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这游戏跟她八字不合。
一共就开了三局,第一次被纨绔男主退婚,变成京城笑话,自缢而死;
第二次被将军男主误认为敌国奸细,战场挡刀而死;
第三次被皇帝赐给太子男主做妾,宫斗失败而死;
恰逢这时,系统告知,如果想要回家,就得把里面四个男主的好感全都刷满。
沈荔:......你还是当我死了吧。
系统忙不迭补救:【不走恋爱线,挣够一千万两银子,也可以开启回家通道!】
区区一千万两,就想买断她的桃花运?
沈荔忧郁:可不可以,再便宜一点?
系统:......
为了回家,她心无旁骛,专注赚钱。
不过致富途中,总有花花草草想引她分心。
纨绔上门求娶,姿态极低,说是进门就当家,半点委屈都不给受;
太子向她许诺,即便嫁入宫中做太子妃,也仍能如常经营食肆;
将军则言之凿凿,说即便疑心天下人,也绝不疑她半分。
沈荔:......别演。
更有传闻里权倾朝野的宰相乔裴,生得面如冠玉,如高岭之花难以接近,是沈荔唯一没有走过剧情的对象。
虽位高权重,少言寡语,却小意体贴。
甚至挽起袖子,以宰相之尊,在沈记后厨帮忙。
言行举止之间,无不透露脉脉情意。
直到某天,沈荔解锁了系统的好感度功能,随时能够看见人物对她的好感。
系统大喜:【按乔裴的表现,[70]起步,[80]保底,上不封顶!】
巧了,乔裴正坐在沈荔身边,敛袖为她添茶。
一人一统,扭头看去。
四目相对,他抿唇微笑:“怎么了?温度正合适,用些吧。”
而头顶的亮粉色投影,正明晃晃展示着当下好感度:
系统:......
沈荔:......
认清现实,放弃幻想。沈荔继续埋头苦赚,不再为美色所动。
好不容易还完一千万两,进度条清空,她包袱款款,准备回家。
但这位乔大人,好像却不知足了。
辞官不干,说要跟她一起走?
沈荔:怎么,钱刚还上,桃花运就回来了?
*命中注定我爱钱沈荔x官场摸鱼王乔裴
*游戏设定和朝代一样,纯纯架空
内容标签: 布衣生活 前世今生 穿越时空 美食 轻松
主角视角沈荔乔裴
一句话简介:没空恋爱,只想挣钱
立意:坚定不移,勇往直前
京城沈府,后院一间不大不小的厢房里,茉莉暖梨香幽幽地烧着。
一个中年妇人走到软榻前,轻晃床帘:“二姑娘,该起了。”
语罢,床榻上的少女没有半点转醒的迹象。
妇人无奈。二姑娘虽然乡野出身,但来沈府多日,也没有行差踏错之处。
就是......在规矩上格外散漫。
妇人声音略大了些:“二姑娘,该起了。”
少女这才慢吞吞睁开眼睛。
她抬了抬手:“芳姨,辛苦你,帮我端碗水来吧。”
芳姨点头。这也是二姑娘的怪癖,后院井里每日新打的水不肯喝,偏要喝烧开的。
二姑娘沈荔坐起身,洗脸漱口换好衣裳。
她看着铜镜里面目模糊的脸庞,忍不住长叹一口气。
沈荔自从车祸变成植物人后,就从现代穿越进了古风乙女游戏《云水录》。
半个多月,玩家的背景倒便宜她初来乍到——
一个无父无母,寄人篱下的倒霉女孩儿。
按照剧情,她应当一进游戏就被赶出沈府,自立门户才对。
但一句‘沈二姑娘初到京城半月,便被大伯母赶出家门’,落在她头上,就是实打实半个月。
也正是这一点,让沈荔意识到这并不再是简单的手机游戏,而是一个真实度极高的世界。
这半个月,她在沈家见了不少、学了不少。
礼仪礼节、穿衣走路,万般不适应。
唯独一样,沈荔还算庆幸,那就是她这具身体不知怎的,似乎是原来自己的身体。
实在万幸,否则堂堂米其林二星主厨,却连菜刀都险些拿不动。
