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 by随云溪
随云溪  发于:2024年02月23日

关灯
护眼

给那账房都看愣了愣,而后才点头,唤了两个小二来帮忙点钱。
许掌柜看到这一幕,摇头失笑:“桑娘子好本事,我就是不帮忙,桑娘子这一关也不难过。”
“哪里话,粮价已经涨到八十八文了,而且没有许掌柜的话,我怕是每天什么也做不了,大半天都得耗在粮铺门口排队了。”
从她那边过来可不近,排得迟了还未必买得到。
正如现在陈有田他们一样,每天都得天不亮就往县里来。
桑萝不是没想过再找一找许掌柜的关系,帮陈有田他们买点粮食。
但一则许掌柜自己本身不是粮铺掌柜,也要转一道人情才能买粮,帮她已经是好了,再托他帮村里人买粮,这就有些过了,到底不算相熟,人情哪里经得起这样耗。
二则,周村正还好,家里有点底子,像陈家、施家和卢家,家底其实不厚,并不能一口气拿出多少钱来买粮食,每天买粮的钱都是头一天卖豆腐、卖野菜、卖菌子赚来的,最近秦芳娘她们脑子也活络了,就连菜地里的菜每天也会带一些到县里来卖,这才维持得了每天往家里买个一斗一斗半的谷子。
在东福楼喝了一盏茶,等着账房把钱点好,开好条子,桑萝才别过许掌柜挑着自己的挑筐离去。
许掌柜看着那挑筐里的坛子,心下其实还颇好奇,这桑娘子除了卖素毛肚和豆腐,还卖了什么?
没好意思问罢了。
桑萝自然是去卖她的酸枣糕,托跟着几位老太太转了几十座大山的福,她这回酸枣糕是真没少做,桑萝今天挑了四坛子出来,全卖完的话,少说有八百多文。
她准备先去前番没去的两家点心铺子里碰碰运气。
永丰斋那样的老字号不卖外边做的吃食,小点心铺子总不会那么多讲究吧?
只是怕价钱会被一杀再杀。
她心里一边掂量着,一边挑着担子往外走,还盘算着真碰上对方杀价的话,给多少才是自己这边的底价呢,有人在后边急急地唤:“小娘子,小娘子!”
桑萝初时没想着那是叫自己,这县里可没谁识得她,识得她的要么喊她阿烈媳妇,要么唤她桑娘子,谁跟唤个陌生人似的唤小娘子呢。
因而她根本没当回事,也没当人家是在叫她,挑着担子还寻摸着她的赚钱大计呢,埋头往前走。
直到那人气喘吁吁追上来:“小娘子,卖水晶脯的小娘子,等等!”
听到水晶脯三个字,桑萝才终于把这句小娘子跟自己挂上了号,下意识停了脚步转头看去。
跑得气喘吁吁的圆脸妇人,不是永丰斋的女掌柜是谁?

女掌柜拉住桑萝,人没站定,眼睛就先朝桑萝那两个挑筐里瞟。
“小娘子,可是叫我等着了你,你今天是来县里卖水晶脯吗?”
桑萝眉梢就动了动,笑道:“是呀,刚来县里,准备往另两家点心铺子去问问呢,掌柜的找我是?”
准备往另两家点心铺子问问!
女掌柜只听这一句,警惕得抓着桑萝袖子的手都紧了紧。
她喘匀了气,笑着道:“别呀,先到我铺子里坐坐,咱们慢慢说。”
啧,桑萝觉得自己今天不用到处推销了,买主有了。
她笑着应下,挑着担子跟着女掌柜往回走,这才发现原来她刚才想着事情,竟是经过了永丰斋门外,怪道能叫女掌柜追着出来。
进了永丰斋,女掌柜这一回把桑萝请到了铺子后院,还特意上了茶和点心。
她这作派,桑萝怎么觉得,这不是买水晶脯或者帮谁买水晶脯这么简单了。
果然,女掌柜一开口,问的就是:“小娘子,你们这水晶脯的方子当真不卖吗?价钱好商量的。”
桑萝听到这话不是没有心动的,只是她穿越到这古代来,没依没靠还带着两个孩子,说实话,更愿意细水长流的有进账。
卖方子这种事情,一个方子给出去了,两个方子给出去了,当下钱是收得痛快,后边呢?
