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孙权那些个野心勃勃又手腕狠辣的子嗣们,到底是会先内斗,还是联手将“局外人”绞杀出局呢?
——要是那样的结局真的发生,孙权又该怎么面对自己兄长的血脉可能断绝的局面呢?
所以是桓王,也只能是王啊。
曹操轻轻合了下掌,权当对自己年轻对手的惺惺相惜。
能够不为自己一时的感情所动摇,果断实行被称之以冷酷也并非没有理由的决策。这样的意志力,不能成就一番事业,那才叫做奇怪吧。
【孙家最早的发家当然还是要从孙坚说起,或者说,从孙坚一辈的孙家宗室们开始说起。
在三国势力之中,东吴作为一个最称得上白手起家的政权,其最初的成立,就是以孙坚为首的孙家一辈人的联合创业。
比如孙坚的大侄子孙贲,在他长沙起兵的时候就选择辞去官职跟着他征战辗转;他的三弟孙静,也在乡里集合了五六百人作为他的队伍保障。
这就是孙家宗室始终在东吴政治和军事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一方面能够成为孙权托孤的重臣,一方面又成为了东吴政治不安定因素的一大原因:
他们本身就是“开国功臣”一样,跟着孙坚从战火里走出来的东吴元老,而不是只凭借血缘关系就得以占据高位,于是随手就能轻易“削藩”的对象。】
孙权的表情很平静,甚至称得上有点冷淡。
他早就对此心知肚明,还不需要后世人来一语道破才恍然大悟似的惊醒。
要不然他为什么要在接过兄长位置之后不久,就完全顾及不上什么血缘和辈分的问题,向着自己的姑表兄求娶自己寡居的侄女?
当然是因为他要拉拢徐琨,拉拢这个曾经跟着自己的父亲征战四方,立下赫赫战功,手下势力一度让他兄长都忌惮三分的亲戚。
而你说有不有趣,徐琨这样的存在,宗室里起码还有着另外两支,甚至还都和他成功结下了不小的梁子。
【这样兄弟叔侄之间相对平等的关系,随着孙坚镇压黄巾、讨伐董卓、追随袁术等扩大自身威信和实力的举措,逐渐向着孙坚为核心的集团模式发展,孙坚一脉的话语权得到了加强。
可以说,如果孙坚没有在36岁时就早早战死,那么孙家宗室的势力理当是会被进一步削弱,进而使得东吴的开国更加“正常”的。
但是事情没有如果,孙坚早逝,孙策作为他的长子和正统继承人,当时都年仅十六岁,称得上一句年少。
于是原本归属于孙坚的那部分势力,事实上被孙家当时的顶头上司袁术交给了孙贲,也就是孙坚那位跟着他征战的大侄子进行管理。】
曹操:所以,原来在后世人眼中,孙贲是不出名到,必须要反复解释身份是谁的那种存在吗?
和孙贲其实是儿女亲家,让三儿子曹彰娶了对方女儿的曹丞相沉默了一会,回想起对面在赤壁之战之前,虽然不是由其本人,但其弟孙辅隐晦传来的,想要以儿子为人质确保自身平安的交易。
曹操:想起来了,他确实值得后世人不认识他……(心情复杂)
突然感觉这个儿女亲家结的有点后悔,当初嫁侄女也差不多,不应该挑孙策他四弟的。
应该换成他二弟才差不多啊!
