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历史直播,开幕暴击by苦竹根
苦竹根  发于:2025年03月07日

关灯
护眼


【杨坚死后,隋朝迎来了第二位帝王,隋炀帝杨广!】
【炀是恶谥,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
【在古汉语中,炀也有烘烤之意——生活在杨广治下的百姓,就像是被十个太阳烘烤一样,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中的不屈精神,总会在恰当的时间出现,自有志在射日的后羿,将高高在上的天子拉下人间!】
“这个谥号太贴切了,纵观杨广的执政,就是这几个词的结合!”
“陈叔宝炀帝的谥号就是杨广上的,他怕是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也会得到这样的谥号吧。”
“杨广的谥号是李渊上的。O(∩_∩)O~”
“……”这一刻,不只是隋朝的君臣在关注着杨广。
同为二世而亡的王朝,秦朝咸阳宫的君臣也在专注的看着天幕。
始皇:这个杨广难道是第二个胡亥!
两汉的帝王更多的是看热闹,汉高帝刘邦嘴角的笑意压都压不住,只要一想到始皇也在看着天幕,他就有种隐秘的快感!
汉武帝刘彻对杨坚更感兴趣,尤其是他用二十年时间开创盛世的能力,他可太眼馋了。
魏晋南北朝的帝王则心情复杂。
杨坚做到了他们一生都不曾做到的成就,但他却有个比他们还要不堪的继承人。
难道这就是天日昭昭报应不爽吗?
北周与南陈的帝王已经笑出声了呢……
【杨广天性聪慧,容貌英俊,文采出众。开皇元年被封为晋王,参与平定陈朝之战。开皇二十年被立为皇太子!】
“十三岁被封晋王。”
“二十岁作为挂名元帅参与平陈之战。”
“平定陈朝之后,杨广想要陈叔宝的宠妃杨丽华,却被高熲先一步杀了,这让杨广很不高兴。”
独孤伽罗失望的摇摇头道:“原来早在那时,你就暴露了好色的本性,都怪本宫一味偏袒视而不见。”
“开皇二十年,突厥进犯,杨广率军出灵武,最终无功而返!”
杨坚皱眉:是啊,这几个儿子根本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政绩,朕怎么就觉得他们样样都好呢?
杨坚与独孤对儿女的滤镜能有两米厚!
【这是一位极具争议的帝王,有人称其开运河、定科举,功业堪比秦皇汉武,有人认为他好大喜功、苛尽民力,是个不折不扣的昏君暴君!】
“虽然都是二世而亡,但杨广与胡亥可不一样。”
“杨广不是一个典型的亡国之君,用昏庸、残暴来形容他都不准确。”
“虽然,但是,将杨广与秦皇汉武相比,太侮辱人了吧!”
秦皇汉武都有点恶寒,杨广到底做了什么,能与他们相提并论?
“他就像一个被宠着长大的纨绔子弟,没有经历过父辈创业的艰难,又心比天高、刚愎自用,不肯接受自己的失败,将父辈留下的所有家业挥霍一空!”
【如果说秦始皇留下的大秦王朝本就摇摇欲坠,全靠他本人的能力强行维持秩序。那么杨坚给杨广留下的就是一个稳定安宁的盛世王朝!】
【北方的外患突厥,已经被隋朝君臣分化瓦解,势力最大的启民可汗已经归顺隋朝,成为隋朝北方的屏障。西域各小国纷纷臣服于隋朝的威势之下,不敢擅开边衅。】
【经过开皇年间的治理,隋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大业五年,有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人口已经恢复到4500万,890万户,各地常平仓、义仓堆满了粮食,“隋朝之盛,极于此矣——《资治通鉴》”,这是一个“本该”欣欣向荣的初生王朝!】
悲剧是什么,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看着杨广继承的家底,扶苏都忍不住流下了羡慕的泪水。
杨坚听着天幕历数开皇年间的功绩,不由得双目通红。
这都是他与皇后一生的心血,居然被愚蠢的儿子败坏殆尽!
他再也忍不住,走下高高的丹陛,一脚将杨广踹翻在地!
【问,将一个盛世王朝彻底毁灭需要几步?】
【杨广用事实告诉我们只需要三步:好大喜功,苛尽民力,发动对外战争!】
“简单点说,就是杨广的步子迈得太大,扯到蛋了……”
“急功近利就是杨广最好的写照!”
