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侍寝当日,说好的太子不近女色呢by展虹霓
展虹霓  发于:2025年10月21日

关灯
护眼

习惯了他待她不同寻常的好,将来他与别人在一起她便再习惯回来就行了。
左不过把上辈子的路再走一遍。
等他有了别人,等他与别人的孩子陆续出生,习惯自然就改回来了。
诚如她之前想的那般,等今年的选秀开始,等往后一届又一届选秀结束。
她会更冷静。
而她要做的,就是把握当下。
好好将曜哥儿养大,好好过完这辈子。
宣王妃不清楚槛儿所想,但对方的话却委实带给了她极大的感悟。
“怎么选都有遗憾,过好当下……”
宣王妃喃喃。
槛儿没打扰她思考,兀自端起茶轻啜。
海顺偷偷觑了眼太子冷峻的侧脸,心里暗暗替宋良娣捏了一把汗。
宋良娣的话乍一听没毛病,也没说什么大逆不道的,就是太洒脱理智了。
当然,洒脱理智没什么不好。
宫里的女人没点理智可能命都保不住,宋良娣能有这种觉悟是好事。
可那是于她而言。
于太子而言呢?
后宅的女人太过理智,对多数男人来说就是没将他们放在眼里心里。
是不在意他们的表现。
这一年多太子对宋良娣的宠爱,明显超出了夫主正常宠爱妾室的范畴。
现下听了这么一番话。
太子会怎么想?
可会觉得宋主子没把他放在心上?会不会觉得自己的一番心意白费了?
海顺在这边琢磨着。
一直静默不动的人转身,如来时那般悄无声息地走了,半个字都没说。
海顺偷瞄着太子似乎愈显冷沉的脸色,心道完了,怕是要闹一场大的。
槛儿她们并不知道外面的事,还是跳珠在太子走后匆匆禀报了这事。
说太子刚刚来了,但在门口站了站又走了。
跳珠和银竹虽守在外面,却是候在台阶下,屋里说了什么她们听不见。
而太子是从侧面转过来的。
也就致使槛儿她们在屋里看不见他过来。
槛儿闻言第一反应是回想自己刚刚说的话,复盘有没有不能让他听的。
想了一番发现,应该没有。
她甚至都承认对他的动心了。
只是想得比较开,以太子的胸襟应该不至于为着这个让她失宠吧?
槛儿在这边冷静分析,宣王妃先急上了。
“六哥不会是误会什么了吧?要不我追上去向他解释一下?”
可要怎么解释?
难不成说她介意宣王跟姜氏生过孩子,所以来向宋良娣寻求解决之法了?
这像话吗?
且不说她没脸当着太子的面说这些,关键她跟太子没熟到这个地步啊。
槛儿被宣王妃纠结的模样逗笑了,反过来宽慰道:“殿下睿智英明,不会有事的。”
但话说回来。
太子一向守礼,应该不会明知她和宣王妃在一处还特意寻过来,甚至没让人通传一声就到了门口。
槛儿狐疑。
殊不知其间是巧合与疏忽撞到一块儿去了。
太子过来是临时有事同裴皇后商议,而宣王妃进宫是没有带人的。
宣王妃刚刚送蓉嫔走时陪着蓉嫔去御花园了,负责给太子传话的小太监来去一趟消息就有了滞后性。
正好太子去找裴皇后时,瑜姐儿和曜哥儿让裴皇后叫人带去内室了。
太子过来开门见山与裴皇后说正事,裴皇后也没跟他提槛儿母子在此。
直到太子临走。
裴皇后才提了一嘴槛儿在偏殿。
可刚好这时候内务府的宫人有要紧事向裴皇后禀告,于是裴皇后话到一半扭头就把儿子给打发了。
太子便以为槛儿是和曜哥儿在偏殿,于是想着过来与母子二人打声招呼。
也因此禁了宫人通传,这才有了无意间听到了她与宣王妃的对话。
不过槛儿暂不知晓这些。
想了想没明白她便暂将这事给放到了一边,打算等晚上再视情况而定。
见时间不早了,两人也没再多说,去裴皇后那儿接了孩子就一道告退了。
槛儿原以为太子今晚也会没空过来用晚膳的,毕竟要处理的事那么多。
但没想到她的膳刚摆上桌,院子里有了动静,扭头一看可不就是他来了。
能过来,就说明是没误会的。
“殿下。”
槛儿迎过去,笑着唤道。
骆峋垂眸。
视线落在她娇艳的脸蛋上。
槛儿见他穿的还是早上出门时的那件衣裳,便道:“您先洗漱更衣……”
说到一半转头问海顺:“殿下的膳可是备上了?没有便让人去膳房传话。”
海顺瞥眼太子。
笑得比平时略显小心:“劳良娣主子费心,备上了,差不多殿下收拾完就能摆上。”
槛儿了然,替太子解了领口的暗扣,柔声说:“那妾身先伺候您沐浴?”
