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了看公主和这些护卫,还真有合适的。
“您不嫌弃的话,小子带您去看看?”
“行,去看看。”
陆晁到前面带路。
带路时他还不知道嬿央也在这些马车队列里,更不知道平宁公主这是去参加完了丧事回来,只猜测平宁公主是因为有事去了哪。
所以到了地方时,正恭敬等着平宁公主下马车来看看呢,忽然从后面听到韶书唤阿娘的声音,神情愣住,身形有点僵。接着有些木了似的,一动也动不了了。
也幸亏他没动……这是回神后想的。接下来到嬿央牵着韶书以及钟氏带着昔姐一起走到平宁公主跟前时,他已经能做到神情如常不显异样了。
他笑一笑,先让人把房子的主人带上前来,让他见过平宁公主。这是他提前派人快马通知的,对方早早来这边宅子候着了。
来人既兴奋又紧张,行过大礼后,再三道蓬荜生辉。
平宁公主笑笑,让他上前带她们进去看看。
一番看下来还算满意,给了银子今夜便在这边住下了。
住下时,倒也还记得陆晁。
“陆小子留下来用饭?”
陆晁:“小子那边还有事要忙,还得去那边看看。”
“那你去忙吧,别因我这边耽搁了事。”
陆晁不多停留,离开了,离开时看到了韶书和昔姐在院里玩的身影。看了看韶书,步子未有停留的继续往外走,走动间身后小女孩们说话的声音越来越远。
“韶书,你看有柿子树!好像是已经都红了?你觉得甜不甜?”
“甜,有鸟吃了。”
“我也觉得。”
“那叫嬷嬷去买柿子吃?韶书你要不要?”
“要啊……”
随后是再也听不见了。
过了这晚,平宁公主原本是该一早就动身继续赶路的,可这天从凌晨起就又是大风又是下雨的,这样的天实在不适合赶路,暂时便多留一天。
与此同时陆晁那边,陆晁看到一个意外又不意外的人。
他表情看不出什么的上前,“祁大人。”
祁长晏颔首,随即道:“进度还顺利?”
“一切顺利。”
“嗯。”祁长晏亲自去看看。
陆晁跟过去。
两人自去年挑破以后,随着他的识相,至少表面上的相处都已经完全让对方挑不出任何错处。陆晁也已经习惯了这位的视查,从前对方便会时不时来看一下进度,最近来到这边后对方一直还没来过,肯定会来一趟。
陆晁估计是他知道了嬿央已经抵达这边的消息,才特地挑了这个时间来视察。
祁长晏还真不知道,他和嬿央也不是日日通信,怎么可能这么巧知道嬿央已经抵达这里,是确实这几日才腾出空能过来一趟。
这几日她仍然未归,他以为是她和母亲一起在曾祖母那边的宅子多待了会儿。
他此时倒是视线专注只看眼前工事进度,这会儿已经停了雨,出来巡查方便。
除了踩一脚泥以外,但这在所难免。
看完之时时辰也不早了,又兼今天是阴雨天,显得这个时辰看起来更晚,跟已经到傍晚了一样,本县的县令见此望了望前面走着的祁大人,往前追一步,“时辰看着不早,下官叫人去备桌热菜,大人傍晚留下用饭?”
祁长晏:“不用。”
过会儿他随便用点就是,而且和陆晁吃饭,他不想。
至于已经看着快傍晚了……祁长晏望了望天色,转身吩咐许冀过会儿让人去找家客栈,今夜歇在这边,明天再回去。
陆晁听到客栈,抬眸看了眼他。县令也看了看觉得奇怪,祁大人不去公主那住?
祁长晏未留意两人的眼神,甚至之后还是又下起雨,与陆晁和跟前这个县令要分道扬镳时,走了两步他忽然顿住。
听到陆晁那边来送东西的一个小厮说了句话,那个小厮甚至是才从他身边走过的。
“平宁公主派人给您送了一盅汤表示谢意,让小的温着提醒您回去后记得喝。”
祁长晏猛然回眸扫向那个小厮。
但小厮是背对他的, 并未看到他的眼神。陆晁是看到了,祁长晏随即眼神再扫,也确实是已眯眸看着陆晁。
“我母亲?”
