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富即贵by起跃
起跃  发于:2025年09月20日

关灯
护眼

钱铜听完,手脚已经冰凉。
果然都死了。
钱铜的心也彻底死了,没再存奢望,确定四大家的人只剩下了卢家一个小公子后,没打算再等,与刘黑将道:“劳烦你再跑一趟,把我大伯母的尸骨捡回来。”
当日夜里,钱铜将城门打开,与胡人进行最后一次交换人质。
夜里没再落雪,钱铜立在城门之上,借着两边城门上的灯火最后眺望了一眼远处陌生的他国。
她没有看到大伯母最后一眼,但能想象得到她那时候的心境,是何等的绝望,家就在对岸,却回不了。
唯一的牵袢便是自己的二兄,在得知人早已先她而去后,念想便也断了。
是来晚了,若是她能再快一些...
钱铜正仰着头,视线内突然出现了一枚烟花。
钱铜并没有在意,以为是胡人百姓终于团聚,在燃放烟花庆贺,然而那烟花在空中绽放后,慢慢地凝结成了一个元宝的图纹。
钱铜望着那图纹,血液一瞬凝住,一时竟失去了语言。
忙垂目看向对面的城门。
胡人的百姓已经达到了对面,眼见对方的城门要合上,钱铜一把扯下了自己腰间的荷包,递给了身旁的将士,“快,挂在弓箭上,射出去。”
钱铜忍住心口的激动,迫使自己冷静,“所有人听令,把你们身上的银钱全扔出去!扔多少我钱铜事后十倍奉还。”
说完,便回到了城门内侧,大声冲底下喊,“钱三公子在哪儿,速速去城门口接人!”
钱铜在雪夜里疾步奔走,一声接着一声,嗓子都哑了。
“手里值钱的东西,都扔过去...”
“把馒头运上来!”
“快!不许他们关城门...”
快要回到城中的胡人百姓,见羽箭从身后飞来,当是大虞人要射杀他们,赶紧往城门口跑,被挤倒在地的人很快发现,那些羽箭并没有伤到他,反而羽箭落下,挂在上面的钱袋子散开,露出了一枚一枚的铜钱,散银...
“钱!”
“是银子!”
“好多银子...”
大虞的战乱停止了六年,胡人的战乱却没有结束,每年饿死的百姓比大虞还要多。平日里为了一枚铜钱,这些百姓都能拼死拼活,哪里见过这般天上下银子雨的。
一人嚷开后,很多人都发现了,已经进去城内的百姓再一次返回来,等着头顶上的羽箭落下来,争先恐后去抢...
“别抢...别抢,滚开!”
“馒头是我的!”
“凭什么是你的,谁先捡到便是谁的...”
胡人正准备合上城门,突然被百姓挤开,气得大吼,“都给我进来!”然而没人肯听。
眼见钱章煦领一队人马从城门内冲了出来,气势汹汹地朝着这边闯来,胡人将士怒道:“再不进去,永远别进来了!”
“一,二,三!”
“关城门!”
两扇城门在众人面前慢慢合上。
钱铜立在城楼上,目光死死地盯着越来越窄的门缝,手指不觉已被砖石磨得发红。
耳边一片安静,她只听到了心口‘咚咚’的跳动声。
就在她承受不住,快要闭眼的一瞬,突然一队人马从对面的城门内冲了出来,马匹的嘶鸣声响彻了雪夜,一骑棕色快马当前,先冲破了侍卫的阻拦,马蹄子扬起来,从胡人百姓的头顶越过,驱散了人群,紧接着身后跟着十几匹快马,以势不可挡的气势,朝着钱铜的方向而来。
钱铜看不清人,但看到了最前面那人怀中抱着一块牌位,身后则背着一枚元宝图纹的旗帜。

第115章
适才到底冲出去的是什么人,胡人根本没看清楚,等反应过来,钱家三公子领来的人马已与那几人错开,将其护在了身后,气势汹汹朝城门而来。
这几日胡人见识过了大虞的阔绰,震天雷不要钱似的,一言不合,说扔就扔。生怕再丢一波过来,速速关上了城门。
在胡人关上城门的那一刻,大虞的城门则大大敞开,天上又开始飘起了雪粒子,钱铜立在城门之内,手里举着油纸伞,朝廷的兵将整齐地列队在她身后,个个屏住呼吸,安静地等待两队人马的归来。
雪夜的风拂过,吹动了她油纸伞边的风铃。
风铃响,故人归。
马蹄声越来越近,十几匹轻骑从狭长的城门甬道内闯进来,又急速地刹住了马蹄,城门处瞬间卷起了漫天的雪花雨,马背上的人翻身下马,手中依旧抱着一块牌位,一步一步朝着她走去,最后停在她十步之远,另一只手揭下了面上的黑布面罩,甩了甩颈子里的雪花,再抬起头,一张古铜色的俊美面容便暴露在荧白色的雪光之中,光线太暗,他瞅了一阵,不太确定,试着唤道:“铜姐儿?
