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乙游专心致富(美食)by沉睡蘑菇头
沉睡蘑菇头  发于:2025年02月25日

关灯
护眼

沈荔点点头:“还是按之前说的一日一送,左右我们这儿离菜场也近。”
她刚从外面进来,身上还有点闷闷的水汽。
真不愧是夏末时节,沈荔前脚踏进铺子,后脚外头就狂风大作。
黑云压城城欲摧,不外乎也就是这样的景象了。
片刻,街上就响起噼里啪啦的雨点声。
往外看去,雨雾连成一片,几乎看不清街对面的招牌。
“二小姐!”
赵大刚在后院收捡好今天送来的菜蔬,见沈荔进来,连声问好。
沈荔:“以后叫我掌柜就是了。店里的桌椅换个地方摆,明日咱们就开门迎客。”
赵大应了,走前先把手里的碗递了过来。
沈荔一看,那是碗嫩生生的白豆腐。
她出门前,是叫了赵大去街尾随便买点东西,来给大家垫肚子,但日头已经不早,就只剩卖豆腐的大娘这最后一碗了。
沈荔看着那碗豆腐,陷入沉思。
按剧情,她被赶出沈家数日,即便有些金银傍身,但依然因为至亲的疏离而茫然无措。
忙活好几天,才勉强将面馆收拾出个整洁样子来。
又因为下雨天,其他摊贩早早撤了摊,只能在路边买了碗豆腐,做了小葱拌豆腐吃。
而正是这一碗豆腐,因缘际会开启了和男主之一,宰相乔裴的初识剧情。
沈荔来了之后,面馆开张的进度虽然快了许多,但赵大照样端了碗豆腐回来,倒也完全符合剧情的走向。
系统见状,喜笑颜开:【宿主您看,剧情就是这样难以违背呢!现在开始做准备,可以在客人到来前制作出香喷喷的小葱拌豆腐哦亲......】
沈荔懒得听:“赵大,豆腐给我。”
芳姨放下手里刚洗干净的筷子,不解:“掌柜的,那豆腐怎么了?”
沈荔端着豆腐往暂放在门口的潲水桶走,一面说:“晚上吃豆腐不好,一会儿我给你们做点别的。”
系统急了:【不按照剧情走,宿主就无法以最高效率得到好感度!就算这里是高仿真的游戏世界,但本质上他们也是程序的衍生!】
【且错过剧情,时间就无法再重启,你真的明白你在干什么吗,宿主!】
沈荔依然不答话,三两步走到门口。
就在这时,“叩、叩”两声,有人敲了敲门。
沈荔抬眼看去,立时眼睛瞪圆。
来人发如墨画,眉如刀裁,一双桃花眼冷峻淡漠,皮肤极白。
唇色和脸色一样浅淡,看上去气色不大好。
外头风雨太盛,只是下马车这两步路也让他衣衫微湿,发梢也有些水润。
不过些微的狼狈并不损他的风采,反而叫他看上去是个无意踏入人界的仙人。
昏沉阴暗的雨夜落在身后,宛如衬托上好美玉的一整片蓝丝绒,令他的面容微微发光。
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张脸沈荔认识。
只是平时都在手机里见,一时之间见到3D真人,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但联系一下当下的时间线:她被沈府赶出来不久,面馆开张前的雨夜......
沈荔愈发肯定了,这就是她还没来得及祸害的宰相男主——乔裴。
赵大赵二早前奉命来收拾,自然是把铺子上上下下打一遍。
门口遮雨的桐油布早就被拆下来,预备带回府里洗净,也害得这位冰雕玉砌的乔美人只能站在门口,淋了片刻雨水。
沈荔干咳两声,莫名有些抱歉。
世界上有一种人,光看着便想将一切最好的东西都捧给他,令他展露一分半分的欢颜,便觉得此生满足。
这种人,人们统称为——
特别好看的人。
从2D平面走出来,一袭白衣的乔裴,无疑就是这样一个特别好看的人。
沈荔动了动手指,笑眯眯问:“客人可有什么想吃的?”
乔裴对上她的笑脸,声音平静,说出的话与剧情分毫无差:“小葱拌豆腐。”
沈荔面色不变:“店里没有豆腐。”
乔裴视线向下,落在她手里的豆腐上。
乔裴:......
系统也跟着:【......】

身后的随侍也看了那碗眼豆腐,心想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
豆腐都有了,做个小葱拌豆腐多简单?
