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珠/成婚前你不是这么说的!by松庭
松庭  发于:2025年10月10日

关灯
护眼

“公主。”
谢君竹突然郑重地握着骊珠的手,柔顺的目光忽而坚定:
“倘若公主真的为人所制,我们几家叔伯别的做不到,但秘密护送公主回到雒阳,却可以一试!”
骊珠错愕地眨了眨眼。
细问之下,她才知道今日学堂中发生了什么。
公主果然大怒,众人都觉得意料之中。
薛惜文处处与公主作对,那个流民帅,怎么能与薛惜文的哥哥称兄道弟?
“——谁说的!是谁说他舌头上有邪术,简直胡说八道!”
几名女学子怔愣望着满面怒容的公主。
“公主……您是为这个生气?”
“当然生气!我最讨厌巫蛊之说了!”
就像当初薛道蓉说她克死了她娘和裴照野。
今日又听到旁人说裴照野的舌头也是种邪术,骊珠如何不生气?
谢君竹忙道:“我们也是不信这个的……不过,公主就只是气这一点吗?”
骊珠余怒未消,不解道:
“那还要为什么生气?薛怀芳吗?他肯定是在与薛怀芳虚与委蛇,帮那少年脱身啊。”
“……”
迎上骊珠纯澈得毫无怀疑的目光,几人只觉痛心。
被骗了啊。
公主这都被骗成什么样子了?
场上那一杆子能把草地打出个坑来的男人,就差把枭雄两个字写在脸上了,又岂会有这么良善的念头?
几人不好明言,只能迂回绕着弯,劝说骊珠。
要有防人之心。
千万不可听信男人的鬼话。
骊珠托着腮笑吟吟听着。
“你们真好。”
谢君竹几人愣了一下。
“薛惜文不是不让你们与我结交吗?为何还要冒险跟我说话?”
几人对视一眼,最后还是谢君竹开口道:
“论理,公主为君,我等本就该敬之,岂能因薛家势大,便退避不理?论情,若非昔日陛下为公主开了入兰台听学的先例,太学、郡学也不会接连开始接收女学子。”
“虽然及笄之后,我们便要履行婚事,不过,能有这几年待在郡学的时光,也弥足珍贵,又如何能不感激公主呢?”
听了谢君竹这番话,骊珠心头似有草长莺飞。
她想到之间见谢家男子时的场景。
其实谢家男子已经算是给足了面子。
至少不会像其他绛州世族那样,因为畏惧薛家就将她拒之门外。
但他们对她,也仍然只是敬着尊着,不会跟她说一句逾越的话,也不会听她真正想说的话。
谢君竹和这几个女学子却跟她毫无隔阂。
好像天然就会支持她一样。
骊珠望着谢君竹道:
“前几日我向父皇去信,用的是你之前给我的那种黄纸,父皇与朝中几位重臣看过之后,回信给我,大加赞赏——君竹,我想替你讨一个爵位,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几人蓦然怔愣。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谢君竹本人更是茫然,不明白这话题跳得为何如此之快。
“公、公主……为什么……”
“前朝宦官改进造纸之术,获封侯爵,如今你更进一步,连最后虫蛀的问题也解决了,今后天下重要的文书,都能逐步抛弃沉重竹简,改用轻薄的纸张,这是利国利民,青史留名的事,你本就该得这个爵位。”
“可、可是……”
“可是你是女子,而且天下战乱,国库空虚,对吗?”
谢君竹艰难点头,就算在太平盛世,这样的事也不容易啊。
骊珠冲她笑了笑:
“没关系,我会告诉父皇,从我的封地里出。”
几人皆愕然呆住,比刚才还惊讶。
闻所未闻!
天下几时有公主用自己的食邑,给旁人加封爵位的?
眼前的公主却像是已经考虑了很久,平静道:
“我在绛州有两郡一县的食邑,我知道,薛家侵占民田,瞒报人口,实际收上来的赋税不足五成。”
“但如果封侯,你就能立女户,享食邑税收,得律法保护,宗庙内独享一支香火——”
旁边的一位女学子不由自主地哇了一声。
骊珠偏头看她:“你也想封侯吗?”
那女学子连忙摆手:“我并无君竹这样的本事……”
“也可以花钱买的。”
骊珠平静地丢出一句石破天惊的话。
“……什么?”谢君竹瞠目结舌,“买什么?”
