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富即贵by起跃
起跃  发于:2025年09月20日

关灯
护眼

倭寇围上来的那一瞬,阿圆走到了朴大公子身旁,把手里的大氅披到了他肩上,“公子,入秋了,天冷。”
朴大公子侧目看了他一眼,问道:“怕吗?”
阿圆摇头,“不怕,小的被公子捡回来的那一日,所活的每一天,便都是多赚来,阿圆能与公子共生死,是阿圆的福气。”
朴大公子笑了笑,目光看向对面慢慢升出海面的日头,旭日的光芒染红了整个天际,密密麻麻的倭寇在那样绚烂的光晕里如同丑陋的蝼蚁。
“明夷,我很想去海上看日出,深海里的日出是不是与咱们这边看到的不一样,一定很美吧?”
“以后我与你一道去岛上...”
阿圆见他立在那半晌没动,问道:“公子在想什么?”
朴大公子道:“在想,幸好如此。”
她没有与他一道来海上,没有与他一起来看这道血红的日出。
前方的朴家船已与倭寇撞上。
“左满舵!撞角准备!”朴家战舰的撞角劈开浪涛,猛地嵌入了海盗的侧舷,碎裂的巨响中,倭寇的战船剧烈倾斜,无数海寇跌入了深秋破晓的冰凉海水中...
“上弓!”
“火船!右舷二十丈!”
“砰——”突然一道火流的爆炸声落在了朴家的船上,朴家众人齐齐一愣,几息的沉默之中,佛晓后唯一的一丝希望也随之被扑灭。
“退,往后退!”
“这些狗日的倭寇有火药...”
“备弓箭,上火油!快,爷爷今日便同这帮孙子拼了...”
箭矢破空的尖啸与火药的轰鸣交织,硝烟裹挟着血腥味弥漫了整条海峡线。
对方的火药把朴家的战舰逼退到了最后的一条防线上,弓箭也快用完了,掌舵的人回头无望地看向朴承禹,“公子...”
朴大公子脸色平静,褪去了身上的大氅,交给了阿圆,走上前亲自掌舵,“准备拍竿!”
最后的决一死战了。
在场年长的,已在此处守了十几年,战舰与身后的那座岛,早已是他们的第二个家,此时此刻,心中难免添了几分悲鸣。
悲鸣后,便不再畏惧生死,有人褪下了身上的长袍:“下水!多杀一个是一个,吃了这么多年的鱼虾,临了把这一身血肉还给它们,不亏!”
话音刚落,突然一声绵长的号角从身后朝廷的方向传来。
号角声接着吹了四声,在场的人都是跟了朴大公子三年以上,立马听了出来,这是曾经四大家相互联络的信号。
两声乃打招呼。
三声为求援。
四声则是救援。
朴家人正疑惑不解,便见十几艘战舰从朝廷官船后方撵浪而来,深秋里的海风肆虐,瞬息之间硝烟缭绕的海面被撕开了那层薄纱,一枚映着铜钱标识的旗帜很快暴露在了众人面前。
阿圆愣了愣,喉咙一哽,失声道:“是铜姐姐,公子,她来救咱们了。”
众人还未反应过来,号角再一次响起,乃战斗的信号。
朴大公子将战舰重新交给了部下,吩咐道:“掌舵,让路!”说完便让人拿出号角,亲自回应。
听到朴大公子的号角声传来时,海面上的朴家船只方才回过神来。
本以为必死无疑了,没想到与朴家斗死斗活的钱家七娘子会出手相救,犹如劫后余生,个个不敢置信,同时心中又生出一股这份惊喜带来的激昂。
众人的呐喊声穿透了海风。
“让!”
“让道!”
朴家的船只开始撤退,极为默契地往两边散开,对面的倭寇看不到身后的情况,等能能瞧见朝廷的战舰时,炮火已经到了跟前。
弩炮发射的火箭,精准命中倭寇。
一枚接着一枚震天雷砸向海寇的船只,速度很快,来势凶猛,几乎不给对方半点喘息的机会。
刚对朴家轰炸了一轮,海寇此时已没有了招架之力,在朝廷战舰的连环轰炸围攻下,海寇的船只一搜接着一艘化为焦木。
船上的人只能往水里跳。
钱铜立在甲板上,看着对面海域里不断溅起来的水花,冷声吩咐道:“备弓箭,对准人头,既然掉下去,就别让他们再爬起来。”
战火平息时,日头已经到爬到了头顶。
海风卷着余烬,四处可见残破的船舷,漂浮的碎木与尸骸。
朝廷的舰队已与朴家的船只汇在了一起,钱铜不知道朴承禹在哪儿,只能靠近离她最近的一艘朴家战舰,把上面的船长叫了跟前,递给他了一个木匣子,“把这个给你们大公子拿回去。”
船长自然认识钱铜,今日若非她及时赶来,朴家即便没葬送在大海,此时也被打成了伤残,逼回到了岛上。
船长问道:“钱娘子,不亲自去见公子?”
