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臂长与我相当,骨头粗壮,体型不似女子。”裴萧元说道。
“从刚发现时的样子看,他死前最后一刻,头靠墙角,盘膝而坐,体态自然,并无挣扎或是扭曲之态,故若揣测无误,不是死于烟熏或是火烧,而是在此之前,便已死去。”
“不过,我留意到遗骸胸前的肋骨处有伤裂的口子,在他生前,应受过刀剑之类的刃伤。另外,我还有一个发现。”
他将方才用布裹了的小刀取出,摊开展示给她。
“那人死的时候,左手应当握着这把小刀,垂放在了膝上,骨腐之后,渐被积土所埋。只是不知,此物是作防身之用,还是对他另有特殊意义,死前都仍捏在手里不放……”
他看着絮雨,忽然停了下来,面露几分不确定般的迟疑之色。
絮雨一直凝神在听,见状道:“你若还有话,但说无妨。”
裴萧元点头:“那我便再胡言几句了。那人应当是在受伤后来的永安殿,坐在了角落里。能做到这一点,应是在皇宫人空、而叛军到来之前的那段时间。宫里剩余的普通人,那个时候,不是在逃命,便是趁乱搜刮财物,谁会去永安殿等死?嫮儿……”
“你还记得昨天阿公说过的一句话吗?他说他有一种感觉,或者丁白崖早已死在了城破之时,并未离开过长安。你想,人人都在逃离,独独此人逆行来此,又如此死在了永安殿,事本就蹊跷,而这座大殿之中,恰又有阿公呕心沥血、集毕生大成于一体的画作……”
絮雨睫毛微微一抖,双眸圆睁:“难道那人便是……”
她倏然扭头,望向那发现遗骨的所在。
裴萧元望着她轻声道:“我也不敢肯定,只是胡乱猜想而已。阿公人还在长安,不如将这小刀送去,请他过目,看他是否认得——”
他话音未落,絮雨便已拽着他,掉头朝外疾行而去。
二人连夜出宫,再次赶到青龙寺,见到了正与老僧对着如豆灯火在谈佛论经的叶钟离。
裴萧元将永安殿废墟下发现骸骨的事讲了一遍,随后,取出小刀,放在案上。
叶钟离拿了起来,就着烛火翻看着。
“是左手拿的吗?”他忽然问。
裴萧元颔首:“是。随左手指骨脱落,一道被埋在底层。”
叶钟离陷入了沉默。最后,他轻轻放下那一把满是铜锈的刀具,迈着沉重步伐,慢慢走了出去。
今夜,玉盘似的春月笼着一层轻纱似的淡淡夜雾,满天布着朦胧而昏淡的月光。叶钟离停在了后禅房的庭院里,双手负后,背对着他们,微微仰面,若在朝月,身影一动不动。
絮雨和裴萧元对望一眼,两人悄悄跟了出去,却一声也不敢发。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昔年五柳先生言,我性坚贞且刚直,玉石虽坚,逊色远。”
“白崖,你一直记着师父和你说过的话。你没有做错事。师父不难过。师父为你高兴——”
伴着叶钟离自言自语般的一句略带哽咽的话语声,他慢慢地转过身来。
“你们猜得没错,此物虽蚀得厉害,早已失了原貌,但我认得此物。我早年也曾习金石篆刻,而白崖才华,更胜我一筹,他精通此道。这便是我当年离开长安之前留给他的篆刀,临别前,我又赠他那一句话……”
他顿了一下。
“他是左利手。”
“丫头,萧元,带我去看看吧,见他最后一面。”
他的眼里泪光依旧隐隐在烁,然而,语气已是变得平静了起来。
絮雨忍泪,上前挽了他的臂,裴萧元在后跟着,三人默默出寺后,踏月向着城北皇宫而去。
到的时候,白天的人皆已散去,剩杨在恩还带着些人,亲自守着那堆白骨。看到絮雨和裴萧元护着一个衣着简朴其貌不扬的老者到来,虽不知其身份,却也知非寻常之人,忙领了人暂时避开,远远等在一旁。
叶钟离停在那堆白骨前,一时老泪再次无声纵横。他脱了自己的外衣,上去,铺开在地,一根根地将白骨捡起来,仿佛是世上什么最为珍贵的宝物,仔细放在衣上。收骨毕,他将衣服裹扎好,自己在原地盘膝,闭目坐了片刻,缓缓道:“白崖当日最后来这里,应当就是为了等我。当时天下大乱,长安危在旦夕,他知我放心不下还在长安的他,一定会回来寻他的。只是,他没等到我,先便去了——”
叶钟离忽然睁目,扭头看向裴萧元。
“以我对他了解,他不会就那样死去的。萧元,你不是说,他临死前,手中还捏着篆刀吗?”
