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风雪by蓬莱客
蓬莱客  发于:2025年06月26日

关灯
护眼

崔重晏却是闻言变色,目光冷冷盯着地上的那名将官。那人察觉到他眼中的杀气,惶恐不已,不住磕头求饶。
田敬正要出言,为自己的人开脱,这时,又传来一则紧急军情。
这回送信来的,是奉崔重晏之命正领兵守着白虎关的崔忠。
崔忠送来的紧急信报里说,江都王重整旗鼓,这一次,亲自带领重兵前来攻打白虎关。不但如此,竟将长公主也绑在阵前,以此要挟青州军出来对决。否则,便将她充作军妓,好叫天下人都知,齐王是如何一只无能至极的缩头乌龟。
那江都王的军队虽然刚吃败仗,但非但没有影响士气,反而愈被激发出来斗志。更听闻他许诺,只要攻下青州,便准许部下在城中劫掠三日,以此作为对青州的报复手段。
对方的渴战之心可想而知。因而崔重晏在回来前,命崔忠避其锋芒,暂勿正面迎敌,只需利用城关死守,先消磨对方心志,与此同时,也是给自己争取尽量多的整顿时间。
谁也没有想到,那江都王竟会用如此的方法,来逼迫对决。
“岂有此理!陈士逊果然是卑贱小人,如此行径,令人发指!”
齐王脸色发青,恨恨骂道。
崔重晏的神情亦变得有些难看,不再停留,转身匆匆离去。
他连夜行路,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白虎关,崔忠迎他入内。
他大步登上关楼,朝外望去。
就在城关之外,两山相夹的一片野地之中,密密麻麻驻满江都王的军队,旌旗蔽日,阵列分明。
在队列的最前方,距城关数十丈开外的不远之地,一架高高竖起的攻城云梯之上,竟真用绳索吊着一名妇人。
妇人披头散发,耷拉着头颈,曝晒在烈日之下,人悬在半空,仿若一只用稻草扎成的人偶,被大风吹得晃晃荡荡。情状极是不堪。
“已这样吊了三天。”
饶是崔忠素来狠绝,此时也是不忍再看,只低声向着崔重晏说道。
崔重晏没有立刻说话,只凝视着城关外的长公主。
这时,他立在城楼上的身影被下面的人看到。一阵喧哗声中,一名将官纵马出列,来到云梯之旁,指着空中的长公主大声说道:“你便是崔重晏?我家王上还道你的好义父被吓破了胆,连夫人都不管了!可是终于想通,肯派你来再与我王大战一场了?”
长公主被下方的喧哗声惊醒,吃力地睁开眼睛,抬起头,透过披散长发,当看到崔重晏时,失神的双目突然圆睁,死死地盯着他,一眨不眨。
崔重晏与她遥遥相望片刻,忽然抬手索要弓箭。崔忠不解,只茫然递上。
崔重晏接过,慢慢弯弓搭箭,瞄准对面的妇人。
他的神情冷酷,目中透出一缕杀意。
崔忠这才顿悟,心下更是了然。
这是要给长公主一个痛快,免得她再遭受更大的屈辱。
长公主凝视着张弓待要射杀自己的崔重晏,面上非但没有惧色,反而露出一丝浅浅笑意。
在猎猎的大风里,她颤抖着张开干裂得出血结痂的唇,用尽全身最后一丝力气,嘶声喊道:“你替我告诉霓裳!等到长安光复的那一日,务必记得将我遗骨带回,埋在祖宗地旁,好叫他们知道,我没有玷辱长临长公主的名号!我已尽我之力,无愧我的姓氏——”
鲜血从她因了喊话而破裂的口唇上不停滴落,溅在下方那将官的头上。他仰头望一眼,又见崔重晏已张满弓,竟是真要下手射死这妇人,不禁也是暗自心惊,急忙下令,叫部下迅速将人放下。
绳索一砍两断。
长公主一被放下,便瘫软在地,昏死过去。
将官又看一眼关楼上的那道人影,迟疑了下,命人先将妇人带下,接着,唤人火速出去传信。
距此数百里外,密城的守军已与江都王的另支军队对峙多时。起初战况并不激烈,江都王的重兵仿佛都压向了白虎关,但就在这几日,江都王人马如潮水一般,突然一波波地压上,数量之众,远超密城守将杨灵的预料。
他被打了个猝不及防,已快要坚持不住,而相继派出去求救的信使却全被拦截。杨灵的焦急,可想而知。
这天傍晚,随着夜幕降临,持续一天的战事,终于得以暂停。
在城外江都王的阵地里,一面大帐之内,一名男子与几名心腹秉烛议事。
此人身材高大,浓眉隆鼻,仪容不俗。年纪也不大,与靖北侯裴世瑛相仿。
他的眉头微锁,身边几人亦沉默不言。看去,仿佛也遇到了件棘手之事。
“如何?你们都是如何想的?是拿这边,还是全力围攻白虎关?”