他拧了拧眉, 神情有微微变利的趋势。陆晁直面他的眼神,稍后他先接过了小厮递来的东西,才点头,“是。”
“平宁公主正落脚在这边。”
紧接着,他又说了一句, 这一句是陆晁从祁长晏现在的反应中看出了点苗头。
“您还不知道平宁公主在这边?”还以为他是知道今天才来这的呢……陆晁多看了两眼祁长晏。
祁长晏眼神彻底滞了下, 也沉着眼是瞬间的一言不发。
他还真不知道……
更不知道……忽而眼神又扫一眼小厮。
他更不知道陆晁是帮了母亲什么忙, 母亲倒是还要给这个人送汤。
听到母亲二字意外, 听到母亲给对方送汤更加意外。
眼眸一抬, 这回还是看向那个小厮,“我母亲仍然在那?”
又淡淡追问一声:“哪家客栈?”
小厮被问赶紧答:“回祁大人,平宁公主未落脚客栈,现下是在我家大人同一巷子的一座民宅里落脚,是昨日才住下的。”
祁长晏:“……”
渐渐有点不快了,眼神意味不明扫了一眼陆晁。同一巷子,呵呵。
陆晁面不改色, 道:“昨日傍晚碰见公主, 公主问我附近可有空着的民宅能赁,陆某只熟悉自己所住的那条巷子, 那边又正好有一处空着的合适的民宅,便和公主说了那。公主后来看过也觉得合适,这才暂时落脚。”
祁长晏脸上也同样看不出什么, 但心里却在那一声呵后,这时又冷嗤了一声。真的就只熟悉那一条巷子?这话也就他陆晁自己信。
但母亲既然已经住下了, 不想和他对此作无谓纠缠,祁长晏神情冷冰冰,眼神看向陆晁,“那就借你小厮一用,麻烦给带个路,我去看看母亲。”
对这样的小事陆晁有什么不答应的呢,更何况要真是不答应,他事后保不准会吃点苦头,虽然那对他来说也不会伤筋动骨,但算了,不就是带个路的事。
“好。”陆晁点头。
祁长晏转身。
转过身,此后一路也没为难陆晁的小厮,确实单纯只是让他带个路。
但进了巷子时,久未出声的祁长晏倒是问了一句,“你家大人住在哪?”
小厮:“回郡守大人,我家大人住在那。”
他指向一个方向,才指过,又指向一处,“平宁公主的宅子也很近了,再过去一个宅子就是了,就在那。”
小厮答完,未听到这位大人又问他什么,便自觉继续保持默不作声。
祁长晏问什么?他此时的眼神在看小厮指的那两处宅子。
先看的是陆晁的,他住的是个带了小院的宅子,规模说大不大,但小也肯定不小。扫了一眼,又往前看小厮指过的母亲现在正住的宅子。
这座宅子比陆晁那座要大许多,毕竟还得容纳下那几十个护卫。
眯了下眸,未置一词,只随后到了地方时,亲自上前拍了拍门。同时让许冀给了陆晁的小厮一些赏钱,让他可以走了。
小厮按话退下。
而这边,宅子里的人听到有人敲门,先问了声是谁。
祁长晏面目淡淡,未出声,许冀适时上前一步,道:“是我,许冀。听说公主在这边,陪二爷过来看看。”
跟前的大门立马开了。
守门的人听出了许冀的音色,知道确实就是他在外面,那自然开门。
才打开,果然见有许冀又有二爷,赶紧行个礼,“二爷。”
“母亲在里面?”
“在呢,公主正在屋里。”
“那大嫂呢,还有我夫人呢?”
“回二爷,大夫人也在,二夫人她……”
祁长晏眼神微变,微的几乎让人看不出来,“嗯?怎么了?说。”
“二夫人领着大小姐和二小姐出去逛去了,现在不在府里。”
出去了……祁长晏颔首。
接着进去。
随着他进了宅子,大门又合上。
不一会儿,走到主屋那边,平宁公主乍一看到他只有诧异,“你怎么过来了?”
祁长晏:“……”
不答,却是叹,“儿子也想知道您为何要在这落脚,还不来信给儿子说一声。”
平宁公主:“……这不是临时做下的决定吗。而且昨天要是真给你去信,你也得到这会儿才能收着啊,不是照样要错过?”
