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长的嘴角慢慢翘了起来,又笑着和童秀才寒暄,听说三人都中选了,笑容就收不住 了,连声道好。
李梁带着王氏和李莲华来到牛车这里,将自家的好大儿和幺儿看了又看。
王氏连声问:“还好吗?你们两个怎么样?有没有生病?肚子饿没有?渴不渴?”
李耀明下了牛车,垂下头道:“爹!娘!你们将耀安交给我,我没有照顾好,让耀安生了病。”
李耀安怕爹娘说什么伤人的话,连忙说:“这不能怪大哥,谁都没有想到要自己爬山,不能别人帮忙。”
“我身体本来就不好,还喜欢逞强,这才累了些,生了病。大哥十分照顾我,这几天喝了药,已经快要大好了!”
李梁将李耀安从牛车上抱下来,放到自己背上说:“你们都是好孩子,没让爹娘失望,咱们回去吧,你娘给你们炖了鸡呢!”
王氏拉了李耀明,轻轻拍了拍李耀明的背。李莲华则给了李耀明和李耀安一个大大地笑容,举着火把,走在旁边给照明路。
有人说,吾心安处是吾家。
李耀安将头靠在李梁宽厚的背上,觉得这句话是对的
第54章 令人震惊的李雪华
清晨的阳光已经将屋子给照的十分亮堂了,李耀安洗漱完,王氏让他喝了小米粥吃了个鸡蛋。
李耀明一大早已经跟着李梁去了县城,说是去看看王大夫。
王氏拿了一筐子鸡蛋和一包红糖,让李耀安给童秀才提过去。
“阿娘,快点!快点!咱们还要去祠堂那里收成衣那些,拿去县城呢!昨天炼红裳那边就来人说了,有人今天要来拿婚服的!”
李莲华动作麻利地将背篓背上,匆匆喝了口水,就往外跑。
王氏连忙跟李耀安说:“饭在锅里,中午你自己在家热一下,我们都要晚上才回来!”
王氏说完就跑,这风风火火的,可见县城的店铺生意有多好。
李耀安慢悠悠吃了饭,洗了碗,拿了给童秀才的鸡蛋红糖就出了门。
这鸡蛋红糖是用来感谢童秀才的,感谢他对他们兄弟两个的教导,还有这次去云清书院的辛苦。
王氏在人情往来上,从来都是谨慎的。
自从搬出来后,村里族里对他们一家都很是照顾,更何况,李梁想要当李氏一族的族长。
这人情往来上就更是得小心谨慎了。
村里今年已经秋收了,一些野果子也熟透了。待会儿见了童秀才,还可以去摘些药材,再摘点野果子。
等晚上莲华回来,必定十分开心。
想着想着,李耀安自己的嘴脸先翘了起来。
如今的日子,对于李耀安来讲是十分舒心的。
到了童秀才家,童秀才正在书房自己读书。
这几天他给族学放了假,没有学生来,他就想安静看看书。
李耀安被童秀才媳妇迎进门,叩响了童秀才书房的门。进去的时候,李耀安看见了童秀才手中的《论语》。
李耀安有些意外,毕竟《论语》童秀才早已经倒背如流了。
李耀安对童秀才行了一礼,道明来意。
童秀才却有些欲言又止,李耀安询问了,他才说:“我年轻时曾听闻云清书院的大名,但总觉得自己差人一等,而没有去应试过。”
“那天我站在台阶上,远远望着云清书院的房顶,却始终没有勇气再上前。”
“云清书院是我们大昭国排名前十的书院,我心向往之。”
“那可是众多大儒才子待过的地方,我实在不甘心从未进去看过。”说到这句话的时候,童秀才语气稍微有些激动,语速也加快了些。
说完了这句话,童秀才又打量了一下李耀安的神色,见他没有任何不屑的意思,才放缓了声音道:“我想着,等你们去云清书院上学的时候,可否让我跟随进去看看?”
