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农家,科举为上by唐轻寒
唐轻寒  发于:2025年02月15日

关灯
护眼

王朝和李耀光认命地跟着卷,王朝在李耀安不在的时候长的肉,也在卷的过程中,逐渐减少。
端午佳节前两天,云清书院放假了。
众学子终于可以好好放松一下了,毕竟这两个月李耀安回来后,学习氛围堪称恐怖。
夫子看着他们的眼神,使他们拼命向李耀安看齐。
每天想睡个懒觉都不行,想逃避一些夫子的课也不行(比如负责骑射的夫子)。
现在终于能回家好好休息一下,纷纷跑得飞快。
李耀安将自己的包裹系好,牵了马出来。
有了马,他今天晚上就可以到家了。
李耀光为了快些回家,跟书院租借了一匹马。
毕竟他和李耀光同乘一骑的画面太美了,让人不敢想象。
王朝则是有人驾了马车来接,根本不用自己骑马回去。
李耀安和李耀光骑马,跟在王朝马车旁边。
王朝撩开帘子,几人时不时交流,拌拌嘴。
到了山脚下,李耀安看见了一个想了很久的人。
他的大哥李耀明!
李耀明在云清书院的山脚下,疑似接弟弟放学。
李耀明已经年满十八,在王氏嘴里快要二十岁了。有些人在他这个年龄,都有的当爹了。
这次若是李耀明回家,李耀安都能想到,他娘王氏会推了所有的活,只为了给他哥找个媳妇。
李耀明的外貌相比几年前,改变了一些。
他的身高按照现代来算,大概有一米八了,看样子好像还能长。
他整个人就像一颗松柏,坚立挺拔,长得也很是俊朗。
在看见李耀安他们之前,有些生人勿近,但在看见他们之后,就笑着打招呼,仿若从未离开。
还是以前那个照顾着所有人,有礼的少年。

李耀明的回来,让几人大为惊喜,并约好了下次一起吃饭。
李耀明走到不远处的一个店铺里,牵了自己的马出来。
马上面绑着好几个包裹,脖子上还挂着一个药箱子。
一张马脸很是生动地鄙视着李耀安和李耀光,有种欠揍的既视感。
李耀安和李耀光看着这匹黑碳一样的马,实在想不出为何李耀明要买这匹马代步!
在回李家村的路上,李耀光拿这个问题,问了李耀明。
李耀明沉默了几秒后,回答:“当时,它受了伤,被关在一边。我心生不忍,就买了它,给它治好了伤。”
其实是这匹马在马群里四处挑衅,然后被群马攻击。马商觉得这匹马活不成了,就打算关在一边,等两天得空了,将它卖给餐馆。
李耀安见气氛有些不对,立马转移话题:“大哥,莲华定亲了。你过几天可要好好去看看王子言,不要因为他是王大夫的孙子就放水哦。”
李耀明一听,当即就答应了,还说要好好查查他的人品。
几人出了府城,就快马加鞭往李家村赶。
终于在傍晚的时候,到了家。
看着新建成的家,自己的屋子也一直都收拾得好好的。
床上铺着好好的棉被,屋里看起来被好好打扫过,没什么灰尘。
打开衣柜,里面还放了好几身新衣服。
李耀明的心,就像泡在暖洋里,温暖极了。
“哥,你回来了!”莲华进了屋子,看见李耀明,眼睛都亮了。声音中的惊喜,让跟在后面回家的李梁和王氏都很是震惊。
他们连忙进了屋子,看见李耀明,将他细细打量了一番。
王氏走上前,想抱抱李耀明,但又顾忌着李耀明已经长大了。
只能笑着拉了他的手,询问近些年的情况。
李梁则上前拍了拍李耀明的肩膀,对如今的李耀明,那是满眼的骄傲。
今天晚上,王氏专门让李梁杀了一只老母鸡烧来吃。
炒了好几道菜,甚至李梁还拿了自己埋在土里的酒。
一家人团团圆圆吃了饭,又在院子里聊了好久,这才各自回屋。
