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的时候,林秋然呼吸都慢了,没有哪个厨子不喜欢这些。
装了两个匣子,每件餐具都用纸包着,还塞了稻草,以免磕碰。有长条的鱼盘、深圆的汤盘,浅口深口的盘子,上面画着花鸟图,图案上面是精心烧制的釉面。
很光滑,跟林秋然在徐家见到的餐具差不多。除此之外勺子、筷子也是配套的,整套有八碗八碟,深浅盘子各六只,还有汤盆鱼盘,一套很是漂亮。
铺子买的盘子碗就是极其普通的白碗,价钱也便宜,林秋然不知道这套瓷器贵不贵,但很合她心意。
做厨子的,尤其喜欢讲究摆盘,没有哪个不喜欢漂亮的餐具。林秋然现在不买只是没钱罢了,这些看着是不便宜,一顿饭肯定不够,但以后还能再还人情。
林秋然就收下了。
孙氏抱着匣子笑了笑,东西挺好,徐公子人也不错。孙氏是真心的觉得徐远珩人不错,她并未像林秋然一样过去做菜谈生意,只是知道谈的结果,合伙卖香料,五芳斋卖豆糕也给分成的。
而且出手向来大方,每次做菜都有赏钱,还卖萧家了间铺子,便宜了三十两银子,跟蒋家的一比,孙氏觉得徐远珩是个大好人。
快到家林秋然跟车夫说了一声,“停巷口就好。”
马车进不去,车夫在巷口停下。下车后林秋然道了谢,她撑了把伞,萧大石披着蓑衣给孙氏打伞,一小段路而已,就是下了一日雨地上有些泥泞,孙氏还提醒林秋然小心。
林秋然道:“嗯,我知道,娘你也小心点儿。”
孙氏肯定得小心,原本萧大石说他拿着匣子,但是孙氏怕他笨手笨脚,把东西碰坏了。
一家人往家里走,萧大石和孙氏在前面,夜色暗得发沉,萧大石还瞧见一道人影,黑黢黢的,走近一看,是好些日子没见的沈榆。
孙氏回头道:“秋然,沈榆。”
林秋然是最后看见沈榆的,她撑着伞,脚下的绣花鞋沾上不少泥点子,裙摆也湿了,被风雨吹得有些瑟缩。
她在萧家门口,自然是找他们的。
只不过现在时辰不早了,还下着雨,林秋然累了一日不想和她多说什么。
萧大石没说话,低头掏钥匙开门,他对沈榆没啥好脸色,不过现在事情都过去了,沈榆去了五香居,秋然也和徐二公子合伙,八竿子打不着的,没啥好说的。
孙氏看都没看沈榆,只是心里奇怪她咋来了,门打开后沈榆还在那儿站着,孙氏和林秋然道:“秋然,回家了。”
沈榆往后退了两步,她眼睛有些红,看向林秋然的目光带了一丝祈求,“秋然姐……我有几句话想和你说,不会耽误太久的。”
第四十七章 扩张二楼
林秋然道:“沈榆, 今天也晚了,再拖你一个人回去更晚,你先回去吧, 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她也不知沈榆在这儿等了多久, 她想求的事林秋然也不会答应。偏偏沈榆又像走投无路的样子, 若是这会儿直接拒绝, 外面又下着雨,林秋然怕她做傻事。
沈榆的情绪被安抚住, 连着道了两声谢,撑着伞走了。
孙氏还疑惑, “她咋来了。”
要不是后头有五芳斋, 孙氏瞧见她都来气。招呼不打一声,把方子说卖了就卖了。
林秋然道:“五香居现在生意好像不太好。”
这还只是县城的,其他地方的林秋然暂且不知道, 不过看沈榆的样子, 应该好不到哪儿去。她把方子卖了,五芳斋生意好步步紧逼,上面的人肯定找沈榆做新的豆糕。
林秋然倒不是觉得没她沈榆就做不出来,只是豆糕馅儿就那么多, 再想别的并不容易。
孙氏把匣子搬进屋, 萧大石去捡鸡蛋喂鸡了,今天下雨,就两颗蛋。
林秋然也进屋了, 她抱了柴火把热水烧上,一会儿好泡脚。
孙氏没让林秋然动,自己把柴接过来,她道:“生意不好, 找你有啥用。”
林秋然笑了笑,要么是后悔,要么就是想请她再帮忙出点主意。
只不过这两个忙她一个都帮不上,如今她跟徐远珩合伙,就算没有徐远珩,她也不会帮沈榆的。
林秋然道:“就是说呢,找我有什么用,今儿太晚,先让她回去,明儿说几句话打发走就是。”
先让沈榆回去,一晚上,兴许想通了不来了,就算过来,一晚上想想自己办的事儿,估计也不好意思开口。
若是再开口,她都好意思开口了,林秋然有什么不好意思拒绝的。
孙氏点点头,林秋然进屋换了衣裳,虽然没湿,可下雨天有些湿潮。
等热水烧好,孙氏兑好水给端进屋,林秋然泡了脚梳洗过后就睡下了。
次日一早,天放晴了,不过秋风吹过,比昨日还冷。
萧大石起得早,他是习惯如此,醒得更早,躺着也无聊,就起来挑水干活,喂喂鸡,打扫鸡圈,然后早早去铺子,把鱼肉都买好了。
打扫完,萧大石开门出去,一开门他就看见了沈榆,把他吓了一跳。
可沈瑜面露喜色,“萧大叔!”