“买爵——纳粟千石,拜爵一级,食邑千户,只限女子。”
这几日,骊珠已经想遍了所有能够筹措粮饷的办法。
战事迫在眼前,所有合理合法的办法都全无用处,只剩下一些非常手段。
冒出这个念头的时候,骊珠自己也大吃一惊。
怎么能卖官鬻爵呢?
她少时听太傅讲学,曾深以为耻,认为这天下就该凭实力取官,凭功勋进爵。
所有的徇私舞弊,蝇营狗苟都该被彻底扫除。
然而,骊珠前日得知,母亲祭日将近,父皇又要大兴祭祀,一连三日,耗费的钱财每日数十万计。
骊珠简直气得半死。
她不知道父皇的钱是从何处来的,但想也知道,绝不会是来路清白的钱。
她在绛州缝缝补补过日子,父皇却过得好似有今日没明日。
既然如此,那大家都来卖吧!
他卖官,她卖爵,日后写在史书上,人们骂她也得把他捎上,说一句都是随了她爹!
骊珠对她们道:
“当然,你们若真的纳粟给我,势必会与薛氏为敌,但如果——我是说如果,薛家倒台,被藏起来的百姓入籍纳税,封邑的赋税也会翻倍。”
几位女学子并非久居后宅的闺秀,很清楚这其中的利益与风险。
纳粟的钱粮从何处来?
唯有陪嫁。
出身大家族,她们陪嫁的庄田铺子极其可观。
这是她们唯一可以支配的财产,是用来冒险换一个女侯,还是带着陪嫁安安稳稳去嫁人,这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决定。
骊珠也深知这一点。
所以,她并不着急等她们的回答。
砰——!
伴随着丹朱一球击倒一名学子的脆响,这场击鞠结束了。
“谁赢啊?哪边赢了啊?”
骊珠晃着谢君竹的胳膊问。
谢君竹看着她明亮纯澈的目光,一时难以将她与方才说着要卖爵的模样联系起来。
她道:“回公主,是你们赢了。”
骊珠顿时笑弯了眼,提裙跑向草地。
只见那道嫩鹅黄的身影翩然而来,在并不明朗的天色下,像朵迎春花似的扎眼。
众人羡慕地看着迎春花似的美人朝裴照野走去,皆是一副恨不得以身替之的神色。
上午的课业告一段落。
草场人多眼杂,骊珠以想学骑马的名义,与裴照野顺着溪畔往僻静处而去。
“……谢稽还想给我们流民军一个下马威,今日就叫他看看,到底是谁给谁下马威。”
骊珠看着正在栓马的裴照野,轻笑道:
“我怎么觉得,谢先生只是借机想摸清你们每个人的性格能力?”
裴照野瞥她一眼:“或许吧,反正你的谢先生在你心目中总是神机妙算。”
骊珠也不反驳。
他在溪边洗手,她便跟着蹲在他旁边,将卖爵之事同他简单说了一遍。
“这是你想出来的办法?你居然会想出这种办法?”
听他不敢置信地反问了两遍,骊珠对上他讶然目光,竟莫名觉得有些羞耻。
“……我也不想用这种办法,可是,我真的想不出别的办法了……”
骊珠低头揪着溪边枯草。
“你说,太傅知道了会生气吗?他会不会觉得自己教出了一个坏学生,他明明还和谢先生夸我,可我最后,只能用这样的馊主意……”
她仍维持着抱膝蹲着的姿势,然而旁边伸来一双长臂,便将她整个人纳入怀中,密不透风地包裹。
“这都算馊主意,那我想出来的主意算什么?那都不叫馊,恐怕应该叫……”
骊珠捂住了他的嘴,并不想听到什么有辱斯文的字。
裴照野不说话,只是笑着吻她的掌心。
骊珠被他亲得手心发痒,不得不松开。
骊珠突然想到了什么:“你跟薛怀芳说了什么?他怎么走得那么干脆,还没迁怒你?”
“男人能聊开心的话题还能有什么?”
裴照野轻笑一声:
“我跟他说,我有家传秘方,能壮阳,包他重振雄风金枪不倒——”
薛怀芳到现在也不知道,裴照野就是把他挂了一夜,害他不举的罪魁祸首。
骊珠听得皱鼻子:“然后他就高兴了?”
