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人好像挺赞同他当初的抉择的。
那,未来可不可以让更多的学子复刻一下他走的路呢……?
范仲淹沉默着。
在第一轮无意识产生的固有认知被冲击后,重新冷静下思绪的参知政事,却还是稍有些犹豫的分析着利弊。
他不是什么心软的人。
所以当后世人平静揭露那后辈在科举改革上使的手腕的时刻,清醒的理智便在心中告诉他这个选择的正确性。如果他想要让自己的新政比原定时空中走得更稳,那么像王安石那般利用科举考试的科目整合统一思想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可是——他低垂着眼,眼睛看着地面,无意识用目光描摹着玉阶的轮廓。
如果朝堂上只存在一种声音,只能看见一个方向的未来……难道真的不会将已经形成的弊端持之以恒地贯彻下去,无法再在一切尚有挽回余地的时候结束错误码?
【说到底,科举是个什么玩意呢?
它的重要程度,使得我之前把它和我们的高考做对比。然而它实质性的功效,其实更偏向我们的公务员考试。
所以考诗赋还是考策论,实际上重要吗?】
——“?”
怎么会不重要!
司马光听了这话,眉头瞬时紧锁而起,难以理解后世人为何会给出这样接近反问的问题。
“诗赋虽娟美尚才气,然而易浮华轻薄。岂有策论文风所求之厚重?”
沉默了一会,不管旁人或惊或疑的目光,他直接开口,不再将声音只压低在自己的心中,迎上那些人的面孔,脸色是极平静的淡然。
说到底他也不是什么平庸的性格。与王安石的交情和对天幕的尊重,能够让他安静地听着后世的论述,却不能让他全然放弃心中的想法。
宋代士大夫好议论的风气,此刻在司马光的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好似在回答他一般——天幕继续着它的发言。
【是,诗赋虽然考察才华和创造力,却有着容易不切实际的弊端。
然而策论经义,难道真的有好到哪里去吗?
它看起来是比诗赋更为实用,但是本质难道不就像我们为备战考试,多年训练的议论文一样,到了最后往往学的不过是模式套路,听得是老师多少年总结下来的破题技巧呢?
毕竟,一般人,尤其是一个没有条件深入全天下社会现实,甚至可能都没怎么深入过自己本地社会的人,怎么可能针对天下所有的问题都能够做到入木三分,鞭辟入里呢?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又或者说,实践是意识的来源。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虽然形式上只是散文,然而其对黑暗现实的揭露之辛辣,足以让每个读者看完后难忘那苛政猛于虎的感慨,其犀利尖锐,有如锋芒万丈,足以劈开千年时光经久不衰。
但是如果柳宗元没有被贬到永州,他没有亲身处在那样一个当时偏僻荒凉的地方,没有亲眼见过那个也许真的存在的蒋氏,更没有见过那些“蒋氏”背后无数类似的悲剧,他怎么可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呢?
一个平生也许都在旁人为他遮蔽住风雨的安稳环境中成长的士子,怎么可能真正写得出极具实用意义的策论呢。】
“不历州县,不拟台省。”
人群中,有官员盯着天幕的叙述,缓缓将这句唐朝明相张九龄的名句吐露,其内涵与后世人话里话外的本意不谋而合。
尽管这句话背后张九龄意图粘合中央地方的努力,因为李隆基的晚年昏庸而最终付诸东流,自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分裂之态已成定局。
然而这句话本身所蕴含的政治智慧,是能为宋朝统治者所理解,并且继承的——尽管是某种微妙灵活的潜规则。
后世人只是将这个准则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虽然让他们更多一层思考,却也没过多的惊讶。
就连提出异议的司马光,此刻听完也没什么太大的反应,只是默然拧着眉,依旧摆着一张神色不算太认同的脸。
【所以科举只是一种粗略的选拔性考试而已,从这个角度来看,它考什么都没有关系。
甚至于明清最为人诟病的八股文,被人冠以束缚了社会思想活力,导致近代没能赶得上科技革命迎来了最惨痛时代的罪名讽刺了千年,至今仍是臭名昭著的存在。
是,它有错。
可是细究八股的核心,作为公务员选拔考试的要求,它讲求代圣立言,讲求一种固定的,方便人一眼扫清楚文章结构主旨的方式,说白了考察的是一种规范性。
尽管现代申论将自己的起源和借鉴宣称定位在了策论,可是看一看它的要求——不能凭主观好恶选材,尽情张扬个性进行放言宏论。
唔,确实。毕竟其实策论也不能太嚣张放肆,得去揣测眼下需要的是什么样的言论啊。
公文写作确实向来需要稳重中立一点。】
“申论?”