有句话叫做伸手不打笑脸人,萧大石道:“你找秋然是吧,我去喊,你先等会儿吧。”
林秋然还没起来,孙氏跟着萧大石出来了,“你进来等吧。”
沈榆点点头,跟在孙氏后来进来,她道:“我不急,让秋然姐先睡吧。”
孙氏也不想喊,沈榆想等就等吧。
沈榆来得早,她怕萧家出门早赶不上,她不急的。
屋内,林秋然听见外面动静了,每日都这样,也习惯了。她换好衣服简单梳洗一番,才过来和沈榆说话。
沈榆昨天晚上有一肚子话想说,想求林秋然帮忙,想让林秋然帮她想办法,想诉诉这些日子的苦楚,可过了一个晚上,再看见林秋然,她反而不知道怎么开口了。
林秋然态度和善,她道:“到底是怎么了,昨晚下那么大雨,可是有什么急事?你放心,你从前帮我公婆不少,倘若真有什么急事,能帮的我一定会尽力去帮。”
但别的事,林秋然帮不了。
沈榆心里苦笑,她不过是帮着抬些东西,孙氏也没少给她吃的。她觉得林秋然这话在点她,让她不得不想起那日在茶楼,林秋然问她要不要一块做生意的时候来。
那时林秋然想一块儿做生意,可沈榆答应了蒋家,如今她又求了回来。
沈榆心里难堪,却不得不说,她咬咬牙道:“林姐姐,五香居现在生意不太好。”
不仅仅因为五芳斋也卖豆糕,还因为蒋家为了卖糕想出的那个神乎其神的故事没人再信了。
豆糕卖得那么贵,百姓总觉得这些有钱人还想赚他们钱,说自己多孝顺,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赚钱,便不再乐意买账了。
还拔萝卜带泥带出来很多事,蒋家带走很多点心师傅、当街抢人、就连董小哥被打的事儿都有人议论。
说蒋家跟着胥州蒋家有关系,胥州蒋家出了不少朝廷官员,官商勾结,只会鱼肉百姓。百姓甚是唾弃,因为豆糕变好的生意现在是一落千丈。
五香居的管事现在忙不过来,只能尽力去挽救,他也知道不怪沈榆,可是总得有个发泄的口子。
沈瑜说着说着就哭了,她拿出绣着蝴蝶的丝帕擦,“我刚去干活的时候,那些人对我还和颜悦色,可后来生意不好了,就逼着我想法子,还说……要是想不出来,就把我赶出去。”
沈榆抬眼望向林秋然,“秋然姐,我是实在没办法了,才来找你的。我真的想不出主意来,这么下去,肯定会被赶出去的……”
林秋然昨天还奇怪,为何徐远珩出门不足一个月就回来了,估计也和这有关。他那样的人,肯定会趁机吞并蒋家的产业,这么好的机会,怎么会放过。
林秋然在心里叹了口气,她道:“若我也会做点心,肯定会帮你想想法子,可那日情况你也知道,是因为家里做了酒酿馒头,我误打误撞才想到那儿的。”
沈榆眼中渐渐没了光芒,林秋然道:“沈榆,你是会做点心的,就算离开五香居,也不是没有活路。再说了,当初卖点心方子还给了你三十两,眼下五香居生意不好,何必呢。”
沈榆咬着下唇,为何想留下,因为这对她来说是很体面的活了,不用一个人在家做豆糕,推来街上抛头露面地买,不用风吹日晒。就连亲事都……从前董大哥家里人不愿意,如今已有媒婆给她介绍更好的了。
沈榆低头看自己的绣鞋,这是她自己买的,很是喜欢。一月三两,在哪里干活能有这样的工钱。
而且铺子还有别人,她不算太累的。
沈榆看着林秋然心里越发难受,“若是被蒋家赶出去,我爹娘肯定会被说闲话,秋然姐,你……当时说的话可还算数?”