天幕下的帝王不由自主的将自己带入进去,那些有雄才大略,做出过一番事业的帝王都能跟这三项沾边。
但他们才不会承认自己跟杨广一样呢,那不就变成亡国之君了吗!
【杨广登基后为自己定下的年号为大业,他在向世人宣告他的志向,他想要开创一番超越前人的伟大基业,想要比肩秦皇汉武,成为前无古人的伟大帝王!这也是他执政前期所有政策的出发点。】
【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杨广继位后第一件事便是对自己的兄弟下手,他假传遗诏诛杀前太子杨勇,诬陷蜀王杨秀巫蛊诅咒文帝,将杨秀贬为庶民并软禁终身。汉王杨谅以讨伐杨素为名,在并州起兵,很快被杨素带兵平定,杨谅也被幽禁至死。就连杨广的侄儿们也都被他流放处死……】
杨坚强忍着心痛,用最后的理智分析这件事。
这是为了稳固皇位,即便手段酷烈一些,也情有可原!
只要……只要杨广能做好这个皇帝,一切都情有可原!
杨坚忍不住又给了杨广一脚,当着满朝文武教训儿子,这可是破天荒第一次!
【大业二年,杨广在科举制中增加进士科,但此时的科举依旧不能自行报名参加,考试也没有黜落制度,与后世成熟的科举制相差甚远。】
“只有五品以上官员才能推荐人参加考试。”
“依旧是察举制的延续。”
“……”
【大业三年,杨广颁布《大兴律》,新律法对文帝末年比较严酷的刑罚做了改革,整体更加宽松,施恩于民!】
【但也就在这一年,杨广巡幸榆林,赐突厥启民可汗帛两千万段,车马无数,其规格远高于隋朝诸侯王。为了招待启民可汗,杨广命人修建了可容纳上千人的帐篷,彰显宗主国的强大实力!】
【高熲认为这样的赏赐太过优厚,会助长突厥的野心。若是他们以为隋朝空虚,定会悍然犯边!】
【但杨广根本听不进去任何劝谏,直接杀了劝谏的高熲、宇文弼、贺若弼等朝臣,他们的家人也都被牵连流放。】
“合着修改律法只是为了约束臣民,皇帝想做什么依旧没人能够约束呗!”
李斯摇头叹息:“律法的尊严就在于其公平、公正,杨广身为皇帝却带头违反律法,其他官吏定会上行下效,《大业律》形同虚设!”
“高熲真是太可惜了,他一心以天下为己任,从未计较过自己的得失。他在朝期间举荐了大量的能臣良将为国效力,就连杨素、韩擒虎都是高熲举荐的。”
“可笑的是,曾经的齐国公,当时的太常寺卿都无法对朝政提出建议。”
“杨广给他的罪名居然是诽谤朝廷!”
高熲:原来老夫死的这样窝囊……
杨坚:感谢天幕盖棺定论,高昭玄(高熲字)这样的忠臣能臣,朕不会再让他告老还乡,他得为大隋鞠躬尽瘁才好!
高熲:听我说,谢谢你……
“宇文弼是曾经跟着宇文邕灭北齐,又北定突厥,参与灭陈的功臣。”
“贺若弼也是屡立战功的大将军,封上柱国,宋国公。”
“楼上的观点我不敢苟同,高熲三人都曾是杨坚信任的重臣,杨广杀他们可能是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
“一朝天子一朝臣,为了给自己的亲信让位,新帝杀前朝的老臣是常规操作吧。”
“呵,两年后,薛道衡因为做《高祖文皇帝颂》赞美隋文帝杨坚,就被杨广疏远,后来他说了几句话怀念高熲的话,就被杨广判处死刑!”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承认吧,杨广执政时期的政治环境是很黑暗的。”
独孤伽罗一针见血:“怎么着,薛道衡给你父亲写一篇赞文,就戳到你的痛楚了!”
你也知道自己做的不如父亲啊!
杨坚:“一个皇帝居然听不进去他人的意见,难道你能保证自己永远不会犯错!”