裴萧元陡然被他一言点醒,灵光动现,立刻走到丁白崖坐死的角落处,停在了那一堵近他左臂的断墙之前。
断墙的壁上,早已覆黏着一层厚厚的由泥尘、烟灰和青苔所混成的墙壳。絮雨举火杖为他照明,他拔出匕首,小心地撬剥起了墙壳。
随着泥壳片片脱落,慢慢地,竟真如叶钟离所言那样,在这片墙角之上,露出了一大片密密麻麻的錾字。
第150章
丁白崖不会忘记他第一次遇见定王妃时的情景。
那一年,是他来到长安的第六年。
和天下无数如过江之鲫的举子一样,出身于一个没落郡望之家的他,也背负行囊,孑然孤身,肩担明月,心怀“黄金台上感君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梦想,风尘仆仆地来到了这座当世独一无二的最伟大的都城。
生在昔年那样一个烈火烹油的鼎盛世代,是他之幸,亦是他的不幸。他才华过人,然而盛世之下,天下不乏和他一样,或更深赋背景之人,也都怀着同念,从四面八方,源源不绝地涌向帝国的心脏。
人人想做大雁塔上得留名的那一个春风得意人。
一年又一年,鱼跃龙门者,皆不是他。
从十六岁到二十二岁。
昔日恃才傲物的少年,在长安的砺石上彻底磨尽了锋芒。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一个欣赏他的长安学官口中得知,原来,早在四年前,在他应举的第二年,他便已上榜。然而,因他此前一篇针砭时弊痛陈国家隐患的文章广为流传,惊动天子,天子阅后,留下“竖子狂妄,永不留用”八字评论,他被除名,随后几年,只要看到他名,考官便将应卷抽出,当场不予考虑。
他就此沉默了下去,开始更多地将一腔胸臆转向画笔。长年寄居青龙寺,苦读无成,身无长物,住持欣赏他的才华,顿顿斋饭不落下他,但他自己知道,他必须改变了。便如此,从前那一管寄托闲情的画笔,变作糊口工具,他做了画匠。
他是在一名宗室王为其母办的寿宴上遇到定王妃的。那时她刚嫁不久,绮年玉貌,明眸乌发,芳华绝代,他是众多被雇去作画以娱参宴贵妇人们的画师之一,远远一个照面,便叫他自觉卑俗,何敢多看。
琼楼画堂,华筵盛宴,贵妇人们在搭着帷幕的花园中纵情作乐。宴帐之外,他俯趴在工案之上,头顶七月烈日,画得汗流浃背。画师们的应景画作,一幅幅地由奴婢传入筵席,供贵妇人们赏玩。日暮酒阑,人去宴散,离开时,他看见自己的画被弃在了杯盘狼藉的地上,上面泼着酒污,布满了践踏的泥足履印。
他没有停留,默默从旁经过。离开宴场,他饥渴交加,倍觉疲倦,正要加快脚步回去,身后忽然响起一阵步足之声,有人叫住了他。
