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by古木架
古木架  发于:2025年02月16日

关灯
护眼

沈卓点点头,毫不意外,也没异议。
反正红薯苗早就干枯了,天气冷又不会发芽,早点挖迟点挖没事。现在他们顿顿大米饭,也不需要用红薯充饥,就不是很在意了。
不过这次去买肉的钱,还没有呢。
他迟疑地说:“要不,咱们先上山采几天药?”
叶欣苦着脸,就算知道采药能卖钱,但是忙了这么久,她真想休息一下,也不想等了,“采了还要晒干,等到什么时候,咱们还是先去采购吧。”
见她一脸疲色,沈卓也有点心疼,都怪自己太穷了。他说:“要不你在家休息,我上山采药。”
“不要!”叶欣一皱眉头,有点不高兴了,“又不是非要采药卖才有钱,咱们不是还种有菜吗?背菜去卖就好了!”
“可是卖菜的钱,恐怕不够……”沈卓看着她的脸色,语气踌躇。卖一次能有两块多,已经是不少了,但是对比他们每次要买的东西,还差得远。
“我还晒了不少菜干辣椒干呢,可以卖不少钱了!再不济,之前卖菜的钱我还攒着呢,够花一趟的了!”叶欣满心不悦,就是不想再等了,“我不管,明天就上街!”
沈卓还是第一次见她发小脾气,没觉得不快,反而有点新奇。
之前她都是欢快的,面带笑容,声音清脆,给人积极向上的感觉;偶尔还很温柔,善解人意,耐心又包容。他都快觉得她是完美的了。
现在才知道,她也会急、会发脾气。
她更加好看了,皮肤洁白细腻,白里透红,五官都透着股秀气,就算是皱着眉头不高兴的样子,也是好看的,还……有点可爱。
叶欣见他只是盯着自己看也不说话,以为他不同意,顿时饭都吃不下了,追问:“你说,明天到底上不上街?你要是不上,那我自己……”
沈卓回神,连忙答应:“好好好,去。”又哄道:“你别急,先把饭吃了。”
叶欣心气才顺了,端起碗继续吃饭。
既然决定了明天上街,又不卖药,今天也就不忙什么了,吃了饭就打屋后的菜园。
之前种上的冬白菜、椰菜等,已经陆续长起来了,包成了结实的一团团,四季豆也在架上长得茂盛,可以摘一些了。
沈卓不禁再次感叹:“咱们这菜园,是真不错。”
叶欣日常嘚瑟,“你也不看看是谁打的。”
沈卓一开始还不以为然,觉得是种子的缘故,或是菜地土壤不错,菜才长得好。后来时间久了,倒是渐渐发现了,还真是她的功劳。
秋天第二次翻土的时候,他就仔细观察了土壤,就是普通容易板结的黄土,没有什么稀奇的。想想平时都是她在打菜园,那就只有一个解释了,就是她是真的会种菜。从买种子到菜园规划,从浇水除草到间苗移栽,都是她主导的,她的种菜技术弥补了土壤肥力不足。
也许是她有种菜的天赋,有些人在某些方面就是特别突出。或者她以前学习过,毕竟她是城里来的知青,比较有知识。
因此沈卓心中更加佩服她,也很感激她,就应和道:“对,要不是你,这菜园还真长不成这样。”
叶欣听了自然高兴。
他们今天就是除除草,垄沟,把前段时间落下的活干了。再观察一下什么菜可以摘了,明早摘了新鲜卖。
从这头忙到那头,到了菜地边缘,沈卓抬头就看见一排果苗,之前从山里挖来的野山竹树、野桃子树,还有从镇上买来的葡萄藤、橘子树、橙子树,都成活了。虽然冬天没什么活力,但的确是活了。
他不禁开始想象这些果树长起来会是什么样子,以后他们自己就有果子吃了,光是想想就高兴,干劲更足了。
握着铲子正要继续干活,突然发现果苗下有一些发芽不久的绿色,看着不像是常见的杂草。
菜籽不会撒到这边上来。他仔细回想了一下,好像是叶欣把之前从徐大夫那里要来的药种,随手撒在这里了……
想到这里,沈卓惊奇起来,喊来叶欣:“药种发芽了!”