【《大兴律》从颁布之初就形同虚设,到后来杨广多次对外征战,兴建工程,征召民夫,赋役繁重。有关官吏便按着时限胁迫百姓,只求能按时完成任务,以权谋私,收受贿赂之事比比皆是。】
【被官府催逼的没有活路的百姓只能放弃自己的家业,落草为寇。为了解决蜂起的盗贼,杨广规定了更加严厉的刑罚——凡盗窃以上的罪行一律处斩!】
【隋朝末年处处烽火,正是官逼民反的结果!】
“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杨广根本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
“后来杨玄感造反后,杨广大兴刑狱,株连九族,车裂、凌迟、碎尸等残忍的刑罚又重见天日。”
杨素的脊背突生一股寒意,他的儿子就叫杨玄感,该不会是……

第259章 急功近利
【杨广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他不仅急于在朝中树立自己的威望,也要向周边小国树立隋朝的权威。万邦来朝的恢弘之景是每一个帝王的追求,但杨广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却备受诟病——】
【大业五年,杨广出巡,过陇西,到达焉支山,他在焉支山开了一场“万国博览会”,吐谷浑向隋朝献上数千里土地,杨广十分高兴,设置四郡,征调军士,安排屯田。】
“这么多小国的使者齐聚大会,是因为杨广先派裴矩出使,以利益引诱他们。”
“为了彰显大国威仪,杨广命当地百姓装饰一路上经过的街道,黄土铺道,焚香奏乐,鼓乐齐鸣!”
“还给了各国丰厚的赏赐。”
【但这四郡中除了最东边最小的河源郡被隋朝暂时掌控外,其余的郡县并没有被隋朝控制,杨广派出的官吏根本无法到达当地,不久后,吐谷浑撕毁协议返回故地,进攻河右,侵占隋朝土地,隋朝官吏却无力抵挡!】
“小国都将隋朝当成冤大头了!”
“杨广这次陇西之行花费巨靡,却没有得到任何好处。”
“回程途中因寒冷的天气,冻饿而死之人就有三分之二。”
“从此,隋朝失去了对西北地区的掌控!”
【大业六年,诸小国使者齐聚洛阳,向隋朝朝贡。为了接待他们,杨广花费数亿装饰门面,整个洛阳城焕然一新。国外来客能够欣赏丝绸缠树、享受免费酒食,城外却到处都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百姓!】
“杨广命人在端门街举行百戏表演,仅演奏乐器者便有一万八千人,演出从早到晚,半个多月才结束。”
“街道上的店铺都要装修一致,珍贵的货物如同白菜一样摆满店铺,路上的行人要穿着华丽的衣服才能上街,就连卖菜的摊贩都要用龙须席铺地!”
“这些东西自然不是朝廷免费发放的,在这个过程中,不知多少小门小户为了杨广的面子而破产!”
“若是外国客人要用餐,任何饭店都不许收钱,还要对他们说:中国富饶,酒食都不要钱。”
“有的胡人问,中国也有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穷人,为什么不将缠在树上的丝绸给他们做衣服?隋朝官吏无言以对!”
“外国使节:隋朝皇帝莫不是个傻子吧!”
“外国使节已经探知隋朝的虚实,难怪他们后期都归顺了突厥。”
“真是丢脸丢到全世界了!”
独孤伽罗失望道:“你的脑子呢!”
杨坚:“你居然用丝绸缠树!朕自己都不舍得穿丝绸!”
独孤伽罗:“你以为天下人都是傻子吗,你想要给蛮夷小国彰显国力,却让自己的百姓承受损失,到最后,面子里子都丢了!”
杨坚:“蛮夷畏威而不怀德,只有强大的军队才能让他们保持敬畏,只有将他们狠狠地打败,才能换来边境的安稳!”
杨广的炫富行为只会引来异族的觊觎!
【当时正处于飞鸟时代的倭国也曾多次派出使者前往隋朝,大业三年,推古天皇派遣小野妹子送上国书,自称日出天子,称杨广为日没天子,让杨广勃然大怒!】
“他们是不是打量着中国人不懂汉语,谁还不知道日出、日没是什么意思!”
“但是这两个称号放到推古天皇和杨广身上却最是贴切!”
