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光和赵晏现在才有了,名正言顺进京的城门费。
两人吃完东西,互相搀扶着,拿出那十个铜钱和杨知府给的路引,成功进了京城。
赵晏带着李耀光晃晃荡荡走到一条小巷子里,再七拐八拐进了一间破屋子的后门。
两人进了破屋,赵晏拉着李耀光进了厨房,扒拉开那些柴火,打开了一道暗门。
李耀光看得新奇,跟着进了地道。
他四处打量,跟着赵晏走了大概有一个时辰才走到一个装修华丽的地下室。
一看就是赵晏准备掩人耳目的地方,耀安说过,大户人家都有地道。
李耀光和赵晏一到地方,赵晏就瘫坐在椅子上。
“这里是我十二皇子府的地下,咱们暂时安全了。”
说着拉了拉旁边的一条绳子。
不一会儿就有一个护卫打扮的人进来了,他一看到两个脏兮兮的人,立马拔刀对准两人。
“十二皇子在哪里?”他眼神凶狠,似是要马上就杀人一样。
赵晏站起身,背着手道:“本皇子在这儿!”护卫一听声音,立马就收刀,单膝下跪。
“殿下受苦了!”憋了一会儿,才憋出了这么一句。
“快去准备水和吃的,我要洗澡吃饭。”
护卫立马就去准备了,等李耀光和赵晏都收拾好,吃饱饭,外面估计天已经黑了。
主要是洗澡,他们洗了很多遍。
李耀光也是第一次知道,一个人能有多脏。
“你地赶快吃胖起来,你不胖起来,别人都要怀疑你地身份了。”
“还有,你得长白些。”
“现在你都黑了,这可不行。”
李耀光上下打量洗干净的赵晏,满眼的挑剔。
接下来,赵晏开始被迫吃东西,被迫用京城小姐们用的膏子。
每天一睁眼,就看见李耀光拿着吃的,守在他床边。
以前吃是享受,现在吃是难受!
皇宫御书房,当今皇上收到了赵晏回京的消息。
他先笑了几声,就忍不住咳嗽了。
“不愧是我看中的儿子,他能回来,那我这里也要快些收尾了。”
御书房里,烛火晃动,当今皇上满脸苍白,却满眼杀机。
他是这个国家的皇帝,他想要他的大昭国繁荣昌盛。
他那些已经成年的儿子,是祸乱的根源,他需要把他们一一拔除,给大昭选一个能带领大昭继续繁荣昌盛的人。
主少则国疑,所以他在他那些成年的儿子中,选了很久。
老大,不仁。
老二,太过懦弱。
老三,太过愚笨。
后面的他都不想提了。
小十二本来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类,甚至允许他去他母妃娘家那边进学。
后来听说他能下地收庄稼,还凭自己考上了举人。
虽然白胖了些,但以后总能减减不是。
这次他能从北边边境回来,他也就没有顾虑了。
将大昭交给赵晏,他放心。
这边李耀光督促赵晏长胖变白,那边李耀安把北边边境弄得生机勃勃。
而皇宫那边,皇上给了他身边的太监一个青铜虎符。
几天后,黑衣领头人,回了大皇子府汇报工作。
他脚步挪得很慢,因为他已经知道了十二皇子在他眼前溜走了多少次。
谁能想到那么个脏兮兮,不要脸的人,是堂堂十二皇子啊!
等他理清楚脉络,返回京城寻找那两个像乞丐一样的人,理所当然地找不到人了!
黑衣领头人身后的小弟们,也把脚步放慢了很多。
往常个个走路带风,现在个个走路像乌龟。
“暗一,殿下让你们快进去!”大皇子身边的大太监,板着一张脸出来叫他们。
黑衣领头人,暗暗骂了一声阉狗才快步进了大皇子的书房。
一进去,刚跪下。
他就迎来了大皇子的鞭子,等大皇子打完了,歇气中,他才得以喘息。
“你知不知道,小十二现在是我最大的绊脚石!”
“老二、老三那几个,都是蠢货,个个斗得红了眼。”
“现在就小十二还没被扯进来。”
“依照老头子的性格,他肯定早就选了小十二了!”
“不然不会让小十二避开京城的乱局!”
“若是小十二死了,那老头子就不得不选我做太子了!”
“你居然没有杀了小十二,还让他回来了!”
