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by星陨落
星陨落  发于:2025年02月11日

关灯
护眼

“希望我们以后能有更好的纺织工具,避免后世纺织行业衰落。”黄道婆心愿淳朴。
看完天幕,黄道婆知道自己未来路还有很远,就像天幕说的,纵观历史,她的存在是昙花一现。
既然如此,她更要为纺织行业的未来尽一份力才行。
“珍妮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能做出来吗?”朱元璋问工部官员。
“陛下,给臣点时间……”工部官员们支吾。
他们不是黄道婆这样的行家,目前还没琢磨透。
朱元璋难掩失望,“是俺想错了,纺织女人们才是行家,俺指望你们是指望错了。”
“来人,召善纺织的妇人们进宫,看她们能不能把珍妮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做出来。”
其他朝代,诸如秦朝、汉朝、唐朝、宋朝,清朝也有人试图破译珍妮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
毕竟没面对效率更高的纺织工具,把它们束之高阁的道理。
“陛下,这两样纺织工具,好像是西方的。”清朝,康雍乾三朝的臣子们小心翼翼道。
这时候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没开始,但不妨碍清朝人认出西方东西。
康雍乾:“……”所以那个从卖布变成买布的是他们清朝?!
他们本来在看热闹,谁知热闹是来自自家。
“陛下,珍妮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并不是纺织工具,而是纺织器械!”秦朝,墨家人对嬴政道。
他们不懂纺织,但他们懂机关术,也算内行人。
“纺织工具和纺织器械有何不同?”嬴政不明白两者之间的区别。
“陛下,工具需要人使用,器械完全可以舍弃人力。”墨家人通俗易懂的总结。
“舍弃人力?!看来这两台纺织器械对后世纺织行业的冲击,比朕想象的还要大。”嬴政神色凝重,喜忧参半。
好消息,两台纺织器械比想象中厉害,坏消息,两台纺织器械越厉害,后世子孙面临的冲击就越大。
【说完棉花,我们最后说皮毛。】
【皮毛绝对是古人们获取的第。一件御寒材料,为什么,因为它不像其他材料进行后天多重加工才能得到。】
这点诸朝古人们也同意,“实在想不出来古人们先做出来麻布,后才用皮毛御寒。”
比起麻布的织布流程,皮毛获取和打理不要太简单。
【皮毛为什么无法普及,我们之前也说了,皮毛保暖的野。兽不易捕捉,需要冒生。命危险。】
【跟能够大面积种植的苎麻、棉花还有喂养的蚕比起来,皮毛性价比不是很高。】
“可不,获取衣服的来源又不止皮毛,没必要为件衣服搭上命。”诸朝古人们赞同。
“不止,皮毛整张穿着厚重闷热,只有毛又刺挠,总的来说跟麻衣感觉差不多,不过毛线编织挂的饰品倒不错。”有皮毛大氅的贵族们发出经验之谈。
这句话上了天幕,姜叶看过轻笑,【没错,总的来说皮毛优缺点都很明显,优点是保暖,缺点是厚重闷热。】
【再加上古代皮毛加工程序做出来的毛布触感不佳,量少,毛衣自然流行不起来。】
【除此之外,还有我们华夏自古就是农耕文明的原因,农耕文明的根基是土地,皮毛的来源要么狩猎,要么养殖,可无论哪方面,都没办法跟种地比。】
【这就注定毛衣只能成为小众。】
“毛衣怎么就小众了,我们元朝穿毛衣的很多啊!”忽必烈大声道。
说其他朝代毛衣小众他承认,可他元朝的毛衣可不小众。
刚巧这句话上了天幕,姜叶反应过来,【元朝和清朝是游牧/渔猎民族,对毛衣确实不陌生。
“游牧/渔猎,难道是匈奴那种异族?未来异族入主中原了?!!”刘彻豁然起身,震怒不已。
“匈奴。”嬴政眸光冰凉的看向长城方向。
“是我们唐朝之后的事,该不会是我唐朝和我李家子孙无能吧。”李世民笑容消失,那个可能光是想想就让他受不了。
“游牧/渔猎蛮夷,难道是辽国?”宋朝君臣们震惊,看向辽国方位。
“可如果真是辽国,后世应该叫辽朝吧。”宋朝有人想道。
“说不定辽国未来改名了。”宋朝君臣表示这套路他们熟,他们太宗就有三个名字。
此时辽国也很气,“我们也学习华夏文化,凭什么还叫我们蛮夷?”
