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去做乞丐了!
他们不知道!
自己就站在这里,他们甚至看不到!
怒火成了怨气,侵蚀他,吞没他,他抑制不住地想到自己的艰辛——他的人生,从来都是要拼尽全力,才能得到别人轻轻松松就能得到的东西!
然而失去,却在转瞬之间。
莫聆风的富贵和权势,邬瑾的从容温和,并不会因他的抉择而有丝毫撼动。
他恨魏王、太子之争,恨莫聆风贪得无厌,有了滔天富贵,还妄想军权,以至于惹祸上身,恨自己不是邬瑾,在这些庞大如山般的权利前,依旧能挺直腰杆。
街道上的莫聆风和邬瑾不知何时散去,方才的五光十色仿佛是昙花一现,他眼前的一切又冰冷起来。
气息也跟着发颤,是哭腔,他抬起头深吸一口气,眼泪在眼里打转,耳边有赵世恒的笑声——笑的傲慢,而且漫不经心,仿佛能够洞彻人性,看遍将来。
昨夜他那抱节死义的坚贞,悄然消散,那些乞丐的目光落在身上,空洞、死气沉沉,足以让他不寒而栗。
一个念头忽然在脑海中浮现——他的牺牲对莫家而言微不足道,他的背叛对莫家同样微不足道。
他也并非小人,只是被逼无奈,为求生存。
想到此处,他沉重的脚步骤然轻快,身上出了一层劫后余生的透汗,脚踩在地上,如同踩在云上,整个人都飘忽起来。
他扭头去看提着鱼的男子:“我要见王爷。”
影子在他身后拉长,从脚跟开始,变得宽大,在膨胀过后,又变得极细,像是一把两头尖的利刃,既刺向别人,又刺向自己。
中年男子笑了一声:“今晚酉时三刻,河山正店,甲字阁子。”
祁畅点头记下,身体上的感觉随之清晰,头痛、眼睛肿胀、喉咙沙哑、鼻息似火、四肢绵软,是伤风之症。
他拖着沉重病体,走去翰林院告假,随后雇一顶轿子回去,坐在家中喝一杯热茶,哪怕病着,也依旧有通体舒泰之感。
仆人将前一日抓的药拿出来熬上,祁畅喝了一回,又卧床睡到申时,醒来时,病也好了大半。
他坐起来,暗叹自己是贱命,趿拉着鞋更衣,又喝一碗药,苦的龇牙咧嘴,整理衣冠,前往山河正店。
跑堂领着他前往甲字阁子,阁子外已有两人守着,打量一眼祁畅,才推开门,放他进去。
阁子里还有一人,竟是王景华。
王景华看着他,眉头:“走错了?”
随后他意识到祁畅不可能走错,大惊道:“你是魏王的人?”
惊讶过后,他啧啧两声:“哦,白眼狼。”
祁畅面色一变,喃喃道:“我没有,我是为了活命。”
随后他快步走到王景华跟前,毫无预兆甩了王景华一个耳光。
伴随着一声脆响,他心中涌起一阵快意,垂头望着自己的巴掌,心想:“凭你也敢欺负我?”
王景华捂着脸颊,勃然大怒,破口骂道:“死要饭的,你敢打我?”
他站起来,意欲还手,却见祁畅目光阴鸷,神情可怖,手上一顿,祁畅便已经一把抓住他的衣襟,将他搡回椅子里,抬手又是一个巴掌。
他为了活命,委曲求全,做出莫大牺牲,岂能让一个白身羞辱?
“谁是要饭的?”
“你!死……”
又是一个耳光,祁畅死死按着王景华:“谁是要饭的?”
“你!”
再挨一个巴掌过后,祁畅再问:“谁是要饭的?”