一名婢女托着一盘樱桃走来,笑说是定王妃所赐。
“你便是丁白崖?王妃说,从前看过你的文章,没想到你画得也好。可惜今日她亦是客,不便留画。这是王妃给你的赏赐,是干净的。”
婢女送上那一盘樱桃。
果子红澄澄,圆滚滚,盛在牙盘里,像颗颗美丽的彩色宝石,滚动之时,闪着亮晶晶的光。
殷王妃的父亲曾是国子监祭酒,昭文馆著史大家,三年前致仕病故。他应举多年,怎不知其名。
那学官当日也曾对他提过,殷祭酒的致仕,和他当年写的那篇文章也有几分关系。祭酒曾上言劝谏皇帝,学生观点固然偏颇,却是不掩才华,更见报国之心,希望皇帝勿单单以短处而断学生仕途,惹皇帝不喜,不久之后,他便辞官致仕,并于次年病故。
那个时候,还有一些贵妇人聚在一丛花木下闲谈,并未离开,定王妃也在其中。
他如梦初醒,转头望去,远远地,看到她亦转面过来,朝他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他定住了,是婢女将他唤醒,他方仓促地兜起衣袖,接过了那一盘樱桃。
果子是冰镇过的。待他兜着回到寄身之地,冰气殆尽,然而,在那个夏暑夜里,当他拈起一颗入口,依旧是那样的清凉,唇齿留甘,久久未散。
这是丁白崖这一生里吃过的最为甘美的食物,没有之一。
后来,他再无功名之心,一心作画,入叶钟离的眼,被收为弟子。再后来,他的画和他的风姿并称双绝,他开始受到贵妇人的青睐。起初他一概不假辞色,然而,或是他独独投注在那个女子身上的目光太过热烈了,连他自己亦是无法抑制,在他为她和她的爱女画过一幅戏猫图后,京中渐渐便流传起他和她的一些流言,就连当年她的父亲曾为他在皇帝面前发声的往事,也成了他和那女子私通的佐证。他为之深深惶恐,极是自责,从此以后,只要有她在的场合,他便不会出现,与此同时,他也开始和贵妇们周旋,甚至同游共宿。他的名气更加大了,王太后指定他专为她作像,她身边一个最有权势的中年女官,对他亦是青眼有加。
那一夜,无声无息里,他突然受急召入宫。他不知出了何事,直到见到女官,方知太后已提早出宫,而就在今夜,皇帝也方悄然从禁苑西遁而去。明日,百官和百姓便将知道,皇宫昨夜已然中空。
女官也即潜走,欲带他同行。他立刻想到了殷王妃,不知定王是否已派人回来接应她,她又是否知道长安已遭抛弃。迟疑不决之时,那女官冷笑质问,他是否想去为定王妃报讯。
“我告诉你,今晚便是她的死期。最晚不过明日,叛军便将抵达。你不和我走,难道想和那些长安贱民一样,死在叛军的刀剑之下?”