“噤声,难道你们认为我们未来会把国号改成元或清?”萧太后冷静道。
“咱们又不像宋国喜欢换名字,可元朝和清朝要不是我们辽国,那我辽国未来会怎样?”说完辽国臣子们更担心了。
相比更坏的情况,还不如他们改国名呢。
元后清前,夹在中间的朱元璋直接炸了,“朕好不容易灭了元朝,后面怎么又来一个清朝?”
“别告诉朕清朝就在明朝后面,要不然朕非得把亡国之君抽筋扒皮不可!”
朱元璋是惯儿子的人,哪怕儿子们恶贯满盈,坏事做尽,最多也只是斥责。
可这次不一样,这次后世子孙闯的祸太大,直让他满腔心血付诸东流,哪怕是自己血脉,朱元璋也容忍不了。
“清朝可不熟悉毛衣。”清朝拒绝和元朝并列,虽然他们都是少数民族,穿衣习惯还真不一样。
元朝时棉花还没普及,清朝棉花可普及了,有舒适的棉布和顺滑的丝绸,谁会对刺挠的毛衣感兴趣。
【皮毛虽起源最早,可随着时代变迁,它反而成了垫底,直到我国飞速发展,毛衣才重回大众视线。】
【毛衣虽然比不上棉衣,却也比麻衣和丝绸常见。】姜叶道。
诸朝古人惊讶,“后世毛衣居然仅次棉衣,这不可能吧?”
要知道他们时代,皮毛制品可是垫底的。
【当然我们现在的毛衣和古代的毛衣有很大不同,比如舒适度,我们现在的毛衣经过处理,触感细腻软绵,哪怕有绒毛,也一点不扎人。】
【除此之外,毛衣还具备一个麻衣、棉衣和丝绸都没有的特质,那就是——弹性。】
“弹性,那是什么东西?”没接触过毛衣的诸朝百姓们疑惑。
很多古代人心里,衣服没有弹性概念。
【弹性可以让衣服更好延展,也能更服帖人的身体,就像古人其他材质衣服需要借助衣带和腰带固定,毛衣没这个顾虑。】
“要是这样,毛衣还挺方便的,不用时不时系衣带和提裤腰。”诸朝古人们眼睛一亮。
可别以为古代衣服的衣带和裤带系一次能管一天,不是的,他们需要时常整理。
“毛衣是怎么做出来的?”黄道婆好奇。
说完她就看到天幕出现自己的话。
【大家对毛衣的制作流程好不好奇?好奇的话回复好奇。】姜叶再次和观众们互动。
上次互动还是介绍棉花。
“好奇。”忽必烈倒要看看后世毛衣,比他元朝毛衣好在哪。
“哼,俺也好奇!”朱元璋看到忽必烈的。名字冷哼,不甘示弱。

【我们现在毛线来源主要是绵羊毛,绵羊一年剪两次毛,一次是春天,一次是秋天。】
伴随姜叶声音,身后屏幕画面转换。
蓝天白云下,是一望无际的草原。
草原上,是成群结队的绵羊。
“是草原,怎么都是绵羊?!”看到熟悉的草原,忽必烈很兴奋。
结果草原上出现的动物,他们很陌生,倒不是对绵羊感到陌生,而是对全绵羊陌生。
牛呢?马呢?
没给忽必烈错愕时间,镜头来到草原牧民身上,只见牧民三三两两坐在草地上,一人怀里抱着一只绵羊剪毛。
而绵羊也很乖顺,身上的厚厚的毛肉眼可见的脱落,许多还是一整张皮毛。
等剪完,绵羊们蹦蹦跳跳的离开。
风吹过,草原氛围安稳惬意。
忽必烈等元朝人满头问号,“这是我们的子孙后代吗?骨子里的能征善战呢?剪什么羊毛,养战马啊!”
“爱卿们,朕没去过草原,草原是这样吗?”刘彻问卫青和霍去病。
“回陛下,大汉的草原没这么安逸,且他们绵羊数量并不多,主要以马为主,全是绵羊的牧民臣从未见过。”卫青也很惊讶。
后世草原牧民全养绵羊,不怕其他部落劫掠吗?