片刻后,他将手中的信报丢开,两道锐利的目光扫过面前之人,发声问道。
此人正是江都王陈士逊。
此事实在非同小可,众人正各自在心中权衡利害轻重,一名小兵入内传话。
“禀江都王,外面来了一人,自称姓裴,来自河东裴家,行二,求见王上。”
河东裴家,行二,那不就是那个靖北侯裴世瑛的兄弟,白家商社女主人的夫弟?
帐中之人皆知主上与裴世瑛过往有些纷争,加上这消息实是突兀,不禁都觉意外,纷纷望向江都王。
他显也没有想到,一顿,问道:“可有说是何事?”
“不曾提及。只说求见。”
“带进来吧!”
陈士逊吩咐道。

第87章
片时, 随着帐外一道渐近的靴履清响之声,帐帘被一亲兵卷起,进来一名个头颀长的年轻男子。
他看去至多弱冠之年。想是出门在外, 为免引人注目, 衣着极为普通,一身青衫,乃至带着几分风尘仆仆的模样。然而,即便如此,他的到来, 也令帐内几人都有眼前为之一亮之感。
年轻人矫健的步态, 冠玉般的面容,清湛而明亮的目光,尤其,在他入内之后, 那一种不失礼节,然而实际却又旁若无人似的举止做派,无不显出他出身和来历的不俗。
帐内一时寂然。
裴世瑜望向正对面那名与兄长仿佛年纪的男子。帐中几人, 唯他目光沉沉地打量自己,看去气度压人。何况小时候他也曾见过陈士逊, 如今时隔多年, 对方的样貌变化并不大。他一眼便认出人,行过客礼,随即受着周围目光的洗礼, 长身而立, 神情坦然地静待对方开口。
“见我何事?”
陈士逊对裴家君侯也暗存争锋之心,何况眼前这个看去最多才弱冠之年的后进小子,怎会放在眼里, 打量一番后,也未让座,发声问一句,便自顾斟一杯酒水,端起饮了一口。
裴世瑜更不会将他放在眼里。但今日来,确实是有求于人,自然不会计较这些,也无客套,径直便道:“我听闻消息,密城守将杨灵正在派人日夜挖掘河道,预备一旦失守,便引水淹城。此事江都王不会不知吧?”
陈士逊与部将对望一眼。
方才他与身边人所议正是此事。
白虎关先得后失,如今由那个崔重晏亲自坐镇,想从他的手里再夺回,以打通去往青州的军道,怕是不太容易。即便最后能够攻克,代价必也惨重。
这是不得已为之的下策,不是江都王的初衷。
白虎关走不通,剩下就只能在密城这里做文章。陈士逊早已得报消息,密城守将杨灵对齐王死心塌地,早就做好鱼死网破的准备,利用密城近水的地利,预备一旦守不住,便引水淹城,以将密城方圆三百里变作汪洋泽国的代价,来阻绝敌军通往青州的道路。
如今难处就在于这一点。
最理想的状况,是赶在杨灵能够引水前攻下城池,掌控局面,如此,既能达成军事目标,又不至于会造成过大的恶果。
但现在,没看到结果,谁也不敢保证能达成。
陈士逊也不能。
“你何意?”
陈士逊避而不答,只如此应了一句。
裴世瑜端详他。
“容我再问一句,万一杨灵真的引水淹城,江都王怎么办?
“我在来的路上,遇到许多徒步迁徙之人,都是附近乡民,世代居住此地,如今却无片瓦遮顶,无寸土立足。但据他们所言,他们尚为幸运之人。许多他们的亲邻如今都还被关在城中,想逃也逃不出去,哭声震天。”
“小子,这不是你的事,我自会斟酌!此为军营要地,你一个外来之人,不宜久留,速速退下!”