钱铜点头。
“是我。”钱铜提起了手里的灯,光亮落在他脚前的一片雪地上,泛出了昏黄的暖光,她仰目看着跟前熟悉又陌生的男子,眼眶内不觉已蓄出了一汪水雾,弯唇唤道:“二兄,欢迎回家。”
六年了,她终于接到了她的家人。
话音一落,对面的钱二公子便疾步走了过来,地上的积雪被他踩得“咯咯”直响,到了跟前,单手一把抱住了钱铜。
钱铜被他一撞,扑过来的雪冰凉,心却是热乎乎的,鼻尖一酸,手里的油纸伞也落在了地上,胳膊伸出去,呜咽着去抱他。
钱二公子拍了拍她的后辈,安抚道:“二兄听人说,钱家七娘子来了,我便知道,是七妹妹要来带二兄回家了。”
钱铜还在哭。
钱二公子也湿了眼眶,抱歉地道:“对不起,是二兄没用,让你们操心了。”
钱铜摇头,寻了六年,至少还有一个活着,便说明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内心的激动在这一刻难以抑制,怕是一场梦,醒来什么都没了,抱住二公子一时不想松手。
蒙青几次想上前,捏了捏手掌,忍了又忍。
主子说了怎么防范朴大公子,但没说要防范钱家公子,但主子又说了不许她与任何男子有身体上的接触...
他不知道该不该阻止,理智告诉他,此时不应该上去打扰,于是找了一个理由上前,“夫人,雪越来越大,钱二公子刚回来,还是进屋再说。”
话音刚落,钱家的三公子也回来了,马匹跨入城门甬道后,高声与身后的守门的侍卫道:“关城门!”
耳边的一切都很真实。
不是梦。
钱铜终于松开了钱二公子,蒙青也松了一口气。
钱二公子听到了他的那句夫人,听来的消息到底不是很全,看着对面哭得眼眶通红的七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头,问道:“成亲了?”
二兄离开钱家时,她才十四岁,那会儿整日跟在朴大公子身后,在二兄眼里,多半会以为她已嫁给了朴大公子,眼眶还红着,钱铜的脸也跟着红了,解释道:“嗯,嫁给了永安侯府的宋世子。”又回头扫了一眼身后的兵马,与他道:“今日这些人马都是他的。”
他听说了。
这几日胡人那边全是她钱家七娘子的传闻。
说她嫁给了永安侯府的宋世子,那位宋世子把她宠上了天,给了她兵马不说,震天雷不要钱似的往她手里塞。
她要看谁不顺眼,便扔谁。
据说曾守在登州海峡线上的胡人,如今一听到她的名字便会色变。
“咱们家小七出息了。”钱二公子笑起来,露出了一口白牙,性子与先前没什么变化,干脆爽朗,一双明眸认认真真地看着她,郑重地与她道:“我与你大伯母,都很感激你,谢谢你能来接我们。”
听到他提起大伯母,钱铜的目光便落在了他怀里的牌位上。
二兄乃上天留给她的一桩痕迹,可大伯母终究还是走了。
见她头上已有了白雪,钱二公子弯身捡起了她落在地上的油纸伞,举到了她的头上,“走吧,二兄回来了,咱们进屋再慢慢说。”
钱铜却突然看向他身后,“二兄先等会儿,我给您介绍一个人。”
钱二公子顺着她视线回头。
钱章煦下了马背,朝这边而来。
适才在城门外两队人马错身时,钱二公子见过此人,道他是朝廷的人,亦或是宋世子的亲人,正打算先上前打招呼感谢一番,便听钱铜道:“二兄,这位是我的三兄,钱章煦,也是二兄您的弟弟。”
钱二公子一愣。
对方的年岁看起来虽在他之下,但也不至于能成为他的弟弟。
确定自己只离开了扬州六年,钱家三房无论是哪个房,也生不出来这么大的儿子后,钱二公子便知道应该是二叔收的养子。
