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社会,嫁了人估计还要生孩子,那还不如留在萧家呢。
现在有了钱,说不准她可以把这孩子生下来,好好教养,还有孙氏萧大石帮忙带着,而且看孙氏性子不错,相貌也还成,想来萧寻也不会太差,那基因就不错。
何况这个时代医疗设施简陋,打胎也伤身,所以林秋然犹豫着要不要把这孩子生下来。
如今银子是不缺,这些意外之财应该足够在这个时代生一个孩子。孙氏觉得捡灵芝是因为萧寻,可她总觉得是因为这个孩子。
起初她怕生孩子一是怕萧家二老性子不好,最后把担子给她,可经过这几日相处,孙氏性子和善,也很体谅她。也没因为她要把孩子打了,就少给她吃什么。
萧大石老实不爱说话,但能干活。
一个出嫁女,娘家嫂子没准儿还惦记她的东西。
晚上吃饭,林秋然依旧有鸡蛋。夜里林秋然还想着这些事儿,但没失眠,很快就睡着了。
次日一早,林秋然醒了,不见孙氏和萧大石。她去菜园子看了看,孙氏在除草,这回孙氏锄的比以往都深,就是怕还有人埋东西,但什么都没有。
孙氏也就放弃了,还能回回捡钱。
林秋然问孙氏,“爹呢?”
孙氏道:“到河里捞鱼去了。”
家里鸡没了,坐小月子也得养着身子,喝些鱼汤正好。上回刘氏来了,孙氏估计今儿还过来,到时候她好好和刘氏商量商量。
孙氏道:“给你留了鸡蛋,快吃去。”
家里鸡蛋都是攒的,现在也快吃没了,她得去跟别人家换些去。
林秋然点了点头,从菜园子出去,正巧,萧大石从外头回来,他一前一后挑了两个竹篓子,林秋然远看,都是比小臂还长的鲤鱼。
一个早上捞了两篓子鲤鱼?
萧大石道:“快招呼你娘去,放水里给养着,能吃好久呢。”
林秋然赶紧去菜园子,她压着声音,“娘,爹回来了,招呼你过去。”
孙氏拍拍身上的土起来,“这么快。”
回家看见两篓子鱼孙氏愣了愣,然后把大门关上,赶紧去找木盆木桶,能用的都用上,把这些鱼放出来养着。数了数二十一条,这得吃多长时间?
孙氏道:“你倒是能耐了,抓这么多,还都是活的。”
以前也打鱼,就没见打这么多的。
萧大石道:“今儿也是运气好,河里鱼可多了,一捞好几条,一捞好几条,还没别人。我把小的放了,净留了大的,那还这么多呢,怕人看着就赶紧回来了。”
萧家出了事,可眼红不分时候。
孙氏朝林秋然笑了笑,“这够吃好久的了,一会儿娘给你炖鱼汤喝。”
林秋然点了点头,心里有些动容。
萧大石把鱼搬到阴凉地方,林秋然想帮忙,孙氏让她歇着。
林秋然也没歇多久,因为娘家来人了。刘氏今儿是带着儿媳余氏过来,儿子没过来。
余氏眼看着萧家门口摆了一盆鱼,又看孙氏在厨房炖鱼汤,眼睛叽里咕噜转着。
刘氏和孙氏打了个招呼,就去屋里看女儿了,关上门,她急着道:“你婆婆咋还炖鱼呢,你可说了不要这孩子?”
林秋然犹豫着点了点头,刘氏松了口气,“那一会儿就跟娘回去。”
余氏道:“着啥急,妹子,哪儿的鱼呀?这老两口倒是有点良心,要我说妹子改嫁萧家还得出一份彩礼,我妹子好好的黄花大闺女刚嫁过来男人就没了,还怀了个孩子,总得补偿一二。妹子你放心,你的好日子在后头呢。前两日我帮你相看了一个,前头的死了,家里有俩儿子,愿意出五两银子的彩礼。”
余氏笑着,“你这头婚虽然不咋地,可后头这个嫁过去就是好日子。”
林秋然皱着眉:“鳏夫?”