山里东西是不少,但不敢深入的话,能稳定变现的也没几样的,还都有季节限制。
或许有,譬如药材之类的,奈何她不认得,她唯一一回尝试去卖的中药材就是酸枣果实,药铺里收的却也不多,只要了几回,后边就说够了,不再收了,桑萝自己攒了一些,余下的也只能抛回山里,怕曝露了酸枣糕的做法,连做个珠帘珠串什么的挂着都不敢。
所以自己会的这些东西,桑萝是能握好了尽可能都握好。
因而女掌柜这一句价钱好商量出来,桑萝虽有一瞬心动,仍是摇了摇头:“掌柜的见谅,我们家里靠着这手艺过活呢。”
女掌柜开口前也猜着是不大可能成的,这年头有价值的方子大多都是捏在手里,一代一代传给后人,也是后人能安身立命的本事,若非过不下去,轻易哪里肯卖。
她心下叹息,面上也只表现出微微的遗憾来,道:“我前几日买下娘子你的水晶脯,分装好后都送到了东家家里,这东西东家家的太太小姐小少爷们着实喜欢,就连老太太都留了两罐子,所以我们东家也是存了心思,想把方子买下来,精心做了,放在铺子里出售。”
桑萝笑笑,等她后话。
女掌柜见她这样稳得住,只能把东家给出的另一个方案给了出来:“娘子这方子若实在不愿意卖,咱们谈一谈合作吧。”
桑萝笑问:“怎么个合作法?”
女掌柜把条件说了说,大致就是按她们要求的标准用她们给的模具去做,稳定供货,只供给她们。
这三点,前后两条桑萝都能应,唯有中间那条不能。
因为酸枣这东西天生地长,又不是她人工种植的,哪里稳定得了,最要紧的,按这边的时间和气候看,最多再摘个一个半月,这东西也就没有了。
当然,话不能直说,真把原因直说了,这方子也就容易破解了。
因而桑萝只摇摇头:“用你们的模具做,只供给你们,这两条都好说,稳定供货不成,我们家除了做这水晶脯,手上还有好几样营生,忙不过来,请外人做的话方子容易泄露,所以只有有空时才做一些出来卖。”
女掌柜:“……”
有钱你竟没空赚?
她一脸的狐疑。
桑萝索性道:“县里近来卖的神仙豆腐和豆腐也是我家的营生,与东福楼还有些合作,确实是忙不过来,还请掌柜的谅解,当然,我也会尽量隔一阵做一些送过来的。”
听到神仙豆腐和豆腐,女掌柜眼里有些讶异。
这才算是信了桑萝的话。
“行吧。”话说到这份上,女掌柜也没辙了,谁让铺子里的点心师傅对着东家给的半罐子水晶脯琢磨了好些天,试了十几回也没试出个四五六来呢。
她把目光转到了桑萝放在一边的挑筐:“娘子今天带了多少水晶脯来?”
“八百三十六块。”
桑萝这一回报出了个极精准的数来。
不因别的,因为装坛子的时候,多出来了三十九块,桑萝原计划是留开九块的零头给小兄妹俩当零嘴,带八百三十块来县里,结果两个小的惦着家里的债务呢,不肯多留,只留了三块,其它的全塞进了坛子里。
所以桑萝对这个数记得格外清楚。
可以说,附近的几十座山头,这几天都被她带着沈宁或是沈安搜刮了一圈,当然,只是捡地上的,酸枣树太高,枝杆又脆,没人有本事敢爬上去摘,而且这东西落地不会因为摔了碰了就容易坏,落地后还能存几天,留够了时间给人去捡,所以大多是捡树上熟透了自然落下的。
这八百多文听着是多,赚得也是极辛苦的了,每天白天都泡在山里,一天几趟的往里跑,近处的捡完了就得往远处的去,大多时间耗在山路上。
而晚上都在家里做枣糕,像这样白天大丰收捡得多的,晚上就做得比较晚,也是很熬人的。
现在就连沈安沈宁干起剥皮揉枣泥的活也极为娴熟了。
女掌柜笑:“我都要了,娘子可记得,往后这水晶脯只卖我们永丰斋了。”
桑萝一万个愿意,当下就让女掌柜请人来点数。
女掌柜也爽快,这边让人点数,那边就拿了八串又三十六文钱递给桑萝,也给桑萝时间点钱。
桑萝这回真没客气,因为今天这八百多文钱她都有用处,特意问女掌柜借了几根能串钱的绳子。
八十八文一串,一共串了九串,等这九串串完,也就只剩四十四文了,单串了一个小串。
临行,女掌柜让桑萝稍等了等,回屋里给她搬了一小箱的东西出来。
桑萝看后才知道,全是做点心的模具,酸枣糕要是放进这模子里晾晒,再脱模出来不仅规规整整方方正正,还有永丰斋的字样在上边。
“后边的货,劳烦娘子用这些模具来制,你看看成不成?”