女官早有独占他为面首之心。从前他一直避让,能躲则躲。今夜他却听出了端倪,假意惶恐,忍厌随她一道乘车,从禁苑出宫。
车上,他打探内情。女官自知色衰,为讨年轻郎君欢心,更也为威胁恐吓他,遂将实情道出。
小柳氏是王太后的表甥孙女,常入宫陪伴,讨好王太后,这回也知消息,却不肯随王太后一起走,借口另外有事留下。原来她和心腹密谋,想趁这个机会,假借王太后之名,将定王妃殷氏骗来下手。然而此事非同小可,她更怕过后万一被王太后知晓问罪,踌躇不决。
小柳氏的谋算,怎可能瞒得过王太后的眼,这女官之所以也借故留下,正是为了此事,遂在小柳氏寻来探听口风之时,装作无意,泄露太后心思。
同为皇孙,太后独爱景升太子,对定王却颇多厌恶,起因也是巧合,定王出生当夜,她便跌了一跤,卧病在床,险些死掉。过后她起疑心,拿了定王八字叫人去看,竟说和她相冲犯克,并且,此子对王家也将不利。太后深信不疑。而皇帝在还没有彻底沉迷于声色犬马之前,对定王还是颇多欣赏,称他有自己当年之风,诸多皇子里,以他最为英贤,还亲自为他指定婚事,以关内世家柳女为妃。这更引发太后不喜。
大柳氏在几年前病故后,太后便知柳家一直想将小柳氏再嫁定王,以稳固婚姻。
此举自然不合她的心意。她一心想为钟爱的长孙太子扫除障碍,怎容柳家再嫁女为妃。她想安排自己人入定王府为继妃,并监视定王举动,不料定王甚是狡诈,在王府里不声不响地过了几年后,有一天,毫无征兆,竟自己直接寻到了皇帝的面前,称不久前,外出游览杏园,偶遇殷家之女,极是爱慕,欲求为妻。
殷祭酒的长子少年亡故,他膝下只剩一个女儿,家族亦是人丁不继,几年前,在祭酒病故后,门庭更是沉寂无声了下去。
定王的这个举动,似正合乎皇帝心意。当时殷女也已出孝,当场应允,指了这门婚事。
皇帝开口,太后只好作罢。然而从此,她对定王愈发厌恶,连带也恨起殷女,认定是她勾引定王,坏了自己的盘算。
女官将太后对殷妃的恨意透漏给小柳氏,又旁敲侧击地提醒,斩草除根,须连那小郡主也一并杀死,方能杜绝后患。
小柳氏如被喂下定心之丸,不再犹豫,下了决心。
“你以为太后只为借刀,杀死那母女二人如此简单?”女官得意地道。
“小柳氏那蠢货,她此番杀死定王心爱之人,连小郡主也不放过,就算太后不言不语,她能瞒过一时,能骗得了定王一世?将来等定王知道,必痛不欲生,怎肯放过柳家?到时狗咬狗,太子便可稳坐钓鱼台。”
女官和丁白崖说这些,本意是为炫耀自己将来地位,哄他死心塌地入帐。却不知丁白崖实是狠人,早已动了杀机,逢迎之际,在行进的车厢里扼死女官,取来通行证,叫停马车,随后,他抱着人若无其事下去,称二人有事要入附近林子商议。
随从以为女官迫不及待,路上便要和他欢好,怎敢多问。他上马离去,入林后,将人藏起,随即调转马头狂奔回到长安,径去定王府报讯。
他还是迟了,殷妃已被骗出,人已快到皇宫。他不顾一切现身,拦住后,将自己的所知和盘托出。郭纵等人大惊,正要护送殷妃回去,不料小柳氏为防意外,又派人出来察看情况,发现不对,追了上来。
当时双方相距不远,对方人数不少,殷妃知小柳氏首要目标是在自己,命郭纵回府带着女儿逃离,她自己则往另条道去。
她应有预感,知今夜必死无疑,叫丁白崖也逃,逃得越远越好,免遭受池鱼之殃。丁白崖怎肯弃她而去,和剩下的几名侍卫护她同行,慌不择路,他们被河道所挡。追兵上来,终究寡不敌众,丁白崖胸中一刀,被砍下水去,另些王府侍卫也死,剩殷王妃被捉,带进了皇宫。
原来小柳氏恨极殷妃,觉简单杀死她太过便宜,她要亲眼看她受辱死去方能解恨。殷妃怎不知小柳氏的用意,起初路上也无反抗,不过是为女儿争取逃脱的时间,在被带到小柳氏面前后,她便拔下头上金簪,自刺心口,倒地而死。小柳氏狂怒,命心腹鞭尸,再将她丢到城东乱葬岗去,叫她遭野狗啃尸之罚。
彼时,消息再次秘密送来,叛军离长安越发逼近了,她下令完毕,自己不敢多留,匆匆逃走。