骆峋“嗯”了声,转身进了内室。
太子沐浴历来不喜人一直在浴间伺候,一般净了发之后就是他自己洗。
海顺顶多偶尔给他搓搓背。
当然,夜里与槛儿共浴除外。
槛儿说是伺候,实则也不过替他宽衣。
净发自有小太监侍候。
不过今儿太子破了例,槛儿替他宽好衣后就听他道:“你进来,其他人不用。”
说完,人朝浴间去了。
当着这么多宫人的面特意让她一人进去,外头天色又还没完全黑。
哪怕知道太子这般言行大抵没别的意思,槛儿也还是没忍住红了脸。
亦步亦趋地跟进去。
刚关上门,身后一阵“哗啦”响。
转身看去。
太子往身上淋了半桶水,薄薄的苏绣屏风根本遮不住他挺拔健硕的身形。
露出的上半身上能看见水珠从他修长的颈子、宽阔的肩背上蜿蜒而下。
槛儿定了定神,走了过去。

第239章 坦白,“你是孤的第一个女人。”
骆峋将手上鎏金铜的杓给她,再顺势弯腰将一旁的凳子拖了过来。
他个头高,坐小杌子屈得慌。
待他坐下,后背刚好与槛儿齐平。
槛儿舀了水往他身上冲。
纤白的手在他背上抹,掌下的肌肉有一瞬间的紧绷,下一刻又放松下来。
槛儿用力按了按。
轻声道:“这两个月事多,想是您也有些日子没让太医按跷了,今晚您可有时间?若不我替您按按?”
骆峋双手撑在膝上。
尽量忽视背上柔软的触感,“很硬?”
槛儿:“有点儿。”
骆峋顿了顿,“膳后消了食请太医来按。”
槛儿站在他身侧,往他肩膀上浇水,闻言道:“我也能按,我想给您按。”
骆峋:“累。”
槛儿红着脸从旁边架子上取了一条巾子闭着眼往他腰腹下方一围!
骆峋低头看了看,又侧首去看她。
槛儿假装没看到他刚刚低头的动作,“没您这几天累,再说我也想动一动,省得真养得手无缚鸡之力。”
太子爷没接这话,只忽然抓住她的手。
槛儿微惊。
旋即听他问:“为何脸红?”
槛儿怀疑太子是故意的,可瞧着他清冷淡然的神情,她又觉得不是。
“热水熏的吧。”
她胡诌道。
骆峋克制着唇角的弧度,“温水。”
槛儿想把手从他掌心抽回来,“那就是殿下身上火气盛人,蒸到妾身了。”
骆峋不松手。
驴头不对马嘴地问:“为何不看孤。”
槛儿:“……”
槛儿对上他的眼睛,状似很是从容道:“您可是有事要与妾身说?”
骆峋在她润润的脸颊上捏了一下,面无表情道:“嗯,不过不是现在。”
槛儿:“……”
不是现在说却把她单独叫进来,还这么奇奇怪怪,这要不是太子槛儿真想拧他!