不得不说,大皇子十分了解当今皇上。
从老二至后面的几个皇子中,大皇子的能力可以压住群臣。
可惜美中不足,太过凶戾,于民来说,不算好事,只能保证大昭仍然存在,期待下一任是个仁君。
而十二皇子,虽然没看到有什么手段,但也不显得懦弱。
了解民间疾苦,也会分辨听取他人的意见。
最后他能活着从北边边境回来,也证明他有上天福泽庇佑。
所以,现在大皇子恨不得立马杀了赵晏。
“殿下,十二皇子现在又瘦又黑,就算站到人前,也不会有人认出他!”黑衣领头人头脑风暴,想了很久,憋出这么一句话。
大皇子听了之后表情略缓,坐到椅子上翘起了二郎腿。
他端起茶杯,热气将他眼中的寒意遮掩了几分。
他轻轻“哦”了一声,才挥手让黑衣领头人带着他的下属离开。
黑衣领头人看着四角的天空,擦了擦额角的汗水,暗自吐了一口气。
这一关算是勉强过了,可是他不知道,自从他没有完成任务的那一刻,他的命就已经是快枯灭的油灯了。
当天晚上,黑衣领头人和他的下属们,都一一被杀。
而在他们死去的当天晚上,大皇子府和其他皇子府都被杨奎和杨西宁、杨西定带兵围住了。
其他皇子极其家眷门客,都被绑住了送到皇宫。
大皇子那里,他率领府兵负隅顽抗。
在天色将明的时候,被杨奎抓住。
当天早朝,各位臣工都明白将要发生何事。
大皇子等皇子都被绑来,跪在大殿中心。
各位臣工目不斜视,纷纷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等着高座上的九五之尊。
皇上来的时候,还抑制不住咳嗽了几声。
众位臣工赶紧跪下,大呼万岁。
皇上咽下喉咙口的血腥,暗暗嘲笑了一遍“万岁”二字,才坐正身体,让众臣工起身。
“仁儿,朕对你们很失望。”
“朕给了你们十年的时间,你们不思百姓。”
“枉为皇子,更枉自享受天下百姓的供奉。”
“你们的愚蠢、自私,让我看不到一丝能为天下之君的样子!”
大皇子十分不忿,大声辩驳道:“我监督建造了大运河,让大运河附近的百姓都获利了的!”
结果,当今皇上将他案桌上的茶杯砸向他大声喝道:“可那死了多少人!”
大皇子被砸到了额角,鲜血流了出来。
“这件事情,朕不可否认是件好事儿!”
“朕,初次听闻的时候,还很是高兴。”
“可你动用酷吏,就为了赶时间邀功。”
“一件好事儿,也让你办得怨声载道!”
“仁儿啊,你是朕第一个儿子,朕给你起名赵仁,难道你就不知道为什么?”
皇上闭了闭眼睛,压下眼底的湿润。
对于赵仁这个儿子,因为是第一个儿子,天资也不错。
他寄予厚望,可惜还是失望了。
第155章 杨奎觐见
大皇子并不想就此认输,仿佛抓住什么有利于自己的生机,癫狂地喊道:“小十二已经被我杀死了,回京的人绝不可能是小十二!”
皇上见他还打算狡辩求生,向身后的太监挥了挥手。
不一会儿,赵晏就从殿后出来了。
大家定睛一看,这十二皇子是瘦了些黑了些没错,可还是那个人啊。
“大皇兄,谁都知道我是从北边边境回来的。”
“这来回一趟,我难道变得连你都认不出了?”
大皇子简直想吐血,站在自己面前的赵晏,根本就不是暗一说的瘦黑。
幸好早早杀了暗一等人,不然他死都不能瞑目!
大皇子恨恨地看向赵晏,其他被捆住的皇子也带着复杂的神情看向他。
这是他们兄弟之间的胜利者,他们实在没想到最后会是他即将坐上皇位。
大皇子等人被带到了大理寺,关押起来。
而皇上也当众宣布了,赵晏为太子。
对于大皇子等人的处罚,则是在他死后全部赐毒酒陪葬。
他会在他的陵墓里专门腾出一间墓室给他们。
在场的众位臣工,集体震惊。
他们从未听说过皇子陪葬的!
