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 by大江流
大江流  发于:2024年02月06日

关灯
护眼

许如意也不知道他怎么认识自己,不过这不是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
许如意说:“我们准备的售价是20美元。”
这个价钱一出,周雄安和张维都惊讶了。如今官方汇率是一比二,也就是说,换成人民币要四十块钱,黑市里的汇率是一比十,那可就更贵了。
这东西明眼人都知道,几米钢管,四个轴承,四个轮子,外加一些螺丝螺母还有一块老雨布,成本也就几块钱。
张维也说:“是不是有点高。”
她是怕卖不出去。
许如意想的却是另一回事,“因为这样东西,是我想到的,无论国内和国外都没有。所以,我们这次是卖个新鲜,到了明年,这东西恐怕就要到处都是了,那就要回归本身的价值。”
这个说法倒是可以理解,这两年开始,国内进口了不少外国机器,这些机器有不少出现问题,请国外的工程师过来修,换个零件动不动就几万美元。
张维就知道最近南河省汽车厂的一台进口机床出现了问题,对方过来后就说有个零件损坏了,需要更换,报价十五万美元。
这可是太贵了。
南河汽车厂的厂长现在正在四处求救,看看是不是国内厂家有人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
这不就是因为稀缺才贵吗?
张维点点头:“那倒是也是,就是怕他们嫌贵。”
许如意想找个合适的理由解释,陆时章先开口了:“他们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两万美元,20美元的东西并不贵。”
这个数据就是许如意想说的,不过她数据来源途径没法说,才犹豫了,陆时章报出来了,倒是省了她的事儿。
不过陆时章说完了,却问:“许厂长,你既然知道这东西是肯定会流行的,为什么不申请知识产权呢?”
许如意的头猛然抬了起来,不可思议地看着陆时章。
她怎么可能想不到要申请知识产权呢,但问题是,首先是没有门路,现在的夏国根本不注重产权问题,连知识产权法都没有出台,如果想要申请,需要去境外,但根本没有认识的人。
其次才是没有钱,燎原厂欠的工资还没发呢,这种情况下,许如意觉得花钱去做没有把握的事儿,太浪费了。
她挣这个快钱,也是为以后的产品可以保证产权而铺路。
但在1980年,居然有一位干部对她说知识产权,许如意实在是太惊奇了,这位陆厅长到底什么来头,怎么什么都知道?
陆时章显然对知识产权非常了解:“现在离着秋交会还有两个月,时间倒是足够,如果许厂长有自信,我倒是可以介绍相关人士给你。”
这有什么需要考虑吗?许如意直接就回答:“我们需要。”
陆时章显然不是说着玩的,立刻定下了时间:“今天我要出差,大概三天后回来,你到那时候来找我,我们具体聊。”
许如意连忙应了。
这会儿,齐伟民终于推着放满了青砖的露营推车过来了,那青砖放得满满当当的,显然不止二百斤。
但他根本就没有任何吃力的样子,等着到了跟前,齐伟民也忍不住称赞:“我本来看着钢管不是很粗,还以为不行呢,谁知道一试,真的又结实又轻便,质量很不错。”
这可是实际应用体会,比说什么都管用。
更何况,许如意还笑着冲周雄安说:“周处长,您也来试试吧。”
周雄安肯定是要试的,直接从齐伟民手里接过来推着走了两步,脸上原本质疑的神色就彻底消失了,非常轻快,而且还没什么噪音,就算不是露营用,这东西搁家里也挺使用的。
这会儿,陆时章站了起来,冲着周雄安说:“我看质量也可以,也符合国外的使用习惯,不如试试?”
周雄安还能说什么,他担心的根本没有道理,心服口服地应了:“那好,就按着原本的名单报给商务厅!”

这一次简直是大获全胜,从机械厅出来,张维就高兴的不得了!
“走吧,我请你们吃中午饭!”而且她还说了,“吃完饭你们就去逛一逛,好不容易来一趟省城,肯定有很多想买的吧。我们下午五点集合往回走!”
这真是好消息。
别说张美义,就连许如意也是有东西要买的,更何况,原本不奢望的专利有了希望,说不定赚快钱可以变成持续赚钱,谁不高兴?