祁长晏哂叹一声,“嗯。”
嬿央是等雨小了许多才带着韶书和昔姐回来的。
马车停在她所在的铺子跟前,她先看着昔姐上去,又待韶书也上去了这才自己上去。
上去后一人给一张帕子,“擦擦头发。”
又刮风又下雨的天气有伞也挡不住雨往人身上扑,孩子们的头发多多少少都湿了一点。
“好。”两个女孩乖巧点头。
擦完,韶书昔姐手挨手坐,都往窗外看。是时一阵冷风吹来,吹得马车里在上一家买的竹制风铃轻轻晃荡,发出清脆的声音。
清脆的声音里独坐一边的嬿央看向两个小姐妹,说:“都不怕冷啊?”
“阿娘,我不冷。”韶书摇头,还是坐在窗边。
昔姐也是一样,说她一点也不冷。
嬿央笑一笑,也就不管。
两刻钟后,回到巷子这边。
嬿央撑起伞时还不知道祁长晏来了,只看着前面两个小女娃也撑伞的身影,慢慢走着。偶尔,提醒两人一句前面有坑,绕路走。
这时她已经是领着孩子们穿过园子在往主院走。
从前面看,是一大两小三把大红的油纸伞在毛毛细雨中两前一后高低错落。
韶书和昔姐最先走进主院,又走上石阶走到屋檐下能避雨的地方。
两人自力更生,都不要丫鬟们帮忙收伞,自己在那收了起来,收完,都走向主屋。
这时嬿央还在青石板上,她看了看孩子们已经进屋的身影,速度本想快一分,但紧接着女人的脚步却是停了,停了,伞面是下意识间骤然抬高,不知是错愣还是直白的盯着一个方向看。
那个方向里正出现三道声音。
“爹爹!”
“叔父!”
“嗯,回来了?”
“回来了,爹爹,我买了东西。”
“好。”
接着,又是男人的声音,“那阿娘呢?”
“阿娘在那。”
嬿央痴愣不动,又或者说是此时心中那种恍如隔世之感让她刹那间一动也没有动。
她像被定住了一样只驻足原地,手心是无意识紧了紧,周遭的一切声音,人声,风声,雨声……所有在这一刹那都像是被刻意挤在了角落里,她已经完全忽视。
她的眼中现在只有画面,像哑了一样层层涂开的画面。譬如此时祁长晏已经走到门边的身影,还有男人似乎张嘴说了什么,她却好像什么也听不见一样的动作。她只能看见他的嘴巴在动,嬿央下意识偏了一下脑袋似乎想听清,这一下也不知道有没有起作用,但随后,她感觉到还是在男人又往她这走了几步,她好像才渐渐恢复似的,耳边从那种似乎恍神一样的感觉中逐渐有了声音,她则逐渐也朝他走。
才走近,两人因有伞隔着,都停了停,祁长晏问她,“带着孩子们出去玩了?”
“嗯。”
嗯过,才意识到手上还有伞,嬿央渐渐撤了,偏向一边收了起来。
收起来后给了丫鬟,嬿央抬眸问:“你怎么过来了?”
祁长晏:“过来视察,碰巧……”
顿了一下,心想确实是碰巧,否则他压根不知道她和母亲已经离开了丁家现在都到这边来了,路上还出了马厩坍塌的事。
“碰巧听到了你和母亲在这边落脚的消息,就过来了。”
嬿央点点头。
随后夫妻俩没有干站在这,一前一后进了屋。才进屋,几碗汤端过来。
这汤是平宁公主让人小火慢熬出来的,现在这样降温了的天喝着正好。
之前给陆晁送的也是这个汤,那时是刚熬好就给送去了,这会儿一家子喝得则是一直煨着的,不冷不烫,正好能入口。
“都喝一碗,补一补。”
“好。”
祁长晏几口便喝完了,看他喝完,韶书捧着碗过来。
祁长晏看向女儿,“做什么?”
“爹爹,给你喝。”
祁长晏:“……不用,爹爹喝够了。”
韶书也喝够了,她在外面吃了零嘴呢,喝不下,转向阿娘,“阿娘,给你喝。”
嬿央:“韶书自己喝完。”
韶书摇摇头想说她不想喝了,但余光中瞥到阿娘面无表情的脸时,变乖了,乖巧把碗里的一半喝完。
嬿央摸摸她头发,叮嘱,“以后少吃些零嘴。”
孩子免不了都有这个毛病。
韶书点头,“好。”
这时,平宁公主问祁长晏,“你是明天就回?”
