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火药罐子里还塞了生了锈的碎刀片,简直损得很。
赵晏想了想,还添了些加了金汁的罐子。
李耀安还让准备了,绑了油火布的箭矢。
将罐子都放到了城墙,还准备了投石器。
城池下面挖了深坑,里面还叉了尖木桩。
当天晚上,李耀安正准备睡觉,就听到了号角声。
李耀安穿上赵晏给他拿过来的甲胄,拿上自己的弓箭,就出了营帐。
上了城墙,陶罐子已经在对面的垟戎人阵营炸开。
就着对面的火光,李耀安拉弓射箭,干掉了对方一个将军。
有箭矢立马回敬过来,李耀安连忙蹲下,躲在城墙后。
等一波箭矢射完后,李耀安又让一个士兵拿了一个大盾牌过来。
遮住身形,见到时机就朝对面射箭。
就在这时,丹青和赵晏也来了。
李耀安连忙呵斥丹青:“快拉着殿下回去!”
丹青愣了一下,连忙拉着赵晏就要走。
赵晏不听话,见李耀安一个人在这里就想着和他并肩作战。
李耀安无奈,皱了一下眉头,拿了大盾牌就护着赵晏先下了城墙。
赵晏在这里,纯粹就是个大靶子。
加上众皇子之间的争斗,难保不会有人想要他的命。
在这样的情况下,射杀赵晏造成垟戎人杀了赵晏的假象。
回去后,李耀安在赵晏的营帐写了一封信。
又守着赵晏,让他睡觉。
早上,太阳升起。
李耀安红着眼睛出去看看自己能帮上什么忙,赵晏也立马跟上。
李耀安让赵晏走自己前面,先去看看雷均,再去找雷吉。
雷均那里属于正常的日常问候,雷吉那里则问了将士的伤亡等。
“这次伤亡不多,幸好有李大人献计。”
“他们没办法靠近城门,还被那些陶罐伤得不轻。”
“昨晚他们的粮草被烧了,马也受惊乱跑。”
“听说他们的一个将军,还被李大人射杀。”
雷吉虽然脸色苍白,但却还带了些笑容,想来昨晚算是大获全胜。
“过个几天,会有更好的消息。”李耀安笑着和雷吉说,雷吉笑了笑没再说话。
赵晏出面让雷吉好好休息一下,就跟着李耀安出了雷吉的营帐去了伤兵营。
因为李耀明的关系,赵晏还是懂一些包扎之类的。
看李耀安带他过来,就明白了李耀安的意思。
找军医拿了布条和药粉就给伤兵包扎去了。
等差不多都巡视了一圈,李耀安才先回了营帐休息。
赵晏睡了一晚,精神还好,就又跑到伙房帮忙。
一天下来,将士们对赵晏这位皇子的好感高得不行。
几天后,得到消息。
垟戎人那边的大汗,死了。
死于伤口感染引起的高热,不知是生锈的刀片还是金汁起了效果。
垟戎人那边死于伤口感染的人可不少,随着他们大汗的死,垟戎人撤兵了。
垟戎人内部因为大汗的位置,又开始了夺位之争。
北边城池这边的百姓也陆续得到消息回来了,而雷均也就是在这样的时候,笑着离世了。
城内的百姓,纷纷在军营外痛哭,为他们老将军的离世感到悲伤。
雷吉一身孝衣跪在灵堂前,枯瘦的身体犹如一根朽木。
他在城池内的一座高山上,给雷均建了坟墓。
这是雷均的愿望,他想看着这一片城池,在自己死后也要守护在这里。
送葬那一天,赵晏亲自给雷均换上了一身将军甲胄。
雷吉给雷均盖上了棺木,李耀安写了祭文,并高声念出。
雷均的送葬队伍,在城池内走了一圈,是让雷均最后再走一遍他保护的地方。
满城皆挂白,满城皆哀泣。
这证明雷均生前是多么令人敬佩,又是多么地爱护边疆的百姓。
李耀安参加完雷均的葬礼,回了军队营帐。
整个北边边境的事务被雷吉送到了他这里,雷吉因为年龄大了,加上要操持雷均的葬礼,没功夫管这些。
后来赵晏说李耀安干过这些,雷吉当天就把账册等需要用到的东西全搬到他那里了。
李耀安无奈地看了赵晏一眼,就认命地开始干活。
首先需要统计出伤亡的士兵,拨出银子作为抚恤款。
其次还需要关注城里的民生,看看有没有百姓伤亡,更新户籍册等。
北边边境的一切,都是雷均雷吉负责,现在雷均死了,雷吉很忙,出于对赵晏的信任,所有事务都由李耀安处理。
李耀安自己先把所有的事分为几大类,再细分为小类。
按照轻重缓急,一一处理。
雷吉前几天还不放心,过来看过。
后来见李耀安处理得十分好,就放心了。
李耀安站起身,伸了一下懒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这时赵晏直接掀了李耀安营帐的帘子就进来了。
“京城来信了!”