要是让原来世界那些狐朋狗友知道,指不定怎么笑话她。
她随着芳姨走过抄手游廊,经过小花园来到正厅。
大伯母周际已经带着一圈孩子坐在桌前,等她过来说事。
沈家人丁不算兴旺,老一辈早已故去,沈荔她爹这一辈只剩沈大伯。
大伯家里也只有周际一个正妻——乙女游戏嘛,男角色几乎都是一夫一妻。
要不然,玩家看了心里多膈应。
她一面想着,一面经过圆桌前一群同辈。
沈荔年龄排行第二,所以沈府众人叫她二姑娘。头顶上一个姐姐,底下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这一圈孩子都是周际亲生,因此格外融洽。
见她出来,姐姐沈蓉温柔地叫了一声:“荔妹妹。”
面容多少有些愧色,大概也知道今天周际叫她来所谓何事。
一桌子小辈除了姐姐沈蓉,还有一个小妹沈芝,两个弟弟沈穹和沈寥。
沈芝沈寥年纪尚小,一人顶着一个揪揪,圆溜溜的眼睛一眨不眨,盯着这个甚少见面的堂姐。
倒是沈穹,已经在京城的白鹿书院念书。
他眉梢挑得老高,似乎对沈荔让自己等候这件事颇为不满。
时不时抬抬腿,从鼻腔里发出一声轻哼。
大伯母照着剧情说了一串‘家资不丰八字不合’的鬼话,最后图穷匕见:“倒已经为你寻好了宅院,就在京城。不比家里这么宽绰,也够你一人暂住。”
差点在饭桌上睡个回笼觉的沈荔立刻精神抖擞:“伯母说的这是哪里话——那地契什么时候给我?”
周际一噎,心说懂点礼数也该知道三推四请,也就沈荔一个村姑没眼界,一座院子也巴巴伸手讨要。
这么一想,她心里舒适些许,招手让人把地契呈上来。
地契上除了位置和主人名,还画了个简略的平面图。
细细一看,发现不只是一座两进小院,后罩房还接着一个临街的小铺子。
买一赠一,赚了。
沈荔心满意足地把契书收进怀里。
“你一个女孩儿独立门户,伯母也放心不下。”
周际拉着她的手拍了拍,“光有一个院子住着不顶事,外面那间铺子也给你,随便操持着卖些什么,总不至于坐吃山空。”
她一派慈爱,又道:“打你进府,一直是芳姨伺候着,便把她给了你吧!她细致妥帖,也能顾着你些。再拨给你两个仆役,都是忠厚可靠的,必不叫你吃了苦去。”
院子不小,铺子也不小。
周际虽说多少有些肉疼,但总比让沈荔住在家里,长年累月地花银子好。
毕竟院子不一定卖得出去、铺子不一定能赚钱,但银子花了就是花了。
自家夫君在礼部只是当个五品小差,本就是清水衙门,没什么油水可言。
小叔子这个女儿要是赖在家中,肯定得在这里待到出嫁。
这样一来,每季换新的衣物首饰等等不提,光是未来操持她的嫁妆,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周际光想想,都是一阵心悸。
倒是自立女户......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办法。
如今北边异族作乱,陛下为了充盈国库,很鼓励女子出来独立门户。
沈荔也没什么意见,这本来就是剧情的一环。
她拜谢伯母,收拾好行囊,带着芳姨和两个伺候的仆役出了沈府。
毕竟是古代城市,并不太大。
一行人走了约一炷香,就到了小院所在的梧桐街。
两个仆役赵大赵二去铺子里收拾,沈荔和芳姨先进了居住的院子。
这是一个小两进的院子,大伯母不知是不是怕人多嘴杂,花了心思打干净,正院里红红白白的月季依然开着。
芳姨捧着账簿从外头进来:“二小姐,家里的账跟铺子上的账还是分开的好......”