王景华呜咽一声,改了口风:“是我,是我总行了吧。”
祁畅松开他,直起身,腰杆挺的笔直,有种前所未有的扬眉吐气之感。
魏王到来时,祁畅和王景华各据一方,低头喝茶,王景华左脸红肿,嘴撅的能挂一个铜壶,二人起身和魏王见礼,王景华一边看魏王,一边把诉苦的话咽了回去。
如今他很会察言观色,魏王不是他爹,这苦诉了也无用。
魏王看祁畅一眼,见他神色与从前不同,便暗道此人果真是中山狼,无情兽。
他在心中冷笑一声,落座于首位:“二位是同乡,又是熟识,可惜今日还有要事,不能饮酒,不然当浮一大白。”
他将手伸向书景,书景立刻取出一张竹纸,送到魏王手中。
魏王将竹纸放到桌上,让二人看:“宽州之事,大抵如此。”
王景华刚要伸手,看到祁畅一眼扫过来,心头暗骂,然而还是将手缩了回去,祁畅拿过纸细看一遍,见上面写着:
“元章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与金虏和谈失败。
元章二十八年八月二十六日,敕使秦方被杀。”
看过之后,他将纸放回桌上,王景华连忙拿在手中一观,看过之后,面色却是骤然黯淡——秦方之死,便是他爹倒台的开端,虽然没有判他爹杀人之罪,最后却仍是落了个家破人亡。
第293章 鸣冤
魏王拿起一个青皮橘子,细细剥开:“宽州事务,向来做的滴水不漏,只有这两件事,是我心知有纰漏,却又不知纰漏出在何处的,不过有二位在此,便是想不明白,也无关紧要。”
他将橘子抽筋扒皮,一分为二,分别推至祁畅和王景华身边:“有二位相助,想不明白,又何妨,做的明白,就行了。”
祁畅拿着那一半橘子,看向魏王,见他脸上带一抹意味深长的笑,面孔浸在如血般的夕阳里,奇怪的是,他深褐色的瞳孔中并没有野心和欲望。
只是平常。
处心积虑谋划,煞费苦心算计,博的是帝位、江山,在如此巨大的诱惑之下,任何情绪,都显得多余。
他也并非一开始就觊觎这个位子,只是成年皇子只有他和太子,皇帝为了权衡,给了他觊觎的机会,一手把他提携到如今的位置,让他看到至高无上的权利,有多诱人。
算计、被算计,在棋局上无数次演绎,这一场博弈,也不过是和从前一样寻常。
祁畅收回目光,低声问:“什么时候发难?”
魏王想了想:“重阳节吧,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好日子,大吉大利。”
从这一日起,天气一日冷过一日,九月初八傍晚,下了一场小雪,却丝毫没有影响九月初九的热闹。
这一日天寒地冻,士子文人,却是簪菊佩萸,携壶登高,纨绔子弟,高倚朱栏,慢赏花影,眼映娇妍,贫家破户,割草湖滨,也折一把野菊花。
宫中亦有晚宴,但从卯时起便是一片严整,翰林院学士邬瑾于资善堂讲学,皇太子、魏王听讲,其余三位皇子尚年幼,并不在此列。
资善堂已经起案,太子对面桌案站着邬瑾,邬瑾身后是翰林院几位年资已老的翰林院官员,分两班站立,收敛心神,专注讲书。
邬瑾已经讲至《汉书》宣帝纪一节——大旱之后,帝遣大使振贷困乏,太官损膳省宰,乐府减乐人,使归就农业,丞相以下至者官令丞上书入谷,输长安仓,助贷贫民。
邬瑾之声郎朗,音动梁尘,太子与魏王正襟危坐,听的入神。
《汉书》这一卷,二人早已背的滚瓜烂熟,朝中大儒也早讲过,但因邬瑾熟知民间之事,深知大旱之时“赤地千里无禾稼,饿殍遍野人相食”之景,亦知归就农业并非一言可以蔽之,振贷困乏四字,便是一篇文章,太子与魏王这才听的着迷。
讲过之后,太子意犹未尽,又与邬瑾长谈几句,外面忽然传来急促脚步声。
魏王挑了挑眉,嘴角一抹笑意转瞬即逝,神态自若地翻开桌上书册,细看《宣帝纪》。
太子皱眉向外看去,门外赞读连忙下石阶,迎接来人。
来人是皇帝常侍张供奉,赞者拱手道:“张供奉急急而来,可有急事?”
