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华念叨耀安,已经念叨了很久很久了。
王子言给陈晨辰使了个眼色,陈晨辰领会了,装作很惊讶的样子指着自己前方:“李耀安走来了!”
众学子看过去,什么都没有看见,等再转头的时候,陈晨辰和王子言都不见了。
见李耀安和周夫子从竹林中出来,李耀光赶忙向周夫子行礼。
周夫子宽慰了李耀光几句,大意就是,他的文章足够好,下次一定能成。
李耀光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
几人去了院长的书房,院长已经等在那里了。
和院长等人交谈了一个多时辰,这才离开云清书院。
到了云清书院山脚下,李莲华和王子言已经等在那里了。
看见李耀安,李莲华开心地跳了一下,急步走到李耀安面前。
“耀安,你可真争气,你六元及第的匾额跟着喜报到的家,可让爹娘他们高兴了好久呢!”
如今的李莲华已经梳了妇人的发髻,可脸上的神色却和当初在家没什么两样。
想来,是王家待她极好的缘故。
李耀安笑容大了一些:“莲华要和我们一起回去吗?”
李莲华拿了手绢摇了摇,擦了擦没有眼泪的眼角:“哎呀,真怀念当初你喊我的那声姐姐啊!”
“好吧,我的莲华姐姐,咱回家了!”李耀安推着李莲华上了王子言拉着的马车,回头看了看身后的云清书院,也上了马车,回李家村了。
他们一行人到望远县的时候,就有点晚了。
王子言招待了众人去王大夫的院子住,他还特意让松糖去和还在望春堂的王大夫打了招呼。
到了王大夫的院子,王子言和丹青两个就先收拾出给李耀安的客房。
李莲华亲自去厨房,做饭炒菜。
王大夫听了松糖的传话,忙和望春堂的其他人打了招呼,就先翘班了。
饭桌上,王大夫坐在主位,李耀安坐他旁边。
王子言本来给李耀安倒了一杯酒,结果王大夫一个眼神过去,王子言就把酒递给了李耀光。
“耀安啊,咱要少喝酒少应酬知道吗?”
“酒不是个好东西,咱十八以后再喝啊。”
王大夫这还将李耀安当孩子哄,李耀安也乖乖当个孩子,点点头,以茶敬酒。
王大夫抚着胡须笑了笑,自己端着酒杯,喝得香。
虽然李耀安的身体已经和正常人一样了,甚至比有些正常人还抗冻一些。
但李耀明和王大夫,却对他饮酒这事看得很重。
仿佛喝了酒,他就会喜欢上喝酒,从而败坏身体。
吃了饭,丹青去厨房烧了很多热水。
李耀安让李木头将浴桶放在客房里,好好地泡了个澡。
李耀光看了,也想要。
热水,丹青那里烧得多,但浴桶他可搬不进房间里。
他请求了李木头,李木头却朝他伸手要钱!
李耀光无奈,只得给了十个铜板。
李耀光一边泡的时候,还一边嘟囔着区别对待。
在他隔壁的李木头充耳不闻,正坐在床上数钱。
等这趟回去,李梁那里肯定会给他银子。
上次出发的时候,就悄悄给了他二十两,让他照顾好李耀安。
现在虎头娶妻了,家里以后还会添人口,他作为一家之主,当然要多赚点钱。
从望远县回李家村就快了,李莲华特意起了个早。
给李耀安选了一件青衫,还找了根玉簪子。
束了他一半的头发,后面剩下的头发,还拿梳子沾了头油梳得整整齐齐的。
“等你入朝为官了,头发就要全部束起来了。”李莲华一边押着李耀安给他梳头,一边看着镜子中少年的模样。
等李莲华给李耀安打扮好了,这才出发。
李耀光等得不耐烦了,李耀安出来后,他就不想发牢骚了。
人靠衣装,马靠鞍!
这么一打扮,还真有贵族世家子的样子了。
这回去,肯定给族里长脸。
丹青一大早还把马车给擦了,本来灰扑扑的马车,都看着上了些档次。
马车缓缓前进,到了李家村村口。
村口已经等了很多人,李梁和王氏等人站在众人的前面。
看见李耀安下了马车,王氏高兴得掉了眼泪。
衣锦还乡,亲朋族里都来迎接,还有人放了鞭炮。
李耀安直接被李梁带去了祠堂,跪在那些牌位前,李梁高呼着:“天和五十三年,益州清江府李耀安状元及第!”