赵晏礼节性地求了求情,并且还说了辽远大师在回来的路上,让皇上不必担心。
皇上自己清楚自己的身体,知道就算辽远大师回来,也不行了。
笑着对赵晏摆摆手,示意他不用担心。
皇上清了清嗓子,让太监宣杨奎觐见。
“宣永熙府知府杨奎觐见!”
杨奎进来,身边跟着杨西宁和杨西定。
三人跪下拜见了皇上。
“起身吧,这么些年也委屈你了。”皇上让杨奎三人起身。
众臣工看向杨奎的眼神都有些惊疑。
当初杨奎一介武将,面对大皇子的示好,竟然和他大哥杨江一样拒绝了。
之后他就被调成了文官,大家都在等他出错。
没想到,人还坐上了知府的位置。
并且把民生搞得非常好,一点错漏都没有。
更没想到,人家简在帝心,这才这么有底气啊。
“当初把你调去做文官,也是不得已。”
“如今朕还你武将之职,统领海师,去打海上来的倭寇海贼吧。”
杨奎没有意见,当即跪下谢恩。
“这两位小友,可是杨江的孩子?”
“听说都能带兵打仗,真是不错啊。”
杨奎笑着回道:“回皇上,这是杨西定,我大哥的儿子。”
“这是杨西宁,我大哥的女儿。”
“他们两个都擅武艺,这次臣分身乏术,就让他们去试了一下。”
“哦~”皇上定睛看了看比较娇小的杨西宁,杨奎不说,他还以为是个长得好看的少年郎呢。
“多大年岁了?可有婚配?”皇上问杨西宁。
杨西宁跪下回道:“小女年已十六,家父家母做主,已与新科状元李耀安定亲。”
听到这里皇上的兴趣就更大了,他本来还想着,这杨西宁若是没有婚配,许给赵晏为侧妃。
结果人是赵晏朋友,李耀安的未婚妻。
幸好先问了,不然这就不是美事了。
“李耀安好啊,六元及第,相貌俊美,是个好婚事。”
杨西宁点头。
“这李耀安还在北边边境?”皇上转头问赵晏。
“回父皇,雷均将军战死,雷吉大人年迈,耀安在那里帮忙呢。”
众臣工一听赵晏对李耀安的称呼,就明白了,这李耀安往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杨奎这时也笑着道:“这李耀安打小就好使,以前他还在臣那里帮着臣治理过永熙府呢。”
杨奎这是想给李耀安加一些好感,皇上也点了点头回应杨奎。
“朕赐一对玉如意给你和李耀安吧,就提前祝你们永结同心了。”皇上温和地笑着和杨西宁说话。
杨西宁跪下谢恩。
杨西定则被当场加入了御林军,带他们两个跟着来的目的,杨奎也达到了。
所以进来养心殿的人,基本是皇上的心腹大臣。
今天赵晏还是头一次进入养心殿,以前大皇子赵仁是这里的常客。
皇上坐到龙椅上,让太监给赵晏整了个书案,搬了把椅子过来。
“以后你就在这里陪朕吧。”这是让赵晏学习处理政务。
“明天让你府上住着的李耀光也过来吧,听说是个有趣的。”
皇上想见李耀光,也只是想看看这人邪门儿成什么样,又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单独护送小十二回京。
据龙卫传回来的消息,这人是个厚脸皮的。
“你给朕拟一道圣旨,召李耀安回京吧。”
“北边边境那边,雷吉也该休息够了。”
赵晏一听要召李耀安回京,心里也是一松。
李耀安回来,他有事也有个可以信任商量的了。
当今皇上想要召回李耀安,其实无非就是想听听他对以后的一些规划。
他想听听,李耀安规划下的盛世大昭。
第二天,李耀光跟着赵晏进宫。
李耀光起先还能装得毫不在乎,可当看到皇宫后,李耀光却有些不敢上前了。
“走啊,刚刚不是说得挺好的嘛!”赵晏有些幸灾乐祸,这人逼他跟个女人一样泡澡抹膏子。
又天天逼着他吃东西,他早就想看看他李耀光的热闹了。
今天见他居然怕进宫,不好好逗逗他,就不划算了。