“何止,还说下次喝酒叫我,介绍几个朋友给我认识,好东西一起分享。”
“……好低俗的交友。”
“都跟你说了,男人就是这种东西。”
他看着骊珠嫌弃的表情,笑得胸口发震。
骊珠却笑不出来,有些发愁地看着他:
“可你又不是这种东西,你帮了郡学里那个少年,他却不一定领你的情,还觉得你是在讨好薛怀芳。”
裴照野无所谓:
“我是来跟谢稽学东西的,不是来交朋友的,他们想什么我压根不在乎。”
“可是我在乎啊。”
她的拇指贴上他的唇。
“这里不是什么邪术,是你受过的伤。”
他定定看着她微微蹙起的细眉。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忽而唇瓣微张,轻轻含住了她的指尖。
濡湿的舌和坚硬的银环,两种触感同时从指尖传来。
骊珠被他舔得有些背脊发麻,明明是她的手指在入侵他的口腔,那双浓黑的眼却一错不错地盯着她,像要钻进她心里去。
“……你不觉得痛吗?”
骊珠很怕自己的手指弄疼了他。
“不痛,”他吻了吻她的手背,“只觉得爽。”
“……”
“放心好了,这些公子哥都是锦绣堆里养出来的小羔羊,现在对我还有些敌意,等过几日,我溜他们跟溜狗一样。”
裴照野将搁置一旁的发冠拎过来。
“公主替我戴上发冠好不好?”
方才跑马太热,裴照野解了发冠,散着发。
骊珠红着脸在旁边的溪水里洗了洗手,擦干之后,才伸手替他束发戴冠。
她做得很熟练。
简直比替自己挽发还熟练百倍。
而且还总是偷偷摸摸,鬼鬼祟祟地瞥他,仿佛他戴冠之后再看他,会让她有些心虚一样。
裴照野目光幽深地盯着她。
骊珠的确有些心虚。
因为他一旦束发戴冠,骊珠就很难不用前世看裴胤之的目光去看他。
可他又更稚嫩,更年轻。
让“他们是处于不同时间的两个人”的这种感觉愈发强烈。
骊珠正想着自己这样算不算同时喜欢两个人,下一刻,刚在他下颌系好结的同时,他的唇便压了上来。
骊珠缓缓提了一口气。
看着近在咫尺的熟悉模样,她忽而心口酸涩,没有闭眼。
裴照野却能清楚感受到,扶着他肩膀的手有多柔软,腰腹贴得有多紧。
他偏着头,一遍又一遍地吻。
……算了,看在她能消气的份上,下次也不是不能穿着这身衣服做。

驿卒带着骊珠的书信, 穿过几场春雨,抵达雒阳城时,堤岸边的垂柳刚刚抽条。
街头巷尾飘散的却并非春日的气息,而是焚烧香木的味道。
南雍遵循周礼, 以柴木祭祀亡者, 每到先皇后的祭日, 一把又一把的柴木将会从月初烧到月末,昼夜不歇, 整个雒阳城上空烟熏火燎。
不止如此, 百官还要每人写一篇追悼先皇后的诗赋。
今年的百官更加忙碌。
不仅要抓耳挠腮写出让陛下满意的诗赋, 还要忙着为加封女侯之事吵得不可开交。
“……让他们写诗赋, 是谁在撞柱子?”
明昭帝开口, 声音在空荡的长秋宫内回响。
覃敬缓缓入内, 在软垫前跪坐, 朝火堆里洒下一捧细碎香木。
“回陛下,是徐御史。”
“老东西的骨头就是响,这么老远都能听见。”
明昭帝慢悠悠地感叹了一句。
“谁拦住的?”
“郑太傅, 不过不是拦住的,徐御史喊着‘女侯是假,公主窥伺神器是真, 实乃社稷之大祸’撞柱, 郑太傅便用头把徐御史撞在地上——”
“还说,公主出巡至今做的事桩桩件件都有利于南雍,徐御史蓄意污蔑,是受北越王指使的奸细,要查他——臣走的时候,嘉德殿的大臣们还在拉架呢。”
说完, 覃敬顿了顿。
“陛下给公主找了个好老师。”
明昭帝在烟雾中睁开眼:“太傅也是负儿的老师,日后辅佐负儿,只会更尽心。”
古井无波的目光落在明昭帝的背影上。
真的吗?
到了今日,沈负还是那个朝野内外都深信不疑的未来太子吗?