“是,母亲。”
平宁公主:“明日得赶到治所?”
“嗯。”原本是这样打算的。
平宁公主:“那你没法跟着我们一起走了,马厩的事你也知道了,原先一天的路现在得走个三天,明天我们可没法到郡城。”
祁长晏:“……”
他是想嬿央跟着他明天一起走的。
可看了看母亲,又看看嬿央,最终罢了,也不差这几天。
“好。”
但最后反而是祁长晏在这边拖了几天,平宁公主那边先起程了。
县衙这边有一个靠山的村子出了事,附近不知从哪来了狼群,已经接连两夜有狼下山闹事了,这事头两天就禀到了县令那,县令那边已经派人去看过了,那人也是看过后被吓着了,连夜回来求援。
县令自觉也有点麻烦,正好祁长晏又在这,干脆禀到他这来了。
还正是祁长晏第二天临走前说得。
祁长晏听了后瞥着县令,“怎的现在才说?”
县令摸摸鼻子,“下官……下官起初以为只是几只狼而已,哪想,是狼群。”
狼群就麻烦了。
要是现在不处理一直等到冬天的话,那更麻烦……到时估计就是成群的下山了,靠山的村子全得遭殃,明年春还能剩多少人他都不知道。
到时闹开了,对身为县令的他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祁长晏留下处理狼群的事。
留下的同时让人送信回郡城,告知郡城主要官员这边县的情况,又说待他处理了这件急事再回。
另一边,同样派人又赶往平宁公主这边,拦住过会儿正准备和平宁公主一起出发的嬿央和韶书。
嬿央听完愣了一下。
平宁公主则是顿了一下,仔细问来说的小厮,“让嬿央和韶书留下?”
小厮:“是的,公主。二爷说这边有要事要处理,他还得在这边留一阵。便派小的来说让夫人晚几日再回,届时和二爷一起回。”
平宁公主:“……”
笑了,这臭小子。
但夫妻俩待在一起是理所应当,她当然不会非要把嬿央带走。
“行,知道了。”
又看嬿央:“那你便留着吧,也省的跟着我一天的路走成三天那样慢吞吞,改日跟着长晏一起回去还快些。”
“也别担心霁徇,回头到了郡城我帮你看着。”
“……好,有劳母亲了。”
平宁公主点点头,上马车出发。
但嬿央被留在这了,这夜祁长晏却没回来,他只是派人回来说了一声,说他这夜留在村子看看,看看狼群是什么规模。
嬿央到这时才知道他要处理的要事是关于狼,这东西可不怎么温顺,还颇有一股狠劲。
“狼?”
“是,二爷说要亲自看看,好心里有个数。”
“那他人带够了?”
“夫人您放心,二爷人带够了的。”
嬿央唔一下,道好,又道他下去吧。
他下去后,韶书凑过来,“阿娘,哪里有狼?”
嬿央:“村子里。”
“我们去看看吗?”
嬿央摇头,怎么敢带女儿去。
“可我想看看。”
“阿娘回头画给你看。”她偶然见过一回。
“好。”
这夜宅子里很安静,平宁公主她们全走了,护卫因主要任务是护着平宁公主,这趟也只留下六个还在宅子里,前几夜刚好够住的宅子这夜显得格外空旷。
而且昔姐也走了,韶书顿时觉得有点无聊,嬿央看她没什么兴致,带来的那本医书也在沿途打发时间时早看完了,翌日便带她到当地的药铺逛逛看看。
这时是清早,嬿央带韶书来了当地规模最大的药铺。韶书目不转睛,这看看那看看。正看着时,嬿央看到一个小厮进来拿药,那个小厮她认识,陆晁身边的。
对方也认出她了,行了个礼,“祁夫人。”
嬿央颔首。
小厮拿了药就出去了。
过了会儿,又有个人进来,是陆晁,身后跟着的还是那个小厮。是小厮漏了样东西,这会儿回来再买。还是公子提醒他漏了的,这会儿讪讪的赶紧弥补。
买完,马上冲陆晁道:“公子,这会儿齐了。”
陆晁伸手让他给他看看。
小厮递过去,陆晁看过,这回没有再缺漏什么,便打算走了。可不一会儿,他的脚步是停住,又喊了声祁夫人。
嬿央刚刚带着韶书进里面去了,这会儿才出来,陆晁也是直到这会儿才知道她竟然也在这,刚刚小厮完全没对他提这事,他过来也的确是因为要买的东西里漏了样,才会第二趟时亲自过来。
没想到她竟然也在。
嬿央:“陆大人。”
随后眼睛看了看他手上,“你买药?”