叛乱来的方向,便是城东。那乱葬岗出城又远,有一二十里路。
殷妃虽自戕而死,面目依旧如生,那头目不忍亵渎,又怕为了抛尸耽搁时辰,万一叛军提早遭遇,自己无法逃脱,见小柳氏已走,便将事交给手下,自己逃走。
他的两个手下和他有着相同之念,怎敢去往城东,商议过后,将殷妃遗体转到了一个荒僻花林旁的太液池角,坠了块石,沉下水去,随后,也仓皇逃离。
丁白崖熟识水性,落水后,并未死去。他爬出,不顾自己的伤,又追了上来。
他成名后,出手阔绰,和不少宫卫交往。今夜宫中气氛着实诡异,许多宫卫早也心生疑虑,无心值守,并无为难,他得以再次入宫。他一路寻到附近,眼睁睁,看着殷王妃在他的面前倒下,又看着她沉水。等人逃走,他下到液池,寻到殷妃,将她拖出,拼命施救。
王妃一缕香魂,终于悠悠归窍,然而,纵然醒来,也是奄奄一息,只剩最后一口气而已。
春月升上花林,她倒在丁白崖的怀中,神志昏茫,竟将朦胧月色下的他误认作是定王,喃喃唤他卿郎,说,她先去一步,往后不能陪他了。他不用为她复仇,她知他心怀英志,天下动荡,朝局艰难,他该做甚,便去做甚,她不会怪他。
她又说,她知他当初娶她,是为拿她应付太后,更为消除他父亲对他的忌惮之心。他是她一眼便喜欢的人。可是若有来生,她应当不会再嫁他了。
她是在骤然又变得凌乱,让他快去救女儿的催促声中,呼出最后一口气的。
卿郎,你要让她做个无忧无虑,最幸福的人儿。
樱唇吐出这最后一句颤得几不成声的话,她死在了丁白崖的怀中。
这一次,是真的死去,再无回魂之可能。
丁白崖紧紧地抱着她,身前伤口的血和眼泪无声混流,直到她的身子发凉,彻底没了生气,慢慢放开。
他跌跌撞撞,抱着她,寻到了液池边开得最盛的一株古杏树,在下面挖了整整一夜,从黑夜,挖到天明。
天明之后,宫中人尽皆知,皇帝昨夜逃走。人人都在为出路奔窜,谁也不知,在皇宫太液池深处的花林边,他为她挖出了一个深深的容身之所。
他知她喜爱杏花。
春物竞妒,此花最娇。也惟有此花,轻红如锦,薄粉赛雪,当得起美人明妆如洗的赞誉。惜春时短暂,纵然枝头无限娇,亦是稍纵即逝,神仙难留。
丁白崖将她放入其中,为她仔细整理衣容。
她如此美,即便是此刻,看去也依旧如同刚刚睡去。他怎忍心用泥土覆盖。他将她的全身铺满落英,让花瓣为她阻挡那无情的泥,慢慢地,再将她一寸寸地掩盖。
暂葬她后,他在树干上留下记号,撑着一口气,拖着摇摇欲坠的身躯,来到了永安殿。
这座大殿之中,早已空无一人。
他到了昏暗的大殿深处,坐在那一幅壁画墙的角落里,开始在墙角刻字,留给他的师父。
他知道,他的师父一定会来这里寻他的。但他恐怕已是等不到那一刻了。在他死前,他必须要将殷妃的暂时容身之地告诉他,请他转给定王。
还有,她是如何死在那些勾心斗角心怀叵测的恶鬼手中的,以及,她最后想要留给她夫郎的话。
一个字也不少,原原本本,全部留在上面。
刻完他想留的最后一个字,他筋疲力尽,头靠在壁画的角落里,停止呼吸。
而他那无力落在了膝头的左手,犹紧紧地握着纂刀。那是他的师父多年前,在离开长安时,留给他的纪念之物。
火把从絮雨的手中脱落,坠在地上,火星四溅。
她张口,仿佛想发声,话却说不出来,只扭头,望着那片液池花林的方向,整个人不停地颤抖,泪滚滚不绝,夺眶而出。
就在她双腿站立不住,人将要跌倒之时,裴萧元拦腰将她护住,紧紧地抱在了怀里。
第151章
“师恩胜父,铭心镂骨,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今不肖如我辜负恩泽,盼师父勿以为念,多加保重。弟子白崖顿首,再顿……”
那第二个“首”字刻到一半,戛然而断。
叶钟离微颤的手抚过这最后一列封尘多年而今终于重见天日的刻字,禁不住再次老泪纵横。
“丫头,你知道吗,当日在我抹完永安殿壁画最后一笔,对着它时,我是何感觉?”
