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福子和喜雨一来怕这样的事会污了主子的耳朵,二来也是考虑到他们主子从前跟他们一样的出身。
怕她听了会觉得不自在。
望晴看了看两人,拿手搓着袖边。
“……消息都传出来了,主子迟早会听到风声,现在瞒着不说,到时候主子会不会觉得咱们不中用,或是让主子觉得咱们知情不报存了二心?”
小福子和喜雨一怔。
他们只顾着顾及主子听了这事可能会不自在,却忘了最重要的一点。
那便是做奴才的。
最忌讳知情不报,欺上瞒下!
尤其在外收集消息这活儿一直是小福子在做,他今晚若瞒着消息不报,谁知道回头会不会引起昭训猜忌?
如此,以后还有他得重用的机会吗??
小福子一个激灵。
没敢再多想。
他当即对望晴撂下一句“谢了”,进屋把嘉荣堂的消息报给了槛儿。
望晴和喜雨跟着他进屋。
小福子说话的时候望晴就站在一旁,不动声色地暗暗观察槛儿的反应。
银竹瞥她一眼。
槛儿刚把要送给瑜姐儿的手帕做好,对小福子报来的消息并没有什么想法。
不是她忘本,翻身做了主子就不把和自己同样出身的人放在眼里。
而是这世上的不幸太多,日子难过的人太多,皇宫就好比一个缩小的人世间,多的是在底层挣扎的宫人。
哪里都有规矩管束。
哪里都有破坏规矩,累及无辜的人。
槛儿不是菩萨,如今她光是要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已是费尽心思,哪还有余力为素不相识的人伤春悲秋。
更何况,槛儿在广储司的时候曾险些被一个老太监强迫做了他的对食。
那一回她差点死了。
也因此后来每每听到这样的事,槛儿都会下意识感到排斥,对因为此事被惩治的人也生不出多少感触。
只不过,这会儿在屋里的人包括她在内,都是经历过底层宫人生活的。
槛儿自然不能什么反应也无。
没得寒了自己人的心。
且这具身子对险被老太监强迫那事记得还很清楚,槛儿也确实很不舒服。
于是,沉默良久。
她叹出一口气,看着小福子几人。
“这件事大家心里有数就行,别回头在外跟人谈论个没完,容易犯忌讳。
太子妃的用意是警醒,不是要让你们把这事在东宫传得沸沸扬扬。”
小福子等人连声应是。
“主子……是不是不高兴了?”重新退回院里,望晴状似不安地小声道。
“多多少少会吧……”
喜雨和小福子、银竹互视两眼,揣测道。
至于为什么会。
仨人都很心照不宣地没有明说。
望晴垂下头。
屋里,跳珠不想槛儿为了这件事坏了好心情,于是特意拿起那两条做好的帕子在灯罩前翻来覆去地看。
“主子的手艺真好,绣什么都跟真的似的,哪像奴婢绣啥都干巴巴的。”
槛儿配合地笑了。
“你若想学,我可以教你。”
“真的吗?!主子真能教奴婢?”
跳珠是想逗槛儿开心才挑了这个话题,但她的绣技不精也是真的。
内务府培养她们这些大宫女时,会要求她们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
但五个指头尚且有长有短。
是人自然就有擅长,不擅长的。
“当然是真的。”
槛儿的绣技最初是在广储司磨练出来的,十大绣种都有接触,不过最精通的还是当属京绣、苏绣和杭绣。
后来到了嘉荣堂。
头两个月偶尔还能绣些东西,后来被调到后院就再没有时间碰针线了。
还是后面要伺候太子,郑氏专门让她把手养回来,她才重新拿起了针线。
真要说起来。
槛儿现在可是几十年的老手艺人。
跳珠真心觉得昭训的手艺好,闻言不禁笑开了花儿:“多谢主子,主子您真好!奴婢一定好好学!”