钱铜是有些日子没见朴大公子了,上次临别时,他一脸哀痛,彷佛打定了主意,要一个人去赴死。
这回没赴死成功,不知道是什么心里。来都来了,她确实应该过去打声招呼。
可...
钱铜回头看了一眼蒙青。
蒙青上前一步。
强硬的态度摆明了此事没得商量。
从扬州出发前,宋允执便当着她的面,一字一句清楚地交代了蒙青,“不可以让夫人去见朴承禹,迫不得已要去,你去。”
钱铜:.....
钱铜笑了笑,与那位船长道:“我还要赶着去登州,就不打扰大公子了。”
朴承禹接到那个木匣子时,钱铜的船只已经离开了那片海域。
听说她没来,朴大公子眼底溢出了一抹失望,轻声问道:“她走了?”
“走了。”船长道:“她让属下把匣子给公子,还说...”
“还说什么?”朴大公子追问。
那船长一天一夜没合过眼,脑子浑浑噩噩,知道事关重要,一巴掌拍在自己脸上,努力保持清醒,去回忆钱娘子的话。
他的嗓音生硬,彷佛在诵书,照着钱铜说的念:“他从未在阴沟里爬行过,走的路从始至终便是阳关大道。你与大公子说,我已经看到了深海里的日出,很漂亮,望大公子此后,向阳而生。”
对,一字不差。
他总算完整地传达了。
朴大公子半晌没反应,船长觉得自己很快要倒下去了,没时间等他磨蹭,催道:“公子快看看,里面是什么?”
朴大公子这才打开了木匣子。
里面是一张锦书。
展开后,‘任命书’三个大字,和下方那枚鲜红的官印格外显眼。
周围几人都不认识字,唯有大公子和阿圆认识,船长凑过去,不敢问大公子,便去戳阿圆问:“写了什么?”
阿圆看完锦书上的内容后,已经开始抹泪了,咽哽道:“咱们有名字了。”
“什么意思?”船长急得挠腮。
阿圆看了一眼身旁神色僵硬,沉默不语的朴大公子,替他公布了锦书上的消息,“咱们往后就叫宁海军,黄海的第一支朝廷护卫军,公子被任命为宁海军都统制。”
船长一怔,“当真?!”
疲惫的脑子一受刺激,想清醒也不行了,船长直接倒在了甲板上,昏睡了过去。
“早说了让你去歇息,你非得要看个明白...”身旁另一位船长忙把人抬了起来,差使两名小兵把人送去船舱内,自己实则也有些晕头转向,一时没明白是什么情况,问朴大公子,“公子,朝廷不杀咱们了?”
朴大公子已迟迟没动了。
阿圆察觉出了异常,起初还以为他在为锦书上的内容而震撼,凑过去正欲唤他,便发现匣子内还有一张信纸。
大公子一直盯着的,便是那张信纸,信纸展开铺在木匣子底部,上面赫然写着一行字:
——钱铜不需要拯救,钱铜也能拯救他人。

第113章
当年钱铜性子倔,被老夫人惩罚后不服气,曾问过朴大公子:“明夷,你说咱们这样的商户,最后会是什么下场?为商者无权无势,赚再多的钱又能如何?钱多招妒的道理老夫人不懂?总有一天会有人上门来抢,既然如此,与其每日过得心惊胆战,为何又要白忙乎?少赚点不就行了...”
大公子笑话她,“你钱不多,就没有人想来抢了?”
钱铜愣了愣,觉得他说的很对,“也是。”
“这一回我站老夫人。”朴大公子隔着屏风等她上好药,柔声道:“想得长远没错,可你想得太悲观,若眼下不努力,如何能保证今日的繁华能延续下去?富商招妒,平民家族便不惹贼了?穷人惹祸惹灾的几率更大,不能因为自己的预知,去对未曾发生的事情做定论,人生在世,切记透支焦虑,前行之路,唯有问心无愧...”