絮雨从裴萧元的怀中抬起一张泪面,望向阿公背影。
“白日白日,舒□□晖。数穷则尽,盛满则衰。”只听阿公悠悠道。
“那是我最费心血亦是我最得意的一幅画作,然而,在那一刻,我生出一种预感,我这一副为君王而作的壁画,它或将无法长存。”
“我决意离开长安。我问白崖,是否愿意和我一起走,他迟疑了许久,向我下跪,说他还不想走,长安有他没有报的知遇恩。那个时候,我便知道,他的心中有了牵挂。”
“变乱过后,圣人临朝,我听到了些关于他和殷王妃的流言。我自不会相信。他固然犯了大错,不该钟情于人妇,但他秉性我再清楚不过,冰心玉壶,发乎于情,止乎于礼的道理,他不会不知,断不会做出那样的事,奈何三人成虎,我便想寻到他,亲自看个究竟。我寻了这么多年,今日,终于有了结果……”
“阿公!”
絮雨从裴萧元的怀中出来,跪扑在了叶钟离的面前,伏在他的膝上。
“都怪我。当年若不是我误闯进来打断,阿公你或许当时便已寻到了他……”
一时之间,她泣不成声。
叶钟离微笑摇头,他抬起她脸,为她擦去面上的泪。
“与你无关。阿公到的时候,他已是去了。何况,阿公没寻到他,遇到了你,这何尝不是白崖的心意?是他将阿公引去了那里,阿公方遇到你。一切都是天意。如今终于得了结果,阿公安心了。”
“阿公还想在这里坐坐,你去看看你的母亲吧。”
絮雨向着叶钟离身旁那一包遗骨郑重叩首,随即,她从地上爬起。
困扰她的梦境,春月下的液池花林,丽人声声勿归,随风入耳。
原来阿娘她一直就在这里,在她的身边。
她深一脚,浅一脚,踩着足下布满了落花和腐草的松软泥地,朝着她梦中的的那一片境地走去。
春月升在林头之上,液池一陂春水。在杂树高矮相间的岸上,古杏树静静地张着它繁翳的树盖,纯若素纨,粉若云霞,月光透过间隙,在铺满落英的地上,勾勒出了一片浅淡而朦胧的花影。
人来的脚步声,惊动了一只停在花间正享啄着甜郁杏蕊花蜜的春鸠。那春鸠惊鸣一声,仓促松爪,离飞而去,踹得花枝颤抖不停,满枝的寂寞乱花如遭急雨抽打,簌簌脱离枝头,落坠而下。
杨在恩将闲杂之人远远地驱走,又匆忙用帷幕将花林全部圈挡起来。裴萧元亲自带人在树下破土。挖地下去约一臂深时,他感到锄头仿佛碰到什么金属之物,发出叮的一声轻响。
他立刻停下,抛开了锄,命一同挖土的人也丢弃工具,改手挖泥。接着,他蹲下身去,小心地用手拨开了泥土。
借着火杖光照,他看见土下隐隐烁出几点金灿灿的光。
他将那物件从泥里轻轻抽出,在袖上擦抹去上面裹沾的泥土,辨认出来,是一枚女子用作发饰的金钗。他的心微微一紧,下意识转头,看见她果然软跪在了一旁,头脸深深埋在一片积满残败落英的污泥之上,两个柔弱的肩膀在剧烈地抽动着,却发不出半点的声音。
他心随之抽搐了一下,如遭一根刺鞭猛挞,胸口闷涨难当。他将手中最先起出的金钗放在铺于一旁的素布之上,接着,迅速走到她的身旁,握住她肩,将她一张颜色惨白的脸,从泥地里轻轻地托了起来。