江都王寒声道,正要叫人将这裴家子轰出去,却见他已变了脸色,目光扫过自己身侧的几人,轻轻哼了一声。
“怎么,难道江都王是想赌一把?赢了,便能往青州进军。输了,大不了拍拍屁股,转身退到高地,江都王自己毫发无伤,留密城内外生灵涂炭?”
陈士逊的麾下如今确实是有一部分人秉持这个想法。赌一把。若是不通,再退而求其次,去攻打更为艰难的白虎关。
见被这裴家子说中,帐内再次转为寂声。
陈士逊沉默。
“江都王如此做,就不怕有损祖上阴德?”裴家子忽然哦了一声,神情里尽是讥嘲之意。
“我竟忘了,江都王祖上好似世代都操马贼行当,只知成王败寇,又何来阴德可损?”
陈家父祖在前朝末年以走私盐而起家。说马贼或言过其实,但陈士逊绝非良家子,这一点毋庸置疑。
此言一出,陈士逊自己倒没什么大的反应,只冷冷盯他一眼。帐内其余几人,却全部面露怒色。
从前也就罢了,如今陈士逊隐然已有一方雄主之状,他的部下里甚至有人已经上言,认为他应当像孙荣一样称帝,更是将他的祖上追溯至东汉名士陈寔。谁还敢提半句江都王父祖曾经操过的旧业。此刻这裴家子却出言讥讽,丝毫不掩轻蔑之意。
那几人纷纷起身,当场拔刀。
“找死?竟敢如此诋毁我王!”
裴世瑜丝毫不见惧色:“崔昆一向道貌岸然,如今狗急跳墙,做如此之事,不过是原形毕露罢了。只是,我听说江都王在江南颇有义名。怎的,你江都百姓的命是命,到了江北,他们就全都该死了?”
“臭小子,管你屁事!再敢口出妄言,休怪我等刀不认人!”
这裴家子的身份毕竟非同一般,何况,考虑到江都王与白家交好,不看僧面看佛面,江都王自己若不开口,他这几人又怎敢真的动手,也只能怒斥几声罢了。
“天下人管太下事!小爷我怎就管不得了?”
裴世瑜应道,盯着陈士逊。
陈士逊沉面和他对望着,片刻后,缓缓抬臂,拂了拂手,示意部下收刀,随即说道:“裴二,你说这许多,到底意图为何?不必绕圈子了!直说便是!”
裴世瑜终于展眉,笑了起来:“江都王果然是聪明人,看来我这一趟没走错!既如此,我便直说。给我七天时日!我帮你打白虎关,打不下,莫说你要淹一个密城,便是淹掉全青州,我也不说你半个不好!打下来,你把长公主交给我!”
他如此放话,不止旁人,连陈士逊也觉吃惊,面露讶色。
他将俘虏来的长公主放在白虎关前虚张声势,又让人以为自己也在那边督战,目的就是为了大造声势,尽量将青州军的注意力引向那边,好叫他能快速突破这边密城防线。
但没想到,那个杨灵如此棘手,令他也觉进退两难。
若是放弃,真的全力去攻白虎关,只怕战事不但旷日长久,最后伤亡也必巨大,得不偿失。
若在这边赌一把,万一输了,确实会如裴家子所言,密城方圆数百里将会变作汪洋泽国,生灵涂炭。
正是他当效仿裴世瑛收拢人心的时机,为了一个青州,背负如此骂名,这值不值?
陈士逊与对面的年轻人对望片刻,忽然大笑起身,命人再取一只酒杯,接过后,亲手又斟一杯酒,奉上道:“我给你半个月,那一支已驻在关前的人马也由你调用!只要你能助我取白虎关,到时,不止还你人,我更可与你结拜!往后你就我的兄弟!你来我江都,如回你自家!”
裴世瑜并未接酒,只瞥他一眼:“酒不急,待我回来再饮。人也先留你这里,七天后我来接!”
他说完,朝陈士逊抱了抱拳,转身掀开帐帘,大步离去。
这日午后,一支约三千人的队伍在经过又一天的行军跋涉之后,终于进入齐州境。
身负败绩,本就士气不高,在路上又走几日,加上烈日晒顶,腹饥口渴,个个无精打采,队伍渐渐拖长,后方甚至有人趁着军官不见,停于路边树荫之下休息。
崔栩骑马在前,经过一段拐道,回首看见后方情况,立刻命身边的亲信掉头回去鞭策那些躲懒的军士。片刻之后,不见亲信回来复命,身后的队列非但没有跟上,反而仿佛停了下来。
他恼火不已,索性命先头队伍也停下,自己正要亲自到后方去察看情况,这时,方才那名亲信领着一个信使模样的脸生士兵从后纵马狂奔而来,看见他,大吼:“世子!不好了!青州出大事了!”