那时候的朴大公子思想开阔,钱铜听得入神,忘记了背上的鞭伤,看向屏风后的人,与他道:“是我思想有问题,以后就靠大公子时不时来拯救一二。”
“好。”朴承禹应下了。
几年过去,听了这番话的人记在了心里,可说这话的人却忘记了。
如今需要拯救的那个人不再是她钱铜,而是许过承诺的朴承禹。
“公子...”阿圆正看着那张纸,心头想着到底是什么意思,突然见一滴水珠落下,把那纸张晕出了一圈水印来,心头一愣,抬头看向朴承禹。
朴承禹也已经两日没睡了,面色憔悴,唇瓣都发白了,此时眼眶内布满了血丝,五指捏着那木匣子,捏得指关节泛青。
未知明日事,何必要悲观...
阿圆看出了他的难受,劝慰道:“公子,以后会好起来的...”
钱铜自然不知道自己的那一行字,会击中朴承禹的心灵,令其悲痛垂泪。
在黄海救完大公子后,钱铜便带着自己的战舰赶往登州。
朝廷的那几艘官船,她留给了朴承禹,将来他便是这片海域的宁海军的统制官,所有船只都会听他的差遣。
高丽与倭寇此次之所以如此猖狂,便是知道朝廷与朴家闹翻,想趁内乱攻入大虞,今日这场战役之后,海寇至少会安宁几个月,足够朴家整顿伤残,休养生息,重振旗鼓。
半月后钱铜到达了登州。
朴家与朝廷在黄海联手击退了高丽和海寇的消息,还没那么快传到登州,得知钱铜带着朝廷的战舰驶来了登州,胡人便找上刘黑将。
与当初高丽人蛊惑朴承禹一般,威逼利诱,想要策反刘黑将。
朴家的主子死了,朴家被朝廷抄没,刘黑将一行被困在海上两个月,似乎已经达到了极限,态度不再如往日那般强硬,在胡人第三次派人前来说服时,刘黑将终于答应了对方的条件,朴家的船只撤离出了防线,慢慢地与胡人靠拢,然而就在与胡人接触的一瞬,刘黑将突然抽出了腰带的弯刀,一把割了对方的喉咙。
没等胡人反应过来,潜伏在朴家船只上的钱三公子钱章煦,便射出了战火的第一箭。
前几日钱家与朴家在海面上还打得不可开交,且钱家七娘子借朝廷之手杀了朴家一家子,如此血海深仇,朴家怎可能不报?
万没料到朴家会与朝廷联手。
等胡人回过神,甲板上已是一片刀光剑影,立马开始反击,可朴家与钱家早就做好了准备,砍下了对方头领的头颅,挂在了船头的旗杆上,便开始急速火攻。
“撤!撤退!”
“上当了!他娘的,朴家人到底有没有种,这都能忍!!!”
......
在春季得知朝廷要来收复扬州时,胡人便生出了趁火打劫的心思,等到朴家杀了钱家,再撤出海峡线,他们便趁机调兵从登州上岸,直捣青州,抢占海州,扬州等地...
相反若是朴家被钱家所杀,他们再当一回黄雀,同样能夺回登州的海峡线,攻入大虞境地。
是以,他们的目的是为捡现成的便宜,这几个月便派了一些小兵小将时不时过来骚扰一下,试探一二,并没有完全做好开战的准备。
突然被朝廷和朴家人联手打,胡人唯有落荒而逃。
起初胡人以为朴家和钱家人只是想把自己赶回领地,可见到对方的战舰追在身后,完全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方才意识到不对。
等到胡人回过神,由钱铜带领的朝廷战舰已行驶到了跟前。
胡人恍悟,中计了。
不是他们要先攻占青州,而是大虞的水军要登胡人的国土。
“备战!”
“敌军来了!大虞要打过来了!”
“发信号弹...”
胡人信号弹升空的同时,大虞的炮火也对准了胡人的军舰,震天雷之后,弓弩,火船轮番攻击...
“只见黑烟翻滚,火铳齐射,爆鸣与弓弦震响了整条海峡线,战事烽烟骤起,那叫一个激烈,登州外海已成了修罗杀场,咱们大虞的水军,以势不可挡之力,一路追赶至胡人的海域...”说书的突然停了下来,“我先喝口茶水...”
“接着讲啊,后面如何了?!”
