礼。
多是香囊荷包,字画之类的。
当然,香囊荷包是不用主子们亲自缝制的,基本都是由身边的人做好,主子们最后添两针聊表心意即可。
这算是后宫妃嫔的惯用手段。
就好比吩咐膳房做吃食,临了自己到灶台前站一站,便是辛苦亲手做的了。
这种事其实陛下或太子都清楚,反正他们不会真用、真吃这些东西。
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槛儿不想给太子做香囊,没意义。
不过跳珠提醒了她。
有件东西倒是可以送给太子。
等回去了,槛儿叫来小福子。
给了他一些银子,叫他跑一趟绣房取做绣品需用的一应物什。
东宫有专门的绣房。
主要负责日常中主子们的衣物修改和贴身衣物,以及一些配饰的制作。
槛儿位份不高,身边的人不能进出东宫,日常有别的需要就由绣房管着。
“主子要给殿下做香囊?还是荷包?”寒酥问。
槛儿眸光微闪:“到时就知道了。”
除了槛儿要的东西,小福子还带回了一匹靛蓝色缎子,说是绣房孝敬的。
想来是太子给槛儿赐赏的消息传了过去,绣房特意拿了这匹缎子来示好。
槛儿心安理得地收下了。
要送给太子的东西比香囊荷包这类物什大很多,制作流程也比较复杂。
接下来的一整天,槛儿都在专注于打样。
到了傍晚。
小福子来报说太子去了嘉荣堂。
每个月初一十五,以及逢十的日子,都是太子留宿嘉荣堂的日子。
今天刚好二十。
后院众所周知的事,没什么可大惊小怪,小福子自觉熄了门前的两盏宫灯。
等用了晚膳,槛儿就没再描花样了,消了食和瑛姑姑她们玩起了牌九。
这副牌九是前日下午槛儿闲来无事,叫小福子跑了库房一趟打点来的。
除了牌九,还有时下女子常玩的樗蒲、叶子牌,以及毽球、投壶、蹴鞠什么的。
都是些用来打发时间的小玩意儿,如此,无事的时候才不至于太枯燥。
与此同时。
相较于永煦院东厢房的其乐融融,嘉荣堂这边的气氛就显得沉闷多了。
随着郑明芷的话出口,留在屋里的庞嬷嬷和霜云、霜月更是噤若寒蝉。
整个堂间陷入死寂。
骆峋侧首,看向案几对面的人。
“什么?孤未听清。”
郑明芷没察觉到屋里的气氛变化,温婉笑道:“妾身是说,宋昭训原是妾身让她去服侍殿下的。
能得殿下抬举是她天大的造化,殿下大可不必将她做寻常侍妾厚待,若不然传出去没得辱没了您的名声。”

第27章 太子犯病,“殿下息怒!殿下息怒!”
庞嬷嬷怎么也没想到,主子竟是一点风声都没跟她透就跟太子说起了这事。
若早知道她要同太子说这事,庞嬷嬷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要把人拦住!
可惜这世上没有什么早知道。
屋里静得吓人,落针可闻。
稍顷,男人低冷的声音响起。
“辱没名声,辱没孤何名声?”
郑明芷没觉得自己说得有什么不对。
见他目光平静,神态瞧着和平时一般无二,她便仍旧笑得大方得体。
“自然是辱没您的贤名。”
“妾知道殿下行事自有章法,可常言道人嘴两张皮,翻来覆去都是理。
知道的,自然知晓您行事公允,宅心仁厚,待一个低贱的奴才也这般宽厚。
但不知道的,还当您真对她这般上心呢,那不是搁您身上扔泥点子吗?
殿下英明神武,何苦为着一个奴才平白惹人揣测,让外头那起子人嚼舌根。”
她说得有鼻子有眼。
然而庞嬷嬷听完冷汗直流,旁边的霜云霜月更是白着脸几乎站不住脚。
主子糊涂啊!
殿下为储多年,难道不比她们这些门外汉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吗?!
主子就算再不喜那贱蹄子,也不该一上来就指手画脚,教堂堂的储君做事啊!
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骆峋沉吟:“嗯,言之有理。”
郑明芷以为他这是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心里满意,脸上的喜意更甚。
“那……”
“所以,后宫不该有宫婢出身的妃嫔,宠幸,赐赏于她们便是不贤,你是这个意思?”
郑明芷一怔。
旋即终于笑不出来了,
连连摇头解释:“不,不是的,妾身没有指摘父皇的意思,妾身是……”
“你没有指摘父皇,你是在指摘孤!”
骆峋站起来。
高大的身躯挡住了身侧大半的光。
对面跳跃的烛光落在那张冷峻的脸上,衬着那双无悲无喜的眸子仿佛隆冬时节的夜,透着森森寒意。
郑明芷被男人的影子遮挡。
想开口说什么,声音却像似被掐住了脖子的鸡,卡在了嗓子眼儿里。
扑通!扑通!
庞嬷嬷等人重重跪地。
院子里的人眨眼间也跪倒了一片。
骆峋看着郑明芷。
看着这个他明媒正娶,曾经打定主意要同她相敬如宾过一生的女人,向来古井不波的眼底闪过一抹嫌恶。
“孤给了人位份,让她侍寝,给她赐了赏,如今你张口低贱闭口奴才。
孤问你,你究竟是看不起她,还是看不起孤?还是你当真以为孤不知道你背着孤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雍容如太子。
即便是动怒也保持他端方的仪态。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