第二天一早,李耀明给了众人一个重磅消息,也打了王氏一个措手不及。
那就是,李耀明有了喜欢的姑娘。
那姑娘门第比自己的高一些,但还是希望王氏和李梁去给自己提亲。
姑娘名叫崔念念,是名门崔氏的旁支。前几天跟着她的父亲,一起来了清江府,查看他们族里的生意。
“你们是怎么认识的?”王氏镇定了下来,心中思考着该怎么办。
“我跟着师父(辽远大师),在外面义诊的时候。她家里的祖母生了病,我跟着师父去她家。”
“一来二去就认识了。”
“她很是端方,说话也很有条理。我看着她,便心生欢喜。”说着说着,李耀明居然脸红了。
王氏看着自家大儿子这般模样,便知道,崔家是非去不可的了。
自己这个大儿子,为了家里自小便吃够了苦头。
寒冬腊月的还要在望春堂忙活,好不容易有个喜欢的姑娘,作为他的娘,自然要尽力为他争取的。
李梁想的和王氏差不多,恨不得现在就去外面打听打听,再置办一些上得了台面的东西。
这时李耀明又阻止了众人外出的脚步,将自己拿回来的几个包裹放到了桌面上。
他打开其中的一个包裹,里面放着两个精致的盒子。
两个盒子里都是精美的首饰,这些首饰都是这些年他用他看诊的诊金买的。
王氏的首饰以简朴为主,主打的就是一个日常。
李莲华的首饰则要俏皮漂亮许多。
给李梁带的,则是一把贴身可用的匕首,削铁如泥。
李耀安则收获了一本练字帖和一本孤本。
众人收到东西,都很是感动,感动于在外的李耀明,一直都惦记着他们。
王氏和李梁将东西收好,急匆匆出门了。
李耀安则去了书房,准备画上一幅画。他的画经过这些年,算是小有名气的。画了以后盖个章,拿给李梁他们提亲的时候用,应该不算掉价。
几天之后,李梁去府城给崔家递了帖子。
崔家这边,崔念念很是心喜,放下了心中的担忧。
毕竟自家不是清江府本地人,她怕李耀明的爹娘会有诸多顾虑,而不打算让李耀明娶她。
崔父拿着帖子来到崔念念的面前:“念念啊,那李家如今虽小有资产。李氏一族也看着在奋力发展,但始终是乡下人,你若是真嫁到他家,日子怕是有些艰难。”
这时崔念念的娘,陈氏进来,听到崔父这话,连忙道:“那李耀明,咱们都是见过的。人长得好,又懂礼,还是辽远大师的高徒。”
“就算家世差了些,也没什么妨碍。”
“这些天,你四处打听他们李家,不也觉得还行吗?”
陈氏那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
自家闺女想嫁的也不是什么无名之辈,人品才学,就是在崔氏一族中也算出挑的。
崔父投降了,连声说了几个好字,这才终止了陈氏的念叨。
崔念念倒是越听越欢喜,求了阿娘一起来,就是好。
否则阿爹一个不满意,自己就不用想着嫁给李耀明了。
崔父回了帖子,第二天王氏就请了官媒,带上李梁和李耀明一起去了崔府。
李耀安和李莲华被留在了家里,难得的两人一起背了背篓,像是以前一样,去采药草了。
崔府,看见李梁和王氏的崔父放下了心中的一个疙瘩。
本来想着李耀明的爹娘都是乡下人,应该是胆怯拘谨的那种性格或者吵闹不知礼的。
哪知道,王氏长得很是秀美,一言一语也很是轻和。
李梁看着也很是周正,一双眼睛没有刻意躲闪,也没有提溜乱转。
说话不疾不徐,时常带笑,给人一种很是亲近的感觉。
崔父和陈氏都很惊喜,陈氏更是暗示奉茶的丫鬟,叫了崔念念出来。
崔念念甫一出来,王氏的眼睛就看过去了。
小姑娘已经及笄,穿了一身淡黄色的衣服。出来的时候,带着浅浅的微笑,莲步轻移。头上的簪花流苏,小幅度随着她的步伐摇晃。
一看就是自家高攀了!