“咱们有多少只战舰?领队的人是不是宋世子...”
“快说啊。”
“哎呀,说什么茶水,快些说完再慢慢喝...”
“啪!”说书的快速地咽下口中茶水,润了润喉,接着道:“咱们大虞此次领队的人,你们当是谁?”
“这还用猜,不是宋世子嘛...”
“对啊。”
“除了他还有谁有这个本事。”
“莫不成是大理寺冯少卿,王大人?”
......
众人议论纷纷,只听说书先生摇头道:“非也!此人乃宋世子的妻子世子夫人,钱家七娘子钱铜。”
底下安静了一瞬,紧接着吵闹声更甚。
平日里不喜欢八卦的人尚且还不知宋允执成亲的消息,震惊道:“宋世子成亲了?何时成的亲,我怎么没听说,对方是哪个世家...”
一人接话道:“孤陋寡闻了吧,宋世子在两个月多前于扬州成亲,对方也不是什么世家,乃曾经扬州四大商之一。”
“四大商...商户?”
“对啊,怎么是个商户。”
想听后话的,被这些议论声打断,一肚子气,大声道:“商户怎么了?大家接着往下听啊,还让不让先生说了...”
另一人附和:“对对对,都别吵了,先生接着往下说...”
说书先生继续:“此次指挥战役的确实并非宋世子,乃钱七娘子一人筹划,带着朝廷的战舰从东海入海,途径黄海,先剿灭了高丽狗贼,倭寇,再与登州同胡人交锋,成为了我大虞新朝成立以来,第一个登上胡人领土之人...”
有人忍不住,问道:“这位钱娘子到底是何等人物,如此厉害?”
前不久有人听说宋世子与一个商户之女成了亲后,无不唏嘘遗憾,心中为其不平,如今听说本次海上的两场战役,皆乃这位商户之女所为,难免被震撼,方才反应过来,宋世子何许人也,能让他不顾对方的身份,在扬州便把人娶进门的小娘子,岂是凡夫俗子,不由好奇这位钱七娘子到底是怎么一位奇女子。
说书的道:“此女睿智明珠,不可小觑,说一声女中豪杰也不为过,城府谋略不输男子...”话锋一转,“想知道这位世子夫人到底是何许人也,倒也不难,等此次战役结束,与世子一同归京之日,各位去城门口,便能一睹风采,这都是后话,咱们今日只说这一场战役...”
“啪!”说书先生手里的醒木再次打断了议论声,接着道:“说起这场战役,老夫不得不提起钱七娘子的另外几位部下,这第一位便乃朴家的大公子,朴承禹。”
话音一落,便有人疑惑:“朴家?朴家不是被炒了吗...”
“对啊,怎么回事...”
说书先生继续道:“第二位,乃钱家的三公子钱章煦。”
有人好奇:“这位钱公子乃钱七娘子的兄长?”
说书先生点头道:“正是...这第三位便是朴家一位老将,人称刘黑将,这三人,容我今日一个一个地,细细与你们讲...”
二楼的一间雅座内,婢女阿灿为宋允昭沏了茶,提醒道:“郡主,这几日天气凉,咱们听会儿便该回家了。”
宋允昭没应,目光看向下面的说书台,听得正仔细。
从扬州回来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她整日无所事事,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却听嫂子一刻也没闲着,在海上干了一番震天动地的大事。
说书先生说得没错,嫂嫂那样的女子,本就是女中豪杰,怎可能会被一个商户之女的身份所禁锢。
只是不知这位钱家三公子又是何人。
据她所知,除了钱家死去的大房一家,钱家再也没有生出一个男丁,何来的钱家三公子?
一个晃神的功夫,底下说书先生正好说到了此人。
“接下来咱们说说钱三公子钱章煦,此人骁勇善战,据说本人生得魁梧奇伟,力大无穷,能徒手生撕胡人,胡人一见到他,转头便跑,直呼狼人来人...”
狼人...
