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靠捡废品惊艳世界—— by十八木听风
十八木听风  发于:2024年05月27日

关灯
护眼

因为各种原因,食品厂每生产出一批品相好完整的产品之后,总要剩下点碎末。比方说饼干碎,朱古力碎,糖果碎什么的。
这些碎碎,跟食品店卖的商品材料完全一样,就是卖相不好,但价格非常便宜,往往是正规商品价的一个零头。
说句不好听的话,糖果点心放嘴里嚼吧嚼吧,不都得碎了?所以各种好吃的碎碎,属于老百姓想买却又买不着的好东西。
杜兰拿出来的朱古力碎,相当新鲜,元妮含了一块,“真好吃。”
李凤霞还是头一次吃朱古力,这东西又甜又苦,吃着有点上头。
四舅母也含了一块,这个味她吃过,前些天元妮买了一罐朱古力粉,用热水泡着喝,比朱古力碎还要香甜。
方苗苗吹嘘了华夫饼干,却连一片华夫饼干都没拿出来,吃别人的东西速度倒挺快,大家伙各自只含了一块,她却抓了一把……
杜兰笑了笑,把朱古力碎袋子又收了起来。
聊天的功夫,元妮已经把被褥铺好了,“我走读,晚上还是回家睡。”
杜兰愣了一下,“你不是S省的吗?怎么走读?”
“我姥姥姥爷住尚书胡同,我跟他们一起住。”
尚书胡同可是好地方,就地段和居住条件而言,地位仅次于使馆区。
杜兰本以为元妮是S省的人,那可是个偏僻的西北穷省。
万没想到,她有亲戚在京城,且住着尚书胡同的房子,这比杜兰家的条件还好。
杜兰倒没有妒忌什么的,只想着,以后更要跟元妮处好关系。
毕业后,元妮留在京城的几率比别人都要大,她也是提前为以后打算,多个朋友多条路。
“太好了,我也是走读,以后咱俩可以搭伴,我家也在西城,就食品厂家属院。”杜兰热情的说道。
元妮还真听过这地方,四舅母收破烂的时候,去过食品厂家属院。
俩人攀谈起来,发现她们可以乘坐同一路公交车回家,跟另外两位同学打声招呼,就一起离开了。
“元妮,今天的朱古力碎好吃吗?”
“好吃。”
“你要是想买的话,跟我吱一声就行,我能买着便宜又新鲜了。”杜兰很自信的说道。
元妮笑着点头。
四舅母还真想买,猫蛋狗蛋嘴馋的要命。
看到四舅母的表情,元妮就知道她想说什么了,“饼干碎也能买吗?”
“能啊,一斤两毛,夹心的三毛,你要几斤?”
一听这个价格,四舅母眼睛都睁大了,“副食品商店的饼干一斤两块钱呢。”
“可不是嘛,饼干碎属于边角料,优先处理给内部职工,所以价格特别便宜。”
饼干碎碎是好东西,一斤两毛,里边有油又有糖,价格才比面粉贵一点,实在是太划算了。
四舅母来了兴趣,拉着杜兰商量起来,“那个朱古力碎多少钱一斤?我想买一斤朱古力碎,再来三斤饼干碎……”
元妮笑眯眯的听他们两个商量。
就在这时,一个相貌体面,温文尔雅的中年男人快步超过了她们,看样子目标也是公交站。
元妮立刻就认出来了,这人正是她高度关注的金教授。
她认识金教授,因为专门请范教授指点过,而金教授却不见得认识她。
公交车来了,金教授抬脚上去,元妮紧接着跟上,四舅母跟杜兰聊的忘乎所以,也糊里糊涂的上了车,车子就这么开走了……

第258章 仿古扇
公交车摇摇晃晃,四舅母跟杜兰还在讨论夹心饼干的价格,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上错了车。
元妮将错就错,帮她们两人买了票。
她听范教授说过,金教授家住平安里,原本以为金教授会在平安里下车,没想到只坐了三四站,金教授就下车了。
元妮赶紧咳嗽一声,伸手拍了拍杜兰,“这车对吗?”
杜兰一扫窗外,“糟糕,坐错车了,快下车。”
司机都已经把车门关上了,三人喊叫着要下车,司机才又打开了车门。
车站旁边是个自由市场,元妮眼见着金教授朝那里边去了。
四舅母擦把汗,“这是坐远了?还是走岔道了?”
