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农家,科举为上by唐轻寒
唐轻寒  发于:2025年02月15日

关灯
护眼

“耀安,明天我去望远县接你嫂子过来,崔家那边说清江府距离李家村远了一些,就去了望远县的宅子。”李耀明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很是温柔。
王氏他们随着李耀明说话的声音看过来,烛火下,一家人的脸上都带着笑意,很是温暖。
“好啊,回来的时候我还在想接亲的时候怎么算吉时呢。”李耀安将马绳递给跑过来的丹青,进了堂屋。
没一会儿,于婶子将热腾腾的饭菜端上来。
一家人都没有吃饭,等着李耀安回来呢。
“院长那里怎么说,崔家的人能去吗?”李耀明端了饭碗,将鸡腿夹给了李耀安。
李耀安没有再像小时候那样谦让了,毕竟现在都能吃着肉,若是都想吃鸡腿,也是能吃上的。
另外一个鸡腿,被王氏夹给了李莲华。
李莲华乐滋滋地夹起来吃掉,两只眼睛笑眯眯的,可见她有多高兴。
“院长那里答应了,还让清江府所有读书人想去的都去。”李耀安回了李耀明,这让旁边听着这话的李梁起了心思。
“那我们族学里的学子应该也能去,让他们去见见云清书院也好,他们也能去涨涨见识。”李梁不愧是李氏一族的族长,有好东西就想往族里扒拉。
“当然要带他们去,童秀才若是知道了,怕是又要一大早来找我们,让我们赶路快些去云清书院了。”李耀安说笑几句,让餐桌上的氛围愈加活跃。
“哎呀,先不说这些。耀安啊,这些天,你可不能和村里那些女孩子们接触。”
“你哥成亲了,他们的眼睛就盯着你了。曹婶子告诉我,有好几家的闺女都想嫁给你,就是怕你不答应,想做些手脚。”
“我可告诉你们两兄弟,可不许给我拈花惹草的,我可见不惯那些。”王氏强势地瞪了两个儿子,对于那些想打李耀安主意的人,他们暂时只能自己多注意。
毕竟若是他们拿女子名节以死相逼,这事可就是个麻烦事了。
李耀安也没想到,自己今年不过十四,就有人打他主意了。
大昭国有规定,女子十五、男子十六方可成亲。
李耀安周边的人,结婚也都是十八左右去了,所以,李耀安压根就没想过自己的婚事。
但这也不用太过担心,毕竟前世看的小说电视还是很多的,对于可能出现的情况,大抵都是清楚的。
两兄弟向王氏保证了,绝对不沾花惹草。
李耀安甚至说,以后自己娶妻,只娶一人,不纳妾。
这可吓着王氏了,毕竟古代还是倡导多子多福的。
李耀安在饭后,用听说作为故事的开头,说了很多大宅院里妻妾的争斗。
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听得众人都陷进去了。
门外的丹青等人都窝在那里,听李耀安说妻妾那些事儿。
最后李耀明甚至表态了说:“嗯,看来想要家宅安宁和睦,不纳妾才好。”
王氏已经不想管了,毕竟李耀安说得太真实了,这让王氏想想这事若发生在自己家,可太悲催了。
“为了利益,你争我夺并不少见。就算是普通农家亲兄弟之间,为了多二亩地都有可能下死手的。”李梁不知想起了什么,声音有些淡淡的。
各自回房的时候,众人都不再提妻妾这些事情。
只待后日吉时去接新娘子!

早上,李梁带着李耀安去跟老族长说了要带族里学子去云清书院的事情。
高兴得老族长连夸李耀安懂事,还让自己儿子拿了铜锣,满村子通知。
李耀安自己拿了一些笔墨纸砚去找了童秀才,告知了他可以去云清书院的事情。
还说当天去的人会有很多,族里的学子也会跟着去。
喜得童秀才拍掌连叫了三声好。
这可是读书人之间的盛事,能有幸参加,就是一把老骨头了又如何!