赵晏手中捏着一张纸,他的表情显得有些愤怒和急切。
李耀安接过他手中的纸,展开,发现是一封信。
这字应该是当今皇上写的,李耀安在翰林院有研究过当今皇上的字。
细看内容,原来是京城那边开始斗争了。
上面的几个成年皇子,各自出招。
有暗自做了龙袍,塞其他兄弟府里的。
有给其他皇子下毒偷袭的,还有直接带兵逼宫的。
总之京城现在很热闹,都认为当今皇上快死了,再不拼一把就没可能坐上皇位了。
但他们不知道,他们早就被淘汰了。
当今皇上在信中催促赵晏回京,但回京的途中,很有可能遇刺。
毕竟赵晏虽然在朝里不显,但他也是成年了的,还是有些威胁的。
这是当今皇上给赵晏最后的一个考验,等他回京,一切就快收关了。
“你再等几天吧。”李耀安将信交给赵晏,给他端了杯茶。
赵晏看向李耀安,一双眼睛仿佛在问为什么。
“耀光快来了,到时候,你和他一起走。”李耀安解释。
赵晏一听李耀光要来,突然笑了一下:“你早就猜到了?”
李耀安点了点头,他在来这里后就给李耀光写了信。
让他到北边边境来,带赵晏回京。
李耀光的运气一直很好,遇到匪徒,他总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避开。
遇到一些天灾,也能避开。
总觉得上天似乎很喜欢他,总是特别照顾他。
赵晏也知道李耀光的邪门,点头答应了等李耀光过来。
李耀安这次倒是不能和他们一起走,他还需要在北边边境处理事务。
雷吉自雷均的葬礼回来后,一直就有点没精神。
这一摊子又暂时没人来处理,还有对垟戎人的后续计划也需要李耀安。
所以这一次,就李耀光和赵晏一起走。
第二天,李耀安也收到了李槿华寄来的信。
信中说,他们李氏一族的人都还好。
有皇子派人来找过李梁和王氏,没有看到人,就放弃了。
他们现在都在京城外置办的农庄生活,正在备货,等京城局势安稳下来,就再次开业。
让李耀安不用担心他们,他们现在很安全。
李耀安揉了揉眉心,拿起纸笔,给李耀光和赵晏回程画地图。
烛火燃了一夜,赵晏在李耀安营帐外站了好一会儿,才回了自己的营帐。
赵晏从来没有说过,若是他坐上皇位,会许给李耀安什么利益。
也从来没有因为隐瞒身份给李耀安等人道过歉。
但是李耀安却还是尽自己的全力在帮他,这让他很是感动。
在李耀安这里,他就像还是王朝一样,可以毫无顾忌地闲谈说话,可以像以前一样找他的吃食。
李耀安真的很让人心安,总觉得没有事情可以难住他一样。
就像现在,明明他回京这件事很难安排,但他早已为他选好了一条路。
他的身边还跟着李梁喊来跟着一起过来的李木头父子。
他们一路上都选择最快的路,有水路就走水路,没有就骑马。
李耀安看到李耀光的时候,发现李耀光双腿居然还在发抖。
要不是虎头搀着他,说不定他早就趴地上了。
一看到李耀安,李耀光的眼泪都要出来了。
他委委屈屈地喊了声:“耀安”。
这才看到旁边的赵晏。
“王朝!”他的声立马就高了,脸上没有惊喜,倒像是想锤人。
李耀安给他写的信,也只是让他快到北边边境来。
没有提过赵晏,李耀光还以为李耀安咋了。
走来的这一路,明明腿都因为骑马被磨破了皮,却还是快速赶路。
李耀安简单和他还有李木头父子说了赵晏的事,他们都一脸不可思议地看向赵晏。
赵晏对李耀光笑了一下,收到了一个标志性的白眼。
李耀安让李耀光三人先去休息,让赵晏留了下来。
“这是我画的地图,还有给永熙府知府杨奎的一封信。”李耀安将东西递给赵晏。
“丹青!”李耀安又叫了声丹青,丹青不舍地将一个打满了补丁的破烂包袱递给赵晏。
“这里面是我大哥做的药,有药丸有药粉。”
“你应该知道怎么用,我就不多说了。”
赵晏接过去,又担忧地问:“你是不是没留一份给自己。”
这里毕竟是北边边境,李耀明的药可谓是千金难求。
李耀安摇了摇头说:“最近垟戎人那边没空搭理这边,我还做了些手脚。”
“这些药,你应该更需要。”
李耀安转身,从一个柜子里找了一套衣服出来,这衣服破烂得很。
“你和耀光上京的一路上,记得不要穿绫罗绸缎。”
“不要去那些高花费的地方。”
“要像一个普通穷人一样,知道吗?”