杜兰知道她俩是从外地来的,作为一个土著,她十分内疚,一边拍着脑门一边道,“这是三集自由市场,咱们坐错了,不过……”
杜兰看了看自由市场,觉得事情还可以描补一下,“你们不是要买布做床帐子吗?这里的布特别便宜,比百货商店便宜多了。
既然已经错了,可不能浪费车票钱,不如进去扯一块?”
元妮点头,“要是布料好的话,干脆多买点,四舅母,你不是说猫蛋狗蛋要做新衣裳?”
以前没钱也没票,现在手里有了钱,没有一个女人不喜欢买布的,四舅母闻言大喜,“走,看看花样子去。”
她想的更长远,如今她一家都住着元妮的房子,就该把其他吃喝花用操办起来,要不然显得他们白吃白住占便宜似的。
眼看着天儿就要凉了,干脆多扯点布,给全家人都添件衣服。
三人说说笑笑进了自由市场。
自由市场就门头看着光鲜,里边的建筑十分简陋,有好些铺子都是仿照地震棚搭建的。
但东西是真的多,价格也便宜。
“前头都是新开的铺子,后边铺子讲究一些。”杜兰热情的介绍。
元妮给四舅母使个眼色,“厕所是不是在后边?我肚子不太舒服,先去方便一下,你俩先逛。”
四舅母心领神会,立刻拉着杜兰,“你们城里姑娘眼光好,帮我挑挑样子去?”
杜兰立刻就答应了。
前边都是卖布料锅碗瓢盆的,金教授不大可能光顾这种地方。
元妮溜哒到后边,一眼就看到了金教授,他正在一间小铺子门口跟店主说话呢。
小铺子挂着一个招牌,上面写着博古斋。
不用问了,这博古斋必定是经营古玩的铺子。
古玩爱好者都喜欢去早市鬼市捡漏,再不济,就去京郊大集。
一般不会来这种小铺子。
铺子有门面,那就得交租金,因此经营成本高,里边卖的东西不便宜。
倒是出货的时候用得着。
元妮想着,既然来了,干脆看看金教授到底要干什么。
后边一圈小铺子,全是经营古玩玉器的。
眼下时间还早,有不少人在闲逛,元妮随大溜边走边看,丝毫没有引起金教授的注意。
“上次给你的扇子卖出去了吗?”
“哎哟,还没有,可不是我不费心,而是这扇子太好了,金贵,不能卖个草根价,所以正挑买主呢。”
“那就麻烦你上心了,最近想用钱。”
“那是必须的,我跟您说,我约了两个贵客来看扇子,现在就等人过来了,你跟我到后头先喝碗茶去?”
“那行。”
扇子?一听扇子,元妮儿来了几分兴趣,她有不少收藏,但还没有扇子呢。
但金教授拿来代卖的扇子,想必价格不菲……
就在这时,一个粗眉小眼的小青年,扛着个麻袋包走了过来,见元妮在门口张望,他就招呼,“想买什么呢?进来看看呗?”
元妮走了进来,“家里长辈要送礼,我想买两把有年份的扇子。”
粗眉小眼噗一声笑出来,“有年份的?有年份的你买得起吗?”
元妮也不生气,“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你有货吗?有的话我先看看呗?”
粗眉小眼踢过来一个麻袋,“看吧。”
麻袋里头满满都是扇子。
扇骨是竹木的,有斑点,真正的香妃,鹿妃,扇面上画了花鸟鱼虫,颜色鲜亮,有的还描了金边。
不过不是古物,而是工艺品商店做的。
“这个跟华侨商店的货是一样的,外国人老喜欢了,一买一大堆。”
“什么价格?”
“一把五块。”
一听报价,元妮就知道,这人太不地道了。
工艺品商店出的扇子,是工艺品,一把也就是一块钱,卖五块绝对是宰客。
粗眉小眼就是把元妮当成什么都不懂得棒槌了。
元妮心里冷笑,拿起扇子看,“好看是好看,就是太新了,不像是有年份的样子。”
“五块钱哪能买来有年份的东西?你看,那边架子上是仿品,十块钱一把,价格便宜,盒子也好看,要不然你再瞅瞅?”