崔栩急忙迎上,问是何事。
那人从马背上下来,趴跪在路边,嘶声力竭地道:“崔重晏杀回来了!齐王遭他软禁,被迫废黜世子之位,改立他为世子!此事人尽皆知!齐王寻到机会,好不容易送出密信,叫世子回去相救,谁知被那贼子察觉,派人追杀,信使路上遇难,我乃驿卒,他将事情托我,嘱我定要将此救命之信交到世子手中。”
“齐王危!盼世子早日回兵相救!”
那自称驿卒之人高高举起手中一道打着火漆的密信,喊道。
宛如一个焦雷在头顶炸开,崔栩大吃一惊,一把夺过密信,撕开飞快看了一眼,待下令立刻调拨队伍回去,身旁一名长史出言,先不可冲动。
他一下被提醒。
这信使面生,此前从未见过,万一是诈。
他压下惊怒,先确认火漆,再盘问细节,并无可疑之处。待再次下令回兵,长史又说,齐州之事重要,如此折返,不是小事,还是先派快马返还刺探一番为好。
崔栩细思有理,命人马就地驻扎,开始焦灼等待。
他本以为至少要等上两三天,不料,就在当夜,斥候便纵马归来,带来一个消息。
此事千真万确。
齐王改立世子的消息,已传到他们昨日刚路过的郡县,县令也已得知消息。
崔栩气恨得险些当场呕血,当即下令,连夜返回青州,然而当真要回,却又想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崔重晏那贼厮为这一日已准备多年。右军听他号令不用说,如今父亲遭到囚禁,田敬他们必然也被夺权,左军怕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自己这样回去,未必就能调拨得动。
就凭他现在手头这数千人马,即便回去,又如何能够与崔重晏对抗,杀此贼儿,解救父亲?
正焦头烂额,那送信的驿卒想起来,信使提过一句,齐王让他设法联络天鸿节度使吴正衡,借兵杀回青州。
这吴正衡是孙荣之人,地界正与齐州相交。崔栩原本是为防范吴正衡而来的。但如今情势逆转,敌可成友。
将崔重晏赶走,才是头等大事。否则,青州落入他手,与落入江都王之手,又有何区别?
崔栩当即命人火速联络吴正衡。
如此浑水摸鱼大捞好处的机会送上门来,他怎不同意,派儿子领上两万人马,跟随崔栩,浩浩荡荡,杀回青州。

一连数日, 崔重晏亲自在白虎关坐镇,严防死守。
江都军企图利用长公主扰乱军心的计划被破之后,军阵看起来并无多少变化, 每日攻势依旧。
但, 崔重晏很快便觉情况不对。对方的进攻并没有尽力,总是打一阵,遇阻便走,完全看不出半点夺城该当有的血战气势,看去, 倒更像在虚张声势。
倘若敌方志不在夺城, 又耗着不走,他能想出的唯一合理的解释便是声东击西,以佯攻牵制住己方尽量多的兵力,实际目标, 应是通往青州的另一要地密城。
领悟这一关节之后,崔重晏并未慌乱。
天时助他。就在人都以为他不得已将再次改投孙荣以求一容身之地时,他顺势而为, 选择回来。
太原府之行,全然出于他的冲动之念。因为这一次冲动, 他付出惨痛代价, 险些丧命在了彼地。
既然已经赌输一次,只剩一条命在手了,他又何妨以命为赌注, 再搏一次。
他早已不是从前的少年, 可以继续泣血隐忍、屈己侍人。
他更是失了耐心,无法再忍受另一次从头再来,更放不下他这许多年所费的心血。
青州能有今日之局, 与他从前多次舍生忘死的守护息息相关。飞龙右军更是他一手打造出来的精锐之师,是他一切梦想的基石。
他什么都可以失,唯独这支军队,绝不能丢。
所以他必须回来,给自己一个交待。
他已将青州各要害位置都换成自己的人,但密城守将杨灵,他并没有动。
杨灵虽是齐王死忠,但守住青州却是共同利害,故他丝毫也不担心对方会在背后给他使绊。
他也得报,杨灵早已做好玉石俱焚的准备。一旦守不住,便引水淹城,以此彻底断绝江都军队的进路。
青州战事的开端太过意外,大局已坏。杨灵若确实守不住,也只能如此行事了。
有这最后一道防线,那边无须过于担心,反而要做好陈士逊一旦计划不成便回头强攻白虎关的可能。
下半夜了,崔重晏独在关楼,依旧无眠。正对灯陷入凝思,一道来自远处的隐隐的厮杀之声,陡然将他惊醒。
这声音仿佛来自身后青州的方向。
他迅速起身,登上城楼至高之顶。
在视线尽头的漆黑夜色之中,莫名闪烁起了点点的亮光。亮光渐渐连点成片,越聚越多,远远望去,状若一条汇聚万沙的河流,正在向着关楼后的营房涌来。
他的心中生出不详之感,正要派人过去察看,在城楼的下方,一名随同崔忠的副将已是纵马疾驰赶到,看见他,仰面吼道:“崔将军!不好了!崔栩引着天鸿军杀来!”