孙氏就在厨房给热饭,闻言心里一紧,秋然可别听着她诉苦就答应了啊。
林秋然摇了摇头,沈榆当初选择不能说错,谁都知道背靠大树好乘凉,只不过大树有倒塌的风险,选了这棵树,就得承担后果。
沈榆去五香居那么多天,学着做那里的点心应该不难,以后摆摊肯定更容易。再有本钱,过不了多久就能开间铺子了。
“我就是个妇人,当初想得太浅显,兴许当初你答应了,现在也有人找上门逼着我们交方子……总之你还有三十两银子,比没有好。”
沈榆知道,这三十两还有一半是林秋然没要的,她再追问,就不妥当了,“林姐姐说得是。”
林秋然又劝了两句,“我家里还有事儿,你也早点儿回去,别胡思乱想了。”
她不可能和徐远珩开口,把沈榆弄去五芳斋,别的忙就更不可能了,林秋然又不是以德报怨的人。让沈榆进门是想知道五香居现在什么样,也不想沈榆一直在门口等着,别人说些闲言碎语。
而且怎么好意思问她当初说过的话还算不算数呢,就算不和徐远珩合伙,林秋然也不可能再找沈瑜了。做生意最怕遇见这样的人,说不准下次被背刺的就是自己了。
沈榆眼睛通红地离开萧家,孙氏心里唏嘘,把早饭给林秋然端上来,今儿是蒸蛋羹,还有昨儿没吃完的酒酿馒头,配着酱菜。
中午总吃肉,早上吃的简单点就行了。
孙氏道:“哎,她家孩子多,当初给了三十两银子,恐怕自己也落不下多少,估计正议亲呢,有个体面的活是好说亲,不然也不会这么着急。哎,姓董的那个被打了一顿,还在南街卖烧饼呢……”
以前俩人一块儿还相互帮忙,那会儿董小哥还消沉了一阵,后头又高高兴兴卖烧饼了。
林秋然看了眼门口,轻轻点了下头,人往高处走,这事她没法评判,又不是定亲悔婚,她道:“也是她家的事儿,咱们也管不着。”
林秋然把饭吃完,她打算一会儿去铺子。
昨天晚上生意不咋好,一天就赚了一两六钱,已经开业六日,前几天每天能有二两多银子,天气差收入立马少了,但也比摆摊强。
萧大石手里有一些钱,林秋然这儿有十一两五钱了,其中有三两五钱是以前攒的。
家里有存钱可以考虑买人的事儿,果然投入越大回报越大,还得是吃食味道好,不然也没人买账。多个人菜品也能多些,林秋然也能轻巧点儿。
孙氏也收拾了收拾,俩人一块儿去了铺子。
不多时婉娘也来了,一个厨房外加外面两口大锅,个人忙个人的。
等到中午生意红火,大约是昨日下雨拦住了一些客人的脚步,等不及就直接过来了,但有两拨客人来得晚,大堂又坐满了,只能等着。
史掌柜搬来椅子让他们坐着等,总比站着舒服。中午吃饭都快,最多也就两刻钟就能吃完,而且第一桌来得早,估计等个一刻钟就能吃上了。
先来后到,这个没办法,但客人还是忍不住道:“掌柜的,楼上没地方吗?”
这边都是两层楼,咋就在一楼吃。
史掌柜哎呦一声,“真是不巧,铺子才开业,楼上放的都是杂物,还真没法吃饭,一会儿赠您壶米酒,再往里坐点儿,门口风大。”
按理说两层铺子都该留着做生意,可现在萧家食肆只要不是特别忙,基本上一层就够用了。上面是有桌椅,但可不是把客人请上去,端上菜就行的,得来个跑堂吧,不然想加菜没人,客人还不嫌怠慢?
