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是,那时在太子看来两人全然不熟。
如今情景再现。
槛儿看着男人俊美清冷的侧脸,抿抿唇,两颗剔透的泪珠子夺眶而出。
骆峋听得“啪嗒”一声响。
侧首看她眉眼低垂,粉颊挂着泪痕,浓睫上盈结着几颗细碎晶莹的泪珠,娇艳的唇瓣亦被她咬得发白。
她也不出声。
就这么安静地,隐忍地垂着泪。
烛光离得近。
她隐于小衫下那身凝脂雪肤与美景也异常明显,但骆峋此刻却全然心无旁骛。
许是此时的她确实楚楚堪怜,也许是今晨她送别他时那份静默的温柔还残留在骆峋的脑海里,心里。
以至于此时此刻。
看她连落泪都如此乖顺,他竟觉莫名的艰涩。
骆峋不能理解这种感觉。
也不喜这样。
比起初见时的娇怯畏惧,比起此时的乖顺恭敬,他更喜欢她如蝴蝶般朝他奔来,更喜她让他投壶时的娇俏。
可骆峋不懂。
正事上有不明白的,他废寝忘食也要将其弄懂,眼前的心境他却好像无从下手。
不知从何入手,他便索性不去深究。
倾身吻去她面颊上那滴欲滚落的泪,吻去她眼睫上的泪,然后亲在她额头上。
再绷着脸,把人拥进怀里。
“孤的不是,准你控诉,恕你无罪。”
槛儿本也是为了招他怜惜才哭的,难得太子失态,这种机会岂能错过。
但没想到,效果这么好?
同时感受着他似乎不同于以往的温柔动作,槛儿有一刹那的晃神。
知道这辈子的他变了,知道他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可真正感受到他冰冷面容下的温柔她还是有种不实感。
原来,他们之间可以这样……
“嗯?”
没听到怀里人的动静,骆峋低头看她。
槛儿就真控诉了,一手揪着他的衣襟,使小性儿似的轻轻啜泣抽搭。
“我、妾身还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以为您要打我!妾身以为、大晚上的……”
自称乱七八糟的。
“您吓坏我了,殿下您吓坏妾身了……”
最后仰头巴巴儿地望着他总结:“您下回来看妾,要不还是叫人先通传吧?”
也省得他不是误会她惦着元隆帝,就是把披头散发的她看成女鬼!
当然,槛儿知道太子在诓她。
但既然他说看岔了就看岔了吧。
骆峋:“……”
太子爷自知理亏,应了。
拿薄毯盖住她的身子,叫人进来掌了灯,他自己则细细检查起她的手来。
好在没有伤筋动骨。
手背靠近小指的地方红得厉害,拿凉水敷了敷,再抹上药膏便感觉好受了许多。
瑛姑姑与海顺还云里雾里呢,压根儿不清楚两位主子在屋里发生了什么。
先是听到类似巴掌的声音,紧接着屋子里的光线有变,瞧着是灯挪了地方。
再然后是两人隐隐的说话声,却听不清,当时外面的人也被吓得不轻。
还以为出了什么事。
这会儿看,怎么好端端的就伤了呢?瞅着也不像是行那事伤到的啊。
想不明白,又不敢问。
瑛姑姑只能暗暗心疼槛儿一番,待两位主儿躺下,她和海顺又领着人告退。
骆峋将槛儿的手捞过来,放到他的腰间搭着,省得动来动去把药蹭掉。
闹这么一茬,槛儿暂时也没瞌睡了。
但方才的事她也不想提。
便偎着男人轻声问起他今日当差可还习惯,可有用她叫人备的小菜糕点。
如此家常的闲聊话题,在昨晚之前骆峋只有在坤和宫听自家母后提起过。
他轻抚她的发,沉声道:“习惯,有食,往后的些东西便由你来交代备下,可愿?”