说着话,两条小手帕被她折好了。
“奴婢去叫银竹进来。”
“不急。”
槛儿从她手里拿过帕子。
“总得寻个好看的盒子装着,再说大晚上的往元淳宫送这个也不合适,殿下这会儿指不定忙着呢。”
另外这事还是得给郑氏打声招呼。
省得日后太子不在,对方拿此事做文章,说她不将她这个主母放在眼里。
她不会再对郑氏畏手畏脚,但规矩以内的事槛儿也不会让对方抓住把柄。
差两刻钟亥时。
槛儿起身:“不早了,安置吧。”
太子确实还忙着。
元隆帝说话算话,今儿一早在早朝上正式宣布了准许太子入朝一事。
也和骆峋料想的如出一辙。
父皇安排他去了工部。
且不是叫他协助尚书或侍郎办差,而是在司务厅为他另增设了一个司务职位。
所谓司务厅,便是各部都有的一个,专掌监印,文书清单收发保管,以及物资调配等基础事务的部门。
而司务,满打满算只有从九品。
当然,这里的官衔对太子来说只是一个虚衔,因为太子进六部的目的在于历练,而非真就要做这么个官。
但即便如此,众人还是吃惊不已。
即便当时骆峋没有回头看,也能想象到睿王及在场众臣的面色有多精彩。
常言士农工商,若论六部中哪个部门为最末之流,必定当属工部无疑。
说得好听是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
说难听些,其实就是个管修房子修路修渠修器具,各种修修补补的部门。
干的活儿脏累也就罢。
关键做的差事都和银钱相关,随时随地要看户部的脸色是其一。
弄不好哪处的宫殿房子垮了,柱子坏了,哪里的河沟堵了,大坝决堤了。
最先被骂的都是工部。
当然,从中真捞了油水的就不说。
骂了就骂了,死都不足惜。
总而言之。
事多、权轻、责任重,朝中的人就没几个是主动愿意到工部任职的!
那就不是个好去处。
从九品的司务,还没有芝麻绿豆大小的一个位置更不是储君该坐的!
然而君无戏言。
圣旨都下了。
且司务官职虽小,却也是食君俸禄替百姓谋福祉,太子就是实打实地入了朝。
能入朝为官便是好事。
这一点,谁能有异议?
没人敢有异议,也没人敢置喙,即便有替太子不平的也都只能暗暗扼腕。
倒是骆峋。
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乐见其成。
因为司务管的文书包括诏令,工程图纸清单,以及地方的工程奏报之类。
协调物料需精通算数账目,同户部、都察院对接,宫廷工程要与内务府对接。
工匠协调,涉及到用人。
地方工程要与各地官员往来文书,哪处有灾情第一时间掌握的亦是司务。
等等,这些都是讲究实干的。
与其到其他地方领一个清贵闲职,骆峋自然更偏向于能干实事的地方。
六部衙署位于宫门外的千步廊广场,他今后也要每日到衙署点卯上值。
但六部的司务厅按规定原先都只有两名司务,因为管理的文书较多,这两名司务都有各自单独的值房。
如今工部增设了一个司务。
显然就差了一个值房。
所以元隆帝今日一早给太子安排好差事的同时,也命工部五日内收拾出一个值房以供太子使用。
至于这几天。
元隆帝让太子自行安排。
骆峋便在下了朝后,叫人到工部搬来了近两年工程营造的案卷账目。
整整一日他都在和这些东西打交道,直到夜半时分,海顺提醒了第三次。
骆峋方才离开书房。
也是躺上了榻准备就寝的时候,他隐隐约约觉得少了什么,少了什么?
骆峋翻身。
手无意识往旁边搂,却是只搂到了一团锦被,锦被上的香也是他惯用的。
骆峋这才恍惚想起。
哦,少了她。
海顺在外间听到太子翻身的动静,轻手轻脚地进来:“爷,要喝安神茶吗?”
骆峋扭头。
对上海总管那张平平无奇的大饼脸。
片刻,太子重新转过头去。
海顺:“???”
这啥意思??
请安刚开始没多久,槛儿和曹良媛、秦昭训就被郑明芷耳提面命了一番。
大致便是太子如今已入朝,近日没时间来后院,希望她们能安分守己。
勿要惹什么事端,叫太子分心。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
槛儿自然不好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说想请太子帮忙转交两条小手帕。
于是等回了永煦院。
槛儿用完早膳后不急不慢地叫小福子去库房寻了几个漂亮的锦盒回来。
然后选了一个适合稚龄孩童的,把两条手帕放进去后就将锦盒暂搁在了书房。
如是过了五日。
后院里负责采办的几个管事太监和嬷嬷拿着牌子,跑了几趟内务府。
回来后凑一起剥瓜子唠嗑,说是殿下后儿个就要正式去工部当差了。
陛下还点了四个武艺高强的禁军跟着,命他们全权负责殿下在工部衙署的安危,若有差池提头来见!