这一句话,也被写在了族谱,李耀安名下。
此后,李耀安但凡升官或是有什么政绩,就会被李氏一族开祠堂请族谱给记录下来。
李耀安朝着众牌位磕了头,上了香。
又去了老族长那里,磕头上香,并告知老族长喜讯。
等忙活完这些,才去了祠堂的院子里,开饭。
席桌上,童秀才笑得很很是高兴,一张脸上都笑出了褶子。
李耀安特意拿了酒壶给他添酒,以茶敬酒敬了他一杯。
“童夫子我敬您一杯,谢谢您当初肯来我们李氏一族教书。”
“更谢谢你,对我们的学业,十分的看重。”
童夫子连忙端了酒杯和李耀安的茶杯碰了一下:“我能来李家村,也是我的福气。”
“李氏一族待我极好,若是不介意,我和老妻就在这里养老了。”
童秀才的老家那里,与他为善的,没什么人。
待在李家村,他的妻子已经能跟着村里的妇人一起研究学问或者生意。
成日里忙碌着,还高兴得很。
他在李氏一族的族学教书,也很是舒心。
这次当着李耀安的面说,想要在这里一直住下去,也是想得个准话。
李耀安不好越过李梁这个族长来回话,好在李梁也没让气氛凝结,直接笑着端了酒杯敬童秀才:“我们求之不得呢!”
“您要是愿意,咱直接在族地给您留块地方!”
“就算以后您百年了,咱保证这些后生不会给您断了香火!”
听了这话,童秀才感动得掩面而泣。
晚上是一家人的时间,大家坐在堂屋里,听李耀安讲述他的事情。
说到杨家,王氏和李梁还从来没有见过杨家人。
对于儿子要定亲的姑娘,心里也没有底。
哪怕大儿媳妇说杨家姑娘是她表妹,规矩礼仪肯定不错,但只要没见到人,王氏就不怎么放心。
李耀安在家里还能再待一个月,等一个月后就得启程去京城。
李梁等人决定和他一起去,一是李耀安的婚事,得请个官媒正式上门提亲,还得定好婚期。
二是李氏一族的产业,可以发展一些到京城去。
开个小铺子,买个小田庄。
带些想要去京城发展的后生去,这样李耀安在京城就有人可以用。
李耀明则因为崔念念的原因,要迟几个月出发,只说应该能赶着到京城过年。
李莲华一脸愁容,爹娘他们都去了京城。虽然知道他们还是会回来,但到底一家人都去京城,她却不能去。
“姐夫那里秀才功名已经考上了,再过几年也会去京城的。”
“况且,现在朝中党争厉害,姐夫去了京城,反而有危险。”李耀安出言安慰。
李耀安察觉出李莲华情绪不对,稍微猜测一下,就明白了原因。
李莲华听说有危险,连忙问李耀安:“那你在朝中为官,岂不是也不安全?”
李梁和王氏也担忧地望向李耀安。
李耀明皱着眉头问:“是当今身体上……”
这未尽之言就是问当今皇上的身体如何。
李耀安回:“当今皇上在位五十三年,年越七十,各位皇子具都成年。”
“况且,目前暂无嫡后,更无太子,党争激烈,实属自然。”
李耀明听了就又问:“你要不要先走关系求个外放?”
李耀安摇头:“我待在翰林院应该无事,我身为大昭第一个六元及第的人,还是有些特殊的。”
“况且,非翰林不入内阁,我想走上去,翰林院就非待不可!”
其他人见李耀安已经做好了决定,也不好再劝。
只是李梁起身出去了,迈进了黑暗之中。
其他人也随着李梁的外出,而都陆续回了自己房间。
王氏回了房间,不由得悲从心来。
原以为小儿子中了状元,就皆大欢喜了,哪知道还有党争!
一颗心都被提了起来,恨不得天天盯着他。
李莲华和王子言回了房间,李莲华就拉着王子言说:“你再努力一点,以后得个好名次,咱们去京城!”