微妙的不甘与惆怅.jpg
【尽管孙策在自己有能力之后,很快就设法重新收回了父亲的旧部,并在南下渡江的途中招募了不少新兵,进一步壮大着自己这脉的势力。
然而毫无疑问的是,孙坚和孙策交接之间的这段空档期,给了孙家宗室继续保持住自己实权的机会,错失了孙坚一脉彻底把控孙家整体走向的第一个节点。
所以,哪怕直到孙策身死之时,这样宗室掣肘的局面也没能得到完全的解决,也就给孙权十八岁接手江东埋下了第一个隐患——宗室叛乱。】
【比如,】
“孙暠。”
和天幕接近同时开口,周瑜缓缓地,替一旁回忆往昔、脸色越发难看起来的主公道出了那个许久不曾被提起的名字。
孙坚弟弟孙静的长子,孙权的堂哥,东吴曾经的定武中郎将。
在孙策死后,依仗着自己的兵力,打算趁着孙权还没建立权威之时干脆自立,引兵剑指会稽的反叛者。
“幸好当时虞翻——”难得干了件让他顺心的事,把孙暠劝降了。
孙权原本想说的话,在周瑜不赞同的目光中咽了回去,不情不愿改用了字称:“有赖仲翔之力。”
是当时人在富春的虞翻,心中分明为了孙策的死痛苦万分,还是坚定选择了原地守丧,并号召当地官员都不要前去奔丧,留下来稳定局势。
这才使得孙暠的进攻失去了先机,进而使得孙暠的内心得以动摇,从而保住了当时东吴的核心会稽地带。
“若是会稽有失,江东之乱还不知几l时才能平定。”
这么说着,他也想起几l分虞翻的才干来,语气也勉强温和了些许。
只是一想到虞翻对他哥一口一个“明府”叫得可甜,自称是“明府家宝”还不带害臊的态度,却偏偏能够得到他哥“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甚至被比作萧何的待遇,孙权就感觉一阵头疼牙酸,那份温和又因为心中的耿耿于怀而减弱三分。
孙权:不针对我哥对他的偏爱,毕竟我哥爱我。
孙权:可是对于虞翻对我的态度真的很有意见,很大意见。
对他哥,虞翻是真情实感连超过高祖都敢夸,愿意拿着长矛走在前面为他哥探路,愿意让当时与军队失散的他哥骑着唯一一匹马,自己跟在后头步行,甚至为了让他哥安心,不惜口出狂言称能日行三百里。
对他……
孙权忍不住心里翻了个白眼。
虞翻能跟他好好说话就是胜利。
直臣是真的直臣,谏言也是真的什么都敢说。
但是为什么孙权想到他就膈应?
当他哥珠玉在前告诉他虞翻其实很会夸人也很会委婉劝谏的时候,孙权听到的是完全没有语言艺术加工的直白辛辣……
这谁顶得住(。)
【顺带吐槽一句,我有的时候觉得孙权对于家族宗室……他给出的信任其实完全称得上诡异地高了,高到和他面对其他事情的疑心病比起来,简直反常。
可能是被亲哥惯得吧(。)对家里人过高的依赖和亲近在不该出现的地方出现了。
这位孙暠老兄,他最后的下场是解除兵权软禁,不仅没牵连到他的弟弟们,甚至没牵连到他的子孙后代……
他的弟弟孙瑜、孙皎和孙奂,都因为很听孙权的话,成为了东吴的重臣,为东吴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但是他的子孙,额,就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孙权托孤宗室一方的,脑子并不很好使的权臣……】
孙权:?
不好的预感在脑海中警铃大作,他眯起眼,坐直了身体,思维迅速回忆着后世人先前的论述。
然后愣在了原地。
【对,孙綝、孙峻那两,都是他的孙子。
Emmmm,我不好评价,我只能说孙权你不计前嫌起来是真的很饥不择食、呸、“宽宏大量”啊。】
孙权:……
他面无表情:
想骂他在这件事上没长脑子可以直说。
因为他也想骂人。
周瑜敏锐地发现了身边孙权的心情,于是带着点安抚地开口。
“他到底在成事之前就已经被仲翔劝了回去,并没有对主公的基业造成大的损害。”
所以想要进行严苛的处罚,也没有什么特别合适的理由。而宗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共同创业的宗族之间的关系,总不能说是完全漠视亲情的冰冷。
于是孙权还只能从宽处理,就当顺手卖给孙静一脉一个人情——事实证明对面确实惦记并且感恩着这件事情,对他也称得上中心。
只是,“我恐怕也没想到,都隔了一辈了,血缘的关系竟然会这么强大吧。”
孙权有些头痛地摁着额角:他不太觉得孙綝、孙峻的所作所为会收到孙暠本人言行的很大影响。
毕竟孙暠都被他软禁了,原本未来的他估计也是因着这一点,才选择相信孙綝能够作为宗室力量的代表稳定江东的。
可是这种诡异的巧合,实在让本质迷信的吴主眼前一黑,怀疑这种血缘上的联系是否关于强硬顽固了些。
太荒谬了。
【除去宗室之外,孙权所要面临的第二个问题,依旧是我们之前提到的江东士族。
不过这次倒不是北伐不北伐的问题,而是该如何与其相处,让对面先承认孙家领导权地位的问题。】
孙权:(闭眼)
为什么天幕这一段,基本上都要提一些想想就觉得头痛甚至于痛苦的名字啊!
