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朝by晏闲
晏闲  发于:2025年02月13日

关灯
护眼

既然每个时代都有人杰,为何不能是我?
既然左右都是我,为何不能是个女人?
离开长信宫,谢澜安婉谢崇海公公相送,一人走下汉白玉的阶墀。
迈出宫门后,她抖拂双袖,收起唱念作打的全套功夫。
那风流削秀的身骸一松,便露了几分轻世傲物的形迹。
想收拾旧山河,武备不能不修;想国力支撑住征战所需,内政便不可不稳;求稳,便不能不拨乱反正,恢复清晏之世;欲改革立新法,如今的九品官人法任官只看家世,堵塞寒才已久,设立侨郡为世家发放白籍的优待,更早已过时;还有门阀之下的私欲,党派之间的斗争……
哪里是三言两语便能说服上位者痛下决心的呢?
谢澜安开口之前,已知道是这个结果,却不耽误她在太后面前所言,句句都是真心话。
只说真话的好处便是,她自己都觉得她犯颜直谏的诚意,真是响当当的好啊。
行至中书省外的甬路,谢澜安不意又看见郗符。
说真的,他顶着这张能冻伤人的脸,做秘府郎中十分屈才,应该去做掌冰的凌人。
谢澜安抢在郗符之前开口:“我知你不是专程等我,想是见完弟弟,公务在身,路经此地。”
郗符被抢白一通,额筋隐隐发青。
说得对,他脑子灌风才会担心谢澜安被庾县主刁难,被太后拿捏,所以等在她出宫的必经之路——人家只认文良玉为平生挚友嘛,琴笛相和,好不快哉,关他什么闲事!
郗符甩袖而去。
在他相背的方向,几个看服色像在御前行走的小太监,手持扫帚,低眉顺目地划拉着根本没有落花的御道。
谢澜安看在眼里,唇角微抬。

第13章
谢澜安回到乌衣巷,进了府门便看见一道绿影等在影壁前,就像小时候坐在门口捧着脸等她下塾一样。
见到阿姊回来,谢登终于松了口气,咧嘴笑开:“阿姊,一切都好吧?”
谢澜安说好,搭眼瞧见少年腰带上玉佩锦囊挂了一堆,奢逸之气旁逸斜出,边走边道:“这锦囊不错。”
她没有一步三娜行不摆裙的矜持,步子迈得大,谢登蹭着小碎步,在她身侧倒退而行,得意洋洋说:
“阿姊好眼光,这枚锦囊的用料是西蜀紫云锦,绣娘更是金陵城一等一的好手艺,胜过左春坊。”
他说完,见堂姊神色淡淡,没有附和之声。
小字丰年的绿衣少年噤了声,一想,忙将锦囊解下递去。
“阿姊喜欢,送你。”
谢澜安接在手里,没说什么,让他去书房禀二叔一声,她入宫一切顺利。
进屋后,她便将那枚过于奢靡华丽的锦囊抛给僮仆,命收进箱箧。
她这边一回来,太后的赏赐随后也到了。
狮子国的真珠头面,贵霜国的五色琉璃,紫玉长笛,珊瑚折扇,松烟鹿角墨,中山兔毫笔,乃至河内青稻,洛北鳆鱼……吃穿用度,一应俱全。
住在谢府的都是见多识广之人,见此未如何惊讶。等到骁骑营左护军肖浪携手下二十余名卫兵,声势浩大地来到谢宅门外,大家才醒觉,太后的这份“殊宠”,仿佛有些过了。
“不对,这哪里是保护,分明是监视!”
新枰斋,阮厚雄的靴底在地心磨了又磨,左拳击右掌,“要说护卫,阮家多少人手调不来,需要外人沾手?不成,我家阿囡是求自由的人,断乎受不了这个。”
谢逸夏倚在蒲团上,摆弄着一局死活棋,顺便琢磨,怎么才能打消小狐狸让他断五石散的念头呢?