不等赵晏上手拉他,他自己整了整衣服,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径自向前走。
可怜他旁边引路的公公,一直小声咳嗽,想提醒他不要走太子前面。
进了皇宫里面,赵晏快走几步,走到了李耀光前面。
两人进了养心殿,李耀光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吓得刚转身的皇上瞪大了眼睛。
等想要发作一下,就见李耀光正在给他重复行礼。
皇上瞥了眼自己儿子,见他无奈笑了笑,也就让李耀光先起来了。
说实话,这李耀光还真是不一样。
皇上让李耀光起身后,自己去批折子。
一些不大不重要的,就先丢给赵晏处理。
李耀光和赵晏坐到了一起,两人脑袋凑脑袋一起看。
“岂有此理,这请安折子咋谢这么多无关紧要的,还不如写写当地的天气呢!”李耀光看进去了,忘了自己现在处的位置。
他这一句话暴出来,整个养心殿都充斥着一种尴尬的寂静。
一会儿后,皇上哈哈大笑。
“李耀光,朕也这么想啊。”
李耀光连忙笑着道:“可不是,成天看这些,皇上您也忙不是。”
李耀光在养心殿获得了言论的自由,偶尔听他吐个槽,还能让养心殿的气氛不至于那么沉闷。
一个月后,李耀安回来了。
官位被升成了从五品翰林院侍读,所有人都相信,等太子赵晏成了皇上后,他的官位还会上升。
杨家和李氏一族的族人也回京了,李耀光也从赵晏的府邸搬了出来。
李槿华等人也将店面重新打开,一个个的都满脸笑容,充满了干劲。
养心殿,李耀安长身玉立,皇上笑着喊李耀安到他的身边来。
“看着你这么个年轻有为的少年郎,朕仿佛也年轻了许多。”
李耀安没有说什么皇上还年轻的话,反而道:“皇上您创下的功绩,还有您的仁德,将会青史流传。”
皇上抚着胡子笑了笑,有些自傲,心情好了不少。
“李耀安,你对垟戎人的策略如何?”笑了一下,皇上就开始询问自己看重的事。
李耀安恭敬回复:“现在垟戎人内乱不断,供牛羊的青草也少了很多。”
“臣怕他们想要鱼死网破,故想开放互市。”
“这个还需要皇上您拿个主意。”
皇上点点头,沉吟一会儿,就同意了。
后面皇上又拿了其他问题询问李耀安,李耀安看问题的角度,有时候十分新颖。
这让皇上一直感叹,李耀安生得太晚。
随着季节迈入冬季,那些反叛皇子的势力也被清算了出来。
其中居然有一个意想不到的熟人,李耀祖。
这个名字真是许久没有出现在李耀安的面前了,只听说娶了个有钱的妻子。
冬季来临,寒风渐渐有些冻人。
清江府望远县钱家的宅子里,老李头和老吴氏正抱着自己的曾孙子。
这曾孙子是钱氏生的,白白胖胖还有些蛮横。
钱氏在生下这孩子之后,就被李耀祖休了。
李耀祖拿着钱氏的钱到处经营巴结,终于搭上了一个知府的船。
他和那知府关系打好后,就一起谋夺了钱家的产业。
事后,那知府获得了三成钱家的家产。
在钱家倒了之后,李耀祖就大张旗鼓休了钱氏。
钱氏倒也乖觉,和李耀祖待了那么久也知道这人的性子。
被休之后,连夜就跑出了清江府。
等李耀祖想要营造钱氏不堪打击,自杀身亡时,找不到人了。
获得钱家的家产后,李耀祖就给家里添了很多仆婢。
老吴氏和高氏甚至投奔他们的小吴氏都穿金戴银了起来,成日里走在望远县的大街上惹人眼红。
殊不知,私底下有多少人在戳他们老李家的脊梁骨。
这一天高氏正趾高气扬地吩咐人给李耀祖的书房添炭。
有官兵一下就涌了进来,将她给抓了起来。
还有一些官兵则拿了大筐子,将李耀祖所有书籍纸张都装好了。
高氏被绑起来,拉到院子里。
老吴氏和小吴氏以及老李头和李耀辉都被绑了,跪在地上呢。
老吴氏嚎啕大哭,嚷嚷着:“哎哟喂!我大孙子不在家,等我大孙子回来知道你们这么对我们,你们就等着砍头吧!”
“该死的贱吏,吃了熊心豹子胆的家伙!”