这掌柜就是诚心不想招待。
乔裴定睛看了沈荔片刻,将视线移开:“既然贵店没有豆腐,那在下......”
“这位客人,且慢。”沈荔叫住他,“是我说错了,没有小葱,却有豆腐。”
她先招呼着二人进店:“一直淋雨容易受凉,二位还是先进来吧。”
说完便走回灶台边,三两下将豆腐用盐水洗去豆腥味,倒扣在案板上,又握起菜刀。
她抬手叫来赵大:“让你弟弟剥四五个咸蛋黄出来,你来生火。”
乔裴眉梢一动,轻声问:“咸蛋黄?”
沈荔一抬眼,便看见他那张赏心悦目的美人面,顿时又笑起来:“虽不大正宗,但请你吃一顿蟹黄豆花还是行的。”
“我这面馆明日开张,你是开张前的最后一位客人,算我讨个吉利。”
系统恨恨:【承认吧!你就是看别人长得好看!】
随即又想起什么似的,没再出声,像是找什么东西去了。
沈荔懒得它,握住菜刀便开始切豆腐。
力道、角度、深浅,每一刀都恰到好处。
碗里四大块嫩豆腐,片刻便都成了匀称整齐、约摸指甲盖大小的小方块。
拿清水一泡,半点多余的豆腐丝都没有,可见刀工麻利。
沈荔端详片刻,很是满意。
好在身体还是她的身体,这么多年练出来的功力,随便丢了岂不太冤。
又抬头叫赵大:“赵大,给客人上杯热......水。”
原本想说热茶,结果话到嘴边才想起这儿哪来的茶?热水都是赵二刚从后院井里打起来现烧的。
赵大应了,端着茶杯过来要给乔裴倒水。
却见他的随侍从外面马车上端来茶炉,声音格外大些:“大人,用杯热茶吧。”
这便是看不上店里的热水了。
店里一静,外头细雨声起,倒让赵大那句‘这水干净’都被咽回了肚子里。
眼见赵大尴尬着动弹不得,乔裴拂了拂手边的陶杯:“无事,我用些热水就是。”
随侍还想开口,又听见沈荔在灶台边道:“赵大,剩下的热水留着,我也要用。”
话音未落,便有‘呲啦’一声,热油里爆开一阵香气。
生咸蛋黄是不流油的,沈荔先将这些橙红的圆球捣碎,再下油锅煸炒。
很快,锅里的咸蛋黄碎便裹上一层金亮的油脂,香气扑鼻。
就连捧着茶炉的随侍都忍不住咽口水,遑论端着热水过来的赵大了。
“掌柜,这会儿下热水吗?”他问。
沈荔摇头:“放这里吧,我自己来。”
咸蛋黄细密地冒出油花和泡沫,腌货特有的咸香爆发而出。
金红的油脂细密地翻滚起来,便将豆腐下了锅,和咸蛋黄混在一起翻炒。
沈荔左臂一抬,金黄的咸蛋黄碎和白玉似的嫩豆腐在空中翻了个圈,又稳稳当当落回锅里。
随侍忍不住吸了口气:“那锅可不轻吧......”
乔裴也看着灶台后的少女。
她身上并不是襦裙褙子,而是更轻便的窄袖衫襦。
灶前温度高,一时面颊泛红,额角挂着汗,实在是......有些不体面。
却非常又生动。
豆腐和咸蛋黄炒得差不多,沈荔往里头加了足量的热水,撒了盐糖调味,将锅盖扣上。
她往手边一看,忍不住拧起眉头。
金华火腿她就不肖想了,要是加上一把新鲜的豌豆、胡萝卜粒,那才够味呢......