粗眉小眼已经没耐性了,这个年轻姑娘好看是好看,可惜兜里没钱。
他是店主的侄儿,也是见过世面的,最喜欢有钱主顾。
说完这句话,他就不搭理元妮了,自顾收拾起一地的麻袋和箱子,要收拾这一大堆货,可有的忙呢。
元妮拿了两把新扇子,又顺着店主侄子的指点,在博古架上拿了三个带盒子的仿品,“就这些吧。”
掌柜侄儿粗粗一看,元妮拿了三把仿古扇子,两把新扇子,“一共四十。”
“我买的多,再给便宜点呗?”
“我们这不讲价,要讲价到别处去。”
“那行,你给我开个票吧。”
店主侄儿挠头,“你是自己用,还是给公家买呀?”
元妮笑了笑,“你这儿不但不让人还价,还不给开发票啊?”
店主侄儿只能开票,并且按照元妮的要求,写明白商品的名称和数量,分别是两把工艺品折扇和三把仿古扇子。
拿到了发票,元妮利索掏钱,拿着扇子转身就走。
她前脚走,掌柜和金教授就从后边出来了。
掌柜一看博古架,脸上的神情立刻就变了,他转身问侄儿,“放在这儿的那几个盒子呢?”
侄儿被问懵了,“你说那几把仿古扇子吗?刚卖掉了呀……”
“啊?”

第259章 老天也不放过他
店主气急败坏,“你不是进货去了吗?怎么回来这么早?谁让你手贱卖东西的?”
粗眉小眼侄子给他干活,不是白干活,也是拿工资的。
为着这层亲戚关系,店主老觉得侄儿占了便宜,为此粗眉小眼平时没少挨骂。
听见叔叔这么说,粗眉小眼也来火气了,“你平时老骂我眼里没活,白吃饭,我进完货,刚回来就干活了,怎么还不顺你的意?”
店主啪啪的拍脑门,“我这造的是什么孽哟?那几柄扇子不是仿古扇子,那是真品,是金教授放在咱们店里代卖的。
我想着买家就要来了,顺手放一会儿,结果就被你给卖了,我上哪给金教授找补去?
你说你早不勤快,晚不勤快,你抽的是哪根筋?”
一听是真品,粗眉小眼也傻眼了,他可是按照仿品的价格卖的,一把十块钱,原本以为是大赚,没想到赔大发了。
“你们别吵了,买东西的人走不远,咱们赶紧把扇子追回来。”金教授不愧是教授,很快就反应过来。
“对对对,赶紧追。”
粗眉小眼拔腿就跑,他看见元妮朝哪个方向走了。
三人一口气跑出自由市场,果然堵住元妮了。
元妮买扇子的功夫,四舅母买了布,杜兰已经搭公交车离开,元妮正冲着公交车挥手呢。
粗眉小眼赶紧截住元妮,“你别跑,把扇子还给我。”
元妮抱紧了盒子,直接开喊,“救命啊,有人抢东西了。”
她是弱质芊芊的年轻姑娘,粗眉小眼是个壮汉,乍一看还真像抢劫。
等公交车的人不少,立刻有人见义勇为,站出来帮助元妮了。
一个老太太拿长柄雨伞打着粗眉小眼,“闺女你快跑,我拦着他。”
还有两个年轻人已经左右包抄上去,准备摁住粗眉小眼。
店主一看情形不对,刚想解释几句,公交车就来了。
元妮拉着四舅母迅速上车,“谢谢大家伙帮忙。”
粗眉小眼和店主想追,结果被人用雨伞给绊倒了,“你们可拉倒吧,再使坏,我们就要报警了。”
就这样,粗眉小眼几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元妮搭乘公交车离开。
元妮冲着热心人挥了挥手,这真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处处有好人啊。
坐在公交车上,元妮给四舅母讲了一下事情的经过,“没盯住姓金的老窝,倒是捡了个漏。”
四舅母觉得挺好,“诬告你的事,多半就是金教授干的,就该从他手上抢好处,要不然老天爷都不答应,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金教授是老师,你是学生,这人天生就压你一头。
他刚才可是看见你了,等你上学了,他肯定会问你要扇子的。”四舅母小声提醒道。
到时候是给还是不给呀?
给的话不甘心,不给的话得罪人,这可真是难办。
元妮儿笑道,“不给,我可是让店里开了发票的,他们卖给我的是高仿品,我凭什么给他真品古董扇?”