后来她越骂越难听,一个官兵听不下去,一个耳刮子打过去,世界都清净了。
“实话告诉你们,李耀祖勾结胡知府,竟参与谋朝篡位!”
“你们这些人,就等着定罪处斩吧!”
这时小吴氏忽然想起来了什么,她惊诧道:“难道耀祖早就知道有今天这一遭?所以才在昨天晚上带了他儿子拿了银子走了?”
原来昨天夜里,小吴氏外出找李耀辉,看见了李耀祖带着他儿子出去。
那时看他手中拿着一个包袱,也没觉得有什么,李耀祖也解释说是去走关系,她就没多想了。
哪曾想,他李耀祖心狠,提前得知了消息。
连自己爷奶爹娘都丢下了,只带着自己儿子跑了!
“呵,李耀祖和他儿子昨晚出城就被抓住了。你放心,没人跑得掉。”官兵似笑非笑看着老李家的人。
老李头自被抓住以后,就一直一言不发,阴沉着脸。
等一家人在牢房里相遇,官兵要走的时候,他才说:“我还有一个孙子,是六元及第的李耀安!”
“你让他来见我,我们是他的亲人!”
官兵听了,有些震惊。
连忙收敛了神色,跑去了御史那里。
御史听了,皱起了眉头。
这事不好办,谁不知道李耀安是当今皇上和太子跟前的红人。
“快去请望远县的知县来。”当地的事情,还是要问问当地的地头蛇。
望远县的知县一直没挪窝,对于自己治下的李耀安,他当然知道。
而且关于李耀安家的一些事情,他家夫人也悄悄打听过。
于是他笑着回御史道:“这李耀安与他爷奶那边是分了家的,听说关系十分不好。”
听到这里,御史稍微松了一口气。
“况且,听说李耀安之父已被过继了出去,李耀安的爷奶等人也被李氏一族除族了的。”
御史这下心里没负担了,只要明日派人去核实李氏一族的族谱,若真如望远县知县所言。
这李耀祖一家的死活,还有谋逆之罪就不会牵扯到李耀安了。
自己也不会因为办了这么一庄子事,左右为难。
第二日,御史派了心腹带上礼物去了李家村。
核实,正如望远县知县所言。
第158章 尽最后一次孝
李梁接到望远县李氏族人传回来的信息,看向族地的方向,再次感谢老族长的思虑周全。
若不是他提前把他们一家和李荣一家过继了,他们就算因为耀安的关系,不死也要流放的。
等官兵查了族谱走了之后,李梁请了李荣过来。
“待会儿我们去跟老族长磕个头吧。”李梁给李荣倒了杯茶,让李荣坐下。
李荣战战兢兢的,今天见到官兵过来的架势,他差点就带着家小进山了。
他听说了李耀祖的事情,怕连累到他们,第一反应就是躲出去。
二哥一家有李耀安护着,他们家可没人护着。
就在他收拾了行礼,刚要带着赵氏和李耀飞出门的时候。
李梁就堵在他门口,当时的样子,他自己现在想起来,也是脸红的。
后来看官兵来查族谱,不仅不敢乱伤人,还给李梁送礼物。
等官兵一走,他立马就缩回家了。
现在被于伯请过来,他还以为他又要挨李梁一顿骂,结果李梁只是让他跟他去老族长那里磕头。
“回去洗洗吧,换身干净些的衣服,跟我去族地。”
李梁都不想看见他这个兄弟了,从前最是老实肯干,现在只会躲懒躲祸。
要不是他跟着族里吃点分红,赵氏做点活计,槿华又寄钱回来,他这日子能有这么舒服?
李梁摇摇头,招呼全家人沐浴更衣,换上素净的衣服,再叫上李荣一家,去了族地。
他们到族地的时候,族人们已经自发过来了。
他们留了李梁、李荣一家的位置,各自站好了。
李梁点点头,站在众人前面,带领众人给老族长磕头。
族里的人都懂得,要不是当初老族长做主,将老李头他们除族,他们李氏一族现在都在牢狱中等着砍头呢!