沈荔接过账簿册子,上面寥寥几笔,写着临走时周际给她包的银两,也是她手里仅有的现钱。
六十六两银子,寓意倒是很好。
虽说也就沈府上下换套新衣的价钱,但要是农户人家勤俭度日,过十来年也够了。
然而......一看这座院子,沈荔便知道不可能。
这么大的宅院,光是维护修缮就不少钱。
再说,铺子如果要做起来,成本也不是说着玩的。
一边想着,沈荔站起身:“我去前面铺子看一眼。”
总要有个来钱的路子才行。
从宅子的后罩房一路走穿,就是铺子的后院。
院子里杂物堆积倒还好说,沈荔推开后门一看,险些一口气上不来。
大伯母送地契时还说,这里早前是个卖面的,生意不错,只是她要收回来送给沈荔,才叫人连夜搬走。
沈荔便想,就算小些,至少原来就是做吃食生意,应该也干净整洁。
却不料今天一看,实在是又脏又窄。
两人小桌,最多紧靠墙摆下四个;酒楼常见的八仙桌,更是连半张都放不下。
那些废弃的桌椅随意靠墙堆着,上边还有不少油腻印子。
灶间遍布着黄黑油垢,熏得连墙都看不清。
后厨窄小得转身都困难,自然不会天天洗刷。
沈荔也是天天泡在厨房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油印要想洗干净,恐怕很难了。
再看灶台,搭得乱七八糟,跟客人们用餐的位置之间也毫无遮挡,怪不得油烟到处乱飘。
连脚底下的砖踩着,似乎都是油滑的。
东西倒是齐全,锅碗瓢盆米面油盐,质量就不提了。
沈荔闭闭眼,呼吸三声,才平静下来。
这是没办法的事,就算她回头再找大伯母讨要,人家也未必拿得出更好的铺子。
再说,谁能保证里面没有剧情的不可抗力呢?
一步一步来吧。
沈荔来之前,赵大赵二正在搬东西。
赵大脚边就是一筐黄瓜,说是今天才送来,还不知道这里已经换了东家。
沈荔低头一看,黄瓜碧色鲜嫩,青葱欲滴。
新鲜又当季,光是看着,似乎都能想象出它脆嫩多汁的口感。
哎呀,馋了。
沈荔原本在首都就是个人尽皆知的富二代,倒不是干了什么伤天害的事,而是她实在不务正业。
沈家是传媒发家,后来跟风做投资,竟然也盘下不小的身家。
她大哥抓住时代浪潮搞互联网,更是风生水起。
唯有沈荔,学业中上,心性中下,居然一头钻进厨房,一副不拿米其林三星不罢休的架势。
哪怕做连锁饭店呢,那也算是大家能点头认可的‘事业’。
但她偏要亲手烹调,没有半点隐居幕后、运营资本的想法。
没格调先不说,手艺倒真给她练出来一点。
沈荔盯着黄瓜看了片刻,正想做点什么换换心情,脑海里忽然一阵电子杂音:
【滋滋滋滋——】
【宿主您好,[欢迎回家]系统为您服务。我是客服号0001,回家途径咨询请按1——】
乍然一听系统富有现代色彩的言语,居然有些感动。
她想了想:“回家途径,是指我能从游戏里回到现实吗?”
系统很礼貌:【是的呢亲,只要能完成四位男主的好感度任务,就能从游戏回到现实了呢亲~】
该说不说,客服味儿还挺熏人的。
“什么好感度?”她问,“男主的好感度?”
系统画风依然很甜腻:【是的,宿主如果想回家,只需要把所有男主的好感度推到[100]就可以了哦~】
所有男主......
沈荔掰着指头一数,她穿越的这款古风乙女游戏《云水录》,一共四个男主。
文有宰相乔裴,武有将军周钊;贵有侯府世子楼满凤,尊有当朝太子李执。
她当时图新鲜——毕竟厨师做主角的乙女游戏太少。结果去了才知道,这种每一步都要自己做选择的游戏,想打出一个和和美美的HE有多么艰难。
沈荔一夜开了三局,分别在纨绔、将军、太子手里拿满了BE,死得不能再死。
气得重开一档,发誓要走无cp路线,一路成为大庆首富。
结果因为熬夜玩游戏,第二天开车去颁奖典礼的路上精力不济,出了车祸。
原本这次稳拿米其林三星的,却到这里来了。
沈荔回忆完毕:......
她深吸一口气:“非得把每个男主的好感度都刷满吗?”
系统元气满满:【嗯哒!虽然亲每次都打出BE,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付出真心,就一定能换到真心的哦!】
说完,又给沈荔打气:【没事的宿主!我们一个一个来,先从纨绔小少爷下手,攻略他的要点就是早期好感度要足够,所以前期最好多去偶遇......】
沈荔若有所思:“哦,那算了。”
系统:?
系统被噎,看她不像在开玩笑,一下慌了:【......宿主难道不想回家吗?这虽然是游戏世界,宿主占尽先机,但毕竟是古代哦!】
【手机电脑无线网络,从娱乐到医疗,比现代世界差太多了!】
沈荔点头:“我知道啊。”
系统:【那......】
沈荔:“在游戏世界死了会怎样?”
