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长媳妇,擦了擦眼睛,认同了族长的话。
“去安排杀一头猪吧,团圆饭,没肉可不行。”族长眼睛望向远处,这个老者在今日早上,做下了李氏一族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
风雪消散,大地冒出点点青绿。
一大早王氏就和赵氏去祠堂忙活了,李梁将自家媳妇买的米糖装在篮子里。一边忙活,一边催促几个孩子。
李荣背着自己小儿子,拉着李槿华站在院门口等着。
李耀安赶紧喝下李耀明煎的姜汤,放下碗,关上了房门。
一路上的同村同族人,各个都有笑脸。还有好些人跟李梁打招呼,有个大娘甚至给李耀明、李耀安和李莲华塞了一人一个铜板。
李槿华在后面看着笑得格外好看的李莲华,心里的羡慕止都止不住。
她狠狠掐了自己一把,赶走这种坏情绪。等那大娘走了,再跟在李莲华的身后和李莲华说笑。
看到李梁来了,族长亲自到祠堂大门口迎接李梁。
一边说着幸好有李梁在,李梁是个有责任心的人之类的。还蹲下身挨个摸了摸李耀安三人,给了每人一个红封。
李耀辉挣脱开小吴氏的手,一手推向李耀安。
幸好李耀安余光看到了冲过来的李耀辉,拉着李莲华躲开了,不然被推得向前哉去,可是会碰到台阶的。
李耀辉见族长面前有了空位,立刻问着族长要钱:“给我钱!给我钱!我也要!”
族长对李耀辉可没什么好感,站起身看向没有来阻止的小吴氏。
小吴氏心里咯噔一声,上前抱住李耀辉,走到了老吴氏身后。
老吴氏看见众人对李耀辉指指点点,刚想叉腰骂人,李耀祖就拉住她,示意老吴氏不要闹。
老吴氏倒是听李耀祖的,放下了叉着腰的手。
宴席开始,李梁让李耀安三人将王氏做的米糖一桌放了一盘。
族长见大家都坐下了,端起自己的酒杯道:“今日我们李氏一族和李家村的邻里们一起吃个迟来的团圆饭。”
“经过这次徭役,大家也都知道了,子弟出息的重要性。望各位回家,督促孩子们努力读书。并教导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礼义廉耻!懂礼知善!”
小吴氏抱着不安分的李耀辉,悄悄掐了李为一下。
李为直接甩开小吴氏的手,心里有些气恼。
宴席中,李梁被族长邀请去了族长那一桌。
这一桌都是族老,大家和李梁聊天,是越聊越满意,觉得李梁当下一任族长挺好。
宴席散了后,甲班的三人还有李梁被族长留了下来。
在族老还有李梁等人的注视下,族长从怀里拿出了一封书信。
族长将书信交给李耀明,让李耀明念。
随着李耀明念出内容,李耀安才知道,这场不正常的徭役是当今大皇子干的。
李举人也是在外求学,偶然听到大皇子要组织修建稳固堤坝,以贺当今生辰,为了赶工和敛财才想出了这么个办法。
出银五十两方可免徭役,每一户都得去!
有御史统计,在这场徭役中,死去的人有三万不等。
当今当场发怒,将大皇子囚禁了起来。
李耀安,攥紧了拳头,心里骂了句:“该死的皇权!”
第45章 县试
农历二月,十一岁的李耀明和十一岁的李耀光带着族人和同村人的期待跟着自己老爹和童秀才,一起坐族长家的牛车去县城。
李耀安一大早被李耀明弄起来,说是要让他一起去看看,居然还提前跟童秀才请了假。
李耀安还以为今天终于能休息一下了,结果是自己想多了,抬头看天,还能看见星星。
因为县试需要秀才作保的原因,童秀才就成了李耀明和李耀光的保人。
李耀光紧紧盯着前面,一双手攥着李耀安的衣角,还越攥越紧。
“兄台,求放过。”李耀安突然对李耀光一拱手
李耀光连忙松开李耀安的衣角。
李耀光有些哆嗦地问:“耀明,你不紧张吗?”