清河公主赈济绛州饥荒,绛州百姓箪食壶浆相迎,如今创建流民军,虽兵弱粮少,但却如星星之火,得一捧干柴便可燎原。
而他的那个好外甥——
覃敬又朝火盆里抛下一把香木。
“绣衣使追上薛允了吗?”明昭帝问。
丞相薛允近日丁忧归家,但明昭帝心知肚明,他归家,不是因为丁忧,而是为了坐镇薛家,预备起事。
薛允回到绛州,如纵虎归山,必须在途中将其截杀。
“追上了,”覃敬答,“但薛允有秘密蓄养的两千死士,想杀他,并不容易。”
是不容易。
但不容易和不尽心是两回事。
长秋宫内烟雾袅袅,明昭帝望着上面的牌位。
这座宫殿早已易主,但每逢先皇后祭日,覃皇后都会被“请去”皇帝所在的玉堂殿小住一月。
而这一个月,明昭帝都会住在长秋宫内,祭奠亡妻。
在大雍的信仰中,烟雾可通上天。
不知道这烧了一个月的香木,能否令阿姜的魂魄归来一顾?
“尽力而为吧。”
明昭帝垂下眼。
“负儿的生辰将近,也该到了封王的时候了,择个吉日,封齐王,就以琅琊为封邑,允恭以为如何?”
按照南雍礼制,封太子之前应先加封王爵。
但沈负是嫡长子,更是独子,本可以不遵循这条礼制,直接封为太子。
覃敬微微蹙眉。
太久了,在清河公主势力与日俱增的情况之下,封太子这件事拖得越久,对覃家就越不利。
但他到底还是没有说什么。
陛下默许他为辽郡的战事奔走,允许他为覃戎送去源源不断的粮饷,他亦要在其他方面有所让步——
比如不参与这次朝中针对清河公主的攻讦。
这是他们君臣之间多年来的默契。
“谨遵陛下安排。”
政事毕,言辞交锋间暗藏的波澜退去,明昭帝与覃敬闲话,提起了绛州之事。
“听说薛夫人有意撮合薛三娘子与玉晖之间的婚事?”
覃敬:“拙荆不懂政事,让陛下见笑。”
“没人告诉她,她自然不懂。”
明昭帝语调怅然:
“少年夫妻之情,最是弥足珍贵,允恭,你夫人身体康健,想必还能陪伴你许多年,要珍惜啊,别像我一样,逝者如斯,一去不返……”
覃敬垂首称是。
少年夫妻……
盆中火光跳动,映出一张早已模糊的面庞。
“如今宓姜走了,当年宓姜在时约定的儿女亲事也作罢,人生数十年倏忽而过,竟和少年时想的全不一样?”
正逢亡妻祭日,明昭帝亦显得多愁善感了起来。
然而直到走出长秋宫,覃敬仍在想:
儿女亲事,当真作罢了吗?
只怕阴差阳错,他们两家,还真结成了这桩亲事。
覃敬的脑子里突然滑过一个念头——
听覃戎说,那个孩子生得并不像他。
应该是长得像他生母吧。
春雨淅淅沥沥飘拂而下。
远处的玉堂殿笼罩在雨幕下,有挨了杖刑的宫人被拖出来,血痕在地上被雨水冲淡。
真是……废物。
倘若他这个堂妹没有那么心高气傲,愿意善待清河公主,尊敬先皇后,他又何须为了沈负的太子之位妥协?
家族利益面前,个人情爱何足挂齿?
自诩聪慧,于政事上的觉悟,还不如当初的宓姜……
覃敬离开后,宦官罗丰捧着绛州而来的信件入内。
看到女儿的字迹,明昭帝一扫愁容,欢欣雀跃地打开细看。
……整整两页都在要钱。
明昭帝快速滑过,翻到第三页。
……这一整页在告诫他不要再吃丹药。
明昭帝一如既往继续跳过。
最后一页只剩几行字,明昭帝心中略觉遗憾,然而还是一字不漏地细读。
没想到这一看,竟叫明昭帝大惊失色。
“——大胆!”
长秋宫侍奉的宫人们齐齐跪地,书案旁的罗丰不明所以,但也立刻跪了下去。
看完公主的家书,历来都是陛下心情最好的时候。
怎么会突然龙颜大怒至此?
“罗丰,那个流民帅……麟儿要我封的镇北将军……他叫什么来着?”
