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样的人,何必要。
徐管事傻眼了,“可若他不是二公子口中那些人呢?”
万一就是个大度,一心为林秋然考虑打算的呢。
徐远珩笑了下,“那我为她高兴。”
林秋然去喊奶娘了,“一会儿我们先回家。”
这边得收拾一会儿,林秋然和孙氏说了声,孙氏点点头,“你爹这还睡着,你们早点回去也好,我们把猪耳朵做了再回。”
明儿还得做生意,这些都得提前做好,要是等暖和了,就不能提前做了。
林秋然嗯了一声,让奶娘先抱汤圆上车。她和车夫把贺礼往马车上搬,这边弄好,林秋然就带着奶娘坐车回家了。
到了萧家,车夫和徐管事往家里搬东西,林秋然和徐远珩道谢,“今日多谢二公子了,你也早些回去。”
徐远珩点了点头,他进车厢前回头看了一眼,林秋然还在门口站着,他道:“快回吧。”
林秋然还是目送徐远珩离开才回家,她走了两步脚被硌了一下,低头看,是小块碎银子。
第六十四章 回归食肆
徐管事和车夫搬东西的时候林秋然在旁边看着的, 不是二人丢的。可以问问来过萧家的人,是不是他们丢的。
她把银子捡起来,一小块, 大概有个一两多重, 家里如今不缺钱, 可捡钱也代表今儿运气好。
林秋然把银子装怀里, 到家之后她先去看汤圆,一路上他都没醒, 这会儿睡得很香。
白日奶娘一个人足以照看,林秋然回了屋子, 把今儿收的礼好好看了看。
萧家村那边礼不似县城重, 里正等人都是带着东西来的,有带鸡鸭的,有带鸡蛋的, 还有人拎了鱼, 不管轻重都是心意。请萧家村的众人也有好处,以后还回村种地,里正能给行些方便。毕竟是族老,也省着老宅那边的人以后闹事。
这些东西都留在食肆了, 做菜用得上。
赵广才随了一两银子, 他虽然不知萧家买宅子的钱是赚的还是借的,但萧家日子蒸蒸日上是肉眼可见的,今儿林秋然头上都戴了金钗, 还有手腕,也戴了金镯子。
再有经过这边时,看食肆客人不少,估计过不了多久林秋然就打算买些什么了。
今儿赵广才还问了林秋然, 榆林街那边要不要租出去,反正他们现在也不住。
林秋然暂且不想租,若是开分店肯定还要买人招人,人一多家里就不够住,那边先放着吧。不过她倒是从赵广才这儿听到了个好消息,那边宅子的价钱因为各种原因涨了,当初三十七两买的,如今能卖到四十两。
相当于不动产增值,也是好事一桩。
赵广才还说县城宅子涨幅不大,要是投资房产,得去京城州城,林秋然没那么多钱,要是以后有需要再问赵广才好了。
现在住着的不会卖,林秋然就没问,不管是涨是降都跟她没太大关系。
她记完礼单,把史掌柜几人合送的长命锁拿出来看,还称了一下,一两二钱重,做工精致小巧,就是汤圆还小,戴这些东西出门太过招摇,万一有心怀不轨的人谁盯上就不好了,林秋然给他收着了。
于婶儿送的长命锁有二两重,林秋然觉得过意不去,打算再想想别的小吃。
但也不能白给,亲兄弟还明算账呢,能不能她投资,少占分成,这样两边都赚钱,每月拿的钱就够请奶娘、负责奶娘吃喝了。
再有就是徐远珩送的金锁了,林秋然称过,也是二两重,做工更精美,连链子都是金的,上面刻着长命百岁福寿无忧,比她买的还要重。
那把林秋然是在金如意买的,一两多点儿,用红绳绑着的,还花了二十两银子呢。只是过个满月,就多了四把金锁,不过这些也是长辈对汤圆的祝愿爱护。
东西她妥帖收好,都记在礼单上。
徐远珩还送了别的,一套漂亮杯子,一些干货,还有给汤圆的玩具,有拨浪鼓布老虎什么的,林秋然把这两样拿出来,其他的像九曲连环这会儿还用不到。
干货林秋然给放到了库房里,杯子清洗干净,把原来的洗净放好,以后就用新的了。