将带来的笔墨纸砚给了童秀才,李耀安就往家的方向走。
路上有些十多岁的姑娘,接二连三的出现。
有认识的同村姑娘,也有不认识的,可能是其他村的。
她们都还有些含蓄,有可能是被家里的长辈逼着来的。
有一个婶子本来站得稍微有些远,见自家的孩子不敢上前假摔,就亲自跑过来,拉住女孩,拦住了李耀安。
“耀安啊,都长这么大了。你看我家大丫也这么大了,以前你们小时候可一起玩过呢 。”那婶子满眼带笑,李耀安看向被她拉住的女孩,确认是同村的。
但一起玩过,那肯定是没有。
“婶子,我家里事多,就先回去了。”李耀安赶忙绕开这个婶子,跑了。
“你个一点用都没有的臭丫头,知不知道你要是嫁给李耀安,下辈子就是享福的。”
“老娘费劲巴拉地拦住了人,你不知道去抱住他!”那婶子直接一巴掌扇在女孩儿脸上,这让女孩儿本来还倔强不肯哭的眼泪,掉了下来。
她们李家村的这些女孩儿,虽然不是李氏一族的,但也跟着李莲华认了字的。
也知道要懂得廉耻,自重自爱的。
那婶子见自家闺女哭了,也没有再打了,吐了一口唾沫,就先走了。
在旁边看着的其他李家村的女孩儿,连忙过来安慰女孩儿。
后来大家一说,才知道都是被家里逼着过来的。
“哼,一群当了婊子还想立牌坊的。”其他村的女孩儿可看不起这些人,觉得她们既然不想来,就不要和她们抢啊。
过来干嘛,白白浪费了她们的机会。
“这李耀安长得好看,家境又好,我可是就算做妾也行的,哪像你们。挨着人家那么近,屁用也没有。”这姑娘是其他村的,听了自己爹娘的话,穿得花枝招展的来李家村想要和李耀安来个偶遇。
可惜,和她想法一样的人,太多了。
她得再想想办法了。
李家村的姑娘气得想要打她,被赶过来的虎妞看见了。
原来是虎头在不远处看见,有姑娘拦住了李耀安,特意回去找了自家妹妹过来。
虎妞和虎头一样,天生力气就大。
那姑娘气了人,还想走,直接被虎妞扯了后勃颈的衣服,摔到了一旁的草丛里。
“我们李家村的人你都敢动,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吗?”虎妞放下这句话,也不去看摔得七荤八素的人。
一双眼睛狠狠瞪了瞪其他村过来的姑娘,那些姑娘吓得花容失色,直接跑开了。
“嘿嘿,这些人,就是不经吓。”虎妞笑得憨傻,跟她哥哥很像,可他们两兄妹完全就跟他们爹一样。
李木头,可是曹婶子的儿子,可是李梁现在的左右手。
他的儿女,又岂是庸人之辈。
李耀安回家后,身上都跑出了汗。
见到门口的虎头,笑着跟他打招呼,并邀请他进屋。
虎头这些年,对于读书一事不是很上心。
李木头听取了李梁的建议,送他去学了武。
他的一身力气从此有了用武之地,他自己也很是开心。
他过来是告诉李耀安,他今年冬至成亲的,还说等李耀安考了举人。
若是要去云游,他也跟着去。
李耀安答应了,虎头走了之后。
已经先李耀明一步成亲的李耀光来了。
他带着自己的媳妇秦仙仙过来认门,还说明天可以让秦仙仙帮着莲华一起招待新娘子。
能看得出来,自他成亲之后,就很是得意。
虽然他和秦仙仙两个人,偶尔吵吵,但没一会儿又会黏在一起。
他们的感情起始与乞丐,成亲后发现他们之间能聊的话题还挺多的。
“我今日可算是见识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李耀安,狼狈逃出香粉道了。”李耀光嘻嘻笑着挖苦李耀安。
李莲华听了动静儿出来,将秦仙仙带到自己房间去玩。
“刚刚我和李耀光过来的时候,看到好多姑娘想给你当弟媳呢!”秦仙仙有点没心没肺,性子直,有什么说什么。和李莲华两个见一面,就能聊到天南地北的。
李莲华按住秦仙仙说:“我们早都知道会有这出了,耀安心里也有数。”
两人在房间里说笑,院子里都能听见她们的笑声。
李耀安白了李耀光一眼,说:“她们想要的无非就是靠嫁人过好日子,你以后可不许乱说话。”
“不然,我就出个卷子给院子,让他用来考考你们。”