王安石捕捉到了那个陌生的名词:“它和策论,以及那什么八股,难道有什么差异吗?”
尽管也有可能不过是后两者的改进版本,微妙的直觉却指引着他进一步深思。联想自己之前的想法,王安石再度陷入了沉思。
但是他思考的痛快,旁人的关注点却和他不太一致。
“没能赶上科技革命……?最惨痛的时代……?”赵煦将这两句话重复了一遍,眼里错愕之色一闪而过。
科的含义一时之间有些难解,然而技这个字一冒出来,他的脑海中下意识就跟上的是一句奇技淫巧,连随后的革命二字,一时之间都被忽略了过去。
“工匠,缘何能跟时运产生关联!”
在想明白这句话背后的未尽之言的那刻,饶是赵煦压抑中养出的隐忍心性,都不禁发出了惊疑错愕的质问。
然而空荡荡别无二人的室内只回响着他一人的回音,翻腾着在空中缓缓消散,却没有人为他解答。
他僵硬地坐在原位,混乱的思绪在脑中挤做一团浆糊。
就算本朝已经比前代对工商多出了几分地位上的宽容,因为士大夫群体的增多,一些出身寒门且没什么讲究的士人甚至也参与进了二者的行列。
然而这就已经是赵煦认知中的极显了。甚至因为富商的豪奢,同样社会地位在大众认知中一般,他对商人阶层的警戒和注视有时还胜过农民一筹。
但,为什么还会有的工匠的存在呢?
赵煦想不明白。
天幕慢悠悠叹了口气。
【真正最大的阻碍社会思想活力的弊端,其实是古代社会士农工商的风气啊。】
有什么冰冷的,锋利的东西,仿佛贴近在皮肤。
【是因为古代“学而优则仕”,是因为古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因为古代“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该有人站出来批驳这种嘲笑的语气的,该有人高声呵斥后世人怎么可以这般轻蔑真宗皇帝当初写下的御诗的。
可是事实是并没有。
所有人在后世人如惊雷般直指祖宗千年传下来的根基的威慑面前,忘却了一朝一姓一位皇帝的尊严还需要他们“维护”——赵家皇帝自己都没着急呢。
【社会的上升渠道就这样被限制在公务员考试上面,所以人人都跑去考公务员了,人人不当上公务员就没出路可走了。
最初的科举还有明法、明字、明算等技能的用处,王安石科举改革的时候尚且还记得复兴法学的考试。
但到了明清,除了八股还有别的选择吗?除了经义儒学还有别的选项吗?
错的不只是八股,错的不应该是一种文体,错的是阶层分明封闭自守的封建社会本身。
就像北宋米芾还曾锐评,说书法之坏自唐颜真卿始,人皆以书法“干禄”——为了科举写的规矩、清楚、崇尚法度。因为科举考试有字数和时间的要求,所以字体更浅更柔。
这些书法家们痛心疾首:古法书法的立体纵横感荡然无存,一管豪锥入木三分用笔如刀的晋韵已成历史,这是时代的败坏啊!
——这是科举的错误吗?这是颜真卿的错误吗?
我觉得,错误的,也许应该是将艺术家、政治家、辩论家、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这些一切本该各自发展,两厢安好的存在,强行杂糅一起的社会生态吧。】!
如惊雷般的声音,在天幕话音落下后的几秒之后终于姗姗来迟。
有面色通红的老派官员声如洪钟,完全不顾身在朝堂,不管上首皇帝的存在,一步跨出,接近目裂般面容称得上狰狞。
“这天幕果然是妖邪作法,引后世不肖之人荒谬言论,意欲亡我大宋,亡我华夏绵延之基!”