王子言只得拍了拍李莲华,将她拉进怀里安慰。
李耀明和崔念念那边,崔念念扶着肚子,坐在床上:“杨家就是因为党争,杨伯父才从武将被转成了文臣。”
“现在耀安都还没有到弱冠之年,去了京城无异于羊入虎口。”
李耀明给崔念念脱了鞋,打了热水给她洗脚:“耀安聪明,只要闷头做事,不出错就行。”
“当今也还健在,放心吧,没事儿的。”
崔念念稍微放下了一点心,洗漱好就躺床上睡了。
李耀明却还是担忧的,那些话也纯粹就是安慰崔念念的。
他起身去了自己的药房,关了门,一夜没有熄灯。
李耀安敲响了王氏的房门,打开门的王氏,脸上还有泪痕。
李耀安叹了一口气,他的本意是避免王子言今年考了举人,就去京城。
哪想到,一句话出来,家里人的担忧就冒出来了。
李耀安只得扶着王氏回屋,喊了于婶子打水过来,让王氏洗个脸。
“阿娘,现在皇上身体还好,党争不会进行得太过。”
“我在翰林院待个三年,就寻找机会外放,到时候党争更牵扯不到我。”
“我只要乖乖在翰林院做事,不要掐尖要强应该没事儿的。”
王氏知道,这只是李耀安安慰她的话,但她也不愿意看李耀安费尽心思来安慰她。
只得自己缓了缓情绪,笑着对李耀安说:“娘没事儿了,你回去休息吧。”
“赶了这么些天路,你肯定已经累了。”
“娘也困了,马上就洗漱休息去了。”
李耀安盯着王氏看了好一会儿,这才出了王氏的房门。
也就在李耀安回房后,李梁带着些酒气回来了。
王氏一问,就说是以后曹婶子一家都会跟着去京城,有李木头和虎头父子两个,不用担心耀安的安全了。
听了这话,王氏拍了拍胸口,这才真的安稳了些。
清晨的村子空气清新,鸟儿已经开始叫嚣。
李梁一大早就因为族里一个嫁出去的李二丫被婆家打了,而带着青壮去找场子了。
李二丫被她公公婆婆联合着她的相公一起打得奄奄一息。
只因为,李二丫不愿意将自己的嫁妆拿出来,给她相公买酒喝。
幸好,嫁在附近的另一个李氏一族的姑娘看见了。
她趁着天色还是灰蒙蒙的,独自跑回了族里,找了李梁。
李梁当即召集了族里的青壮,拉上李耀明和于婶子就出发了。
快中午的时候,李二丫被抬了回来。
已经初步包扎过了,李二丫的嫁妆也都抬回来了,也让李二丫的夫家给写了和离书。
这是李二丫撑着一口气强烈要求的,说是宁愿出家做尼姑,也不愿意做他们家的牲畜!
原来是成婚前,夫家一家都装得很好,对李二丫以及李二丫的家人也是尊敬有加。
甚至借了钱给李二丫家送了一份厚厚的聘礼!
李二丫的爹娘见了聘礼,就没有私下查问,李二丫自己也被她相公的花言巧语欺骗了。
刚嫁过去,他们家就明里暗里说为了娶她欠了债。
李二丫想着是一家人,就拿了自己的私房给还了欠款。
她这私房存了很久,连自己爹娘都不清楚有多少。
现在填了夫家的欠款,就只剩家里给的嫁妆还有十两银子傍身。
夫家那边的人,以为她帮他们还了欠款之后就没钱了。
就要求李二丫干活,李二丫觉得这也没错,她在家里也是要干活的。
但随着要干的活一点点增多,李二丫也反应过来,自己是被欺负了!