快点结束掉这种折磨他的过程吧……
【因为我们之前说过,孙家并不算江东的大族,相较于真正的地头蛇们来说,完全就是个暴发户。
所以尽管有一些家族选择支持孙策,也自然会有另一部分瞧不上眼,对于孙家接管江东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显得比较消极甚至嫌弃,比如陆家和孙策之间的对立与战争。
面对这个局面,孙策给出的方针是很干脆的杀。从物理意义上消灭不服从于自己的家族,凭借武力建立一种区域性的霸权。
额,也就是某种意义上,陆机说的“桓王基之以武”的真实含义:正儿八经的刀架在脖子之上,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地位。
这种做法当然粗暴,在双方实力差距的前提下也是真的好用。但是光依仗武力而忽视使用足够的手腕去收复乃至于安抚,那问题就有点大了。
光打大棒不给糖?江东士族还没完全落寞呢。
所以孙策最后才会落得个被刺杀的下场,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在最后挑选继承人的时候,他出乎手下众人意料地选择了孙权。】
刘备因为后世人这个用词而一怔,认真思考了一会,但当时重点关注北方东向,对于江东具体发生了什么并不算了解的主公最后还是没能得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于是略带着疑惑的目光看向诸葛亮:“为什么会是出乎意料?”
“孙伯符死的时候尚且年轻,江东局势不稳,总不能在当时依旧坚持幼主即位。那么兄终弟及,选
择他二弟难道还不够合理吗?”
总不会当时他的属下,甚至都不能保持住对他们一脉的忠心,觉得要另扶旁支吧?
联想到前文的宗室问题,刘备对此的态度都有点微妙怀疑了起来。
“当然是兄终弟及。”诸葛亮摇摇头,打断了主公脑海中因为信息量不足从而走偏的猜测:“但是孙伯符还有别的弟弟。”
“孙翊,孙叔弼。”因为兄长的原因,对于东吴内部的关系还算得上了解,他直接将那个原先大臣们最为青睐的人选抛出:“孙伯符的三弟。”
“骁悍果烈,有策之风。”
极简短的一句评价,但是刘备瞬间从这句话中得出了答案。
对于当时追随着孙策的江东士人来说,下一任的主公,自然最好能和原本的孙策性情相近性格相似,那才更好相处,能够减去不少磨合、乃至于转换方针的时间。
于是他点了点头,对于逝者带上了基本的尊重:“孙伯符虽然为人刚烈,但到底不是偏执之人。”
他尽管没在一开始就弄明白软硬兼施的道理,却在自己切实吃了大亏,生命垂危之际,依旧果断且极具魄力地做出了转换方针的抉择:
放弃让肖像自己,却很可能跟自己走上相似的老路,不能够在江东势力中平衡扎根下来的三弟,而是让在政治上表现更为出彩的二弟上台稳定局面。
——哪怕代价可能是曾经追随自己的亲近旧臣们会因此逐渐走出权力的核心。
曹操换了个坐姿,脸上的表情也带着几分感慨。
孙家人的骨子里,难道流淌的都是接近冷峻的锋利吗?