冬日得添炭炉子吧,不然冷了又药抱怨,而且大多数时候用不着二楼,那这多请的跑堂的工钱、添置的物件都是银子,还得找人打扫收拾,也麻烦。
不过,史掌柜也给许多酒楼饭馆做过掌柜的,食肆生意不错,这才开业呢,又是十月份,等天暖和了吃的人多了,二楼放开是早晚的事儿。
但也不能等用的时候再弄,那不是耽误生意嘛,
史掌柜犹豫要不要和林秋然说,他就是个给人干活的,不过萧家人性子都不错,家里又是林秋然做主,怎么着也是为了铺子,应该不会觉得他管得宽。
提一句不妨事。
两拨客人因为被赠了壶米酒心里瞬间没气儿了,这等了一刻钟多,都落座点菜吃饭。
史掌柜数着今天中午有二十八桌客人,中午流水一共是三千三百一十文,其中自然也包含了酒水。
铺子总共三样酒,一样是林秋然自己酿的米酒,十五文一斤,还有便宜些的烧酒,二十五文一斤,更贵的六十五文一斤,来几个要贵点的烧酒,流水就上去了。
人多剩的菜就少,几样肉装了一盘,林秋然又炒了个土豆丝,还做了道肉末煎蛋豆腐,这个是咸辣口味,拌饭特别好吃。
这道菜在铺子里就是肉末豆腐,卖得也不错。中午是林秋然看鸡蛋还多,就加了两个鸡蛋进去,也很好吃。
还有从家里拿的腊肉,这是当初从赵实那儿买的,如今开铺子也不在家吃饭,林秋然怕总放着就不好吃了,干脆拿回来吃。
和豆泡一起炒的,肥肉晶莹剔透,瘦肉有些硬,但不咸。豆泡也有滋有味,就这么一道简单的菜,史掌柜都觉得特别好吃,他问:“这咋做的,我娘子炒腊肉可咸了。”
林秋然道:“提前泡泡,煮也行,放了腊肉就别加盐了。配菜选吸味儿的,不然炒出来就是腊肉咸配菜淡,不好吃。”
其他的就是刀工火候,腊肉切薄一点,自然容易出油,火候到位,肯定就不难吃了。
史掌柜点点头,决定回去和他娘子说,他吃了两碗饭,陆凡吃了三碗,自从他们来了后,每日厨房是不剩菜了。
吃完饭陆凡继续干活,他倒泔水去,刘大娘也来刷碗了,林秋然刚想回屋,史掌柜叫住她,“林娘子。”
林秋然:“掌柜的有事儿?”
史掌柜道:“也不算大事,就是中午人多,有客人问二楼能不能吃饭。”
林秋然点点头,“现在一楼能够用,二楼就算用上,但大多数时候也是空着的。”
林秋然掏钱做生意,自然要考虑利润,她觉得再开二楼不值当的。
史掌柜欲言又止,林秋然道:“掌柜的有什么话想说但讲无妨。”
史掌柜斟酌着道:“林娘子,这才开业,县城这么多人,还有许多人不知道萧家食肆呢,以后知道这边味道好,却来不了岂不是憾事。”
林秋然不太明白,史掌柜索性说得更明白些,“一楼来五个人能坐下,六个挤一挤也能坐,林娘子可想过再多就坐不下了,就算坐得下,也可能嫌一楼吵闹。而且,别的客人两人过来小聚,旁白的人多,也会影响胃口。”
谁想出来吃饭,一旁闹哄哄的。
有的想宴请谈生意,自然不可能在一楼谈。
林秋然想到昨日徐远珩在一楼吃饭的场景,的确格格不入,她道:“掌柜的是说,把二楼做成雅间?”
林秋然觉得这样也行,这些日子一直忙铺子生意,也没人找她做席面,可能觉得贵,也可能用不着,还可能找别人。
其实她现在也嫌做席面累,开铺子一日能有二两多,给人做席面工钱才一两。再涨价就没人请了,偶尔林秋然也怀疑,是价钱太贵,觉得请她不值当。
不过她喜欢承包席面,备菜做菜很有成就感,却也不得不考虑赚钱多少。若有雅间,可以承定一些酒席,接风宴、谢师宴、满月宴……
或是三五好友相聚说话,或是两人找个僻静地方吃饭谈话,都是有雅间更好。
史掌柜道:“我也只是随口一说。”
林秋然笑着道:“掌柜的随口一说,已是帮了我大忙了。”
正好手里有些钱,上头做几间雅间,下面就留散客吃饭。这也算做整桌菜,还可以根据客人要求提前定菜,算下来,这也是席面呀。
就算价钱贵一些,也能接受。
桌椅得和楼下的不一样,圆桌才行,椅子不能是长条凳子,都得找人定做,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做好,更不知这钱够不够。
慢慢来,反正每日还赚钱呢,再等等分成,肯定是够的。
林秋然挺感激史掌柜的,但是他刚来,也不好加工钱,陆凡刘大娘婉娘,做事都很用心,那就等些日子再说吧。
史掌柜也挺高兴,食肆的饭菜味道好,他也想长久干下去,不然铺子做不下去,他也得再找活做。
萧家食肆又做了几日生意,林秋然还让萧大石去找人,二楼要改,商量商量工钱,尽量便宜些。还有桌椅要定,这几日萧大石一直在外头跑。
二十四这日,徐远珩过来送这月的分成,还顺便说了说五香居的事。
徐远珩淡淡道:“县城五香居关门了。”
林秋然不禁问:“只是县城的吗?”