李耀明顺手摘下路边的一片树叶道:“紧张什么?我们也学了那么久了。”
“以前没有族学的时候,我们都曾私底下学过。后来有了族学,夫子也严格地监督我们学习。”
“秀才是没有指望的,但是童生还是可以搏一搏的。”
李耀光真的很羡慕李耀明的豁达,前几年因为李耀安被典给望春堂做药童,自己努力做了医童。
眼看着以为他要做个大夫的时候,族学起来了。
并且他成绩不错,一路顺利的升到甲班。
李耀光是知道的,村里族里都希望李耀明能中童生呢。他只是个顺带的,但他这个顺带的都紧张不已,李耀明却还能笑出来。
李耀明用衣袖擦干净树叶,一首欢快的乡间小调就抚平了李耀光纷杂的思绪。
到了县城,先去了铺面,将牛拴在院子里。
李梁对外说的是,王氏和李莲华在这个铺子里帮工。
众人都相信了,毕竟在大多数人眼里,有了钱是要修一下自己乡下的房子的。而且李梁家是个茅草房,有些年头了。
放了牛车,到了县衙考场外。
天光渐渐照耀人间,一束光,照耀到了考场。李耀明笑了笑,和李梁还有李耀安挥手,跟着互保的四人,进了考场。
浩浩荡荡的人群,有老有小,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
为了实现阶级的跨越,这道门槛,每个人都想跨过去。
千军万马中,都想夺得一份机会。
进场的人、在外等候的人,目标如此明确。
李耀安似是被众人这种狂热影响了,看着考场的门槛,在原地抬了抬腿。心想,还得再长高些才能不费力地跨过去。
童秀才看着跃跃欲试的李耀安,在他头上拍了拍,和李梁还有李耀光他爹打了招呼,就赶去给李耀明二人唱保了。
李梁打听过,进了考场后最快也要等下午才会出考场,考场附近的茶棚却已经坐满了人。
李梁将李耀安带到铺子那边,王氏和李莲华才将将到达,正在开门。
李梁将小儿子交给王氏,自己就去了孙氏牙行。
抽空做些生意,等下午些,他再去找儿子。
县试是知县主持的,一共考三场。
第一场较为简单,只是考了四书五经的一些释义还有写一段话,你得回答出此段话的出处。
只是看你对四书五经的掌握。
下午李耀明早早就出来了,看见等在外面的李梁,心里一暖,脚步加快了些。
李耀光他爹皱着眉,在旁边来回走,见到李耀明出来了,一双眼睛就盯着考场门,期望着自家儿子快些出来。
等李耀光出来的时候,走到铺子那里,准备赶牛车回去。
王氏和李莲华已经开始在收摊了。
看到能坐牛车回去,李莲华高兴地拉着李耀安就要去牛车上占位置。
被王氏以眼神镇压后,就乖乖等李梁把她抱上牛车。
五日后,李梁带着李耀明去县城看了发案名次。
李耀明是第十名,李耀光挂在尾巴上。
李梁心里高兴,买了肉回家。
第二场和第三场,李耀安就被要求在家好好读书了。
李耀明还把题默写出来,交给李耀安做。
第三场考完,李耀光已经没什么精气神了。
李耀明第一场是第十名,第二场是第九名。
李耀光稳占榜尾!
李耀光他爹,现在看他的眼神都有些奇怪了。
介于一种要高兴又惆怅的样子。
看得李耀光的屁股一紧一紧的,就怕他爹暴走。
第三场的结果,很快就看到了。
李耀明不负众望考到了第七名,李耀光不知道为什么仍然吊在尾巴上。
但府试都能去参加了。
童秀才知道结果的时候,看着李耀光都觉得这小子运气好。
他本来觉得,最晚,这小子在第三场就会被刷下去,但他却获得了去府城考试的资格。
那就再让他试试,万一真考上了呢。
李耀光拿着他爹奖励给他的冰糖葫芦,脸上的笑容稍微透着些傻气。
童秀才抚了抚胡须,心里已经开始想着李耀光的学业了。
回村的时候,族长亲自在村口等着。听见好消息,一张老脸都笑成了菊花。
告诉了族长,还要再过两个月才能参加府试。
族长笑着连连点头,嘱咐李耀明多用功,顺带拍了拍李耀光。
李耀光噘了噘嘴道:“族长爷爷,李耀祖也能去府城参加府试了。”
族长意味不明,笑着问李耀光道:“哦~,那李耀祖考了第几名啊?”