孙氏他们还没回来,林秋然顺便看了看账本。这些日子她不在食肆,二楼也不接待客人,每日差不多有一两五钱的利润。生意一般,但大体是赚钱的。
从年后到她坐完月子,差不多持续了四十天,期间请了大夫、稳婆、奶娘,今儿汤圆满月,林秋然给奶娘另包了一两银子的红封,还有办满月宴、买鸡蛋……零零碎碎也花了不少钱。
今儿给汤圆买的金锁是林秋然的私房钱,她想拿自己的钱置办间宅子,日后和萧寻过不下去,也有个去处,这边就留给孙氏他们住。
她算了算,家里还有一百四十多两银子,林秋然自己这儿有二百多两,她这儿多是香料分成,五芳斋的少一点。
跟食肆收入比,香料和五芳斋的分成还占大头的。林秋然又从家里的钱划出一笔去,今儿收了礼,是给汤圆的,但家里得回礼。礼尚往来,就是这个道理。
家里存钱不少,林秋然暂且不想置办田产地产。萧家村有田地二十多亩,足够用,林秋然不懂种地,听说要春种,她又拿出来十两银子给萧大石买种子找人。宅子够住,前院还空着呢,她也不想搬家了。
剩下的钱就留着为开分店做准备,要是二楼还弄成食肆这样,装潢也是一笔钱。人肯定是要买,只是菜品太多,都不知何时能出师。
账本看完,林秋然按了按眉心,她在屋里走了两圈,就去看汤圆了。
汤圆刚醒,才喝了奶,看起来特别高兴。
许娘子道:“许是喜欢热闹,这么大的孩子见东西新奇。”
林秋然:“天暖和了,中午可以抱着出去转转,别总闷在家里。”
汤圆嘴张着,不时露出酒窝,林秋然抱回屋逗了会儿,还给他看了看金锁,他竟然会伸手够。
不过这么大孩子一天大多时间都在睡觉,林秋然就把门关上,她也睡会儿。
中午的时候暖和,过了正午,太阳稍偏一边,天又有些阴寒。
春寒料峭,屋里却暖和,尤其汤圆,好似火炉。
林秋然睡了半个多时辰,是听着外面动静醒的,孙氏他们回来了。汤圆也醒了,但忍不住打哈欠。
家中只她和奶娘的话,林秋然都是带着汤圆一起睡,若是干活,也会分出心神听着那边的动静。
别看她知道奶娘的住处、家里情况,都是余安人按理说不会出事儿,可小心谨慎些总没坏处。
萧大石刚醒了酒,一身酒气,孙氏嫌弃得不行,看见林秋然抱着汤圆出来,嫌弃之色更是一览无余,“你快离远点,可别熏着汤圆。”
孙氏变脸也快,过来拉拉汤圆的手,“哎呦这是睡醒啦。”
萧大石看了眼孙儿,没往这边凑。
他去喂鸡了,今儿带回来了点剩饭剩菜,因为不多,就没找养猪的收。
如今家里很少吃这些,除非是自家剩的,不过可以喂给鸡吃。这也暖和了,争取多下几颗蛋。
林夏过来带娃,林秋然这也刚出月子,能歇还是多歇会儿好。
孙氏嘴里絮絮叨叨,“看看晚上想吃啥,你抱着汤圆还得做菜待客,看你中午没吃多。你娘回了,我让她坐牛车回的,给拿了两只鸡,厨房没吃的菜也拿了,还有几斤红皮鸡蛋,给村里人分分,这回真是多亏了你娘。”
孙氏笑着道:“都说你做的菜好吃,史掌柜说了,明儿估计忙,得早点去。”
孙氏没问徐远珩的事,她以前想过提醒两句,毕竟成亲了,总和一个男人来往不好。也曾想过和萧寻说,因为徐远珩对林秋然太不一般了。
谁会这般不求回报地对一个人这么好,送东西、铺子价钱都能便宜、就连汤圆满月还特地过来,金锁只是其中一样礼物,孙氏看见徐远珩旁边的管事从马车上搬了别的。
徐远珩给林秋然送东西都不是一回两回了。
吃过饭,怕汤圆受寒又把她们娘俩送回家。徐远珩好的让孙氏都没办法说他坏话,更不好意思跟林秋然说。
徐远珩也就跟别人似的过来,送礼,吃饭,回家。孙氏都不知怎么办,那些话她最后没和任何人说,连跟萧大石都没提过。
其一是因为提了挑拨之嫌,还疑神疑鬼,林秋然为家里做得还不够多吗,和徐远珩走得近些也是为了生意,今儿赵广才还来了呢。其二便是说了有什么用呢,林秋然现在跟徐远珩合伙,难不成为了避嫌以后生意不做了,钱也不赚了,就守着食肆过日子?
