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举着手里的月饼给沈荔看。
仿佛沈荔对她笑了一下,就一点都不害怕了,伸着胳膊给她展示被自己啃得不成形状的月饼。
沈荔笑了笑。冰皮是奶白的颜色,远远看着如玉一般,确实漂亮。
她拍了拍小孩的头:“去吧。”
女孩到最后都没发觉自己说的话前后不一,被哄得眉开眼笑,咬着月饼回了自己的位置。
“那掌柜的,咱们就......”赵二琢磨着她的神色,“两样都卖?”
沈荔点点头:“都卖吧。”
奶黄和冰皮都用料讲究,要说沈荔能从中赚多少,大概也和其他家糕饼店差不多。
但即便如此,对眼下的沈记来说,也是不小的一笔钱。
她站起身,伸个懒腰:“行了,都散了吧,明天还要早起呢。”
“得嘞!”赵二声音响亮。
被一旁赵大拍了一巴掌:“小点声,吓着孩子了。”
他两兄弟一手一个双胞胎,另一个男孩则被牵在中间。
两个女孩被芳姨领着回去洗漱,沈荔无事一身轻,预备泡个澡,然后美美地睡觉。
系统恨铁不成钢:【亲,这时候对孩子们施以援手,有几率让孩子们在男主面前偶然透露宿主的善良美好,获得隐藏好感度哦!】
沈荔将芳姨准备好的寝衣一把捞起。
“嗯,我听到了。”她施施然起身,“不过你到底为什么这么想让我去谈恋爱?不是都说好了挣钱就能回家吗?”
“还是说,你有什么目标,是必须进入恋爱线才能达成的?”
系统一下消声。
沈荔也不在意,慢吞吞泡起澡来。
心里却不由得想,这系统,不知道还瞒了她多少东西。
说不定她会穿越,也和它有关呢。
第二天一早,沈记照常开业,又是一番忙碌。
等这一批客人的面都上了,沈荔将看火的活交给赵二,自己端着一张木盘到前面去了。
“哎呀,沈掌柜!”
“沈掌柜好!”
“今天这道鳝鱼面可真是够鲜的!沈掌柜,下次什么时候再上菜单啊?”
沈记的菜单通常用木牌挂在墙上,每天轮换。
如今开张快一个月,基本是每周换一换。
就算食材没区别,也尽量在搭配上花些功夫,做出不同的口味来。
沈荔笑道:“鳝鱼秋天最肥,既然大家想吃,鳝鱼面的牌子就多上几天。”
小小的几声欢呼后,有人注意到她手里的盘子:“沈掌柜,这是......”
“看上去像是月饼啊!”
“那金黄灿灿的是月饼,旁边白嫩嫩的又是什么点心?”
“莫不是贵妃饼?又或玉带糕之类......倒是很好看!”
沈荔抿嘴一笑:“都是沈记今年中秋新制的月饼,拿来给大家尝尝鲜。要是喜欢这味道,可以在结账的时候跟芳姨预定。”
这味道?
什么味道?
客人们面面相觑。他们在沈记吃面,虽然也知道沈掌柜手艺出众,上到黄瓜鸡蛋下到红烧排骨,这些家常菜色都能做出不一般的鲜美滋味,但月饼......
月饼还能有什么味道?
左不过五仁、枣泥、鲜肉......
沈荔站在正中,用一把小刀慢慢切开中间那一排金黄油亮的流心奶黄月饼。
银亮的刀锋划开一道细线,露出内里色泽更加明亮的糕体。
那种亮黄色与传统提浆月饼不同,让人看了便觉得,应该是一个更加......更加甜香、细腻......
但随着刀切得更深,众人便没工夫感叹这月饼的饼皮了。
——里面橙黄香浓的内馅,像一道甜蜜的泉,汩汩涌了出来。
湿润的流心一点点浸染外层的饼皮,粉糯的糕体紧紧簇拥着中间饱满的内馅,看上去如同一汪金灿灿的湖泊。
扫了一眼众人愣神的表情,沈荔深藏功与名地笑了笑。
不枉她端进来之前专程复烤了一次,就是为了现在这么完美的效果。
当然,不烤第二次也能流心,只是不会这么漂亮了。
人都是视觉动物。果不其然,立刻就有人开始嚷了起来:“沈掌柜,我这桌总能分到一块吧?”