四舅母恍然大悟,怪不得元妮耽误了那么长时间,原来早有准备。
元妮心里早就盘算好了,金教授红口白牙说丢了重要证物,大家都猜测金教授在说谎,可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如今她凭本事买到真品扇子,就是要跟金教授针尖对麦芒,也要让对方尝一尝,狗咬刺猬无从下口的滋味。
跟踪金教授浪费了一点时间,等两人回家,晚饭都做好了。
姥姥端着大盆往外走,“妮儿,学校的事儿理顺了吗?”
“理顺了,从明天就开始上课。”
严格的说,应该是半工半读。
从明天开始,每天组织半天劳动,剩下半天时间才上课。
劳动一个月后才结束。
只能说,现在学校还是很重视劳动的。
晚饭吃的是小白菜豆腐面片汤。
小白菜是姥爷自己种的,这东西长得快,趁着天气好,在犄角旮旯撒几把菜籽,长出来的白菜就够全家吃好几顿的。
吃饭的时候,姥爷说从丹山县寄来了两封信,这两封信的收件人都写着姥爷的名字,小雯放学回来以后,就给拆开念了。
“都是谁来的信?”
“一封是你大舅写的,说是家里边儿都好,在部队上的孩子们也挺好,让咱们不要担心。就是……”
“就是什么?”
元妮娘不知道姥姥姥爷都跟着元妮走了,还找人给他们带话,想让二老给她送几套换洗的衣裳。
大舅舅在信里说,虽然元妮娘做的不对,但终归兄妹一场,他找人给整了两套衣裳,已经给元妮娘送去了。
“这事老大做的地道,还有一封信是老队长写来的。”
老队长用非常诚恳的语气说,自己唯一的儿子得了重病,县医院的医生治不了,让他带着儿子上京城碰碰运气。
“老队长想来,想让咱们帮着打听一个靠谱的医院。”姥爷叹口气,老了老了,谁能想到会遇到这种事?
元妮在红旗大队生活的时间不长,但老队长对她相当关照,事关生死,这个忙得帮,“没问题,他信上写什么病了吗?等我请老侯大夫帮着打听一下。”
“写了,你看信……”
元妮看过之后,直接对姥爷说,“你也别写回信了,大队部有电话,咱花点钱给他们拨个电话过去,让他们从那边动身吧,我这两天就给打听医院。”
姥爷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都是一起吃过苦的,能帮就帮一把。”
这两天实在是太忙,元妮也没研究几柄古扇,直接拿到库房里收起来,就早早的睡了。
第二天早起要劳动半天,元妮特地在家吃了硬面饼子,这才赶到学校。
杜兰也来的晚,她手上还拎着个布兜子,“你要的朱古力和饼干买到了。”
“我这就给你钱。”
“不急,先劳动,中午回来再说。”杜兰说着,把兜子放到了元妮床头。
考古系的劳动内容是整修操场,班长发铁锹的时候,金教授突然找了过来,他点名要见元妮。
一见到元妮,金教授就想起来了,这姑娘昨天不是跟他坐一趟公交车吗?
他心思转的很快,已经意识到遗失古扇恐怕并不是什么偶然事件,而是元妮精心算计的结果。
“原来你就是元妮同学啊?我也不藏着掖着了,咱就开门见山直接说,这是四十块钱,把你昨天从博古斋买的扇子退回去吧……”金教授板着脸,摸出四张大团结,就往元妮手里塞。

第260章 软硬不吃
“金教授,你不是老师吗?怎么还强买强卖呀?我昨天是买了几把扇子,不过那都是谈好价付过钱的,钱货两讫,我不想退。”元妮笑得很温和,话却是斩钉截铁。
金教授原本以为元妮年纪小,好说话,见她软硬不吃,才知道对方是个硬钉子,联想到她跟耿老太太的亲戚关系……不用问,这也是得了真传的。
金教授调整了一下面部表情,挤出一个笑,“我怎么会强买强卖呢?是给你卖东西的店员拿错了货,把我放在他们店里寄卖的东西,当成商品给你了。
你读大学是为了什么?除了增长学问以外,育德修身也是必修的功课,不该拿的不要拿,这个道理你该懂吧?