宋允昭在脑子里把自己曾经见过的钱家人都想了一遍,也没找出符合此等形象的男子。
大抵是嫂嫂的一个部下吧。
说书的说得太精彩,她舍不得走,听完了方才带着阿灿走出了茶楼。
京都半个月前便开始飘雪了,眼下离春节越来越近,不知道嫂嫂能不能与兄长赶在春节前归来。
往来每回到春节,国公府的小公爷便会早早来侯府打好关系,以此换得邀请她出来一道赏雪的机会。
小公爷陪伴她度过了不知多少年,如今人去,除了遗憾之外,心底并没有任何疼痛的痕迹。
唯独那人。
即便她努力想要去忘,可也耐不住时不时窜入她脑海,一想起面具之下的那张俊美面容,她的心口便隐隐作痛。
有雪花落在了手背,冰冰凉凉,她垂目去看,尚未看清了雪花的形状,便化成一滩水,融在了她的皮肤上。
越美好的东西,消失得越快。
阿灿撑着伞出来,便见适才还站在屋檐下的人,不知何时踏入了雪地里,淋了半头白,愣了愣,忙奔过去,将伞撑在了她头顶,“郡主,不是说等奴婢吗,怎么走到了雪底下...”
茶楼内说书的讲完,众人散去,天色已将暮,只觉口干舌燥。
从位置上起来,走去后台,刚掀开帘子,便见帘子后立着一位三十左右的女子,身穿锦缎劲装,手拿弯刀,一脸肃然,见他进来了,把手里的一袋银子递了过去,“长公主殿下赏的,长公主留了话,这类有利于增长我大虞儿郎势气的故事,还请先生多给后辈们讲讲。”
说书先生起初见那女子的阵势,还以为适才自己哪里说错了话,惹了这位女子,对方是为暗杀他而来,吓得腿都软了,听完了女子的话,又激动得腿软,半晌才反应过来,颤抖地伸手接过银子,跪下谢恩,“小的明白,多谢长公主赏赐。”
钱铜看了一眼漫天的雪粒子,据当地胡人说,这场雪乃承州的第一场雪,是因上天感应到了他们的灾难,落下雪花与他们一道共情。
确实是灾难,承州的码头已经被她占领了。
她已经在此等了三日,等五年前被大虞抛弃在外的百姓找过来。
她带他们回家。
为了替她争取更多的时间,宋世子亲自带了一队兵马,快马加鞭,此时正压在了河间边境线上,声东击西,混淆胡人的视线,以此分散了他们的兵力。
占领港口后,钱铜夺下了胡人的第一个海边城镇,承州。
除了在城门上挂上了大虞的旗帜之外,她还在一旁挂了一面元宝图样的旗帜。
只要是四大家的人,便会立马认出来。
等了三日,城中没来得及逃跑的百姓,被她一个一个拉过来询问,累了,便换上了钱章煦。
见他就那般站在雪底下,淋白了头,钱铜心道,她总算明白了钱夫人骂她时的心情,“年轻人底子就是好,随便糟蹋,看着就让人来气...”
钱铜摇头叹息一声,“三兄,你不知道撑把伞吗。”
钱章煦闻言从一旁拉出了一定斗笠戴在了头上,雪粒子落上了手背,冰凉感传来,他鬼使神差地垂目看了一眼,只见一枚雪花停留在了他的脉搏上,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融化...

想要在胡人的地盘寻人,还真没那么容易。
三日过去,寻上门的大虞百姓倒是不少,其中并没有四大家的人,此次她带着朝廷的兵马,挂上了钱家的旗号,如此大动静,若是二兄与伯母还活着,必然已经听到了消息。
实则,她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若是两人还活着,凭二兄的本事,朴怀朗怎可能拦得住他,这些年一定会找机会回来。
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她既然来了,就必须要带着他们回去,无论是人还是牌位。
雪越下越大,寻上前来的大虞百姓也越来越多,钱铜撑着伞走到了雪地里,指挥着底下的人在城门口搭建两排粥棚。
天冷,她熬得过,岁数大一点的百姓熬不过。
外面搭建房屋的动静声传来,刘黑将推开了房门,一眼便看到了立在雪地里撑着一把梅色油纸伞的钱家七娘子。
钱家那一船粮食,救了他的部下,也算是他欠下的一个人情,本打算自己给出三里的海面作为回报,之后便各凭本事,决一死战,但朴老爷子找上了门,与他道:“我朴家已经败落,朴家家主已去,你的忠义便尽到头了,没必拉跟着朴家一道沉沦,你在这片海上守了十几年,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该为那些跟着你多年的部下考虑,将来无论你去了哪儿,你在我朴家这里永远配得上‘忠诚’二字。钱家有那位七娘子在,跟了钱家不会差...”