消息是小福子从外面带回来的,也不知他是怎么和这些老人精搭上线的。
总归消息保真。
上辈子大概也是这个时候,槛儿在嘉荣堂听庞嬷嬷和郑氏提起过这事。
考虑到太子当差后只会更忙。
槛儿便还是在第二天请安结束,等曹良媛和秦昭训她们走了,向郑明芷提起了给宣王大郡主回礼的事。
郑明芷自打顺国公夫人那日离开东宫后,整个儿心态就变得异常平和。
当然,对槛儿还是极其不顺眼的。
只不过以往她但凡想起槛儿,就压制不住心底的火气,哪怕脸上表现得再温和,心里也总会觉得窝火。
这几日不一样了。
她看槛儿不顺眼归不顺眼,却不会再感到窝火,就像是彻底把槛儿当成后院里无关紧要的小猫小狗。
下贱,卑劣。
不值得她费心。
所以当槛儿向她提及回礼的事时,郑明芷都没追究小丫头片子送赔礼之事槛儿为何没在当时告知于她。
甚至也不介意此次太子插手女眷往来,替槛儿转交回礼的这事儿,只问了一句要送的东西是什么便作罢。
槛儿察觉到郑氏的转变,猜出对方的这番变化定然跟顺国公夫人有关。
不过,上辈子没有这么一段。
所以槛儿一时也猜不太透顺国公夫人和郑氏,私下里究竟盘算了什么。
总归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槛儿并没有因此便时刻紧绷着神经。
临近午膳时分。
银竹将锦盒送到元淳宫。
太子爷刚从书案前起身,准备移步至膳厅,听闻永煦院来了人送东西。
太子爷的第一反应是:
想他了?
自己近日看那堆案卷、账簿看得晕头转向,夜里做梦都是工程核算。
自然就忘了她。
太子爷便想,莫非小昭训想他了,所以才以送东西的方式来邀宠?
念头刚起,银竹毕恭毕敬地进来,再毕恭毕敬地捧起锦盒道明了来由。
太子爷:“……”
太子爷还没来得及扬起的唇角重新抿紧,也终于想起还有这样一件事。
他对小昭训要送给瑜姐儿的回礼不感兴趣,也很君子的没有打开锦盒,只让海顺将东西拿下去叫人检查。
这自然不是不相信槛儿。
觉得她会从中做手脚。
而是太子行事向来稳妥谨慎。
送别人的东西前会检查,东西送到对方手中亦会叫对方检查,如此以防东西在运送途中被人暗中动手脚。
待海顺确定东西没有异样,太子爷当场着人送去宣王府,银竹恭敬告退。
太子想起一事。
屏退左右,他的指尖随意在书案边沿轻敲两下。
西间的帘幔微动。
下一刻。
一个其貌不扬,一身内侍装扮的人从里面走出来,而后不待太子开口询问。
那人主动禀道:
“属下等人翻遍几处王府及方圆数十里可疑人家,未曾发现有人对宣王殿下行巫蛊、厌胜及魇镇等术法。”
骆峋:“姜氏?”