士农工商是他们立足的根本,作为既得利益者,没有人会愿意割舍自己的蛋糕。
于是他们愤然开口,于是他们群情激愤,于是他们自第一声异议提出之后就忙不迭续上了后劲,像浪花朵朵翻腾着连成一片惊涛,晦暗着如无形的风雨,压抑住了一片的天。
原本因为提前预言了亡国的先声,而被他们暗地里信服以为鬼神做法,天道降福的存在,此刻却成了他们恨之欲死的祸患。
——多可笑啊。
还摁着大腿上旧伤的赵光义冷眼旁观着,还心神不宁着的赵祯心跳着如擂鼓齐振,和王安石此前想到一块去正低头深思的赵顼挑眉凝神眯起了眼。
和朝堂所有官员共赏着光幕的皇帝,此刻都看见了一片海。
紫色和朱色连缀而成的海。在喧嚣之后此刻纵然静默,却依旧足够每一个目击之人感受到那沉默背后足够澎湃沸腾的力量。
这其中当然也有他们熟悉的官员没有参与其中,然而他们在这样的局面之前也只能选择退让,像海中的顽石,纵固执仍海流冲刷,却也足够默然。
赵光义想嗤笑,这些人的本性,所谓的圣贤道德,到了最后也不过就是没能触及到自己的利益身上。
但他们的利益受损,和赵家皇帝,又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呢?
把文官当中不擅长干事的人驱逐出去,把他们当中中饱私囊把原本应该上交给皇帝国库的东西私吞了的贼子赶出去,大宋混得越好,他们当皇帝的过得才会更好。
当然啦,擅长算计的皇帝把一切背后的勾当看得明白,他也自然知道,顺手坑坑文官也就算了,这样堪称掘文官根的事情,总不能上来就摆在明面上大大方方干。
兔子急了还咬人,文人造反的可能性虽然够低,但也不是完全不会发生。
——那些被压抑着的武将,说不准哪个心里头就想着干一票大的呢。
于是他们只能是笑。
“各位卿家何须多礼——朕在诸位心中难道就是这样数典忘祖的存在吗。”
一句话,他们退了一步,定下了对于天幕这番言论的基调。
可是文官心中却并没有多少喜色的产生:他们太清楚赵家人骨子里流淌的都是些什么样的品质了。
强硬还是柔和,倨傲还是软弱,偏执还是宽容……这些在外的表象或许各有差异,但是见惯了他们的处置方式,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本质是不会更易的。
——冷酷自私。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许赵家人才是这世上最市侩精明的商人吧。
那么怎么能指望他们,轻易地就割舍掉自己眼前的肥肉与利益呢?
那几张嘴开开合合,吐露出的字词并不相同,说话的语气也并不一致,然而隔着时空的限制,宋朝官员却都感觉到了后背上生出的寒意。
他们只能接受皇帝见缝插针提出的意见,作为这场眼见着将绵延长久的交易,此刻短暂的筹码。
皇帝没可能那么简单放过他们。
这是所有官员,此刻心中冒出来的共识。
赵煦停笔。
在天幕论述过程中匆匆忙忙找出笔墨的年轻皇帝,看着自己眼前洋洋洒洒写下的提议。
“士农工商……一时之间动摇倒是没什么可能的……”
映着手旁摇曳的烛火,他此刻苍白的脸上,一双眼睛却熠熠如星火。
“但是,”
他的手指摩挲着宣纸带着点粗糙质感的表面,嘴角勾出一个冷意的笑来。
“开制科,未尝不是一种新的方向,不是吗?”