槛儿当然愿意。
横竖只是吩咐一嘴的事。
能替太子办事,不但能叫他惦着她,在这后院也是独一份的体面,何乐而不为。
槛儿当即喊了外间的寒酥一声。
报了几个小菜和点心名儿,叫她让小福子跑一趟膳房,明儿一早提前备好。
等她躺回来,骆峋勾起她的下巴。
借着帐外晕黄朦胧的光线仔仔细细地看她,看她明艳的眉眼,看她挺翘的琼鼻以及红艳艳的唇。
脖颈以下便没有再看。
他好像不会厌恶看到她的身子,但人刚被他吓了一通,他哪能只顾自己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求看她的身子。
又不是禽兽。
在槛儿的唇角抚了抚,骆峋低头覆上去。
极其温柔的一吻。
唇瓣相贴轻蹭,再微微含住,鼻尖似有若无地挨着,呼吸间徐徐交织勾缠。
槛儿觉得今晚的太子有点怪。
但感受着他呼吸中那丝不显的清冽酒气,结合他刚刚的一惊一乍。
她便又觉得合情合理。
且很快,槛儿被亲得再没有心思想其他。
一吻结束。
骆峋搂着她,眸光清明地看着纱帐。
睿王府。
睿王回府后先在自己的院子里收拾了一番,之后来了睿王妃这边。
“你见过太子的新妾,觉得人如何?”
睿王妃坐在妆台前由两个大丫鬟伺候着通发,见他一来就问起太子的新妾。
她轻笑一声,“你是指样貌还是人品?”
“你说呢?”
第71章 太子莫非不行?!
睿王往软榻上一靠,衣襟半敞,露出大片不算结实却也并不文弱的胸膛。
那张俊秀的脸因为他此时的动作和漫不经心的表情,多了几分邪魅之感。
睿王妃的两个大丫鬟不经意从镜子看里到自家王爷,羞得俏脸通红。
睿王妃看在眼里。
仍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笑脸。
“若说样貌,那是比我还胜三分,若说人品,老实吧,勉强上得了台面。”
睿王对太子的妾没那方面的兴趣,但听睿王妃说比她的样貌还胜三分。
他挑了挑眉。
“还能比你美?”
睿王妃是承德侯家的嫡次女,打小就是圈子里出了名的美人胚子,豆蔻之龄便有了京城第一美人的美誉。
睿王自认见识不浅,却也还没见过哪个女人能在美貌上胜过睿王妃呢。
“你见我什么时候这么夸过别人?”
睿王妃从镜子里睨他,一双标准的狐狸眼往上一挑,极尽妖娆魅惑。
“关键身段儿好,个头不低前凸后翘的,多数生了孩子的妇人都比不得,嗯……比昱哥儿的奶娘还丰腴。”
昱哥儿的奶娘是个年过二十的妇人,模样不咋好,身段儿倒是一等一的丰腴。
昱哥儿打小就被奶得好,如今都快五岁了,时不时还要吃几口奶。
比昱哥儿的奶娘还丰腴。
难怪连老六那么冷淡的人也开始宠起女人了,原来是喜欢这样的。
睿王喉咙发干,体内蹿起一股火。
压不住,他也不想压。
大步朝睿王妃走去。
睿王妃:“王爷可别来祸害我啊。”
睿王脚下一顿。
随即咬牙,整张脸都阴郁了下来。
该死的信王!
一个月前借他的心腹幕僚之手送了个带病的女人给他,让他损失了一名得力心腹不说,还害他染了病!
此仇不报,他不姓骆!
睿王心里有恨。
没有再说话,他一把将立在一旁的小丫鬟拽过来,发泄般将人抵在墙上。
两个大丫鬟对视一眼,红着脸领着另两个小丫鬟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睿王妃转身,背靠着妆台。
元隆帝喜欢美人,后宫女人多,几个成年皇子除了太子其他都是上行下效。
其中睿王府的女人最多。
但睿王比元隆帝差远了。
譬如元隆帝从不强迫人,不会叫下面左右脑子,更不会随便染指宫女。
睿王呢。
对外端的是君子如玉,风流倜傥,待府中的妻妾一视同仁,雨露均沾。
实则却是下流卑劣,荤素不忌。
偏睿王妃就爱他这样。
他越荒唐,她越爱。
睿王发泄着心中的怒火,见睿王妃的脸也红了起来,呼吸不稳,他笑出声。
“照你这么说,太子真是好福气。
只本王见识少,不知比本王的王妃还要美上三分的女子该是何等绝色,”
睿王妃的脑海中便浮现出睿王按着东宫那小昭训,狠狠挞伐的画面。
她顿觉口渴得厉害,紧接着唇角一勾:“王爷想知道,那还不简单?”