余氏道:“鳏夫咋了,你不也寡妇嘛,这彩礼高呀,你一个死了男人的能有这么好的亲事,就烧高香吧。”
林秋然道:“娘,嫂子,就算我回娘家,也不想那么快就嫁人……”
余氏拔高声音,“不嫁人干啥?在家里吃白饭啊。”
林秋然看了眼刘氏,刘氏低着头,把女儿接回去儿媳就不高兴,其他的她做不了主。
“妹子,我可劝你一句,别挑了,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再想找到这么好的后悔也晚了。”
林秋然这几日理了理原身的嫁妆,一个柜子,两身衣裳,两床被子,就没别的了。原身娘性子软,家里嫂子当家她也做不得主。但好歹是妹子,刚死了夫婿没了孩子,就要给卖了换彩礼。
还不如萧家呢。
林秋然刚想说些什么,孙氏就推门进来,“什么玩意,有俩儿子的鳏夫,这算什么好人家。亏你们还是亲娘亲嫂子,快出去出去。我今儿把话放在这儿,秋然嫁到我们萧家就是我们萧家的人,就算改嫁也得从萧家改嫁!”
林秋然愣了愣,看着孙氏忘了说话。
余氏扬扬下巴,神气道:“婶子,这事可由不得你,怎么说秋然也是我林家人,关萧家什么事,你可别咸吃萝卜淡操心了。”
林秋然:“娘,嫂子,你们先回去吧,我又不是傻子,何必打了自己的孩子去养别人的孩子。本来我也打算回娘家说一声,你们过来也省得我过去,我打算留下这孩子,你们回去吧。”
第四章 白事
等刘氏和余氏从萧家离开,孙氏松了口气,她看了林秋然好几眼,“秋然,你刚才说的,是为了让你娘走还是……”
孙氏想问,是随口说的还是认真的。
作为萧寻的母亲,孙氏自然是希望林秋然把孩子生下来的,可是她总不能强迫林秋然,万一她心里不愿意寻短见,又或是故意去撞肚子,到时候孩子没了大人也得出事。
可今儿她竟然听林秋然说要把孩子给生下来,哪怕是借口,只有一分希望,但孙氏还是想问问。
林秋然点了点头,她道:“是我自己想把孩子生下来,萧寻走了,我心里也难受,可是人死不能复生。娘,我对萧寻是有感情的,只是怕,怕孩子生下来没有父亲,孤儿寡母无依无靠。可经过这些日子,看您二老待我胜过亲生女儿,处处为我打算,我心里又于心不忍。”
说着说着林秋然低下头,她哭不出来,只能擦擦眼角,虽然想的是生下孩子对自己也有好处,娘家靠不住,不如留在萧家。
与其养别人的孩子,还不如养自己的,可总不能这么跟孙氏和萧大石说。
两人感激她生下孩子,日后会更加对她和孩子好,本来她是有留下孩子的念头,今儿刘氏和余氏过来,不过是加深了这个想法。
再嫁不知嫁个什么人,那还不如留在萧家。
孙氏眼泪扑簌扑簌地掉,她是喜极而泣,萧大石也进来了,“你这是咋了?”