“飞鸟时代上接古坟时代,下启奈良时代,开始于日本第一位女天皇推古天皇继位。这一时期日本疯狂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在落后与先进之间徘徊前进,最终达到日本的盛世——奈良时代!”
“推古天皇是日本第一位女性天皇,也是最早使用天皇名号的日本君主!”
“杨广的勃然大怒也就是怒了一下,第二年小野妹子再次出使,改称:东天皇敬白西皇帝,杨广见倭国态度良好,立刻原谅了他们,还派裴世清回访。”
“倭国:你这人还怪好哄的……”
【杨广继位后年年出巡,他三次巡游扬州,两次出巡塞北,一次河右,三次涿郡,即便留在都城,也要在长安与洛阳间频繁来回。】
“一个动若疯兔的美男子o(╯□╰)o”
“杨广继位不过十多年,就出巡九次,真是闲不住啊!”
杨坚怒斥:“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你连《尚书》都忘记了吗!”
你用的都是他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啊……
【杨广出巡到哪里就将宫殿修建到哪里,这些好大喜功的排场伴随着巨额的资金,和对天下百姓的压迫!】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杨广决定兴建首都大兴城,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建驰道、长城,以保护中原农耕地区的百姓。】
【隋朝兴起于关中地区,统治阶级是关陇贵族,在关中根基深厚。而江南是最后完成统一的地方,杨广兴建东都洛阳,修建大运河,本意都是为了增强中央王朝对江南地区的掌控。】
【这些工程也确实带动了南北的经济文化沟通,将扬州打造成了江南地区的经济重镇,但毫无节制的大兴土木,催逼甚急的工期,频繁的沉重徭役也为隋朝敲响了丧钟!】
“一个皇帝一辈子能完成其中的一项工程就能称得上明君,杨广都完成了,却只能算是暴君!”
【仁寿四年,杨坚尸骨未寒,杨广就征发山西河南几十万农民挖掘长堑。】
【大业元年,杨广开始修建东都洛阳,以便掌控江南地区的经济政治,方便转运粮食到关中。这项工程历时十个月,每月征召徭役两百万人,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杨坚:“怎么,朕修建的大兴城不够你霍霍是吗!”
独孤伽罗冷笑:“十个月建一座新城,你可真有想法!”
“新建的洛阳城有皇宫、皇城和外郭城,南对伊阙,北依邙山,规模宏大,极其奢华!”
“大业元年还没有过完,杨广就下令迁都洛阳。”
“相比起来,明成祖迁都北京用了十八年时间,简直逊毙了。凸(艹皿艹 )”
朱棣嘲讽道:“朕可不想跟隋炀帝相提并论!”
【兴建东都洛阳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但紧张的工期,却给普通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当时因劳累而死的役夫多达十之五六,运送尸体的车排成了一条长龙……】
【为了满足自己骄奢淫逸的生活,杨广还在各地大修宫殿别馆,其中有名的就有显仁宫、江都宫、临江宫、晋阳宫、西苑等。】
“修建显仁宫的时候,从长江以南、五岭以北运送奇木异石到洛阳,还用海里的珍奇异兽充实园林。”
“天经宫方圆两百里,里面的人造海景就有十余里,海中有神山仙宫,恍若仙境,极其奢华!”
“杨广喜欢奇花异石,曾三次下江南搜寻,在西苑种植,以供赏玩。”
“西苑中的树木凋谢后,就用彩绸做成花叶装饰在树枝上,在洛阳营造四季如春的景色,等待着杨广的临幸。”
“……”
【自大业元年到大业六年,为了开发大运河,杨广征调河南、淮北、淮南、河北等地的百姓和士兵多达三百多万人!】
“其实隋朝的大运河都是利用自然河道改造,或是疏浚前朝旧河道,只有一小部分是人力开凿的。”
“开皇年间,为了运兵平陈,杨坚就曾下令修建运河。从长安到潼关的广通渠,是开皇年间修建的。从山阳(今江苏淮安)到江都(扬州)的邗沟,也是这段时间疏浚的。”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邗沟是孤修建的!”
“平定陈朝后,为了将江南地区的粮食运到京城,以洛阳为中心开凿隋唐大运河。”
“虽然已经有前朝的基础,但这依旧是一项大工程。”
“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这是需要数十年时间,几代人接力才能完成的项目。”
“杨广却想要在几年内做完,也不知道他在着什么急!”