系统不说话了。
正如沈荔所想,玩游戏有存档有支线,但既然这是一个高拟真的世界,那么在攻略过程中出了差错,就是真正的死亡。
她恋爱线本来就玩得差劲,动不动又是自尽又是挡刀。
如果非得冒这么大风险回家,她还不如就在这儿苟活一段时间。
毕竟......
沈荔回想起自家大哥恨铁不成钢那张脸。
有他在,爸妈应该是不愁养老的。
面馆里。
赵二几个刷完锅、洗完餐具,见她迟迟不说话,小声问:“二小姐?这筐黄瓜您有什么打算吗?”
沈荔这才发现自己盯着黄瓜看了半天。
正说晚上就做个黄瓜炒蛋呢,面馆的门帘忽然被人撩开。
“我看你们上午没人,还以为今天都不开张了呢!”
来人一身简朴官服,头也没抬,就在门口的一张长凳坐下,张口就道:“一碗素面吧,有没有卤子?”
沈荔又看了眼地上那筐黄瓜,笑道:“黄瓜鸡蛋卤,客人吃不吃?”
那人一听,怎么是个年轻女子的声音?
顿时诧异抬头:“怎的,原先的掌柜生意不做了?”
沈荔点头:“我刚盘下这铺子,面也照常卖的。”
来人若有所思:“这样......”
游戏里对她接手前的故事都是一笔掠过,不过看这人熟练的架势,大概是之前这家面馆的常客。
郑元武本是梧桐街的一名巡捕,家里双亲尚在还没娶妻,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为图方便,常常就在这街巷里随意吃了。
梧桐街富贵人家不多,连带着吃食铺子也都卖些平价东西。
馄饨汤盅烤馍,做面的也不少,但他唯独最吃得惯这家小面馆。
就是可惜,换了掌柜啊......
不过来都来了,人家掌柜的又亲切。郑元武挠挠头:“那行吧,就黄瓜鸡蛋卤子面,再来碗酒!”
当下时兴的浊酒其实没多少酒精,就是甜滋滋的米酿。
但沈荔环顾一圈,有些抱歉:“今天刚开张,暂时没有酒。”
郑元武点点头,没说什么,心里却难免更少了些期待。
沈荔没多说什么,从筐里捡起一根黄瓜,拎到后院冲洗干净,便放在案板上。
“赵大生火烧水,芳姨帮忙盯着。”她说着,手中菜刀已经干脆利落地将黄瓜斜斜飞成薄片。
听上去哐当哐当,郑元武却提不起兴趣。
本来么,老店换人,又换成个年轻小姑娘——只看面相,都觉得她必然不会做菜!
就在这时,他听见‘呲啦’一声。
一阵浓郁的油香包裹着刚下锅的鸡蛋,立刻在小小一间面馆里炸裂开来。
——这香味可真霸道!
郑元武一愣,两腿不自觉地就迈了过去。
探头往灶台边一看,只见锅里的鸡蛋在高温下,飞速变得蓬松,金黄香软一片,被滚油包裹着噼里啪啦展开。
沈荔又下了一小撮蒜末,正落在油花里,香味更加复杂诱人。
鸡蛋炒得半熟,一旁椭圆的黄瓜片也跟着下进锅里。
锅铲从中隔开,流动的蛋液一越界,立刻凝固成金黄蛋块。
与此同时,另一边清新的蔬果味中和了浓郁的荤香,立刻变成了郑元武熟悉的,黄瓜炒蛋的香味。
然而虽然是熟悉的菜,这位沈掌柜的动作却格外悦目。
无论是下调料和水淀粉,还是另开一锅煮面,一举一动都流水般顺畅。
细面很快就熟透了。沈荔用一旁的竹笊篱捞起,沥了水就倒扣在碗里。
锅里的黄瓜鸡蛋卤已经变得晶莹浓稠,舀一勺浇在面上,汤汁立刻乖顺地渗入每一根面条里。
“咕咚!”
郑元武这才发现,自己已经开始不由自主地咽口水了。
沈荔给他送到桌边,附上一碗面汤:“客人请用。”
郑元武忙不迭点头,立刻就是一筷子面条裹着黄瓜和鸡蛋一起送进嘴里。
实在是鲜!