当年战乱,钱家大房一家子全走了,余下两个房内没有一个男丁,两年前他已经听说了父亲与长兄的噩耗。
这些年钱家的一切全靠这位七妹在撑着,其中艰辛可想而知,二叔是该收个养子在身旁。
钱二公子并没有认出来对方便是扬州那位赫赫有名的土匪少主,主动招呼道:“三弟。”
钱章煦也没扭捏,拱手打了招呼,“二兄,欢迎回家。”
往年一到春节前夕,四大家便会为街道两旁的店铺里发放灯笼,一个灯笼十文钱,今日派灯笼的人换成了朝廷,不要钱,分文不收。
各大散商笑得合不拢嘴,恨不得多要几个,把自己的门前挂得亮堂。
钱家从一个月前便开始在城中设起了粥棚。
除此之外,还搭建了一片专供流民过冬的瓦舍,把桥底下的乞儿们也都接了进去,免费住,一分钱不收,一整个冬天,还给供吃供喝。
四大商倒了三家,大家本以为扬州的商业会萧条,往后至少得有几年的修复期,商家和百姓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现实并非如此。
朝廷接手后的扬州市面更广,给商家和百姓的福利也比之前的更多,春节还未开始,城中便有人开始放起了烟花,提前庆祝崭新的一年。
冬天的海面不太好走,气温一低,便会有冰晶凝结撞到船只,钱铜回到扬州时已经十二月了。

第116章
寒冬里的清晨,天幕迟迟未明,夜里寒气凝重,今早瓦上浓霜结成了一层皓白,各屋里的主子尚未打开房门,一匹快马已从钱家的巷子外,疾驰而来,到了门口,翻身而下,两步跨进府门,一嗓子扯开打破了晨间的宁静。
“七娘子回来了,把二公子接回来了!”
嗓音穿透入院,堂内负责洗洒的仆人闻言愣了愣,“七娘子回来了?我怎么还听到二公子也回来了...”
报信的小厮走一路,喊一路,嗓音激动而兴奋:“七娘子回来了,把二公子带回来了!”
“真的是二公子回来了!”婢女丢了手里的扫帚便往主子屋内奔去,一面跑一面与旁的仆人们传话,“快快!快去告诉二爷三爷四爷,七娘子回来了,二公子回来了...”
惊天的喜讯如同一道徇烂的烟花爆在了钱府的头顶上,各个屋里的人都被叫醒了,陆续打开了房门。
钱夫人刚梳好了头,匆匆打开门问道:“谁回来了?”
“七娘子,二公子!”
钱夫人当即捂住心口,“天爷,老二真的还活着,快快!快帮我更衣,我得去接人...”
六年了,在钱家人心里,大房的人早已经转世投胎了,谁能想到二公子还活着。
就连一向平静的老夫人听到消息,面上也不免露出了惊愕之色,从榻上起身,先跪去佛祖面前磕头谢恩,上完香便让刑嬷嬷替她备了披风,走去门口接人。
钱铜的人马到了钱家巷子时,钱家所有人都迎了出来。
钱铜走在最前面,下船时换上了一身孝衣,此时双手捧着大夫人的牌位,钱二公子则跟在她身后,怀里抱着大夫人的骨灰盒,三公子紧随其后,同钱家家仆一道撒着纸钱。
死在他乡的亲人,找不到归来路,亲人带她回家,撒下的纸钱便是为引亡魂归家。
钱家人远远看到了队伍,见钱铜手里抱着牌位,心头便是“咯噔”一跳,这样的场景,大半年前也曾出现过。
那时候是大娘子的尸首归来。
只有悲,没有喜。
不知是哪一位长辈先看到了二公子,惊喜地呼道:“当真是老二,那模子没变,我都记得了,是咱们钱家人...”
“走得时候才十七呢,六年了,人长高了,黑了不少。”
“能活着回来就好,往后慢慢在养回来...”
“天不绝人路啊,咱们钱家大房总算还活了一个...”
