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养猫日常by刀上漂
刀上漂  发于:2025年01月25日

关灯
护眼

“我给你吹一吹。”
一碗药终于喝完,姬芸大功告成地放下碗,心中松一口气,忽听背后一道柔柔的声音传来。
“对不起,殿下。”
姬芸愕然回头:“对不起我什么?”
婉瑛似愣了下,片刻后才柔声解释:“都是妾身的错,妾身无用,连累您被皇上责骂。”
“……”
姬芸神色复杂,垂眸审视了她良久,才喃喃问了一句:“萧绍荣究竟是怎么对你的?”
“嗯?”婉瑛未听清。
究竟是怎么对她,才将人养成这样一副唯唯诺诺,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错,凡事率先低头认错的懦弱样子?
算了,无论他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妻子,又与她有什么相干呢?
姬芸摇摇头,看着窗格下茫然坐着的人,义正严词地对她说:“首先这事并非你的不是,你不会骑马,事先便与我说了,是我未放在心上,害你受伤。其次,天下不会骑马的人多了去了,这并不算无用,我被皇兄责骂,更与你无关。总之道歉的人不该是你,而是我。”
说到此处,她挺直脊背,躬身下拜,端端正正地行了一礼。
“连累慕夫人受伤,请受清河一拜。”
婉瑛吓得急忙跳下榻来扶她,语无伦次道:“这……使不得的,公主,快起来,是妾身不对,都是妾身的错……”
说着又急急忙忙给姬芸躬身行礼,就差给她跪下磕头。也不知这两句“妾身不对”“是妾身的错”她说过多少遍,说出来竟行云流水,一点磕巴都不打。
姬芸也是好笑,好不容易将她扶到榻上坐下,从碟子里顺手塞了枚蜜渍青梅给她。
“吃罢,药很苦,对罢?”
婉瑛咬着那颗蜜饯,唇齿间都弥漫着甜意,一直甜到心尖。鼻头泛酸,眼前不知为何朦胧一片。
姬芸慌张道:“你……你怎么哭了?”
哭了么?婉瑛伸指一抹,果然摸到脸颊上一片冰凉。
她揉了揉哭红的眼睛,笑着说:“因为,殿下给的梅子很甜。”

天色将晚,姬芸原本打算留慕婉瑛在凤栖宫睡一夜,明日清晨再送她出宫。
这也是姬珩离开前吩咐过的,虽然太医都说了,慕婉瑛只是惊吓过度而昏厥,身体并无大碍,但他似乎认为慕婉瑛稍微挪一下就会撒手人寰。
姬芸是无可无不可,反正凤栖宫这么大,也不是住不下一个人。
不料婉瑛执意要回去,她坚持,姬芸自然也不好挽留。今日忙了一天,又是跑马,又是煎药,她也累了,便打发了一个小丫头去送她。
宫女将人送到丹凤门,婉瑛向她道了谢,走出宫门,只见天光黯淡,御街的柳树下停着一辆华盖马车,车辕上坐着一个熟悉得不能更熟悉的人。
“夫君……?”
萧绍荣正焦躁地数着地上的蚂蚁,听到这声轻唤,抬起头,见不远处赫然站着他正在等的人,立即吐掉嘴里的柳叶,从车辕上蹦下来,一溜烟跑去婉瑛身前,也不说话,两手拉着她上看下看,像在检查有没有少一块儿肉。
婉瑛被他弄得一头雾水:“夫君,你怎么来了?看什么呢?”
萧绍荣这才一把将她抱进怀里,一嗓子嚎开来:“你吓死我了!宫里突然传来消息,说你坠马了!吓得我真是魂儿都没了!”
说着在她耳边大哭起来,一下拉着婉瑛的手,让她摸摸他的胸口,看心还在不在腔子里,一会儿又摸婉瑛的身体,担心她断了哪根骨头。
婉瑛的耳朵被他吵得生痛,哭笑不得地拉下他的手。
“好了,别哭啦,我没事,没有坠马,只是吓晕过去了。”
“吓晕?为什么会被吓晕?好好儿的又是骑什么马?”