“一整块?你想得美!沈掌柜,他是个牛噍牡丹的玩意儿,给了也是浪费,不如给我......”
“我可是老熟客了沈掌柜......”
“都有,都有。”沈荔安抚,“这是沈记新上的流心奶黄月饼,一直到中秋都能预定。”
冰皮的视觉效果不那么夺人眼球,但吃起来又是另一种口味。
冰凉软糯的外皮,牙齿陷进去后并不能很快触及到内里的馅料。
用力咬断后,却又能立刻被浓郁的奶香包裹。
“这个倒是不那么甜哦!”郑元武跟沈荔更熟,自然地赞叹道。
沈荔点头:“冰皮月饼的饼皮几乎没什么甜味,所以里面的馅料也减少了糖量,也更适合小孩子和老人吃。”
中秋本来就是一家老小高高兴兴团聚的日子。她这话一出,不少本没打算买沈记月饼的都有些心动了。
这时倒没有什么吃不得高油高糖的讲究,反而越能吃,越显得富贵。
只是小孩和老人毕竟牙口不好,这减了糖又更软糯的冰皮月饼,确实更适合一家子分享。
沈荔又适时道:“沈记的月饼礼盒会有六枚流心奶黄月饼,六枚冰皮奶黄月饼,售价五两银子,定金只需付一两银子。”
她顿了顿,又补充:“此外,也会专程为您送到家门口,不必来提货。”
五两银子虽说也不便宜,甚至店里不少人身上都没有五两。
不过若只给一两定金,很多人便立刻能拿得出来了。
再一听,说是不必再来沈记提货,更觉得省事,也跟着掏了钱。
这么算下来,这一早上居然有了十笔订单,直接就是十两的入账。
要知道,沈记卖面卖了一个月,也不过就是十两银子!
再则,眼前虽说是十两银子,等到中秋送了月饼过去,那就是四十两银子的收入啊!
一贯沉谨的芳姨都乐开花了,跟赵大赵二两个以茶代酒,提前庆祝。
却见沈荔依然神色淡淡,难免疑惑:“掌柜的,可是觉得单子太多,忙不过来?”
一盒十二枚月饼,十盒就是一百二十枚。
后面几天说不定还会更多,这加下来可不是个小数目。
沈荔摇头:“当然不是,这不是刚刚有了帮手吗?”
只是她有个想法,也许能赚一些钱,前期投入却很高。
甚至高到,这十两银子丢进去,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
不过在她真正下决定前,沈荔不打算说出来白白让人担心。
等上午忙完,她就带着几个小孩开始揉面团。
吃饱洗净,换上新衣服后,几个小孩这天起来都是满面兴奋。
因为还没教会他们接待客人,所以上午没让他们去跑堂,不过只是在帘子后面一瞥,也足够叫他们新奇的。
家乡大旱,十室九空,不少他们熟悉的同龄玩伴,乃至叔伯姨母,都不知哪天就消失了。
更不用说县里镇上的那些铺子,十家里能有一家还开着门,已经算是好的。
到了京城,他们才知道世间还有如此繁华之地。
昼夜不分的灯火、人声鼎沸的街市......
还有,给了他们活路、前程的沈掌柜。
他们都是听得进话的,如何不知沈掌柜不介意他们学些手艺?
这年头,人人敝帚自珍。肯教一份安身立命的手艺,说是再生父母也不为过。
“我说,你们该不是还想回去吧?”年龄最大的女孩宁宁,趁着沈荔转头去准备馅料,回头小声问。
几人都是为求活命才被卖出,以往在家里,都是受过疼爱的。
一路上难免也说起过回家之类的话,无不是眼泪汪汪。
不过今天又格外不一样。
“卢婆婆说,爸爸妈妈他们都不在了......”光头小男孩一德抽了抽鼻子,“没有爸爸妈妈,我也不想回去了。”
旁边几个孩子纷纷应声,细看之下,眼睛还是润润的。
宁宁叹口气,做出小大人的模样:“没办法啦!我们已经没有家了,所以没有地方能回啦!”
周家哥哥周全,这时也应道:“能来这里,是我们的幸运,便不该再挑三拣四。”
他弟弟周安平日更安静些,却也道:“既然已经没有家了,就不该一直想着。”
莲桂却忽然说:“怎么没有呢?”
她两眼圆乎乎,嘴里还叼着沈荔喂她的自制果干:“这里就是呀!”