徐远珩笑了一下,“自然不止县城的,胥州的五香居也关门了。其他地方,关门是早晚的事。”
还有蒋家在县城的几桩生意,都被徐远珩接手,这几日他在忙这些事,说来跟林秋然合伙的,只是小生意。
徐远珩眼中不见得意,对他来说不过是寻常之事,算不得什么。
林秋然本想问铺子的厨子掌柜的都怎么样了,可不问也知道,铺子都关门了,那些人若是府上的下人,自是回去,若是在外请的,肯定没活干了。
有的要养一家老小,却没进项,可这些事又和徐远珩有什么关系。和林秋然也无关,只是一想这些,难免害怕。
林秋然:“向二公子道喜。”
徐远珩笑了笑,他道:“这个月分成顺道给你拿了过来,账本你看看,有何处不清楚,问我就是。”
这个月分成和上个月一样,还是四十五两,整数分好分,其余的肯定还是投进香料生意里。如今刚开始做,投入大分成少,不过林秋然觉得四十五两已经不少了。
林秋然微微点头,“二公子我自然信得过。”
若是徐管事,还可以当着面看看,徐远珩就算了吧,不至于差钱。
徐远珩看着林秋然,“你信得过我,我自不会让你失望,五芳斋的分成得下月初,徐管事会送来。对了,还有一事我想问问……”
林秋然:“二公子请说。”
徐远珩看着林秋然的眼睛,不禁想起很多事,在徐家初见,林秋然低着头,后头谈生意强装镇定,再后来淡定自若地和他谈条件,周旋。
他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那套瓷器可喜欢?”
徐远珩本想问问林秋然,她夫君是个什么样的人。
林秋然愣了一下,然后笑着道:“自然喜欢,不过现在用不上,就收起来了。”
第四十八章 买人
徐远珩点了点头, “喜欢就好,徐家也做瓷器生意,若用得上, 你直接和徐管事说, 会给你便宜些。”
林秋然:“多谢二公子。”
以后可以考虑, 要是二楼也做生意, 酒席的盘子碗配套好看些。等赚得钱多了,把一楼的也全换了。
徐远珩道:“如今你我合伙, 不必一口一个谢字。”
林秋然从善如流不再提,她想起蒋思捷来, 不是说县城蒋家和胥州蒋氏一族有亲戚, 万一那边……不过徐远珩短短几日接管蒋家的生意,自然不是只知赚钱不知打点的傻子。
若蒋家真有什么靠山,那徐远珩肯定也有。后头的事用不着她管, 林秋然安心了一些, 以后不用担心蒋家人再找上她。
蒋家出事跟她没关系,在蒋家铺子干活的也不一定都是好人,她以后做生意不能这样,要赚良心钱。
徐远珩该走了, 临走前他抬眼看向楼上, 上头有动静,噼里啪啦的,这会儿还未到吃饭的时辰, 不会影响客人,他道:“二楼在装潢?”
林秋然点了点头,“嗯,食肆生意还不错, 二楼我想着干放着也是放着,不如用起来,到时二公子过来,就不用在下面挤着了。”
徐远珩眼中带了两分笑意,一点都不吝啬帮忙出主意,他道:“声音有些吵,食肆生意影响不了,但左右还要做生意的。一会儿我让徐管事拿几匣子点心,你让人送去。”
林秋然点点头,徐管事以前也总往家拿点心,她看着给些钱好了。
徐远珩又道:“可介意我去二楼看看?”
林秋然摇摇头,带包间的酒楼她也只跟徐远珩去过,再有就是以前的一些经验,做这些属于盲人过河,如果是徐远珩能提一些中肯的意见,自然最好不过。
二楼现在还在拆的阶段,要先把铺的木地板拆了,不然不好垒墙。
灰尘有些多,但徐远珩还是进来走了走,他道:“小桌楼下能放九张,上面顶多放四张圆桌,做四间雅间吧,两间明间,两间暗间。”
林秋然:“暗间?”