“姜府近来一直安分守己,姜氏这两月忙于创作新话本,经营她的吃食铺子,此外并无其他异动,宣王府近日也不曾有人出现可疑之举。”
骆峋颔首。
“继续盯,切忌掉以轻心。”
“是。”
书房恢复安静。
西间临窗的墙角处,帘幔微微晃动。
骆峋双手负后立在书案前。
稍顷,他迈开步子走出书房。
膳厅里,午膳被摆上桌。
骆峋净了手落座。
视线不经意瞥过桌上的一道汤,他想起前些日子同槛儿一道用晚膳。
看她吃东西,他的胃口似乎也好了不少。
这个时辰,她应该也在用午膳。
他抬眸看向窗外。
晌午的日光明晃晃的。
烈日炙烤着路面,院中的几株罗汉松在骄阳下苍翠欲滴,枝叶纹丝不动。
抿抿唇,太子爷执起银著。
心无旁骛地用起膳来。
锦盒送到宣王府时,瑜姐儿正守在宣王妃的榻前,乳母端着午膳候在屋外。
宣王妃撇过头掩唇咳嗽两声,另一只手推了推瑜姐儿的小肩膀:“听话,回屋让乳母陪着你用膳。”
瑜姐儿抓住娘亲的手。
“娘你慢慢说,不着急,不着急。”
“娘没事,你乖乖……”
宣王妃咳得缓不过气。
屋中下人一通忙活,宣王妃终于止住了咳,戴着面纱垫着靠枕坐在床头。
“娘,你好些了吗?”瑜姐儿挣开乳母跑进来,泪汪汪地望着宣王妃。
宣王妃扯出一抹笑。
替小家伙擦干脸上的泪。
“娘好多了,瑜姐儿不担心了。”
她的病是从娘胎里带来的。
算不得多严重,就是比常人更易受凉或是风热,每每总会缠绵个十天半个月。
其实被养在蓉嫔身边的那十多年里,她的身子骨已经硬朗了不少,性子也比在柳家活泼开朗了许多。
成婚的第一年。
宣王待她比从前更温柔体贴,那一年她只病了一回,不到三日便痊愈了。
身边人都说她这是要好全了,太医也说继续这样保持下去,根治并不是不可。
哪曾想……
喉头发哽,宣王妃强忍着咳意。
“再不去用膳饭菜该凉了,吃了凉凉的东西肚子会痛,你想肚肚痛吗?”
瑜姐儿不想肚肚痛,但她更关心娘亲:“我想就在娘这里吃,娘也吃。”
宣王妃摸摸女儿的脑袋瓜。
“娘之前不是跟瑜姐儿说过吗,娘在生病,瑜姐儿和娘待久了也会生病。
瑜姐儿如果生病,娘便也会担心,娘一担心可能会病得更严重,瑜姐儿不想生病也不想让娘担心对不对?”
瑜姐儿抽泣了一下。
刚想点头,外头传来丫鬟的声音。
“王妃,太子殿下着人送了东西过来,说是宋昭训给大郡主的回礼,已经检查过了,奴婢现在送进来吗?”
宣王妃反应了一下才想起,几日前女儿编了一根五彩绳给宋昭训作赔礼。
对方居然回礼了。
宣王妃叫丫鬟把东西送进来。
瑜姐儿记起爹爹训她的时候提过,六叔家的新小婶婶好像就叫宋昭训!
丫鬟将锦盒呈到小主子面前。
“来人说宋昭训叫她代为转告郡主,郡主的礼宋昭训已收到,宋昭训很喜欢,也很谢谢郡主的礼。
请郡主不必将家宴中的事放在心上,盒里的东西出自宋昭训之手,望郡主笑纳。”
瑜姐儿看向娘亲。
亮晶晶的大眼睛里满是期待。
宣王妃轻拢面纱,柔声笑道:“送给瑜姐儿的,你自己打开看看。”
瑜姐儿立马笑开了,小手捧过锦盒放到床头的绣墩上,然后轻轻打开。
两条小手帕的料子都用的是丁娘子棉布,此布产自松江府,质地柔软细腻,轻薄透气,极其适合用来给小孩子做手帕、围兜什么的。
其实还有更高级的三纱布,但太过高级了并不适合槛儿现在的位份。
两条手帕一般大小,折得整整齐齐,瑜姐儿选了左边的那条拿起来抖开。
便见手帕的一角绣着一个小小荷花池,几株粉嫩的荷花大小不一,亭亭玉立,有的绽开有的还是花苞。
池面上几片青翠欲滴的荷叶,上面还有剔透的水珠,随着手帕晃动,水珠们就像是在荷叶上滚动似的。
既好看,又好玩。
瑜姐儿:“娘你看,好漂亮!”
宣王妃没有伸手接,大丫鬟挽香从小主子手里接过帕子代为翻看了一番。
旋即惊讶:“主子,如果这帕子当真出自宋昭训之手,那这位宋昭训的手艺也太好了,奴婢摸着一点儿不刺挠,给咱们郡主用正正好!”