竹簸箕的纹路印在点心上,卖相总归是要差上许多。
桑萝看了看那模具大小,倒跟她现在做的这个差不多,点头:“可以,后边的货我就用这个做。”
她细点了点那模具上的模子,长方形的一条,并排两行模印,能出二十块,女掌柜给抱出来的是十个模具,也就是她一次可以晒两百块水晶脯,桑萝皱了皱眉,道:“这模具如果有多的话倒还请掌柜的尽量多给几个,这东西做好了只要保存得当还算耐放的,我们不常做,一次通常会多做些。”
主要是酸枣能收的时节也有限,桑萝自己得做着计划做好了慢慢存下一些,这样一来在过了季后就还能往这边再送一段时间,相对来说不那么容易让人把这水晶脯跟山里的野酸枣联想到一处。
女掌柜皱了皱眉,她们开铺子的,自然是希望东西越新鲜越好的,但想想东家家里送过去的那六百块,一到家里没几下就分没了,尽管跟东家家里姨娘孩子多有关系,但她想想,来她们永丰斋光顾的大多也是这样的大户人家。
顿时觉得自己这是犯了傻,卡模具数量做什么?
回头这小娘子当真顾着那豆腐和东福楼的营生,好些天才做一回,两百块够干嘛用的?
这不是变相卡自己?
女掌柜当下笑着应了:“有的,那娘子再等等,我再去拿一些来。”
最后又抱出十板,做一次是合计四百块点心的量。
正事毕了,女掌柜就拉着桑萝坐下喝茶吃点心,笑着与桑萝道:“我姓严,娘子以后可以唤我严掌柜,还不知娘子怎么称呼?家住何处?”
打听起桑萝的情况来。
合作了,打听打听这个难免,桑萝也没什么可瞒的,道:“我姓桑,单名一个萝,严掌柜唤我桑娘子也成,阿萝也可以,家住青浦乡十里村。”
严掌柜记下,又问:“不知桑娘子什么时候能送第一批货过来?”
桑萝想了想,道:“第一批货大概四天左右送过来吧。”
这东西其实得看天时,日头好的时候两天可以晒好一批,碰上雨天,只能在屋里晾着,时间就得更长一些。
说定了大概送货的日子,桑萝收好自己的几个坛子和严掌柜给的那些点心模具,这才与严掌柜别过。
严掌柜热情,一路把她送到铺子门口。
离了永丰斋,桑萝也不去别处,直奔陈有田他们排队的粮铺去了。
时间尚早,粮铺外还排着长长的队伍,陈有田几人在队伍中段,桑萝找过去,从钱袋里就往外掏钱串子,周村正不算,他自己就能买够限额,陈有田、施二郎和卢大郎,桑萝一人递了三串钱过去,又一人给了一个粮袋:“辛苦你们了,麻烦一人帮我买三斗,每串钱刚好是八十八文。”
帮桑萝买粮,这是来之前早就说好的,陈有田他们排队买一次粮只能买个一斗一斗半的,限额有剩,而桑萝要去卖东西,赶不及来排队,所以桑萝今天会请他们帮着代买粮食。
几人点点头,接过钱收进怀里,桑萝便到一边等着去了。
周村正早上来的路上就看到桑萝钱袋是鼓鼓的,所以并不知她这钱是今儿在县里晃了一圈卖东西赚到手的,只以为是这些日子攒下来的,倒是桑萝放在挑筐里的点心模具,大多是收进坛子里了,还有六七个坛子里塞不进去,就放在了外边,周村正疑惑的盯着看了好几眼。
半上午买到了粮,大家伙都还要去买点盐,盐二十四文一升,周村正直接要了五升,引得桑萝看了他好几眼,好家伙,这是直接能用一年多了吧?
桑萝记得周村正家里人口好像挺多的,不过省着点用,一年多是真够了。
桑萝也想多囤点,盐这东西挺耐放的,放个两三年不成问题,但她捏捏手里的钱袋,还是老老实实问掌柜的要了一升。
她也只买得起一升,买了这一升,手上就只有二十文钱了。
陈家、施家和卢家跟桑萝也差不多,一升都是咬牙买的。
东西都买好,大家都要赶回去锋地,也就不等秦芳娘几人了,扛着袋子先回。
论陈有田他们自己的,那真用不着扛,手拎着就成了,也就桑萝的米多些,买了九斗,分成三个袋子装后也还好,陈有田他们直接帮着扛了。
一行五人回村,除了桑萝挑着一担挑筐,其他都是扛着粮提着袋的,简直不要太引人注目。
“还真买高价粮啊,这图啥啊,也就是今年要征税,不然我都想卖一点给粮商。”
“啧,真是去县里摆摊子赚着钱了。”
“陈有田,你媳妇在县里卖些什么呀?赚不少钱吧?”