夫妻俩对个眼神。
心照不宣地笑了。
槛儿的月事迟了。
迟了半个月。
起初的几天因着她没感到任何不适,加上时日不长,就没贸然叫人请医。
可眼看半个月过了,月事还没来。
瑛姑姑就有些坐不住了。
寒酥、跳珠也发现了槛儿的异样,只不过两人素来都是行事稳妥之人。
也就没嚷嚷出来。
只私下里问了瑛姑姑一嘴。
大抵是槛儿这段时间跟没事人似的,三人便以为她没注意到月事的问题。
为了不让槛儿提前担惊受怕,亦或者白操心一场,她们决定暂时瞒着,等过个几天再找机会说出来。
也省得日子太短,诊不出来。
槛儿将她仨人的小动作看在眼里,觉得这几天她们怕是等不着了。
果不其然。
两天后。
太子妃以暑热渐盛,为避免后院女眷伤暑为由,请了东宫的几个女医来替曹良媛和槛儿她们请安脉。
低阶妃嫔和东宫低等侍妾没有定期请平安脉的资格,郑明芷此举既彰显了她的周到也封住了别人的嘴。
即便有人猜出她这么做的真正目的,也没人敢在明面上置喙什么。
因此这日。
槛儿请安回来没多会儿,两位女医来了。
此二人是东宫的医官。
知道这位宋昭训如今算得上是东宫实打实的宠妾,她们也不敢怠慢。
来了之后客客气气跟槛儿问了安,然后轮流对其进行一番望闻问切。
看诊完。
其中的赵女医道:“宋昭训脉象平稳,气血充盈,未有伤暑之状,继续保持现有饮食起居规律即可。”
瑛姑姑、寒酥、跳珠一怔。
刚刚她们把自家昭训主儿月事延迟了半个月这一点,也给提出来了。
赵女医:“可是有何问题?”
望晴,喜雨和银竹等人在屋外,瑛姑姑也用不着顾虑什么:“主子月事迟了半个月,要不二位再诊诊?”
两位女医明白了。
也没多言,直接替槛儿又诊了一次。
这一回她二人诊得更为仔细,又事无巨细地另问了好些别的问题。
得到了回答,二人对个眼神,最后低声交谈了一番才终于有了结果。
“月信周期确实为判断女子妊娠与否的一种方式,但此方式也不全然对。
女子的月事受多方因素影响,譬如气血、脏腑、外感、七情、饮食或体质差异。
昭训此前月事有规律可循,这一个月却无,极有可能和饮食,起居环境有关。”
赵女医温和地解释道。
寒酥嗫嗫:“所以,主子不是因为……”
赵女医:“目前来看宋昭训并无滑脉之兆,若不放心,可再多观察些时日。”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瑛姑姑她们也不好再说什么,客气地将人送出去。
“主子不必忧心。”
确定女医由跳珠领着走远了,瑛姑姑蹲在槛儿面前,笑着安抚道。
“是奴婢们懂得太少,这才闹了笑话,但您年轻,身子骨又好,就算这回不是,日后也有的是机会。”
寒酥替槛儿捏肩:“您侍寝刚两个月呢,日子还长,好消息是迟早的事。”
槛儿已经调整好了情绪:“我知道,我没多想,只是从前月事一直很规律。
这回突然延迟了这么久,经你们一提,我心里便也难免生了几分心思。
但既然女医说不是,那咱们就再多观察些日子,这事儿急不得,我也不急。”
她是真的不急。
横竖这辈子她是一定要生下曜哥儿的。
早生晚生都可。
槛儿是不急,郑明芷却不这么想。
早在距离槛儿第一次侍寝刚满一个半月的时候,郑明芷就打算等再过半个月就请人来替她诊脉。
为此,她这半个月都惦着这事。
就盼着能听到好消息。
结果女医竟说宋昭训没有怀胎迹象!
“没用的东西!”
郑明芷将茶盏拂到地上。
庞嬷嬷:“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左右殿下往她屋里去了那么多回,估计也快了。”
也只能如此了。
但这并不妨碍郑明芷觉得槛儿没用,觉得槛儿白长了那么一副骚身子。
连个孩子都兜不住!
这么想着,郑明芷的脑海里忽然冒出一个荒诞的念头,惊得她一哆嗦。
说起来。
太子至今去了金承徽那儿一次,秦昭训屋里两次,曹良媛那儿也有个十次了。
宋槛儿那边更是端午过后次次留宿,算起来太子如今来后院的次数还算可观。
按理……
怎么着都能让一两个女人大肚子了,东宫后院至今却没有一个女人受孕。
这正常吗?