崔重晏惊诧万分,一时以为听错,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崔昆迫于情势,不得已当众宣布废崔栩,改立他为世子。
实话说,在他的眼里,区区一个齐王世子的头衔,什么也不是,他从前不屑,如今更是如此。加在头上,于他而言,反而如同辱没,故他不许身边之人以此称他。
他之所以逼迫齐王发声,不过是向众人宣告一种态度,以减少控制青州时的不必要的阻力而已。
崔栩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恨他入骨是必然之事,但崔重晏完全不担心他那里会出任何岔子。
齐王对他下手,也是在青州解难之后。如今青州危局未解,崔栩敢有任何轻举妄动,都无异于是在往他自己的身上扎刀放血。
齐王必会安抚好崔栩,绝不容许他这个时候发难。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崔栩怎敢不惜自废局面,宁可彻底葬送青州,也要在这个时候迫不及待地掉头回来寻仇。
“齐王呢?他竟未加阻止?到底怎的一回事!”
崔重晏飞身疾下城楼,厉声反问。
那人满身挂血,胸前中箭,显然方经一番力战。
他喘出几口气,将发生的事全部说了出来。
就在今夜,崔栩突然领着一支数万的人马连夜开到青州,随即兵分两路。入城的那一支遇见崔交所领的一支驻军,二话不说,便猛攻起来。混战之际,齐王获悉消息,连靴都来不及穿好,赶去制止,田敬叫天鸿军退兵。
岂料,请神容易送神难,对方本就是图利而来,岂肯如此退去,当即开出天价条件,要求奉上米万石,布十万匹,金银百车,以充作行军钱粮。田敬知利害,一口答应,然而对方要他立刻兑现。这一时之间,哪里能凑出这许多钱资?请求予以宽限,日后再还。
对方狮子大开口,不过只是一个由头罢了。吃定青州有难,当场翻脸,非但不肯收兵,反而一举杀入城中,四处放火烧屋,大肆劫掠。青州民众从睡梦中惊醒,四处奔逃,哭声不绝。可悲这座富饶的东境古城,转眼沦为人间地狱。
又因夜黑风高,人马混乱,另一支由崔栩亲自带领的人马浑然不知身后之事,依旧照着原定计划,正往这边杀气腾腾赶来。崔重晏方才远眺所见的光点,便是军队夜行用来照明的火杖。
“崔栩带了多少人来?”他问。
“至少过万!崔忠将军已领人马相迎,派人尽力向他喊话,叫他勿中奸计,如今当合力拒敌在先。但那厮完全不听,只怕很快就要杀到!”
这将领受伤不轻,提着一口气来传讯,此刻再也支撑不住,栽倒在地。
纵然崔重晏一向沉得住气,此刻闻言,亦面色大变。
犹如佐证方才之言。
在城关后方不远之外的驻军兵营里,伴着四起的越来越清晰的厮杀喧嚣之声,火光冲天而起,照红了周围的漆黑夜空,亦深深投映在崔重晏的一双瞳仁底上。
他死死地盯着火光,神情僵硬,突然,猛地拽来坐骑,正待上马亲自赶去定乱,就在这时,关楼之外,对面敌军的阵地之上,突然又响起隆隆的密集战鼓之声。
鼓声夹杂着喊杀之声,宛如雷震,声势撼动四野。
几乎同一时刻,一阵乱箭如飞蝗一般,出现在了城关上空的黑夜里,射入城墙。
附近几名军士来不及躲,中箭负伤倒地。
“崔将军!”城头上的一名士兵以盾护身,扭头朝他大喊:“敌军又来!”