这事李耀安可是能做出来的,李耀光立马收了自己脸上的笑。
李耀光正经了起来,看向矮自己半个头的李耀安道:“明天就是你哥成亲的日子了,咱们也快要去参加乡试了。”
“我有些担心自己,这次乡试后,你哥肯定要去辽远大师那边。”
“你也说过,你要去周游大昭。”
“王朝也说过,若是他考了举人,就要去京城了。”
“李耀安,若是这次我没有考上举人,可以跟着你吗?”李耀光抿了抿唇,这是他想了很久才想好的。
他不想在清江府一个人学习,也不想以后就在清江府做个夫子。
他想出去闯闯,也想为百姓做事。
以前入族学的时候,可是立过志的。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院门外也有人敲门,开门就看见了曹婶子。
王氏笑着将曹婶子迎进了院子,两个人一起去了厨房。
早上的饭食比较简单,王氏和曹婶子做了白面馒头,煮了鸡蛋。
当早饭煮好了的时候,李耀明等人也都起了。
王氏将李耀明的早饭端进了屋子,看见自家大儿子穿着自己做的新郎服,眼睛有些湿润。
仿佛在老李家的日子还是昨日,他们一家五口每日起早贪黑,看不见一丁点美好。
成日里挂念着耀安的命,像牲口一样干活,被其他妯娌嘲笑。
现在耀明都长大了,要成亲了,时间过得可太快了。
来帮忙的族人越来越多,幸好她们两个做的馒头那些都做得多,就是想着来帮忙的人,有个早饭吃。
“李耀明、李耀安,我和王朝来了!”院子里,李耀光和王朝都提着东西。
李耀安啃着馒头从堂屋里探出头来:“你们两个吃早饭了没?锅里还有馒头鸡蛋和稀饭呢。”
王朝嘻嘻一笑:“当然没有,这不是想着来吃你家的粮嘛!”
李耀光也不磨叽,直接进了堂屋,跟堂屋里的长辈打了招呼,就开吃。
王朝后一步进来,朝堂屋里面吃饭的人行了礼,再将自己准备的礼物,给了走出来的李耀明。
李耀明也没看,转身将王朝给的礼物递给身后的麦冬,让他拿回屋放好。
自己拉着王朝坐下吃饭。
旭日东升,李耀明骑上马,红色的队伍缓缓随着欢快响亮的乐声前进。
李耀安穿了一身新衣,跟在队伍里,看见前面骑在马上的李耀明高兴的脸,也不自觉跟着高兴起来。
李莲华的未婚夫王子言,也沉默地跟在李耀安身边。
王朝可爱逗他了,很是喜欢少年有些时候的无措。
逗得很了,李耀安就会给王朝一个眼神,让他安分一些。
毕竟这以后还是自家人,可不能让人欺负惨了。
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跟着去迎亲的族人比去清河府的人都还多。
县城里,在街上看热闹的老李头和老吴氏还在琢磨谁家排场这么大,这么老远都听到声了。
等人近了,豁!好家伙!这不是二房家的耀明嘛!
再仔细打量,李耀明后面跟着的好些人,不都是李氏一族的人吗?
“老头子,这今日成亲的,是二房家的耀明?”老吴氏拉了拉老李头的袖子。
老李头板着脸,扯过自己的袖子怒道:“你已经老眼昏花了吗?不是耀明是哪个?”
老吴氏被老李头的语气吓住了,垂了脑袋,不再说话。
走在大街上的李耀安等人可没人注意到老李头和老吴氏,李耀安现在正被李耀光和王朝一边一个拉住袖子让他判断谁说得对。
他们两个讨论的,还是府城的那些糕点,哪个更好吃。
李耀安有些差点被拉得有些暴躁了,就听身后王子言轻轻地说:“我觉得绿豆酥更好吃。”
拉着李耀安袖子的两人顿时放开,两人夹住王子言,问他为什么这么说?
后面七嘴八舌的,但到底李耀安是清净了些。
到了崔家在望远县城的宅子,那么短的时间就布置得十分精致。
跟上次一样的热闹,顺利地接了新娘。
崔家的人跟着迎亲的队伍前往李家村,身后属于崔念念的嫁妆,开了望远县人的眼。
十里红妆不再是说书人口中不可及的梦,它在现实中出现了。
不甘心跟来的老吴氏和老李头看得眼睛都红了。
老李头给老吴氏使了个眼色,想要老吴氏去闹一下,得些好处。
老吴氏刚想动弹,就被人抓住了手。
来人正是李木头!