郑明芷心惊。
太子,莫非是不行?!
第72章 有孕(1),太子的宠
太子自然是行的,槛儿上辈子经历了无数次,这辈子目前也没少受。
所以甭管郑明芷怎么在心里骂她,槛儿丝毫不慌,依旧该吃吃该喝喝。
又过了两天,还是没动静。
瑛姑姑和寒酥、跳珠不禁暗暗抱着一丝希望,想着可能真是日子太短了把不出来,三人便继续暗中观察。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
就在她们心里越发肯定,并为此偷乐的时候,槛儿迟了二十天的月事。
看来真是受起居环境和饮食改变的影响。
好在都想得开。
见槛儿都没把这场误会当回事,她们也就很快把这事儿给抛到脑后了。
尽管太子现在完全没按郑明芷安排的侍寝日子来后院了,槛儿来了月事的消息却还是照例报到了她那儿。
郑明芷听了,更觉得槛儿没用。
曹良媛的眼线给沁芳居递了消息,抚琴和弄墨笑得比年节得了赏钱还高兴。
曹良媛只觉得她们天真。
宋槛儿没有身子,她也没有。
有什么值得乐的?
何况如今宋槛儿比她得宠,这两个月该她侍寝的日子太子都没来沁芳居,之后却连着陪了宋槛儿两夜。
这说明什么?
说明宋槛儿一定会先她有孕!
所幸,她已经有了成算。
曹良媛缓缓吐出一口气。
临近六月下旬。
不知是伤了暑,还是夜里没盖好肚脐受了凉,槛儿刚结束月事便害起了病。
每日手脚发软。
对任何事提不起兴趣。
也没有胃口,听到用膳就犯恶心,好不容易吃进肚里的东西扭头便吐了干净。
且头晕头痛,身子体温高。
这些症状和女子有孕初期极为相似,正常情况可能都会觉得槛儿有孕了。
但因着月事刚走,加上槛儿上辈子拢共生了三个孩子都没有类似的情况。
所以她本人和瑛姑姑她们就都没往这上头想,只当这回是真伤了暑。
消息报到嘉荣堂。
郑明芷叫人请了医。
东宫的低阶侍妾没有资格请太医,有病了也是先由东宫的医官诊治。
因而这回来的还是那两位女医,一番诊断,得出的结论就是伤了暑。
开了药。
望晴和喜雨在后罩房架起炉子熬药,原想着主子用了药能转好,谁知槛儿一闻见药味儿就吐得昏天黑地。
喝不进药,又吃不下东西。
人倒是瘦得不明显,就是苍白虚弱得厉害。
而眼看万寿节将近,太子近日忙得脚不沾地,好几次回东宫都大半夜了。
海顺没敢在这时候拿后院的事去扰他,便自个儿替主子跑了一趟永煦院。
哪知宋昭训病得如此厉害。
海顺吓了一跳,假模假样招呼了太子妃一声就叫人拿着腰牌去请太医。
但太医得出的结论和两位女医一致,都道槛儿伤了暑,需要服药静养。
偏槛儿喝不进药。
这就成了难题。
如今海顺最是知晓宋昭训在太子跟前的特殊性,见状也不敢再瞒了。
刚好太子今日回得还算早,且明日休沐,海顺便等他沐浴完将此事上报了。
于是,等骆峋来了。
看到的便是往日娇艳如牡丹也似的小姑娘,此刻容颜苍白地卧病在床。
他脚下一顿。
“殿下……”
槛儿撑起身。
骆峋大步来到榻前。
将要起身向他行礼的人按回榻上躺着,然后很自然地握住槛儿的手。
“喝不下药?”