拧是不能拧的。
不过槛儿抓住他的手羞恼似的瞋了他一眼,被太子仰头在唇上亲了一下。
好在接下来他没再有什么异举。
由槛儿抹了澡豆膏冲洗完身子,便进了浴桶枕着玉枕让袁宝进来净发。
等两人从内室出来。
趴在炕上抓玩具的曜哥儿玩具也不要了,吭哧着翻身张开小胳膊要抱。
太子爷步子大,三两步过来将儿子抱起来,曜哥儿瞅瞅爹再瞧瞧娘。
扭头往厅堂里指,要他们去用膳。
其实是他想吃来着。
可惜时下婴孩最早吃辅食至少也得半岁,就是怕伤了胃肾什么的。
幸好曜哥儿只差十来天就半岁了,他流着口水在心里安慰自己再忍忍。
海顺暗暗观察着两位主儿的神色,确定两人瞧着不像是闹了矛盾的样子。
他才算松了口气。
膳罢,太子有事要处理回了趟元淳宫,差不多过了一个半时辰才回来。
槛儿原想给他按跷的,哪知凑近就闻见太子身上淡淡的药油味儿。
一问才知他处理完公务让太医按了才过来的。
槛儿便学他先前逗她的样子,故意问:“殿下就这么不想让妾身碰吗?”
骆峋知她在胡言,没接话。
示意她去收拾。
槛儿点到为止,笑着进了浴间。
收拾完等宫人都退下了,槛儿一上榻便问太子要与她说的是什么事。
骆峋坐起来。
不答反问:“你没有要问孤的?”
槛儿茫然脸。
“问什么?”
床头柜几上的灯没熄,骆峋借着晕黄的烛火看得出来她是真不明白。
却也因为她真不明白,没有问他。
骆峋的心里反倒不是滋味。
她是怎么说服自己不去介意他有过其他女人的?还是她不曾介意过?
骆峋更偏向于后者。
但并非她真就是那般断情绝爱,没心没肺之人,而是她太知规矩,太本分。
也太清醒,太胆小。
诚然,胆小并非贬义。
可一想到她的上辈子里,她是如何眼睁睁地看着他涉足其他人的院里。
如何看着他与其他人生孩子……
人人都在质疑,为何他有妻有妾却迟迟未有子嗣,轮到她却正好有了。
郑氏且不提。
曹良媛与秦昭训必定疑惑过他为何不让她们侍寝,只是为了她们的立场利益,她们不会将这事宣之于口。
经此一遭,她们心中想必已然各种猜测。
唯独槛儿。
似乎从没将这事放在心上。
以她的性子上辈子许是因为本分,该她想的就想,不该动的念头她便不动。
而这辈子,是因为她知道他在她的前世有其他人,所以她大抵是习惯了。
习惯了听下面的人说他去了别处,习惯了听闻别处传来好消息。
甚至她与庆昭帝做夫妻的那些年,也习惯了听其他孩子唤她母后。
习惯了替他们张罗婚事。
“殿下,您今晚怎么了?”
槛儿见太子盯着她不说话。
但看样子又不像是心情不悦,不禁握住他的手晃了晃轻声问道。
顿了一下。
她试探着道:“听说您下午去坤和宫了,还去偏殿找过妾身,可是妾身与宣王妃说的话惹您不快了?”
骆峋反握住她的手。
“没。”
默了一瞬,他道:“娘娘未曾言明你与宣王妃一道,孤以为你与曜哥儿在偏殿,碰巧听闻你二人谈话。
此乃孤失态,与你们无关。”
槛儿往他怀里偎。
“宣王妃遇上了点儿事,我不懂装懂地宽慰了她一番,您从哪里开始听的呀?”
骆峋揽着她肩头。
“你说你做不到对孤不动心。”
槛儿:“……”
“后面的话您都听到了?”
骆峋:“截止你说要专注过好当下。”
槛儿语塞,合则全被他听了去呗,可要她解释她也解释不出什么来。
槛儿自觉没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话,相反她承认了对太子的在意。
槛儿坐直身。
“是宽慰宣王妃的话,也是实话。
妾身在意您,可妾身清楚自己的立场,也不想让自己失去本性变得面目全非,不想消耗与您之间的情分。”
既然他听到了,这个话题便不可避免。
只不过这事感性不得。
若不然一个说不好便弄巧成拙了。
所以要怎么谈,怎么说才能不让他误会生恼,这些都是要讲技巧的。
“您对妾身的好妾身都记着,也想回报您,但前提是妾身能始终是妾身。
妾身知道这样的想法已经僭越了,可能会惹恼您,妾身可能会失宠……”
“不会。”
话没说完,被男人打断了。
槛儿抬眸对上他专注深邃的眼睛。
骆峋抚上她的眼角。
“你不会失宠,这辈子都不会。”
两辈子,槛儿头一回从太子口中听到这么重的许诺,她不由得愣了愣。
下意识脱口而出:“为什么?”