李耀安懂这种心情,就像前世有一个只考了大专的同事,她就是想进北大清大看看。
但是很可惜,要么没时间,要么没钱去首都。最后好不容易站在北大门口,却因为心里莫名的胆怯没有进去。
她认为自己就算再努力也不可能作为学生进去,虽然她从小到大就以成为北大清大的学生而努力,但学习成绩实在不好。
就算后来她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公司的高管,但也从未有勇气踏进北大清大的校门。
不知道是不甘心,还是什么别的缘由,她站在门口看了很久很久,久到太阳已经下山。
作为偶然看见她在北大门口徘徊的李耀安,看见如今的童秀才,尽然觉得,在这一刻,又看见了那张早都遗忘在记忆中的脸。
李耀安的脑子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在一个公司遇到的人,明明一起待了一两年,但在离开那个公司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会忘记一些那个公司人。
就像是李耀安的大脑将自己认为不重要的人,划分出来,直接删除了。
李耀安答应了童秀才,云清书院的学子在入院那天,只允许一人来送。
刚好李梁送李耀明,送他的名额可以给童秀才,圆他的一个梦。
从童秀才家出来,回家拿了挖药材的工具,就一个人往山脚下的方向走。
刚走到山脚下,就看见了一个身影蹲在那里。
等走近一看,就看见是李雪华。
她在树下,蹲着用树枝默写《论语》。
李耀安本想忽视她,去其他地方采药材。却被李雪华给喊住了:“栓子,你能陪我一下吗?”
她的声音有些轻,小声而又怯懦。
李耀安到底还是动了些恻隐之心,走了过去。
见李耀安过来,李雪华开心地笑了笑。
她的身体很是瘦小,头发枯燥发黄,一张脸就一双眼睛在迸发喜悦的时候好看些。
等李耀安走近,她连忙让李耀安帮她看看自己默写的《论语》有没有错字之类的。
李耀安一目十行地看完,告诉她没有。她高兴地好像吃了糖。
然后她将地面弄平整了些,接着默写《三字经》。
看着现在自信而又高兴地李雪华,李耀安为自己能投身为男儿身感到庆幸,又为这个时代的女性感到可悲。
李雪华的《三字经》也默写完毕了,李耀安看了,没有一个错字。
据李耀安得知,莲华其实没有怎么教导她们,毕竟村里族里的女孩们总有很多活要做。
更别提,处在老李家生物链最底端的李雪华。
这么说,李雪华其实并没有怎么跟着李莲华学习。
但现在能将《三字经》和《论语》默写得一字不差,这就很能看出她的天资了。
这要是在现代,妥妥一个大学生苗子。可这是古代,连一个女官,一个女学都没有的古代。
这里的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一生都是别人的附庸,更不用说,李雪华,只是老李家大房养来换聘礼的。
见到李雪华对知识的渴望,李耀安不忍心拒绝那双求知若渴的眼睛。
只好回答李雪华对于《论语》和《三字经》中的一些释义和她的一些疑惑。
两人一人问,一人答,还不忘采药材和摘野菜野果子。
中途李耀安还将打包出来的两个白面馒头和两个鸡蛋分了一半给李雪华吃。
夕阳西下的时候,两个人要分别的时候,李雪华笑着对李耀安说:“有些时候,我真想当你的亲姐姐。栓子,你是这个世界上唯一愿意听我说话的人。谢谢你,栓子,我今天很开心!”
夕阳下的女孩子看起来很是单薄,她背着沉重的背篓,先一步出了山。
李耀安一直都是知道的,几个堂兄弟堂姐妹中,只有李雪华最不受人待见。
李耀明和李莲华把她归为大房的人,从不愿怎么搭理。若不是族里让李雪华跟着读了一阵书,李莲华也不会去教李雪华。
其他房的人,也看不上她,村里族里的人也有些讨厌老吴氏的人,不准孩子们跟她玩,加上她成日里干活,就更不会有人和她玩了。
所以说李耀安是唯一听她说话的人,还真是这样。
第二天的一大早,李梁已经带着王氏和李耀明去了县城。
留下了李莲华和李耀安两个人,今天李莲华是有任务的。
她需要在下午的时候,给村里族里的女孩们讲课。
李莲华等李梁他们一走,立马就跑到李耀安的房门那里大声喊李耀安出来。
李耀安无法,放下练习了一半的字,开了房门。
打开房门,只看见李莲华讨好的笑,一看就是没憋好事。
李耀安无奈一笑问:“有什么事要我做?”