叶欣揣着手走过来,看了看,道:“早就发芽了,你没发现而已。”
沈卓点点头,平时自己主要负责做饭,她负责侍弄菜园,她肯定早就发现了,“真神奇,徐大夫说有些药材咱们这里种不活呢。”
叶欣说:“多照看照看,还是能长的,就是可能长不太好而已。也不一定种了去卖,就是试验试验。”
沈卓赞同,也忍不住夸她一句:“还是你厉害,什么都能种出来。”
叶欣得意地扬起下巴。
再瞥一眼这些发育不良的药草苗,揣着手走开。比空间差远了,哼。
她最讨厌拔草,冬天更不想动手,所以都让沈卓干了。自己主要是揣着手到处看看,想着明天摘哪些菜去卖。
转着转着,她突然想到,天气冷了,保温杯还没买上,这都惦记半年了。
镇上东西还是少了些,保温杯这种东西又不好去黑市淘人家二手的,她就想,要不要去县城看看?
来了这么久,还没走出过小镇……
这念头一冒出来,就压抑不住了。
午饭的时候,叶欣直截了当地跟沈卓说:“咱们明天卖了菜,去县城一趟吧!”
沈卓愣住,“县城?”
叶欣点头:“趁现在有空,咱们去县城逛逛。还有,你下个月就要参加培训班,也该添置一些东西。小镇还是太小了,许多东西都买不到,咱们去县城的百货大楼看看!”
沈卓想说自己参加培训班不用特意添置什么,不过看她神色就知道她想去,也不反驳了。他说:“去看看也好。不过去县城要介绍信,得找大队长开。”
事情这么愉快地决定了,叶欣心情好:“下午去找大队长。大队长应该不会拒绝吧?”
李兴国当然不会拒绝了。他是个公正的人,只要是合的要求,都会答应。
何况叶欣这段时间以来表现良好,上工干活勤快,人际关系和谐,李兴国看在眼里,也很欣慰。
加上农忙刚过,队里也有意放大家休息几天,现在没什么人上工,大家爱留在家休息,或是上街逛逛,都随意。
李兴国问清楚了时间,就拿出纸笔写介绍信,顺便也跟沈卓说培训班的事情:“公社把场地、老师、教材都准备好了,培训从下个月初一开始,先开一个月,第一天我也会过去的。你这边也趁这几天把家里的事情处一下,到时候好好学习,不要耽误。”
沈卓点头:“我知道了。”
叶欣说:“大队长,我们都记着这事呢。现在也是想着到时候天气更冷,早晚来回容易冻着,现在才打算去县城添些东西。”
李兴国点点头,“好,你们心里有数就行。”说着,把开好的介绍信给她。
叶欣如愿拿到了介绍信,看了看,就开心地和沈卓回去了,开始为明天准备着。

一早起来, 叶欣仍然是先去喂鸡。
不过太早了点,鸡还没醒。她也不在意,把金黄的玉米粒撒进去, 特意多撒了些, 还加了水,这是给今晚和明早准备的。
随后她拿了个竹篮, 准备去屋后菜地。
沈卓已经在灶房烧火做饭了, 见她摸黑就去, 忍不住说道:“你拿煤油灯去。”
叶欣摇摇头:“菜地我熟得很,闭着眼睛都能走。你别管我,赶紧做饭。”
沈卓说:“等会儿我去帮你。”
叶欣拒绝:“别。你去堂屋罐子里找找酸菜, 拿一颗出来切了炒,加点辣椒,多放点油。”
之前菜地大丰收, 叶欣可不止腌了咸菜, 还泡了酸菜, 晒了梅干菜,还有泡椒、腌萝卜等,堂屋里大大小小的陶罐玻璃罐放了一排, 吃腻了新鲜蔬菜还能换各种风味吃。
沈卓只偶尔见她忙活,还真不知道到底有什么, 过会儿拿灯去找了找,果然找到了泡菜缸,听她的取了一颗出来洗过, 细细切了。
忙起来也就没空去帮她了。
叶欣就很方便地从空间摘了许多菜, 主要是外面温度已经不合适生长的茄子、黄瓜、各种绿叶菜等。外面菜地也摘了些,白菜、椰菜、萝卜, 轻易地就摘了大几十斤。
摘完了提回院子,分装进两个背篓,包心的菜都很重,叶欣多往一个背篓装这些,这个就给沈卓背;自己那个主要装反季节蔬菜,上面只放两颗白菜,拎起来轻了不少。
背篓的上下都用了不少稻草垫着盖着。这时候塑料袋还不普及,稻草有大用,盖茅屋、垫鸡窝、捆蔬菜等,或者光是用来引火也很不错,每季收割完稻谷,家家户户都分了些。之前叶欣和沈卓就抱了不少回来。
之后她也拿出一些菜干辣椒干,这些不重,另用一个袋子装着就行。
等她这边忙完了,沈卓也把早饭做好了。
来喊她吃饭,见她双手都冻红了,有点心疼,“等我来弄就好了,天这么冷。”
叶欣本来没觉得什么,见他心疼了,有点调皮地把手按到他脸上,笑道:“那你给我暖暖好啦!”