在一切纷扰之中,平静了很久的天幕,终于重又开口。
它不在乎观众对它的议论,不在乎被誉为神明亦或是斥责为妖邪。
在很长的时间里它璀璨如天上星辰,绚烂如白日坠地,此刻却宛如一轮不再高悬,却依旧寂冷的孤月,清影不因万物更易。
它继续。
【好吧,话题有点扯远。
但既然都讲到王安石变法中的科举改革了,我们关于庆历新政的阐发便就此打住,正式进入主线吧。】
范仲淹微怔。
一种莫名的遗憾突然出现在他的心中,他知道自己不能再接着后世人的眼光,去为自己的改革再预先修改以避免错误了。
失去了后世人先知的视角,他又要重踏上这条有宋一朝前无古人的改革之路,在黑暗中独自探索着这条注定崎岖坎坷不平的道路。
然而范仲淹终究是范仲淹,那种可惜的情绪只在他心中酝酿了片刻,很快便如浮云被他一手扫去。
已经很好了,他的未来,肉眼可见地比之原本更多见了希望。
这就已经足够了,更关键的是,他知道自他之后这条路不会无人继续,知道作为前驱者的自己,身后还会有火炬延续。
吾道不孤。
这是他看见王安石的时候,心中最为纯粹的一个念头。
于是他眨了眨眼,露出一个释然的笑。
他不会完全地去学王安石,因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该去做的事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有些事情他注定将留给后来者接续。
他能做的,是作为前辈,将这条路为后来者更拓宽踏平三分。
王安石扬起了头。
他的眼里映着天幕极夺目的白光。
那上面缓缓出现一行极纵横豪放的大字:
王安石变法。
【对于王安石变法的总体认识,在变法已经盖棺了多年之后,其实依旧没办法论定。
教科书当然会给出最直白简易,方便大众认知的结论,告诉你王安石的失败——是,他本人是失败的,宋朝最后迎来的结果,也是失败的。
然而新法具体效果的成败,其实并不能一概而论。
正如我国著名宋史学家,20世纪中国宋史研究的主要开创者和奠基人邓广铭先生给出的论断那样:“新法的被推翻不等于新法的失败”。
他的女儿,曾任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的邓小南教授进一步给出了具体的阐释:
“从富国强兵这个预期来说,应该说新法部分达到了目标,对于国家财政,从过去财政虚空、国库虚空的局面,扭转到库存充盈的局面,新法确实是有它的作用的。”
“其他像学校教育、科举考试、增加铨试(铨试即要做官的人都要考法律),这些做法其实都断断续续地坚持着。”
“但是王安石根本性的追求,所谓的‘变风俗,立法度’,没有真正实现。”】
有保守的老学究,在听到女儿和教授一词的时候就差点再次撅了过去。
然而这一次又不是像上回那样,很容易勾引皇帝动了心思的大事,不可能大半朝堂站了出来就为了反对。
于是他也就只能捂着心口,暗地里小声地哼哼唧唧:
“这后世,竟然公然引用女子治学的言论——还教授?会长?”
“荒谬,太荒谬了!”
接着又是什么牝鸡司晨又是什么世风日下的批驳,听得旁边一位年轻文士的眼白翻了几翻。
他也是家里有女儿的人,平日里附庸风雅也没少给孩子读书,此刻越听越听不下去。
“得了吧。平日里吹捧才女佳人的难道还没有你一个?”
“人家女承父业家学渊源,说出来的话可比你深刻多了。”
后方人的争吵打搅不了王安石的心神,他只对着那几行的评价,反反复复看了良久,心里说不出到底是些什么滋味。
遗憾吗?可是他的新法,最后其实还是给这个朝廷带来了不少好的方面的,不是吗?有一些政策,就算是断断续续,难道不也是延续下去了吗?
可是啊,可是啊,
王安石看着最后一行,还是感觉到那种若有若无的怅惘。
他最根本的理想,却没能得到实现啊。
【他们之所以要做出这样的评价,实际上是因为现代很多对于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研究,已经超越了当初梁启超“借古喻今”的作风,变成了“借今喻古”。
要么滑向历史实用主义,不管肯定还是否定,都要得出譬如青苗法对于现今正反适用性的启发。要么用现代社会的价值和理论苛求,不符合西方经济理论所讲的大企业、小政府和自由贸易价值标准的,都会被指为失败的原因,超脱了历史研究的范围,变成对历史的拷问。
啧啧啧,只能说老王的先进性最后成为他被苛求的一大原因,也是真的挺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的。
所以我们在这里,也就不要特别出于现代经济学理论,大谈特谈从现代视角看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所谓原因了。
咱就从最简单,最直白,也是最直接的理由讲起,讲王安石变法之所以落到这样一个尴尬局面,大家都能听懂的原因。
大怂时代特色异论相搅,或者说,
——党争。】!