钱老夫人立在最前面,身后叽叽喳喳的说话声传入耳朵,始终没有出声,安静地等着钱铜把队伍领到了跟前。
钱铜捧着牌位,跪在了老夫人身前,朗声道:“孙女钱铜,迎钱家大夫人,钱家二公子归来。”
这一声代表着她身为家主的职责,也了却了自己心中的一桩心结。
大姐姐的死,乃她自负所致。
扶茵的死,与她的疏忽有关。
这一回,她带回来的不再是噩耗,还有一位活着的钱家人。
“起来吧。”老夫人上前亲手把她扶起来。
从选她为家主的那一刻起,老夫人便将一切都交于了她,包括信任,知道她会带着钱家走向一条敞亮的大道。
她教育她人为本,到了今日,想来她已彻底领悟了其中道理。
丢了六年的人,谁也没抱希望,即便带不回来也乃常理,带回来了便是惊喜,老夫人拍了拍她肩膀上的雾水,当着众人的面,不吝夸道:“做的很好,辛苦铜姐儿了。”
扶起钱铜后,老夫人才把目光看向了她身后的钱二公子。
曾经他整日往海上跑,上蹿下跳,被人称之为水猴子,又因一身皮肉养得光滑,得了一个金丝猴的绰号,如今归来,面上的皮肤被晒成了古铜色,人是瘦了,黑了,却也沉稳强壮了不少。
变化最大的还是那双眼睛。
原来的傲慢和意气风发不见,眼底被一股沉淀的坚毅所包裹,若说之前他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富家公子哥儿,如今便是一块经历过千锤百炼的钢铁,坚不可摧。
钱二公子也早早看到了老夫人。
再厉害的人,一旦老了,便会显露出脆弱之态。
钱二公子望着跟前两鬓斑白的老人,不顾眼眶里的泪水横流,一掀衣袍,双膝笔直跪下,对着老夫人一磕头,“孙儿不孝,未能在老祖宗面前尽孝。”
再起身又磕下了一个头,对着众人大声道:“钱家二公子钱章勋今日归家,各位长辈们担惊受怕多年,晚辈在此磕头谢罪!”
能回来,已经是上天开恩了,钱二爷忙上前去扶人,“快起来,磕什么头,能活着回来比什么都强...”
钱三爷钱四爷也相继走上前来搀扶,“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啊...”
钱夫人招呼道:“这冰天雪地的,多冷啊,先把人接进屋再说。”
三夫人附和:“对,赶紧进屋暖暖。”
众人手忙脚乱地让开了门前的道,老夫人走在最前面,钱铜跟在她身后,把钱家大夫人的牌位,和钱家流落在外六年的二公子接了进来。
进屋时,钱二爷落后了几步,拉了一把后面的三公子,问道:“这一趟辛苦了,你冷不冷?”
当初听钱铜要把段元槿塞给他做儿子时,钱二爷觉得荒唐。
可后来人家临走,特意来他屋里对他磕了一个头,他便激动得几个晚上都没睡着觉。
虽说刚认完儿子,儿子便走了,没什么机会培养感情,但既然人家头已磕了,那就是他的儿子了,钱二爷当了真,拿了真心待他。
钱章煦似乎也没想到他会来关怀自己,愣了愣,回道:“不冷,多谢父亲关心。”
听到‘父亲’二字,钱二爷嘴角忍不住上扬,低声与他道:“你母亲替你,和你妹妹制了几件冬里的新衣,待会儿你忙完了就过来,试试尺寸合不合适...”
钱章煦点头,“多谢父亲,母亲。”
钱二爷道:“谢什么谢,一家人不必如此客套,这都是父母应该做的...”
钱二公子被众人带到了前堂的暖阁内,婢女奉上了热茶,待人缓过了最初的激动,方才听二公子慢慢讲他这六年的遭遇。
知道钱家大夫人是如何去的,众人忍不住抹泪。
当年战乱,大房身为长兄,为整个家族挑起了重坦,一家子出去再也没有音讯,如今回来了一个钱二公子,总算保住了根。
听二公子说起三大家被俘虏的过程,个个心惊胆战,痛骂那朴怀朗不是个东西。
若非二公子大半年前听说崔家大公子在胡人的地方贩卖茶叶,还置办了不少家产,一时机灵,以崔家的钱财为诱,说服看守他的人去劫财,还不知道会被关押到何时。
二公子没去说中间发生的曲折,只道:“幸亏七妹妹前来接应,我才能有机会逃出来...”
他口中的七妹妹,便是钱铜。
身为母亲,钱夫人自豪地挺了挺胸膛,转头扫了一眼,意外地没看到钱铜,又望了一圈,还是没看到人,愣一愣,问道:“铜姐儿呢?”