在她相公找她要钱买酒的时候,矛盾激发了,她没给,还和她相公吵了一架。
随后她就被打了,打了之后被拖去了厨房自生自灭。
若是没有人通风报信,夫家那边再饿她两天,她人也就没了。
李梁带人过去后,直奔柴房,跟着去的李耀明赶紧上前摸脉。
让于婶子给李二丫喂了水喂了药丸子,让于婶子简单地给李二丫包扎。
也就是这时候,李二丫喊了和离。
若是换了其他姑娘,可不敢这么喊和离。
她们会顾忌家里族里会不会有什么影响,也怕回了家里,也没有个落脚的地方。
但李氏一族的姑娘,可不用惧怕这些。
夫家那边出的聘礼,是借钱给的。
后来她帮他们还了,她李二丫自然也不欠她夫家什么。
倒是她夫家将她打成这样,自然是要付出代价的。
所以,李梁一行人走之后。
其他人就看见了,躺倒在地,哎哟直喊的李二丫前公婆和相公。
李梁回来后,奖赏了通风报信的姑娘,还有跟着去的青壮。
安顿好李二丫,李耀明也留下了药,父子两人这才回了家。
李家村不是李氏一族的姑娘,都羡慕了。
李氏一族的姑娘太过好命了,有些人家就动起了心思,想要将自家的姑娘嫁给李氏一族的男子。
这样,以后自家姑娘也是李氏一族的人,自家姑娘生的孩子,就能得到更好的生活和保障。
他们就连李氏一族的鳏夫都不想放过,成天拉着自家姑娘在人跟前转,想来个近水楼台先得月。
一时间,李氏一族没有成亲的男子,都躲着这些人,就怕自己被赖上。
李耀安现在已经被授了官职,那些人也不敢将主意打到他身上。
他自己一个人在李家村溜达,一步一步走得很是踏实。
他在这里度过了十六年了,他还记得当初在田里捡稻穗的日子。
还记得和小伙伴们一起上山下河,采草药赚钱,摘野果子甜嘴。
如今大家各自成家,都有了要顾念的人。
往后李家村的生活,悠然田居,肆意游历都将不会再属于他。
李耀安一个人走完了李家村每一个地方,回到家里就关上门作画。
他要将现在的李家村画下来,等年老致仕的时候,再拿出来和人忆忆往昔。
在家里待着的日子,很是规律。
除了偶尔有人慕名来拜访,李耀安大多都是在族学讲课,或者在家画画。
王氏还特意挑了个日子,带着一家人去王老童生的坟前,讲了家里最近发生的事情。
李梁本来提议王氏将王老童生的坟给迁到李家村,但王氏却不同意。
她说,是人都想落叶归根,她爹从出生起就在这里,是不愿意去李家村安眠的。
后来李梁就不劝了,因为他自己也不会想着离开李家村的。
李梁在要走得时候,开了个会,问了想要去京城的后生有哪些。
得了名单,李梁还会挨家挨户地问。
若是家里有一个人不同意让他去的,李梁就会把他从名单中删除。
最后能去的族人有十人,五个男子,五个女子。
年龄不一,男子中有刚从族学中出来的,童生试实在过不了,就另辟蹊径,选择从商。
女子中有嫁出去后和离回来的,也有族中的寡妇,李二丫就在其中。
统计完人手,李梁让他们自己去收拾好东西,到时间就会出发。
李梁还拉着有远行经验的丹青,和他一起去县城采买。
另外还多置办了几辆马车,方便跟着去的族人一起出行。
李耀明则在家里忙活着做药粉,就怕爹娘带着一些族人去京城,受伤了买不到药。
李莲华则在族里收拾统计可以拿去京城售卖的东西,这样不至于去京城没有货物可售卖。
这次跟着去京城的女子,绣活上也被她拉着到家里统一再培训一番。
怎么做衣服,怎么招呼客人,怎么记账。
好在曹婶子也会去,不然李莲华可不放心。
另外的五个男子,也要跟着族里再学记账手工活之类的。
保证他们出去,哪里缺人就塞哪里。
李莲华在李家村忙得脚不沾地,而王子言只能自己苦哈哈地回云清书院读书。
李氏一族的人都忙了起来,个个热火朝天的,看得李家村其他人家很是羡慕。
“二伯!二伯!”已经十五岁的李槿华敲响了院门。
于伯给她开了门,李槿华对于伯笑了一下,道了声谢。
“请问于伯,我二伯在家吗?”李槿华也不敢像小时候一样,直接往屋里去。
于伯笑着回:“在家,刚回来呢。”
说着,引着李槿华去了堂屋。
李梁听了声音,已经走了出来。
刚看到李梁,李槿华一下子就跪下了。
“二伯,我求你带我去京城吧。”李槿华低垂着脑袋,但地上有了点点泪迹。
李梁将她扶起来,揉了揉额角,不用猜都知道,很可能是李荣听了赵氏的撺掇,要做糊涂事。
但李梁还是问:“发生什么事了吗?”