周安看她一眼,心中撇嘴。
说得好听,一个食肆铺子,怎么会是家呢?
但终究没再出声。
中秋月饼礼盒的最终销量还是有些超出了沈荔的预料,五两银子的价格,最后居然能订出去八十盒。
虽说他们提前三天宣传,每天沈记自己的客人就会订上十来盒,加在一起就约摸四十盒。
但也有些订单数量大,一户人家就定十几二十盒的。
四个大人带着五个小孩一通忙活,将将在中秋的前一天做完了。
中秋当天沈记不开门,这是一早就和客人们说好的。
因此中秋前夜忙得不可开交,就是为了明天能好好休息。
“要是只有我们几个,说不定还真忙不过来。”赵二笑着用手帕擦了擦汗。
他以前当然没这么讲究,但沈记做吃食买卖,总不能用手背一抹又去招待客人吧?
连他哥哥也跟着学起礼仪进退、委婉推辞来了。
兄弟两个走出去,居然还真有些像地地道道的城里人了呢。
小孩子们听出赵二在夸人,很骄傲地挺了挺胸。
莲桂一直黏在沈荔身边,掰着指头数:“还有五盒,五个十二,那就是......”
一德很茫然:“五个十二是多少呀?一个十二是多少呀?”
宁宁白他一眼:“一个十二就是十二啊!笨!”
周全和周安是里头唯二识字的,也识数。
手上便没停,一直在帮忙包装。
一德嘴上闲不住,还在叭叭地吵着:“五个十二到底是多少啊?两个十二是二十吗?”
沈荔在旁边偷听,被这群笨笨的小东西笑得脸蛋疼。
她抬手揉了揉,才开口纠正:“两个十二是二十四,五个十二是......”
她没说完,另一个声音却在门口响起。
“六十。”
沈荔扭头看去。
来人身长如玉,仪态端方,鸦羽般的长睫总是微微垂着,一副非礼勿视的君子姿态。
一身淡绿直缀,腰间一枚莹亮白玉压着,发冠梳得一丝不苟。
他又重复一次:“五个十二,是六十。”
“......乔大人?”沈荔多少有些迟疑,“你怎么来了?”
......而且她知道五个十二是多少好吧!
站在沈宅外的照墨不禁抬头望天。
问得好。
他也很想知道,大人说着出来赏月,怎么赏着赏着,就走到别人家门口来了呢?
沈荔眉一挑:“拜帖?”
接着,在心里狂戳系统:“怎么回事?拜帖不是只需要让人送到府上门房就行了吗?为什么他自己来了?”
系统美滋滋:【当然是因为宿主魅力无限,想来这位男主角应该是对亲一见钟情,所以才亲自上门吧?】
说着,又循循善诱起来:【恋爱线的辅助功能,亲还没有充分体验到哦~只要您愿意,这边是可以给到亲一个超惊喜的服务的~回家也会简单很多哦~】
沈荔充耳不闻,转头看向乔裴,和他手中的拜帖。
跟系统出品的金红配色不同,乔裴的拜帖以青色为底、墨色娟娟,只看这一笔字,也能感觉到他出众的风度——
可惜,是压根不认识的字体。
系统小声在旁边翻译:【就是明天晚上七点整,他要上门和你一起过中秋啦~】
【我们的恋爱线有天然优势,也有场外辅助,亲还在等什么呢?】
沈荔无情道:“你还是用回气泡音吧。”
乔裴将帖子递给她,声音轻而柔:“若是沈掌柜方便,明日中秋,裴便上门叨扰一二了。”
沈荔眨了眨眼。
说实在话,她并不是很放心乔裴上门。
一来原本剧情里没有这一条,游戏里头的中秋节,她是回了沈府——大伯母那个沈府;
二来,她总觉得乔裴在打什么坏心思。
从第一次见面到现在,她没体会出多少柔情百转,倒觉得这位乔大人,仿佛设了一个不大英明的圈套,小心翼翼想往她头上套呢。
要说沈荔有多么洞察人性、心思缜密、翻手云覆手雨,她自认比不上自家老妈和老哥;
人家二位百征商场,大局观得失观,大概不是她这样一个小小厨师能媲美。
但既然有了游戏剧情、人设托底,要从乔裴这异样的行为,推出他心里藏着别样打算,倒不是什么难事呢。
乔裴久久得不到答复,秀丽的眉眼微垂。
他生得很白,却不是毫无血色的苍白,而是莹润的玉白。
一双眼睛,剔透精粹,凝目看人时,似万语千言,欲说还休。
这时眉眼低垂,便如高高在上的观音像骤然活了过来一般,缱绻奈何。
虽不言不语,却因为长得太好,而让人心生恻隐。
沈荔斟酌片刻:“......那就来吧。”
“沈掌柜此言当真?”