李梁想着,老吴氏和老李头在望远县,那么这么热闹的时候,肯定会出来看。
看到是耀明,很有可能会闹腾,就派了李木头带人在人群里看着,务必不能让人给李耀明成婚当日添堵。
还真给李梁料到了,不止老李头和老吴氏想闹,高氏和李栋也想闹一下呢。
结果可想而知,被李氏一族的人给抓住了。
迎亲队伍出了望远县,李木头带着人,将老吴氏他们四个扭送回家。
家里的钱氏早就知道了消息,看见几人回来那狼狈的样子,直接笑出了声:“哈哈哈!你们以为你们是什么人别人不知道吗?”
“你们这么去闹,以为能讨得了什么好果子吃?”
“和李耀明成亲的,是清河崔氏的旁支,我们钱氏在人家面前,就是人随手都能碾死的蚂蚁。”
“你们不知死活去闹,我可救不交你们。”
钱氏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稍微柔和了些神色,叫了丫鬟,回房间去了。
留下老吴氏四人,瘫坐在地上。

第96章 崔念念回门
崔家本来以为李家村会是一个很脏乱的地方,哪知道道路平整,周围的杂草都没有。
田园交错,景色不错。
李家的院子居然不比他们在望远县买的宅子差,布置上也很是隆重。
更有十来个鹤发老人,早早等在了李家院子里。
放了炮竹、拜了天地爹娘,入了洞房。
酒菜上桌,崔家的人由李耀安带着和老族长、族老们打招呼。
李梁这边也过来招呼着崔家的人坐下吃饭。
崔行预坐在主桌,其他崔家的人另外安排。
后来李耀明也从新房中出来,挨个给人敬酒。
不过李耀明不愧是学医的,提前吃了自制的解酒丸,愣是清醒地回了新房。
昨日的热闹仿佛还没有结束,早上崔念念起床的时候,院子里曹婶子和王氏正在聊天。
屋门被打开,李耀明端了菜粥、小菜进屋。
崔念念红了脸,让李耀明赶紧出去,叫她的丫鬟绿芽进来。
李耀明笑了笑,乖乖出去了。
李耀安和李莲华看见被赶出来的李耀明,偷偷笑了笑。
赶忙吃了早饭,去堂屋等着,马上就能看见亲嫂嫂了。
李耀安是头一次看见自己这个嫂子长什么模样,毕竟从清河府回清江府的路上,崔念念一直是盖了盖头的。
只见一个红衣美人,端庄地走进来,带着浅浅笑意,一看就是知书达理的。
她的身后跟着一个粉衣丫鬟,手上捧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放了好些东西。
李梁收到了一瓶好酒,王氏收到了一对上好的玉镯子。
李莲华收到了一副珍珠头面,李耀安则收到了一本名家游记。
大家都很满意,王氏更是直接将镯子戴上。
然后带着崔念念出了堂屋,开了院门,迎接院长外的那些族中人。
看见崔念念,大家纷纷羡慕了。不管是昨日看见的那老些嫁妆,还是今日看见的这么一个标致人,都是以前他们做梦都接触不到的。
崔念念在李家这两天,日子过得很舒心。
王氏这里不用晨昏定省,小姑子李莲华也是个好的。
公公李梁和善,小叔子李耀安更是人品上佳。
基本上,她想做什么做什么。
崔念念回门当天,王氏准备了一牛车的回门礼。
到了望远县城崔家,将王氏给的回门礼从牛车上卸下来,李耀明特地留了空间给他们兄妹,让崔念念先进院子。
崔行预见自家妹妹进来,连忙细细打量,崔念念脸色红润。
崔行预看见她的时候,只觉得崔念念除了梳了个妇人发髻,其他的感觉还和婚前一样。
打量完自家妹妹,崔行预这才有空和便宜妹夫交谈。
吃了午饭,和崔行预约好了明天去云清书院的时间,又带回一堆回礼。
王氏这些日子,是前所未有的舒心。
大儿媳妇知书达理,还愿意教莲华世家礼仪,那是怎么看崔念念怎么觉得顺眼。
这不,王氏吃了午饭就去村口等着崔念念他们回来了。