李槿华抬起头,一双眼睛中装满了委屈。
“我爹娘想把我嫁给一个土财主家的傻儿子,好给我弟弟囤银子!”
一点儿也没想过为自家爹娘遮掩。
这话一出,可就犯了李梁的忌讳。
李梁很是讨厌用女儿换钱给儿子用,自己在族里已经明令禁止,让族里的族人嫁女儿的时候,考察清楚。
杜绝让族里的女子被轻贱,杜绝让族里的女子被买卖。
可自己弟弟李荣敢这么干,这不是打他的脸?
于是他喊了于伯,让他去请李荣过来。
李荣过来的时候,眼睛都不敢朝李梁的方向看,想来也是知道自己做了错事。
当看到李槿华站在堂屋里时,脚一软就给李梁跪下了。
“二……二哥。”他有些闷闷的,但身材有些发福了,穿着上也跟个县城里的人一样。
“你知道,我找你什么事吧。”李梁的语气有透着些危险,眼睛还沉了沉。
吓得李荣缩了缩脖子。
自从老族长死了,李梁挑起了族里的大梁。
身上的气势就越来越大了,谁也没法将他和以前那个点头哈腰的中人看成一个人。
李荣脑子转了转,将赵氏给他说的那一套搬了出来:“那家人……那家人虽然是……虽然是土财主,但……但槿华嫁过去就是吃香喝辣的。”
李梁显然对这话并不买账,这时于伯拿了根藤条进来,李梁接过来就打在了李荣身上。
“你个大老爷们儿的,能不能自己好好想想!”
“一个儿子娇惯成个小魔王,若不是童夫子静心管教,现在定然敢杀人放火!”
“今天我不打醒你,你还真不知道自己动脑子管好自己家里的事儿!”
李梁打李荣,李荣还不敢躲,只能抱紧了脑袋,默默忍受。
李梁打累了,喊于伯给李荣包扎。
“以后槿华的婚事,你和赵氏就不用管了,我这个做二伯的来管!”
李槿华赶忙跪下给李梁磕头道谢,它知道,京城她可以去了!
第139章 向京城而去!
李荣是被于伯搀回去的,赵氏在家里织布,听了动静儿出来,就看到自家当家的挂彩回来了。
“这是谁干的!”赵氏尖着嗓子问。
于伯朝她笑着回道:“是老爷做的。”
赵氏就像被掐住脖子的鸡,不敢言语了。
她接过李荣等于伯走了才敢问:“那事,他知道了?”
李荣不想看她,推开她自己回了屋。
下午,李耀飞从族学回来,就看见自家阿爹的惨样。
“这是谁干的!敢在李家村打我爹!不知道我二伯是李家村族长吗?”李耀飞有些生气,想给他爹出气。
结果就见他娘拿着帕子抹眼泪哭着说:“就是你二伯打的。”
李耀飞就和他娘一样,顿时就消音了。
坐在了李荣的床边,才呐呐道:“你们做了啥事儿,惹二伯不高兴了?”
听了李耀飞这话,赵氏直接悲从心来哭出了声。
“哎呀!自己爹被打了,你不去为你爹出头,还问我们做了啥事儿!”
李耀飞才不会因为赵氏的眼泪投降。
噘着嘴巴回他娘:“二伯从来都是赏罚分明的,你们肯定做了啥不好的事儿。”
赵氏气得给了李耀飞几下,才说:“我不就是要把槿华嫁给土财主家吗?”
“他家给的聘礼多,你以后娶媳妇,沾点耀安的光,或许能娶个知县家的小姐呢!”
“这聘礼要是给得少,可不丢人!”
李耀飞听了这话,直接给他娘跪下了。
“哎哟,我的娘唉!”
“二伯明令禁止拿家里的闺女换钱,你敢拿我姐去换!”
“先不说我姐的脾气就在那,要是真成了。”
“你信不信,我爹还有我就会被开祠堂,划去名字,赶出族去!”