崔重晏冒着满天如雨般不停射入的乱箭,疾奔再次登上城头。
白天已后退的江都军此刻又如潮水一般从对面的原野上涌现。前方无数骑兵前冲之时发出的群马蹄声混合着战鼓之声,撼得脚下关楼的地面亦为之微微震颤。
马队疾冲到距离关墙不过数丈之距时,在弩兵的乱箭掩护之下,身着护甲的江都勇士纷纷下马,搭设云梯,巨木撞墙,开始又一轮的进攻。
此番攻城的阵势,与此前截然不同。前阵的攻城军士,个个悍不畏死,气冲斗牛。
“报——”
“天鸿军在城中大肆劫掠,放火烧了城中粮库!”
“报——”
“崔栩已杀入后营,崔忠将军正领兵狙他!”
前方是倾巢而出全力攻城的江都敌军,后方是杀红眼的崔栩,青州城内还有一拨正在趁火打劫的贼军,飞龙军顾此失彼,关楼附近一时陷入混乱。
“将军!怎么办!”
崔忠此时冲上关楼赶到,一刀砍断一支正射向崔重晏的乱箭,焦急发问。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身后怎会发生如此变乱。
前后夹击,关城只怕是难守了。
即便将士血拼,最后守住,能将两边全部压制下来,需要的代价,必定也将极大。
一旦精锐折损,想再恢复军容,只怕没那么容易。
更怕齐王趁机反扑,到时情势逆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狂风大作,吹得关楼望台侧的旗帜猎猎作响。
崔重晏的目光从对面原野里那密密麻麻的敌军阵地上挪开,转脸,望了眼身后失火的方向,忽然,转向西面。
他的目光凝定不动,仿佛穿透夜空,展达到了某一个看起来极为遥远,然而,此刻仿佛一下又变得近在咫尺的所在。
崔忠如他肱骨,怎不知他素日志向。
当循着他的目光望向那个方向,思索片刻,登时了然。
今夜的剧变显是不可收拾了,关楼外的江都军更是有备而来。
这场乱战,极有可能就与他们脱不了干系。
青州已成鸡肋。与其冒着折损将士的代价去死命维持,最后被人摘桃,不如铤而走险,放弃此地,趁孙荣如今正出兵北上镇压范方明等人导致洛阳空虚的机会,转而奇袭洛阳。
只要冒险成功,趁天下人不备的时机一举拿下昔日东都,有李家人在,后面想立稳脚跟,压服人心,也是不难。
“将军!难道……”
崔忠被这大胆的计划惊得心脏一阵猛跳,后背一阵冷汗,又一阵热汗,忍不住发声询问,话说一半,又不敢尽言,停了下来。
崔重晏望向他,双目烁动着异样的寒光。
“传我的令,有序撤退!”
他慢慢地捏掌,握为紧拳,沉声下令。
这一场巨大的混乱,一直持续到了天明。
天亮,白虎关再次被破,当江都王的军队入内,已是不见崔重晏的主力。
天鸿军怎会真的愿意和江都军厮杀,此时一哄而散。崔栩如梦初醒,奈何寡不敌众,带着自己的人马慌乱逃走。齐王等人亦被迫逃离青州,仓皇往齐州退去。
青州一夜易主,城头高扬起江都王的旗帜。
此时距裴世瑜立下赌约日算起,恰好是第七天。
城中满目疮痍,昨夜过火的废墟地上,此刻仍在冒着浓烟。民居门户紧闭,街道空无一人,寂静得宛如一座死城。
一名年轻男子纵马穿过空荡的街道,在来自两侧门后的恐惧的偷窥目光中,来到江都王临时设作事务处置地的齐王府,径直闯入。
陈士逊正与麾下在商议如何接收青州并安抚民众,听报裴家子到,忙屏退众人,见到面,笑着请他饮酒,以谢他此番助力。
“罢了,我不是助你!人呢?我来接了!”
裴世瑜也无客套,径直开口便向他要人。
陈士逊一时应不上来。裴世瑜见他目光躲闪,不禁心生疑虑。
“怎么,莫非你想继续扣人,食言不成?”
“二公子误会。你既达成赌约,我怎会不放人?只是……长公主人此刻已不在我这里,被接走了!”
裴世瑜一怔:“谁接走的?去了哪里?”
事已至此,陈士逊只好说道:“实不相瞒,天王派人将长公主接走了,留话请二公子去一趟天生城。”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