“野菜野物野果子,耀光都能分辨,也能处理。”
“喝水一定要讲究些,煮开了喝。”
“我给你们伪造了边境这边的户籍,有人过问,你们就说是因为战乱躲山里,然后逃出来的。”
“现在家已经没了,想去京城看看,投奔亲戚。”
“投奔的亲戚,我也安排好了。”
“明天,你就和耀光一起出发。”
“虎头和他爹长得太壮,和你们一起走,反而不安全。”
“我就让他们先和我在北边边境这边。”
“明天,你们要趁着天色还没有亮的时候走。”
“我就不去送你们了,以免引起一些目光。”
说到这里,李耀安停了话头,定定地看着赵晏。
过了一会儿才道:“你在民间生活过,懂得百姓的苦。”
“当今皇上也是个爱民如子的,皇上能选你做下一任皇上,想来也觉得你能担起大昭的天下。”
“你们一定要万分小心,我等你们的好消息。”
李耀安拍了拍赵晏的肩膀,赵晏看向李耀安,仿佛要牢牢记住他现在的模样一样。
李耀安这些天,几乎没怎么休息过,一直在为赵晏打算。
眼睛底下的青黑,双眼中的红血丝,还有疲劳不堪的精神状态,比赶路来的李耀光都显得疲累。
赵晏接过所有的东西,大力地抱了抱李耀安,这才出了李耀安的营帐回去休息。
李耀安看向他的背影,叹了一口气。
前方路途多艰,他能做的都已经做了。
“公子,快休息一下吧。”丹青很是心疼,连忙端了水让李耀安洗漱休息。
早上,天色灰蒙,李耀光和赵晏穿了一身脏破的衣服,给脸上身上擦了灰,出发了。
他们在路途上状况百出,还将赵晏给饿瘦了。
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些的赵晏,在看到李耀光再次只寻回来一些野果子时,差点泪流满面。
李耀光跟赵晏出北边边境的时候,就一身破衣服,两个破包袱。
后来走了一会儿饿了,李耀光才去农家弄来了一口破锅和两个破碗。
破锅绑在赵晏的背上,活脱脱像个王八。
赵晏不服,想让李耀光背,结果李耀光说待会儿他可是要煮饭的人。
没办法,赵晏完全不会煮饭,特别是野外,只有背上那一口破锅。
两人走在大路上,有一个黑衣人骑马从他们身边过,愣是没管他们。
其实黑衣人在远处就看见他们了,听说十二皇子是个胖子。
他还专门打量过赵晏,见这胖子和一个瘦子争论,结果背上了一口破锅。
他就觉得不是十二皇子了,哪有皇子被人押着背破锅的不是。
并且周围也不像有护卫或者暗卫的样子,若这胖子真是十二皇子,那十二皇子绝对是个傻的。
于是他华丽丽地误会了,直接略过了真相。
这边李耀光还在碎碎念:“这路真难走,两边也没个山,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有吃的啊。”
“耀安也真是的,干粮都不给准备,是要饿瘦你,还是饿瘦我啊?”