陈有田:“野菜,菌子,家里地里种的菜,有什么卖什么,你们要是勤快,也可以挑着去县里卖。”
那人撇撇嘴,话是对着陈有田喊,眼睛却是瞄着桑萝挑的那一担子挑筐,尤其那几个带盖的坛子。
点心模具这会儿倒是瞧不着了,桑萝那装盐的袋子放在了上头,遮了个七七八八。
桑萝把这些人的反应都瞧在眼里,面上显出忧色,强作欢颜接过话:“有田叔他们那是帮我扛的粮食,今年我们家要交四石四的租税,这还差得远呢。”
陈有田三人那天是帮着桑萝扛过粮食的,自然知道她交租税的粮早囤好了,不止囤好了,吃到明年秋的粮都够了,今儿这九斗不过是她谨慎,还要再囤一些粮罢了。
倒是回村的时候,没往山路里绕,是特意往村子里过,在村里人面前显一显的,不然等交税了,凭空变出四石粮来吗?
施二郎脑子最是灵光,一看桑萝这反应,当下配合着道:“也莫要愁,真到了九月十四,粮没凑够的话我们几家帮着你凑一凑。”
陈有田和卢大郎都愣了愣,而后反应过来了,齐齐点头:“是,是,一家凑一点,以后你赚着了买了粮再还就是。”
这里四个人一台戏,周村正这个不明就里的倒是当了真,虽然做豆腐能赚钱,但也要本钱不是?再给三家赚一道,想来利润并不多大,加上盖房子请人得管饭,置办家什样样都要钱,桑萝买不上粮倒也是可能的。
想到沈烈都没了,这桑氏还要交他那两石税,而陈家、施家和卢家也都差不多情况,周村正心里也是发沉,当初沈家分家他是插不上手,沈三也不会卖他面子,如今交租税,这桑氏要是交不上的话,他倒是可以伸手帮一帮的。
周村正思及此,便道:“到时候要是差得多,我家这边也帮着凑一份吧,你后边还粮食就行。”
桑萝原是演戏,听到这话愣了愣,而后眼睛弯了弯:“那多谢周叔了。”
虽然她其实并不需要这帮忙,但周村正这话说出来,不管是真心要帮忙,还是因为知道她会做豆腐,投资她这个人,这个情她承。

第74章 霜降了啊
村里这帮子瞧热闹的村民一听陈有田几人肩上扛着的粮不是他们自己的,而是桑氏攒着钱买回来交租税的。
且他们这一打量,桑氏买回来的这点粮离要交的税粮数还差得远呢,比他们还不如,他们至少交得上。
那优越感一瞬间膨胀。
再看陈有田几个人提在手上的,顶多就是十来斤谷子吧,那大概才是他们买回来囤的所谓高价粮,啧,也不是很多,一天天往县里跑,跟干什么大事似的,呵。
这一群人那酸溜溜的眼红劲儿顿时就轻多了,转成了正经的瞧热闹嗑闲天。
倒是李氏,远远的看到桑萝跟着一群大老爷们同进同出,几个人还都开口说要借粮给她交税,她咬咬牙,最后还是没忍住轻啐了一口。
嘴里想骂什么,想起桑萝之前跟她吵起来那回,硬生生憋了回去。
那桑萝厉害起来可不给她面子,狐媚子这三个字李氏也只敢咬着牙在心里骂。
桑萝是不知道李氏看到她跟陈有田几个能当她叔伯的人走在一块都能想得那么脏,她自穿越过来后跟沈三夫妻俩几乎就不往来,路上迎面碰到都没有招呼的那种,所以压根没多给她半个眼风,自然也就没瞧见李氏这会儿的咬牙切齿。
她领着几人把粮食扛回去,谢过他们,把人送走,这才把三袋不算满的粮食并作两袋,扎紧了,带着两个小的把粮食往屋里捣腾。
沈安看着又搬回来两袋粮食,就知道水晶脯又赚钱了,乐得跟囤到了粮过冬的松鼠似的:“大嫂,今天带去的水晶脯都卖光了?”