问完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槛儿暗恼,“我不是不信您,我只是……”
“孤没误会。”
骆峋勾了勾唇,安抚道。
还能笑,说明真没误会。
槛儿窘了窘,也放了心,就是不懂太子为什么突然说这么重的话。
骆峋看出了她的疑惑。
沉吟片刻,回归了一开始的问题:“外面都在疑惑孤此前有妻妾四人却迟迟未有子嗣,此事你不好奇?”
原来他说她没有要问他的,是这件事。
槛儿眨眨眼。
“难道不是缘分没到?”
不怪她没多想。
实在是前世庆昭帝的孩子虽不比其他皇帝多,但好歹也有五个皇子,六个公主。
槛儿完全没怀疑过他有没有隐疾的,再者说前世的他也好这辈子的他也罢,每回与她敦伦时的劲头。
也得亏槛儿身子骨好。
若不然折在他的榻上也不是不可能。
这样的人能有啥隐疾?
让槛儿来看,太子前期没子嗣,自是和之前的朝局及元隆帝的态度有关。
不过这两点原因槛儿都不好明说,于是就只能用缘分来插科打诨。
“与缘分无关。”
骆峋道。
他既已决定同她说,便没再犹豫。
且槛儿去年万寿节被卷入他与前睿王的争斗之中,这回又被卷入。
如今有些事没什么不能同她说的。
当然,最重要的当属她待他的这份忠心,是基于他对她上辈子的了解。
若不然,骆峋不会告诉她。
哪怕他心里有她,哪怕他对她存着情爱。
骆峋想,若非他知晓她的上辈子,他其实和庆昭帝没什么两样。
以大局为重。
永远不会被情爱左右。
很绝情,可事实便是如此。
“早先一直没有子嗣原因有二。”
骆峋压了压声音道。
“一是当时东宫形势不明,不到有子嗣的时候,这一点你应该能明白。”
槛儿点点头。
虽意外于他主动与她谈起跟前朝相关的事,但两人现在的关系这般亲近。
倒也是时候了。
“二则……”
骆峋凑近她耳畔,近乎气音道,“孤有疾,你是孤的第一个女人。”

不过她就算想惊呼,大抵也不行。
因为以防万一,太子说完话的同时捂住了她的嘴,于是随着他的话音落下。
帐中一阵诡异的安静。
槛儿怀疑自己听错了。
可太子捂着她嘴呢,能错到哪里去?
但太子有疾?
什么疾?
上辈子跟了他几十年,这辈子又一年多了,她怎么不知道他身上有啥疾?
她还是他的第一个女人?
不能吧?
两辈子,她在跟他之前都有听人说过太子哪天哪天去了谁谁院里。
又过了多久才出来,拢共去了多少次,这难道不是他让曹良媛她们侍寝??
她怎么就成他的第一个女人了?
槛儿感觉脑子里一团浆糊。
电光石火间,她的脑海里划过一道闪电。
还有前世今生她第一次侍寝时所感受到的,太子的粗暴蛮横中夹带的生疏!
当然,生疏这个只她这辈子感受到了。
上辈子那时候槛儿什么都不懂呢,只当是她在那之前惹恼了太子。
所以他才没怜惜她,甚至以此来惩治她。
这辈子槛儿之所以当时没多想,一则当时正值紧要关头,她分心不得。
二则也是她熟悉了上辈子的他。
知道这时候的他有熄灯的习惯,而熄了灯不就影响人的视觉感觉什么的?
如此,太子行事时偶有杂乱也正常。
反正因着这份熟悉,知道他和谁有孩子,槛儿便从没在这方面怀疑过太子。
这会儿听他说起,早先槛儿没觉得有问题的地方便瞬间似乎成了问题。
且一下子也解释得通了。
“不可声张,明白?”
骆峋望进她震惊的眼底,低声说。
槛儿点头如捣蒜。
他捂着她的手便松了松。
槛儿一把抓住他的手。
另一只手伸过去摸他的胸膛,摸他的背,又往腰腹上探,声音压得极低。
“什么病,您哪不舒服?病在哪?”