【这里也给孙家兄弟辩解一下:
孙策手底下人在他开口之前没考虑过把孙权当做接班人人选,倒不是说孙策比起二弟更喜欢或者更看重三弟,甚至衍生出来孙权是兄弟姐妹中被忽视的老二云云。
毕竟孙权在历史上第一个有记录的官职,就是十五岁被朱治举孝廉,然后被亲哥塞了个阳羡长的位置。
嗯……东汉的孝廉,一度是要求四十岁以上才可以被举荐的。哪怕很快就被废除,像曹操那种官宦子弟,被举孝廉的年纪虽然很早但也有二十岁了。
而孙权是十五岁,更准确一点,实岁十四。
十四岁,是县长公务员.jpg
啧,东汉药丸是一方面,孙策宠弟弟也是真的。】
刘秀:……
痛苦扭曲。
连选拔人才的制度都崩坏了,那确实怪不得要完。
孙权:都说了我哥爱我。
看着后世人奇奇怪怪的猜测,孙权也一时无语。
为什么他在后世的误解听起来一大把的样子……连他哥爱他这个江东上下众所皆知的事情,竟然都还要人来特意为他证明清白……
【之所以会出现以上那种情况,就是很单纯的,大家一开始默认的孙权的定位不是孙策那样的“主公”,而是孙策如果成功活下去成为江东之主之后的决策层左右手。
属于与既有认知不相符合,大家还把他当辅助看,没考虑到还有辅助转正主这种操作。
《三国志》写孙权早年跟随孙策左右,能够参与进孙策的决策之中,时有精妙发言能让他喟叹,以至于孙策常常在宴会上指着宾客们说“这些人未来都是你的属下”。
有些人看了之后就觉得,怎么孙策活得好好的,也不可能知道自己未这种话?
然后认为是因为孙权未来接了孙策的班,所以史书在给他贴金粉饰,以证明孙权接手东吴的合法性,对于这段记载的真实性嗤之以鼻。】
孙权:……
虽然他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也觉得他哥心真大,怎么随随便便什么容易惹人误解的话都往外说。
但是直接被否认这些事情的真实性还是让孙权哽住了。
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感慨他哥果然气度非凡,他们兄弟两感情真好以至于后世人都没办法理解,还是该哭笑不得后世人的逆反精神。
最后脑中的思绪千回百转,好半晌他才最终拼凑好了自己想说的话语。
孙权:比较优秀所以让人觉得在贴金还真是不好意思了……(完全没有真的不好意思)
【唔,肯定是有这部分原因在的。但是并不完全。
顶头上司当然是上司,但你不能说二把手就不是上司了啊?
我寻思,为什么选择孙权,孙策临终之前就说的很明白了:“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
孙权当时也就十八岁的样子,孙策都能坦率且犀利地点明自家弟弟在政治上的才能,这难道不就反向证明,他早就在和孙权的日常相处中发现对方的天赋技能点在哪里吗?
那怎么发现的?你说孙权没在孙策面前多多少少聊过一些决策和政策性的话题,那孙策敢这么笃定押宝自家二弟吗?
要是真没有,这不叫大胆这叫莽。
那他既然发现了,兄弟感情又不差,在自己基业不稳的前提下,提拔自己亲弟弟作为股肱羽翼难道不很正常吗?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些人难道不算是孙权未来的属下吗?
司马师还有司马昭呢,正常。】
曹操:……
面无表情的曹丞相心底白了一眼。
讲江东就讲江东,他听见后世人暗示有些人觉得孙家兄弟阋墙,看热闹还挺自在的。
突然又神来一笔司马家,这不让人糟心嘛。
孙·“司马昭”·权:yue
后世人你不会举例可以不举。
【但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下,孙权接手江东之后,局势也完全不容乐观:
宗室内部人心浮动,江东士族剑拔弩张,名义下属另起炉灶,山越侵扰接连不暇,北方诸侯虎视眈眈。
而他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平定掉江东六郡接连不断掀起的叛乱,继而再与曹操刘备等人相争,把东吴从孙策时期40多万平方公里,发展到未来145万平方公里的版图。
有的时候真的很好奇,有些人怎么会认为他是个守成之君的。】
“平方公里,那是多大?”
孙权下意识发问,但想了想又笑了起来:去纠结具体的面积,又有什么必要呢?