“后世草原实力很强吗?要不然他们为什么能安逸?”嬴政不明白。
安逸氛围得搭配能保护自身的环境,后世草原要么实力极强,要么环境安稳,要不然他们绝不可能安逸的养绵羊,而是会养马。
“养什么羊啊,那么大草原,应该养牛!”比起绵羊来,朱元璋更喜欢牛。
画面里,绵羊们剪下来的皮毛堆积成一座小山,打眼看去,脏兮兮的。
牧民们一边收拾羊毛,一边解释绵羊剪毛的好处,【绵羊毛太厚,会影响速度,有时还会滋生细菌从而生病,剪掉以后,绵羊身体变轻盈,且哪些部位出问题可以看的更清楚,等到冬天,绵羊毛会长出来,足够御寒。】
【这些羊毛你们是会自己清洗,还是送去工厂加工清洗?】采访牧民们的户外主持人问道。
【大部分羊毛都会送到工厂清洗,我们自己也会留小部分,到时候做衣服和毛毯。】说着牧民选取一部分绵羊毛留下,剩下的大部分都运走。
话落,镜头转到羊毛加工厂,只见一个大水池里面,是成堆的脏羊毛,经过洗涤,它们颜色干净点。
随着后面的加工工序,羊毛被清洗干净。
画面的速度并不快,却不妨碍观众们眼花缭乱,“他们往羊毛里加了什么,让羊毛那么干净?”
他们有的人家洗羊毛的遍数比天幕还多,可羊毛就是没天幕里的干净,这怎能不让他们好奇。
【羊毛洗干净后是梳理,梳理可以把羊毛打理的更加均匀、蓬松柔。软。】
梳理羊毛的是一个大长筒,筒上面是密密麻麻像针却又不是针的东西,随着长筒滚动,羊毛被带动,随后薄厚均匀的贴服在长筒上。
“这个我们也可以做!”诸朝百姓们眼睛一亮,虽然他们的长筒没办法自己动,可原理他们大概明白。
更别说有的人家原本就有梳理羊毛的类似工具。
“那就是机器,自己可以动的机器。”嬴政目光落到自动动起来的羊毛梳理机上。
之前墨家说机器可免去人力,现在他亲眼所见,后世机器真的可以不用人力操控,就算需要人力操控,数量也绝对不多。
其他帝王也看到机器优点,“有这些大铁疙瘩,人能省多少力?省下来的力完全可以干别的!”
要知道人口可是国家财富之一,而古代帝王,基本就没人口过剩的“烦恼”,于他们而言,人口越多越好。
经过梳理,羊毛变得更加蓬松,至于后面如何把羊毛纺成线,诸朝百姓们都不陌生。
他们猜测,“接下来就是把羊毛织成布了。”
谁知后面姜叶拿出来的是一团团毛线,毛线团颜色各异,色彩柔和,吸引人注意力。
【成品毛衣跟棉衣的制作流程相差不大,所以我们这次跟大家说织毛衣。】
【我们华夏古代是没有织毛衣概念的,我们以前毛衣都是像布一样经纬排列,今天我们很少再用到那种方式,现在基本都是织毛衣。】
【而织毛衣为什么流行,就是因为它制作流程比织毛布简单,只需要两根竹签。】
“只用两根竹签,真的假的?”诸朝百姓们惊讶,没织过毛衣的他们,没有相应概念。
姜叶没卖关子,很快就用两根竹签演示起来。
【织毛衣并不难,只需要记住步骤,然后重复再重复就可以,因为我织毛衣水平不高,只会织围巾,所以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份织法大全。】
屏幕后面,是各种织法的解析,不知让多少女人们如获至宝,她们如饥似渴的想要记住所有的织法。
不过毛衣的织法比她们想象的多太多,很快她们就感到疲惫。
这时有脑子灵活的女人大声道:“咱们一人记住一样,等过后再向其他人学习更多织法。”
一分摊,大家压力骤减。
有文化的女人们则奋笔疾书,把毛衣的织法大全记载下来。
“毛衣确实不难,感觉比织布还快。”太平公主不需要亲自动手,她看着姜叶一小会儿就织出一大截围巾惊讶。
之前姜叶演示纺织工具时速度也很快,可那时用。的什么工具,现在用。的只是两根竹签而已。
大多数男人都没有动手,他们注意力被姜叶另一句话吸引走,“后世女娃子纺织水平不高,以后可怎么嫁人啊?”