骆峋挡住她往下探的动作,沉声说:“不必担心,病不在身上,在此处。”
说着,将她乱摸的手放在心口处。
“心理上的病。”
槛儿不懂,但心紧了紧。
“您、您怎么想到把这么重要的告诉我了?您就不怕我泄露出去吗?”
外面那多双眼睛等着找他的把柄,上辈子他一辈子都没把这件事告诉她,想来应该也没告诉其他人。
这么重要的事,这辈子他们相处不到一年半,他竟就这么跟她说了?!
骆峋:“你会传出去?”
槛儿把头摇成拨浪鼓。
她又不是傻!
她与曜哥儿和东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么重要的事她传出去找死吗?
骆峋险被她小脸上的严肃逗笑。
遂正了正色道:“孤信你,告诉你亦无妨,若有朝一日你将此传出去……”
槛儿要举手赌咒发誓,被他给按下了。
“若你传出去,唯有死路一条,曜哥儿也会保不住,孤信你有衡量。”
槛儿郑重地看着他。
“我知道口头承诺不足以证明什么,但我也只能保证我不会辜负您的信任。”
骆峋摸摸她的脸。
“嗯。”
接下来,他便将幼年被魏庶人设计观了场多人活春宫,烙下心理阴影,致使患了癖病的事简单说了说。
槛儿听得又惊又怒。
饶是她见多了后宫争斗的手段,也没忍住当着太子的面骂魏庶人狠毒。
让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看那种事!
还是多人的!
不是狠毒是什么!
等缓过了这股愤怒的情绪,槛儿迟疑道:“早先您去曹良媛她们院里……”
骆峋:“服了药能短时间压制病情,但当时出于多方考量暂未让她们侍寝。”
所以两辈子她都是他的第一个女人,也所以他从不吝于给曹良媛她们赐赏。
是在交换,也是在弥补吧。
那么现在有一个问题。
上辈子东宫经历了种种变故,导致后面他变了,涉足后院的次数增多。
东宫陆续有好消息传出。
这辈子呢?
槛儿不觉得自己能一直霸着他。
而出于同为女子的换位思考,曹良媛她们若一直这样下去也未免有些残忍。
可太子的病……
“殿下,您每次什么时候吃的药?您之前每次与我……之前也服了药?”
方才忘记同她说这个了。
骆峋暗道。
跟着解释说:“除了去岁在嘉荣堂偏殿那回有事先服药,之后与你一道孤并未服药,孤不排斥与你亲近。”
“为什么?”槛儿问。
“不知。”
庆昭帝上辈子无解的问题,他也无解。
“所以您早先让熄灯,是怕看到我的身子……咳咳,后面掌着灯,是那时候能确定不会对着我犯病……?”
槛儿别别扭扭地道。
骆峋颔首。
同时视线不自觉地落到了她身上。
天气尚未转凉,她身上是件浅紫的软罗寝衣,能隐见其下锦鲤穿莲的小衣。
因生产而愈显丰腴怒耸的地处于烛光下散发着一种莹润粉腻的肉感,薄纱下的皮肤白皙,美不胜收。
然现下不是注意这个的时候,骆峋不着痕迹地撇开视线,一派的清冷正经。
槛儿没察觉到太子的视线。
她在想事。
想庆昭帝宠她难不成也有这个原因在?
念头刚起,她觉得自己不应该在这时候想起庆昭帝,毕竟已经过去了。
想也无解。
于是槛儿看向太子。
却突然发现不知道要说什么,问他怎么会想到跟她坦白这件事的?
亦或是问他今后在让人侍寝这方面有何打算?这个问题可不该她问。
骆峋转眸见她在出神,也大抵猜到她在想什么,可他能跟她怎么说?
说他之所以告知她此事。
是想让她知道他在她之前没有过别人,她于他而言是特别的那个。
她可以不必为之介怀。
还是说告诉她,今年选秀他不会纳新人,甚至于以后他都只会有她一个?
这般儿女情长的表述与承诺,骆峋自认说不出口,他也会觉得羞窘。
觉得有损颜面。
不说,那就做吧。
等下个月选秀结束,等他坐上那个位置。
阴影笼罩过来时槛儿有点懵,在说正事呢,怎么突然就亲上来了?