等着吃完饭,张维显然有自己的事情做,将他们送到了市中心的百货大楼,就先走了。
张美义是要买衣服,许如意也跟着逛了逛,1980年从粤东批发服装贩卖到内地还没成规模,所以这里的衣服也是中规中矩。
不过这也没有影响许如意的购买兴趣,给自己和弟妹各买了三套秋装,两个厚外套,两双棉鞋。
还买了一条男士羊毛围巾,这一看就是给长者的,张美义知道许如意父母都不在了,盯着看憋了半天,愣是没敢问,倒是让许如意乐得不得了。
她笑着说:“这是我妹妹的拜师礼,送给老师的。”
张美义这才恍然,“学什么呀?”
这个许吉祥倒是说过,书法和篆刻。
张美义立刻夸赞,“那以后肯定是才女。”
许如意想想许吉祥叽叽喳喳跟八哥一样的性子,很难想象。
随后许如意又去了一趟新华书店,给许为民买了几本用得上的资料书,又买了两刀上好的宣纸,然后这一天的购物才算作罢。
张美义一直陪着许如意,从书店的这头走到那头,许如意还怕她觉得枯燥,专门说:“你不用陪我,去逛街就行,咱们五点钟在说好的地方见就可以。”
结果张美义也没去,不过也没说什么,就是跟着许如意在后面晃,许如意走到哪儿,她就看到哪儿。
许如意自然看在了眼里,干脆驻足扭头问她:“你是不是也想买点书。”
张美义有点犹豫,还是小心地问她:“你说,我是不是能学点什么?我挺喜欢焊接的,可是总觉得,天天在车间,好像没什么进步。我真羡慕你,能够一下子找到解决办法,你不知道,那个漏点我练了多少次都没用。”
许如意没想到天天开心的张美义还能有这个觉悟,如何不高兴,立刻说:“有啊,现在就有大学里的焊接专业,你可以复习参加高考,也可以走夜大,不过夜大得就近,我帮你问问。”
张美义眼睛都亮了:“真的啊,我还以为大学都是那些很厉害的专业,焊接也有大学生吗?”
“那当然有,而且全国最好的大学清大就有,焊接的学问可大呢。”许如意看她感兴趣,边挑书边给她讲,等着东西买好了,张美义已经心动不已,不过没说肯定要试试。
许如意也没催,毕竟这年头很多人都是上中专,然后出来进工厂,这么放弃工厂工作考大学,好像本末倒置了。
而且还有经济问题。
许如意想着,要是多挣点钱,可以把职工夜班培训先搞起来,再资助鼓励他们读书,八成会有不少人愿意学习。
到了五点,小吉普准时出现在了百货大楼门口,许如意上车才发现,后备箱塞了不少东西,张维笑笑:“我们家在这里,回去看看。”??
她和张维都是工作上见,虽然聊的不错,可却不知道,张维居然是独自在肃南市。
大概是今天的胜利格外让人兴奋,张维甚至还请他们吃了自己妈妈做的绿豆糕——居然全部是绿豆做成的,没放一点其他的东西,又甜又香,算是许如意穿来后最好吃的点心了。
不要提许为民,纵然现在他和许吉祥的观念改变,知道要补补了,但仅限于肉蛋类,其他的小吃类他们觉得那是乱花钱。
所以,厨艺很好的许为民也没做过。
张维可自豪呢:“好吃吧,我们家闺女一口气能吃三!”
就这样一路高兴的聊回去,明明到肃南市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明明这时候的京市吉普212的减震系统简直跟没有一样,一路上颠的人浑身腰酸背痛,等到了地方,一群人却没觉得半点累。
这会儿已经快八点了,张维直接让车将许如意他们送回了燎原厂,到家的时候,都十点。
即便是如今发工资了,燎原厂的人还是习惯于节省,整个家属区黑洞洞的,只有路上微弱的灯光可以照明。
里面崎岖难走,车根本开不进去,她们就在家属区外面下的车,结果一下车,就听见许吉祥的小奶音:“姐!”
许如意扭头看,许吉祥和许为民两个人都站在路灯下,等着她呢。
许吉祥就跟个小蝴蝶一样,飞奔过来,“我就知道你肯定今晚要回来的,哥我说对了吧。”她还告状呢,“要不是我说,哥根本就不来,你一个人回去多害怕啊。姐,这两天顺利吗?”