张供奉点头:“有人在宫门口挝鼓,陛下召殿下、王爷、邬学士去文政殿。”
赞者听闻是陛下传召,速速入内传报,受召三人,也立刻整理衣冠,前往文政殿。
文政殿中,御史中丞已在,众人见礼后,皇帝指向身旁内侍所捧状子:“都看看吧。”
内侍先递到太子手中,几人依次翻阅,最后递到邬瑾手中。
“某姓王,名景华,第二等户,现住京都城内,至知府衙三里,在身无疾荫,今为其父王运生鸣冤,状告镇宽州节度使莫千澜、归德将军莫聆风。
元章二十五年七月二十,朝廷与金虏于张家堡详谈两朝誓书,莫节度使为谋私立,外通金虏叛党璟贼,泄露和谈详情,致使和谈破裂。
元章二十八年八月二十六日,敕使秦方到达宽州,察觉莫家与漏舶商同流合污,莫将军为掩人耳目,杀敕使,逼吾父为其遮掩,吾父不从,莫家盗知州印,捏造奏书,伪造贪污罪证,嫁祸吾父。
如此两桩,皆可查证。
高平寨一役,莫聆风为借此胜利掩藏其居心,才有功于梁。
莫家兄妹,貌似忠臣良将,实为鸱枭,包藏祸心,通敌卖国,把持宽州,窃国谋逆。
草民伏乞天子施行,谨告。
元章三十年九月初九王景华押状。”
邬瑾将状子交至内侍手中,不知为何,竟有大石落地之感。
终于来了。
皇帝无声驱遣了手中的棋子,在棋盘上落下一子,他要借着这一子,解决掉济阳郡王这个大麻烦——军饷粮草摊到台面上时,就是最好的时机。
皇帝目光在每个人脸上扫了一遍,严厉且肃然,最后落到邬瑾身上:“邬瑾,此事你如何看?”
邬瑾垂首答道:“朝廷有法,有挝鼓立石者,令御史受状以闻,臣以为应当依法。”
皇帝闻言,转头看向太子:“太子呢?”
太子沉吟半晌,才道:“此事干系国朝死生之地,不可不察,只是——”
他眉头紧皱:“只是莫将军高平寨一战,实是有功,若是为了辩明虚实而勘鞫莫将军,恐惹天下人非议。”
皇帝点头,对御史中丞道:“此事要查,但不要勘鞫小莫,就从相干人等查起,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不可使国之栋梁被小人所污。”
御史中丞拱手应是,皇帝看向邬瑾:“邬瑾,你与小莫是旧相识,你出宫去告诉小莫,让她安心呆在府中,朕会还她清白。”
“是。”
如此大一桩事,却并未占据皇帝过多精神,一行人出文政殿,太子走向邬瑾:“邬学士,小莫将军是驰骋疆场之人,如今困在一隅之地,心中恐生怨言,但陛下是怕她听了外面的风言风语,心中不安,邬学士多多开解一二吧。”
邬瑾点头道:“殿下之言,臣一定带到。”
魏王无声嗤笑,对御史中丞道:“中丞可别辜负殿下一番惜才之心,保小莫将军平安无事才好。”
说罢,他扬长而去,太子叹息着摇头,往东宫而走。
御史中丞与邬瑾一路无话,出了宫门,道别时,正是正午。
昨日一场小雪过后,分外寒冷,邬瑾从嘈杂的街道上穿过,两只手拢在袖子里,却走出了浑身热气——他走的太快了。
放慢脚步,他在铺子里买一包刚出来的松子栗糕,提在手中,脚步不由自主又快了起来——天冷,松子栗糕也容易冷。
再次放慢脚步,他将松子栗糕抱在怀里,一步步走向将军府,叩开将军府大门。
“翰林院邬瑾,请见莫将军。”
将军府中,莫聆风坐在书房,听游牧卿说话。
游牧卿捏着一块菊花糕,一口咬出个小小月牙:“要不咱们也去登高?”