孙氏大哭,扑在萧大石的怀里,声音哽咽,话都说不利索,“他爹,秋、秋然说要把孩子生下来。”
萧寻的死就是压在两人身上的石头,萧大石这些日子头发白了,看起来老了不止一岁,白发人送黑发人,便是孙氏为林秋然打算,可心里底还是希望她能留下孩子的。
萧大石也哭了起来,二人抱作一团嚎啕大哭。林秋然叹了口气,从局外人的角度,孙氏和萧大石也不容易。
等哭累了,孙氏收拾收拾洗把脸去厨房炖鱼汤,这还是早上,她又煮了俩鸡蛋给林秋然当早饭。
连着饭菜一块儿端上桌的还有一个钱袋子,几张泛黄的纸,孙氏坐到林秋然对面,说道:“秋然你吃饭,我跟你说说家里的事儿。”
林秋然点点头,一边吃一边听着。
孙氏道:“咱家里有这三间屋子,这是房契,还有三亩地,地契也在。萧寻死,朝廷也没给钱,但免了五年的田赋。银子就是那天跟你说的,剩三两多,还有卖灵芝的五两。我年纪也大了,以后家里的事就你来管。”
林秋然道:“娘,这使不得。”
孙氏道:“你就别推脱了,你是女儿又是儿媳,该你管。就是家里没啥钱,委屈你了。”
林秋然知道孙氏这样做是想自己安心,可是不怕吗,不怕她带着银子跑了。
林秋然看了眼萧大石,萧大石也点点头,“你娘给你你就收着,想吃什么就买。”
林秋然点点头,拿了碎银子,铜板没动,“你和爹也有用钱的地方,大头我存着就行了。”
孙氏咧嘴一乐,“快吃快吃,我和你爹还商量着,萧寻战死了,虽然没有尸身,可是也得立个墓碑。也得请村里人都过来,菜啥的家里都有,到时候我操持就行,也不用你操心。”
还有鱼呢,也算体体面面地走。
林秋然差点忘了这回事,虽然尸骨无存,可白事肯定得办,立个衣冠冢算是入土为安,况且别人家白事萧家也去,礼得收回来。
做席面恰好是林秋然所擅长的,若是别人见她手艺好,以后也能有个营生。
她道:“娘,这事儿交给我吧。”
虽然这个时代肯定比不得以后,也没那么多肉菜,可是也难不倒她,东西少才能看出她的本事来。
孙氏说道:“你还有身孕呢,操劳这做什么?”
林秋然道:“这毕竟是萧寻的白事,我送他最后一程。况且既然让我管家,那就听我的。”
孙氏愣了半响,随即点点头,“娘不是不让你管,是担心你身子。”
林秋然道:“我心里有数。”
是有孩子,可她总得能养活自己。再者说了,孙氏和萧大石四十多岁,这个时代人均寿命也短,她不能全靠他们两个。就是没想到,重操旧业操的是便宜夫君的白事。
林秋然低头看了眼孙氏早上给她熬的鱼汤,味道有些淡,汤的颜色浅白,也不是纯正的奶白色,不过鱼肉新鲜。若是她来做,味道肯定比这好。
林秋然还想着,若是做出来的味道好,可以把菜带到县城去卖,先少做几条,过去试试,真成了再多做。
明日办白事,孙氏挨家挨户去告诉了。林秋然也是才知道,这萧家村都沾亲带故,萧大石有兄长弟弟,不过数年前就断了往来。
如今萧家住村东头,那边住村西头,这回萧寻白事,也没请,孙氏回来说,一共四桌,一桌十人,每桌六道菜。
在村里,这已经算是不错的席面了,各家各户都穷,六道菜林秋然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孙氏也去忙活了,虽然林秋然说了她来操持,不用管,可还能帮帮忙呢。鱼可以做四条,再去菜园子里把菜该摘摘,该洗洗。