王氏见崔念念走过来,立马将自己手上戴着的玉镯子取下来,送给崔念念。
这镯子是王氏所有首饰中最贵最漂亮的,也是李耀明买给她的。虽然王氏很是喜欢这个镯子,但为了不丢李耀明的脸,特地拿了出来,准备送给崔念念。
崔念念看了看自己的爹娘,见他们含笑点头,就接了过去。
这就是浅浅表达了,两方都有意愿接亲。
王氏见崔念念接下了,这才放下心来,这证明他家儿子将娶到自己喜欢的姑娘了。
王氏笑得见牙不见眼的,拉了崔念念的手,连声道好。
崔念念见李耀明的娘喜欢自己,那也是稍微安心了些,毕竟以后是要一起过日子的。能好好过日子,一家人和睦,总好过硝烟四起来得好。
双方约定了时间,请官媒上门来提亲。
毕竟崔父来清江府也不只是为了女儿的亲事,还有族中的生意。
要是李家请了媒人来,他们家做主的人不在,那就不妙了。
后面的纳采问名很是顺利,李耀明更是亲自去抓大雁。
连王朝等人提议一起去帮忙,都没要,直接一个人去了。
两天后,还真给他捉住了两只回来。
也是他运气好,大雁还没有飞走。
捉回来的大雁,被单独关在了一个鸡笼子里。为了方便照看,李耀明还将大雁移到了自己屋里。
时不时看上几眼,力求大雁在纳吉的时候,还是精神的。
王氏在问名后,就亲自将双方的生辰八字拿到佛光寺合婚。
得到的结果是佳缘天定,喜得王氏脸上的笑容都没有下来过。
更是在府城买了很多好东西,用作聘礼。
合好了八字,就是纳吉。
王氏和李梁将纳吉和纳征一起进行。
为此李梁在王氏买东西置办聘礼的时候,则去买了些上好的良田,还在府城买了一座宅子一家铺面作为聘礼。
因为李梁以前是在孙氏牙行做的中人,孙家兄弟两个都很照顾他。
所以,李梁是找的孙氏牙行交易。
并且都不用李梁去看,就知道良田的好坏。
毕竟以前踩点,踩得很是勤快,府城这边也没有放过。
对于铺面和宅子,李梁倒是去看了看,觉得都很好,就当天定下,并去衙门过了户。
孙氏牙行也是能干,近些年从县城干到了府城,还在府城立了足。
不然李梁想在府城买铺面宅子,真的很不方便。
对于李家的动静,崔家这边也得到了消息。
崔父心中最后的那一点成见也没有了,毕竟李家很是诚心。
李梁带着王氏和李耀明将一对大雁还有王氏准备的聘礼送到了崔府,并告知了合婚的结果是佳缘天定。
四个长辈聚在一起,商量了婚期。
定在了明年的正月十六,毕竟李耀明今年十八,崔念念今年十六,都已是嫁娶之年了。
王氏还单独拿了一块玉佩,两块儿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圆形。
李耀明和崔念念一人拿一半,这就是二人婚约的信物。
这玉佩还是昨天晚上李耀明拿出来的,上面雕刻了翠竹和顽石,是李耀明自己一点一点雕刻出来的。
可谓是心意满满了。
崔家也准备了好些礼物,除了一些首饰珍本,就是一些婚宴上能用的东西。
一看就是为了让自己女儿出嫁能更体面些,王氏见了直说:“可怜天下父母心!”
陈氏这边在收拾李家送来的聘礼时,看到还很是精神的大雁,心中就很高兴。
毕竟这代表了李家对崔念念的重视。
李家的聘礼中,还夹杂了几幅山水画,陈氏一看印着的名字,更是大吃一惊。
立马将这几幅画亲自抱在怀里,去找了崔父。
“老爷,你看这画真是黄粱居士画的吗?”崔父急忙将画展开,盯了好久才道:“是真的,居然是真的!”
黄粱居士的画,在他们那里一画难求,主要是画得比较写实。
一幅画在他们那里能卖上一千两银子一幅。
李耀安大概一年出个两三幅画,在永熙府的时候,更是没时间画。
他自己每次只得个一二百两,却不知道,别人买了转手能得一千两。
李耀安自己都不知道,因为他的画,他哥的聘礼档次提升了。
就算崔父回族里说起来,他们族里的人也会觉得很是体面。

二房这边,李耀明回来了还定好了亲,自然是热闹高兴的。
老李家那边,李耀祖也准备了再次去考秀才。
钱氏当然也想成为秀才娘子,甚至成为官夫人,自然是百般支持李耀祖的。
为了李耀祖能更好地考秀才,更是买了好多好吃的,还去药店买了人参等大补之物。
李耀祖则天天待在书房,更是直接在书房住下,拒绝钱氏的接近。
为了自己官夫人的目标,钱氏忍了,更是张罗着,将书房布置得很是舒适。
“相公,我让阿奶炖了雪梨银耳汤,你喝了润润嗓子。”李耀祖站在窗前,正拿着一本书在看。
眼睛没有从书本上移开过,只是淡淡回了钱氏一句:“嗯,你放下就出去吧。”
钱氏见李耀祖用功读书,也不恼李耀祖如此的态度,还笑着唉了一声,出去的时候还轻轻关上了房门。
李耀祖在钱氏出去后,放下书,轻轻哼了一声。
端着雪梨银耳汤,慢慢喝了起来。
钱氏从李耀祖的书房出来,老吴氏就急忙抓住钱氏,轻声问钱氏话:“怎么样,耀祖有没有好好读书?”