做菜,却不能将这道菜的美味激发到极致,对沈荔来说是一大遗憾。
咕嘟咕嘟片刻,沈荔看着火候,估摸锅里的水量应该差不多了,于是掀开锅盖。
醇厚的香味混着热气,一下就肆虐开来,细细密密地笼罩住了桌边的一对主仆。
“这、这可真香......”随侍不自觉地讷讷。
勾芡、下葱花,一气呵成。
沈荔翻出一个陶盅,舀了两大勺进去。
一人份是绰绰有余,还剩了大半锅。
她随口道:“赵大,锅里的你拿回家,蒸一锅饭,等我回去跟芳姨他们分了。”
赵大一愣,登时乐颠颠地应了,接过勺子继续舀菜。
还好新买了餐具,不然乔裴这随侍还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沈荔用干净的布垫在陶盅下,给乔裴端过去。
“客人当心烫,上菜了。”她弯腰,将陶盅放在桌上揭开盖子。
原本还没上菜就够香了,盖子一掀,扑面而来的香气更是叫人心折。
光看外表也足够诱人,翠绿的葱花、黄灿灿的咸蛋黄和凝脂般的白豆腐,都被晶莹微稠的汤汁裹得牢牢的。
乔裴看了看碗里光泽诱人、香气浓郁的蟹黄豆花,又看了看沈荔。
也许因为离得近了,他隐隐闻见少女身上淡淡的香。
他低头,用瓷勺舀出一小碗蟹黄豆腐,尝了一口。
原以为是咸味更重,却并不太咸,反而有一种鲜甜滋味。
他又舀了一勺。
因是加了清水煮出来的,只勾了薄薄一层芡,入口也顺滑。
豆腐极嫩,切得齐整小块,每一块都有丰富的咸蛋黄油脂香味。
金黄的咸蛋黄碎则增添了口感,偶尔在口中化开一粒,立刻便是满嘴绵密浓香。
回味片刻,又喝一口。
他胃口不大,也没有狼吞虎咽,但吃饭的姿态赏心悦目,看得人食欲大增。
沈荔站在灶台后看着,不由抿了抿唇,心想这莫不就是秀色可餐?
大约吃了半盅,乔裴放下手里的勺子。
沈记明天才开门营业,且听刚才的话,连沈荔自己都还得回家才能吃上米饭。
他若开口要人家的米饭,反而显得这客人做得不礼貌了。
“这陶盅可以带走吗?”乔裴问。
沈荔:“可以,二两银子。”
随侍眼睛瞪圆:“一个陶盅顶穿了天也就十来文,哪里值得了二两银子?”
沈荔点头:“陶盅不值钱,我的手艺却很值钱。”
她毫不犹豫,直气壮,随侍便也无话可说了。二两银子一道菜,放在大酒楼里是合算,但这儿只是梧桐街的一家小铺子......
不过刚刚那蟹黄豆腐的香味,虽然他没吃上,却也觉得和那些酒楼相去不远。
乔裴听着他们的对话,动作却不慢,从袖袋里摸出一枚银锭。
沈荔一看便笑了:“这......应该有二十两吧?”
乔裴表情平静:“往后的餐费。”
乔裴跟她翻旧账:“原本我以为,沈掌柜能做蟹黄豆花,却不能做小葱拌豆腐,是不愿意招待在下。”
“但掌柜待人热忱,想来应该不是这个意思?”
沈荔得罪不起当朝宰相,立刻装傻:“当然,当然。”
“既如此,应当是沈掌柜用心良苦。”
他手腕一动,绿玉珠串落进指间,悄无声息转个不停,发丝垂到脸边,“是想叫在下知道,世间并不止小葱拌豆腐这一种豆腐。”
沈荔借坡下驴:“自然,自然。豆腐有千百种做法,自然也有千百种滋味。”
乔裴平静道:“那就提前谢谢沈掌柜的千百种豆腐做法了。”
沈荔:......
她定睛看了眼乔裴的脸,把这位宰相大人看得转开视线,才心满意足地深吸口气。
“沈掌柜这是做什么?”乔裴低声问,“在下脸上可没有多的银子。”
“乔大人妄自菲薄了。”
沈荔慢悠悠道,“您又怎知,我不能从您脸上......得到收银子时的愉悦呢?”
直到一路驾车送乔裴回府,随侍都没回过来神。
他的大人,刚刚是被调戏了吗......?
随侍摇摇头,甩开不可思议的想法,驾着马问:“大人,今天的茉莉花茶是新到的,您尝着可还好?”
茉莉花茶?
乔裴抿唇,看向手边飘着热气的茶炉。
“......尚可。”
开业前一大早,菜贩子便把新鲜的肉菜鸡蛋送来了。
他们倒是更辛苦,因要在食肆开门前将东西送上门,恐怕两三点就起来忙活了。
量是早就说好的,没定太多。
时鲜蔬菜,无非油麦菜这类垫在碗底的,此外还有些莴苣。
肉以鸡和猪为主,活鱼也有两条。
不过东西虽然不多,今天的账也不便宜,因为里头搭了几大块肋排。
比起满身猪肉,一头猪最多也不过三十来斤排骨。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何况排骨多少又是骨头,炖汤也使得的。
“沈掌柜点名要的,今儿最新鲜的上好肋排!”菜贩子搓着手笑,“鸡都是刚杀的,下头还接着血那!”