族长的这个态度有些奇怪,似是没有把李耀祖看成是同族子弟。
李耀光没心没肺笑着说:“就在我前面一名呢,想当看不到都不行 。”
族长听了名次,拍了拍李耀光的头道:“那下次,耀光要超过他才好啊。”
李耀光狠狠点了点头。
回家的路上,经过老李家。
高氏的声音,从老李家紧闭的院门传出来。
“我家耀祖那么辛苦,杀只鸡怎么了?你个做婶娘的咋这么小气!”
老吴氏的声音也拔得很高:“我家耀祖马上就是童生了,这鸡赶快杀了,给我们耀祖补补!”
李梁和李耀明对视一眼,继续回家。
回家推开院门,王氏正从厨房端了菜出来。
李耀安在院子里跑圈,跳高。
李莲华在收自己晒的药草。
看着家里的人,李耀明不由自主就挂上了笑容。
李梁快步去了厨房帮忙端菜,李耀明帮着李莲华收了药草。
李耀安见人回来齐了,调整了一下呼吸,打了一盆水,喊着:“洗手,吃饭了!”
饭桌上,王氏把炖鸡腿,夹了一只给李耀明,一只给了李莲华。
又夹了一坨大大的鸡胸肉给李耀安。
给自己和李梁夹了一只鸡脚。
香菇炖的鸡,香味儿弥漫了整个堂屋。
一家人就着夕阳的光,吃了一顿好的。
两个月后,童秀才和李梁、李耀光他爹,带着两个考生去了府城。
童秀才将族学乙班、丙班和丁班交给了李耀安。
李耀安拿着夫子给的戒尺,准备大干一场,今天就先来个突击考试!
老李家,老吴氏将银子塞给李栋,让他们去府城考试不要亏了自己。
李栋和李耀祖点头,拿了钱就走。
老李头看着走远的李耀祖,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老二家的耀明名次比耀祖高,以后老李家可能还是二房最出息了。
“老婆子,你有时间可以去二房坐坐,帮着做些活,我看二房要起来了。”老李头背着手站在院子里,想和二房将关系缓和下来。
老吴氏一听,就呸了一声道:“我去给他们干活?他们能有那么大的脸?”
“我们耀祖上次只是发挥得不好,你看这次,轮得到二房那个在前面压着?”
老李头见老吴氏说不通,也不想老吴氏心不甘情不愿得罪人,就摇了摇头走了。
李耀安在去族学的路上,被老李头堵了,是他想不到的。
老李头笑得就像个要拐卖孩子的怪老头般和李耀安打招呼。
李耀安不好驳长辈面子,只能给老李头行了一礼,乖乖喊了“爷爷”
这一喊,喜的老李头连连叫好。
李耀安跟老李头说了还要去族学,就连忙跑了。
李耀明他们这次的府试有五场,本来县试也是五场的,知县嫌麻烦才将题浓缩,弄成了三场。
李梁借助孙氏牙行的关系,直接租借了一间院子。
李耀光和他爹以及童秀才都跟着住了进去。
到达的第二天,李梁和李耀光他爹就去集市买米面之类的。
童秀才就带着李耀明和李耀光去找另一个秀才以及一同参考的其他三人,
几人一起混了个脸熟,又互相交流了学问,约了考试当天见。
府试第一场是:八股文
府试第二场是:试帖诗
府试第三场是:经论
府试第四场是:律赋
府试第五场是:策论
连着考了五场,就算李耀明身体和心态再好,也差点生病了。
他也是个狠人,考试后写了药方让李梁帮他买药,顺带还给李耀光号了一下脉。
得出李耀光啥事都没有的结论后,李耀明对李耀光也有点服气了。
这人距离厕号距离远,所以完全不知道,今天有人拉肚子了。
第五场结束后,第六天,李梁天还没有亮,就和李耀光他爹悄悄出了院子。
两个人脚步匆匆来到府试贴案的地方,看见那边已经零星站着好些人了。
对视一眼,连忙跑过去,占住位子。
天光破晓,大概在早上八点左右的时候,发案了。
案下人潮涌动,李梁擦了擦自己头上的汗,从第一名看起,在第五名找到了自家儿子的名字。
李梁心中高兴,却压抑住自己想要喊叫的声音。
看向案尾,就见李耀光的名字恰好压着李耀祖的名字,位列倒数第二。
李梁拍了拍有些愣住了的李耀光他爹,示意该挤出去了。
出来的时候,李梁丢了只鞋子,被人给踩掉了。
李耀光他爹头发散了,两人互相笑着指着对方,脚步匆匆往租住的院子而去了。
当天两对父子和童秀才就收拾了东西,往李家村赶了。
一群人来到族学的时候,族长已经提前得到了风声,等在族学了。