钱氏现在的脾气倒是好,笑着点了点头。
两个人这才放轻了脚步声,去了院子里。
“你这肚子有反应了吗?咱耀祖可是大房唯一的儿子,你得抓紧些。”老吴氏抓住钱氏的胳膊,一脸的严肃。
若不是钱氏家里有钱,他们现在都靠钱氏养着,老吴氏早都要抓着钱氏天天催了。
高氏这边见有老吴氏打头阵,就装好人,每次都悄悄跟钱氏说不急。
从而得到了很多好处,至少现在她可比老吴氏有钱。
钱氏不耐烦地挥开老吴氏,压着声音怒喝道:“这事儿不得看你孙子,咱能指望我一个人!”
“呸!”
钱氏呸了老吴氏一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袖,就去了厨房。
厨房里,高氏正在炖老母鸡。
钱氏从怀里,掏出一根用手帕包着的人参,直接丢进了母鸡汤里。
看得高氏笑着说:“还是我儿媳妇知道疼人,这人参可是好东西。”
“等耀祖吃了,考了秀才,咱儿媳妇也是秀才娘子了。”
这话刚好拍对了马屁,喜得钱氏将自己头上的一根银簪子,直接丢到了高氏的面前。
高氏也不生气,反而笑着将银簪子捡起来。
用自己衣袖擦了擦,连忙放到了怀里。
这可不能让老吴氏看见了,高氏可不敢跟老吴氏呛声。
这些个财物,待会儿拿到屋子里放好,以后等老吴氏死了,再拿出来戴。
这样才万无一失,没有人和她抢呢!
钱氏鄙夷地看了高氏一眼,回了自己的房间,等着开饭。
吃饭的时候,李耀祖这才慢悠悠从书房出来。
老李头已经坐在了首位,他自然而然的坐到了老李头的走手边。
“耀祖啊,你这次争些气,好好考啊。等你考了秀才,咱家就能买人回来伺候了,到时候你娘和你奶她们都可以歇息,好好享享你的福了。”老李头乐呵呵的,想着能使用奴婢,他以前弯的腰,就能直起来了。
李耀祖对着老李头淡淡点了点头:“好的,爷爷。您放心,孙儿这次必定不负所望。”
前两次着实是李耀祖倒霉,碰到的要么就是题有些偏,要么就是主考官讨厌他的文风,这才没考上秀才。
以前就说过了,李耀祖读书其实还是有些天份的。
就是写的策论言而无物,文风又偏好华丽。
现在经过沉淀,无意外的话李耀祖多半是能考上秀才的。
“来,耀祖,这人参是个好东西,你快吃了补补。”老吴氏将母鸡汤里唯一的一根人参直接夹给了李耀祖。
“谢谢阿奶。”李耀祖将人参接了过去,几口就吃完了。
钱氏给李耀祖舀了一碗老母鸡汤,还将两个鸡腿都撕下来给了李耀祖。
李耀祖只是对钱氏淡淡“嗯”了一下,就接了过去。
通过这些天的食补,李耀祖流鼻血上火了。
高氏连忙去请了大夫,大夫号了脉,开了些药,嘱咐饮食上清淡些。
这浅意思,老吴氏一听就明白了。
“你这下贱的贱蹄子,不下蛋的母鸡。你给我家耀祖吃那么多大补的东西,咋不知道问问大夫!”
“你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这下,耀祖明天考试可咋办!”老吴氏挥手就要打钱氏。
钱氏可不是个受气的,立马抓住老吴氏挥过来的手,骂道:“你个久久不死的老王八都不知道,还指望我知道!”