沈卓被猝不及防冰了下,又脸一红,把她的手扯下来,发现她手冰凉冰凉的,连忙握在自己手里,给她暖着,“下次你做饭,我来摘菜。”
叶欣说:“可是你做的饭更好吃呀。”
说着,肚子已经饿了,连忙把手抽出来,“吃饭了吃饭了,等会儿都凉了!”
沈卓握了握空空的手,跟在她身后进了灶房。
辣椒炒酸菜很下饭,吃到肚子里暖暖的,不过没有肉,终归是差些。
叶欣一边大口吃,一边盘算着要多买肉,肥肉瘦肉五花肉,腊肉熏鸡风干鸭,再看看有没有鹅肉牛肉羊肉的。肉和菜干一起炖,最适合冬天吃了!
吃完了天还没亮,不过他们已经要准备出发了。
带齐了需要的东西,沈卓分别掂量了两个背篓,果然选了更重的那个。叶欣看在眼里,笑了下。菜干袋子则绑在车头上,这个也不怕颠,颠不坏。
出门前,沈卓看了眼鸡舍,问:“给鸡加了饲料和水没?”
叶欣说:“还要你提醒,我一早加好了。”
那就没什么好惦记的了,两人锁了院门,骑车下坡。
现在天还蒙蒙黑,只是勉强可以辨认出路来。黑倒是次要的,主要是冷,骑车带起风,冷飕飕的。
以前叶欣还嫌热,现在倒是暖暖的,双手抱紧沈卓的腰,脸也挨着他后背。
想着他在前面挡着寒风,还关心了下:“你冷不冷啊?”
沈卓脸颊被寒风刮得木木的,却说:“不冷。”
叶欣环抱在他身前的手都觉得冷,怎么会不知道他在嘴硬,说道:“到了县城,给你买点防风御寒的,不然之后你天天骑车,要冻伤了。”
沈卓说:“不用破费,也不是很冷。”
虽然这么说,心里到底是高兴的,知道她一直关心着自己。
而且天冷下来后,也感到她抱着自己的好处了,真是又暖和又甜蜜。
不过也就旖旎了会儿,很快他就把所有心神都放在蹬车上了,载着人以及大几十斤菜,真不是轻松的。虽然他如今力气大了,能载得动,但是路太破了,朦胧的光线更是加深了难度,他要小心避开坑坑洼洼的地方,免得翻车。
骑着骑着,额头汗都出来了。
叶欣也感受到了他的吃力,想着腊月白天会更短,心里默默把手电筒加在了采购清单上。
顶着寒风一路骑到了镇上,天色还没完全亮,但农副产品市场里已经不少人在摆摊了。
永远有比他们勤劳早起的人。
日子虽然艰苦,但是大家都在努力地生活。
叶欣熟练地找了个好位置,让沈卓停车,卸下沉重的背篓,来不及喘口气,先把他那个背篓的菜卸下来,又挑了一棵白菜和两根萝卜放进去。
沈卓看着她的动作,就有点不情愿地说:“又要送给徐大夫?”
叶欣递给他道:“没错。你把这菜送过去给徐大夫,顺便问问,能不能把车寄放在他铺子里,说咱们去县城,明天回来取。”
沈卓恍然,“这就是你之前说的‘方便’?”