好不容易日子好了,不帮忙就算了,还非要扯后腿?
若是萧寻对此有怨言,孙氏还得劝劝,千万不能做糊涂事儿。说实话,从林秋然请奶娘就能看出来,她还挺重视这些的。为了忙食肆的事,汤圆都舍得放家里,她还好说什么呢。
林秋然不知孙氏心中所想,晚上我们就简单吃些吧,给许娘子的另做。”
许娘子要喂奶,饭菜不能简单,不过要清淡,每顿有肉有菜,却不见辣椒,盐放得也少。
林秋然给写的菜谱,隔几日一轮换。今日中午菜多,可很多许娘子吃不得,“林夏,你问问许娘子饿不饿。”
林夏去问,许娘子说可以吃一点,林冬就去煮饭了。
林秋然庆幸没自己喂,不然还得忌口。
晚饭林秋然做的,她滚了疙瘩汤,里面放了鸡肉松,不仅如此,还用高汤做汤底,里面的鸡蛋碎跟雪花似的,这是家里鸡下的蛋,蛋黄颜色很好看,做出来的汤也一片金黄。
这个在驿站做过,自家还是第一次吃,许娘子下午吃过饭,还喝了两碗呢。
还热了包子、烤了红薯,给许娘子做的还有鸡肉干贝蛋羹。
林秋然就喝了疙瘩汤,吃了一个烤红薯,疙瘩汤里还放了辣椒油,她辣出了一身汗。
一锅汤喝了个干净,许娘子以前也给别人家做过奶娘,说起来,萧家的饭菜真好吃。
次日一早。
林秋然让林夏孙氏留在家里,和奶娘一起看着汤圆,她和林冬萧大石去了食肆。
她不是没想过像婉娘一样把汤圆带到食肆,放在旁边的小屋里。可是路上冷,林秋然也不想他受罪,而且食肆那边简陋,不及家里宽敞舒服。
婉娘是实在没办法,要出来干活,还得喂孩子,只能带英姐儿到食肆,汤圆算了。
林秋然请了奶娘,食肆那边有她、林冬,萧大石也在,暂且能忙得开。
真要把汤圆带去食肆,林秋然还会分心。
而且林夏和孙氏晚上还守着,一人半夜,白天还得补觉呢。
孙氏觉得这样也成,肯定得留个人在家,不然许娘子吃啥。
几人临走前,孙氏道:“家里你不用担心,要是有事我去食肆找你。”
林秋然点了点头,临走抱了抱汤圆,这就坐上驴车去食肆了。
这是她出了月子后第一天忙铺子生意,坐月子的时候脑中已经演练数次,他们到食肆没多久婉娘就来了,婉娘林冬洗菜切菜,林秋然先做中午一楼要的炖菜。
红烧肉姜母鸭焖羊肉,她打算天气再暖和一点儿就把焖羊肉去了。
几样菜炖上后,就要准备二楼的食材了,备好就放在架子上,做的时候直接拿。
食肆一楼的菜份量多,白菜、土豆、豆腐、豆芽、肉片、肉丝、肉末……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准备着。
林冬脸上带着笑,这一个月她都是和婉娘一块儿,孙氏偶尔过来帮忙,她能应付,可林秋然在就有了主心骨。
林冬:“大娘子,蒜都弄好了。”
林秋然一看蒜片蒜末都有,她点了下头,“累了就歇会儿。”
林冬摇摇头,“我不累。”
今儿炖菜是林秋然做的,中午还分了两道炒菜,一道土豆丝,一道肉末豆腐。土豆丝是林冬最早学的,也最熟练,但林秋然有意让她多做别的菜。
可林冬尝林秋然做的,还是觉得她做得更好吃,单这盘土豆丝,就能下两碗饭。
林冬神色有些复杂,林秋然道:“你才学多久,做出来味道像九分就不错了,慢慢来,以后还指望你教别人呢。”
菜做好就由史掌柜陆凡端上去,院子里还有一大盆红鸡蛋,就着上菜的时候给客人分。
这三日来食肆,每桌都打九折,二楼订宴席还赠送茶水。
早春天气好,晴光万里。还没到午时,客人就三五成群地进了食肆。酒香饭香菜香交织在一块儿,热闹非凡。