还收拾出萧寻的一身衣物,准备就葬这个。
这回孙氏没有哭,儿子虽然没了,但还有儿媳和孩子。林秋然能留下肚子里的孩子就是万幸了,她就不求是男是女了。
下午林秋然想了想菜色,鱼是纯荤,一桌一条,这俩日中午做的菜也可以加上,炒南瓜半荤,青椒茄子素菜。
家里茄子多,可以做个地三鲜,这便四道菜了,三热一凉,两荤两素。
还有两道菜,林秋然打算做道拍黄瓜,她调的料汁别人可比不得,说蘸鞋底都好吃也不为过,孙氏还说明天早上换些肉来,林秋然嘱咐她再换几块豆腐,做个肉末豆腐,这六道菜也就齐了。
只不过在村子里肉不好买,若赶不上杀猪的,得去县城。萧家村离县城有十里地,要孙氏起个大早过去。
晚上林秋然就把钱找了出来,“娘,家里鸡我都吃完了,看看要不要抓几只小鸡。”
孙氏点点头,“还是秋然想得周到。”
次日一早,孙氏摸着黑就去县城了,萧大山还抬回来一口棺材,萧家各处也都绑了白布。林秋然跟着披麻戴孝,鬓间簪了朵白花。
老两口跟着邻居把萧寻葬入祖坟,这没让林秋然去,她就象征性地擦了擦眼泪。
孙氏只红了眼睛,烧纸的时候对着新坟念念叨叨,“你就好好保佑秋然和孩子吧,保佑她们娘俩好好的……”
纸钱一撒,孙氏松了口气,招呼众人中午过去吃饭,自己赶紧回家帮忙。
可回来一看,林秋然已经弄得井井有条了,孙氏想帮忙都不知道怎么插手了。
林秋然以前做席面一桌菜就有十几道,人少时十几二十桌,多了了几十桌,这种时候最要紧的就是备菜,把菜备好能节省时间。
把前面的步骤都做了,该炸的炸该腌的腌,最后下锅摆盘,就会无比的省事儿。林秋然把肉末都炒熟,豆腐都煎好,茄子蒸了,做地三鲜的切了条……重头菜鱼也炸过,还是裹了面粉炸的。
孙氏看着觉得炸鱼用的油有些多,可儿媳当家作主,她还是不搭话了。
孙氏看了看,“秋然,娘干点儿啥?”
林秋然说道:“一会儿上菜吧,也不早了,我把菜炒上。”
上菜一向是先凉后热,料汁调好四盘拍黄瓜直接淋上,黄瓜拍的更入味,人多菜少,份量就足,连擂椒茄子也是,满满一盆。
萧家这回也来了不少人,刘氏也过来了,上回不欢而散,这回她就没带儿媳妇。
村里人看着这番场景一边为萧家惋惜,一边想这样也好,至少给萧家留个后,大不了日后再改嫁。
刘氏听着人议论心里一顿急,很快饭菜上来,众人也不再说话埋头吃饭。
先上的是拍黄瓜,这道菜家家户户都有,可是萧家今儿的这个跟别的地方的一点都不一样,酸辣入味清脆爽口,带着点点蒜香,吃到嘴里的那一瞬间,舌头就舒服了,人也舒服了,好像一下子就清散了暑热。
再吃那辣椒茄子,茄子烂乎乎的,入口即化,蒜泥和辣椒裹在一起,吃着更是好吃。
一个婶子道:“这是秋然手艺呀,真不错!”
若非是白事,萧家都伤心着,肯定得问问这菜是咋做的。
孙氏管上菜,一道菜一道菜端上来,她招呼众人快吃,“都吃好喝好,多吃些。”
这回上的菜是地三鲜,都是一锅出,一锅菜盛四盘。