族长看到李耀明和李耀光,眼里的笑意都快装不下了。
连忙让自家老婆子给几人做饭去,待会儿他请人来家吃饭。
族长媳妇也知道,现在他们家只能交好这些人,笑着点头回家张罗了。
童秀才带着族长等人到了自己族学里的书房,还将正在给族里学童讲课的李耀安叫了过来。
“族长爷爷、夫子、阿爹、伯父”李耀安给几位长辈行了礼,笑着跟李耀明和李耀光点点头。
李耀明给了李耀安一个大大的微笑。
李耀光倒是还有点别扭,只是板着脸跟李耀安点点头。
族长示意李耀安坐下道:“现下,童夫子同我说过,已经无法再教你们了,你们可有看过县城的私塾?”
童秀才点点头,附和族长,表示这话他说过,是他的意思。
李梁憨笑着道:“我在县城的时候打听过,举人开的私塾就一家。”
“但是那举人收的人很杂,我不是很想让耀明他们去。”
“哦~为什么?”族长蹙眉有些不解。
童秀才倒是对这个有发言权,严肃道:“的确不大好,若是什么人都收。那么不免有一些纨绔,我们无权无势,实在惹不起。”
似是想到了以前自己的一些伤心事,童秀才的头低下去了一些。
“以前在望春堂的时候,我听说府城有一个书院,叫云清书院。是靠考核才能进去的,要不咱们去云清书院试试?”李耀明神情有些紧张地看向自己爹。、
这云清书院的束脩肯定比私塾贵,而且他们还不一定能上。
族长看向李耀明,嘴巴想张又张不开。
李耀光他爹却不像是有什么顾虑一样,连忙问李耀明:“束脩多少?怎么考?”
李耀明回道:“束脩一个月就要二两银子一个人,考核的时间是每年立秋的时候。”
“至于要考什么,这我没有打听过。”
李耀光有些紧张,想叫自己阿爹问问其他私塾。
这次考上童生都是走了狗屎运的,要是想上什么书院,自己去是丢人的吗?
可是看着自家爹满眼的坚定,实在不敢张嘴。
族长闷闷地问:“梁子啊,你们家一个月4两银子,能行吗?”
显然族长是把李耀安算了的,还觉得李耀明和李耀安都能考上。
李梁默默想了想自家的积蓄道:“我们咬咬牙没有问题的。”
族长缓缓吐出一口气,他实在没办法从族中拿钱出来给李耀明和李耀安读书。
束脩太贵了,要是开了这个口子,以后但凡能上云清书院的都喊族里给银子,族里是真给不起。
只能让自家想办法,最多他能让族里给些帮衬。
他刚刚为难的点就在于,这兄弟两个都是好苗子,能去更好的地方进学,当然更好。
“那这还有几个月,你们三个就好好在族学中继续学习吧。以后你们三个就在老夫的书房读书,互相出题探讨。”童秀才见谈完了,没有想着这三个学子就不归自己管了,反而想管得更严厉些。
三人起身行礼答是。
中午李耀安跟着去族长家蹭了一顿给李耀明和李耀光办的庆功宴。
下午将族学中的功课交还给了童秀才。
童秀才课间抽查了一下,发现每个班的水准都提升了一些,简直是意外之喜。
众人见夫子回来了,差点喜极而泣。
李耀安仗着李耀虎的帮忙,将他们收拾得够呛。
稍微有一些反抗,就会被题海镇压,不写,就会被李耀虎武力镇压。
那李耀安明面就是个小萝卜头,身高还没有自己高,板着一张脸愣是比夫子还可怕。
现在夫子一回来,他们觉得终于能喘口气了。
回家的路上碰到李耀安,个个都绕道走。
“你对他们做什么了?”李耀光看着这诡异的一切。
李耀安笑了笑道:“没什么,不信,你问耀虎。”
李耀虎走在他们背后,对着李耀光点点头。
李耀光更觉得诡异了,以前这李耀虎都是跟着李耀明的。今天李耀明和李耀安都在,居然走在李耀安的身后。
李耀明看了看身后的李耀虎,得到了他一个大大的微笑,就什么话都没有说。
李耀安将族长迎进门,李梁和王氏立马迎上来。
“族长,您现在来是有什么急事吗?”李梁上前扶住族长,生怕他摔一跤。
“我有事和你们两口子说。”族长依着李梁的搀扶,走进堂屋。
李耀安听这意思就知道,这事不想让他们听。
一把拉住了想进堂屋的李莲华,让她和自己一起锻炼一下,跑跑步。
李耀明见状,给堂屋点了一盏油灯进去,就退了出来,跟着李耀安一起跑步。
族长示意李梁关了房门,坐到自己身边。
族长双手放到自己的拐杖,似是透过窗户看外面的情景。缓缓道:“你们家耀安,你们两口子是怎么看的?”