打卤面打卤面,吃的就是卤子。
这一口下去,先是脆生生的黄瓜,尽管片得很薄,却半点不失口感,咬开就是清香的汁水。
接着便是软嫩金黄的鸡蛋,有一面略微发焦,却更提供了丰富的滋味。
另一面则柔软弹牙,咬开依然是多汁的,油香十足。
浓稠的酱汁将二者融为一体,微咸的风味里还有蒜末的一丝辛辣,去腥增香,整个调味恰到好处。
对,就是恰到好处!
郑元武可算找到一个词来形容了。
面么,不是很金贵的东西,黄瓜鸡蛋卤子也是素日常见的。
但家常的东西做出最好的味道,那火候调味,都要下足功夫。
郑元武大嚼两口,猛地咽了面汤,这才梗着脖子冲沈荔竖起拇指:“小姑娘,你的手艺是这个!”
说完又改口:“既然接手了铺子,是不是该叫你掌柜?”
沈荔已经开始收拾灶台了,还有剩的卤子,打算一会儿给芳姨几个加餐。
闻言倒是抬头笑了:“我姓沈,客人叫我沈掌柜就行。”
郑元武也跟着笑:“行啊,沈掌柜,我是这条街的巡捕郑元武,要是有谁小偷小摸犯到你头上,叫我就成!”
他吃得肚儿圆,起身问:“沈掌柜这面打算怎么定价?”
沈荔还没来得及做市场调查,客人就上门了,这时只能问:“原来的面馆是怎么定价的?”
“这家店原来是素面两文一碗,素菜卤子加两文,荤菜卤子加三文。附近的面馆大多都是这样的价格。”
郑元武想了想,“沈掌柜手艺精妙,其实反倒该定价略高一些。”
他实则是有一层考虑的。要说沈荔提价有没有道呢,成本都是一样的,没得说她买来的黄瓜就要贵几分银子。
这么一看,似乎也不该提价。
但她的面好吃,要是和别家卖同样的价格,那人们自然都来这里吃了。
其他小面馆不能再降价,手艺一时半会儿也提不上去,到时候反而要记恨她。
再说,这碗面本来就值得更高的价。
沈荔于是道:“还要多谢郑捕快指点。那今天的黄瓜鸡蛋打卤面,就合计六文?”
素面还是两文,倒是配料可以提一提价,素的四文、荤的六文。
郑元武爽快地掏了钱,眼看都要走到门口了,回头又问:“沈掌柜,那平时还是开早市?”
沈荔初来乍到,还不太能摸清这儿的人几点吃早饭:“早市是何时开?”
“约摸是卯时开。”
卯时是什么时候?
好在系统开了尊口:【大概就是你那个世界的凌晨五点。】
很难说它的语气里是不是有几分幸灾乐祸:【古代官员上朝就是这个点开始,所以俗称点卯。要做这份生意,不起早点可不行。】
它还以为能吓退沈荔,让宿主回头乖乖去刷好感度呢。结果就听见她镇定自若地回答郑元武:“开门的,照常开。郑捕快卯时来就能吃到新鲜的面了。”
郑元武大喜:“那哪天能开张?”
他看这儿桌椅都还是老东家的样子,想来还要收拾几天的。
沈荔思索片刻:“三日后吧。”
“行!那三日后,我叫几个兄弟来这儿聚一聚!”郑元武说,“沈掌柜那时可要备上浊酒啊!”
沈荔笑道:“一定。”
送走了郑元武,系统才百思不得其解地开口:【五点开张,至少四点得开始准备,最晚三点半就得起床吧?】
【宿主确定自己能起来?】
沈荔不搭它。
回家一事了了无期,总不能守着院子和铺子发呆吧?
再说,上辈子她也不是没做过早餐铺子。
不就是三点半起床?
瞧不起谁呢!
第3章 小葱拌豆腐
沈荔一向喜欢先把眼前的日子过好,故而不管系统怎么吆喝,第二天卯时便起床要出门。
人人都知道,早餐小摊是最好上手、利润也相当不错的行业。
君不见多少学校门口卖包子肠粉的小摊,没过几年就盘下一间店面。
吃早餐对上学上工上朝的人来说,都是刚需,这道在哪儿都不会变。
因此沈荔今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打探一圈周围的早点行情。
再者,就是买几套桌椅回去摆上。
堆在店里的都已经坏得不能用,与其修修补补,不如买几套新的。
不过芳姨为此唠叨她半天,说她没学会走就开跑......