孙氏守着上菜,看林秋然都盛出来忍不住说这么盛不行,“你当厨子的自己不留饭出来,还等着客人给你剩呀。”
林秋然差点忘了,以前日子好,席面的菜能剩挺多,不愁厨子没饭吃。但村子里不一样,百姓日子差,很少有荤腥,估计上一盘空一盘。
林秋然笑了笑,“那我留一点。”
孙氏嘱咐着,“你饿了就吃,我来炒。”
林秋然分出点地三鲜,炒菜肯定她来,她还指望靠这个给自己找个活儿做,怎能让孙氏来。
菜重新分好,林秋然道:“娘,上菜吧。”
林秋然最后做了红烧鱼,鱼是提前炸过的,再烧汤汁炖,用了太长时间。
菜全端上去,林秋然给自己盛了点饭,就在厨房吃的,忙活一上午她也饿了。除了前面两道凉菜没留,剩下的她都留了。
鱼是多炖了一条,外头萧大石和孙氏跟着客人一块吃,少不了提起萧寻来,林秋然自己吃也自在。
林秋然先尝了鱼肉,味道很好,红烧鱼新鲜,肉紧实弹牙,炸过的鱼皮被汤一顿烂乎乎的,鱼肉蘸点汤,更入味儿。
肉末豆腐也好吃,这个是猪油炒的,舀一勺往米饭里一拌,香得人迷迷糊糊的。
若是家里油多,林秋然还有一道拿手菜,是肉末豆泡,比豆腐更吸汤入味。
众人吃饱喝足,不少人夸孙氏萧大石说他们有福气,“儿媳这么能干,以后肯定差不了。”
还有人和刘氏说:“你闺女手艺可真好,真是养了个好女儿。”
刘氏心道,养个好女儿有什么用,还不是给别人家养的,一根筋犟得要死,让她改嫁还不愿意。
等林秋然吃完饭出来,外头人已经走了一大波了,跟孙氏关系好的于婶儿道:“秋然这手艺不错,日后我家有啥事了,也请你过去掌勺。”
林秋然求之不得,刘氏看这样子赶紧拉着她去了旁边,“你这孩子究竟咋想的?真要留在萧家把孩子生下来?”
第五章 打算
刘氏思来想去,是不是那日余氏说要给林秋然说亲,林秋然不想去,才说要留在萧家。那可以给她说别的亲事呀,不是非那个鳏夫不可的!
林秋然认真道:“娘,我是真想把孩子生下来。”
刘氏指着林秋然的脑袋,急道:“你傻呀你,萧寻都死了,还给他生孩子,以后咋办!带个孩子咋改嫁!”
林秋然深吸一口气,“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先过好眼前。”
刘氏急得都要晕过去了,她瞪大眼睛,“早晚有你后悔的时候!我怎么生了你这么犟的。”
林秋然拍拍刘氏的手,“娘,你要是真担心我,等林家村谁家办宴席,你帮着问问,缺不缺掌厨的。你看萧寻白事的席面,我办得还行不?”
刘氏差点背过气去,她跺了跺脚,“你真是要气死我。”
刘氏把礼钱塞下就走了,可见气得不轻。林秋然能感觉到刘氏是真的为自己操心,怕她以后没出路。可家里有个嫂子,万事都得听余氏的,回去都不知被嫁给谁。
客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孙氏开始收拾碗筷,有些家伙什还是从邻居家借的,一会儿洗完得还回去,林秋然想帮忙,孙氏没让,“你都忙了一上午了,我来就成,你歇着去。”
林秋然点点头,坐在一旁歇着,跟孙氏搭话,“娘,县城人多吗,买东西的多吗?”
孙氏道:“早上还成,人挺多的。”
林秋然道:“娘,摊贩都卖什么?”