李莲华嘻嘻一笑道:“这不是今天下午该我讲课了嘛,我实在不知道该讲什么了?”
李耀安让李莲华进了房间,收了练习的字,请李莲华坐下后道:“那你知道你教的女孩们各自掌握学习了多少了吗?”
“有没有去分辨过,每个人有什么优点,擅长做什么?”
“我干嘛要去分辨这些?”李莲华扁了扁嘴巴
李耀安给了李莲华一个白眼道:“你平常看着那么聪明,自己好好想想。”
李莲华眼珠子一转道:“哦~你是要我向阿爹学,了解每个人的擅长,然后更好地去安排村里族里的那些女孩子!”
李耀安给了李莲华一个赞赏的眼神,道:“你教的女孩子们,特别是族里的那些。你想想族长为什么要族里的女孩子们和你学习认字?”
“这并不是发什么善心,族长对族里的女孩子是有打算的。”
“你说女孩子有什么可供人打主意的?”李耀安问李莲华。
李莲华立马就反应过来道:“是婚事!阿奶常常对我们说,好好学习做家务,以后好嫁个好人家,这样才能多要些聘礼给家里!”
“嗯,就是啊。”李耀安点头然后又对李莲华道:“族长想的无非是让族里的女孩子们,知书达理并且又擅家务。这样就可以嫁给更有钱有势的人家,然后让这些嫁出去的人给族里的人提供便利。”
“怎么这样!族长爷爷看起来明明很和蔼,怎么会跟阿奶一样,总是想用女孩子换好处!”李莲华有些气愤,啪的一声拍了桌子。
李耀安连忙让李莲华消消气,道:“你换个方向想,族长让族里的女孩子们好好认字学习,也是件好事,只是目的不纯。”
“这总好过,让女孩子们什么都不学的好。”
“这个世道对女孩子们着实也是不公平的,你看皇帝的女儿也是要去联姻换取和平的不是?”
李莲华还是不高兴,有些闷闷的道:“怎么女孩子那么难啊?”
李耀安也无法说什么,毕竟就算是现代,也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
“我决定了,下午的时候,你给她们讲课,就讲关于婚姻大事的!我们不能什么都不知道地任人宰割!”李莲华一下站起来,说完就拍了一下桌,表明了自己的意思,然后风风火火地出门了。
中午两人吃了饭,李莲华就摆了好几张竹席子在地上,还弄了个小火炉在外面烧水。
火炉旁边放了二十多个竹筒,明显是女孩子们的水杯。
因为李耀安强烈抗议甚至装喝凉水肚子痛,家里还不会买这么个小火炉专门烧水喝。
过了吃饭的点,李耀安家那些族里村里的女孩子们就结伴来了。
最快赶来的自然是旁边四房的李槿华,李槿华进来的时候,李耀安差点没有认出来。
原本还有些活泼可爱的李槿华,现在穿着灰扑扑打满补丁的衣服,一张小脸也瘦削了些。
一双大大的眼睛里没有了往日的活力,只剩下了一丝丝麻木,看起来和李雪华像极了。
李耀安一想就知道了,李荣和赵氏终究还是重男轻女的。以前只有女儿,自然是要多加照看的,可有了儿子,思想上就和老吴氏一样,认为女孩子以后迟早嫁出去,就像泼出去的水。
等人都到齐后,李莲华向众女孩介绍了李耀安,李耀安也向众女孩行了礼,道明今日是他来讲课。
众女孩看向李耀安,都乖乖在席子上坐好,毕竟或多或少都听家里的兄弟提起过李耀安,知道他不好惹。
“今天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祝英台的女孩……”
李耀安开始讲起了梁祝的故事,众女孩认真听。
听完后,久久不能回神。有些心软的女孩,甚至掉了眼泪。
李耀安问道:“若你们是祝英台,你们觉得是嫁给马文才好,还是梁山伯好?”
李招娣嗤笑一声道:“自然是马文才,梁山伯一个前途不知的书生,怎么和马文才比!”
李莲华反驳道:“可是祝英台不喜欢马文才啊!”
李招娣不敢当着李耀安的面给李莲华难看,硬生生憋回自己的话。
李雪华轻声道:“可是自古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虎妞高声道:“那就和爹娘好好说说呗,我娘才不会不顾我的意思呢!”