她一面想着,一面逆着人流走动。
城市的规划相当分明,譬如她身前这一块是住宅区,身后就是能开铺子的商业区。
大多数人这时都从家往外走,沈荔反其道行之,在人潮中很有些醒目。
小摊也用高大的木头隔开,这些木头连成的线内可以摆摊,线外供百姓行走,超过便要罚款。
唔......这么一看,比起有门脸的吃食铺子,更多的反而是这些木头隔开的小摊。
摊贩们都聪明,不会挡在铺子门口坏人生意。
沈荔粗粗看了一圈,最受欢迎的是各色饼子包子。
也不意外,毕竟这是能边走边吃的。
一是方便,二是夹了馅儿就有肉有菜有面,也能吃饱。
再有不着急赶时间的,路边小木椅子一坐,要一碗馄饨或者素面应付了早点。
除此之外,还有卖肉汤的。
多是那些吃了白面饼子,觉得塞了喉咙的人会去买上一碗。
坐着喝的就会把饼撕了小块泡进去吃,那些不肯坐的就站在路边一口气灌下去。
沈荔也凑热闹买了一碗,在小桌边坐下。
一闻香味,便知是羊肉汤。
一碗汤最多两片指肚大的羊肉,再多得单独加钱。
不过因为是在京城的缘故,北边的羊送过来不那么费劲,偶尔能得些上好无膻味的肉。
这会儿还不到早上六点,就算是八月末,微风刮起也有些寒意。
热滚滚的羊肉汤,上头还飘着细小的葱白,鲜香的风味将整个人都填得满满当当。
沈荔一口接一口地喝,美得眼睛眯起来。
“多少钱?”她将空碗放在桌上。
摊主看着约摸四十来岁,笑得和蔼可亲:“诚惠三文。”
没加肉的羊汤比她的素面还贵呢!
沈荔摸了三文钱给他,又到附近的菜市转了一圈。
这时候的菜市也不像现代的农贸市场,有专门的区域规划,只是菜贩子们约定俗成聚集的地方。
她看了看,发现菜场卖的菜量并不多,胜在种类齐全,还有些瓜果花卉,很是丰富。
回到梧桐街时已是晌午,沈荔买了些桃子,挨家挨户送了几颗。
“我是隔壁面馆的,过几日重新开张了。”她带着笑,把桃子塞给卖米面的、做木匠的、开香粉铺子的,“叫我小沈就行,到时欢迎来捧场!”
沈记的铺面位置倒好,周围没什么食谱,都是做其他生意的。
就是旁边还有家铺子,一直没开张,不知道里头卖什么。
别家掌柜收了她的桃子,也笑脸相迎:“一定!一定!”
到时候来不来就是二话了。沈荔也没多嘴,在木匠那儿留了留,先是定了块招牌,再就是想要重做沈记里头的布局。
图她都连夜画好了,给木匠看过后便问:“这一套下来,大概要多少银子?”
木匠捏了捏胡须:“沈掌柜若是肯买现成的,那么四方桌并四条长凳也不过二两银子一套;如只要两条长凳,便是三两银子两套。”
“若要照着您给的尺寸来做,价钱就在四两一套了。”木匠据实以告,“原本那些模子都用不上,老朽和徒弟们的工费也得算进去......”
沈记的铺子大致能放下四张方桌,沈荔还想着靠墙再布置几个双人位,谓之“卡座”,也算开创新潮流了。
不过这样下来,没个二三十两打不住。
她那六十六两的银子还要留着每天给菜商面商结账,光买桌子就花出去一半,败家也不是这么败的。
沈荔只得先买下四套双人小桌,木匠见她那图纸就知道日后还得光临,只收了她五两银子。
从木匠铺子告辞,一出门又是热闹的梧桐街。
吆喝声、车马声、街道司的呵斥声......
鲜活是很鲜活,沈荔却难得叹了口气。
这样看来,果然是不挣钱不行啊!
好在原先给这家面馆供货的铺子都谈得很顺利。
沈荔让赵大赵二去办,两人回的都是好消息。
“各家都没有二话,答应了继续供货。”赵二说,“想来给面馆供货也是他们的一道财源,轻易不会舍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