他将小月牙也塞进嘴里:“去老鸦山,那是京都城外最高峰,登顶后,能看到一整个京都城,听说连禁宫都能看到。”
莫聆风摇头:“你想去就和盛楠去。”
游牧卿的笑脸僵在脸上,不自觉地垂下头,嘟囔一声:“我跟她去干什么?”
莫聆风道:“我看你们两个有说有笑,挺爱凑在一起的,今天一早,你不是送了一张画雀弓给她,一起去爬山射鸟,不是正好?”
游牧卿的脸,在眨眼间红到耳朵根,梗着脖子喊道:“我那是顺手送的!谁爱和她凑在一块了!看她那黢黑的样,一脸的斑,刀枪棍棒一样都不行,也就是射箭有点本事。”
“是吗,我看你们还算是般配,”莫聆风翻了个硕大无朋的白眼,“既然你不想和盛楠去,那你就和小窦去。”
“那更不行,那傻大个!跟他去能活活气死。”
“那就让盛楠和小窦一起去,我看他们俩个也要好。”
“那不是没我什么事儿?”游牧卿顿时放弃了登高过节的念头,脸上红潮逐渐退去,“算了,不去了,盛楠打了只麂子,中午吃?”
“行。”
“厨房里还有一头野猪,去后头架上火,烤着吃,怎么样?”游牧卿一个字都不提野猪是小窦猎的。
“行。”
游牧卿想问问莫聆风他和盛楠哪里般配,但隐约觉得莫聆风嘴里说不出好话,又闭上了嘴。
莫聆风扭头吩咐一旁站着的丫鬟:“去厨房里叮嘱一声,菊花茶里多放冰糖。”
游牧卿紧接着道:“黄酒热的时候也——”
话未说完,那丫鬟就已经出了房门,拿他的话当耳旁风,气的他一跺脚,骂道:“欺人太甚!”
“谁欺人太甚?”小窦走了进来。
游牧卿横他一眼:“你。”
“我?”小窦满脸疑惑,片刻后恍然大悟,满脸鄙视,“游哥,我只是拿了你一把刀出去打猎,你竟然到将军跟前告我一状?”
游牧卿几乎把白眼翻上天灵盖:“你什么事?”
小窦想起来正事,对莫聆风拱手道:“将军,邬学士来了。”
莫聆风顿时一笑:“来的巧,请他到后头去吃烤肉。”
所谓的后头,就是将军府后花园。
因花园里没有凉亭水榭,没有繁花似锦,一览无遗,好似一座光秃秃的校场,没有半点后花园的样,大家一致称做后头。
前几日才临时搭了一座天棚,长而直的杉篙立在夯实的黄土地面,篙顶用绳子系彩锦,搭成飞檐鸱尾的起脊式天棚顶,三面围上洁净的油布,正前方是两对粗布帘,用绳子系扎、松开。
天棚内有屏风、铜火盆、茶炉、两张太师椅、一张玫瑰桌、四把圈椅对放在下,中间也是方几。
玫瑰桌上摆放着热气腾腾的茶,精美的菊花糕,应时节的蜜橘等物。
邬瑾将放在怀里的油纸包取出,解开棉绳,捏一块松子栗糕放在菊花糕上:“今日重阳,来时匆忙,只在道旁看到刚出来的松子栗糕,请将军不要嫌弃。”
“礼轻情意重。”莫聆风伸手去拿,松子栗糕触之尚温,嘴角稍稍一抿,似是带了笑意,又看不分明。