刘黑将不知道钱家七娘子是用了什么办法说服了朴家,竟然让老爷子肯舍弃朴家能拿得出手的唯一筹码。
但一路打过来,他见识到了她的聪慧,冷静,以及那份藏在内心深处的善心。
就像当年的钱家母子俩。
没有人能拒绝正道的光芒,哪怕那个人之前并不是好人。
刘黑将抱着胳膊立在屋檐下,看了有一刻钟,大抵明白了朴老爷子所说的那句,“跟着钱家不会差。”的意义,终于朝着伞下的人走去。
刘黑将唤她:“七娘子。”
钱铜正忙着计算粮食,没有回头,“怎么了?”
刘黑将立在她身后,神色有些僵硬,与她道:“不用找,我知道他们在哪儿。”
钱铜缓缓回头,看着他。
在生意场上呆久了,她见的人太多,趋炎附势的人好应付,难的是骨头硬的人,除非他主动想说,否则无论她如何问,都问不出来任何东西。
等了这么几天,他终于肯说了。
钱铜没有去怨他,也没有与他算之前的账,感谢道:“多谢刘公子。”
第三日的傍晚,刘黑将便与钱铜坦白了当年的真相。
六年前朴怀朗为了独吞功劳,谎报军情,称承州已被朴家人拿下,让其余三大家前去承州,把困在对岸的渔民和俘虏接回来。
崔家和卢家存的是立功之心,而钱二公子和钱大夫人,则是放不下与他们并肩作战的渔民。
等三大家到了港口后,朴怀朗便偷偷把三大家所有返回的船只都沉了。
刘黑将道:“属下离开承州时,胡人的援军已经到了。”他虽没有亲眼看到三大家的人被胡人所捕,但事后曾与对方的人打听过,三大家当日全被胡人掳走,关押入狱,一个都没跑掉。
名单是朴怀朗透露给的胡人,目的便是让三大家的人永远回不了大虞。
六年过去,三大家要么死了,要么还在对方手里。
前者的可能性更大。
若是后者,在知道钱铜打上门来时,便将其扣为人质,以此为要挟。
刘黑将道:“属下有些人脉,但钱娘子先不要抱希望,属下不确定人是否还活着。”
钱铜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与他拱手行礼道:“活人也好,牌位也好,我钱家上下都将对刘公子感激不尽。”
承州与下一个胡人的城镇紧挨。
承州被大虞占领后,到对方城中办事的不少百姓都回不了家。
钱铜每日会放一批百姓出去,刘黑将便混在其中,一人偷偷摸入了对面的胡人领地。
第二日傍晚人回来了,带回来了一位十七岁的小公子,小公子一见到钱铜,犹如见到了救世主,人扑过去,一把抱住了她的腿大哭,“铜姐姐,我总算见到亲人了...”
钱铜已经完全不认识他了。
小公子一把鼻涕一把泪地道:“铜姐姐,我是卢家家主卢道忠的小儿子啊,儿时铜姐姐还给过我糖果,您不记得了?”
没被灭门钱的卢家人丁实在太多,别说她,只怕卢家人自己都不记得还有这么一位后人。
这位小公子的年岁比卢道忠的几个孙子还小。
四处留种,也并非没有好处,有了这么一条漏网之鱼,至少保住了卢家的命脉。
钱家便没那么幸运了,被带回来的卢家小公子回忆道:“咱们三大家的人被掳走后,便被分散了,我年岁小,构不成威胁,被胡人当奴隶发卖,卖给了一家布桩染布...钱家大夫人和崔家两位妇人原本要被卖进...”‘窑子’二字,卢小公子实在难以启齿。
钱铜听在此,心凉了半截。
见钱铜脸色发白,卢小公子忙道:“铜姐姐放心,没有去!钱大夫人与那些胡人说,她懂得如何种茶,可以帮他们栽培出茶树,胡人便把人关押了起来,要她们种茶...”
卢小公子继续道:“钱家二公子与我卢家的三叔,崔家的三爷当日被胡人捕获,关押进了牢狱,那之后我便再也没有见过他们,六年前我年岁小,刚被卖出去,手中没钱没势,打探不到消息,一直到两年前,方才存了些银子,趁染坊的人不备,托人去牢狱里寻人,却被告之,几人早被胡人调配去了东海划桨。”
卢小公子哭道:“大家都知道,被送去那里的人,没有一个能回来...钱婶子也是在两年前,听到了消息后,郁结在心,等了一年没等到人,便也撒手人寰,死在了他国异乡...”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