这话一出,一大半的女孩们都黯然神伤了,这话杀伤力杀倒了一片。
李招娣对虎妞可没那么多顾忌,直接道:“你以为其他人的爹娘会像你爹娘一样吗?如果你以后看上个乞丐,你以为你爹娘也会如你所愿让你嫁乞丐吗?”
虎妞闭嘴了,因为她知道她爹娘不会让她嫁乞丐。
李耀安见众女孩们又开始争论不休,站起身来,高声道:“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
“不管是为你们计算,还是你们兄弟打算,他们都会想让你们嫁给比自家更有钱有势的人家。”
“一方面是希望你们嫁得好了,就能吃饱穿暖。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你们能惠及娘家。”
“梁祝的故事体现了现实的残酷,也告诉了我们要敢于反抗。”
“对于你们自己的婚事,以后你们自己要去注意,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若是有喜欢的人要及时和爹娘说,不要有遗憾。”
“你们拥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同时也要看清对方的为人。不要去看他说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
“也许你们会觉得,我对你们说这些有些奇怪,但以后你们就会懂了。”
“我们的族长爷爷,是个较为开明的人。若是以后关于你们的婚事,你们自己不满意,爹娘也无法说服你们,你们可以去找族长爷爷问问。”
众女孩讨论着出了李耀安家,都觉得今天的课不一样,但好玩。
李招娣拦住众女孩提醒她们,不准将今天听的课说出去,就说还是跟李莲华学了认字,不然以后李耀安肯定给她们讲不了课了。
众女孩都点头应了,李招娣才放心下来。
“耀安,你今天为什么要这么个故事呢?”李莲华跟着李耀安到了厨房。
李耀安淘洗了米,打算蒸饭。
见李莲华这么问,就道:“没什么,只是突然想做些什么。”
李耀安心里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想怎么样,只是看着这个世界的女性,被压迫被剥削,总想种下一些反叛的种子。
他厌恶那些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那种言论。硬生生让女性,成为攀附在男性身上的菟丝子。
一生没有自我,被人拿捏一辈子。
这种生存环境,让他一个男性都觉得太过难以忍受了。
就像李雪华,明明各方面都比李耀祖强,就因为是女孩儿,就活该被欺压被奴役。
爹娘亲人,就没有一个好脸色,成日里干不完的活计。
没有一个人心疼,只有理所当然。
就像是有一面镜子,李招娣和李雪华是两种人,相同的境遇却有不同的态度。
她们的态度决定了,她们自己的生活质量。
前世他在办公室里听了不少的八卦,其中就有女同事谈论当今社会对女性的不公。
什么找工作被问结婚没有?有小孩没有?都是常事。
还有回到家里问有男朋友没有?要不要相亲的,甚至还有母亲以死相逼自己的女儿去相亲结婚的。
家里社会,没有一个安静的地方,可以供人休息。
有心女同事还说,女孩一旦结了婚更是连家都没有了。婆家认为你是外姓人,娘家认为你嫁出去了,是别人家的。
你看,就算是现代了,女孩们仍然被困在世俗认为的婚姻中。
李耀安突然想为这个世界的女性去争取生存的空间,让这个世界拥有更多的活力。
李耀安放下手里的柴火,将煮饭炒菜的任务交给李莲华,说要去族长家一趟。
今天来认字的女孩子,有些已经快要到了适婚的年龄,他想他能先从族里做起。
到了族长家,进了族长家的书房,李耀安给族长讲了自己今天讲的梁祝的故事。
族长看着李耀安久久没有言语,对于族里女孩子们的婚事,原本他是不打算管的。
后来族里女孩子们认字都认得不错,甚至有些女孩子的刺绣做饭之类的也很好,这让他看到了另一条路。
用联姻兴盛族里,牺牲一些女孩子,换取最多的利益,怎么想都是划算的。
前不久就有一家人,来求娶族里的一个女孩子。只不过那家人的儿子有些智障,行为举止还有些像个孩子。
族里的那家人有些拿不定主意,让他去打听看看。得知那智障家里居然是个拥有三百亩田地的地主之家,他就想近期就同意了。
“族长爷爷,恕耀安说些不好听的。就目前来看,用族里女孩去联姻,是对族里有一定的好处。”
“但是,您应该也知道。我们李氏一族目前也不过一个举人,两个童生。”
“我们就像刚刚获取养分,正在成长的树。”
“前期这样联姻是看不出什么的,但后期我们长成大树的时候,别人去打听我们。结果打听到,我们是踩着族里的女孩们在成长,那那些人可还会将一家女儿下嫁给我们?”