好在他们这句话没上天幕,没让直播方向歪楼。
【成品毛衣价格高于毛线团,再加上自己动手的乐趣,所以织毛衣挺流行的,大到我们的日常穿搭,小到玩具物件,都可以织出来。】
【除此之外毛线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可以拆开重新组合!】说着,姜叶把自己手中的半成品围巾一扯,让它们重新变成毛线。
诸朝百姓们惊讶,“这毛线不错啊,感觉比其他材质的衣服好改不少。”
其他衣服大了小了,改的过程中难免牺牲布料,毛线的消耗量小很多。
于诸朝百姓们而言,这是一个很大的优点,就像家里没有多余衣服的人家,此时眼睛一亮。
“要是咱们衣服也是毛衣材质的就好了,到时候传下去还能合身。”
他们有些人的衣服就是祖传,难免不合身,毛衣织出来的衣服,就没这问题了。
“等等,你们有没有觉得后世衣服怪怪的?那个毛线织成的衣服不是敞开的。”有记下织法的女人注意到这点,面色纠结。
没有开口的衣服,怎么穿?
“对啊,毛衣衣服居然没有衣带。”越来越多古人发现这点。
于他们而言,衣服都是有系带的,没系带的衣服,他们就没见过。
“哪怕是披发左衽的蛮夷,衣服也是有系带的,后世衣服怎么回事?”朱元璋纳闷。
可能疑惑的人太多,这句话上了天幕。
正在直播的姜叶和江雪两人不由愣住,两人对视一眼,神情古怪。
为什么会问衣服怎么穿的,这种常识性问题?
【咳,听大家疑惑毛衣没有系带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会在后面【衣服款式】专题解答,现在我们先对毛衣这个材质做下收尾。】
【毛衣的优点我们已经知道,缺点则是毛衣有可能缩水、起球、变形等问题,这点需要大家注意。】
【至此,【衣服材质】专题至此完结。】
【华夏历史上人们使用。的衣服材质并不仅限于麻、丝、棉、毛,我们这里只是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四种材质。】
【最后,容我们为大家奉上一个纺织小贴士,不管哪种材质,原始颜色都很单一,我们现在的鲜艳颜色,都是后天染出来。】
【而染料呢,有的是有毒的,有的是无毒的,比如古代的铅白、铅红、朱砂等染料,需要大家仔细辨别。】
“铅白/铅红/朱砂居然有毒!”姜叶和江雪最后的话直把诸朝古人炸的人仰马翻。
尤其是贵族们,底层百姓衣服没多少花样,不像他们,怎么鲜亮怎么来。
他们穿的衣服居然有毒?!
还有许多朝代的女人,也脸色一白,要知道她们可是拿铅白美白的狠人。
嬴政就更不用说了,丹药原材料里就有朱砂。
有毒染料做成的衣服,对人都不好,更何况拿它们上脸和吃进肚子里。
姜叶和江雪不知道观众们的震惊,已经收拾东西结束今天直播。
有人注意到,江雪悄悄递给姜叶一个毛线娃娃,刚才姜叶给大家演示织围巾,江雪也没闲着。
而且看毛线娃娃的样式,江雪的纺织水平在姜叶之上。
“他们这是不是私相授受?”明清等风气压抑的朝代对此皱眉不满。
“私相授受指的是私底下,他们这是光明正大,不算私相授受吧?”
说的好有道理,哪怕老学究们也没办法反驳。
那么问题来了,姜叶和江雪究竟是什么关系?