罗丰立刻答:“陛下,此人名叫裴照野。”
“……好,他很好。”
明昭帝攥着信纸的指尖发白,胸口起伏,本就常年不佳的面色更添三分苍白。
这个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冒出来的土鳖!泥腿子!乡下匪贼!
竟然敢诓骗他的麟儿成婚!
麟儿还让他把宫里给她预备的那些嫁妆都送过来!肯定是那贼小子撺掇的!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他非得杀了他不可!
雒阳的玄鸟由南到北,带着明昭帝的怒火,这封回信也随着春意抵达了绛州雁山。
骊珠看完这封信,唇角几乎就没下来过。
裴照野送衣裳进来,也扫了一眼那封信,明昭帝足足用黄纸写了五六页。
一会儿疾言厉色斥责她不守礼教,岂能无媒无聘嫁给一个乡下泥腿子,简直是自甘堕落。
一会儿又柔声劝告,说只要骊珠把他们那个玩闹似的婚事解除,他立马从执金吾里选几个美男子给她做面首,保证既英俊又干净。
裴照野面色冷沉:“这个狗……你爹的礼教还挺灵活。”
嫁给他就叫自甘堕落,送几个面首就不算堕落了是吧?
“他是怕我被你骗,骗色事小,骗命事大,毕竟你的履历跟我的履历比起来,谁看了不觉得你接近我暗藏野心。”
骊珠还强调:“郡学里有好几个女学子,都明里暗里劝我警惕你呢。”
这会儿大家都在用朝食,帐外人声喧嚣。
裴照野在她对面,手撑着书案,宽阔肩身朝骊珠的方向压过来。
他似笑非笑道:
“别人不知道,我暗藏的是什么心,难道公主也不知道?”
很奇怪。
他分明连自己的一片衣角也没碰到,也没有扫来扫去地乱看什么。
但骊珠跟他对上视线,就会莫名有种……他在用眼神剥她衣服的感觉。
“……知道,所以你现在转过去,我要换衣裳。”
裴照野不动,眼瞳浓黑:
“你浑身上下哪一块我没舔过?有必要?”
“原本还没有特别大的必要,但你这么一说,就很有必要了。”
骊珠红着脸,义正言辞地拒绝他的靠近,抱着衣裳便走到了屏风后面。
裴照野并没有跟上去,只是在她书案旁坐下。
又拿起明昭帝的那封信仔细看了一遍,边看边道:
“我又不是薛怀芳那种见了美人就流口水的色胚,你气没消不愿意跟我做,我不也没强求吗……所以下次给你爹写信的时候,能不能给我说点好话?”
骊珠这才想起这一茬。
其实她早消气了。
不过并不是完全放下,只是目下事情太多,她根本没有时间抽出情绪,为前世那点欺瞒耿耿于怀。
吵架赌气也是需要精力的。
屏风后探出半个脑袋。
“你不是很讨厌我父皇吗?怎么还在意自己在他面前的形象?”
“两码事。”
“什么叫两码事?”
裴照野放下信道:
“皇帝是皇帝,你爹是你爹,如今你和一个山匪私定终身,他怎么骂我都是应该的,倘若我有个女儿这样草草和山匪成婚,我不仅要骂人,我还要提刀把人剁成臊子。”
骊珠想了想,发现自己竟然能想象出那个画面。
她低头系上腰带,抿唇笑道:
“我父皇不会把你剁成臊子的。”
“那可未必。”
骊珠笑意甜甜:“他只会砍你头,再夷你三族。”
“……”
听着她显然是玩笑的话,裴照野弯了弯唇角:
“夷三族?那我可得好好谢谢他了。”
“为什么?”
裴照野刚想岔开话题,就见骊珠从屏风后缓缓走出。
身上穿的却不是她平日那些漂亮裙裳,而是裴照野刚刚送来的,他自己的旧衣。
但裴照野平日穿的衣裳,穿在她身上必然不合身。
过大的衣领露出莹白锁骨下的大片雪白,袖口太过宽大,护臂根本束不住。
衣裳松垮罩在身上,腰带却束到了最紧,更显得腰肢盈盈,不堪一握。
“果然很大,待会儿让玄英替我改改尺寸。”
骊珠低下头,踢了踢长得曳地的袍尾。
“你觉得我这样穿,会很奇怪吗?”