这时赵氏才有些慌了,这事儿李梁干得出来。
“好在我姐聪明,今天回来没看到她,她现在肯定在二伯家里呢。”李耀飞自己站起来,拍了拍灰。
看到自家爹的一身伤,心里知道这事儿算是过去了。
他虽然成天在族里横着走,偶尔逗猫惹狗的。
但好歹读了书,童夫子管他也管得严。
族里的一些规矩更是好好研读了的,就怕自己在浪的时候触犯到哪一条。
今天回来,他爹娘就给他开了个大的,是真吓人。
“阿娘啊,你赶快将姐姐的东西,给收拾了送过去。”
“咱们得拿出一个知错能改的态度来!”李耀飞拉着他娘就起身,李荣哼唧了半天,他都没管。
李槿华的东西收拾好了,李耀飞还从他娘的存钱箱子里拿了十两银子出来。
赵氏现在不敢在李梁面前晃,李耀飞只好自己将李槿华的东西送了过去。
李耀飞是有些聪明的,只是读书上不上进。
但人情世故,他却很是明白。
因为他打小就不爱待在家里,有些时候会跟着族里的一些人出去。
看人做生意,见识的人和事就多了。
明明才十一岁,却比他爹娘通晓的事儿多。
但面对自家姐姐的时候,小时候被揍的经历又让他有些怕。
“姐……你的东西,这儿还有十两银子,你在二伯这里,我们放心。”
李槿华白了李耀飞一眼,接了东西,道了声谢,转身就回了客房。
李梁则喊住他,问了他的功课。
从二房出来,李耀飞收获了李梁给的一本字帖。
说是等他从京城回来,他的字若还像狗爬的,就等着挨揍。
还让他少去县城跟人做生意,在家好好读书先。
李耀飞只得陪笑,回到家里,才敢丧着脸叫唤。
隔天一早,李耀安跟着李梁在祠堂上了香,族里人将要出发的人送至村口。
爆竹点燃,一行人带着货物向京城而去!
去往京城的一路上,虽然有几个匪徒看上他们带的货物,拦路抢劫。
但李木头父子带着男人们,不一会儿就给解决了。
李耀安坐在马车里安抚着王氏和李槿华,都没有出去看看。
李耀光此次没有跟着一起来,他被他娘按在了家里,要孙子。
旅途中,没有他吵吵闹闹的,李耀安还有些不习惯。
到京城的时候,虽然旅途上十分劳累,但都撩开马车帘兴致勃勃地看京城的繁华。
进了李耀安买的新宅,李耀安引着李梁和王氏去了主屋。
王氏将李槿华拉上,说是让她跟着住主屋其他的房间。
李耀安指着西屋说:“西屋是女孩子居住的地方,让槿华去住那边吧。”
王氏想了想,同意了。
西屋最大的房间是李耀安给李莲华准备的,李槿华的屋子,他就给选了第二好的。
其他跟来的女子,也到西屋选房间。
男子则跟着丹青去了东屋选房间。
之后丹青跟于伯还有于婶子,折腾着买菜做饭烧洗漱用水。
李耀安去接了寄养在别家的小狗。
小狗看到李耀安的时候,愣了两秒,直到李耀安喊它崽崽,它才甩着尾巴跑过来。
抱起小家伙,付了二两银子给照顾崽崽的人家,回去的路上看到卖酒的还买了两瓶酒回去。
李槿华在看到胖乎乎的崽崽时,眼睛都亮了。
快速跑过来,蹲在崽崽的身边,就想摸。
可惜崽崽这条狗是很凶的,牙还没长齐就冲李槿华汪汪着咬了过去。
李槿华也不疼,但被狗子的态度伤着了。
李耀安把崽崽抱起来,不让它汪汪叫着咬人。“晚上吃饭的时候,你给它喂些肉,它以后就不会咬你了。”
李槿华嗯了一声,不顾崽崽的戒备,再摸了摸它,就跑了。
她的家里从来不让养狗或者猫,按赵氏的话来说,就是浪费粮食。
她很喜欢毛绒绒的狗狗和猫咪,可惜别人家的摸不到,自己家不让养。
一行人洗漱收拾好,就在饭厅开饭。
一共坐了三桌,还都抢着喂崽崽。
这只小狗升级成了团宠,吃得肚子溜圆。
隔天一早,丹青收拾出一些礼品,王氏和李梁也换了身好料子做的衣服。
李耀安带着他们去了杨府,初到杨府,王氏和李梁控制住自己不要乱看。
带着得体的笑,还严格按照大儿媳妇教的礼仪规矩来。
这次杨西宁她娘,崔氏也出来了。
这次因为王氏也在,也就不用等杨江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