瑜姐儿把另一条帕子也展开。
这条上面绣的是两只偎在一起的小兔子,一只体型稍大,一只体型较小。
小的那只闭着眼蜷成一团貌似睡得香甜,耳朵软绵绵地贴在脑袋上。
大的那只则半眯着眼,半边身子罩着旁边的小兔子,一只耳朵微微耷拉,另一只耳朵则呈竖起警觉状。
仿佛在保护身旁的小小兔。
槛儿绣技好,两只兔子的毛发皆纤毫毕现。
单这么看着便让人觉得软乎乎毛茸茸,甚至随着手帕晃动,两只小兔的毛毛还宛如被风吹动一般。
“我知道这个!”
瑜姐儿把帕子摊在掌心,胖乎乎的手指指着大的那只兔子,脆脆道。
“这是娘。”
又指着小小兔:“这是我!”
最后总结:“这是一对母女兔兔,大兔子保护小兔子,就像娘保护我!”
小丫头扬起肉嘟嘟的脸蛋,黑葡萄似的眼睛望着娘亲满是亲昵和依赖。
宣王妃的心软成一滩水。
“我闺女真聪明,一下子就看出这是母女兔,娘听你说才看出来的呢。”
瑜姐儿嘿嘿笑。
挽香在一旁连声感慨:
“这得练多少年才能绣成这样啊,这两方帕子,这样的用料加刺绣手艺放外面都能卖到二两一条了。”
宣王妃知道宋昭训是宫婢出身,却是不知对方从前具体做的什么差。
如今来看,估计便是和绣技相关的。
看着瑜姐儿对两条小手帕爱不释手,宣王妃想起了那位宋昭训的模样。
的确是个标致人物。
娇而不作,媚而不俗。
眉眼间自带一股温婉灵秀的气质。
且单从送瑜姐儿的这两条帕子便能看出,此女亦有颗七窍玲珑心。
换做是其他府上的哪个妾室用心如此巧妙,宣王妃必定会当对方有所图。
但东宫的侍妾,宣王妃便不这么想了。
宣王没有母族,养母蓉嫔的娘家远在庆阳,父亲只是庆阳府宁州知州。
蓉嫔打从进宫便依附于皇后娘娘,宣王也是打小跟在太子后面长大的。
太子无需拉拢宣王什么,太子的侍妾自然也不必以这样的方式来讨好她。
想来对方的回礼也只是出于礼节性。
宣王妃没有多想,她不喜姜侧妃是真,但不代表她就厌恶所有妾室。
日后若有机会。
倒是可以与这位宋昭训聊上一二。
看着瑜姐儿还在端详那对儿母女兔子,小嘴里嘀咕着“娘要多多吃饭,长得和这只兔兔一样胖”。
宣王妃的心酸得发苦。
她如何不知道要保重身子,如何不知道只有她好,她的瑜姐儿才会好。
为了瑜姐儿,她也该打起精神来。
可心里明白是一回事,做起来却好难。
十六年的情分啊。
宣王妃想不通。
他们十六年的情分,如何就抵不过他与姜侧妃短短不到两年的相处……
“东宫的宋昭训给大郡主送了东西?”
揽霞居。
姜侧妃刚午睡起来便听陪嫁丫鬟春桃来报了此事,忍不住挑了挑眉问。
春桃:“据说还是宋昭训自己做的两方帕子呢,大郡主都别到衣裳上了。”
姜侧妃嗤笑。
原书里的宋槛儿就算替太子妃生了儿子,得了宠,也没有这个胆子。
也是好笑。
重生了不想着出宫干事业就算了,如今还以侍妾的身份来巴结宣王妃。
宣王妃也是。
好歹宣王是书里的男主,她是女主。
堂堂超一品的亲王王妃,居然让郡主女儿收了一个区区七品侍妾的礼。
她都不觉得没脸吗?
姜侧妃是真心看不起宣王妃。
小家子气。
关键又病又弱,走一步喘三步。
对外人好得不得了。
对男主宣王就是各种阴阳怪气。
看小说的时候姜侧妃就不喜欢宣王妃这个女主,穿过来了还是不喜欢。
就宣王妃这种又病又作的性子,放别的小说里恐怕一章不到就下线了。
幸好她穿来了。
姜侧妃想。
既然穿了书,那她现在所在的这个世界便是穿书世界,她就是穿书女主。
至于宣王妃这个原女主。
哪边儿凉快,哪边儿待着去吧。
姜侧妃起身,来到妆台前。
春桃和另一个丫鬟秋桂伺候她梳妆。
姜侧妃对着镜子欣赏起自己美丽的容貌,欣赏着欣赏着,她想起一件事。
秀眉渐渐皱起。
和宣王一起用过晚膳,两人在外消食后回来沐浴,宣王冲洗好跨进浴桶,姜侧妃拿脚点了点他的胸膛。
“之前我跟你说的事,你有对太子说吗?”