杨广:朕登基的时候已经三十五岁,朕想要在有生之年完成前无古人的伟业,难道这不是每一个帝王的追求吗!
四十岁登基的杨坚:……
【公元605年,大业元年,杨广征召河南、淮北百万民夫修建通济渠,同年征发数十万人修建东汉陈登开凿的邗沟直道,直达长江。】
“通济渠是从洛阳引洛水到黄河,再沿着夫差修建的运河旧道,引黄河水到淮河。”
“杨广下令三月开工,秋天就得完工,民夫只能昼夜不停地劳作,被折磨至死者多达三分之二!”
【大业四年,征发河北百万民夫修建永济渠,从黄河引支流沁水到达涿州(今北京),完成北段运河。】
“这段运河是由汉代的屯氏河、大河故渎还有曹操所开的白沟组成的。”
【大业六年,开凿江南运河,从江苏镇江经过苏州到杭州的钱塘江,长八百余里,这是运河南段。】
“这段运河由春秋时期吴国的运河、秦朝的丹徒水道、还有南朝运河组成。”

第260章 急功近利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公里。】
【大运河为南北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成为后世王朝统治天下的纽带。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此后,运河沿岸城市如同雨后春笋般崛起,江都成为南方的经济中心,洛阳也成为了天下的中心!】
“杨广可以坐着龙舟从扬州直达涿郡,用时不到一个月。”
“南北朝以来的南北割裂的局面被彻底打破。”
“从统一的角度来说,大运河是功不可没的。”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可惜,隋朝没有享受到它带来的便利,却被这一条运河折腾的亡国了。”
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始皇若有所思:“相较于修建驰道,水运确实更加便利。”大秦百废待兴,驰道运河都没有。
扶苏:“父皇,不可操之过急啊!”
始皇:“朕自然知晓,朕不会轻视黔首的力量。”
最近才进入咸阳宫担任郎官的陈平建议道:“启禀陛下,若是朝廷的水利工程,不再强制分摊,而是以工钱结算,想来定会有无数农夫趁着农闲之时为自家增加一份收入!”
这样就不是劳役,而是朝廷为百姓增加福利了。
始皇赞同的点点头,但这样的大工程必然需要无数银钱,随即他将目光转向治粟内史与少府。
治粟内史/少府:亚历山大!
【但这些好处却与当时的百姓无关,与隋炀帝杨广也没有多大关系,他仓促修建大运河,只是为了前往江都巡幸游玩。而被征召的民夫却要在监工的鞭打下,昼夜不息的劳作,在劳累与疾病侵袭中,死亡之人高达十之五六。】
“大业元年,就在杨广开凿通济渠的同时,他带着后宫、诸侯王、卫队等大量人马,沿着运河巡视南方。一路上途径的地方官吏负责提供饮食起居,杨广等人却如同蝗虫过境,将地方的积蓄挥霍一空!”
“从长安到江都,一路上修建的行宫多达四十多座。”
“这些事实都证明了,杨广修建运河的第一目的就是为了自身的享乐!”
“而且,在杨广之前,曹操、桓温、刘裕等人都曾修建、疏浚江淮地区的运河。”
“之后的王朝也不断地派人疏浚。”
“所以将大运河当做杨广的功劳是不合适的,他充其量只是对大运河做过贡献的其中一人。”
“杨广政令急迫,手下官吏更加执行粗暴,譬如:若是运河深度达不到4米,负责这段运河的官吏民夫都要就地活埋。”
“这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是以无数民工的生命为代价开通的!”