赵晏都快没力气了,但还是忍不住对李耀光说:“你还是闭嘴吧,省点力气省点口水吧。”
李耀光“哼”了一声,就向路两边看去,若是看到不一样的植物,就停下来分辨一下。
看清楚是不是能吃的,走一路他摘一路。
等到天色渐晚的时候,他赶忙找好地方,捡柴起火。
好在他自己准备了火折子,要不然钻木取火之后,他的手就不能要了。
“今天难道要以天为被,以地为床?”赵晏不可置信,指着火堆旁的一处地面,声音都高了不少。
李耀光塞了一根木棍给他:“你看好火堆,我去再捡些柴,找些吃的。”
李耀光也想哭啊,以前跟着李耀安一起游历,啥都不用他操心。
跟着李木头和虎头一起到北边边境,虽然一路上很赶,但也有吃有喝的。
现在一切吃喝靠自己,还有一个拖后腿的,他才是欲哭无泪。
好不容易采了一些野菜野果子,找到了一条小溪,打了水做了饭。
两人本来以为能休息了,结果李耀光采回来的野菜他是一起煮的。
这野菜也是一味草药不是,几味一起起了冲,两人顿时觉得肚子一阵翻涌,两人匆匆去了树林里解决人之三急。
刚好这时又有一批来找赵晏的杀手,来的时候只看到了一口破锅和破锅里杂乱的野菜汤……
有一个杀手下马来查看,抽了刀查看锅里的野菜。
他转身报告:“这野菜汤有毒,应该是流民煮的。”
这一批的杀手点了点头,也觉得不可能是十二皇子。
哪有皇子吃野菜汤还窜稀的,领了人就走了。
等赵晏和李耀光出来之后,人早就不见了。
“我快被你害死了,耀安不是说你认识那些野菜吗?”赵晏都有点拉虚脱了,明明肚子里就没什么存货了,结果还都特么拉完了。
李耀光抢了他身上的包袱,拿出一个药瓶子,自己先吃了一个药丸子,再递给赵晏。
“我忘了,不同的野菜不能煮一锅了。”
“快吃药吧,不然待会儿还得拉。”
赵晏接过药丸子,嚼来吃了。
李耀光则去将野菜汤倒了,洗了一下锅,烧了水,重新煮了一锅野菜汤。
两人一路上靠野菜野果子过活,想要吃野物,结果两人一起出手,愣是没有抓到过一只。
经过城镇的时候,看到香喷喷的白面馒头、肉包子、炙羊肉等等。
看得赵晏两眼发光,只差上手就拿了。
结果店家怕这脏兮兮的家伙,弄脏他的货,拿了勺子给他赶走了。
在他身边的李耀光直接打算不要脸了,直接趴在地上,拉住店家的裤腿。
“给点吃的吧,我兄弟二人逃难过来,已经很久没吃东西了!”
赵晏见状,也跟着趴地上。
那店家怕耽搁他的买卖,直接扔了两个馒头给他们。
暗自说了一声“晦气!”
这时有一队黑衣人,淡淡瞥了一眼这边,摇摇头就走了。
对于李耀光和赵晏会经历什么,李耀安并不会知道。
他只能在北边边境的军营中祈祷,祈祷李耀光的运气不要失灵。
李耀安撩开营帐的帘子,走上城墙。
现在已经是秋收的时候了,士兵们正盯着城墙之外,怕垟戎人再次来犯。
李耀安每天会来城墙走走过场,表明他这个十二皇子的亲信可没有走。
“丹青,最近怎么不见木头叔和虎头?”李耀安忽然想起,许久不见李木头和虎头了。
丹青笑着回李耀安:“他们在练武场呢!”
“这些天有好多人排着队的,都要和他们切磋。”
李耀安点点头,趁着今天公务不多,就去练武场看看。
“我说木头兄弟,你父子二人武力出奇,留在军队绝对能有一番造化啊!”
“该不会是那个白脸儿的书生不乐意,非要留你们在身边?”
有人为李耀安出头道:“嘿!你不要以为李大人手无缚鸡之力,就和其他文官一样。”
“上次垟戎人来袭,人可是上城墙,射杀了好几人的。”
李耀安走近练武场就听了这些个话,他一把拉住要给他出头的丹青。
虎头也高声道:“不是,耀安很好的。”
“只是耀安身边可不能没人保护!”