“我们生为男儿,本该在前方挡住风雨,若是让族里的女孩子们为我们挡灾避祸,那族里的男儿们,可不会成为能担起责任的人!”
“只会想着让族里的女孩子们去抵事情,敢问,这样族里的男孩们,可会将我们李氏一族发扬光大?”
族长听得一愣一愣的,想着差点同意的婚事,额角的汗水都流了出来。
一旦将女孩嫁了,族里其他人家看到了眼前的好处,谁还会管以后得腐烂?
见族长爷爷知道好赖了,李耀安就告辞了。
族长一个人坐在书房里,想了很久。族长媳妇推门喊他吃晚饭了,他才一下站起来,拿了拐杖出门了。
隔天早上,李耀安就听过来串门的虎头还有虎妞说,族长去警告族里有适龄女孩的人家别随意嫁女儿了。
曹婶子的情报,虽迟但到啊。
李耀安今天想好好放松一下,就和虎头还有虎妞去抓鱼了。刚好锻炼身体,晒晒太阳。
傍晚李耀安满载而归,王氏回来,将就做了一条煎鱼。用了很多酸菜,弄得十分下饭。
李梁问了李耀安这两天的所作所为,关于族长在村里的四处警告,他当然得到了消息,一想就觉得和自家儿子脱不掉干系。
李耀安只好又在饭桌上讲了一下,李梁和王氏还有李耀明都觉得,李耀安说得对。
李梁道:“是啊,堂堂男儿,躲在女人背后享受安逸,这样的族群一点血性都没有,迟早要完。”
王氏也道:“咱们家莲华以后可不能由着族里,咱们自己得盯仔细了。”
李耀明道:“耀安让我统计了一些表弟表妹结婚生的孩子是不是有大部分有病,容易夭折。最近第一批结果出来了,近亲最好还是不要结婚的好。”
王氏后李莲华一脸震惊。
李耀明又道:“明天我还是去跟族长说一下,免得我们族里有这种事情。”
李梁点了点头。
风卷残涌,一桌子饭菜,就在谈论中,被席卷一空。
李耀安悄悄摸了摸自己滚圆的肚子,暗叹肉食得魅力。
他们家现在的银子基本都被王氏存着,只偶尔才能吃些除鸡蛋以外的荤腥。
李耀安起身收拾了饭桌,去洗碗了。
李耀安刚洗完了碗到院子里快走消食,就听到旁边院子里赵氏的骂声。
“槿华!你个死丫头,怎么不看好弟弟!”
“你一个女孩子,看什么书!”
“你能和人家莲华一样吗?咱家什么情况你不知道吗?”
李梁站到李耀安旁边道:“我前不久和你四叔谈过,看来还是没用。”
“槿华以前多伶俐,现在都快成为雪华那样的了。”
第57章 老李家又出幺蛾子
今天是在家里的最后一天,明天就要去云清书院了。云清书院,一个月放3天假,以后来回用去两天,就只剩一天的时间在家。
李耀安今天早上等李梁他们一走,就开始大扫除。
现在王氏他们每天都很忙,家里没怎么收拾,李耀安想着将家里好好整理清洁一下。
李耀安好不容易把家里打扫干净,又搜出来一些脏衣服之类的要刷洗。
将脏衣服收到背篓里,拿了棒槌和皂粉,李耀安差点没有把背篓背起来。
把额头的汗水擦了擦,准备出院门去河边洗衣服去。
刚走出院门,关上门,就看见李荣给老吴氏递过去一个篮子。
老吴氏嘴角带笑,拍了李荣一下。
老吴氏看见李耀安,板着脸哼了一声,李耀安刚好看见她篮子里满满一筐的鸡蛋。
李荣见了李耀安,脸色有点不自然,赶紧进了自己家,关上了门。
李耀安也不恼,自从他爹李梁为了继任下一个族长,开始四处奔忙开始,李耀安就知道他们二房和四房的关系会恶劣。
更不提,王氏也看不上赵氏一有了儿子就忘了女儿的那副样子。
活脱脱就是下一个高氏,明明以前赵氏她自己就痛恨高氏那样的,可是自己如今却成为了高氏那样的人。
下午的时候,李梁带着王氏他们早早回来了。他们买了肉回来,想着给李耀明和李耀安好好补补。
李莲华手里还拿着两根糖葫芦,有一根是给李耀安的。
王氏他们一进门,就看见院子里晾晒的衣服,刷干净的鞋子,还有干干净净的院子。
王氏一脸欣慰,问:“耀安啊,这些都是你洗的啊?”