“自然。”
反正又不可能调动几十万大军闯进她沈记小店,来与不来,多一次少一次试探的机会,对沈荔来说也不算什么大事。
乔裴得了话,先冲沈荔微微一笑,接着便带着照墨走了。
其余几人并不知道乔裴身份,只以为是掌柜的旧识,也喜气洋洋地冲他拱手。
芳姨倒是唯一一个有些见识的,看衣裳形貌,判断这人有些不凡。
但总归是二小姐说了算,她也就上前一步,送乔裴主仆二人离开。
可谓是皆大欢喜的局面,唯有系统,换上了气泡音,语气幽幽:【什么恻隐、什么判断、什么试探......】
【我看你就是被美色所惑!你馋人家身子!】
沈荔装没听见,洗漱收拾,上床休息去了。
中秋当天,沈记一早就按着订单往各府送货。
主力是赵大赵二,外加一帮半大孩子们。
也好在沈记名声不显,在这儿定月饼的大多是梧桐街附近的住户,几人靠步行也能送完。
唯独有一家格外远一些的,等到了地址一看,才发现这家的宅院格外恢弘气派,格调不凡。
再一问门房,才知道这里竟然是当朝户部尚书府。
好在门房没半点傲气,一路将赵二和周全周安兄弟两个引进偏厅去。
这些外头买来的吃食东西,最要紧的,就是经手的人要少,赵琴管家很有心得,不会叫门房从中转递,而是直接把人请了进来。
一路曲曲折折,周家兄弟几乎快数不清自己进了多少道门。
引他们入内的小厮约摸也就跟周家兄弟年纪相仿,最多大个三五岁。
却已经是恭眉顺目,言行举止之间,谨慎无声,几乎看不见面容。
“果然是大庆高官府邸......”
两人互看一眼,无一不是这个意思。
要说在老家,他们二人也算吃过见过,不是其他几个那样没见识的。
却还是等到了京中,才见到天下间如此安定繁华之所在。
更意识到,自己能在沈记,做个吃苦受累、但颇为自由的小跑堂;大概是比卖进府邸,做这引路人一般的小厮,更加幸运许多。
赵二领着周全周安问了好,将一方方的木头盒子放在旁边的小桌上。
心里却一下释然。原来一口气定了十五盒的是当朝尚书啊,怪不得了......
赵琴细细一看,发现沈记送来的食盒,无一不是刻着沈记二字,又用一条撒了金粉的红底纸密密封好,稍有破损都能看出,登时感到满意。
再一看红底纸上的一手簪花小楷,措辞雅洁精到,更加心生好感。
“你是沈记的......”她问赵二。
赵二立刻接道:“小的是沈记跑堂,今儿中秋不开门,专程给各位客人送月饼。”
赵琴端起旁边侍女递来的茶,抿了一口:“我听说,沈记的掌柜是一名女子?”
赵二垂头,盯着自己的脚尖:“回夫人话,正是如此。”
“倒不知沈掌柜芳龄?”
“这......小的也不清楚。”
“虚岁也不清楚?”
“小的也只是一介跑堂,实在不敢打探主家年岁。”
赵琴瞥他一眼,忽然笑了:“不必紧张,我对沈掌柜很是欣赏,想请她来府上一叙,因此才问问年纪。”
赵二只感觉额角的汗都要滴下来了,又不敢抬手去擦:“是、是。”
亲娘咧,这就是尚书府啊?