许为民脸上都是无奈,显然事实有点出入,不过这会儿不在意了,许如意拍拍许吉祥的脑袋:“顺利,咱回家说!”
先送张美义到家,他们又拐了回去,等着回到家,许为民就跟田螺姑娘似的,居然端出了热乎乎地饭菜,还看了许吉祥一眼,表示反击。
许如意:这才像是孩子呢。
当然,孩子们对新衣服新鞋子最忍不住了,吃了饭,屋子里就变成了服装展示,明明是八月里还有些燥热的夏夜,两个人居然连长袖长裤厚棉鞋都穿的舍不得脱,还是许如意严令才换下来的。
晚上睡觉的时候,许吉祥靠着许如意的肩膀:“姐,这日子可真好,谢谢你。”
一晚上热闹后,第二天恰好是周日,不用上班。
一大早,许家三姐弟就收拾干净,带着礼品去了肃南大学,赵丰年的家就在肃南大学里面,应该是学校集体建的宿舍楼,住在二楼。
到了那里,赵丰年早就等着了,他们刚到二楼,他就把门打开了。
许如意这才第一次看到这位老教授,七十多岁的样子,头发已经花白,不过身体看着不错,走路很是矫健,声音也洪亮。
许吉祥喊了一声:“赵教授。”
赵丰年就招呼他们进了屋。
房子是这年代常见的两室一廊格局,进屋就是个细条形走廊,左右手边各一个卧室,正对面是厕所和厨房。
大概是因为老爷子一个人住,所以将一个卧室直接收拾成了书房和会客室,他带着他们直接去了会客室。
进去后,许如意都惊了,满屋子都是书!
书架上,茶几上,书桌上,甚至连沙发旁边的地上都摆着厚厚的一沓子。
许如意忍不住说:“您可真富有!”
他们打量屋子,赵丰年也打量这三姐弟,许为民和许吉祥他是经常见的,倒是第一次见许如意,比兄妹俩外貌更出色,但虽然年纪不大,自有一股自信,让人看着就不能忽视她外貌之下的东西。
如今这句话一出,赵丰年就知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也是个爱书,爱知识的人。
他笑着招呼:“感兴趣就看看,可以随便看,但要放归原处不外借。”
许如意完全理解,不过,她扭头说:“我们不是应该先拜师?”
赵丰年并不在意这个:“心中有就行了,不用讲究这些外道,一起吃个饭,其实就是跟你们说一声,吉祥这孩子很聪明,我想多教教她,但她一个女孩,总往我这里跑不是个样子,你们家长得知道我是个什么人。”
许如意其实都知道,上次张维带着肃南大学的机械系教授蒋玉华来的时候,她就趁机打听过,是知道了人品才放心的。
但赵丰年这么一说,许如意还是觉得他考虑非常周到。
不过虽然赵丰年说是不注重这个,许如意还是让许吉祥奉上了拜师礼,给赵丰年鞠了躬,称呼就从赵教授变成了师父。
赵丰年显然对许吉祥挺满意的,拜师结束后,就要考考她上次讲课的内容,许为民根本不用说,自己就去厨房做饭去了,至于许吉祥,则绕着满墙的书架看,这里面大多数是小说,古籍,书法篆刻,还有些文学史方面的内容。
不过意外的是,里面掺杂这三本电磁学电子学的书籍,这可是电气工程的必须课,许如意心心念念想要搞数控机床,这里面我们被卡脖子最厉害的,其实就是伺服控制技术和电机。
而研究这个,就需要电气工程的专业人才。
只是,就这三本,也不知道是谁的,这是刚认识,许如意也不好问,只能记在心里。
吃饭的时候,他们还定下了以后的学习计划——开学后,每周日许吉祥来一趟,许如意还想交学费的,让赵丰年一个眼神给把话咽下去了。
许吉祥这事儿办完了,许如意就忙了起来。
陆时章说有办法申请国际专利,许如意也不知道现在的规章制度是什么,就把自己印象里需要的内容,譬如说产品说明书,图样,声明书之类的全部都弄好,等着第三天,又去了一趟省城。
这回张维有别的事,所以是许如意自己过去的。
她本以为陆时章挺忙的,可能会耽误一天时间,没想到进了省厅,去了秘书处,别人一直到她是许如意,就立刻说:“燎原厂的许厂长吧,陆厅长正等着你。”
许如意都有些诧异,等着她?不至于吧。
哪里想到,还是真的,这位黄秘书笑眯眯地说:“今天本来是要临时出差的,陆厅长让改了车次,晚上坐卧铺走,就为了等你。”
他看着眼前年轻的厂长,其实心里也好奇,许如意怎么这么有本事,一个厅长都等她?