李耀安接过糖葫芦,递给旁边的李梁,让他吃一口。
并回头笑着对王氏说:“我见爹娘每日劳累,想着你们定是没时间整理的,就整理一下。阿娘您检查检查,看看还有什么没收拾到的,我今天给收拾了。”
李梁没有跟李耀安说什么不爱吃糖葫芦的话,吃了一颗。
李耀安又让王氏和李耀明也吃了一颗,剩下了三颗自己慢慢吃。
在这个没什么零嘴的时代,就算是李耀安也抵挡不住糖葫芦的魅力。
王氏到处看了看,见都处理好了,心里一片自豪。
自家这个小儿子,打小看着就弱。村里人都说养不大,没想到现在都能收拾家里了。
王氏走了一圈,招呼了李梁去厨房做饭。
进了厨房,就看见饭已经做好了,就是没有炒菜。
王氏和李梁相视一笑,他们家可不搞什么男人不进厨房那套,李耀安能入厨房,煮得好饭,他们是很高兴的。
李耀明把自己从望春堂配的药,收拾好,这些都是一些治疗感冒发烧还有一些外伤之类杂七杂八的日常用药。
他这几天都在望春堂帮忙,这些药就是他的报酬。
“阿爹,今天我看到阿奶去了四叔那里。”李耀安在厨房窗户那里,探个脑袋进去。
李梁给灶里添了一把柴,烟雾缭绕中,看不大清他的表情。
只能听见他平稳的声音:“以后你四叔那里就不要多管了。”
“怎么了?”李耀安有些不懂,因为李梁和李荣的感情还是很好的。
李梁说:“今晚吃了饭,再和你们兄弟两个说。”
李耀安点点头,然后去院子里,抽这个空打八段锦。
晚饭后,星光渐渐分布在黑色的天幕上。
李耀安他们一家五口,每人端着一杯开水,聚在一起聊天。
王氏道:“唉,你们是没看到。自从你们四婶生了儿子,声音高了,背也挺直了。”
“还专门为了她儿子的满月来找我们借钱。”
“你们也知道,咱家早就把积蓄花得差不多了,所以咱就没借。嚯!你们是没看到你们四叔的表情,好像咱们家欠了他们什么似的。”
“后来又不知道着了什么魔,为着大房和六房那边,来求我们收她们做的成衣。”
“说什么都是一家人,这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呢!忘记他们把他使唤成老黄牛的时候了?”
“你四婶也是,因为你阿奶他们夸了她儿子,就高高兴兴又和大房六房的笑到了一起。”
“还以为自己生了儿子,扬眉吐气了呢!”
王氏一口气吐槽了很多,一口喝完自己水杯里已经凉透的水。
“这些事情也就这三天才发生的,你们四叔那里怕是以为我看不上他了,大房六房那边不知怎的闻到了风声,就开始作妖。”李梁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
“你四叔打小就想得到你们阿奶他们的偏爱,以前我还做中人的时候,时常招呼着他,他就不怎么搭理大房六房。”
“可后来我自己忙得很,就不怎么招呼他了。”
“后来你四婶生了儿子后,你阿奶他们也上门看过,说了些有的没的。”
“也就你们去云清书院那几天,我看你阿奶提了东西去你四叔家,后来你四叔的耳根子就软了。”
“我猜你四叔来找我去收大房六房的成衣,就是他们喊你四叔来试探我的。”
李梁淡淡一笑,深深觉得老李家或许就他一个异类吧。
“槿华好可怜,天天干活,四婶都不喜欢槿华了。”李莲华撅了噘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