宣王皱了皱眉。
下意识对姜侧妃的此等僭越行举极其不满,当即就要冷脸发作。
然而这种感觉在他对上姜侧妃娇艳的脸时,又突然消散得无影无踪。
心里只剩下对眼前人的宠溺和纵容。
“什么事?”
宣王在水里握住姜侧妃的脚踝,旋即一个用力将人拉到自己怀里。
姜侧妃娇呼,熟练地攀住男人的脖颈,身前特意往他精壮的胸膛上蹭。
宣王闷哼。
但就在这时,姜侧妃忽然推开他。
“看来王爷是没把我的事放心上了,那今晚还请王爷另寻别处就寝吧。”
说着,人就要出去。
被宣王一把拽了回来。
“你是指让六哥废了宋昭训的事?”
姜侧妃斜他一眼,冷哼。
男人就是贱,还要训!
宣王捏捏她的脸。
“不是我不把你的事放在心上,而是宋昭训是六哥的侍妾,我一个大男人,怎好插手兄长后院的事?”
还大男子主义!
姜侧妃更不高兴了。
“照你这么说,她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默认她比我漂亮这事就这么算了?
你不好插手你兄长后院的事,那你的女人被他的女人当众羞辱,你就没想过替你的女人出气??”
还有一句姜侧妃没说。
你不是小说男主吗?
男主不都应该随时随地,不分时间场合地护妻,替自己的女人找回场子吗?
不然算哪门子的男主!
“人家当时估计也没……”
宣王不想姜侧妃揪着这件事不放,谁知话说到一半,那种莫名的感觉又来了。
他像是突然惊醒。
猛地推开姜侧妃,心底的厌恶感如滔滔江水。
“好啊,你推我!你居然推我!”
姜侧妃愣神之后掩面假哭了起来,同时不忘维持美丽的哭相和哭声。
宣王使劲摇摇头。
那种感觉再度消失。
将人重新搂进怀里,又是亲又是哄,闹了小半个时辰才终于把人哄好。
“那你是答应了?让你六哥废了那个侍妾,”姜侧妃假装抽泣着问。
宣王随口敷衍:“废不废的,我哪能这么跟六哥说,顶多委婉提一嘴。”
弟弟插手兄长后院之事本就不妥,遑论还是为了这么一个无足轻重的缘由。
别说六哥不会听他的。
便是听他的,宣王也没脸开这个口。
六哥至今未有子嗣,后院的女人又本就不多,好不容易纳了这么一个。
他还要怂恿六哥把人废了。
胡扯呢。
哪有这么当弟弟的。
姜侧妃觉得宣王真没出息。
白瞎了他男主的身份。
她不满地撇嘴,倒也没有继续揪着不放。
谁叫古代的男人就这个狗样呢,该守的规矩不守,不该守的守一大堆,废个侍妾也值得他们推三阻四的。
这不好插手,那不好开口。
没劲透了。
不过没关系。
宋槛儿重生了又怎么样呢,小说里重生女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还少吗?
姜侧妃不知道这个世界的宋槛儿是什么时候死了重生回来的,但书里的宋槛儿从奴才一跃成为东宫宠妾。
再到淑妃、庆昭帝的继后。
足足被独宠了近三十年。
够享福的了。
重生个屁啊!
总不能书里书外前世今生都让同一个人享福吧,那老天也太不公平了。
姜侧妃真心期待宋槛儿这辈子被别人踩在脚底下,估计会很精彩!
要不,她来帮宣王夺嫡吧?
只要把太子拉下马,宋槛儿的这辈子不就做不成皇后,享不了福了?
而且她还能捞个皇后当当!
这么想着,姜侧妃眼珠子一转,转而搂住宣王的脖子仰头亲他的唇。
宣王不自觉避了一下。
姜侧妃没有察觉,亲到了他下巴。
一瞬间,宣王莫名心慌得厉害。
“哗啦”一声。
他站起身,眉头紧皱:“突然想起还有公务没办,你沐浴完自行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