不过这显然没有人会给他答案。
到了门口,黄秘书先敲门问了一声,很快就出来了,叫着许如意:“进来吧。”
许如意第一次进入陆时章的办公室。
很……熟悉的感觉。
不是因为人熟悉,而是前几天刚刚见过赵丰年的屋子,陆时章跟他有的一比,虽然整个办公室不至于成为书海,但是墙边的书架满满当当,办工作上也都是资料,听说他才刚刚来到南河省不久。
这样的环境,要不是他装,要不就是真下功夫了。
鉴于第一次见陆时章的表现,许如意觉得是后者。
她叫了一声陆厅长。
陆时章直接指了沙发:“坐,等我一下,我把这个处理完。”
许如意就坐在了旁边的沙发上,等了大概十分钟,陆时章才看完,然后才说:“相关的资料拿来了吗?”
许如意点头,直接将资料给了陆时章,他显然是懂行的,拿过去翻了翻说:“准备的很全面,那么咱们走吧。”
大概是瞧着许如意一脸的疑问,陆时章解释了一下:“办理这个是需要律师的,我让你今天过来,就是有一位美国的从业律师,今天在省城,他现在就住在人民饭店,我带你去见他。”
人民饭店离着省厅并不远,陆时章连公交车都没有坐,而是带着她直接穿过了两条街道走了过去,边走边说:“这位律师叫做齐丰,海外华侨,是我在美国的同学,业务水平不错,可以值得信任。”
果不其然,到的时候,齐丰已经在下面的大堂等着了,这是位带着金边眼镜胖乎乎的男士,看起来厚道中带着一丝精明。
大概是陆时章打过提前针,所以齐丰对许如意的年轻并没有太讶异,只是问:“资料带来了吗?”
许如意就把准备好的东西给了他,一瞧齐丰就愣了。
许如意给他的东西可是太齐全了,如今的夏国人还对专利嗤之以鼻呢,他其实一直想要接受国内的专利申请案源,可是根本没有。
所以都不报希望了,没想到这有个懂行的。
他看了看许如意:“你是从国外回来的?”
他这话一问,陆时章的目光也往许如意那边移了移。
许如意对这些早就有了准备,这个年代,大家已经开始从很多国外刊物上翻译文章发表在国内的杂志上,可谓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所以她说:“我看过相关的杂志翻译稿,略微知道一些,看样子,杂志说的很对。”
这话说的风趣,齐丰直接笑了,“时章,我还以为国内会比较闭塞,没想到现在消息也很灵通。”
陆时章对这个很清楚,因为省厅本来就订阅了不少相关报刊杂志,他自己也订了不少,于是点点头:“是这样的。”
“齐律师,我的东西要在十月初的秋交会上露面,没问题吗?”许如意最担心的就是这个,她不知道这个年代的办事效率如何。
齐丰倒是很确定:“专利申请是谁先报,保护谁。时间足够了。”他还是忍不住夸赞许如意:“你准备的齐全会为我省很多时间。”
这些都谈妥了,最后最重要的就是费用问题。
其实专利远比相关花费要重要,可谁让燎原厂太穷了呢。
她这次来之前,专门跟徐长海一起盘算了一下厂里的资金,如今已经有两个项目交付,外加后面项目交的定金,厂里发完这个月的工资,还有五千多块钱。
用徐长海的话说:“穷得叮当响。”
好在独轮车的回款还没来,其他的项目但凡干完都是钱,用了也不会真没钱,就是不知道这五千块钱够不够,如果不够的话,只能问问是否能先付一部分。
总不能为了少出点钱,不要专利吧。
这个显然是有标准的,齐丰一听就说:“按着市场价大概在两千五百美金左右。”
许如意心里迅速换算了一下,如今官方汇率一比一点七,但是他们手里没有美元,如果到黑市里换算,那可是一比十的价格,显然差远了。