往日他还觉得自己口齿伶俐,这时却打了结一般,讷讷不能言。
赵琴坐在上面,只能看见他的后脑勺,也觉得好笑。
她是对沈记的小掌柜有些兴趣,两厢都是女子,想来很多话更方便说。
所以想请她来府上聊一聊,说不定能套出不少自己爱吃的菜。
结果把人家的伙计吓成这样。赵琴都有些不好意思了,给了不少赏钱叫人回去。
等她又喝完一盏茶,这才叫人把月饼分好,准备再包上一层拿去送人。
尚书府上除了赵琴和高尚书,再没第三个主子了。就算要吃,最多也就吃得了两盒月饼。
所以那十五盒月饼,有不少是打算拿去做人情送给同僚的。
她和高尚书都是爱吃又会吃的,加上京城他们这阶层的人实在少,不免就结识了一些同样好吃的老饕。
比如人在南州,只有家眷留在京城的薛家、喷遍全朝无敌手的御史郑玉、以及邻街的北安侯夫人魏桃。
这些人家,赵琴都送了两盒月饼去,让他们尝尝鲜。
“等他们吃了沈记的月饼,再去沈记一看......”赵琴给自己夹了一筷子熏鸭,“哎呀,这店怎么只卖面呢?”
“到时候不用我说,这几个也会求着沈记的小掌柜多上些大菜的。”她乐呵呵地总结。
一旁的高尚书:......
赵琴一看他表情,眼睛就瞪起来了:“怎么?你有意见?”
高尚书立刻自救,拊掌大喜:“夫人聪慧!”
赵琴哼他一声:“说起来,你那个弟子,不也常去沈记?”
她看一眼丈夫神情,就知道又在为弟子忧心,忍不住也轻叹:“......中秋这样的日子,难道要叫他自己一个人过吗?”
“不如请他过来,咱们三个一道过了。”
高鉴明先是感激地握了握她的手:“夫人体念,我喜不自胜,只是......”
他面容僵硬一瞬:“那小子,我今早着人去请,却说已经有约了!”
“有约?”
赵琴诧异。
她夫君的弟子,虽贵为当朝宰相,却无甚亲缘,甚至连朋友都数不出一两个。
按说既然有师傅,却也该有同门,但她夫君情况特殊,也没能让他有说得上话的同窗。
“是谁家的约?总不会是......”
高鉴明摇头:“不是。”
他看向手边食盒,上书‘沈记’标志,一时觉得缘这一字,实在妙不可言。
“正是沈记掌柜的约啊!”
人都来了,介绍一番也是必需的。
这下众人都知道了,这位临门贵客,乃是当朝宰相,乔裴乔相爷。
“这不就是那位,别名‘玉宰相’的?”芳姨惊疑不定,拉着沈荔的手,“二小姐,要不咱们还是将人送回去吧......万一伺候不周,有个什么不好,这可怎么得了?”
招待乔裴是件麻烦事,毕竟他跟沈荔不一样。
沈荔虽说是沈家堂小姐,但人家大伯母又不认账。
乔裴就不同了,人家是正儿八经的高官,高得不能再高——那可是宰相!
一贯嬉皮笑脸的赵二,也拉着自家哥哥细数起来:“第一次见面时还没开张,那时候我想来没有什么冒犯之处吧......?”
赵大同样心有惴惴,勉力安慰:“应当不会,否则乔大人岂不是早就要怪罪下来?”
“那就好......”
再一看镇定自若的沈掌柜,赵二不由得钦佩:“果然是掌柜的,临危不惧,这才是成大事的人啊......”
几人都这样了,再让他们跟乔裴坐一桌吃饭,实在是太为难人了。
不过来者是客,沈记今天又关着门,只有自家院子里能坐。
沈荔暗忖,总不能他们聚在一桌吃,乔裴就孤零零坐在另一桌吃吧?
正想着,乔裴已经拎着上门拜访的薄礼,往院子里直直一站。
他今天一身淡白宽袖衫,滚边用金线,宽大的灰绿腰带紧紧一束,将细细一抹腰肢,圈出漂亮的线条。
背影笔挺,独独立于一众热闹喧嚣之外,反而有些寂寥。
莲桂最心软,一下就同情起来了:“叔叔很可怜......”
宁宁安慰她:“没事呀,叔叔是大人,可以吃很多很多月饼的。”
莲桂张大嘴巴:“很多个?可以吃两个吗?”
沈荔给自家烤的月饼当然不止流心奶黄,还有各色传统口味。
但月饼总归是月饼,虽然已经尽可能减油减糖,对莲桂、宁宁这些肠胃还没调好的小孩来说,还是有些负担。
因此即便是中秋,他们每人也最多只能吃一个。
可是月饼有那么多口味,怎么办呢?
周全于是提议,每人都拿不一样的口味,又央求芳姨他们帮忙切成小块,大家一起分着吃。
这下一听乔裴也许能一个人吃完两个完整的月饼,莲桂眼睛都瞪圆了。
真好啊!两个月饼!