【而这条运河的寿命也仅有六百多年,南宋之时,随着经济中心南移,淮河以北的通济渠、永济渠逐渐淤塞断流。元明清时期重修大运河时,直接从北京直达杭州,不再绕道洛阳,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大部分河道都不是隋唐大运河的。”
“隋唐大运河寿命六百多年,京杭大运河直到清朝末年才被海运替代。”
【运河修建完成后,为了巡幸江都(扬州),杨广下令修造龙舟、楼船数万艘。龙舟高达四十到五十尺,长二百尺,上下分四层,上面有各种殿堂楼阁,金玉为饰,富丽堂皇,如同一座水上宫殿!】
“这座龙舟上有160个房间,可想而知有多大。”
“因为时间紧急,十之四五的壮丁都因此而死,运送尸体的车来往不绝。”
【杨广带着诸王、百官、宫妃等一二十万人巡游江都,龙舟之后还跟着五千多艘大船,浩浩荡荡,首尾相连,前后长达两百多里。】
【为了拉动这么大的龙舟,还需要八万纤夫,为船只提供动力。】
【整个队伍白天旌旗蔽日,晚上灯火通明。所过郡县要为船队准备宴会用的食物,吃不完的宁可挖坑埋掉也不肯施舍给百姓,运河边的县城都被他们吃空了!】
“杨广十分有创意的选了一千多名美女,在龙舟前面拉纤。”
“还创造了一个龙舟选美的奇观!”
“次年,杨广从江都返回长安,又要筹备各种物资。为了制作仪仗礼服,朝廷征召十几万人捕捉鸟兽,沿途的鸟兽被抓捕一空,也没有达到官府的要求。被摊派的百姓只能向富户豪强重金购买,一只野鸡尾羽价值十匹绢,无数人家因为此事倾家荡产!”
杨广的行为让武帝刘彻大开眼界,跟杨广相比,他可不算好色的皇帝。最起码,他不会为了女人搞出这么大的阵仗!
所以刘猪猪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隋炀帝:“奢靡享受,劳民伤财!”
满朝文武也很赞同刘彻的话,他们的陛下一门心思只想打匈奴,就这么点愿望都无法实现,真是太可怜了……
【十年间,杨广征发的徭役不下一千万人次,大业五年全国上下共4600万人口,去掉一半女子只剩下2300万,再去掉老幼总共不过一千万人。成年男子不够人数,就征召妇女充任,几乎每个壮丁都要参与徭役,造成了“天下死于役”的惨相!】
“除了各地的行宫和大运河,杨广还兴建了很多大型工程。”
“大业三年,征调北方百姓开凿太行山驰道,两次征调壮丁一百二十万,死亡人数超过一半!”
“大业四年,征调百万壮丁在榆林修筑长城。”
杨坚:什么样的家底能经住这么造啊!
【除了徭役,当时的百姓还要承担繁重的兵役,无休止的劳役和兵役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以至于土地荒芜,百姓无以为生,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相!】
“这可是刚刚经过开皇盛世的百姓。”
“当时的老百姓一定宁愿回到南北朝也不想活在杨广的治下。”
【大业年间的对外战争也很频繁,但其成果就不尽如人意了。】
“何止是不尽如人意,应该说都是赔本买卖!”
【在突厥背后悄然崛起的契丹逐渐成为隋朝北方边境的大患,大业元年,韦云起带着突厥兵打败契丹。】
“韦云起打着与高句丽交易的旗号,带着大军进入契丹境内,趁着契丹人不加防备,突然发动攻击。”
“韦云起孤身一人前往突厥借兵,击败契丹,这是前无古人的壮举。”
“用突厥人打败契丹人,堪称以胡制胡的典范!”
【同年,刘方征讨林邑,打败林邑王,却没有在当地建立统治,等到隋军班师后,林邑王很快复国,但隋朝的将士却损失一多半,就连主帅刘方也死于班师途中。】
【大业三年、四年,杨广两次派遣朱宽前往流求。大业六年,隋军登上流求的国土,杀其国王,俘虏其国民,但隋朝依旧没有在流求建立政权。】
刘彻不理解:“打败敌人却没有得到实际的好处,那又何必兴兵出师!”
杨坚:“大隋的将士牺牲性命得到的战果,就这样被你弃之不顾!”
【大业四年,隋朝名将薛世雄与启民可汗相约攻打伊吾,启民可汗临时失约,薛世雄却没有退缩,他穿过茫茫沙漠,毅然决然的对伊吾展开攻击。】
【薛世雄大军如同天降,伊吾人没有任何防备,当即投降。薛世雄在此地新建一座伊吾城,这座孤城成为隋朝遥控西域的一颗重要棋子!】
【吐谷浑汗国乃是鲜卑慕容氏的后人,崛起于青海、河西一带,控制着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河西走廊南段,在东西方之间做中间商,赚取巨额利润!】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