“不会奇怪。”
裴照野半掩着面,视线晦暗,几乎完全黏在她身上。
“只会很色情,让人很想扒掉。”
骊珠:“……没人问你这个!”
“实话,问不问也是实话。”
裴照野道:“你怎么突然要打扮成这样?”
“因为这样更方便啊。”
骊珠一边挽着袖子一边道:
“虽然我是公主,无人敢冒犯我,但军营中大多都是些壮年男子,我穿着裙裳每日去巡营,有时候觉得怪怪的……”
好像不是去稳定军心,是去扰乱军心。
这不是她的目的。
“而且郡学里的学子也都做同样装束,就是为了摒除男女之别,以正学风,裙裳什么时候都可以穿,但在军营和去郡学的时候,还是这样打扮更好一些,你不觉得吗?”
裴照野知道她说得有道理。
他伸手将她轻轻拽入怀里,替她挽袖,重新束护臂。
“连漂亮衣裙都穿不了,要捡乡下山匪的旧衣穿,你爹瞧见更得心疼死了。”
骊珠却扬着脸甜笑道:
“为什么要心疼?你的衣裳又不是粗布做的,穿起来和我的衣裳没区别啊,总觉得还更舒服一些,而且……”
束好了一边的袖口,她抬起衣袖在鼻尖嗅了嗅。
皂角香淡淡的,又不完全是皂角的味道,闻起来甘冽又清新。
她道:“和你身上的味道一样,我很喜欢。”
裴照野手上的动作一顿。
他缓缓抬眼。
“罚的日子够数了?”
骊珠知道他说的是之前因为谢稽而惩罚他的事。
她刚想点头,就瞧见他侧过身,用骊珠刚刚洗过脸的水盆洗手。
……他洗手做什么?
骊珠的话卡在喉咙里,一时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裴照野见她蓦然涨红脸,讷讷不敢吱声的模样,忍俊不禁地俯身靠近。
“公主怎么不说话?”
帐外的脚步声,说话声依稀传来。
她微弱地往后挪了一点,既想疾言厉色地制止他,又怕外面有人听见,急得鼻尖冒汗。
“不行,这是白天,外面都是人……”
那就是消气了。
白天不行,晚上可以。
裴照野又仔细想了想,晚上也不行,帐子太薄,只怕以她的脸皮,咬死了也不会发出半点声音。
那可不行。
他就爱听她的声音。
婉转莺啼,又羞耻心过重,撞得重了,就一副羞耻得要哭出来的样子。
掌心笼住她侧脸,裴照野俯身含了一下眼前的唇瓣。
又软又润。
“亲一下而已,外面都是人怎么了?”
骊珠眨了眨眼。
裴照野笑了下:“公主以为我要做什么?还是公主想做什么?”
“……我想吐你一脸口水。”
这个人简直可恶!
骊珠怒气冲冲地去屏风后换衣服。
想到方才他那副故意欺负人的笑容,骊珠心头恨恨地想——
收拾他的人马上就来了。
这几日谢稽已经摸清了他们几人的优缺点,借着这几日军情送来关于乌桓人的动向,正准备带着他们实战演练一场。
谢稽虽然文弱,可行军打仗,主帅无需强悍,儒将亦可坐镇帐中,运筹帷幄。
更何况,少年时谢稽就见识过五王之乱,不是只知坐在家中舞文弄墨的文士。
他吸取各家兵书精华,还写过一卷被不少将领反复研读的《谢公兵略》。
裴照野看那些兵书时,大约从未注意过作者的姓名。
待会儿他就笑不出来了。

骊珠所说的乌桓军情是从神女阙的守军处传来。
——两日前, 滦山口外,北越王麾下谋士蒋冲,与乌桓部落一名首领冒彻小范围寇边,掳走南雍女子约二百余人。
春天到了, 乌桓部落以良马换妇人, 繁衍生息, 以求部落壮大。
北越想要乌桓的马匹,又不想拿本国的女子去换, 便想到了趁南雍内乱之际寇边。
只抢一波便跑, 南雍内斗都来不及, 哪里有空为几个女人大动干戈?
骊珠知道他们的决策没错。
因为前世绛州和云州此刻的确打得如火如荼, 根本无人会理会北越的这点小动作。
“……覃戎刚刚攻破辽郡最后一座城池, 正忙着清点战利品, 休养生息, 他是顾不上云州边防的。”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