萧绍荣一双眼睛哭得通红,还有源源不断的眼泪往外涌。大概谁也想不到,在外意气风发的靖国公府世子爷,在妻子面前竟是个动不动便掉眼泪的哭包。
眼下虽金乌西坠,御街上没什么行人,但丹凤门前还是有值守的将士,马车旁还站着位老实的车夫,他们都像看稀物一样看着萧绍荣。
婉瑛生怕他私底下的样子传出去,将来在同僚面前不好做人,连忙用帕子将他的眼泪擦干了,又拉着他的手,像牵个大孩子似的,把人带上了马车。
马车缓缓朝着靖国公府的方向驶去。
婉瑛终于将自家夫君哄得不哭了,才将事情原委述说了一遍。不过说到皇帝拍马救下她时,她并未说实话,只说是太监们拼命将马拦了下来。
萧绍荣除了爱哭之外,还很爱吃醋,是个名副其实的醋坛子。平日婉瑛稍微跟府里哪个小厮多说了几句话,那个小厮隔日就会不见,一问才知道,打发去了乡下庄子里,从此婉瑛很少再与别的男人对话,也习惯了低头走路,省得毁人前程。
若是叫萧绍荣知道了是皇帝将她救下,甚至两人还有肌肤之亲,还不知道他会怎么醋性大发。
为了省事,婉瑛如今也多了些为人妻的智慧,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只是想到那双揽着自己腰的有力臂膀,她还是不自觉地飞红了面颊。
萧绍荣倒是没注意,只恨得手握成拳,砰砰捶着板壁。
“清河长公主真是欺人太甚!明知你不会骑马,还要强逼你骑,她这分明是公报私仇,故意欺辱你!”
“不关公主的事!”婉瑛急忙道,“是我自己无用,不会骑马……”
“是呀!她仗着自己会骑马,好在你面前显摆一番。瑛娘,你就是太善良,太好让人欺负了。”
“不是这样的……”
婉瑛嘴笨,只会翻来覆去地说“不是这样的”,眼见萧绍荣越说越气,还说要上折子参公主一本,顿时急得满头冒汗,说:“不是的,公主人很好的,她……她还给我煎药,还喂我喝药,怕我觉得药苦,还给我梅子吃……”
她越说越想哭,记忆里,当她生病时,姨娘也是这么喂她喝药的。
有时她苦得咽不下去,伸手向姨娘讨糖,姨娘却摸着她的脑袋,说小九啊,喝药就是这样的,先吃苦,后吃甜,你把前面的苦先吃了,后面才会苦尽甘来呢。
不料萧绍荣听见她的话,喋喋不休一下就停了。
“她喂你喝药?药里不会是掺了毒罢?”
“……”
婉瑛终于气得往他胸口擂了一拳:“不许你这么说公主!”
花拳绣腿,没什么威力,萧绍荣却好像被力大无穷的大力士揍了一拳,两眼一翻,倒在壁上。待婉瑛急慌慌地来揉,他却忽地一睁眼,眼里笑意四散,揽着她的腰肢,将人带到大腿上。
“你……你装的!”