“终于下班了!”直播工作结束,姜叶当场伸了个大懒腰。
“辛苦了,回家我给你按按。”江雪笑道。
得亏他们两个在一块工作,要不然还真没这么多相处时间。
“走吧,咱们回去收拾整理下期专题,明天直播要用。”姜叶懒洋洋道。
姜叶和江雪并不知道,他们的明天,于诸朝古人们却不是。

随着姜叶和江雪直播结束,诸朝天幕画面也随之黯淡。
如果说直播期间,天幕像一副精彩纷呈的画卷,那直播结束后,天幕就变成空白画轴。
等到第二天,天幕并没出现姜叶和江雪身影,好在天幕依旧存在,倒也没让人太担心。
直到三天后,天幕依旧没动静,诸朝众人心里开始着急。
“天幕以后还继续吗?”有人担忧。
“应该会吧,毕竟天幕还挂在那里。”只要天幕还在,他们心就安稳许多。
随着时间过去十天半月,诸朝古人注意力从天幕上转移,毕竟日子还要继续。
得益于天幕,没有棉花的朝代积极寻找棉花,有棉花的朝代种植更多棉花,以及制造出相应的纺棉工具。
虽然还不足让天下人都穿上衣服,却也比之前情况好很多。
除了棉花,他们还从身边的麻布和皮毛下手,“后世的麻布和皮毛都很柔。软,我们想试试能不能做到。”
“也许咱们可以把棉、麻、毛几种线混合到一起。”突然有人想道。
这样做出来的衣服如果触感不佳,会由他们自己穿,可要是触感不错,她们完全可以借此贴补家用。
还有许多人种桑养蚕,准备织出漂亮丝绸从贵族处赚钱。
和平一点的朝代还好,有事做很大程度安抚了民心。
而不和平的朝代,百姓们越积极,越加深和统治阶级的矛盾。
比如秦二世胡亥时期,还有隋二世杨广等朝代,他们并不爱惜民力,百姓们为了穿衣而忙碌,在他们看来完全是浪费时间,觉得百姓们有这空闲,还不如给他们干更多活。
可这次百姓们没再乖乖听话,他们纷纷逃离,“我们还想继续看天幕,看看未来,绝不能倒在这里!”
他们眼中闪着自己都不明白的光,唯一念头就是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能看到更多天幕。
“废物,你们都是一群废物!”胡亥、杨广等暴。君得知下属们办事不利,暴跳如雷。
“陛下,天幕来自后世,以后说不定会透露未来信息,还请陛下稍安勿躁。”秦、隋等朝代的臣子们咬牙道。
就他们君王这等做派,后世名声绝对好不了,君王名声不好,臣子们难道能好?
胡亥和杨广一个是看不到那么远,一个是看到也不在乎。
可不管他们怎么想的,突然发现自己对朝堂的掌控度一下下降。
君王权利的确大,可再大君权也需要下。面人办事,下。面人要是齐心,他们还真会受掣肘。
“陛下也就算了,我们可不能跟陛下一块遗臭万年啊。”
秦朝臣子们下定决心,眼前却还迷茫,因为对他们而言,未来是不确定的。
可对于隋朝,有秦朝二世而亡的经验,他们心态更稳。
此时许多人并不知道,他们所作所为让原本的亡朝命运速度缓了一下。
就像蝴蝶翅膀微微震动。
有明君的朝代,发展比昏君朝代快的多。
后世子孙都给出答案了,他们要是再不会抄,那岂不是傻子。
出乎预料,虽然朝代靠前,秦汉朝代的纺织工具水平并不比后世朝代差多少。
甚至犹有过之。
看到墨家的实力,秦汉帝王们开始正视墨家。
“来人,召更多墨家人入咸阳。”嬴政有预感,以后一定少不了墨家的活。
汉武时期,刘彻也下令召集墨家,一边下令一边骂,“该死的胡亥,该死的项羽,要不是他们,汉朝墨家实力怎么可能比秦朝差!”
想到秦始皇时期,还没遭受重创和典籍烧毁的墨家,刘彻深深羡慕。
除了衣服材质和纺织工具,还有一件事挺让人上心。
那就是染料有。毒的事。
被姜叶和江雪最后吓了一跳,平时喜欢鲜亮衣服的贵族们被吓得收敛。
衣服颜色素些没关系,只要没毒就好。
至于哪些染料有。毒,哪些染料无毒,目前还在测试。
而曾把有。毒染料上脸和入口的人,也纷纷停止先前行为,有实力的赶紧去请医师给自己看病。
嬴政这边,除了御医夏无且,还有徐福。
“徐福,你连朱砂有。毒都不知,又怎么有信心为朕寻长生不老药?”
先前徐福提前认错,嬴政的确放了徐福一马。
可不代表徐福能一直侥幸。
面对嬴政诘问,徐福欲哭无泪,谁能想到他最后都把心放回肚子里了,天幕又重新把他推进火坑。
“陛下,是臣无能!”徐福能说什么,能说他也不知道朱砂等丹药材料有。毒吗,可要说知道朱砂有。毒,他绝对死的更快。
“你的确无能。”嬴政已经对徐福失去信任。
徐福不知道朱砂等丹药材料有。毒,说明他学艺不精。
他要是明知朱砂有。毒,还炼成丹药给他服用,那就是弑君。
想到自己寻求长生不成,反可能提前驾崩,嬴政身上冷气就像不要钱的散发。
徐福已经腿脚酸软说不出话,要知道秦始皇嬴政,可不是仁和宽厚性子的帝王。
好在嬴政还不知道徐福从头到尾都在骗他,要不然绝对让徐福血溅当场。
最后,徐福被打发服劳役,从高高在上的仙师,变成大秦黔首一员。
徐福临走前,被同为仙师的前同行们堵住辱骂,“徐福,都怪你,要不然陛下不会疏远我们!”