叶欣笑着点头,“不然呢?你准备把车放哪儿?自行车这么值钱,要是被偷了就赔大发了。镇上有个熟人,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沈卓这才接过了背篓,推车去了徐氏中药材铺。
可能是太早了,他到的时候还没开门,稍等了会儿,门才从里面打开了。
徐大夫穿着皮毛冬衣,探头看了一眼,有些惊讶:“快进来,等久了吧?外面可冷。”
“不冷,我也刚来。”沈卓有些不好意思地提起,“徐大夫,我和叶欣准备去县城一趟,想把车放你这一天,不知道方便不方便。”
“有什么不方便的,又不碍事。”徐大夫一听就笑了,也不多问,给他让出空来,“你推进来,放屋角就是。”
“谢谢您。”沈卓便把自行车推进药铺,挨墙角放着,尽量不多占空间。然后把背篓里的菜拿出来,送给徐大夫。
徐大夫也不推辞,笑眯眯地收下了。上次送的菜心和南瓜是真不错,老婆孩子都说好吃,比街上卖的强。现在一看这白菜叶子新鲜水灵,萝卜白白胖胖,就知道也是好的。这小沈的小未婚妻,还真是种菜的一把好手。
沈卓一身轻松地出来。这次要去县城,也先不找鸡鸭蛋了,直接回去找叶欣。
叶欣已经卖出去了一些菜,见他回来了就小声跟他说:“你在这看着摊子,我去陈家院子一趟。”
沈卓不解:“不是要去县城吗?”一般去那边都是采购。
叶欣拍了拍另一个还满满的用稻草掩盖的背篓,说:“我背一筐去看看他们收不收,冬天菜少,说不定收的。早点卖完了,咱们也能早点去县城。”
沈卓见那背篓分量不轻的样子,道:“那我背去。”
“不行!”叶欣皱眉道,“每次都是我卖菜,我卖烦了,这次你来。还有那袋子菜干也摆出来,看看有没有人买的。”
沈卓拗不过她,只好老老实实在摊子这里卖菜。
叶欣则背起背篓走了。
走到僻静无人处,趁着天色尚早,在拐角一闪身进空间提了袋稻谷出来,前后不过一两秒的时间。就算有人看见,也会以为是自己眼花了。
不过还是有些冒险的,要不是稻谷都准备好了,可以快进快出,她也不敢这样。
肩背手提的,叶欣敲开了陈家院子的门。
陈二探出头来,看见她一个人,很惊讶:“小姑娘,你怎么这么早?”又看了看她背后和手上的东西,让她赶紧进来。
等门关上了,叶欣才笑着说:“我是来卖货的,看你们收不收。”
陈二于是把她往堂屋带。见她这么娇小拿这么多东西,还帮着拎那袋稻谷,一入手发现分量不轻啊,有些意外地看了看她。
陈家兄弟几个都在,见了她也有点意外,得知是来卖货的,便让她放下来看看。
当看到那些新鲜的反季节蔬菜时,他们都有些惊喜。蔬菜大棚在这个时候有,但是很少,所以冬天能见到这些蔬菜也是不容易的。能卖上价,他们当然收,或者自己吃也值当。
这些蔬菜品相好,价格不错,夏天街上卖两分三分一斤的,现在他们收二毛三毛一斤,翻了十倍。
其实这些菜,叶欣在街上卖的话也能卖到这个价格,不过有点打眼了,所以就没有在街上露出来,现在都卖给他们,大约四十斤,算起来正好十块钱。
陈家兄弟又看了她带来的稻谷,颗颗饱满,颜色金黄,一看就是优质的,也收了。按一毛八的价格,一百斤稻谷就是十八块。
交易完,陈三还有些惊叹:“看你小小个子,没想到能背那么多东西。”
叶欣无奈地笑笑,“有什么办法,想钱花啊。”
在空间灵泉的滋润下,她看着弱小,其实力气蛮大的,不过她还是要掩饰一下:“我在乡下干农活干惯了,力气大。”
陈三点点头,有些佩服这个小姑娘的顽强。
陈大说:“寒冬腊月里,再有这些新鲜的菜,只管背过来,我们都要了。粮食也是,我们长期收。”
叶欣点点头,“好的。”
陈三又问:“这次要不要买什么?”
叶欣说:“先不买了,等会儿要去一趟县城。”
她揣好钱,离开了陈家院子。现在她身上已经有五十多块钱,这趟去县城应该够花的了。
回到摊子,发现菜已卖了不少,沈卓正在给人称菜,摊前还有两位妇女。叶欣赶紧帮忙。
冬天卖的多是大白菜、白萝卜,价格不太好,不过他们的菜还是更好,卖得也快,八点多的时候就卖完了新鲜蔬菜。因为今天还卖了些菜干,所以有三块多。剩下的菜干就先收起来了,这个也不重。
他们转头去坐车。
九点多坐上开往县城的班车,两个多小时后,终于到了。
下车的时候,叶欣都快吐了。实在是路太颠簸了,冬天还关着车窗,车上气味特别严重,搞得以前从不晕车的她现在极其难受。
沈卓也有点晕,眉头拧着,不过更担心她,“还难受吗,我去给你买点吃的?”