槛儿点头。
不舒服,她也没心思对他做戏了,只有气无力地回握了一下他的手。
“难受……”
话音还没落,眼泪就簌簌往下掉。
其实槛儿不想哭,她现在没精力做戏,可不知怎么她心里就是不舒坦。
尤其看着这张俊美冷肃的脸,她莫名其妙就想到了上辈子和他的种种。
想到他总冷着张脸,让人捉摸不透。
想到自己在他面前如何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槛儿心里便百感交集,可明明这些事她上辈子就不在乎。
这辈子更不在乎。
偏这会儿也不知怎么,就觉得委屈和不甘,不能冲他发泄,便忍不住哭。
瑛姑姑和跳珠她们在一旁看得又心疼又害怕,担心太子会嫌她们主子烦。
太子只沉默了片刻,然后转身坐到床头将人捞到怀里抱着,替她拭泪。
“别哭,仔细伤了眼。”
槛儿哭得更厉害了。
骆峋:“……”
侧目看眼瑛姑姑端着的药碗。
骆峋伸手。
瑛姑姑忙把药碗端过来。
骆峋让槛儿靠在自己怀里,一手端碗,一手拿着小匙舀了一小匙汤药。
尽量放缓音调。
“再试试,喝完有蜜饯。”
海顺瞳孔狂震。
说起来,他们家爷对宋昭训的宠,放在寻常高门大院里其实真算不得什么。
毕竟像是连番叫人侍寝,在侍妾屋里留宿什么的都是很稀疏平常的事。
可谁叫太子爷不同寻常呢。
一个平时不会做这件事的人突然做了这样一件事,当然就容易引起轰动。
就好比现在。
哪怕知道宋昭训在太子跟前得宠,乍一看到太子亲自喂其喝药,在场之人也还是免不得觉得心惊肉跳。
海顺只看了一眼被太子牢牢圈在怀中的宋昭训,便垂下眼不敢再看了。
太子亲手喂药,槛儿当然要给面子,且他的这一举动也让她心里有几分熨帖。
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
太子刚将药送到槛儿嘴边,她的喉间就一阵翻涌,随即推开他的手。
趴到他腿上,对着床外一阵干呕。
药洒到锦被上。
关键当着太子的面吐成这样。
屋里的宫人都吓了一跳,不知要不要跪。
瑛姑姑她们却是顾不得那么多了,赶忙过去顺气的顺气,端唾壶的端唾壶。
好不容易消停,槛儿漱过口。
骆峋觉得她的脸又白瘦了几分,衬着眼尾的那抹红显得格外可怜。
瑛姑姑请太子移步更衣。
但槛儿偎着男人结实而富有弹性的胸膛,嗅着他身上独有的香,竟难得觉得舒服一动也不想动。
骆峋有所察觉,索性将人抱到腿上坐着。
瑛姑姑悄然退到一旁。
“如此好受些?”骆峋问。
槛儿恹恹地“嗯”了一声。
骆峋握住她的手,就这么安静抱着人。
嘉荣堂。
郑明芷听说太子下了值不久就去了永煦院,她忍了忍,还是没忍住。
“一个是小姐的身子丫鬟命,一个捡块儿瓦片当宝玉,一个下贱的奴才也值得他宝贝得跟什么似的。”
早知他喜欢这种下流货色,她就该拿那些个低贱奴才把后院填满!
当然,这种想法只能在心里想想,包括刚刚的嘲讽,郑明芷也说得很小声。
她起身往外走。
“叫人去沁芳居跟香叶轩跑一趟,就说我要去探望宋昭训,她俩要来就来。”
她得看看那贱婢究竟病得有多严重,别病死了,还要累得她另寻肚皮!
郑明芷一行人到时。
槛儿正靠着太子昏昏欲睡,冷不丁听到院外的动静,她清醒过来打算起身。
“别动。”
骆峋按着她的肩。
槛儿仰头看他,“太子妃……”
骆峋的确不允许后院有谁落郑氏的面子。
郑氏还在这个位置上一天,她代表的就是他的颜面,是皇家的颜面。
然他也不是一味的迂腐。
她病成这样,还让她守这些规矩。
他成什么了?