余光见阮厚雄阔步上前,谢二爷忙伸手护着棋盘,笑说:“阮兄稍安,可别毁了我的棋面。我看她心中有数,不妨事的。”
想他回京之前,他在京中有多少旧部,晏冬在金陵又有多少故交,谢澜安一意孤行地自曝身世时,向哪个求助了?
还不是凭自己的本事,在家主这把交椅上坐得稳稳当当。
一个护军将军就能困住她,那不如趁早让贤。
上房,玄白的反应也很激烈,跳脚道:“保护主子是我和允霜的职责,他们来凑什么趣?主子何等人物,岂能让这些粗鲁外人近身!”
谢澜安换过一身退红色宽松禅衣,内衬交领白纱襦,挽着松髻,瞥他一眼。
玄白腮帮还鼓着,下一刻乖乖将脑袋送到主子的扇头下。
他难受的不是别的,是主忧仆辱,主子受了委屈,自己却什么都做不了,那便是失职。
谢澜安没敲他,转扇在掌心敲了敲,吩咐山伯:“将人请进来,驻在外院吧。”
岑山枯索着眉头,也有不小疑虑,“娘子当真要留下他们?”
“留。京畿禁卫一共六个营,太后舍得让一营都护来给我做私卫,我有何理由不要?”谢澜安眼中闪动明光,“可是光靠别人怎么行,咱们自家的府卫,也要擢拔出一批精锐。”
“着令,府内护院能在玄白允霜手下走过五招的,当场烧身契,升部曲,一家老小皆免奴籍入丁籍。僮客中有能臂挽五石弓,或知马,或天生孔武者,亦复籍进正院,其家中有女在谢府为婢者,放免。”
玄白与允霜眼神雪亮地对视一眼。
在江左门阀世家中,门生地位高于部曲,部曲地位又高于奴婢。奴隶的等级又分良人奴、家奴与杂役。
良人奴在主人家做到六十岁,倘若主家高兴,尚有一丝可能恢复自由身,最低等的杂仆却是百代不免,代代为奴。
所有世家主,都只有拼命买进大量奴隶为自己生产劳作的份儿,因为他们有土地稻田,有私园果药圃,有畜牧场……一年生产出的粮食、蔬果、药材、肉禽等不但可以自给自足,且不用上缴税赋,盈余颇丰,自然要不遗余力地盘剥奴人。
以上这些产业,陈郡谢氏不能说没有,且规模非二三流世家可比拟。
但像谢澜安这般大手一挥就放免奴人的,极其少见。
岑山虑事更周全,“这么多身负武力的人选进内院,没有了身契约束,会否对娘子的安全有妨害?”
谢澜安反问:“三代身家自由都被别人捏在手里,便会真心尽忠吗?我用人不靠慈心,只看真本事。有本事懂攀爬的,自有阶梯让他一步步上去,他挣的是自己的前程,岂有二心;有胆子叛我的,我能免他全家,就不能再找他全家了?自己不想要脸面,莫怪别人把他踩进泥里。”
岑山明白了,又问:“这些事是否要避开太后的耳目?”
谢澜安抖开玉扇,眼中的凛意变成玩味,“就是要在她眼皮子底下。”
想让太后放心她,便不可无野心,因为那与谢澜安的为人不符。
一点动作都没有的谢澜安是城府太深,反而惹人猜疑。
同时也不可以太有野心,让人觉得不好掌控。像这样半掩半露,半推半就,才会让上位者以为自己看得透,掌得住,最合适。
岑山趁机提议:“那么,娘子屋里的婢女也添上一批吧?”
往年谢澜安身边只有书僮与小厮伺候,习惯成自然,山伯之前劝了好几次,谢澜安只嫌繁琐。
除了此前从西院借调来,去三房传话的小婢子束梦,谢澜安过后见她伶俐,留在正房听用,她便无其他使女了。
“不用,我习惯了。”谢澜安问,“三叔哪日搬走?”