“娘,您怎么等在村口,您上牛车来,我们快些回去才是。”崔念念远远看见王氏,连忙叫于伯停车。
搀扶着王氏上了牛车,自己和李耀明跟在牛车旁走。
王氏笑着接受了崔念念的孝心,李耀明拉着崔念念的手给她暖和暖和。
回家的时候,李莲华正在被李耀安逮着背书。
可怜她明明是姐姐,却不能反抗。她家王子言让李耀安带的点心,被李耀安给扣下了。
若是今天背不完《大昭律法》前两百条,李耀安是真的能将点心给村里的小孩子吃的。
李耀明一行人回来的时候,李莲华正好背完。她从李耀安身边夺过王子言给买的点心,跟王氏和崔念念打了招呼就跑出门了。
“怎么好像背的是律法?”崔念念转头问李耀明,一般姑娘家可没有背律法的。
李耀明,轻笑出声:“知晓律法,才能知道什么行为是犯法的。必要的时候,还能通过律法,知道自己是否被人侵害了利益,”
崔念念点点头,打算得空的时候也看看律法。
“说这些,还不是耀安想逗逗莲华?”王氏跺了跺脚,在外面那么久,手脚都冷了。
“绿芽,快弄些热水,给夫人暖暖脚。”崔念念见王氏跺脚,料想是冷着了。
李耀安也赶忙拉过王氏手,双手给她捂住。
王氏的手,冷得李耀安打了个哆嗦。
“咋用得着这么兴师动众的,耀安你快些进屋,娘一会儿就暖了。”王氏拉着李耀安进屋,生怕他冷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童秀才就来敲门了。
被吵醒的李耀安,心里直道:“果然!”
因为文会后,就开学了。
王氏赶忙给李耀安准备回云清书院要用得东西,现在李耀明的有崔念念准备了,她也轻松了一些。
等收拾齐整的时候,天光微亮。
族里的学子,都坐上了牛车挤在一起。
骑在马上的李耀安拢了拢衣服,笑了笑,拿出笛子,吹了一曲悠扬的曲子。

一行人到望远县的时候,崔家的人已经等在望远县城外了。
崔家直接租了马车,跟李家汇合到一起后,队伍更加庞大了。
李耀明带着崔行预在前方领路,有说有笑的,交流着各自的见闻。
童秀才倒是一直很高兴,见队伍因为和崔家汇合,速度稍微降下来了一些。
立马就催李耀安去和李耀明说,让他快些走。
虽然快些,到清江府的时候也是夜晚了,但若是慢了,则有可能进不了城。
李耀安打马上前,和李耀安还有崔行预说了一下,希望队伍能快些。
两人笑了笑,也理解童秀才的心,加快了一些速度。
一路上,他们还遇到了其他的书生。
都是听了消息,要去云清书院参加文会的。
“我等应登天梯而上,证明我等求学之诚心。”崔家中的一个少年人,声音太大,跟在后面的李耀安都听到了。
少年的话一出,好多人响应,还纷纷说明日早些去云清书院登天梯。
李耀安想拒绝,毕竟上次他爬上去之后,要了半条命。
后面李氏一族的人,不甘落后,也附和着说要去登天梯。
没办法了,现在反对也来不及了。
只好跟着一起登天梯,看看自己的体力是不是比以前好。
到清江府的时候,还有余晖作伴。崔家去了崔家在清江府的宅子。
李氏一族的,去了族中准备好的客栈。
一路上有好些书生在投宿,若不是族中早有安排,他们怕是也要面临住宿的难题。
他们住的客栈本来是整个都租下来的,租了三天。
李耀安和李耀明商量了一下,还是让客栈开了门,收留那些没有找到客栈投宿的书生。
李耀安三人本来可以回云清书院住的,但是想着这是一族的大事,还是留了下来,等着一起走。
众人好好洗漱了一番,一起在客栈大堂吃了饭,各自回了房间。
这是第一次,他们感受到了,在李家村外,来自宗族兴盛的好处。
寒风侵袭,李耀安穿得厚厚的,还拿了根长棍,做登山棍。
李耀光哈哈笑出了声,指着李耀安就说:“我说耀安啊,好歹也长了几岁了,难道还怕上不去?”