赵匡胤“啪”地一声拍在了桌面,暗地里悄悄松了口气。
还行,讲党争他肯定是听得懂的。那后世人前面一连串什么经济不经济,先进不先进的原因,那可是突如其来地把赵大的脑细胞都差点给烧没了。
万一后世人真的讲前面那些个原因,他怀疑自己除了嗯嗯啊啊哦哦这些语气词之外,什么都没办法回应了,甚至说不定记都记不下来,还得找个绝对信得过的擅长这庶务的心腹来解读。
——那也太磨人了。
还是讲党争来得让人舒服啊!
然后这份说不上欣喜的庆幸,很快就被后世人一盆冷水浇在了头上。
【大怂党争,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特色,是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盛事”。
它不是从王安石变法,甚至不是从庆历新政出现的时候才开始的特殊现象,而是一条贯穿了天水一朝始末的官场脉络。
比之其他朝代,它最为突出的特色,同时也是赵匡胤日常被人嘲讽“赵韵脚”,说与其让他和秦皇汉武唐宗这几个千古一帝并入沁园春组,不如让老朱和朱棣两个明祖取代掉他地位的一大原因。
就是地域歧视,南北分裂之风相当严重。】
“啪啪”
好像有两个巴掌呼得一声就招呼在了在场宋人的脸上,让他们的脸色忍不住青白交加变幻莫测。
这是嘲讽啊,赤/裸裸的贴面嘲讽他们祖宗啊!
“秦皇暴君也!”就算没有明说是那位始皇帝,但是不用脑子也能知道绝不可能指的是那位秦二世:“二世而亡,失其鹿而天下共逐之,天命也!”
这样的皇帝怎么可以被称为所谓千古一帝,怎么可以被后世人接近膜拜般吹捧。
另一位官员也在摇头:“孝武皇帝有亡秦之失无亡秦之祸,比之略佳,然而不过悬崖勒马,穷兵黩武,不及孝文啊!”
你说孝文皇帝千古一帝他们也就认了,怎么能算上孝武皇帝和秦始皇帝,却没有前者的影子呢?!
“唐宗皇帝确实爱民如子,”又有人接话,这位身上倒是指摘不出什么暴戾的毛病来,于是长吁短叹着,他对着别人闪烁其词:“然而玄武之变,祸起萧墙,孝悌有失。且华夷难辨,德行有损啊!”
至于那什么明祖?
就算不知道这两人身上什么缺陷,但只要想到前面明朝皇帝对他们的嫌弃,这波文人更是异口同声:“一朝两祖,不通礼制,荒谬啊!”
反正主打一个自家不好过也坚决不承认别家比自己好。
天幕:。
就连一向不管这些宋人对它做出了些什么评价的天幕,此刻都被这些离谱言论刺激到了一般,本来平稳的,虽然明亮却不刺眼的白光高频率闪了几闪,平等地让所有注视着天幕的人群眼前一花。
被波及者:……
人群中有牵连我们的沙贝,我不说,大家都知道是谁!
侧过身,悄悄揉了揉自己有些泛红的眼睛,赵顼默默记下了那几个跳得最高的人的名字。
赵顼:你说巧不巧,还真的是他所知道的,保守派中坚力量呢。【唐宋之际,经济重心向着南方转移,而南方经济的兴起,带来的是南北风气的不同,南方人才的不断涌现。
赵匡胤,或者说赵宋一朝在这点上最为失败的,就是没能成功地弥合这样南北分裂的局面,反而进一步借用这样的对立,试图为自己皇位的稳妥添砖加瓦。
这其中,北方因为经济相对落后,文化受到了五代战乱影响趋向退化。整体文风质朴,给自己的评价叫做厚重敦朴。
可实际上是承五代风气,很多官员入仕的目的只在于安享富贵,政风相较起来也就因循保守,但相对应的,他们也有着稳健务实的传统。
宋朝两次变法中的保守派,因此基本上就都是北人。
而南方在经济发达的条件下,盛行民间办学,经常组织义学,书院遍地开花。文风的昌盛,带动的是思想的蓬勃茁壮,人才的兴旺和才气的洋溢。
故而有“庆历间人才皆出大江之南”这种说法,故而以范仲淹为代表的很多南人官员,向往的是砥砺风气,不求苟安,呼吁对国家民族有责任感、道德感——也就是北宋儒学复兴运动所酝酿出的新的士人风骨。
所以他们的政风相对的就更加追求开新变革,是变法革新派的中坚力量,同样也就成了北人口中南人“轻薄、不厚重、好生事”的一种体现。】
赵祯:嗯?