岑山回答三老爷便是今日搬家。
“今日?”谢澜安愣了下,“五娘哭了?”
“没有。”岑山回道,“三老爷面有怨怼之色,本是勒令五娘子一同走的,但五娘子不想走。之前娘子吩咐过,五娘子的事以后尽归您管,老仆便派人,一直守着五娘子的院落,没有惊扰到小娘子。”
谢澜安点头,浮起的唇角渗出一丝狠,“三叔不闹则罢,他若要计较父母之命,正好姑母无子女,把五娘过继到姑母名下,连声爹也不必叫了。”
很快,谢氏宗族的分枝都收到家主立下的新规,例如:
不可私杀奴婢,肆杀者公室不管,家主必究;
良人没奴者,十岁以下五十以上皆放还,以力胁迫、强行掠卖的奴婢尽早放还原家;
佃客减免三成租粮;
凡谢氏子弟,亥正后不可在外酗酒招伎;
凡谢姓者禁服五石散;
这不禁让一些谢家族裔迷惑,这是要把谢氏变成慈善堂与和尚庙吗?
要知道佃户与奴隶身份虽贱,却是世家重要的财产之一。
当今时代,士庶天隔,主与仆又何尝不是判若云泥。一个卖与主家的仆役,即使随意打杀了,本就与处理一只养的猫儿狗儿没有分别。
还有那没有眼色的发问:陈郡谢氏如今的家主,究竟是谢澜安,还是从荆州回来的谢二老爷?
知情者便从袖中伸出一根手指,畏惧地指一指头顶房梁,讳莫如深。
除了这些约束,谢澜安又勒令各个旁支交上一本公账,清点各支名下产业。
涉及钱账往来,岑山担心如此大起底会引起人心动荡,谢澜安早想到了,“当然是趁二叔没走,请他出面做这个恶人了。”
前世她要强,不愿意过多麻烦待她如生父的二叔,如今才算活明白——面子能值几两重,不如人尽其才。
求二叔一回,难道她对二叔就只有利用,没有敬爱了?那也太不拿自己当谢荆州的好侄女了。
这方面,是该和冰心雪襟的文乐山学一学。
谢逸夏听后没别的话,他出面敲打一下族人倒无妨,只是提醒:“自家事再大也有限,荀祭酒是你的授业恩师,对你一向有所寄望。于情于礼,你也应去面见陈情,躲着算怎么回事?”
谢澜安睫梢动了下。
在觐见太后之前,她便应该先去见老师的。
只是一想到老师正是主张后宫还政主君的清流领袖,自己的谋求与他相悖,便有些退缩。
从宫里回来后,太后的赏赐流水一样入谢府,传遍京城,她拖着拖着,就更不敢了。
“原来天不怕地不怕的金陵第一君,还有怕的人啊?”谢逸夏十分幸灾乐祸。
谢澜安绷着脸,“二叔这么高兴,前日我听到个坊间逸闻,且说出来与叔父同乐。闻听江乘县的菡萏道人,服五石散后没有及时行散,导致气血逆行,瘫了半边身子,二叔说吓不吓人?”
“你莫危言耸听,那是他行散的方式不对!”
谢逸夏垮下脸,扫着袖头往外撵人。
很快,谢澜安得知了为她筹办生辰宴的东道主,是庾洛神。
庾洛神身边的管事登门,请示谢娘子在饮食喜好,花品偏爱,以及宴请名单等事上,有何特别交代的。
谢澜安喜愠不形于色,学二叔做甩手掌柜,一概不插手,只关照了一句:“帮我加一位宾客。”
庾家管事听后虽则奇怪,依旧恭敬地应下。
他走后,岑山来到养鹤台前,轻声道:“娘子,新招的门客到了。”
谢澜安手心托着个装有芦芽的紫竹食斗,往石台上洒食。几只雪鹤舒展着长颈叼翎信步,她问:“没有勉强人家吧?”