婉瑛气愤地拍打他的肩。
萧绍荣却仿佛没骨头似的,下巴赖在她的肩窝处,懒洋洋地说:“瑛娘,你以后不能在我面前夸别人好,更不能为了她打我,我会伤心的。”
“……公主是女人。”
“嗯。”
萧绍荣微微抬起脸,在她的耳畔轻轻说:“女人也不行。”
第二日,宫里打发了太医来给婉瑛诊脉,又送来了许多名贵药材。
婉瑛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碍,身上连划破道口子都没有,只是受了惊吓,皇帝弄上这么大阵仗,倒令她不好意思了。
萧绍荣虽疑惑,但也只当他是为了幼妹捅的篓子善后,并未多想。
而这之后,清河长公主再没有叫婉瑛入宫游玩过,婉瑛的精神又转移到给婉琉寻找夫婿这件事上来。
找夫婿这样的事,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
婉琉的年纪并不算小了,眼看就要满十八,只比她小几个月。这样的年纪在大楚,已经算是晚婚了,挑不到什么好人家。
门第低的,婉琉看不上,门第高的,别人心目中又早有合适的媳妇人选,若有门第高,还不嫌婉琉年纪大、出身低的,不用想,那一定是对方想纳妾或娶续弦,那更不在考虑范围内了。
尤夫人不让媒婆登靖国公府的门,说家里除了萧云澜,还有三个待字闺中的姑娘,媒婆频繁登门,落在外人眼里不好看,显得她家的姑娘多恨嫁一样。
在玉京,公府侯门的小姐若要谈婚议嫁,一是从小订有婚约,二是熟人作保介绍。
婉瑛初来玉京不久,人缘又不好,自然没有门路。没办法,她只能趁着京中世家举办各种春日宴、赏花宴、雅集诗社时,带着婉琉过去走动,席上同人多亲近,厚着脸皮打听哪家有没有适龄的公子正待婚配。
初时人家还碍于面子,多少与她交谈几句,说某某府上的公子正在相看人家。但次数多了,众人只嫌她烦,一看她远远地走过来,便都笑着一哄而散。
闲言碎语流进尤夫人耳朵里,她愈发憎恶婉瑛小家子做派,丢了靖国公府的脸面,干脆不让她出门了。
似婉瑛这般费心费力,婉琉却还不领情,替她看好的人家,她不是嫌人家丑,就是嫌门第太低,配不上她,有时婉瑛还没说出是哪户人家的公子,她就摆手说看不上。
眼看嫡母又写了信来催问婉琉的婚事,婉瑛急得唇焦舌燥,春晓却对她说:“小姐,你倒不要急人所急,依我看,此事要冷上一冷才好。有些事是吃力不讨好,你尽心尽力,说不定人家还觉得你坏了她的好事。”
婉瑛不解:“你这是何意?”
春晓冷笑着道:“她正同鸿大爷打得火热呢,你这厢又替她寻夫觅婿,岂不是坏了她的好事?”
……鸿大爷?
鸿大爷指的是萧绍荣的庶兄,萧绍鸿。
可婉琉又是如何同他扯上关系的?他们一个在内院,一个在外宅,本应该连碰面的机会都没有才对。
婉瑛两手扯着手绢,紧张地问春晓:“你这话是从哪里听来的?”
“又何须去听,只要长了眼睛的都知道。那鸿大爷时常借着送东西的名义混进内院,鬼头鬼脑地往那假山石子里一钻,又有人看见二小姐也往那里去,两人待上一顿饭的工夫,又一前一后地出来,跟做贼一样,不是去干那事儿的,又是去干什么的?”
“……”
婉瑛如遭雷击。
除了每日的晨昏定省,她几乎从没出过观澜院,以至于眼皮子底下发生这种事,她竟一无所知。
离开江陵前,嫡母曾与她耳提面命,又逼她用姨娘的一条命起誓,她必得为婉琉寻一门如意婚事。这个“如意”就包含了门第要高,萧绍鸿虽出身靖国公府,可他是庶子,生母又早亡,这在一生视嫡庶有别为金科玉律的嫡母眼中,只怕比寒门也不如。
晚上,婉瑛找到婉琉想要聊这件事。
婉琉先是抵死不认,后来不知怎么又承认了,只说婉瑛少管她的事。
婉瑛急得冒汗,道:“我怎能不管你的事?出门前,母亲……”
“母亲?你少拿娘来压我!那是我娘,不是你的娘!别以为爹让你入了族谱,别人又喊你一声大小姐,就以为可以在我面前摆姐姐的架子,骑到我头上来作威作福了!一个下九流船妓生的贱种,给我提鞋你也不配!”