要是你不懂的话,我得好好跟德育处说说,该补的课得给你补上。”
“原来是这样,那好吧,扇子可以退,我也有几句话送给金教授。
我是学生,您是老师,要当老师,首先自己立身要正,否则没有资格教学生。
德育处管学生,教务处管老师,实在不行,我还可以找校长反映问题。”
这几句话说的铿锵有力,金教授脸上白一阵红一阵,只能勉强维持笑容。
附近的几个学生都诧异的看着他们,不明白元妮为什么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难道金教授真做了亏心事?
“那扇子……”
“白天有课,我回家找找,明后天给您带过来吧。”
元妮原本是不打算退扇子的,可她看金教授一脸找茬欠扁的表情,突然想戏弄一下对方。
她可是开过发票的,就按发票上的品种和数量给金教授扇子,看他还有什么话说?
得了元妮的承诺,金教授还不满意,他想让元妮专门跑一趟,给他把扇子拿回来。
元妮哪能如他的愿呢?扛起铁锹就汇入了劳动的洪流之中。
杜兰凑到元妮身边,一边铲着石子,一边小声问她,“咋回事儿啊?”
元妮叹口气,把昨天买扇子的事儿说了一遍,“都成交了的买卖,咋能反悔?但我也不敢说不行,毕竟人家是老师。”
杜兰皱眉,“这明明就是店里的责任,跟你有啥关系?他找到你头上来,就是欺负人。”
一时间又有别的学生,说起元妮推迟报道的事,“有人写匿名信污蔑元妮,这封信就是被金教授弄丢的。”
这年头能考上大学的人,脑袋瓜子都很好使,虽说没有证据证明金教授有问题,但这事儿也太巧了吧?
大家倒是没有怀疑元妮,毕竟她年纪搁那儿放着呢,只怀疑金教授跟元妮家有什么恩怨,所以来找她一个小姑娘背锅。
反正劳动一上午,大家的嘴也没闲着,边议论边分析,最终还是把矛盾归结为两家的恩怨。
现在的操场,可没有塑胶跑道,要平整掉高低坑洼的部分,然后再重新垫土铺沙。
这是一个很繁重的工程,干了整整一上午,个别娇气的同学,累得连中午饭都不想吃了。
大家互相鼓励着,“人是铁,饭是钢,还是得吃饭,下午还要上课呢。”
这是个拼搏进取的年代,早在参加高考的时候,学生们就立志要报效祖国,实现人生价值。
国家对大学生们期望值很高,上大学不但没有学费,学校还会给予相应补助,一部分补助以实物的形式,分摊到粮票菜票之中。
另一部分则直接给现金,每月补贴多达二十元。
这样一来,即便是家庭困难的学生,也能吃到营养均衡的伙食。
元妮要了一份辣椒炒肉,一份二米饭,香甜地吃了起来。
杜兰不但要了二米饭和炒菜,还要了二两棒子面粥。
他们两人还好,都是吃惯了小米的,来自海南岛的李凤霞则表示,小米有些拉嗓子,吃不惯。
“大米多金贵呀,不可能直接给你吃纯大米饭。”杜兰大大咧咧的说道。
李凤霞憨厚的笑笑,“我们大米饭里也掺东西,不过掺的不是小米,是芋头和红薯。”
红薯大家都吃过,但芋头是啥玩意儿?
常年生活在北方,好些人还真不知道芋头。
李凤霞一边说一边比划,把大芋头和小芋头都给介绍了,清蒸很香甜,如果能配点肉一起蒸,给个神仙也不换,
“芋头不算啥,最好吃的是椰汁蒸饭,就是把椰子开个口,先用椰汁泡米……”
听着李凤霞的讲述,大家嘴里分泌的口水更多了。
馋馋馋……怎么办?
李凤霞挠头,“等我给家里写信,让她们寄点椰子干来。”
好歹大家都尝个味儿。
方苗苗没跟他们一起吃饭,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三人回到宿舍,发现方苗苗已经在宿舍里了,她的两颊鼓鼓囊囊像个小松鼠,正在大嚼特嚼。
杜兰觉得不对,赶紧看了一下放在元妮床头的兜子,饼干碎和朱古力碎都少了不少,她立刻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方苗苗,你是不是动这个兜子了?”
方苗苗咽下嘴里的食物,因为吃了太多朱古力,舌头还有点发黑,“这不是你拿出来请客的吗?”
杜兰十分无奈,“昨天那袋子朱古力碎,是我请大家尝鲜的,这个兜子里的东西,是我帮元妮同学代买的。
这兜子里一共三斤饼干碎,一斤巧克力碎,你吃了这么多,我们可怎么算账啊?”