“卖光了,以后咱们家固定跟永丰斋合作,咱们做好水晶脯就送过去放他们铺子里卖。”
“永丰斋知道吗?县里最好的点心铺子。”
兄妹俩都乐得不行,沈宁问:“那他们卖咱们这个水晶脯得卖多少钱?”
桑萝摇头:“这就不知道了,指定比咱们卖给她的要贵得多。”
永丰斋的东西包装得都精致,论盒卖的,哪一样也不便宜,这份钱还真就只能由得人家赚。
沈安:“那一块能卖一文也好赚了,大嫂,咱一会儿再进山吧?”
桑萝点头:“是得进山,应承了四天左右交货呢,不过咱先得去砍些竹子来做三张简易晒垫。”
有了永丰斋给的二十板模具,桑萝可以省下四块簸箕来了,魔芋也是可以切厚片晒干了储存到以后没有魔芋时再用的。
桑萝准备做四块简易晒板用来放永丰斋的模具,不用跟簸箕似的用篾好的薄竹片精编细作,只需要跟做鸡舍一样,用相对宽的竹条编成一大块相对平整,能放进晒架里,上边能平放模具的板子就行。
省下来的簸箕桑萝准备专门用来晒魔芋片,因为魔芋也是有采收期的,过了采收期她还想继续卖素毛肚的话,只能现在拼命的攒原料了。
砍竹子做东西桑萝已经做得熟门熟路了,甚至陈有田的那几样工具都在她这边放着,这简易晒垫也不是多难的东西,折腾到半下午也就弄出来了。
之后的忙忙碌碌自不必提。
转眼就是九月初七,胥吏来十里村收税的日子。
一大早各家就都准备了起来,运着自家的粮食先就到村里的晒场上等着了。
桑萝自然没去,她家里没个男人,不想引村里人注意,正装穷呢,等再买两趟粮,差不多到九月十三四,届时再往县里去交,更不打眼。
虽不交粮,但不妨碍桑萝去现场瞧一瞧的。
这一瞧才更瞧出了这时胥吏的恶劣和百姓的艰难,原来交税的时候还得再给胥吏陪尽笑脸,再悄悄塞几个钱的好处。
收粮的胥吏带来的称粮的量具是斗,收多收少全在那胥吏的心情上,给了孝敬的,那斗平平的就给过了,没给孝敬的,称一斗粮那胥吏能一人踹上个几脚。
没错,照着那称粮的木斗上脚踹,原本已经堆得冒了尖儿的粮,几脚下去就往下变浅了好大一截。
这时候你就是再献上孝敬,那胥吏都不带收的,不够就是不够,再往里添粮吧,哭都没用了。
只出了一个这样的,满村子人都瞧着,后边再没有不识抬举的了,只是大家面色都不好看,偏偏当着那胥吏的面还得陪着笑脸,陪尽小心。
桑萝觉得憋屈得紧,领着跟来的沈宁回家去了。
九月初九,桑萝又跟着去了趟县里,往永丰斋送了第一批用模具做出来的水晶脯,东西委实不错,严掌柜验过货后笑得是见牙不见眼,痛快的就给桑萝结了四百文的账。
这一回陈有田和周村正他们依旧还来买粮,县里的粮价已经涨到了九十二文一斗了。
真的,眼见着这粮价三两天就往上飙好几文,县城主街上的行人脸上都绷出了点风声鹤唳之感了,粮铺外排出了更长的长龙,陈有田他们得一开城门就进城,不然照着从前那个时间点冲进来,还没等排到他们,粮铺当天的粮就卖完了。
如果说陈家、施家和卢家一开始出来买粮是因为听了桑萝和周村正的建议而囤粮的,那么这几天看着粮价这个涨法,听着县里排队买粮的人各种担心议论,各种防患于未然的观点,囤粮的决心反倒是愈发的坚定了。
其实,时间一天天耗在这里,一天一两斗的买才能攒下多少?
没奈何,他们就是想多买也买不起,粮是一天贵过一天,买到后边只能七八升□□升的买了,这也得一天天来排队,连省个力气几天一来都不敢,就怕几天后来那粮价又要贵上一截。
桑萝这回把这几天卖豆腐积攒的钱也基本都带了出来,凑在一块,也只买得起一石四斗。
不过想着这天气有随时转凉的可能,桑萝还是捏了点钱在手上,只买了一石。
而周村正家,现在已经不止周村正自己来,他两个儿子也办好了过所和周村正一起出来买粮了,另有两个年轻人同行,听说是周里正的儿子。
实时粮价在十里村周边各个村子里慢慢也传播开,十里村里,原本不以为意的人,慢慢也开始焦灼紧张起来。
和陈家、卢家、施家说得上话的,去问他们三家情况,大多数人开始往周村正家跑。
“不就是受灾吗?咱大乾这么大,哪年都有那么一两个地方受灾的吧?从前粮价也会涨,也没涨成这样呀?”