她吃一口,赞道:“京畿燕州板栗天下闻名,做出来的松子栗糕,也格外好吃,宽州做的没有这么好。”
邬瑾将油纸包放到桌边,又忧心凉了,便往桌边火盆的方向挪了挪。
他抬头看方桌一侧的莫聆风,天棚遮住寒风,也遮住了天光,又有水汽氤氲,越发显得她面孔浓墨重彩,丹凤眼锋锐,目光逼人。
吃完一块,她喝一口茶,再拿一块慢慢吃:“邬学士来,一定不是为了过节,恐怕是有话要说,咱们还是先吃完这一顿肉再说,否则听了心思沉重,连肉都吃不下。”
她令人召来伶人:“她们爱新鲜,请了位伶人来学琴,今日过节,咱们听听。”
邬瑾点头:“全听将军吩咐。”
两人就此安静。
莫聆风慢条斯理喝茶,吃松子栗糕,邬瑾也喝茶,同时心里清静的能听见炭火“毕剥”之声,又听到麂子肉油星炸裂之声。
伶人花脸云裘上前,福了一礼,在门帘前摆下琴案,放下筝,拨动弦,顿时弦音高张,曲清调绝。
莫聆风侧耳倾听,半晌后忽然问邬瑾:“邬学士可知这是什么曲子?”
邬瑾答道:“风雪寒。”
莫聆风笑道:“正是,可惜风是清风,雪是残雪,寒是尾寒,和宽州的风雪寒不一样。”
邬瑾点头:“的确有冰消雪融之意境。”
莫聆风笑了一声,忽然起身,脱去石榴红披风,露出里面金项圈和银红色长衫,自腰间荷包中掏出埙,放在嘴边,鼓气一吹——
众人只听“呜”的一声,一股朔风穿云透日,顷刻间便是雪满太行,长河冰冻。
只此一声,琴声已完全被压了下去,伶人手上骤然一滞,想改调伴上埙声,才刚拨弦,琴弦竟是“铮”一声断了。
整个将军府,都只剩下了埙声。
埙声浊而喧喧然,让人忽然坠入冰天雪地之中,其声越是急促,便越有碎金裂石之力。
曲调依旧,其情却已大变,甚至让生活在太平盛世中人有了恐惧之感,感觉风也成了肃杀之风。
疾风自前方呼啸而来,以此伴和埙声,邬瑾官袍如同翅膀一般向后飞舞,桌案上摆放的菊花、木芙蓉随之而动。
他鼻尖仿佛闻到了宽州的气味。
铁马、冰河、疾风、劲草、白鹰,埙。
一曲过后,他大梦初醒,莫聆风收起埙,走至茶炉边,拎起茶壶,回来坐下,正要倒水,邬瑾自然而然接过茶壶,倒上一盏茶。
埙声让他们忘记了周围还有无数双眼睛,无数只耳朵,立着、竖着,不错过他们的一举一动。
邬瑾反应过来时,已经给莫聆风倒好了茶。
他压下身体里鼓荡的声音,走过去放下茶壶,笑道:“陛下今日还说我与将军是旧相识,我却不知将军埙声已经进益至此,看来旧相识,转眼便成陌生人了。”
莫聆风喝一口茶:“今日我亦是昨日我,明日身依旧是此日身。”
心如磐石,身似蒲苇。
“今日重阳,将军怎么不出去登高?”
“在此处登高,不如花下吃肉,”莫聆风拈着松子栗糕起身,“邬学士远不远庖厨?”