陆晁看着她点头,“最近手下有人偶感风寒。”
嬿央点点头,点头后视线马上看得是门外的方向,那边疾驰而过一大帮人,其中有个身影还是祁长晏,但他没看到她。
可她一眼匆匆看见了他。
嬿央几乎下意识快走几步走到门外,陆晁顿了顿,也跟过来。
陆晁看到时只剩视线中十几个人打马而过的背影, 当先那个他自然也认出是祁长晏。
原是看到她的丈夫了……
心中久违的钝了一下的感觉好像又回来了,而后……而后他听到的是一声叫爹爹的声音。
是她的女儿韶书在喊爹爹。
又听到她答:“嗯,刚刚过去的是爹爹。”
陆晁垂眸看看她的女儿, 除了看她的女儿,其他地方他的视线好像无处可放。心想他总不能盯着她看,太明显了。
见韶书又问了。
“爹爹去哪?”韶书仰头看嬿央。
“阿娘也不知道。”
嬿央说完又望了望祁长晏已经消失没了踪影的方向。
望了几息,拍拍韶书,视线这时已扭了回来。
不止是祁长晏的背影已经看不见了, 他身后那些人这会儿也都在转角处消失。
轻轻拍了拍女儿时, 低头望着女儿又问:“还要不要买药?”
“要。”
“那阿娘陪你再看看。”
“好。”
“陆大人, 失陪。”这一句是对着陆晁说得了。
陆晁表示理解, 且他也该走了, 没理由继续留在这。他静静看了看她牵着女儿往里走的身形,稍后顿了一会儿,离开。
韶书一番看下来最终买了些当归和三七,府里这两味药能用上。
药铺的掌柜见她待了这么久却只买两样倒也未恼,还聊了起来,“你学过药?”
韶书仰头,“我学了一点点, 不多。”
掌柜的笑笑, “那难怪了。”在药铺里待了这么久倒是待的住,没嫌药味重闹着要她阿娘带她去别处。
韶书点点头。
随后把药抱着, 分出一只手牵阿娘,“阿娘,我们回去。”
“好。”
中午, 嬿央未见祁长晏回来用饭,且随后派人去县衙里问了声时, 得知他并不在衙里,又下村子里去了。
他还在为狼群的事奔波。
嬿央点点头,对此未说什么,让回来报消息的人下去吧。
韶书等那个人下去后,好奇问嬿央:“阿娘,村子远吗?”
“阿娘也不知道,阿娘没有去过。”
韶书道好吧,到一边自己倒腾从院子里拔出来的野草拿来编蟋蟀玩。
这是她新学的。
她编,嬿央在一边也待的不算无趣,上午买了几本书回来看。
看着看着,韶书编好了跑来她这,说她编好了,让她看看像不像。
嬿央:“很像。”
韶书点点小脑袋,“阿娘,我也觉得。”
“就是可惜不会叫。”韶书叹气摸摸草编的蟋蟀。
嬿央乐了,能叫那还得了。
韶书自己也被自己说乐了,下一刻她又把蟋蟀放一边,到阿娘怀里拱一拱。
她现在是以站着的姿势在嬿央跟前的,小脑袋拱了后又仰起来,“阿娘,我们再出去看看好不好?”
“还想去药铺?”
“嗯,我再认认。”
“好,阿娘带你去。”
但最终倒是未进药铺的门,而是停在了一对卖药材的夫妇那。
夫妇俩穿着朴素,随便把东西摆了出来就在大街上卖,嬿央起初还没认出来是药,还是走着走着韶书忽然拉住她,又小手扯紧,拽着她一直往一个方向走,她才问:“要去哪?不是说去药铺。”
“阿娘,我看看黄芪。”
嬿央狐疑,哪有黄芪。
后来知道了,这对夫妇卖的就是黄芪,没怎么炮制干燥的生黄芪。
韶书蹲在人家摊上,才看一看夫妇俩,甜甜的就问她能不能摸一摸?