周村正能说得出个啥?这时代,大多数人去过的最远的地方就是本县县城,甚至有人一辈子也没进过县城的,因为路远,因为进城哪哪都要花银钱,也因为各种管制。
因着此,隔着一州一县的消息都不容易传播出来,何况是更远的地方?他知道的都跟大家讲过了。
这一夜,十里村小半人家夜里睡不踏实了。
倒是桑萝,粮食当初借着许掌柜的钱就已经囤到明年秋了,后边的囤粮也一直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心里反倒是安定,做完了当天的枣糕和神仙豆腐,带着两个小的早早就洗漱睡下了。
夜半是被冻醒的,整个人缩成一团,冷了许久,才终于醒过来,她坐起来,搓了搓冻得冰凉的手臂和身子,借着屋外透进来的一点月光,发现小兄妹俩也蜷得虾米似的,挤作了一团。
桑萝想也不想,抱起自己那一床薄被,挤到了沈安那张新床上,三个人挤在一块,盖两床薄被,这才好些。
桑萝捏捏那被子,夏天的薄被,真的只是两层麻布而已,顶多算得上是被单,庆幸白天在县里留了四百多个钱在手中,今天下午又收进了两百六十多个钱,手上现在有七百个钱。
桑萝寻思后边再有卖豆腐和酸枣糕的钱到手,不能买粮了,得攒起来置办衣裳和被子,九月一过,十月一来,就是冬了。
虽是南边,这到底是山里,温度原比外边更低一些。
四更起来做豆腐,果然比平时要冷得多。
这时还不觉得,等到陈有田他们打着火把来取豆腐的时候,借着那火把的光,桑萝才看到自家院外的那些野草上都挂上了一层白霜。
“原来已经霜降了啊。”
秦芳娘点头:“可不就是,山路走着已经打滑了。”
又问桑萝:“你们家衣裳被子还没备吧?”
桑萝点头,赚到点儿钱都跟粮商抢时间买粮呢,她们乡间的人夏天和秋天的衣裳本就没多少区别,到入冬才开始一点点加厚的。
“婶子们家里要是有布的话,今儿下午定豆腐的钱就都用布来付吧,要是没有我就再往县里跑一趟。”
秦芳娘连声道:“有的有的。”
一同来的甘氏和冯柳娘也连声说有,甘氏道:“也别等我们回来你再取,要用的话你一会儿上我们家里去拿就是,左右天天都要拿豆腐的,回来定豆腐的时候直接折算就是。”
桑萝原也是这么打算,笑着点头。
等把人送走,带着两孩子吃过早饭,天光微亮了,桑萝就领着沈安直接下了山,去了三家取布。
听说是做秋冬衣裳用的,三家都给找的织得厚实的秋布出来,桑萝带着沈安抱了足够给自家三个人各做三身秋衣的布,这才回家。
眼见着深秋了,眨眼就入冬,为什么说是三身秋衣的布?
因为穷。
这时候的人大多是一人做一身绵服或是柳絮、芦花的内胆,再用刻意放大些尺寸的秋衣套在外面,换洗只换外边那两套单衣罢了,内里的绵服或是柳絮芦花内胆袄子穿来穿去其实就那一身,因为不管是布还是绵,就没有便宜的,自然是能省就省着过。
桑萝也是这样,她赚的钱都攒了家当和粮食,并没有比村里别家富到哪去,她们的冬装也是照样准备,一身袄子内胆,两件单衣。
当然,她没准备让自己和两个孩子穿柳絮或是芦花的内胆过冬,绵再贵,绵衣绵裤和绵被是要攒出来的。

第75章 破家值万贯
才是霜降,倒还不至于这一冷就要上棉袄了,桑萝给小兄妹俩量体裁衣,沈安已经有了一条裤子,只做衣裳就成,沈宁是做全套的。
花了两天时间先给做出了一身来,九月十二,兄妹俩个就一身崭新的新衣裳穿上身了,料子比洗了几年早旧得不成样的夏衣要厚实很多,最关键是,不用露着一大截的脚脖子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