“……”
婉瑛张了张口,哑口无言。
想来也是,她从来就管不住婉琉,不知为何嫡母要将这艰巨的任务交给她。
她又担心婉琉出门在外受欺负,将李嬷嬷派了来,这一老一少嘴巴都厉害得很,一口一个“贱种”地喊她,婉瑛就是有心管也无力,今日又听婉琉提起姨娘身世,夜里不免趁萧绍荣睡着后,躲在被子里偷偷哭了一回。
若要完全不管,也不可能,若春晓说的是真,两人暗通款曲,作弄出丑事来,也是婉瑛吃亏。
她不能将婉琉关在观澜院里,便只好寸步不离地跟着她,任凭婉琉怎么骂她也赶她不走。
另一边,她又派春晓时刻注意萧绍鸿的动向,一旦发现他往园子里来,婉瑛就提前等在假山石那里守株待兔。
萧绍鸿做贼心虚,一见有人守在那儿,就飞也似的跑了,哪里还敢上前来。
就这么两头盯着,两人见面的机会少了很多,但也是治标不治本。
一来婉瑛总有瞌睡打盹的时候,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二来靖国公府大的很,就算假山石那儿不能去,也总有别的幽会之地,两人只要约定个暗号,站在围墙下都能一解相思。
这话就像春晓说的,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防也防不住。
这两人日后果真酿下一桩祸事来,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日光弹指过,花影坐前移。
转眼就到三月三,上巳节,玉京中人视上巳节为头等大事,这一日要男女老少都要沐浴,修禊,祛晦,祈福。古时还有全家一起出游、或呼朋引伴去河边临水洗濯,曲水流觞的雅事。
宫中也要办上巳宴,这一年的宴会依旧是贵妃操办主持。
席间,不知是哪位娘娘多喝了几杯,忽忆起在家中做姑娘时,曾和姊妹们于上巳节出门踏青游玩之事。
据说当时皇帝沉默良久,最后忽然下达一道口谕,说各宫嫔妃入宫多年,与父母兄妹皆不得见,不能略尽孝道,全骨肉私情,实在有违天理人伦,便开恩下谕,日后逢端午、中秋、元宵佳节,各宫妃子皆可回家省亲,与家人团聚。
莫说一入宫门深似海,就连寻常人家的女子,自出嫁后也难得回家一趟,这真是亘古未有之奇事。
在座各宫娘子自然感恩戴德,喜极而泣,口中叩谢皇恩。
消息传出宫外,各后妃的家人眷属们也俱是欢喜不止,直呼当今天子圣明仁慈。
如今各府都在积极营建省亲别院,谁也不肯输别人一头。你造的楼台比我高一尺,我就要比你高一丈。一时间,京中木料价格节节攀升,木材贩子们乐开了花,逢人便笑。
靖国公府出了个贵妃,自然也不肯落于人。
话说这靖国公府坐落于长安街,占地也有百八十亩,这一带青瓦成片,华宅云集,都是权贵所居,自然腾不出地面来造省亲别院。
萧老爷便请了风水师专门出城踏看地方,终于看好一处风水宝地,将其买下置业。
这一年,靖国公府上上下下就在围绕着省亲的事儿在忙,就连府里的大闲人萧绍荣也没法儿躲懒,被亲爹抓去又是丈量地方,又是勘画图样,又是看要移栽什么珍贵树种,直忙得人都瘦了几斤,一个风流俊俏的公子哥儿,活生生成了两脚踩黄泥的乡下农夫,回来就抱着婉瑛哭,说实在干不下去了。
婉瑛也只能拍拍他的肩,她也安慰不了他,她比他更忙呢。
爷们儿在外头造房子,管钱的事就落在了女人的头上。