不过……
抛开大义的立场,就她个人而言。
得知自己是他的第一次,槛儿不得不承认,她复杂的心情中掺杂了欢喜。
他将如此重要的事告诉她,她也欢喜。
于是,槛儿也格外热情。
搂着太子全身心回应他的吻。
末了解开他的腰带,从暗格里取出如意袋替他打整好,便想将他压到榻上。
哪知被太子阻了。
以为他是介意两人此刻这样的上下位置,谁知他就这般坐着托起了她。
咬一口她的耳珠,哑声道:“坐。”
槛儿:“……”
槛儿侧头,胆大地一口咬在他肩上。
换来他一声短促地低笑。
下一刻,帐子被太子拉了开,床头静静燃烧的烛灯在槛儿眼中晃动不止。
而他的目光如火。
灼烧着她身上的每一寸。
一切归于平静已是近四更天,收拾完重新上了榻,槛儿几乎倒头就睡。
不知过去了多久。
骆峋睁眼。
听着怀里人绵长的呼吸良久,他侧首在她发顶蹭了蹭,声音很低很轻。
“孤,心悦你。”
“不会有别人,这辈子都不会。”
深夜万籁俱寂。
初秋的风吹动了院中枝叶繁茂的石榴树,枝头的小石榴果微微晃啊晃。
槛儿闭着眼,呼吸均匀轻柔。
有什么东西从眼角无声滑落。

期间前睿王、前睿王妃经三司会审对其诬构东宫一案矢口否认。
然人证物证确凿,在刑部尚书周敏礼的严厉审讯之下前睿王妃郭氏不敌。
前睿王骆岷得知消息,要求面圣。
元隆帝准了。
时隔一年父子相见。
没人知道两人在御书房说了什么,只传言骆岷出来时神色麻木似行尸走肉。
遂大笑数声。
朝御书房三叩首,高声叩谢主隆恩。
三日后。
帝下旨昭告庶人骆岷之罪状,当日午时,骆岷夫妻以白绫自尽于睿王府。
于宗室彻底除名,永不进皇陵。
其子女终身圈禁。
次日,庶人魏娴腰斩于市。
参与其中的若干人员或赐死、或抄家流放、或充苦役、或枷号游街。
金承徽蒙冤受辱,帝敕雪冤。
特追晋正四品太子良媛位,享独立谥号昭贞,迁葬中阶金山陵墓。
及至八月初。
京中已然恢复了平时的平淡与热闹。
也是在这时候,选秀的热闹终于开始敢在宫里各个地方显现了出来。
早先秀女进宫被安排到礼仪房学规矩时,正逢上元隆帝眩疾最严重。
好不容易元隆帝病愈,又逢上东宫的事。
这期间秀女们被女官严格拘在礼仪房范围内,想看热闹都没地儿看。
如今事态平息了,眼看八月二十便是大选。
家在京的秀女经特许能回家过中秋,赶在大选三日前回来即可,外地秀女们则终于能到外面放放风了。
从八月初开始,御花园每天别提多热闹。
来自各地的秀女或秀丽姣美、或文静可人、或温婉端庄、或外向艳丽。
花骨朵儿的年纪,齐聚在御花园便如同一簇簇不同类别的花竞相绽放。
当然,秀女们自然不尽是纯粹出来逛逛。
御花园是帝后与众妃嫔的赏景之地。
除开个别没什么其他心思的,多数人心里都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
不在意元隆帝年纪大的想偶遇元隆帝,在意的便想偶遇皇后及其他妃嫔。
入东宫也好,给其他皇子为妻为妾也罢。
总归人各有志。
诚如槛儿和郑明芷之前先后所料,朝臣果然催起了太子往后院添人。
理由现成的。
东宫刚经历了一遭流言,虽已证清白,但太子的后院到底太过冷清。
子嗣委实不丰。
如此下去只怕会流言再起。
事情是在早朝上提出来的,事关东宫后宅,消息自然而然传到了后宫。
有心入宫做贵人,或是原就想入东宫的秀女闻之愈发关注起了太子。
要么使银子打探与太子相关的消息,要么在御花园寻机与裴皇后偶遇。
亦有者想偶遇太子。
毕竟坤和门紧邻御花园,太子去探望皇后娘娘时可能就是她们的机会。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