沈荔弯腰一看,果然,每只鸡下头都用竹竿隔空垫在碗口,碗底还在淅淅沥沥地滴着血。
她往日也是亲手杀鱼杀鸡的人,镇定自若地付了钱,就开始考量今天的菜单了。
“排骨拿来红烧,做汤面刚好。黄花菜和木耳一起炒了,就是一道素卤子......”
她沉吟着,“里头的猪肉先拿去卤起来,莴苣和鸡肉一起切成小粒炒了......”
说着说着,也觉得自己有先见之明:“还好昨天去药铺买了些香料。”
之前还说隔壁铺子久不开门,结果昨日傍晚一看,里头是家药铺。
药铺能买的香料,无非白芷八角桂皮这些,虽说贵了些,但也比不上胡椒孜然的价。
加上卤汤是能一直用下去的,摊到每一天来看,也不算十分昂贵了。
芳姨见缝插针:“二小姐见多识广,手艺精妙。只是香料这东西贵重,倒不如等有些余钱,再......”
沈荔一时难以招架,好在门外的赵大喊了一声:“掌柜,咱们是立时开门,还是再等等?”
她长舒口气:“现在就开门吧!”
赵大赵二对视一眼,伸手揪住罩在招牌上的深蓝厚布。
往下一拽,露出“沈记”两个大字。
若说初来乍到,在沈府住那半个月,沈荔还有些担心,唯恐自己的到来搅乱剧情,以至于无法出府开店;那么如今看着这铁画银钩的招牌,心中微妙的急切感,总算少了些许。
——可算是开张了!

梧桐街巡捕郑元武是早就盼着再来沈记吃一顿,倒是按时到了。
远远就看见新挂的招牌,样式很简单,就刻画着“沈记”两个字。
进去才发现,不过三天,铺子里几乎是焕然一新。
先是地上和墙上的油渍被洗刷得干干净净,又摆了几株不值钱的绿植在角落。
灶台也不见了,整个搬到后边的院子里去,又把砖拆出个小口,用厚重的油布挡住。
若是客人不放心,想看看后厨在做什么,撩开油布也能看见,不过这样就不至于把油烟散到外头来。
四张小桌整齐地摆在正中,各用几扇小屏风格挡开。
隔音效果聊胜于无,但一下就有了些许隐私感,很叫人满意。
郑元武大喝两声:“好!好啊!光看这布置,就知道沈掌柜心思灵透了!”
沈荔一笑,没答话。
好看吗,拿钱换的。
她顺着郑元武的视线看向屏风,心都在滴血。
桌椅一共才五两,赵大赵二把灶台拆了挪到后头,几乎分文没花。
屏风倒好,八扇屏风一扇一两,还都是二手货,加起来就是八两。
再没有进账,她那六十六两不知道够不够花个三天的。
郑元武倒不知道这个,招呼兄弟几个在桌边坐下。
说是叫上兄弟捧场,其实就是来这儿一起吃个早饭。
不过外面有人见几个衙役一起进了沈记,也跟着凑趣进来了。
坐下才发现这儿面条比外头贵上两三文,也没好意思抬脚就走,而是点了份素卤子尝尝鲜。
一眨眼,四张小桌就被坐满了。
“就是这家?”另一个巡捕装扮的男人一撩衣摆坐下,“真有你吹嘘得那么厉害?”
郑元武眼睛一瞪:“哪能叫吹嘘呢!我是实话实说!”
说着又摇头喟叹:“是我老郑没读过几本书,没什么文化,否则真该写一首黄瓜鸡蛋赋给你郭辉瞧瞧!”
“又来!又来!”一开始说话的郭辉也跟着叹气,“说不过你!那我跟你吃一样的!”
郑元武已然对沈记有了盲目的信心:“我今儿要吃个荤的——”
说着叫了赵二过来:“劳驾,来碗红烧排骨面!”
他一出手就是八文,郭辉也咬牙道:“我也来一碗!”
赵二笑眯眯地应了,提醒道:“红烧排骨面是带汤的,不是打卤面。”
郑元武不管那些:“好吃吧?”
赵二又笑:“好吃的!”
“那就行了!”