“这李耀祖不过就是流了些鼻血,擦掉不就行了!”
“至于这么大惊小怪!”
老吴氏见打不到人,对骂也讨不到好,当即坐到地上,拍着大腿说自己命苦。
可惜,老李头和李耀祖在屋子里不出来。
一个躺着,一个坐着,听见外面的吵闹了,就没打算出来管的。
高氏则怕被殃及池鱼,早早收了饭桌去了厨房。
所以老吴氏这一出,根本就是白唱了。
李耀祖去考秀才,上火的难受还是影响了他。
这次虽然考上了,却是最后一名。
幻想中的前几名没有了不说,只得了这么一个最后一名。
老李头则不管李耀祖是不是最后一名,他朝钱氏拿了银子,就去牙行买人去了。
钱氏想着以后有人使唤,叮嘱老李头给她买个丫鬟,就给了老李头一百两银子。
在这一天,老李头终于听到了别人毕恭毕敬地唤他老太爷。

老李头买了三个人回去,一个丫鬟,是给钱氏。
一个小厮是给李耀祖的,还有一个中年男人,是给自己的。
剩下的钱,他装进了自己的腰包。
回到家里,看着只买了三个人,钱氏没有说什么。
因为老李头很滑头,他给钱氏买的丫鬟,长相不怎么样,绝对不可能让李耀祖给看上。
光是这一点,钱氏就不想跟老李头计较剩余的钱。
高氏和老吴氏甚至是李栋,都以为自己有人伺候了。
以后上街,身后跟个人,那多威风。
可老李头却从没有考虑过他们,甚至连一个厨娘都没有买。
还让老吴氏吩咐高氏做下人的饭。
李耀祖自己有个书童了,表面上云淡风轻,实际上心里面高兴极了。
毕竟李耀明和李耀安可没有下人伺候。
可李耀祖不知道,李耀明在定亲后,就想着家里轻松些。
正准备跟家里商量买人的事情。
李耀祖心中得意,没有注意到钱氏看着他不怀好意地笑着。
当天晚上,他还想去书房的时候,被钱氏抓住了胳膊。
他奋力想要挥开钱氏的手,可惜力量悬殊。
被钱氏打了一巴掌,愣住后,被钱氏拖回了房。
这么大的动静,天色也才暗,众人都没有睡觉。
大家当然都听到了,但为了各自心中的小九九,就都没有管。
毕竟他们想管也管不住。
“爹也太过分了,咱们两口子为了这个家,付出了那么多,居然也不给咱们买个人使唤,只顾自己享受!”高氏和李栋说着悄悄话。
李栋心中也有些不平,但到底没有底气。
他手中没有钱,吃住都靠钱氏。天天什么活也没有干,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
以前在李家村的时候,他心中但凡有怒火,随时就发了。
想种田的时候去种田,想去打短工的时候,打打短工。
有时候去河里抓点鱼,买二两酒,吃了能高兴一天。
可现在吃的比以前好,住的比以前好,就是不高兴。
高氏见自家男人不回自己,也懒得再费口舌。
只能咽下这口气,没办法,财不能外露。
她的小金库,可连李栋都不知道,这可是以后她的保障。
这边李耀祖感受到了莫大的屈辱,他打算先去其他地方经营人脉了,等他经营好了。
钱氏这个该死的女人,就等着被他千刀万剐吧!
李耀明这里一大早就去府城买人了,他的提议大家都同意了。
家里修建的房子,还有地方,完全够住的。
李耀明出村子的时候,碰到了李耀光。
他就像是在逃命一般,疯狂地跑路中。
后面他娘拿了扫帚在追他,一副想要把他打得不能自理的样子。
李耀光看到李耀明,立马就请求李耀明将马让给他逃命。
李耀明还没回答呢,他就抢先骑上马,先跑了。
徒留他娘在后面大骂兔崽子。
等李耀明出了村,在拐角的路上,看见了等在那里的李耀光。
原来今天这一出,是因为李耀光他娘给他安排相看,通知他去,他没有去,放了人鸽子导致的。
他娘在县城,给他看中了一个举人家的女儿,他李耀光可不喜欢娇小姐。
所以他娘约了举人娘子去吃饭,他直接就跑了。
这才有了今天早上这出。
“你看都没有看过人家姑娘,就凭着想象就否决,这不好吧。”李耀明倒是觉得这样不妥,劝解劝解李耀光。
李耀光今年和李耀明同岁,李耀光他娘见李耀明定亲了,就想着赶紧给自家儿子也娶个媳妇,好抱孙子。
哪知道李耀光这么折腾,她千方百计和人举人娘子搭上关系,也查了人姑娘的德行。
结果李耀光全给她毁了,打点这些,她可花了不少银子呢!