占地百亩的大园子,又是修亭台楼阁,又是栽奇花异草,银子淌了海似地花出去,动辄就是成千上万两的花销,不可能没个成算。
靖国公府里头一直是尤夫人当家,如今婉瑛做了媳妇,她是公门嫡媳,按理这执掌中馈的事就要交给她,可尤夫人先前一直不肯放权,说她小门小户的,当不了这么大的家,先学着罢。
可到了造省亲别墅的时候,她又舍得放权了,将家中大小事一股脑儿丢给婉瑛去管,她老人家两眼一闭,关起门来万事不理了。
可怜婉瑛从未当家理过事,靖国公府又这么大,府里上上下下几百口人,如今正值多事之秋,人人手心朝上,就等着要钱,一日的事往少了说也是一二十件,忙起来真是千头万绪。
若是月钱稍放迟了几日,又或是哪个当口上急等着用钱,没及时给,那下人们就有话要说了,有的甚至跑去找尤夫人哭诉。
尤夫人当着人说她如今有儿媳,只等着享清福,背后却把婉瑛叫来松鹤堂,阴阳怪气地训上一顿。
婉瑛只能哭着说自己无才无德,求婆母出来主持大局。
尤夫人还百般不乐意。
小尤氏冷眼旁观,情知她姐姐不是真心想放权,而是故意刁难婉瑛,看她出丑,等事情无法收场时,再出来主持大局,以示她并非想霸着中馈之权不放,而是媳妇实在没才干,她不得已才接手。
当婆婆的欺负媳妇到这个份儿上,也是世所罕见。
看着婉瑛累得一天比一天憔悴,小尤氏也是心有不忍,不过趁着尤夫人不知道,能帮衬的就帮衬上一点。
这一日,又不知是为了什么事,婉瑛被叫去松鹤堂骂了一顿,临走前,还听见尤夫人在那儿跟小尤氏诉苦。
“所以老话说得好,‘宁娶高门婢,不娶小家女’,我不像你,真真儿是个没福气的人,原以为媳妇进门就可以做甩手掌柜,这可倒好,她不仅帮不上忙,反倒来添乱,把个府上弄得乌烟瘴气……”
言下之意,就是婉瑛连婢女也不如。
婉瑛听了又是愧又是气,不免找个无人地痛哭了一场。
当夜,萧绍荣又忙到二更时分才回来,洗漱完毕,悄没声儿地回到内室,只见床前为他留了盏灯,掀开青纱帐,一股销魂蚀骨的幽香萦绕鼻尖。
床上的人侧卧着,红绫被掖到下巴处,脸冲着床帐,什么也瞧不清,只余一把乌黑油亮的秀发,泼墨似的铺在鸳鸯枕上,窈窕身形被灯影映照在帷帐上,似起伏的山峦。
萧绍荣呼吸一滞,吹了灯急切地摸上床,贴着那散发着淡香的后颈,续命似的吸上一口,手悄悄地伸进被子,顺着衣襟往里钻,还没摸到实处,先被一只冰凉的手握住。
“我累了,睡罢。”
“你没睡着?”
身侧的人不吱声,脸埋进被子里。
萧绍荣笑着说:“手心怎么这么凉,夫君来替你暖一暖。”
说着用手掌包裹住她的两只小手,将她整个人圈进怀里。
正经了不过片刻工夫,他又开始不老实起来,在她耳边哼哼唧唧,说求你了,瑛娘。
他也实在是憋得狠了,这阵时日总在外忙,难得同婉瑛亲近。
若是往常,他这么求,婉瑛多半也就半推半就地从了,可今夜她却抗拒得很。萧绍荣想亲她,几次都被推开,心中有些不高兴,正想按着人用强,忽听到一声压抑的哽咽。
萧绍荣大惊失色,急忙将人翻过来。
婉瑛起初还不肯,死死地抓着被子。萧绍荣用了点力,才把人从被子下挖出来,借着窗外微弱的月色,看见她满脸的泪,一双眼肿成核桃儿。
萧绍荣顿时慌了手脚:“怎么了这是?怎么哭了?是不是身子不受用?”
他不问还好,一问,婉瑛顿时放声痛哭起来。
萧绍荣怎么也哄不住,道了几百句歉也不管用,最后扬起手掌,狠狠扇了自己一耳光。
“要你犯浑!”