岑山说没有,“这位郎君得知娘子点名请她,高兴得手足无措,斗胆问可否拜见娘子尊仪,当面拜谢娘子。”
“心思是不少。”谢澜安笑了声,“那便见见吧。”
岑山领命下去,那人安顿在厦舍,不多时被带入内院。
从外庭经过时,左护军肖浪貌似不经意地路过,朝此人脸上多看了几眼,既不认得,也没看出有何出奇之处。
白颂被领到养鹤台一箭地之外的地方,这是底下人能靠近家主的最近距离。
他睁大眼睛,见到传说中的谢娘子。
即使仅是远处一个侧影,已足以激动得他膝窝发软,只觉伺鹤之人比那展翼翔集的白鹤,还要仙气飘飘——没错,就是一股仙气儿!
白颂好歹保住风度,向前行士子礼,声音微微发颤:“小子见过谢家主,多谢家主赏识。”
谢澜安回首,眸中凛意若山巅凝雪,若有似无。
狼崽子,诛心局的第一子,入局了。
楚清鸢在学塾,奉老塾长的请托,给似他这般没有身份入国子监,只能退而求其次来到郡学馆的新入学蒙童们,讲书启蒙。
薄暮时分,霞染柳梢,结束一日授学后,他收拾书册,听见外头有人闲聊。
“诶,你也去乌衣巷碰钉子了?”一个问。
“可不是么,”另一个路过馆门的秀才没个好气,“我去了才知,原来谢府招纳门客的时间已经结束了,还被那门子抢白一通,说什么先前门可罗雀,这一听说宫里的赏赐络绎不绝进了谢府,倒一窝蜂地全来了。被个阿物编排,真是晦气。”
“嗐,宰相门前七品官,也犯不上生气。”先前那人安慰道,“到底不是谁都有白颂那小子的运气,能让谢府的牛车亲自载他去做座上宾,羡慕也羡慕不来……”
楚清鸢原本不甚留意,听到这一句,疾步出去:“你们说的是白颂?”
那两人点头,见楚清鸢怔怔出神的模样,忍不住问他:“这事都快传遍了,楚兄没听说吗?说起来楚兄满腹才学,寒门之中亦有些名声,谢家怎会选中白颂,落下了你?”
楚清鸢耳内一阵蝉鸣,后面的话已经听不真了。
他放下书册,直接去找白颂。
结果白家的院门锁着,楚清鸢一直等到黑夜,才见哼着小曲的白颂春风得意地回来。
白颂乍见家门外的竹蔑灯笼下头立着个人,吓了一跳,待看清隐在暗影下的那张脸,他退怯两步。
楚清鸢抬眼,笑了声:“躲我?”
“没、你,你怎么来了?”白颂忙开门请人进去,说起来,这还是楚清鸢头一回来他家找他,以往,都是他上赶着做楚清鸢的跟屁虫,对方还爱搭不理的。
楚清鸢站在门边没动,向他求证门客之事。
白颂乖觉地缩缩脖子,“是、是啊,我是去了谢家——不过我之前听你的话,可没有去乌衣巷啊!是那府上的长史自己来请我的,提出的俸资比我命都贵,你知道我一向没什么大志向,盛情难却……”
他没敢显摆,谢府还给他安排了环境舒适的宿馆,今日他回来就是收拾收拾,以后这秋冬漏雨、季夏潮热的破地方,他也不会住了。
白颂不说,那藏藏掖掖的表情已经把什么都说明白了。
黑暗中,楚清鸢手掌紧攥到发颤,什么时候他楚清鸢需要白颂这样的斗筲之流来可怜,来小心顾及他的自尊心?
他不去投奔是一回事,谢家鱼目混珠地选了白颂,又是另一回事。
——这根本说不通啊,谢澜安眼高于顶,他纵使不如安城郡主那样关注她,也知道她向来清高自傲,不喜俗人。
所以为什么是不学无术的白颂?