有人贺喜,也有人尝了菜,精准地点出哪道是林秋然做的,哪道是林冬做的,不过大部分人是尝不出来的。
二楼三桌客人,这会儿也推杯换盏,好菜好酒尽兴,有两桌自己带的酒,一桌就从食肆要的。今儿的流水,少说也得十两银子。不过有酒水,利润肯定到不了一半,三四两的样子,毕竟今儿价钱还便宜一成。
史掌柜高兴,天知道林秋然坐月子的时候他多着急,生怕客人都走光了,好在没有。
林冬厨艺不错,嘴实在挑的,听说林秋然回来了,也回来了。
有两桌还因为吃得太高兴,给了赏钱。跑堂就史掌柜和陆凡,赏钱肯定跟他俩有关,把客人伺候高兴了,但更因为做得好吃。
林秋然以前说赏钱就自己拿着,史掌柜和陆凡商量着拿一半,剩下的给食肆,图个彩头罢了。
忙了一日,戌时过半还有客人来,但今儿备的东西已经用完了,史掌柜好言好语劝人改日来。
还剩一点红烧肉,半只鸭子,林秋然削了几个土豆,炒了土豆片,几人坐下吃的。
忙了半天,几人也都饿坏了,史掌柜一筷子红烧肉拌饭,土豆片林秋然炒的也好吃,火候很到位,边边已经化了,口感沙沙的,很是绵软,林秋然还淋了点肉汤,吃起来特别香。
账得明儿再算了,吃过饭,等刘大娘收拾好,萧大石检查门窗,关门回家。
林秋然想汤圆了,盼着快点回家。
夜间是冷的,其实炒菜的时候她也会想汤圆,不过要忙正事,也没办法。
今儿她逗英姐儿的时候婉娘还打趣,“想孩子了吧,不然中午回去看看。”
林秋然摇摇头,做菜已经够累了,回去一趟不值当,晚上回家就能看到了。
估计这会儿都睡着了,白日一天孙氏都没过来,估计汤圆在家听话。
终于进了巷子,林秋然远远就见孙氏在门口迎着。
孙氏过来问:“咋样,累不累,汤圆还没睡呢,估计也知道你不在,今儿不见你还总找呢。”
林秋然笑着道:“是吗,我去看看他。”
林秋然提裙往家里跑,她经过影壁,穿过前院到后面的回廊,到厢房门口时脚步停了一下。
往日做生意都是一块儿回来,家里也没人,黑漆漆的,今儿暖黄的烛光从窗子透出来,她深吸一口气,推开门,许娘子笑了笑,对着小床上的汤圆道:“看看谁回来啦。”
汤圆一个月大,这会儿醒着,他不会翻身,脑袋却朝着林秋然那边转,张着嘴,嘴里咿咿呀呀的。
林秋然把汤圆抱起来,热乎乎的身子就贴在她心口。才一日,跟早上走的时候一模一样,林秋然问:“汤圆白日可乖?”
许娘道:“没怎么哭,一天大多数时候就是吃饭睡觉,中午抱出去晒了会儿太阳,汤圆还挺喜欢的。”
林秋然道:“今天辛苦你了。”
许娘子谦逊说道:“孙大娘和林夏姑娘照顾得也多,没用我费什么心。”
汤圆好哄,比别的孩子好带,许娘子也就喂喂。而且白白净净的,长得好看就招人稀罕。
林秋然抱了一会儿,汤圆就犯困睡着了,她用脸贴了贴汤圆的脸,这才轻轻放在小床上。
夜深了,林秋然也要梳洗睡下,她泡了脚解乏,觉得今儿不算太累,能承受得来。
次日还是如此,抱了抱汤圆就去食肆了,一直忙了几日,这就到二月下旬了。
萧大石往萧家村跑了几趟,忙春种的事儿,二楼席面一直定到了月底,不过不是日日都是满的。
二十一这日下午,还没到晚上做生意的时辰,史掌柜就在躺椅上躺着,躺椅一晃一晃,一缕阳光打在他身上,很是自在。
晃了一会儿,史掌柜都睡着了,等到陆凡来了他才醒。
陆凡几乎日日回家,除非天气不好,他进来之前还看了眼外头,“掌柜的,隔壁茶楼是不干了吗?”
史掌柜:“啥?”