这下倒把婉瑛吓住了,连哭都忘了,拉住他的手,嗓音嘶哑地道:“别打……”
萧绍荣忙将她抱进怀里:“别哭了,瑛娘,你一哭,我心都痛了。”
“我不哭了,你别打自己。”
婉瑛努力挤出一个笑。
萧绍荣盯着她红肿的双眼看了良久,总觉得就这么半天,不至于把眼睛哭肿。
“是不是又在娘那儿受了委屈?她又骂你了?”
婉瑛摇头:“不是,我就是……累了。”
“要不我去跟娘说,让她别将这么多事交给你,看你累得,脸都瘦了一圈。”
他疼惜地摸了摸婉瑛消瘦的面颊。
婉瑛吓得急忙拉住他的手指:“别,别跟母亲说,她……她这是信任我,才将府上交给我,是我无用……”
她就算是再愚笨,也知道这话只能尤夫人自己说,不能别人去说,若让萧绍荣跑去跟尤夫人说让她重新管家,理由是自己妻子累,恐怕尤夫人又要觉得她吹枕头风了。
萧绍荣搂着她,叹了口气:“如今府上是忙,等过了这阵儿就好了。”
“嗯。”
婉瑛倚在他怀中,乖乖点头。
可心中不禁有一丝失落,这情绪来得突然,她也不知是为了什么,大抵她想从萧绍荣这儿听到的,并不是这一句宽慰。
像是为了哄她开心,萧绍荣笑着说:“倒忘了,我有件喜事儿要告诉你。”
婉瑛抬起脸:“什么喜事儿?”
“给你找了个妹婿,你要不要?”
婉瑛立即忘了失落,抬起身连连追问:“是什么人?哪家的公子?年岁几何?家中是做什么的?”
萧绍荣好笑道:“你一下问这么多,我回答哪个?你且听我慢慢说。他是我一个同僚,如今二十有五,在兵部职方司任主事。家里世代耕读,颇有些积业。他父亲早逝,家中只余一名老母侍奉,去岁他已将母亲接来京中,是个侍母至孝的人,人品这块儿倒不用担心。”
婉瑛一听,有些失望:“恐怕门第太低了。”
“那要看跟谁家比,跟我们家比,自然是低了,可他们家倒也不是什么破落户儿。而且瑛娘啊,择婿这种事,不能只看着眼前这一亩三分地,得看日后才行。我这名同僚科举出身,进士及第,又得了官身,虽只是个小小的兵部主事,可他为人颇为精干,得圣上看重,来日前途不可限量。高门世家虽好,可多不过四五代也就败了,似他这种白手起家,嫁过去就是官夫人,家中人口又不多,少了口舌是非,嫁过去日子岂不美哉?”
他说的有理,婉瑛被他说服了,尤其是家中人口一多,是非就多这一点,婉瑛自己便深有体会。
若让她再重来一次,恐怕她不会嫁给萧绍荣,就算他对她再好,可婆媳矛盾始终是绕不过去的坎儿,婉瑛宁可嫁去贫寒人家织布度日,也不愿留在这等高门贵府受人欺凌。
她忽然想到一点,抓着萧绍荣的手臂问:“他长相如何?”
“尚算端正,比起你夫君是不如的。”
“……”
端正是怎么个端正法?想来问也问不出个名堂,婉瑛说:“要不你将他请来家中作客,我看看他长什么模样儿?”
萧绍荣立即问:“看他?你为什么要看他?”
婉瑛眨眨眼,这才反应过来,他又醋性大发了,只得说:“我不和他碰面,躲在屏风后偷偷地看,总可以罢?”