要说这两人间唯一的联系……一道簇白的电光从楚清鸢混乱的心底划过:是他。
谢澜安在春日宴上青睐的人,分明是他,她招门客时特意说明“只看才学,不限家世籍贯”,符合的人也是他。
按照常理,她根本不屑于多看白颂一眼,白颂与那名高贵的女郎唯一的联系,只能因为白颂是他的朋友。
春日宴上那双清冷的明眸,又一次浮现在楚清鸢心头。
他的骄傲与自尊,不允许自己生出如此荒唐的猜测,可楚清鸢就是着了魔地错觉:那个谜一般的女子,仿佛在用这种谜一般的方式吸引着他……
小长干里,夜已深。
伧奴听见院门口的响动,提灯迎出,照见郎君苍寒却隐隐发亮的眼眸,吃了一惊。
只听楚清鸢说:“明早驾车,我去拜访丹阳郡公。”
“何羡,那是谁?”
庾洛神乍听谢澜安要加一个宾客的要求,神色茫然。
“回二娘子,是何家末枝的一个子弟,那一支血脉与本家已经很稀薄了。”
管事将查到的消息一一回复,何羡生母早逝,与父亲守着几亩薄田耕读度日,年在弱冠,尚未娶亲,无甚出奇之处。
也未听说他与谢家有何交情。
庾洛神身着蹙金绉纱曲裾,懒洋洋躺在茶花架下的随形美人榻上,两个姿色出众的小倌一人为她揉腿,一人为她捏肩。
听了管事的话,她素手轻摇,不去费那脑筋了,“无关紧要的人,请就请了吧。”
兴许谢澜安想讨她姑母欢心,又不愿太明目张胆地巴结庾家人,便去烧何家的冷灶?
哼,金陵第一人,也不过如此。
她耳鬓间兰气微吐,是那长相更柔媚些的娈宠,在女君耳边吹了口气,腻声腻语:“办宴这样繁琐的差事,大事小情扰人心神,娘子何必揽过来呢。”
庾洛神爱怜地拍拍他的小脸蛋,妩媚一笑。
反正她手底下有得是人,又不用她亲自操劳,趁机压谢澜安一头的机会,却万万不能放过呀。
看着这张漂亮的皮相,庾洛神忽想起一个人,瞬间来了兴致,吩咐早已把眼低下的管事:
“去,把那朵小腊梅花儿带上,他不是傲么,正好给贵人们助助兴。”

庾洛神将春夜宴的地点定在了她的私人别墅,斯羽园。
在大玄,重要的宴席历来都在晚上,接单请帖的嘉宾们,在华灯初上的朱雀长街上华车相继,鸾铃鸣珂,秦淮两岸烟花簇簇,一时盛景。
三辆马车从谢府出发,相继驶向斯羽园。
头一架车里是谢策与他的夫人折兰音,那是一名面若芙蓉,嬿婉娴静的新妇,与夫君手掌相牵,柔声问道:“今日小姑生辰,公公与阮公不参加么?”
谢策皱了皱眉,“瞧这煊赫的架势,是给澜安添彩呢,还是想将她和太后一派牢牢绑在一起,给外人看?父亲与阮公再露面,便是烈火烹油,更加纠缠不清了。”
“岂不是委屈了小姑。”折兰音叹惜一声。
中间那辆车中,坐的便是今日的寿星正主谢澜安,两边厢座上对坐着谢丰年和阮伏鲸。
谷雨后时气渐暖,谢澜安此日着交领雪白襦衫,外罩一件绉纱水檀色裼袍。
指宽的髾带隐在她襟袍间,逶迤垂委,简单的礼服被她穿出了当风出水的风致。
谢登捯饬了一身红彤彤的银朱地洒金大袖襕袍,说是帮阿姊添喜气,正在为阮伏鲸解释斯羽园的来历。
“想世兄听说过,斯羽园原是江左顾氏的祖传别业,只是几年前庾二小姐受邀去游览一回,便喜欢上了,欲出重金购买。顾家不愿鬻祖业,结果没多久,靖国公——也就是庾洛神那位手眼通天的父亲便寻个罪由,整治了顾氏,下狱的下狱抄家的抄家,这斯羽园嘛,一文未花便落在庾洛神的手里了。”
阮伏鲸久居吴地,常听闻庾氏跋扈,有些担心地看向谢澜安。
表妹心气高,庾二小姐在这来历不清白的地方招待她,哪里是庆生,分明是添堵。
谢澜安很无所谓,今夜走个过场,是太后为她正名的同时约束她的手段,谁又是真心给她庆生?