邬瑾见她接二连三吃饼,忧心她虫齿复发,不由暗恨自己买的太多,答道:“我自小做饼,庖厨之道,不说精通,也能过的去。”
“那正好,”莫聆风立刻往外伸手,“去看看烤肉。”
不等邬瑾应下,她已经率先迈步往外走,见伶人抱着琴,局促地站在门口,便一摆手:“去领银子换一把新琴。”
伶人连忙拜谢退下,邬瑾跟上莫聆风脚步,一前一后往火炉子去。
烟火气里带着浓烈的肉香和油香,正中间是一只剥了皮的麂子,吊在大堆炭火上,划了花刀,还未烤到油光锃亮。
麂子四周还架着几只火炉,上面放着竹签串的野猪肉,还未撒料刷油。
游牧卿领着亲卫让开位置,莫聆风走上前去,回头对邬瑾道:“邬学士,咱们用一个火炉子,试试看谁烤的好。”
邬瑾走上前去,用草纸垫着油刷,交给莫聆风,鼻翼翕动,从无数浓烈气味中闻到了百花香。
二人理所当然地肩并肩,邬瑾捏着油刷,刷一层油,那块肉随之“滋滋”作响。
莫聆风拿着油刷子捅进油桶中,随后油汁淋漓地拖出来,油太多,炭火立刻冒出“轰”一声,火光一冲而上——
邬瑾眼疾手快,伸长手臂,把莫聆风拨到身后,随后取走了莫聆风手中油刷,交给游牧卿。
“莫将军还是等着吃吧。”
莫聆风吓了一跳,也不敢贸然靠近,站到邬瑾一侧,看邬瑾手底下的肉“滋滋”直叫,不到片刻,便撒了料,垫着竹签递给莫聆风:“小心烫。”
莫聆风接在手中,偏着脑袋,叼住一块肉,挪动脑袋,扯下肉来吃掉,白净的面孔上登时出现一道乌黑的油印子。
这一递一吃,无比自然,仿佛他们已经在一起吃过无数顿饭,全都很快活。
然而吃过烤肉后,两人端茶漱口,净手净脸,便又成了陌生的“旧相识”,方才的熟稔像是烟熏火燎带来的错觉。
两人离开花园,走进前堂说话。
前堂里杵着几个仆人,端茶添炭,忙碌过后,垂手而立,瞪着眼睛,支着耳朵,不放过任何可疑之处。
可莫聆风与邬瑾却再没有亲密之举,就着王景华之事,一问一答,既肃然又规矩,如同在资善堂经筵一般。
直到邬瑾告辞离去,这些耳朵和眼睛,都只收获了“失望”。
邬瑾走出将军府大门,迈步下石阶,不曾回头,直接去翰林院上值,到酉时冒雪进宫参加重阳宫宴,宫宴过后,回住处时,已是亥时。
他不回屋,搬把椅子坐在廊下,拢着双手,在寒风中看雪片纷飞。
而他心中思绪,竟比雪片还要杂乱无序。
他在心中写一份日录。
“元章三十年九月初九,重阳节,小雪。
今日见聆风,闻石破天惊之曲,如听风过万壑松。
埙声悲壮浑厚,压过曲调甚多,乃是大雪压境,狂风席卷之音。
得此一曲,可解一日之思。
能入将军府,却是因王景华敲响登闻鼓。
一纸半真半假的状子,写的十分巧妙,他背后之人,应是魏王。
魏王为谋兵权,窥视宽州已久,抓住这两件时间久远无从查证,却又有疑点之事,前来布局。
此局中,真正有用的,便是相干人等的供词。
如今事态已发,魏王一定准备好了说供词的人。
此人会是谁?
御史台能问询的人不多,一是聆风带来的亲卫,纵然被问,也是一问三不知,而且聆风敢带来,便值得信任。
二是张供奉,张供奉纵然知无不言,但所知甚少,也不会为魏王所用。
三是祁畅。
祁畅心性如草,随风摇摆,恐怕已经伏向魏王。
若他咬住聆风,聆风入御史台狱便成定局。
她以何解困?
揭发粮草克扣等事对枢部发难,逼迫枢部保全自己?”