李耀光跟着李耀明到了县城,两人分开。
他自顾自去了一家茶馆,打算听听人说书,喝杯茶,自在自在。
哪知道,才走到一边的巷子,打算抄近路呢,就被人套了麻袋。
等他重见光明的时候,看见了一个姑娘,坐在板凳上,一脸的不善。
根据姑娘的装束年龄看起来,应该及笄不久。
长得很是可爱,但现在的行为可不可爱!
李耀光活动脑筋,他最近只得罪了一个姑娘,那就是举人家的小姐。
这和他娘打听的完全不一样啊!
他娘明明说,举人家的这个小姐是个贤惠善良的。
什么琴棋书画,针织女红那是全都会的。
但李耀光看着眼前敢套人麻袋,强拐民间男子的姑娘,可以肯定,他娘被骗了!
“不知秦姑娘,将我绑来,所谓何事?”李耀光被绑着,自然不敢乱叭叭。
识时务者为俊杰,他还要命还要自己的前程呢,
“不要装傻了,李耀光!”
“你知道我是谁,那你也知道我想干什么!”
“我摆明了说,我看上你了,你不娶也得娶!”
秦姑娘强势极了,李耀光干脆先不说话先。
他就不信,这秦姑娘会关死他!

秦姑娘的爹娘,对自家闺女还是有些了解的。
在李耀光快要因为憋尿而憋死的时候,他被解救出来了。
李耀光没来得及跟秦举人夫妻打招呼,问了茅厕的方向,就狂奔而去,留下其他人一阵静默。
好一会儿,秦举人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对自己的宝贝女儿说:“闺女啊,你把人抓来是想成亲的,你关了人大半天,连茅厕都没让人去过?”
秦姑娘脸红了,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对,支支吾吾道:“还不是他不肯松口,他松口了,我不就给他松绑了嘛。”
秦夫人看着这父女两个,叹了一口气。
她在听到自家闺女想要嫁给一个穷秀才的时候,就四处打听李耀光了。
觉得这李耀光不错,就让人在李耀光他娘那里说了些关于自家闺女的好话。
果然李耀光他娘,自己送上门来了。
她还打算等李耀光和他娘一起在县城吃饭的时候,再好好打量打量李耀光的。
结果李耀光没来,她还想着就这样,给闺女重新找呢。
午饭后就听说自家闺女一直待在柴房,这才发现不对。
喊了秦举人一起过来,就看见了被绑着的李耀光。
秦夫人吩咐了人赶忙去做饭,等李耀光去了茅厕,准备走的时候,被“请”去了大堂屋吃饭。
秦举人和秦夫人带着秦姑娘已经云下了。
“李公子快坐,快用些饭。”秦举人看见李耀光过来,站起来,笑着让李耀光坐他身边来。
李耀光也是真的饿了,而且这秦家明摆着不让人走。
李耀光一屁股坐下,端了饭碗就吃。
因为秦举人一家都是吃了午饭的,坐在这里,也不过是想要和李耀光聊聊罢了。
“李公子,真是对不住,小女被我惯得有些急性子。这次绑了公子,实属不对。”
“仙仙快跟李公子道歉!”秦夫人一边说,桌子下的脚踢了秦姑娘一脚。
秦姑娘抿了一下嘴,才张口道:“李公子对不起,我不该绑你。”
“但是,我是真心想嫁给你的!”说着说着,秦姑娘就激动了。
“仙仙!”秦夫人沉着脸,喊了一声。
秦姑娘立马就乖乖坐下了。
“李公子,你也到了该成婚的年龄了。”
“若是我打听得不错,你应该没有喜欢的姑娘,也没有婚约。”秦夫人微笑着对李耀光说话,语气温柔。
李耀光放下饭碗,看向秦夫人,想看看秦夫人接下来怎么说。
秦夫人心中稍稍放松了一些,接着道:“我们家只有仙仙一个女儿,仙仙还有一个兄长,在京城工部任职。”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