江东六郡比起他最后拥有的领土,也不过三分之一,那大致不就是三州之地了嘛。
扬州、交州——
年轻的吴主,因为后世人的感慨而意气风发着的青年,含着笑意的眼眸落在了光幕上显现的地图之上。
荆州,当然会是荆州。
所以夷陵之后,他们到底没能再次把荆州夺下来了。
刘备的眼眸沉了下去,剑眉横斜,脸上带出些战场上磨砺出来的冷意。
这样的情况其实不难想到:他在夷陵之后逝世,刘禅幼主继位,哪怕将大权托付给了诸葛亮,国家也称得上一句动荡,哪里有什么夺回荆州的余地。
只是他在最开始还是怀揣着些许微薄的希望,期待着以诸葛亮的能力,是否能够给他一个惊喜。
但到底没有。
他看着天幕,没再开口。
心里是百转千回的念头思虑。
【而在这样一片混乱的局势之中,一个人的出现可以说改变了东吴的方向。
对,是周瑜。】
安静旁听许久的将领愣了一下,而后没来得及做出什么反应,就听见一旁的主公果断开口,声音铿锵有力的坚定。
“没错。”
孙权笑眯眯地肯定,看着周瑜望过来的眼神也不带分毫害臊。
“若是没有公瑾,”他顿了顿,组织了一下措辞:“我是确实不可能有今天的。”
别的都不多说,没有周瑜,他觉得光靠张昭为首的保守派,赤壁是肯定打不起来,早就“被”投降成为曹魏家臣,压根别想什么未来称帝的事情了。
这话说得实在太重,听得周瑜也是怔然。可是错愕之后,便是感慨的温暖洋洋散布开心扉。
于是他也笑,性烈如火似风,果敢决断的青年人不再推辞,眉眼间自信流露的骄矜神采飞扬,默认下主公的这句夸赞。
“但若是没有主公,”他再开口,话音带着点欢笑的轻松:“瑜也不可能有今天。”
他们是互相成就的君臣。
【周瑜是在孙策时期加入的孙氏集团,但是和演义中的描述,以及大众认知并不相同,他在孙策时期其实并不算决策最为核心的一层。
孙策的霸业方针,中心是由张纮所提出的“桓文霸业”。
桓是齐桓公,文是晋文公,从这两个名字也可以看出,在孙家家底实在太薄的前提下,孙策最初提出的争霸方针其实是相对比较保守的。
他尚且不敢直接跨越到称帝这一步,所构想的其实是一种类似于春秋时期,周王室势衰,而以强大的诸侯为主的伯长制。
以之为核心,他最重要的三个谋士分别是张昭、张纮以及虞翻。
唔,对,还没有周瑜。】
周瑜:……
虽然你说的是实话,但是为什么说出来就这么奇怪地让人手痒?
他脸上原本轻松的笑意往回收了收。
他没当上核心又不是他比不上三人,而是单纯先来后到,孙策对他的感情信任还没到位,并且实施的政策和他构想的争霸方针不太相符而已。
自信的青年悄悄撇了一下嘴角:后世人怎么搞得跟他不行一样。
“那演义到底说了些什么啊?!”
孙权的关注点倒是在别的地方,反复将原文看了几遍,他有些迷茫地睁大了眼,冥冥之中生出一种不好的预感。
【在这三个人当中,张昭是他手底下公认的第一谋士,与张纮合称为他的“二张”。
两个人在孙策出征的时候,必然有一个会陪伴在他的身边为他出谋划策,而另一个就留下来坐镇大营。
他也是孙策众多升堂拜母对象中的一个,被自认要建立“桓文霸业”的孙策认为是他的管仲(齐桓公和管仲这对君臣大家都懂),“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基本上江东所有的事情他都要经手一遍。
演义里面写孙策托孤这一段,说“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
实际上就很离谱,前后都是槽点。】
孙·终于知道演义说了些什么·权:……
他无语地摁住了自己的额角,在旁边周瑜同样没绷得住泄出的笑声中,问出了自己发自内心的疑惑:
“写的是挺工整的,但为什么要把他俩主内主外区分得那么清楚?”
不管是张昭还是周瑜,他们都称得上文武兼通啊?就算张昭确实打仗没有周瑜能耐,那也不是完全不掺和军事啊!
冷知识:江东人才基本上文武兼用,甚至准确来说,没几个正统型纯“文臣”的存在的。
“还有,”他面容复杂地深吸一口气,微妙的百感交集于肺腑,但为了就在旁边的周瑜考虑,他最后到底没直接说出口,只在心里默然:
他也不觉得那时候的公瑾已经能够混上托孤大臣的位置了……
【孙策死的时候,周瑜还驻守在外地呢,哪里来的托孤?