孙氏想了想,“肉菜早饭……不过没卖鸡崽子的,到时候我问问村里有人养不,换几只来。”
林秋然想了想,道:“娘,我想把剩下的鱼也给烧了,让你和爹带去城里去卖,你尝着中午鱼的味道怎么样?若是行的话咱试试去。”
做席面还没着落,现在得想别的法子赚钱,林秋然看卖鱼就不错。
她眼巴巴看着孙氏,其实孙氏中午没咋吃,但看着自己手里的空盘子,里面啥都没有。
吃得干干净净,汤都泡了饭。纵然有村里没啥好吃的的缘故,可林秋然烧的鱼的确好吃,肉嫩入味,鱼也没散。以前孙氏烧鱼都是碎的,还有土腥味儿。
孙氏道:“味道好呀,秋然,家里的事儿都你做主,你说烧就烧,就是别累着了。”
林秋然心里高兴,孙氏愿意往县城跑就行,她道:“没事儿,我现在没啥感觉,累了就不弄了。”
刷完碗,孙氏把收的礼钱全给了她,一家随个几文钱,加一块也就一百多个铜板。
钱林秋然收下了,她数了数剩下的鱼,昨天早上炖了一条,今儿吃了五条,还有十五条。
在木桶里游得欢快,她问了孙氏才知,外面卖鱼,鲤鱼四文一斤,萧大石捞的这些一条差不多五斤。林秋然打算烧好之后按市场价贵一倍的价钱卖,到时候汤可以多加不要钱。
卖鱼是现在最简单的赚钱法子,一来是鱼太多吃不完,捞鱼不要钱,连本钱都省了。二来等村里办席面遥遥无期,若是做些东西去县城卖,没准儿有人觉得她手艺不错,请她去做饭。
她虽然穿到村里,可不想一辈子都待在这里,既然决定把孩子生下来,总得做长远打算。
难不成以后孩子生下来就在村里和泥巴玩,那肯定不行,林秋然打算送孩子去读书。可这些日子捡的钱,还是不够去县城买宅子。
林秋然想赚银子,萧家是有地,但不多,种地也不赚钱。若是萧寻在,还能打猎,如今只能靠她自己。
次日一早,林秋然就让孙氏把鱼给杀了,自己又好好清理了一遍,尤其是鱼肚子的黑膜,这个弄干净吃起来就不腥。
她今儿烧了六条,做好之后放进木桶里,让孙氏和萧大石推着去县城。
二人临走林秋然嘱咐,“娘,我在里面炖了些菜,跟鱼是一个味道,可以把菜给客人尝尝。如果是实在卖不完就回来,别傻等着,这天热也容易坏,卖不完咱们就回来自家吃。”
孙氏和萧大石点了点头,推车去了县城。
林秋然留在家里,琢磨还能做些什么,她如今有身孕,虽然没什么反应,可太累也不行,所以最好是在家做,做好了让孙氏萧大石拿去卖。
好在孙氏和萧大石听她的话,就是不知今儿鱼卖得怎么样,能不能赚钱?
等到下午两人还没回来,林秋然心里有些着急,别是卖不完一直等着,早知道她就一块儿去了。
又在家门口坐了一会儿,林秋然看远处有人推着板车回来,正是孙氏和萧大石。
林秋然赶紧站起来,她把门打开,让两人推车进来。也没急着问,因为她看孙氏脸上写着高兴,就算没全卖出去估计也卖出了几条。
等把门关上,林秋然小声问:“娘,怎么样?”
孙氏笑着道:“全卖光了,一斤八文钱,一共卖了二百五十四文!我又买了只鸡,给你炖着补身子,早饭是想给你买,可回来太晚怕给捂坏了。不过娘买了别的,你看,有葡萄西瓜,你一会儿吃。”
一开始孙氏没抱什么希望,觉得林秋然要价贵,家家户户都会做的东西,按村里人的心思,就算自家做的难吃也不会出去买。
她本来是哄林秋然的,大不了带回来吃,可竟出奇地顺利。
两人走得快,到县城鱼还热乎着,上午一过去就有人闻着香味来问,孙氏和人说:“这是家里做的红烧鱼,带回去中午一热就能吃。”
虽然比活鱼贵了一倍钱,可是不用自己做,活鱼内脏鳞片可都是算钱的,但是做好的没那些压秤的东西,不用自己烧不用花调料钱。尝一块儿烧的菜也好吃,第一个问的就买了一条。
一条接着一条,就卖了这么多钱。
二百多文,这可不是出去捡个灵芝卖十两银子能比的,这是林秋然做的,她和萧大石也出了力。
鱼卖得还算快,就是路上耽误的时间久,再有孙氏卖了鱼还买了鸡和水果,一来二去就晚了。
林秋然道:“那还有九条,明天给我烧了,娘你们再去一趟县城吧。”
孙氏点点头,“成,不然明天早上再让你爹去河里看看还有鱼不?”