她这一声嗓门没控制好,众人都听见了,一时都四处张望,寻其身影。
立在一旁的婢女这才走出来禀报道:“七娘子说,她去接姑爷去了,二公子刚回家,好好歇息,她很快就回来。”
钱家的人心里都明白,钱铜为何会有这么大的本事,把战舰开到了对岸的胡人地盘去接人,全是因为永安侯府的支援。
钱铜去了海峡线后,世子也没闲着,为了替她多争取一些时间,带着兵马跑到了河间,以声东击西的方式,确保胡人不会把火力全部对准钱铜。
如今钱铜回来了,世子还没回来。
她去接是应该,老夫人没阻拦,吩咐刑嬷嬷:“与钱家的姑娘们传个信,若是见了她们的七妹妹,便传话与她,眼下快要春节,两人回扬州只怕赶不上,正好趁此机会,让她去京城侯府为侯爷和长公主请安。”
钱铜离开辰州的第十日,宋允执方才收到了消息。
得知钱铜已经安全撤离后,立刻从胡人的边境撤走了兵马,走官道往回赶。
河间离京城,快马加鞭十日之内便能到,但要去扬州,路程得翻一倍,属下建议道:“雪天路滑,世子还是待大雪过后,开了春再赶路,正好,世子也有好些时日没回京城了...”
宋允执答应了要回扬州陪她过年,便不能食言,与部下道:“你先带兵回京城,不用管我,陛下那里我自会交代。”
将领见劝不过他,便也罢了,与其行至中途便带着兵马走水路,先回了京城。
宋允执则继续走官道,下扬州。
本以为能赶到大雪封山之前,进入淮河,但还是晚了一步,大雪压断了路,车马动不了,最后被困在了淮河之外。
钱铜当日回到扬州,连衣裳都没来得及换,便出发去接人,到了淮河之后,运河尚未开通,同样被大雪挡住了去路。
但若是走水路,绕道去京都,不到半月便能到,钱铜当下便改变了路程,径直去往京城。
她想以宋世子的聪明才智,知道此路不通,定会选择先留在京都,等雪停了后再来扬州。
但她忘记了,宋世子聪慧是聪慧,却是个死心眼儿。
等她赶到京城,满怀憧憬正打算入城时,当初跟着世子一道前去河间的将领,巧合在城门口轮值,见到她人后,整个都傻了,“世子已去扬州陪夫人过春节,夫人怎到了京城?”

去扬州的路已被大雪封了,他如何去?
城门口的风雪一吹,钱铜心中的那点憧憬荡然无存,脑子里一片黑,很快便有了答案,凭他宋允执的本事,他会挖雪山。
怎么办?
“我去找世子,你当没看见我。”钱铜与那名将领说完,快速调转马头,与蒙青一道又原路返回。
离春节还有五日,此时赶回去已经来不及了,况且她也不知道往哪边赶,回扬州?万一世子没翻过雪山呢?去淮河之外,万一世子挖了雪山,已经回扬州了呢?
如此下去,两人不用过节了,整个春节都将在寻对方的路上,你追我赶。
她只能等,等宋允执早早挖完雪山,到了淮河后没看到她人,便应该知道自己不在扬州,即刻返回京城,两人说不定还能回永安侯府过个热闹的年。
钱铜去了回京城的必经驿站,住了下来,等人。
驿站内没有地龙,又挤满了各路鱼龙混杂的人,炭火供应紧张,等蒙青端着火盆回来,钱铜正搓着手在房间内踱步,“冷死我了,冻死我了...”
蒙青把火盆放在了她跟前,实在忍不住,问道:“世子妃为何不先入城?”
宋世子不在,她进去干什么?
她来京城,便是因为那座城里面有她想要见的人,没了宋世子,她与京城没有一点关系。
即便两人已成亲,如今她乃永安侯府的世子妃了,可没有世子陪着,她是万万不会一个人去他的家里,见他的家人。
她知道宋侯爷和长公主都是很好的人,小姑子也很好,她进了城,他们一定会好好招待她。
但那种感觉不一样。
她想世子亲自把她领回家,带她去看他从小生活的地方,一一为她介绍家人,再带她去逛逛他所熟悉的京城,领她去酒楼里吃他觉得最好吃的东西,再让他给自己买一堆的京城好物件...