突然被cue的仁宗皇帝一愣神,对着那句庆历人才,下意识数了数自己看重的臣子的籍贯。
额,范仲淹,苏州吴县人;韩琦,自认相州安阳(河南)人,算个北人但是出生在泉州;富弼是西京洛阳(河南)人;欧阳修是吉州(江西)人;晏殊是抚州临川(江西)人……
还,还好?虽然好像举子的籍贯确实江南人更多一点,但是现在大臣们的比例也没夸张到什么地方去……
——举子。
赵祯的思维微微卡顿,本来有些心虚和迷惑的心理,很快被新生的一种,夹杂着欣慰和微妙的复杂情绪所取代。
也许,这句话的本意,本就不在说明他现在重用的高官。而在于这一批学子,在于他们的未来。
司马光的脸色不是很好看。
后世人这番南北分裂的言论,很自然地让他联想到了英宗皇帝在位时期,他和欧阳修之间的那番争论。
不论政见差异,确实对他有过提携之恩的欧阳修,此刻也想起了那次朝堂上的争议,默然回首和他正对上视线。
他们为的是科举考试录取的方式吵的架。
因为赵匡胤是个北人,还很遗憾的,是个并没有全然意识到南北必须达成糅合统一的,对南人还存在着大量偏见和压制的北人。
所以宋朝科举,南北录取比例之悬殊,一度可以达到北方十中取一,南方百中取一这样的局面。
所以,作为江西人,南方士人的领头人物,欧阳修选择向英宗皇帝提议,说为了选拔出全国真正的人才,应该全国一条线,科举统一按分数划线录取。
而作为山西人,也就是北方士子推出的代表,司马光当初选择抗议——他要求按人口划比例,给各地相应名额以达成一种公平。
但实际上,哪里有什么公平呢?所有的公平不都是相对的吗?
南方文风之盛,所以南方学子很多比北人来得优秀,却因为名额不够而不能中举——这对于能力更出色的南人学子来说,谁不觉得冤枉眼红,谁不想为自己争取利益?
可对于北方学子来说——多少年的战乱,多少年的动乱。昔日中原盛唐文气昭昭的气象,已经被摧折到萧条,几百年的落后,怎么可能是一朝一夕即可补全之功?
因为外力无法和南方学子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谁又不觉得牙痒,谁又不觉得不公?
所以这本就是一笔烂账,一笔横隔在宋朝南北士人之间,不论私人感情如何,一定要挺身为之一争的存在。
司马光突然就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他目光很平静地扫向一旁,看着那个懒得掺和进他们斗争中,此刻两手揣在袖口之中,不知思考着些什么的人。
王安石是临川人。
一个即将主政,实施新法,将自己主张宣布天下的,南方人。
他会支持哪一种科举录取方式呢?
——答案太显而易见了。
司马光也知道自己为什么,最后会走上一条和王安石对抗的路了。
【总而言之,除了文风差异之外,南人坚定觉得北人政治待遇较优,而朝廷对于南方的经济压榨过于苛刻。
而在北人眼中,南人在政治上势力逐渐扩大,则并非国家之福——他们极厌恶南人当权主政。
这种地域歧视的现象严重到什么程度呢?
比如新旧党已经撕起来的时候,当着神宗,一个在坚定变法的时候,坚决包庇王安石激进行径的惯犯,甚至因为太过过分而把王安石在宋朝一些文人心中的形象成功扭曲成为野狐狸精的神奇皇帝的面。】
王安石&赵顼:?
等等,后世人你说什么野狐狸精?
饶是这俩本质一心干大事,对于八卦都有点随便听听心理的君臣,在听到这个离谱形容的时候,都是有些傻眼的。
不是,怎么会有人这样形容他们君臣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