林秋然嗯了一声,不过没抱什么希望,这鱼哪能日日都捞到。
孙氏笑呵呵的,“等急了吧,娘给你炖鸡去……要不你来,你做得好吃。”
孙氏想弄,但是自己手艺没林秋然好,她怕白瞎了这鸡。
林秋然道:“晚上烧吧,我给你们留了饭,你们吃了吗?”
萧大石不吭声,孙氏讪笑,“这不就回来了吗,哪儿用得着花那钱。”
林秋然看着车上的东西,都是给她买的,孙氏和萧大石却没吃饭。她道:“明日再去,你们就在外头买些吃的。不然把人累坏了,以后可就没法去了。”
孙氏点点头,“没事儿,也不饿,这钱你拿着。买鸡三十一文,别的花了六文,还有二百一十七文钱。”
林秋然数了十七文,“大头我拿着,剩下的你们留着吃饭,出门在外没钱可不成。”
如今家里的钱都在她这,但是林秋然没放一块儿。这个钱也单独放起来,算作家里挣的,其他的,秋然打算好好存着,日后若有什么变故就还回去。
当然,若以后都在一块住,又到用钱的时候,林秋然也不会顾着是谁的银子,肯定都给用上。
孙氏点了点头,“好,我和你爹赶不回来,就在外头吃点儿。”
萧大石笑了笑,他今儿挺高兴,萧寻死了,但如今孩子还在,日子总得往下过。就是有时候还是忍不住想,若是萧寻还在就好。
萧大石只能当萧寻在外打仗没回来。
晚上,孙氏就把鸡给宰了,清洗干净交给林秋然。
林秋然看着这鸡,琢磨怎么吃,清炖也吃够了,红烧口味倒是不错,可刚吃过红烧鱼。家里香料不算多,做什么黄焖鸡大盘鸡是不成了。
林秋然也不想吃太过油腻的,她记得那日在村子里转悠,村里有河水,里面有荷花。
林秋然:“爹娘,给我弄点荷叶黄土吧,我晚上做个荷叶鸡。”
先把鸡腌了,再在肚子塞了些蔬菜,荷叶鸡清淡,烧的时间久外皮发黄,鸡肉比炖烤要软烂,烧出来还带着荷叶的清香,肯定好吃。
孙氏是没听过这种吃法,不过还是应了,“成,我和你爹这就去。”
孙氏让萧大石去摘荷叶,她挖土去,萧大石怀疑能不能吃。
孙氏道:“你管能不能吃,又不是给你吃的,赶紧摘荷叶去。”
萧大石嘴上嫌费事,脚下麻溜去了河边,俩人做这些的功夫,林秋然把鸡腌了腌,又在院子里挖了一个土坑,垒了几块石头做窑,打算一会儿在这儿烧鸡。
俩人一块回来的,孙氏问要帮忙不,林秋然摇摇头,就先在鸡上裹上一层荷叶,然后又糊上一层黄泥,这样就差不多了。
烧还不能用火,得烧炭,所以窑里是先烧木头,火快熄了把鸡放进去,看着别让木炭烧光。
她在外头做这个,孙氏是在里面做晚饭。她分了两样,她和萧大石吃两样米的粥,给林秋然单独做了米饭。
这事林秋然说过几次,却也无济于事,既然做自己就吃呗,怎么说都是一番心意。
太阳落山,荷叶鸡也好了,林秋然给扒了出来,怕烫手还得等了一会儿,才把外面的泥块给敲开。
一敲开就闻到了鸡肉香味,再把荷叶撕开,里面鸡皮已经被烧得发黄。
林秋然把荷叶鸡撕了撕端上饭桌,但孙氏和萧大山一口没夹,这鸡是孙氏给林秋然买的,她和萧大石又不需要补身子。
林秋然夹了个鸡腿,鸡肉酥烂香糯,吃着还带一股荷叶的清香,“爹娘,你们也吃些,现在天热放不久,给我留个鸡腿明天早上吃就行。”
孙氏点点头,这才开始夹肉,不过吃的也都是鸡头、骨头多的那些,再让说什么都不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