萧绍荣哼了声:“再说罢。”
当晚,婉瑛哄了萧绍荣良久,才总算哄得他松了口,答应带人来家中作客。
过了几日,对方登门拜访,萧绍荣在书房里待客。
婉瑛躲在屏风后,只听萧绍荣称呼人家为顾兄,又叫他明远,估计是他的表字。
婉瑛自缝隙中偷偷望去,不觉松了口气。
顾明远并不像萧绍荣所说的,只是“尚算端正”,他生得眉清目秀,唇红齿白,虽比不上萧绍荣,但也是翩翩佳公子一名。且看他举止大方,谈吐有度,顿时让人心生好感。
婉瑛连忙示意春晓回房,去将婉琉拉来。
婉琉心不甘情不愿地被春晓拉着来,撇着嘴,脸拉得老长。但是当她透过屏风,看见书房里的顾明远时,脸颊却悄悄地红了。
婉瑛在一旁看着,便知道这事十拿九稳了,后面一问婉琉,她果然红着脸点了点头。
婉瑛长松一口气,总算解决了一件心头大事。
婉琉的婚事告一段落,这头尤夫人大概也是摆完了谱,终于在众人的三催四请中收回掌家之权,婉瑛也能得以喘息,过个安稳年。
待年关一过,靖国公府又天降一桩非常喜事。
宫中的何太监过来传旨,宣贵妃将于正月十五元宵节回家省亲。
省亲园子早已于去年建得七七八八,但贵妃碍于国家体制,认为自己作为后妃之首,应当做个表率,不宜频繁归家,所以园子便空置了。如今贵妃即将省亲,阖府都喜气洋洋。
另外,令众人都出乎意料的是,圣上将陪着贵妃一起归家省亲。

圣驾自丹凤门出,一路顺着御街迤逦南来。
玉京南郊有条河,河流弯弯曲曲,如一条绕城的玉带,便名为“玉带河”。河岸两旁遍植高槐垂柳,河水又将陆地分割成数个浅滩,这一带名园无数,靖国公府的省亲别墅也建在此处。
天子深居九重,自当今皇上亲政以来,已经很久未出宫巡游,更未曾驾幸哪个官员府邸。如今皇上竟肯随贵妃一道省亲,这不仅证明了贵妃圣眷隆重,也让靖国公府在玉京世家中一跃而出,满门荣耀无人能及,那可真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盛。
百姓们一来想凑个热闹,讨个喜庆,二来想看看传闻中的帝妃是个什么恩爱模样,于是一大早地涌来了玉带河畔,将河岸挤得无踏足之地。
今日的天儿并不算暖和,数九寒冬,大雪下了一夜方止,河堤上铺着厚厚的白雪,蒹葭苍苍,芦荻瑟瑟,一派冬日的萧条光景,却丝毫影响不了老百姓们的热情,一个个袖着两手,伸长脖子遥望圣驾。
正午时分,众人只远远地望见一列队伍过来,前面卤簿开道,后面一溜儿朱衣太监,擎着罗伞、宫扇、金瓜、斧钺等仪仗,然后是皇帝的龙辇,最后才是贵妃娘娘的凤轿,旁边跟着数名捧盒的宫女。
靖国公府一大家子男女老少早已候在门口,见仪仗过来,立即鞭炮齐鸣,鼓乐大作。待鞭炮炸完,乐声停了,帝妃下轿。
众人忽喇喇一下全跪了下去。
“皇上万岁,贵妃娘娘千岁!”
“平身。”
天子低沉的声音传来,不怒自威。
众人这才依次起身,靖国公领着嫡子萧绍荣上前问安,尤夫人也领着姑娘们同贵妃寒暄叙旧,一家子欢天喜地,喜极而泣。
热闹氛围中,唯独婉瑛像个外人,隐在人堆里,不免好奇皇帝究竟长什么模样,于是趁人没注意,大着胆子抬起头,本想悄悄地张望一眼,不料却怔住了。
皇帝本人,比她想象中年轻。
他穿着一袭织金暗纹玄色长袍,外披貂皮大氅,未戴金冠,只用玉簪束发,面容清冷白皙,眉眼低垂,一张淡色的唇极薄,立在雪中,竟浑似个冰雪堆砌而成的人,没有半点温度。
一股奇怪的熟悉感霎时涌上心头,婉瑛心道,这个人,我好似见过。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