第六十五章 茶楼关门
陆凡指了指外头, “掌柜的,我看有人在往外搬东西,搬了好几箱茶具, 桌椅也搬出来了。”
史掌柜从躺椅上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 奈何吃胖了, 动作不灵活, 还差点闪到腰。
他眼睛放光,扶着腰道:“我看看去。”
史掌柜从食肆出来, 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往那边扫了几眼,果然如陆凡所说, 几个眼熟的伙计正往外搬东西, 茶楼里面没客人,更没做生意,看着空荡荡的。
地上全是灰, 也不知几天没做生意了。
这年头生意难做, 林秋然坐月子的时候史掌柜都怕死了,怕食肆干不下去。
好在味道的确好,林冬厨艺过得去,食肆又时常抹零送东西, 不过林秋然不在的日子, 生意跟以前相比,还不算二楼,的确是差了不少。
尤其年后到正月底的这段日子, 过年人们吃饱喝足,来街上看灯会放炮的多,食肆生意平平,不过别的铺子生意也不好。
左边的玉香茶楼生意萧条, 都没啥客人。金如意生意虽然也不好,可年前人家赚得多呀。
后头史掌柜嫌冷总在食肆,也未曾出来看过,反正每日茶楼是比食肆关门早。两层的茶楼,在余安算是比较大的了。
史掌柜转身回食肆拿了点吃食,招呼一个眼熟的伙计过来,“小赵,这是咋了?”
小赵脸色不太好,“不干了,这些日子生意一直不好,东家发话不干了,我这儿还愁呢。”
东家不干了,他的活儿丢了,自然愁以后该怎么办。
史掌柜揉着腰咳了一声,“哎,可惜我们食肆人够用,不然我肯定跟我们东家说说。”
小赵眼睛一亮又一暗,最后自暴自弃道:“也是倒霉,干得好好的。”
史掌柜指了指里面,“不然你问问到底咋回事,食肆伙计现在是够用,可是若能把这边铺子盘下来,地方大了不就又缺人了吗。”
茶楼的伙计眼睛又亮了,“成,那我打听打听。”
茶楼离家近,若是能只换个东家,还在这儿做活,自然好。
史掌柜递了点吃食,又拍拍小赵肩膀,“没事儿,活儿好找的,你干得好又勤快,肯定都抢着要你。”
小赵脸色好似刚吃过黄连,又忍不住抱冤一通,“别处未见得缺人,就算缺人也比不上原来的待遇。县城铺子关了好几家了,前些日子我找过,也没音信。”
茶楼生意不好小赵也能看出来的,最开始客人少,后来缩减他们的工钱,说活清闲,自然不能还给原来的工钱。
忒,生意好的时候也没见多给多少。
史掌柜安慰了几句,就回食肆了。虽然茶楼东家不爱听,但不得不说门关得好呀。
就是这边是租是卖还不一定,不过这种事,不还是看钱到不到位吗。
史掌柜毕竟只是个掌柜的,万一林秋然不能租,那也没辙。他立马回去和林秋然说了这事,“林娘子,隔壁茶楼好像不做生意了。”
林秋然记着隔壁茶楼,比萧家食肆的铺面还大一点儿,她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做生意有赚就有赔。于婶儿还说过呢,南街的小吃摊子走了几家又来了几家,生意好的有,干不下去的也有。
都知道做生意能赚钱,可真正出来干的少数,真正赚到钱的更是少之又少。
按理说别的铺子是走是留不关她的事,但林秋然很快就想到那边不干,不管原来茶楼是租的还是自家的地方,往后不可能干放着,兴许做别的生意,兴许继续往外租。
林秋然就打算开个分店,但到底是在余安还是去胥州,她还没想好。
余安地方不大,酒楼饭馆很多,她怕开分店没那么大用处,而且开了得有主厨,食肆现在就她和林冬,两头顾着太过麻烦。
去胥州又太远,汤圆还小,短时间内不大可能去胥州。
要是能把隔壁买下来,把食肆扩大,倒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林秋然心思微动,现在一楼偶尔有客人等着,当然这些客人只是看到一楼满了还愿意等着吃的,也有看着要等就直接走了的。
二楼只四间,也有不够用的时候,地方多就不一样了,不用两头跑,林秋然也能顾得上。
林秋然当机立断道:“掌柜的,你去打听打听那边是要继续租还是往外卖。”
她想买,为何买下来原因也很简单,二楼要装潢,花得银子不少,若是租几个月就不租了,哪怕东家赔一个月租金,对她来说也是亏的。
史掌柜道:“我让茶楼的伙计打听了,估计很快就有消息。”
林秋然对史掌柜很放心,和这样的人说话都轻松。
史掌柜还问:“林娘子是打算买下来?”