夫妇俩眯眼笑:“能啊,小姑娘不怕脏的话就摸吧。”
看得穿的挺干净整齐的,他们觉得应该是怕脏的。
韶书不怕,拿着摸了摸,又仔细看了看。
张氏乐了,“真不怕脏啊?”
韶书:“不脏,回去我洗洗就好了。”
“这个黄芪是家里种的吗?”
“你认得是黄芪?”
韶书点头,“认得,阿娘告诉我。”
没有说侯嬷嬷的事,阿娘说不能把家里什么事都和外人透露。
张氏看向嬿央,一看,明白这对母女家底肯定不差,那家里有些渊源也不是什么异事。
“确实就是黄芪。不是家里种的,是在山里采的。”
韶书惊奇的张了张嘴,又弯了眼睛夸,“好厉害。”
张氏乐的更欢,乐不是因为受夸,而是觉得眼前的小女娃可爱。
还逗她,“你夸婶子,若是你买下了,那婶子给你便宜几文钱。”
韶书摇头说不用。
“不便宜我也买。”她还是头一回见生黄芪呢,买回去她自己试着炮制。
甚至已经开始掏出荷包拿钱,一共拿出二十五文钱给她。
“这些黄芪我都买了。”
给二十五文则是对方已经明码标价这些要买就给二十五文。韶书也不知道贵还是便宜,但她看上眼就买了。
至于有没有坑她……张氏这边也没坑她太多,生药和药铺炮制好的药材价格不一样,她卖的肯定不能比药铺现成的干黄芪贵的,她也确实没卖的比药铺贵,但说便宜也算不上,毕竟黄芪她自己会炮制,今日拿来卖是抱着就算卖不出去回头她和丈夫还可以再费些功夫晒干的心思,这几两黄芪从一开始她就没打算贱卖过。
现在看韶书给的这么痛快,想了想,便送了她一些别的零散东西当添头。
韶书原本不要的,但看张氏一直要给她,她也就收了。
还悄悄问了这些给了她她不吃亏吗?
张氏:“……没吃亏。”
韶书哦一下。
随后左右望望,本来都要走了,却又蹲了回来,“那我和你一起卖好吗?”
又乖乖保证,“我不吵,我就在旁边看。”
这下别说张氏了,连嬿央都愣了一下。她没想到她女儿买了东西还不算,还想跟着一起卖……
无奈笑了一下,牵牵韶书,“韶书,别耽搁伯伯婶婶。”
张氏愣了后则摆了摆手,道:“夫人,没事没事,不算耽搁。”
韶书马上看阿娘。
她正是蹲着的呢,这样仰头时显得更矮墩墩了,倒是像她又回到了三四岁那时候一样,嬿央失笑。
后来,韶书到底坐到最边上,和张氏夫妇俩一起卖了起来。
卖东西时,渐渐也聊开了。
嬿央从中知道了她和她丈夫住在哪个村子,还知道了最近由于山上流蹿狼群,一时半会儿不敢再上山去采药的事。
嬿央听到村子名字时已经失了下神,之后还是韶书拍拍她唤回她的注意,又稚气说了句,“阿娘,爹爹。”
嬿央看向女儿。
慢了一下,点点头,“嗯,爹爹。”
韶书弯了眼睛,弯了眼睛后歪歪头,再看张氏时忽然语不惊人死不休,“婶婶,你这些药我全买了,你家里还有没有要卖的?”
嬿央睨着韶书。
韶书心虚,不敢看阿娘。
张氏没当真,“你哪用的着那么多药材。”
韶书:“用得到!我学药,这些药都有用。”
张氏:“真要?”
这下不是看韶书,是看嬿央,这么大一笔钱还是看大人的意思稳妥。
嬿央一时未说话,韶书马上扑到她臂弯来,眼巴巴的,“阿娘,都有用的。”
“我们买好不好?”
“再跟着婶婶回家拿药。”这才是她打的主意。
她想跟去看看,看看爹爹,看看那个村子到底在哪。
嬿央一口就要不答应,这不是胡闹?
可最终,不知是受韶书痴缠还是怎么的,她竟是应了。
现在还已经坐上了马车,跟着前面张氏夫妇的牛车往村里走。
嬿央默然,韶书只有高兴,一路上都很兴奋。嬿央看她,看了一眼,哂叹着点了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