这话一出,李凤霞都尴尬的脸红了,不问自取就是偷。
方苗苗神态自如,就是有点不高兴,她想了想,“我也没吃多少,这样吧,我给你们五分钱。”
说完,她从兜里摸出一个五分硬币,撇着嘴扔到了桌上,不就是一点零食吗?而且还是碎渣渣,怎么还提钱,一点同学情谊都不讲?
元妮和杜兰对视一眼,两人都没拿那个五分硬币。
元妮打开了柜子,直接把布兜子放在柜子里,然后当着大家伙的面上了锁。
兜子空了一大截,方苗苗吃的可不止五分。
不过元妮给钱的时候,还是按照三斤饼干碎一斤朱古力碎的价格计算的。
杜兰推脱了半天,最后才收下。
同住是个缘分,最终能不能走到一起,还得看人品。
放学回到家,正好耿老爷子和耿老太太也在,他们都是受邀而来,准备品尝亲手种出来的小白菜。
元妮把二老请进工作室里,拿出扇子给他们看,“奶奶,能不能照这样式,给我弄几把仿品?”

第261章 就这么算了吧
耿老爷子耿老太太都是内行人,两人不但善于辨识老玩意,甚至还上手做过。
耿老太太一看那三柄扇子,就乐了,“湘妃扇,唐寅的画,都不用专门找人做,我家就有现成的。”
唐寅是书画大家,他为人风流,又爱交朋友,字画传世很多。
就唐寅的作品而言,像这种湘妃折扇都算是小件,最值钱的还是屏风和大件字画,只是这种东西可遇而不可求。
因他名头大,仿的人很多,好多人仿唐寅的字画都出了名。
“历朝历代的仿品都有,你要哪个年代的?”耿老爷子不知元妮打算,很认真的问道。
“就现代工艺仿,最不值钱的那种。”
“没问题,让猫蛋跟我去拿。”耿老太太满口答应。
“你要现代仿干什么?一文不值的?”耿老爷子纳闷儿。
元妮就把金教授的所作所为说了一遍,“他说店主卖错了,我本不想给他的,后来一想,让他得个教训也好。”
耿老爷子拍大腿,“妮儿,你这么做就对了,这人不地道,不给他个教训,他还会蹬鼻子上脸,没准还会问你要波斯水晶瓶。”
耿老太太也拍手笑,“你听我说,这事儿得这么办……”
元妮儿一边听,一边点头,“能行,就这么办。”
就在这时,小雯跑过来叫大家吃饭。
因着耿老爷子耿老太太要来做客,晚上没吃稀溜溜的面片汤,做的是小白菜拌豆腐,凉拌猪耳朵,配棒子面发糕。
棒子面就是玉米面,老京城人习惯把这玩意儿叫棒子。
早些年缺粮,耿老爷子耿老太太也没少吃玉米面。
“今天这个发糕,嚼着格外香甜,还是你手艺好。”耿老太太十分感慨。
“这里头掺了一成白面,一成栗子面,这是东西好,跟手艺可没关系。”姥姥乐呵呵的说。
怪不得吃着那么香甜,原来是下了功夫的。
耿老太太点头,“有几分仿膳窝窝头的味儿了。”
姥爷又说起老队长的事儿,“妮儿,医院联系的怎样了?我给他们打了电话,他们正在买票,快的话四五天就能到。”
今天上一天课,元妮儿还没办这件事儿。
耿老太太问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这事儿好办,不就是肾上的病吗?我知道哪个医院能看,这事不用麻烦老侯大夫,交给我办就成。”
都是在京城土生土长的,谁没个关系啊?
姥爷大喜,元妮到底年轻,让她到处求人也不好,“那就交给你办?”
“没问题,我今晚回去就联系,明早就能给你准话。”
当天晚上,耿老太太就让猫蛋把仿品扇子拿过来了。
一个好汉三个帮,元妮能走到这一步,除了老天给的金手指之外,就靠这些亲戚长辈们帮衬着了。
当然路走得这么顺,跟她的品性也分不开,她待人以诚,大家也以诚待她。
耿老太太给的三把扇子,做的精美异常,任谁看见,都会夸一声好东西,“做的可真像,可太能蒙人了。”
她憋着笑,把三把仿品扇子装进了盒子里,把真品换了下来。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