不过没等她开口,齐丰又说了:“不过,咱们第一次合作,我的服务费打个折,收个成本价,你给我一千美元吧。可以不用给我美金,按着官方汇率还给我,存在夏国就可以,我以后也会经常回来,需要用钱。”
许如意都愣了,盯着他看:“齐律师,你没开玩笑吧。”
齐丰一笑脸上还有酒窝:“你们的情况陆时章告诉我了,国内企业不容易,好不容易有个专利,我这里多一个少一个都不算什么,我就算为祖国尽份力吧。”
“你放心,”他举了举手里的资料,“我明天回国,我会以最快速度报上去的。”
许如意讶异地看了陆时章一眼,她又不是未经社会的学生,肯定是陆时章提前做了功课,齐丰又是个爱国人士,才有了这个结果。
如果可以,许如意肯定全额支付,但如今,许如意只能接受这个好意:“以我和燎原厂现在的情况,我只能说谢谢。但齐律师,我保证,等着这个推车挣了外汇,我会付给您。如果以后我和燎原厂需要专利申请的话,我们肯定会跟您联系,虽然现在看来,这有些冒犯。”
虽然许如意知道专利,让齐丰很惊喜,但齐丰并没有将这句话放在心里,这就是个县里的厂子,能有多大的发展?
齐丰显然是个妥帖人,笑着说:“好,那我就等你的案源了!不过许厂长,你不用心理负担太大,我也是为了我自己,你不知道,夏国人在国外有多难,如果祖国强大,我也好过的。加油吧!”
许如意这边专利搞定,没过多久,商务厅那边的参展名单也出来了,许如意看了看,燎原厂被放在了最后,参展产品也没写露营推车,只写了推车两个字。
她对这个倒是不在意,最近锅炉项目已经渐入佳境,技术科的人随着改造的进行,也进步不少,很多问题都用不上她。
许如意除了研究怎么再改进一下露营推车,就是写稿子四处投稿。
当然,许如意还有个意外之喜,她寄出去了那么多,终于收到样刊了,她在机床相关杂志上投出的文章,终于发表了。
但这样零散的文章,自然不如锅炉报那种带着先天话题的文章来的火爆,许如意这次并没有收到编辑的电话,也没有收到读者的来信。
不过她也不觉得这有什么,本身机床是个精细的东西,每个厂都有不同的问题,问题一样解决的办法也不一样,不具有普适性,能帮一个是一个,就足够了。
倒是锅炉报的第二期报道依旧轰动,姜红现在已经很知道怎么调读者胃口了,她这次的断章在燎原厂要参加秋交会了。
谁不想知道,燎原厂到底有什么样的成绩?
不过许如意不知道的是,陆时章手中拿着从京市寄来的五份杂志,上面许如意的稿子已经被钢笔划了出来——全部都是机床相关。
10月12日,南河省秋交会参展企业,统一从省城火车站出发,提前一天,许如意带着人和货提前出发了。

第26章 二更
秋交会场地有限,分到了各省市自然名额也有限,燎原厂第一次参加,东西也不被看好,一共只有两张工作证。
他们要带十辆推车过去当样品,根本弄不了。
好在经过两个月的忙碌,燎原厂的账户在发完了当月工资,和补齐了所欠的两个月工资后,终于上万了。
许如意于是决定再带了四个人过去。
这倒惹得好不容易富裕点的徐长海,跟着许如意屁股后面叫穷:“粤东那边很发达了,我听说一碗面就要两毛钱,四个人连车票带补贴,还有吃住,这可是不少的钱。”
“他们又进不去,不行去两个。省点钱吧。”
徐长海想的是虽然还有锅炉厂在报名,但肃南市的有意向的,要不已经改造完毕,要不就是排期,后面谁知道还没有活干,能省点是一点。
许如意在燎原厂待得越久,就越了解这群老同志们。
徐长海什么都好,就有一点,这账户上的钱看着就跟自己家的一样,进去了拿出来可太难了。
她就一句话:“我保证赚回来,徐科长,你不相信我?”