一路闭目养神,到了地点,三人下车。
后面那辆文良玉独乘的马车同时停下。
文良玉慢吞吞地扶着车厢边,谢澜安步履凌凌走过去,按老习惯向他伸手。
文良玉才想搭手,看见好友在灯下璨丽生色的脸,想起今时不同往日,腼腆起来:“唉,让人看见不好吧。”
谢澜安从鼻间笑哼一声,似嫌他婆妈。
前头的谢策夫妇已在等着,文良玉便搭她的手下车来。脚下才站稳,旁侧响起一道凉凉的声音:“好个莫逆之交,别落在有心人眼里,便是好说不好听了。”
文良玉微怔,正色往前一步,“郗云笈你别欺人。”
原来好巧不巧,这一幕被赴会的郗符撞见个正着。
从前文良玉对郗符盛气凌人的性情就不大喜欢,只是看在含灵乐意和他玩,下棋清谈也能压住他一头的份上,没有说什么。
今日却不能让人当着他的面,刻薄了朋友。
郗符睨眼看他,“若非我制止家父在朝会上发声,你以为今夜这场宴席,能办的这般顺利?”
谢澜安展扇落在文良玉襟前,将人往回拨了拨,轻飘飘点头:“嗯,郗家子慈父孝,是好家风。”
郗符脸色一怒,瞥见谢澜安头顶的那只红莲花冠,想想是今日,又把火气压了回去,对身旁的郗歆冷嗖嗖道:“别看了,随我进去。”
他身旁一名玉冠白袍的年少郎君,清华有致,在眩烂灯影下初见谢澜安的红妆,情不自禁出了神。
陡然被兄长惊醒,郗二郎脸上一红,低头向谢家人团团见礼,便随阿兄入园了。
“只怕今夜多口舌啊……”折兰音不免担忧。
谢澜安笑说无妨,比扇请兄嫂先行,一行六人连同扈从使女,沿着纹锦铺就的地茵入园。
面相干净的皂衣小仆头前为贵人领路,众人步入园林,先闻到一阵幽渺花香。
抬目观望,只见园中长亭小桥,曲径中通,虽有薜荔藤萝,桃李海棠,却都不是所嗅之香;
又听流水潺泉,宛然有扣玉之音,见那假山奇石形态峻异,虽也环池而建,山水动静相宜,却也不是发出水玉相激声的所在。
随着前行,入目更是雕梁丰茸,飞檐离楼,瓴甓错石,灿耀纹章。
谢澜安神色平平,谢策几人却默默对视一眼,心道好一个极尽奢靡之能事。
许多宾客已经到了,庾、何两氏的女娘们近水楼台,聚在春潮亭中说笑,华灯璨烛,衣香鬓影。
远远看见谢澜安,她们有片刻安静。
隔了一会,有人唏嘘:“从前觉得她是京中最干净无双的风骨,想近一步都不能,如今看着,竟不太适应。”
这些出身高贵的女郎,对谢澜安暗中打量者有之,往昔爱慕者有之,挑剔嫉妒者亦有之。
何氏嫡女出身的何嫱笑意冷淡,“混迹在郎子堆里这么多年,谁知道干不干净呢。”
“喂,你们!”
一道娇音从她们身后叱响,夹含不悦:“好好的小女娘,说出的话这么脏,不觉得有失风范吗?”