叶欣指着不远处的大招牌说:“我要去吃国营饭店。”
沈卓见她脸色苍白,也顾不得贵不贵的问题了,扶着她道:“好,咱们去吃午饭。”

第032章 量身高
国营饭店里靠墙摆了两排八张大圆木桌, 看着店面宽敞,也干净。这时正好是吃午饭的时间,饭店里有几个客人在吃饭, 衣着都比较光鲜, 看着就是城里人。
见他们进来,服务员和那几个客人都看了看, 见他们是乡下人打扮, 又不在意地收回了目光。
沈卓对他们打量的视线稍感拘束。
叶欣却毫不在意, 看菜单直接点了回锅肉、干煸西兰花和两碗米饭,随后就和他找了张没人的桌子坐下。
没多久饭菜上来,叶欣尝了一口, 偷偷对沈卓说:“没你做的好吃。”
沈卓也觉得,还是自己在家做的更合口味。
见她这么自在,他也不管别人的目光了, 放松下来, 只管和她埋头吃饭。
虽然味道不是太好, 但是分量足,也热乎,吃着身上就暖和了, 晕车的难受劲儿也慢慢过去了。
付钱的时候,叶欣笑着向服务员打听百货大楼的位置。
伸手不打笑脸人, 人家又消费了,服务员也不好继续摆冷脸,就给指了方向。
两人背了背篓出来, 沈卓皱着眉低声说:“她们态度不好。”
叶欣道:“这有什么关系, 又不碍着咱们吃饭。”
沈卓还是有些郁闷,也有些不解, “他们开门做生意,却没有和气生财的样子。”
叶欣听了,跟他说:“你别想那么多。她们只是服务员罢了,又不是真正的老板,态度好了又不会多赚钱。咱们进去只管吃饭付钱,有什么问题也直接问,她们愿意回答就谢一声,不愿意回答也没什么,再问别人就是了。”
沈卓眉头渐渐松开了,看着她,“你看得真开。”
叶欣不禁笑了下。
好歹她之前也是大学毕业考上公务员的,多少有些为人处世的经验,饭店服务员态度不好,还真没让她放在心上。
只是沈卓才十七岁,少不更事,又是这么个性子,感到不适应也是正常的。
想到这里,她就多说了几句:“不是看得开看不开的问题,而是咱们要想着咱们的目的——吃饭、问路,目的达到了,咱们就离开了。这些无关紧要的人,根本不值得浪费心情的。”
沈卓细想之下,的确是这么个道。
她要做什么都是干脆利落的,根本不在意别人的目光。反倒是自己紧张这个,在意那个,显得狭隘了。
他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又觉得她挺矛盾的。她明明才十六岁,比自己还小的,却在很多事情上从容不迫,像个处事经验丰富的人。自己还要她教,想想真是羞愧。
叶欣见他明白了,露出笑容来:“好了,咱们现在去百货大楼。先把该买的东西买了,免得明天来不及。”
沈卓点头:“嗯。”
县城规模不大,但街道比镇上更宽敞,楼房也更整齐。沈卓只有小时候被他爹带进过县城,早没什么记忆了,走在街上忍不住左右打量。
看了会儿,又回头去看叶欣,见她一副见惯的样子,想到她是城里来的,肯定都见多了。
走着走着,叶欣突然看见街边有个摊子,她顿时惊奇,这会儿不是不能做小生意吗?
走近一看,发现上面全是印着伟人头像的红色手册,便明白了过来。
她闲适的心情顿时受到了点儿影响,想起现在还是动荡的年代,不由谨慎起来。这个东西,在这年头可是保命神器。
她立刻掏钱买了两本,递一本给沈卓,叮嘱他收好。沈卓也明白,谨慎地收在口袋里。
买完他们继续往百货大楼的方向走。
也是巧了,走了没多远,就迎面遇上了红袖章。
对方见到他们,还停下打量一番。叶欣心中一凛,连忙把刚刚买的手册拿出来,同时瞥了一眼沈卓。沈卓会意,也拿出来。红袖章见他们都手持伟人手册,又是乡下人打扮,便没有问什么,走过去了。
两人都松了口气,继续往前走。
很快三层楼高的百货大楼在望。
虽然是中午时段,但楼里面人可不少,一片嘈杂热闹,商品更是琳琅满目。
叶欣精神一振,终于找回了点逛街的感觉,拉着沈卓一头扎进去,开始买买买。
沈卓见她一个劲儿拿东西往自己身上比划,连忙道:“我不用买。”
叶欣道:“得买。这帽子你戴上,看看合适不合适?”