他之所以能和张昭共掌江东大权,实际上是因为在孙策死后,他回去奔丧的时候,第一个向孙权投诚,行了君臣之间的礼节。
他的权力从一开始就是孙权给的,是孙权决定的“内外不决都问周瑜”。
而孙策只把自家二弟托付给了张昭,甚至是类似于刘备托孤诸葛亮级别的全然信赖:
“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对,就是经典的,要是我儿子、啊不是,弟弟干得不好,子布你就自己上吧这个话术。甚至还直接贴心地给张昭想好了万一事有不顺的退路。】
刘备,刘备此时也是默然的。
大家说的话都差不多,怎么我这边出的苗子,确实还不如我家丞相顶替干活得了。而对面东吴最后的表现却跟孙策只是在意思意思客气几句一样……
【这句话直接把张昭和孙权这对互相看不很顺眼的君臣牢牢捆绑了几十年:
孙权会因为张昭的固执和严厉,被烦到直接按着刀大骂“吴国士人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问出我对你的尊重难道还不够吗这样的诛心之言。
他会因为张昭觉得自己的谏言没被听取就不肯上朝,而恼火地把对方的门用土堵上,会因为对方在他需要的时候故意装病不肯见他,气到放火烧门要把对方逼出来。
张昭会因为孙策和吴夫人的嘱托,直接对孙权暴言“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会说自己对孙权的严苛完全是因为“太后临崩,呼老臣於床下,遗诏顾命之言故在耳”,言下之意完全是如果不是你哥你妈,我完全不想管你这样的暴论。
孙权跟他发火堵门,他就在室内自己也砌土堵门跟主公杠上;孙权放火逼他,他就干脆安然不动任由他烧,逼得孙权自己焦头烂额把火灭了,站在张昭门口手足无措没有台阶下。
他俩之间的相处,如果用君臣的定义去看简直不像话,所以连修史的一些人看了,都忍不住指责张昭倚老卖老,不像个臣子该有的样子。】
“说的没错!”
听着自己未来和张昭之间的相处,孙权感觉自己的额角青筋鼓鼓直跳。应和着天幕的发言,他心中的邪火也就更盛,于是皱着眉便忍不住破口大骂。
“所有的谏言我难道都要听取吗?难道不应该是采取其中合适有益的说法实施吗?”
“哪有人竟然就因为自己说的话主公没听,就干脆跟主公赌气的?到底我是君上?还是他张子布是这江东之主啊!”
——看我哥把你给惯的是吧!
他骂得很辛辣,甚至在不熟悉的人眼中,完全称得上暗藏杀意。可是一旁的周瑜却不以为意,很平静地任由孙权把心头第一阵怒火宣泄出去。
他也就口头上这么骂骂得了……之后还不是和张昭要捏着鼻子凑合着继续相处下去。
【但是他们每一次的冲突,结局是什么呢?
是孙权会因为张昭提到兄长和母亲的遗命,就忘记了所有的怒火,把刀一扔,两个怀念旧日时光的人相对而坐,哭得嚎啕。
是孙权在张昭的门口站了很久,最后张昭的儿子们把他架起来送到孙权的车架上,孙权把他载着回宫,对着他深切反省完之后张昭就忍不住心软,最后选择重新上朝。
——说白了,张昭对于孙权,不管是哪一方都不认为他只是个单纯的臣子。
吴中甚至把他喊作“仲父”——考虑到孙权幼年丧父,孙策对他相当于长兄如父,张昭这个托孤地位,确实和诸葛亮之于刘禅差不离多少。
对于孙权来说,张昭保守、耿介,忠诚于他完全是因为他哥,说话又耿直地一点也不好听,老在各种战略上和他唱反调,心心念念都是孙策当初那句“缓步西归”,因此在赤壁这种大事上面都坚决选择投降。
他当然不是孙权喜欢的那种臣子,一般当皇帝的也不会喜欢这种类型的臣子。
可是他代表着孙策对他的担忧与关怀,代表着吴夫人对他的怜爱和忧虑,象征着孙权所眷恋的一切往日时光,在周瑜鲁肃等人逝世之后,更显得尤为珍贵。】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3-07-0321:50:29~2023-07-0422:02:2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雪落霜如玉15瓶;小趣不成10瓶;秋思如晦5瓶;旺仔牛奶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7章
后世人的语气罕见的柔和,没有什么戏谑的口吻,它只平静地说完这样一段话,随后话音顿了顿,留出了一片沉默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