虎头反驳的声音,让丹青不再那么不忿。
这时李耀安才笑着走进练武场:“木头叔,虎头!”
李耀安打着招呼,一圈子武将士兵都看着他。
“今天公务不多,趁着这个功夫,我也来练练。”
李耀安给丹青使了个眼色,丹青立马跑到武器架上拿了弓箭。
李耀安接了弓箭,连射了十箭,箭箭都在靶心上。
众人纷纷为他喝彩,李耀安也达到目的,和这些人打了招呼就回去了。
军队里的人到底都是以武力为尊,若真是个小白脸儿,被人给看不起了。
自己下达的一些指令,即使在雷吉的帮助下,也不好使。
晚上,李耀安让丹青找来了李木头父子。
“木头叔,虎头请坐。”李耀安让两人坐下,笑着给他们倒了茶水。
“你找我们来,是有什么事?”李木头喝了一口茶,这才抬眼问李耀安。
李耀安坐回自己的位置上,笑着道:“你和虎头去参军吧,我以后的安全,有人负责的。”
“这北边边境的将士都接受了你们,你们在这里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特别是在雷均将军死后,雷吉又年迈了的这种情况下。
但这句话李耀安可不会说出来。
李木头和虎头两人对视一眼,纷纷有些心动。
毕竟文之一道他们走不通,原本以为只能给族里做护卫,结果峰回路转,可以参军。
李木头和虎头也想有一番自己的事业,让族里人看看。
李木头和虎头都点头应了,李耀安当晚就找了雷吉和他说了这事。
雷吉也没有多想,他也在练武场看见过李木头父子,那时就想着这二人从军多好。
但这二人毕竟是李耀安的护卫,他也就没有多言。
现在一听李耀安说他们父子要从军,连忙刘应下了。
所以第二天,李木头父子就换上了普通士兵的衣服,加入了队伍。
他们今后能否闯出一番天地,李耀安不知道。
但他该做的,已经全部为他们做了。
若是他们父子能抓住机会,掌军一方,他们族里那些无法考中童生的人,除了从商,也可以从军了。
李耀安写了一封给李梁的信,交代了李木头父子的事情,让丹青拿出去寄了。
李耀光和赵晏这边,真是离奇。
他们躲过了多次追杀的人,成功到了永熙府。
以极为猥琐的方式,潜入了杨知府的府邸,当场被捆去了柴房。
赵晏和李耀光两人被捆成了个粽子,李耀光扭动身体,爬到赵晏身边。
“背过身去,我给你把绳子咬开。”赵晏本来看到李耀光扭着过来,还想避开他。
但是听到他这么说,连忙也扭动身体将背后呈现给李耀光。
李耀光用牙齿将绑紧的绳子咬松后,赵晏连忙给自己把身上的绳子扒拉开。
扒拉完自己,连忙又给李耀光解开绳子。
赵晏站起身,想要看看怎么开门。
结果李耀光直接朝窗户走去,掀开一点缝,查看外面有没有人守着。
刚好现在正值午饭时间,外面竟然没人。
李耀光连忙招呼赵晏从窗子那里爬出去了。
“以后你要想逃出一个地方,就别从门走。”李耀光还回头跟赵晏轻声说话。
他带着赵晏找了一间书房,就匆匆躲了进去。
书房里有茶水和糕点,李耀光拉着赵晏蹲下,躲在书案下。
端了茶水糕点,两人吃了个半饱。
等到晚上的时候,有一个身体比较魁梧但是穿着知府官服的人进来了。
他一进来就关了门,踢了踢书案:“出来吧。”
等李耀光和赵晏爬出来,就看见杨知府作势要揍人。
李耀光连忙挡住自己的脸道:“是李耀安让我们来找你的!”
杨知府收住攻势,疑惑地看着他们。
赵晏连忙掏出李耀安写给杨知府的信,告知了他事情的原委。
“诏书呢?”杨知府一屁股坐到凳子上,将信拍到桌子上。
赵晏连忙又拿出诏书,杨知府拿过去仔细查看。
他静默了一会儿,将信和诏书还给赵晏后,跪在了他面前:“下官杨奎见过殿下。”
这是杨知府认下这件事了吗?