“安城郡主……”众人回头,看见由宫婢簇拥的陈卿容,在彩绸花灯下嘟唇蹙眉,一时都有些讪讪。
她是当今陛下的堂姊,无人敢攫其锋。
何嫱还是当今长公主的小姑子呢,长公主所适的驸马,正是惠国公何兴琼之子何继奇。何嫱反唇相问:
“郡主一腔痴情付诸东流,不是最恨谢澜安的吗,何以今日为她执言?”
“本郡主自家事,用你说三道四?我才没帮她说话,谢澜安坏死了,可她再坏也只有我说得,别人就是说不得!”
陈卿容脾气上来可不管许多,大大发作了一通,惹得四周的人频频回望。
这边的动静,恰巧传到走上曲桥的谢澜安耳中,她失笑着按按耳朵。
庾洛神明知安城郡主与她有过节,还邀请她来参宴,真是位好主人。
陈卿容也看见了她,穿过曲径,快步走来,大声冷酷地说:“谢澜安,前些年年年给你准备生辰礼物,你都视若不见,今年我可没礼物给你!”
“人来就好。”谢澜安嗓音低沉,温和地看着使小性的小郡主。
陈卿容一愣,溺在那双温情深邃的瞳仁中,脸颊竟烫起来。
她仓促地撇开脸,“你、你不许这样同我说话,本郡主才不吃你这套呢!”
小郡主匆匆跑走。
谢澜安望着那道背影,也是弄不懂她来去如风的脾气。
折兰音微笑说:“阿澜仿佛对女子格外宽容啊。”
那些飘到耳中的碎语闲言,连她听到都不免生气,阿澜却似全不放在心上。
谢澜安抬眼瞥着一处,懒笑半声:“也分人。”
她视线所及,庾洛神身着一套新裁的红鸾蹙金飞髾杂裾,终于姗姗迎来。
她高挽的义髻上玉笄六副,大珠坠耳,姣好的丽容焕发着一种高姿态的志得意满。
“嗬,比我还红。”谢丰年小声嘀咕,被谢策警告地看了一眼。
“寿星莅临,小园蓬荜生辉。今日高朋满座,皆为谢娘子而来,不知此处风景可还合乎寿星心意?”
庾洛神噙笑来到近前,先说了番漂亮的场面话。
谢澜安持扇向北面拱手,“得赖太后娘娘垂顾,庾二小姐费心,谢含灵铭感在心,愧领了。”
巧言令色。庾洛神面皮浮笑,目光从谢澜安身边之人一一扫过。
“五娘子如何没来?家兄驻守石头城,无法参加今夜欢宴,却不忘托我问候贵府五娘呢。”庾洛神笑晏晏问。
谢策闻言,本能地警惕起来。未让五娘同来,怕的就是庾家人盯她。
他不冷不淡地开口:“舍妹偶感风寒,无法赴会,劳贵兄挂问。”
庾洛神眼眸轻眯:“那真是可惜了。”
这时园门处的傧相高唱:“惠国公到!丹阳郡公到!”
庾洛神眼神一亮,有意无意地瞥过谢澜安,当先迎了出去。
今夜宴席摆在哪、请谁来赴宴、其中应当有几位在三卿之列的大臣,庾洛神都是细细思量过的。
凭她姑母的面子,再大的官她也不怕请不来,但若宰执满堂,未免抬举了谢澜安,若无公侯柱国,又显得她这主人寒酸。
所以有这么三两位高公帮她到场添彩,便是刚刚好了。
场中士女闻声,舄履几几出列拜会。
庾洛神对惠国公唤了声“伯父”,何嫱叫了声爹。何兴琼颔首,受下众人之礼,而后凝眸看向今夜最受瞩目的小寿星。
朝中哄闹了这许久,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换回红妆的谢澜安。
他开口问:“今日之谢娘子,与昨日之谢郎君,孰优孰劣?”
四周静了静,这便是大玄名士间极为流行的玄语诘问了。
一个回答不好,便会惹人耻笑。
谢澜安平静回答:“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何兴琼心中赞妙,点点头,换了家常语气:“谢公何以不至?”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