“无妨。”
骆峋捏捏她的手,冷声道。
槛儿没什么力气,看他不在意规矩,她也就懒得动了,继续在他身上靠着。
于是,等郑明芷三人进来。
看到的就是她们那个从来都拒人于千里之外,仿佛谁都近了他的身,入不了他的眼的太子怀抱着宋昭训。
模样依旧冷。
却又与她们熟知的太子判若两人。
仿佛一块万年不化的冰山脚下忽然多了一朵娇花,旁人以为这朵花会被冰山冻死,谁知却陡然发现。
原来这座冰山,在为娇花遮风挡雨。
这一刻。
仿佛有什么在坍塌。
郑明芷,曹良媛以及秦昭训,只觉得心惊。
郑明芷领着曹良媛和秦昭训进来向太子见了礼,状似关切地看着槛儿。
“我只听人说你身子不适,女医来诊过说是伤了暑,吃上几服药便能养好,哪知结果竟是病成了这样。”
说着话,她的眼里流露出几分自责。
像是在为自己没看顾好女眷而感到愧疚,实则是在借此间接告诉太子。
并非她没尽到责任,是下面的人传话不仔细,也有暗损槛儿不中用之嫌。
一个伤暑也能搞成这样。
槛儿稍稍直起身子。
恭顺道:“太医也说是伤了暑,没什么大碍,劳太子妃和二位姐姐费心了。”
曹良媛的目光从太子和槛儿交握的手上扫过,心里的酸意压都压不住。
倒也不是吃味儿。
就是不甘。
不甘她至今连触碰一下太子都要被斥责越矩,这个宋槛儿却能如此被太子呵护在怀,手还握得这么紧!
有必要?
一个奴婢,究竟有何可喜欢的?
曹良媛想不明白。
面上倒还是平时的爽朗模样。
“瞧瞧这小脸儿,瘦得都只二指宽了,叫人都不忍心看了,这样下去如何是好?听说还喝不进药?”
槛儿是有些清减,却也没有这么夸张。
二指宽的脸,那能叫脸?
“那药苦得厉害,是有些犯恶心。”
槛儿无力地笑笑。
娇媚的眉眼自然流露出几分病弱,更显得她明明比郑明芷和曹良媛她们都丰腴,却分外柔弱堪怜。
曹良媛觉得此女当真是心机深沉,随时随地都不忘在太子跟前扮可怜。
她是绝对做不出这种事的!
“不喝药怎么行呢?”
郑明芷挨着太子旁边的凳子坐下了,曹良媛就坐到了榻前和太子相对着,握住了槛儿的另一只手。
“良药苦口利于病,这伤暑啊可大可小,妹妹还是得想法子吃些药才行。”
秦昭训赶鸭子上架被叫过来探病,也是存了几分在太子跟前露脸的想法。
但进门看到太子抱着槛儿的样子,她就想扭头回去了,可惜不能。
这会儿郑明芷和曹良媛都说话了,她也只能板着脸,硬邦邦地附和:“畏苦三分,留病七分,药还是得吃。”
理是这么个理儿。
但槛儿真吃不下。
非但如此,光是听到药这个字她的腹中就一阵翻滚,有了想呕的迹象。
骆峋看到了,抬手将人按到怀里。
“散了吧,省得过了病气。”
他的语气一如既往的淡漠,然而拥着怀里人的动作却不是那么回事。
曹良媛还握着槛儿的手呢。
下一刻手里就空了。
后知后觉是太子把槛儿的手抽了回去,曹良媛的心情那叫一个复杂。
还省得将病气过给她们。
合则他堂堂太子就不用跟患病的妾室保持距离了?就不怕被过了病气?
三人心情复杂地离开了。
槛儿是真的难受,以至于一时疏忽,都没想到可能会把病气过给太子。
他每天那么多事要做,可不能病了。
于是郑明芷她们走后,她劝太子也走。
骆峋只叫她安心歇息。
槛儿没精力同他拗,便真睡了。
骆峋动作轻缓地将人放到榻上,陪着她躺了两三刻钟,直到确定槛儿暂时不会醒来,他才起身出了卧房。
“请莫问期来一趟。”
莫问期就是莫院判。
历来只替裴皇后和太子看诊,请平安脉,偶尔元隆帝那边需要也会叫他。
但太子既开了口,海顺自然不敢耽搁,当即让袁宝跑一趟太医院。
等莫院判来的这段时间,海顺又当着太子的面问了瑛姑姑不少问题。
其实就是替太子问的。
瑛姑姑答得很细致。
不仅连这个月槛儿的月事迟了二十天提了一嘴,还把她们误以为昭训主子有了身孕的事也说了。
这事海顺知道。
不过因为东宫的医官和太医都没提起这事儿,他也就只当白高兴一场。
倒是骆峋听闻此事,蹙了蹙眉。
两刻钟后。
莫院判气喘吁吁地来了。
骆峋没让人叫醒槛儿,亲自来到榻前将槛儿的手腕放到了脉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