李耀光和赵晏互相看了一眼,赵晏才清了清嗓子,让杨知府请起。
“现在京城的局势已经差不多在收尾了,现在殿下赶回去应该刚刚好。”杨知府让两人坐下,说了自己知道的京城消息。
“李耀安让你们过来,是想知道京城那边的局势,看看殿下什么时候回去比较好。”
“若是京城局势不适合现在回去,那就让你们在我这里先藏着。”
“若是京城局势差不多了,我这里刚好可以重新给你们弄个路引。”
杨知府之所以给他们两个解释,是因为李耀安给他的信,这两人没有看过。
他又找不到什么话说,就装作很懂的样子,给两人分析这些。
赵晏来这里,是李耀安给杨家的一个机会,让他在未来皇上的心里留下一点功劳。
也是李耀安信任杨家,让他负责安排赵晏回京。
杨知府没有让李耀光和赵晏洗澡吃饭,而是自己拎着他们的衣领,塞了新的路引给李耀光后就丢出了知府后宅。
“这什么意思?”李耀光爬起来,瞪着眼睛问赵晏。
赵晏赶紧爬起来,拉着李耀光就走。
走到一个墙脚下,两人蜷缩在一起。
这时赵晏才轻轻说道:“意思是让我们还照以前一样,走去京城。”
赵晏看向有了点点星子的天空,又接着说:“他派人送我们,估计更不安全,我们还是像以前一样,走吧。”
赵晏欲哭无泪,他都瘦了几圈了,还要走回京城。
两人缩在一起沉沉睡去,李耀光睡相极差,抱着赵晏的头,双腿夹在赵晏身上。
一队黑衣人刚翻了知府后宅出来,见到路边墙角下两个男子睡成这样,领头的嫌弃地看了一眼,还啐了一口。
等这队人走了,赵晏才因为不舒服,将李耀光扒拉开,再次睡去。
天亮了之后,李耀光和赵晏拍了拍灰,两人搀扶着出了永熙府。
赵晏又过上了野菜填肚的日子,只不过有一次他们碰上了一个猎户。
猎户见他们两个大男人实在可怜,丢了一只野鸡给他们。
可惜李耀光心太急,给鸡拔了毛,就串上木棍,开始烤鸡。
野鸡的内脏没去不说,还有些焦糊。
两人因许久没吃肉,还是狼吞虎咽地抢着吃完了。
这让黑衣人中的领头人看得直摇头,他们一路从北边边境过来。
本来以为十二皇子会因为李耀安的原因,在永熙府杨知府那里。
结果没看见人,今天早上调查,有人说昨天夜里有人看到墙角下的那两个男子被永熙知府给丢出来。
他们急匆匆追出来,结果就看见李耀光和赵晏抢吃焦糊的烤鸡。
“老大,听说十二皇子是个白白胖胖的胖子,这两人如此瘦,应该不是十二皇子。”
领头人点点头,带着人走了。
李耀光和赵晏兜兜转转走了有大概一个月,才走到京城。
“终于到京城了!”李耀光和赵晏已经看到了京城的城门。
两人本来互相搀扶着的,一看到京城的城门,将手中用来做拐杖的木棍子一扔,就趴到了地上。
肚子饿得咕咕直叫,两眼都泛花了。
这时一队黑衣人路过,李耀光赶忙扒拉住领头人的裤腿。
哑着声音道:“大爷给口吃的吧。”
赵晏有样学样,也赶忙拉住领头人的裤腿子。
“大爷给口吃的吧。”
领头人本来就被大皇子给骂了,正烦着呢。
有两个脏兮兮的人,还敢拉着他要吃的。
顿时火冒三丈,刚想拔刀砍人,却因为这边是京城城门,人多得很而放弃了。
他只好抽出自己的裤腿,打算带人走了。
结果李耀光扒拉得太紧,两方用力之下,领头人的裤腿都被扯烂了。
领头人青筋都暴起了,大声骂了一句娘,这才走人。
“吃的啊……”李耀光低下了头,整张脸都埋在了地上。
这时有人丢了两个用荷叶包好的馒头给他们,他们立即就拿起来啃。
赵晏抬头一看,是一队回京城的车队。
里面有个小姐正掀了车帘,向他们这边看来。
见他们吃得香,还喊自己的奴婢给了他们十个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