八文在这些巡捕手里不算多,但也不是轻易能给出去的。
郭辉隔空指了指郑元武:“要是没你说的那么好吃......哼!”
其他几人又连连帮忙说和:“哎唷,这点事值得闹气吗?......再加一个红烧排骨面!”
“就是么!老郭老郑,实在不必在外头闹,回去比划比划得了!......我也加一份!”
之所以一面劝架一面点单,是因为灶台那头的年轻掌柜已经将大锅烧热。
一勺红烧排骨汤落进去,被热热地一激,香味便‘腾’地一下冒上来了。
就算隔着油布,香味也顽强地从缝隙里钻了出来,在空气中四散开来。
“可真香!”旁边跟着进来的人也说,“我也要这个......这个红烧排骨面!”
“我也加一份吧!”
这一桌人一时冲动点了单,上菜前还有些懊悔,觉得白白多花几文。
不过等面端上来就没人说话了,捏着筷子争先恐后地吸溜,好像晚一步就会被别人抢了一样。
所谓色香味,郭辉捧过碗一看,排骨汤色泽红亮,上面漂着薄薄一层浮油,底下的汤水却丝毫不油腻。
两块拇指长的中排,外加一块大骨头,肉都是颤巍巍挂在骨头上,半透明的筋一看便知道弹软,叫人口舌生津。
其他人碗里的也都差不多,分量是足足的。
排骨的位置大多是中排,拎着一边骨头就能将肉抖落下来,酱褐色的肉汁也跟着滴在汤面上。
也不免有些难啃的位置,不过无一不是被炖煮到软烂,筷子一戳就滑下来。
郭辉这会儿压根想不起跟郑元武较劲了。他端起碗,先是一大口肉汤下肚。
香浓微烫的汤水滑过舌头,直直落入胃里,在这样的晚夏早秋天气无疑是一大享受。
郭辉立即便道:“爽快!”
接着又立刻夹起一块中排,牙齿一碰,排骨肉就要落下去。
郭辉立刻咬住,却又即刻感觉到这排骨肉的鲜嫩多汁。
他原以为用来烧了汤,那排骨不说干柴,至少也有些嚼头。
却没想到这排骨肉依然是嫩滑无比,偏偏又极入味,实在是一个让人欣喜的矛盾。
巡捕每月能有二两银子,折合每天能有六十来文。
不说日日吃肉,那也是常见荤腥的。他却从没吃过这么香的排骨......还有汤!
要熬得连骨髓都融进汤汁里,恐怕才有这样绵密的厚味吧!
红烧的汁水咸香十足,和排骨紧实微弹的肉质相得益彰。
回口还有些微甜,更有种说不出来的复合香气。
郭辉不知道这是沈荔花高价买了些香料的结果,只觉得香!实在是香极了!
就像老郑说的那样,合该写一首红烧排骨赋才对呀!
一筷子面、一块排骨肉,再来一口香喷喷的排骨汤。这一碗面下肚,几人都是笑容满面,纷纷说:“沈掌柜!这面馆可要一直开着啊!”
“就是位置太少了些!依我看多加些座儿也使得!”
“是啊掌柜的,多几文有什么打紧?要是日日都能吃上这样的早食,我日日上工都有精神!”
店里一热闹,进来的客人就越发多了。
加上之前送过桃子的邻居们,赵大赵二在前头跑堂,忙得脚不沾地。
沈荔半个多月没这么辛苦过,也是太久没掌勺,腿还没习惯。
放在以前,就是在灶前站一天她都不会眨眼......
员工餐吃完,芳姨将账册给她。
沈记头一天营业,卖了四十二碗面出去。
今天挂牌四样,两荤两素。红烧排骨面卖得最多,黄花菜鸡蛋打卤面次之。
零零总总算下来,赚了三百五十文,约合三钱五分银子。
不算小费,比那天招待宰相赚得还多呢。
沈荔正为这个结论偷乐,结果回到家里,久久不做声的系统上线了。
她随口问:“干什么去了?”
系统一扫昨天的颓废,又支棱了:【客服号0001进行了一次全面升级,以期更好地为宿主服务!】
沈荔不抱希望道:“说说看吧。”
【如果对刷满男主角的好感度感到负担,系统可以视情况为宿主提供新的回家方案。】
系统翻出刚找到不久的新手引导:【经过缜密计算和推演,亲的第二个备选方案就是——】
【赚够一千万两!】
一千万两银子?
沈荔想起今天的收入,三钱五分银子。
照这样算,自己得不吃不喝不休假,连着干......