她不想把这份期待破坏掉,是以,她不能一个人先进京。
越是期待,心头便越着急,她如今是真不能确定世子下一步会往哪里,若是他执意要回扬州,那她今年的春节便要在冷冰冰的驿站内度过。
钱铜在炭火的火焰上暖了暖手,抬头与蒙青吐槽,“你们主子就是个死心眼儿。”
蒙青一听到这类话,眼皮子便跳了跳。
“你别不高兴,我的都是实话。”钱铜知道他护主,可这一回,她真没冤枉他,趁此机会教育蒙青道:“若是往后遇到今日这等情况,可别像你主子那般死脑筋,明知道雪山不可行,便另择其道,不能强行去挖,要学会换位思考,他能挖通雪山,我能吗?我过了淮河路,见山路被封,必会去京城等他,他只要稍微想想,便能想明白...”
蒙青觉得,这哪里是稍微就能想明白的事,不发表任何意见,转身去替她烧水。
钱铜逮住他不放,“那我问你,若换做是你,看到大雪封路,你会怎么做?”
蒙青:“挖雪山。”
钱铜对他的油盐不进,很是不耻,可见第一个主子对他们的影响有多大,跟了她这么久都没有学会变通。
钱铜懒得与他多费口舌,放下了话:“他要是到了淮河,没看到我人,回了扬州,他就死定了。”
蒙青不太明白她的逻辑。
“想不通?”钱铜道:“那我告诉你,他若是到了淮河没见到我人,回了扬州,便是觉得我没去接他,如此轻贱我对他的爱,我能高兴?”她一脸认真地问蒙青:“以我对他的感情,我能在家里干等着他回来?”
蒙青走去窗外,看向窗外的积雪,抿紧了唇,一言不发。
他没说他想不通,他什么都没问。
钱铜在驿站等了两日,也与蒙青叨叨了两日,骂也好,夸也好,三句不离宋世子。
头一次等一个人等这么久,钱铜一点都没有不耐烦,只有担心,担心两个人就这般错过了这个春节,把她一人留在这儿过除夕。
大房出事后,她便被祖母指派各种任务,四处奔走,往年她也曾在外度过春节,一个人习惯了,与她而言,春节与平常没什么两样,不过是人们在这一日,为自己寻了一个可以歇息片刻的理由。
今年不一样。
不知不觉,她的生命中已经有了这么一个人的存在,心中的那份期待也在不断告诉她,没了他宋允执,她好像不行了。
她真的很想他。
房间内闷着实在难熬,钱铜去了楼下。
刚到的那一日,大堂内分明还挤得水泄不通,这才两日,驿站内竟空了一大半。
她隐瞒了身份,驿站的人并不认识她,只知道她是个很有钱的美人儿,前两日高价购买了他的银碳,如今人大多都走了,银碳的供应充足了,价格也降了下来,驿站的两个差役正在烤火,见她突然走了过来,还以为是找他们算账,想要回银子,这类人他们见惯了。
两人准备好了说辞,等人到了跟前,却听她道:“能不能加个位?”
火堆前除了驿站的两个差役,还有几位正打算进京赶考的书生,因嫌京城内的房屋太贵,便想在此待到开春后再进城。
几人早见到了她。
钱铜没戴帷帽,绝色的姿容即便放在京城,也是难得一见的美人,几人远远见她过来,眼睛都瞧直了。
待人到了跟前,方才想起读书人的非礼勿视,忙挪开视线,有人红了脸,有人红了耳朵,听她说要与他们坐在一起,个个都知道应该避开,可坐下的屁股又迟迟挪不动。
很快便会自己的留下找了个理由,不过是萍水相逢的一位小娘子罢了,倒也不必刻意避嫌。
“我一个人在楼上待着,闷得很,你们在说什么,继续说,我也听听。”小娘子很热情,坐下后便与他们搭了话,可站在她身后的那名男子脸色不太好。
看模样应该是她的随从,瞧其气度不凡,也不知道是哪儿来的...
钱铜察觉到了几人防备的神色,出言开解道:“不用管他,不过是我花高价买来的护卫,脸有些臭,人挺好。”又问:“适才你们说的是谁?什么钱娘子,那是哪一位...”
驿站的差役望了一眼身后,今日的客人很少,没想到被她听了去,确定身后再没了耳朵,便放心地道:“姑娘没听说过永安侯府的宋世子?”
钱铜点头:“听过啊。”她道:“宋世子出身高贵,生得一表人才,文武兼备,品德更是万一挑一。”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