“族长,李娇娇一家也被抓了。”有一个跑堂打扮的年轻人,跑了进来,在李梁耳边说了这么一句话。
李梁点点头,让他回去。
年轻人,对着老族长的墓碑磕了磕头,这才匆匆走了。
等人都散了,李梁给老族长倒了杯酒撒在地上,这才让李荣一家跟上离开。
“孩子他娘,你回去亲自做几个菜吧。”李梁对王氏说,神情有些复杂。
王氏也没有多问,点点头就快步先走了。
李梁又转头对李荣道:“你要去再见他们一面吗?”
李荣低垂的头立马抬起,看向李梁。
他懂李梁的意思,就是想问问他,要不要再去见见老吴氏和老李头。
李梁闷闷的点点头,即使他是他们放弃掉的儿子,也是他们的儿子。
他对老李头和老吴氏的感情,是复杂的。
他想他是想去看看他们的,想问问到底为什么?
王氏在厨房忙得热火朝天,李梁进来拉住王氏的手道:“这是最后一次,你为他们做饭了。”
这也是最后一次,他李梁给老吴氏和老李头尽孝。
王氏做了很多菜,有荤有素有汤有饼。
李梁就带了王氏和赵氏还有李荣,几个小辈的都没有带。
赵氏特意换了一身好衣服,头上还插了好几根银簪子。
她摸了摸自己的银簪子,手帕子一捏,就上了马车。
一行人到了望远县的牢房,牢房的牢头认得李梁。
也从御史那里得知,允许李梁等人探望李家的人。
牢头笑着弯了些腰在前方带路,赵氏的虚荣心一下就升华了。
在牢头带到位置,要走的时候,还给人打赏了十个铜板。
王氏有些不好意思地重新给了十两银子,又不好当面和赵氏争论。
“老二!老二!快救救娘啊!快救救娘!”老吴氏看到李梁,扒着牢房就伸手想扯住李梁。
李梁拉着王氏向后退了一步,这才轻声对着老吴氏喊了声“娘”。
“老二,你快叫耀安救我们出去吧。”
“这里真不是人待的地方,只要你能让耀安救咱们出去,娘以后一定不惹事。”老吴氏声泪俱下,可是老李头等人却不出声。
一双双眼睛紧紧盯着李梁,那是对生得渴望。
李梁让李荣将饭菜盒子放到牢房外面的角落那里,李荣刚转身回来就被老吴氏抓住了。
“老四!老四!你是最心疼娘的,你快想想法子救我们啊。”面对老吴氏,李荣有些手足无措。
他看了看李梁,见李梁没有要帮他的意思,又转头盯着老吴氏。
他讷讷地开口问:“娘,为什么你知道我最心疼你,你却不疼我呢?”
“从小到大,什么好的东西都是大哥、六弟的,我们比娇娇都过得差。”
“二哥和我,给家里贡献最多,但你和爹从来就没为我们打算过。”
李荣说着说着,就越说越顺,仿佛要把所有的委屈都说出来。
可是他到底嘴笨,老吴氏张嘴就呵斥他:“你大哥是要给我们两个养老的,你六弟又最是体弱。至于娇娇,我们家唯一的女娃,怎么不疼?”
“你和你二哥人高马大的,你们娶媳妇难道我没有张罗吗?”
“你们能长这么大,难道不是我和你爹累死累活养大的!”老吴氏放开了扯住李荣衣服的手,一脸的凶狠。
李荣被她说得哑口无言,被赵氏扶着退到了一边。
李梁道:“说到底,阿娘也不过是偏心而已。”
“我和老四自从在学堂里被夫子断定,不是科举的料子,您和爹就已经把我们看做是大哥和六弟的垫脚石。”
“爹想做老太爷,这我知道。”
“为着夫子对李耀祖的一句状元之才,就成天想着压榨我们二房和四房。”
“我最恨的是,当初耀安急需买药,不过一两银子,你们都不给我。”
“若不是耀明去给人做药童,耀安早已不治而亡。”
“我们挣的银子都给了你们,却无半分能花用在我们自己的身上。”
老吴氏立马大声嚷道:“谁知道一个药罐子以后要吃多少药!”
“他最好是趁早死了,免得浪费银子!”
“偏你们看得紧,否则我早都给他扔臭泥沟里去了!”
老李头看这势头不对,他们还指着李耀安救他们呢。
这老婆子这么说话,哪还有机会?
老李头立马拉住老吴氏,自己靠上前笑着道:“哎呀,老二。以前是你娘做得不对,只要你救我们出去,我保证让她给你们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