七万八千二百七十八年。
嗯,真有盼头。
沈荔幽幽道:“我还是去抢吧......”
系统多少也有些心虚。
七万多年,恐怕它都更新好几千代了。
【咳咳,赚取一千万两,并不是指净利润,】系统声明,【譬如今天的三百五十文,只要入了账就能算入进度条的哦~】
沈荔呵呵:“那我还真是要谢谢你了。”
要说她想不想回家,那还很想的。
做现代人的时候,她去山里挖过蘑菇,连过了三天没信号的日子。
路便不用说,有块石头能踩已经是很便利的条件。
山村里的方言又听不明白,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差点没憋出毛病来。
更不要说古代要什么缺什么,常见的感冒药一个没有,万一染上风寒一命呜呼,那才亏大了。
所以......回是一定要回的。
一千万两银子虽然多得遥不可及,但总是一条路。
刷好感度,她是真不在行。一不小心把命赔进去,可能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赚钱嘛,好歹能颠得动勺,每天有个两三百文进账,不至于看不见希望。
到这时候,沈荔忍不住有些想自家老妈和老哥。
要是她二位在这儿,哪还有她发挥的余地啊!
可惜现在只能她自己想办法,一点点赚出这一千万两银子了。

刚开张的新鲜劲儿过了,沈记早上卖面的营收渐渐稳定下来。
“......今天总共是二百八十五文。”回到院子里,芳姨跟她汇报,“目前看来,早市每天最多不超过四百文。”
沈荔点点头。这几天看下来,平均每天能有个三百文左右。
她眼下只做早上的生意,天气不好就二百出头,人流量高就能接近四百文。
刨除成本,净利润每天能有一百文。
这不是说梧桐街就冷清到每早那几个时辰,都只有三四十个人光顾沈记,毕竟天子脚下,又临近京兆尹府,早上要做活上工的人不少。
只是沈记面馆人手十分有限,铺面又小,能接待的客人数量怎么也多不起来。
加上单价偏高,也不是人人都能天天来这儿吃的。
不过这样一来,沈记跟同条街其他铺子的关系还算不错。
“扩建......雇人......新菜单......”
沈荔往桌上一趴:“怎么什么都要钱啊!”
芳姨失笑,给她倒了碗红枣汤:“做生意不就是这样子,样样都花钱。不过小姐,在能买下隔壁铺子之前,您可先别忙着买桌椅装饰了。”
沈荔扁嘴:“知道啦——”
大约是她往木匠铺子跑得太勤,别说芳姨,赵大赵二都时刻警惕她头脑一热掏钱买下整套的新桌椅。
谁让她穷讲究,银子没赚到多少,重建沈记的图纸已经画好了。
简练整洁的布局和全新的桌椅,精要地点缀上些许花卉或挂画、摆件......
这才是她该呆的地方嘛!
不过芳姨盯着钱也好。沈荔捏捏眉心,喝了口红枣汤:“总之,要扩建,就必然要就近买下别的铺子。要买铺子,至少得有一百五十两备着......”
隔壁香粉铺子的掌柜很是健谈,闲聊两回就透露了隔壁那间铺子的价格。
五十两!*
香粉铺子也不算大,沈荔一心想攒够钱,把两边铺子都买下来打通,大堂才能宽绰几分。
药铺那边要价更高,一百两是打不住的,遑论后续的装潢布置了。
别说大伯母给她那六十六两,就是加上乔裴留的二十两也不够用。
这样一来,薄利多销就不值得追求了。
要赚更多的钱,光靠数量积累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又不是现代卖薯片方便面,古代没有那么广泛的铺货渠道和消费群体,这种速食就算做得出来也卖不出去。
所以就要卖更贵的菜,来扩大利润空间。
早市可以适当减量,留出空余来经营中午和晚上的两餐饭......
芳姨也赞成她的想法:“做这样的生意,才更有赚头。”
芳姨对现在的日子已经算是满意。她没嫁过人,也没有孩子,从出生就在沈家伺候。
用她的话说,实在不愿再生一个出来,看着她同自己一样从小就学着伺候人。
所以沈荔想赚钱,她就帮着想赚钱的法子;沈荔要是不想干了,她也没有二话。
人活一世,能有一二小事做到随心,就够难得了。
又过了几日,巡捕郭辉照例一早来店里,用了一碗八文的面,付了钱,却迟迟没走。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