知道丹药原材料有。毒,嬴政一段时间都对丹药有阴影,更何况那些给他炼丹的仙师们。
“你们与其在这堵我,还不如赶紧另谋生路,你们不怕后世透露咱们更多的秘密?”他就是这么栽的。
其他仙师慌了,顾不得找徐福麻烦和看笑话,赶紧回去收拾东西。
结果他们还没离开,就被章邯带人堵住,“果然,你们跟徐福一样,都心里有鬼。”
然后把那些仙师一块打包,去和徐福作伴。
嬴政这边,有夏无且帮忙调理,心情终于舒畅些。
“天幕多长时间没动静了?”嬴政询问左右。
“回陛下,已经一个月了。”赵高俯身恭敬道。
“一月吗。”嬴政心中微沉,要是之后天幕还不出现怎么办?
天幕的出现帮他安抚了六国黔首民心,可他还贪心想要更多。
他想知道未来更多信息。
秦朝传了几世?后面又是哪个朝代?他做的事情会让秦朝变得更好还是更坏?
“陛下,天幕有动静了。”宫人们激动来报。
诸朝帝王们闻言纷纷起身,百姓们也抬起头,“天幕又有动静了。”
“太好了,天幕没有抛弃我们!”
“我们终于等到了。”为了看更多天幕,而反抗朝廷的百姓们欣慰不已。
还有被困在方寸之间,不得自由的女人们也纷纷抬起头,那是囚笼无法遮挡住的天幕光彩。
【大家好,又跟大家见面了,昨天我们讲的是【衣服材质】,今天我们要讲的是【衣服款式】。】姜叶和江雪出场跟观众们热情的打招呼。
诸朝古人震惊,“咱们这里过去了一月,后世居然只过去了一天吗?”
“也不知这其中是否有规律?”诸朝古人心道,要是有规律,他们以后就不用心慌了。
“回来就好。”有人感慨,这句话上了天幕。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感慨和欢迎。
姜叶和江雪看到弹幕轻笑,【我们所主持的历史节目,还要陪大家好长时间呢。】
【好了,直接进入今天主题【衣服款式】,咱们古代华夏有一个‘改正朔,易服色’的习惯,就是每逢改朝换代,都会颁布新的律法、和更改服装的颜色。】①
【所以我们华夏的衣服款式,可以按照朝代来划分。】
【今天我们会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朝代,给大家展现他们朝代的服饰。】
说着姜叶和江雪身后屏幕出现几个大字,分别是秦汉、魏晋、唐、宋、明。
“秦汉为什么紧挨在一起,而不是像其他朝代分开?”嬴政皱眉疑惑,看向臣子们。
他的臣子们低头,“陛下,也许两个朝代服饰很像,所以才并到一起。”
还有一个可能,就是秦汉两朝距离的很近。
这个可能嬴政不是不知道,可他打心里抵触这个猜测。
“魏晋,最后果然是曹操赢得了天下,难道我汉室国运,真到了尽头。”三国,刘备叹息。
“主公,天幕说不定是转机。”诸葛亮道。
“晋朝又是哪个?”想起秦汉距离之近,并没有分开,魏朝建立者曹丕头皮发麻。
“为什么没隋朝?秦朝那么短国祚都能榜上有名!”杨坚震惊。
“唐,没有我武周。”看到这个结果,武则天发现自己并不意外。
“我大宋服饰可不输其他朝代!”只要不说打仗,宋朝还是很自信的。
“没有元朝就好,元朝衣服太难看了。”见没有元朝服饰,朱元璋很高兴。
每逢改朝换代,为什么换衣服颜色,就是代表朝代的存在感,现在没有元朝服饰,变相说明元朝不得人心。
“没元朝也就算了,为什么我们清朝服饰也没有?”
“我们清朝国祚又不短!”康雍乾三个很生气。
“秦汉两朝距离很近,所以放到一块讲。”姜叶道。
嬴政终于没办法自欺欺人,“秦汉两朝能有多近?”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