王氏心里咯噔一下,干笑着道:“还能怎么看啊?我们家耀安一直都是个懂事的。”
族长臊了一眼王氏,王氏刚想再说些什么 ,就闭嘴了。
族长看向李梁道:“唉......这么多天,梁子你不在,王氏你也是个早出晚归的。”
“我经常会去族学看看,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见李梁两口子脸色严肃了起来,族长接着道:“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耀安这孩子,打小就不爱说话。”
王氏想了想道:“还好啊......”
王氏想着每天李耀安或多或少都会说话,除了懂事些,学东西快些,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族长看向李梁,李梁皱着眉道:“是不大爱说话,但这应该是小时候在我爹那边被吓着了。”
族长摇了摇头道:“你们家的这个耀安,从小就像是个大人一样。这当然是好的,但是你们要知道慧极必伤的道理。”
“你们不在的时候,我几乎没有在他脸上看到过笑容。”
“族学在他的管理下,愣是井井有条。根本用不着我出面,帮他镇住村里族里那些皮孩子。”
“我就问你们两口子,你们在他身上,看到过他大怒,大笑吗?”
李梁和王氏对视一眼,摇了摇头。
李耀安在他们面前是懂事的,除了身体弱之外,几乎什么都不用他们操心。
李耀明在李耀安还没有出生的时候,还因为顶撞老吴氏被罚过,但李耀安是真没有见他做过什么让老吴氏能罚的事情来。
两口子觉得这事情有些不妙,没有这些大怒大笑,是不正常的。
但如果李耀安能辩驳的话,一定会觉得冤枉。前世自己有心脏病,哪里敢大悲大喜。自己一个成年人,也是真的做不出那些小孩子的作态来。
烛光被从窗外吹进来的风,吹得弯了腰肢,等风过了,才重新站直。
族长的脸在烛光下,忽明忽暗。
良久,族长才道:“不是我大题小做,耀安是我们族里的希望。他天资聪颖,做事沉稳,族里都盼着他能光宗耀祖。”
“可是他一直没有将情绪发出来,始终会影响寿数。”
“你们看哪个长命老者,不是心性豁达,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
“我在家里想了很久,实在静不下心来。”
“你们两口子平时多注意注意,引导耀安将情绪发出来。”
李梁和王氏连连点头,族长看他们重视了,就点头起身走了。
等族长一走,李梁就将李耀明给招进了堂屋,将事情和李耀明说了。
李耀明听了大为震惊,他实在想不到,不在他们视线下的弟弟,笑容都没几个。
他也听王大夫说过,一些深宅妇人,就是郁结于心死了的,心病是最不好医治的。
而且想到以前,李耀安在对李招娣事情的看法的做法上,就觉得自家弟弟真是一点少年气都没有。
还有今天那些族学中的学子的反常。
自家这个弟弟,心理上真不像一个六岁的孩子。
但李耀明又觉得,若果自家弟弟没有什么心事的话,只是性格使然的话,也没必要紧张。
于是李耀明叫了李耀安进来,问道:“栓子,你心里有什么事情吗?”