林秋然点了下头,“装潢花钱太多,要是东家突然不愿意租了,得不偿失。”
是这个道理,史掌柜点点头,“这个我可以问问。”
林秋然觉得两处挨在一块儿的铺子可遇不可求,要是那边好好做着生意,她肯定不会动念头,但突然不干了。
她道:“价钱可以让让步。”
萧家食肆原本值一百一十两,茶楼比食肆大,价钱肯定要贵一些的。钱林秋然有,就怕人家舍不得卖。
史掌柜道:“放心,这事儿包在我身上。”
倒不是他托大,林秋然跟徐家走得近,徐远珩在余安是有名头的,一般人不会轻易得罪了,如果林秋然愿意多给些钱,哪怕铺子再喜欢也愿意卖个好。
林秋然:“劳史掌柜费心了。”
史掌柜为食肆操心不少,二楼就是他的主意,今儿茶楼也是他提的,林秋然总在厨房,外面动静不知道,要是等那边开始做别的生意了,就晚了。
史掌柜拍拍肚子,他笑着道:“也是为了食肆好嘛,林娘子能记着我的好就成。”
林秋然肯定不能只记在心里,若是那边成了,她要么给史掌柜涨工钱,要么给食肆的分成。
总之不能口头感激。
这事儿没定,林秋然也静不下心,做菜的时候都在想茶楼的事儿。
等待的过程漫长又煎熬,直到二楼的客人吃完,史掌柜过来端菜,他才道:“林娘子,有消息了,一会儿打烊了和你说。”
林秋然看史掌柜神色轻松,估计有戏。
晚上打烊,食肆的人来坐下吃饭,史掌柜慢条斯理道:“茶楼那边是租的铺子,租了五年,到现在租期才过去一年半。”
林秋然记得食肆开业的时候茶楼就在了,没想到都做这么久了。做不下去有各种原因,她也没法说什么。
林秋然道:“长租便宜吧,还有三年半呢。”
她从赵广才那儿了解过,短租、租一年、租三五年是不一样的。
史掌柜:“没错,但也有坏处,长租压的租金不止一个月,得压半年的,租金也是半年一付,不然不会给便宜。如今还有三年半,茶楼东家想找人接手,没人接手就再琢磨做别的生意。”
史掌柜觉得三年够用了,那边有长租的意思,等三年半租期到了林秋然也可以续租。租金便宜,多好的事儿。
史掌柜一听就觉得接手更好,
林秋然听完没立即说话,想了一会儿,喃喃道:“史掌柜,你说房东愿意长租,是不是急用钱?而且想省心,没准儿都不常住这边。”
史掌柜愣了愣,“嗯,是。”
林秋然好像更愿意买下来。
林秋然的确想买下来,不仅因为装潢费钱,还有便是租下来做个两年三年,若东家不愿意租了,铺子还要一分为二。
再找地方不如合一块儿宽敞,兴许还会流失客人,怎么都不如一劳永逸方便。除非租了,日后要卖优先考虑她。
而且自家的铺子,怎么说自己算,林秋然不太想跟房东打交道。不常在余安只是她的推测,没准儿就为了省事儿呢。
省事儿的还好,要是多事儿的,时常来食肆转转,林秋然嫌麻烦。
史掌柜点点头,“也好,那我托茶楼东家问问,看看能不能跟房东见一面。”
长租又是半年一收,估计是急用钱,没准儿真能买下来,价钱也便宜。
就怕不在余安,不容易见。
不过要是容易,这事儿林秋然自己就做了,史掌柜叹了口气,难点好,难点林秋然才能记住他的好。
陆凡也没想到自己提一嘴的事儿,最后竟然变成这样。史掌柜还问林秋然,要是真把茶楼买下来,茶楼的一个伙计能不能雇过来,“我这消息还是跟他打听的,小赵挺机灵的。”
林秋然:“雇来可以,反正食肆也缺人,但若是干活不利索,那就没办法了。”
若是偷奸耍滑之人,林秋然肯定不会轻纵,不然对别的伙计也不公平。
史掌柜笑了笑,一脸和善,“林娘子放心,要是真成了,有我看着的。”
等食肆收拾完,林秋然就回家了,到家后汤圆还没睡,他重了点儿,许娘子说他今儿试着抬头了。
不过因为太小,没成功。
她抱了好一会儿,最后忍不住亲亲孩子的脸蛋,又像吸猫一样把脸贴着汤圆心口,“汤圆,你想不想咱们家有间大食肆呀?”
第六十六章 盘下
汤圆咯咯笑着, 手挥来舞去的,他眼睛像月牙,还有酒窝, 装着这世上最纯粹的稚趣和善意。
林秋然心里禁不住一软, 做了一日活的疲惫, 还有因为旁边茶楼的紧张担忧都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