说着就把手里厚厚的一个雷锋帽往他头上举去,沈卓只好低头让她戴上。
售货员本来见他们背着竹筐衣衫陈旧,一副乡下人打扮,还想说不要随意乱戴免得弄脏了,但是仔细一看,这两个小年轻脸庞都白白净净,还怪秀气的。也就不多说了。
沈卓戴上厚厚的毛帽子,衬得脸小,眉眼更加好看了,真是一个俊秀少年郎,叶欣不禁多看他两眼,问:“暖和不?”
沈卓说:“暖和。不过咱们这儿也没多冷,不用……”
叶欣打断道:“用的。冬天骑车吹风,多冷啊!”何况他戴起来那么好看。
选定了帽子,又拿了双手套给他试。之后还有围巾、耳罩、厚袜子等,全是冬天防风保暖的装备。
见都适合他,叶欣便问售货员价格。冬天厚实的东西都不便宜,每样二块三块的,加起来就十多块了。她也不磨蹭,直接付了钱。
售货员见她出手干脆,倒是大为改观。
就是沈卓眉头紧皱,不太乐意,“花那么多钱……”
叶欣瞪他一眼,没好气道:“我愿意给你花钱,你就偷着乐吧!”
沈卓怕她真生气了,只能皱着眉头收下,低声说:“以后我赚钱了,也给你买。”
叶欣闻言笑了,瞥他一眼道:“那你可要努力了,我要是买起来,可不是几块十几块钱就能打住的!”
沈卓记住了,心道自己以后一定要努力赚钱给她花。
买完了这些小物件,叶欣还想给他添件毛衣或者外套的。但是看了看价格,那些就不是几块钱能买的了,只好作罢。
说起来这边冬天确实不怎么冷,起码没有叶欣以前生活的地区那么冷。加上体质渐渐变强,对于寒暑的抵御力也增强,她穿着往年的旧冬衣也没感觉怎么冷。沈卓跟她吃喝一样,想来也是如此。
所以这新衣服就先不买了。
之后便去找她惦记了半年的保温杯。
找倒是找到了,有两种,都不太好看。一种是搪瓷的,而且很小,看起来就四五百毫升,叶欣怀疑这杯子根本不能保温,但售货员表示这就是保温杯。另一种就是不锈钢的,容量有一升的样子,外表黑乎乎的,还有个类似茶壶提手的把。
叶欣看来看去,还是选了第二种。
别看丑,还挺贵。她买了两个,跟沈卓一人一个,以后再也不怕带水不方便了。
保温瓶旁边正好有饭盒,叶欣买了一个,也是不锈钢的,笑着对沈卓说:“给你之后带饭吃。”
沈卓一方面因为她的关心而高兴,一方面因为花了她太多钱而有负担,心情复杂。不过没说不要了,免得她扫兴,只能心里先记着。
买了饭盒又去买手电筒。
有铜壳的、铁壳的,里面都是要塞两节大号电池,那电池都快有叶欣手腕粗了,分量十足。她选了个铜壳的。
之后继续逛,难得来一趟县城,必须多看看。
正好也快年底了,手头还留有的商品票都要赶紧用掉,不然放到明年就作废了。
他们楼上楼下地把百货大楼逛了一遍,把想到的该买的东西都买了。
期间叶欣看到有卖种子的,还停下来看了看,然后惊喜地发现竟然有西瓜种子!虽然只是普通的西瓜种子。她连忙买了一包。
想着以后可以自己种西瓜吃,心情就很好。
接着又仔细看了看其他的种子,这里的种子种类比镇上丰富多了,她挑着以前没买过的,每样都买了些。
这么一边逛一边买的,时间过得很快。
百货大楼里面有时钟,他们看了看时间,已经四点多了,也逛累了,便心满意足地打算去找招待所安顿下来。
在百货大楼出口的位置,叶欣突然发现有量身高的地方,不由眼前一亮。
立刻拉着沈卓过去了,“来,咱们都量一下!”
她先量的,量出来的数据是一米五八。
记忆中原主身高只有一米五六,也就是说她这半年来长了两厘米?可喜可贺。
但还是太矮了,叶欣觉得自己还能再长高一些。
那边沈卓也量好了,一米七八。叶欣问他:“你以前多高?”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