这个……徐长海可不能昧着良心,只能说:“我就是怕没钱了。”不过虽然这么舍不得,他还是说了,“一定要吃好喝好,别省钱。”
这又要省又要花的都他一个人说了,许如意哑然失笑。
所以,去的名单就变成了六个人,许如意、郭培生,办公室的邬汇雍留守,去的李远征和借调的张美义,另外还带上了张大壮王石头——徐长海觉得没用的两个人。
这种时候,省厅也早有经验,每个厂子肯定会多带人,所以车票是按着报名数统一购买的,不过他们没有分到一个车厢。
而且广交会每一届是分三期的,第一期是机械照明类,第二期是日用百货,第三期是纺织服装箱包,露营推车属于日用百货,所以燎原厂是被分在了第二期,第二批出发。
曾经熟悉的锻造厂螺丝厂都没在,唯有老山将刀厂是跟他们一起出发的,但不在一个车厢。
所以到了省城火车站后,许如意就叮嘱王石头——他是退伍兵,对外出有经验,“咱们的货分两批托运,省的出意外,等着下了车,第一个去拿货,宾馆已经订好了,咱们住的很近,到了我去找你们。”
王石头没想到,厂子里除了看门还有用得着他的地方,这会儿老激动呢,直接吼了一声,“保证完成任务。”
南河省离着东粤不近,坐火车也要一天一夜,许如意想着就觉得腰酸背痛,所以还自带了个脖圈。
恰好她和张美义运气不错,坐在了两人位,又清静又舒服,她就准备睡一路。
倒是其他人很是热闹,有人四处窜着换座位找熟人聊天,有的干脆和身旁的陌生人聊了起来,反正都是去秋交会的,你聊聊你的参会产品,我聊聊我们上次的成绩,很容易就说到了一起。
最多的,还是打牌的。
许如意拿着衣服蒙着头睡了一会儿,等着醒来,就发现自己身边已经开局了,三人座那边里面四位是一桌,三人座的最边上一位和两人座的边上一位是一局。
这会儿张美义正上瘾呢,许如意也不懂他们的打法,就听见张美义不停地喊:“我要了!”
而她对面的那位,好像是朝阳市照明厂的工作人员,这会儿还挺幽怨地看她一眼,显然是为她不参与打牌,让自己失去了机会,而郁闷。
许如意实在是受不了,干脆接着睡了。
等着下车,许如意精神了,张美义萎靡了。
恰好张清江过来找她问去不去会场里逛一逛,许如意就让张美义补个觉,跟着张清江过去了。
在许如意的印象里,这样打的交易会肯定需要提前布展,尽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虽然张清江早就跟她解释过,这年头没有布展这一说,可进了会场,许如意真是挺意外的。
每个省都有固定数量的展台,根据重要程度和创汇实力进行划分,所以大一些的厂子就有用自己的独立展台,小一些的厂子甚至两三家挤在一起。
这会儿展出的都是机械类,大型机械还好,足够夺人眼球,小东西几乎密密麻麻,看不出什么主次,另外更恐怖的是,重复率太高了。
许如意就走了十几个展位,看到了五家卖风扇的,七家卖独轮车的,三家卖自行车的,至于螺丝化肥灯泡这些,更是完全一样,别说省了,一个市就得有一家。
许如意的英文不错。
就这么走着,就瞧见个英伦腔的外国男子正站在北河省一家独轮车厂的展台前谈价钱,他跟翻译说:“告诉他,32块不能更多了,要不我去另一家问问,反正你们都是一样的东西。”
独轮车燎原厂正在生产着,所以对成本简直不要太清楚。
这东西售价是一百元,出厂价80元,按着官方汇率来算,32块54.4块钱,如果不是国家补贴,这赔大发了。
可国家补贴也是自己的钱啊。
就是这样,那位负责人也还是冲着翻译说:“不要急不要急,你们要多少!“
他们很快进展位谈去了,许如意深深吐了口气,这种事情一时半会是没办法的,她也无能为力。
张清江这会儿已经瞧见了南河省的展台了:“那不是夹具厂的站台吗?老刘那不错啊,有客人。”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