王氏和李梁都有些紧张地盯着李耀安,不放过他任何一个表情。
李耀安直接回道:“没有啊。”
王氏和李梁有些不信,李耀明接着问道:“那怎么鲜少见你大笑呢?”
李耀安心里无奈,前世的习惯带过来了。
只能先说一个半真半假的理由:“我以前,情绪太过,就会难受。自己就会控制情绪,不让自己那么难受了。 ”
众人一听,立马就心疼了,连忙问现在还会不会因为情绪起伏太过而难受。
见到李耀安摇头,他们才放下心来。
王氏直说是族长太过小心了。
李梁就回王氏说是因为,族长太想族里能兴盛起来了。
等几人想起院子里的李莲华,打开堂屋门的时候,只见李莲华一双眼睛都盛满了委屈。
王氏只得赶忙去将李莲华抱起来。
看着李莲华那委屈样,看着烛光下的家人,李耀安突然笑出了声。
“哈哈哈!”
王氏、李梁和李耀明见李耀安笑出了声,也跟着笑了出来。
李莲华揉了揉自己的眼角,表示想哭。
睡觉的时候,李耀安吐出了一口长长的浊气,解开了心上的一道锁。
第49章 以诗文入绣
连续被童秀才逮着苦读了十多天,李耀明和李耀安终于得到了一天假,李耀光被迫继续。
晚上告诉王氏的时候,王氏就笑着让两兄弟明天一起去县城。
李耀明立马就答应了,说是想去望春堂看看。
一大早,家里的鸡已经朝着太阳的方向叫了起来。
王氏将鸡的早饭、午饭一起丢到了鸡笼里。
高声喊着几个孩子,速度快些。
李梁从茅厕出来,洗了把手,将要带去县城的东西背上。
李耀安几个,陆续从房间里出来。
一家人有说有笑的出了门,门口李招娣已经等在那里了。
自从听了李耀安的话,天天跟着李莲华后,她就努力学了很多字了。千字文已经学完了,比李雪华和李槿华学得都快。
她尝到了好处,就天天跟着李莲华。
李莲华去县城铺子帮忙,她也去,甚至会积极打扫铺子,卖东西。
今天看到李耀安要跟着一起去县城,李招娣先是后退了一步,又连忙笑着跟李梁还有王氏打招呼。
李耀安没有管她,王氏回了几句,就没有多说了。
这时,李金宝哒哒跑了过来,拉住了李招娣的手道:“姐姐,你记得给我带个糖葫芦嘛。”
李金宝挂着鼻涕泡,手上不知道抓过什么有些黑,将李招娣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给弄脏了。
李招娣,从自己怀里掏出一张帕子,给李金宝擤了鼻涕,好声好气地喊他回去,自己会给他带。
李金宝笑着撒手,说着最喜欢姐姐之类的话,跑开了。
李莲华和李耀安说,李招娣看着机灵自私,但分给她的吃食,偶尔也会给金宝带回去。
李耀安听了,也只是笑了笑。
对于李招娣而言,他是想看看这个倔强不服输的人会如何在古代生存的。
也是想给她提供一个有利些的环境,多帮助一个女孩子选择自己的人生。
然后希望李莲华能在她身上学到那种不服输的精神。
几人加快脚步往县城走,可惜其他几人都是走习惯了的。
李耀安走得直喘气,王氏赶紧给李耀安喝水顺气。
李梁将自己背着的东西交给了李耀明背着,自己弯下腰,将李耀安给背了起来。
李耀安趴在李梁的背上,嘴角微微勾起,微风吹来,带来一丝野花的清香。
到了县城李梁放下李耀安就快步去了孙氏牙行,说是今天有客户会来。
李耀明也挥手说,自己去去望春堂看看。
王氏带着剩下的人,开了铺门。
李耀安在王氏整理的时候,发现铺子里的成衣和布料、帕子等款式老旧。
虽然摆放之类的看出了些心思,但东西不行,生意就不行。
他娘王氏手艺那么好,却局限于衣服款式图案,着实有些浪费。
因为铺子会记账,准备了纸笔。
李耀安就径自拿了纸笔,开始写写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