徐远珩:“顾名思义,明间是可以时常开窗开门,宽阔敞亮,从楼下能看见客人坐在桌边吃饭。哪怕男女同坐一桌,也大大方方。”
“暗间则留着私下议事,得隔音。若是明间坐不下,来这边吃也无妨。”
有些事别人听不得,就得来这样的地方。
徐远珩道:“从外看样子要差不多,起个好听点的名字,楼上就不要再弄小桌了,吵闹容易影响。”
林秋然她本来打算包间做差不多大,然后在上面放两张小桌,下面人多就来上面吃。
但徐远珩说得也有理。她点点头,把这事儿记下了。
徐远珩看了一圈,说道:“一会儿徐管事过来,让他弄。”
林秋然道:“怎好这么麻烦。”
徐远珩笑了笑,“他也是看看找人弄,以前做过这些,比你一点点摸索强,再说,你又不是不给钱。”
林秋然这会儿是真心实意地感激,“二公子不让说谢,那到时这边弄好了,可得赏脸来吃饭。”
徐远珩没点头,只是问:“菜色都一样?”
林秋然道:“会有新菜色的,若是做席面,肯定和楼下不一样。”
可以加定制菜,但得提前几日就说,就像徐远珩喜欢吃河鲜海鲜,若是请他吃饭,肯定会有这些。食肆的菜色还算不错,可对于家底丰厚的人来说,吃一次是新奇,还是喜欢更精妙的东西。
山珍海味,不一样的肉,林秋然到现在还只做过鸡鸭鱼猪……这些,还有好吃的肉比方说兔子肉、驴肉,都能做菜的。
徐远珩点点头,林秋然擅做菜,虽然经营铺子还生疏,但菜色上不用他出谋划策,他道:“食肆生意肯定会越来越好。”
林秋然:“借二公子吉言了。”
等徐远珩走后不多时,徐管事就来了,他往里搬了两趟东西,左右两家铺子,一家准备了两盒点心和一个香料礼盒,每盒里面有十三香两瓶菌菇鲜两瓶,瓶子很小,但包装好,看起来东西就不便宜。
点心林秋然没打开看,一会儿直接送去就是,林秋然想给徐管事钱的,这么多东西自己买,也得好几两银子。
可徐管事连连摆手,这钱他哪儿敢收呀,“哎呦林娘子,你这就太见外了。本来你也跟着合伙做生意,这些东西就是该时常往家里送,前些日子太忙,我就给忘了,你千万别往心里去。
装潢的事交给我吧,到时直接给林娘子报账,找的是给徐家干过活的人,人绝对靠得住,价钱也便宜一些。到时不满意,林娘子直接和我说。就是这干活得管饭,倒不用吃食肆的菜,一荤一素量大管饱就成。”
林秋然点点头,送礼物的活儿交给了史掌柜。史掌柜乐意跑这个,而且,徐家的管事能干,他也不能显得太没用。
史掌柜去了旁边两家铺子,说了好话,那边笑脸相迎,表示不介意这个。
把事儿办妥,史掌柜就回来了,徐管事已经带人去了二楼,林秋然也回厨房了。
他靠着柜台瞎琢磨打发时间,林娘子跟徐公子好像还有些关系,具体因为什么他不知道,但总觉得徐家二公子别有用心,倒不是说有坏心思,反正都是男人,要不是有所图谋,何至于隔几日就过来。
说来林秋然还年轻,就是成过亲还有孩子,倘若孩子生下来,媒婆肯定会找上来。
很多人都不在乎这个,有个孩子咋了,林秋然又不是不能赚钱。估计徐远珩也不在乎这个,家大业大,多养个孩子花多少钱?哪怕是别人的。
而林秋然并未往这方面想过,她忙着铺子的事儿,一直忙到了月底。
天气越来越冷,食肆生意很稳当。
二楼装潢估计还得半个月,这期间也有人问楼上能不能吃饭,史掌柜就耐心解释,“现在还不能,过些日子就行了,不过二楼是包间,人多可以上去点菜,也可以提早几日定菜,我们还承定席面,不过最多四桌,到时不止有菜单上这些菜,也会根据客人要求做菜。”
这样也解决了就林秋然一个厨子,出去做席面食肆没法做生意的问题。在食肆做席面也只是忙些,不用两处跑,对客人来说也是省事的法子了,不用自家备菜,也不用自家收拾,环境清净无人打扰,盘子啥的都是配套的,菜还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