“我先送你回。”他说道。
她猛烈摇头,接着,自顾冲到泥坑旁,跪在乱土堆上,俯身下,和其余人一道,开始用手挖着泥土。
“嫮儿!这里用不到你,你听话,先回去吧。”
他已能预料,片刻过后,入目将会是如何的情状。他怎敢叫她经受那样的景象。他跟上,单膝跪在一旁,低声苦苦地劝。她却恍若未闻,也无半点眼泪,只睁大一双眼,紧抿唇角,直勾勾地盯着土坑,手不停地挖着泥。
一片织着宝象花的残锦一角,突然显露在了一块她刚挖出的泥团里。那原本美丽而光彩的织物,在地下深埋将近二十年,脆若纸张。随着泥块松散,织物随之片片破碎,消失无踪。
她的双手顿了一下,眼角发红,浑身抖得愈发厉害。
“嫮儿!”
裴萧元的心霎时也跟着跳得厉害,他再次阻止,却被她猛地一把推开。
他从不知她力气竟也会如此之大,遭她急推,不防之下,跌坐在了地上。
“你别来管我!”她厉声道,头也没回,咬紧牙关,低头继续挖泥。
“送她回去!”
此时,一道低沉而嘶哑的声音忽然传入耳中。
裴萧元转面,看见皇帝和赵中芳立在了身后。老宫监那本就佝偻的躯体看起来愈发弯曲,神情充满了悲伤。
一缕薄云如纱,缓缓笼住春月。树林骤然转暗。
昏暗的月影里,皇帝的面容如铸,身影看去,站得异常得直。
“送她回去。”
皇帝再次发声,声若铁流,一字一字地道。
裴萧元猛从地上一跃而起,到她身后抱起人,从皇帝身旁走过。
她像是一头彻底失了理智的受伤的野猫,皮肤冰冷,身体僵直,在他由双臂和胸膛所构的禁锢里拼命地反抗。闷声不响地踢腿,打他,指甲胡乱挠抓他的皮肤。挣扎得太过厉害,他一时竟抱不住,失手滑脱,她摔在了地上。
她一声不吭,一俟得到自由,飞快爬起,掉头就往那花林再次奔去。他从后一步赶上,拦腰抱住,阻挡了她。接着,不再容她有任何的反抗,他轻而易举地将她一把扛起,放在了肩上,按住她的腰臀,随即继续前行。
她被迫倒挂在了他的后背上,血液倒流,剧烈地冲刷着她的头面,她的双手失了凭托,登时无法发力。她呜咽着,红着眼,牙又一口狠狠地咬住了他的肩胛,唇齿间渗入甜腥的气味,亦是没有松口。
春夜的后半夜,宫廷里渐渐漫起雾气。
他仿佛无知无觉,任她咬着自己后背,双目望着前方,在宫道两旁那开始笼着淡雾的发着昏光的灯幢引导下,大步前行。
“裴萧元你混账!放我下去!你放我下去!”
不断的剧烈反抗,消耗去了她的体力,在和他的对峙中,她终究还是落败了下去,松了齿,对他的攻击也变得无力起来,渐渐地,又彻底停止挣扎。终于,像条孱弱的吐尽了最后一口丝的玉蚕似的,她软软地挂在了他的肩上,只剩发出几声含含糊糊的哀求之声。
“……你让我下去。求求你了,我要回去,裴萧元……”
听到自己的名用如此破碎而绝望的语调从她口中呼出,他的心几遭剺裂。他愈发加快脚步,将那片花林远远留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