她看了乔裴一眼,这下也不觉得他可怜了,圆溜溜的眼睛里又是羡慕,又是委屈。
“......这个叔叔也太大了。”她伸出小手比划了一下乔裴的身高,悄悄跟宁宁说,“我得长好多好多年,才能长到他那样大呢。”
说着,人都消沉下来。
那岂不是很多很多年,她都只能吃一个月饼?
原来莲桂自己才是最可怜的......
宁宁连忙凑过去安慰她,周家兄弟和一德也立刻跟上,一群小孩叽叽喳喳开始说起了人小的好处。
“小孩子可以分到很多很多口味!”一德咬着鲜肉月饼说。
周全点头:“大人只能吃两种口味,也很可怜。”
“大人要花很多钱吃东西的,很穷的。”周安做成熟状,拍拍她的脑袋。
宁宁最后总结:“所以我们小小的就很好。”
莲桂倒是被哄笑了,徒留乔裴跟照墨在一边陷入沉默。
沈荔又开始憋笑。她发现这群小孩来了以后,她每天总是花很多力气在憋笑上。
一旁的芳姨无奈地给自家掌柜递上一杯红枣茶:“您想笑就笑吧,总憋着也对身体不好。”
沈荔瞥了乔裴一眼,摆摆手:“我怎么会笑乔大人呢。这样吧,你们一起吃,乔大人那边我陪着就行了。”
乔裴听了,开口道:“照墨也留在这边。”
众人都没意见,沈荔就引着乔裴往沈记的后院走了。
沈记的后院跟沈宅的后厢房是连通的,小孩子们和芳姨几个人在沈宅前院吃,她跟乔裴在沈记的后院吃,也能显出对客人的尊重。
不过那头她顾不上,大约会是赵家兄弟和芳姨掌勺。
院子里布局很简单,一头是连着店铺的灶台和烤炉,另一头是两颗极粗大的老梧桐,满树金黄下还有一张圆石桌配三张石凳。
乔裴仰头:“这两棵梧桐......”
沈荔走到灶台边,想着做几道小炒比较合适:“很早之前就在这儿了,估计和街上那些一起种下的。”
乔裴见她动作,不由问:“要生火吗?”
沈荔点头,刚点完,就见他两步过来。
大宽袖用肩头玉石一挂,居然抄起柴火,就要帮忙生火了。
沈荔目瞪口呆,看着这位冰雕玉砌的乔美人熟练地将火烧起来。
这是柴火,比燃气灶差了一万个蜂窝煤,可一点都不好烧啊!
半晌,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没想到,乔大人生火也如此娴熟......”
乔裴神情淡淡:“以前常做。”
沈荔心中诧异。
《云水录》的模式是前期多人剧情,后期根据选择,会渐渐滑向单人线。
而每个人的身世背景,也只会在单人线里展露出来。
可惜,她没来得及打乔裴的单人线就穿越了,竟然不知道他以前常常烧火。
不过这人虽然蹲在一旁生火,姿态却依然好看,有种仙人落入凡间的美。
怎么说......
就像家道中落的大家闺秀......
乔裴不知道旁边沈荔在心里怎么编排自己,只听见‘嗤啦’一声,是她将鱼滑下锅煎黄的声音。
他看了看火,直起身来:“沈掌柜没有同沈府一道过中秋吗?”
沈荔想了想,才反应过他说的是她大伯家里。
她给鱼翻了个面:“来了请帖,不过我替大伯母着想,就不回去惹人厌了。”
说着还哼起了小曲,可见心情轻松。
乔裴手指一动,捡起一片梧桐叶。
又在原地站了一会儿,这才走近两步,轻声问:“沈掌柜不问我为何过来吗?”
沈荔将切好的料头依次下锅:“只要乔大人存在我这儿的二十两没有花完,我就不会问这样扫兴的话。”
她抬头看了乔裴一眼,挑眉:“不过要是花完了,我就有很多话要问了。”
乔裴的声音还是很轻:“比如呢?”
“比如,乔大人......”
她话音一拖,乔裴便不自觉站得更直了些。
她想问什么?
指间的梧桐叶不知何时,随风飘回地面。
沈荔手上不停,已经将酸辣的料头炒好,把两面金黄的鱼重新下锅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