莫聆风逼迫枢部这一条,邬瑾早已经想到过,此时事态爆发,他却总觉得自己漏掉了什么。
孤冷深秋,雪如银屑,随风涌动,濡湿一切,天地万物都显出衰败之景。
就在邬瑾衣袖变得沉重潮湿时,他忽然想到了莫聆风的道。
她的道肃杀、残酷、毫不留情,会以最小的手段,达到最大的目的。
哪怕走在对的道路上,她的手腕也分毫不差地承袭了莫千澜。
他们只在意彼此,除此之外的一切人、物,都可以牺牲和漠视。
电光火石间,邬瑾知道了她如何破局。
再来一次战争!
一瞬间,他后背猛地透出一层冷汗。
只要金虏得知堡寨无将帅的消息,就会再次兵临城下!
这兵也许只是三川寨中屯守的一小部分金虏,但在堡寨分裂,将不统兵的情况下,哪怕一千金虏,也可能令高平寨失守。
届时,宽州城门,将会成为边关新的防线,鲜血、炮火就在马场之上,皇帝为了边关太平,不得不放她回宽州。
谁替她通敌?
是留在堡寨中的殷南,还是留在宽州城的殷北?
还是种家庆的孙儿种韬?
又或者,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里,莫聆风已经有了新的臂膀,却从未对他提起?
寒风刺骨,吹的他凉彻心扉,浑身僵硬,两手拢在袖中,攥紧了拳。
莫聆风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成为了一头猛虎。
她藏在迷雾中,任谁也看不清她的真面目。
她什么都知道,她的眼睛能看清楚任何人。
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皇帝、魏王、祁畅,他们以为他们在落子,在做局,却没料到莫聆风的棋,还没走完。
她防备除莫千澜之人的任何人,包括他——不,也许不是防备,而是知道他们的道不同,所以不让他沾染。
他猛地起身,抬起一只发麻的脚,迈步下石阶——他要去见莫聆风,兵临城下,要用无数性命去填!
脚一落地,整条腿都像是被千万根针在扎一般,他回过神来,停在原地——兵临城下,莫聆风不仅能以此破局,还能得到更多。
可他的沉默,无疑也是屠戮的共谋,且并非他第一次和莫家共谋。
慢慢收回脚,他想自己是真小人。
除非他能想到比这更好的办法。
第296章 乱糟糟
此时宽州朔河,已经冰冻,战马不再在此饮水,宽州前往堡寨的吊桥却时常放下,以便谭旋在宽州和堡寨中往返。
马场上仍有士兵巡视,却并非莫家军,而是济州驻军。
堡寨中,殷南坐在门口擦刀,莫聆风远在京都,她因此了无心事,将刀擦的心无旁骛。
寒风带来金虏方向的气息,是马粪、黄沙、枯草、生铁的气味,拂过堡寨中棋格般的屋脊,又将嘈杂的声音带入殷南耳中。
自莫聆风走后,堡寨总是嘈杂。
谭旋与济州来的两位副都统制总在窃窃私语,他们之间的耳语之声如同一滴水,滴入原本平静的湖泊,惊动整个湖泊。
种韬从帐中出来,找到殷南:“刀又没染血,总擦干什么?”
殷南充耳不闻,擦个不住。
种韬上前一步,意图抢走她手中细布,手伸到一半,殷南看向他,他火速收了手,并且双手抱胸,藏起两只手掌。
蹲身坐到门槛上,他压低声音:“莫将军不许你意气用事,又没说不许你杀人,眼下人心思动,你不杀鸡儆猴,难道还等着谭知州继续收买人心?”
殷南收了细布,拿起刀细看。
刀是镔铁雪花纹刀,吹毛即断,映着她没有情绪的脸,显出一副凶相,其实她只是脑中空空,什么都没想。
种韬循循善诱:“况且整肃军务,怎么能算的上意气用事?”
殷南仰头望天,看天上白云好似游絮,被风吹散,自己的思绪也跟着散去。
种韬叹气——他不是莫聆风亲卫,杀的再多,也无用处。
一口气没叹完,常龙手下一个都头旋风似的刮到殷南跟前:“殷副统制,您快去左路军,济州季统制要折杖常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