李耀安回了李耀光一个莫名其妙的笑。
等上了登天梯,李耀光就知道为什么了。
在天气还有厚衣服的加成下,登天梯上去的困难程度直线上升。
李耀光左右看了看,愣是找不到可以做登天棍的东西。
崔家的公子哥们,也不行了,前面的时候,还能说笑。
这登到一半的时候,就都焉嗒嗒的。
李氏一族这边,倒是参差不齐的。
有人体力好,有人和崔家的一个样。
他们倒是团结,体力好的,看顾着体力差的,油得比崔家的快些。
这登天梯上只有一个异类,那就是虎头。
他背着童秀才,拉着还想找棍子的李耀光,多承担了两个人的重量,还大气不喘一个,看起来根本不累的样子。
鹤立鸡群,压根不像读书人。
“唉,老了老了,要是我和你们一个岁数,我肯定要和你们一起走上去。”童秀才有些惋惜,刚上了几百梯,就不行了。
若不是李耀安扶住了他,可能他就要摔下去了。
后来李耀安喊了虎头过来背他,他也同意了,就怕自己拖累了上山的速度。
登天梯上,火把明亮,远远看来,就像有一条火龙在游荡。
在登上顶峰的时候,刚好天光破晓,看得人心中顿出万丈豪情。
李耀安数了数人数,发现不大够,看来有人掉队了。
崔行预那边不数都知道,有人还没有上来。
李耀安连忙找了虎头,让他去看看,崔家和李氏一族的,能带上来的就带上来,上不来的去后山坐牛车。
虎头笑着点头应下,又开始下山找人去了。
他们这么多人,只有虎头的体力好像用不完一样。
在他们一行人缓着气,看完日出的时候,虎头也将掉队的人送到了山顶。
“兄台,拉我一把,谢谢。”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李耀安朝登天梯下看去,原来是王子言。
他一个人闷头走,穿得衣服也不是崔家样式或者李氏一族样式的。
虎头就没注意,他愣是自己一个人爬了上来。
等终于还有一点点的时候,撑不住了,直接趴在了台阶上。
“谢谢……这位兄台了。”等王子言借着李耀安的力气上了台阶,抬头道谢,就看见了一张至少现在不想看见的笑脸……

第98章 文会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李耀明和李耀安都忘记了王子言这么个未来妹夫是个读书人,很有可能也是要来参加文会的。
更想不到,被人逗两下就脸红的他,还想着登天梯上来。
更更没想到,他居然还上来了,虽然只差几步。
李耀安将他拉上来,无视他尴尬的神情,将自己装水的竹筒给了他,让他喘喘气,歇一下。
铜锣声起,云清书院的大门发出大大的吱吖声,向两边打开。
有云清书院的夫子站在大门中央,朝众人行了一礼后高喊道:“云清书院文会开始,请众学子有序入内!”
众人很快排成了两队,陆续进入。
各个学舍外面,都放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讲师的名字和所讲的知识。
外面的亭子是辩论清谈的地方,竹林那边则放了很多棋盘还有一些乐器。
跑马场那边则跟以往一样,跑马射箭不改,只是加了投壶。
一进来,崔家和李氏一族的人都分开了,各自去找自己感兴趣的。
李耀明要照顾崔行预,李耀安则跟着童秀才,方便照顾他。
童秀才专门去听了算数课,他于这一学问上,都是自己摸索,想要教导他人,还差些火候。
为了以后好教导族学中的孩子,童秀才第一站就去了算数课的讲堂。
李耀安带着虎头跟随,让李耀光看着这些族中来的人。
李耀光还想着找王朝呢,听了李耀安的话,也明白现在可不能光顾着自己玩。
族中来的人当中,还有几个是刚进学来涨见识的。
怕他们和别人起冲突吃亏,还是要去看着一些才好。
李耀光匆匆走了,抓住几个乱跑的家伙,去了讲《三字经》的讲堂。
童秀才听了算数后,又去听别人辩论。
辩论的题目居然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换了个地方,这边辩论的是:商人于国家之利弊。
这个正常些,童秀才也想听听,就跟着李耀安找了个位置坐下来。
他们这边的三个人,坐下来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因为众人中间站了一个人,正在高谈阔论。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