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当家by过河矣
过河矣  发于:2025年11月26日

关灯
护眼

才公布了这消息,当即有十一人?来报名?。
见这么多人?愿意去,沉川干脆找了兰哥儿和常在坊里管事的杨屠户问了问,从中选出三个家中较为开明的,让人?回家跟家里商量商量,要是家里也?没问题,便收拾了衣物,在巳时之前赶到?坊里,准备和邵元一起走。
沉川和邵元交接了修路记账的事宜,回家的三人?回来了,只不过其中一夫郎神色恹恹,家中不答应他去江州。另外两个是一妇人?一夫郎,都兴高采烈的背着包袱,俨然已经是预定管事了。
午时,邵元、清水、秋霜,还有临时定下的两个工人?,一行人?与宋敏汇合,与其一起从岭安府北门出发,向?江州而?去。
冬月便是真入了冬,天有些?冷了,沉川倒是火气重,还穿着单衣,梅寒和两个小孩却是穿上了厚衣裳。
尤其是两个小孩,早等?不及要穿新做的冬衣了,大人?一让加衣,马上把柜子里的皮毛衣裳拿出来穿上,绒帽子戴上,毛领子围上,饶是日日打?一套拳身上的娃娃膘掉了些?,也?圆滚滚的像两颗小胖球。
快活地蹦两下,能热出一身汗来,但也?谨记大人?的叮嘱,绝不脱衣摘帽惹风寒,成日扬着红扑扑暖洋洋的小脸蛋,红苹果似的招人?喜爱得?很。
天气有些?冷,刚开业几日的茶楼却是暖和,四面操作台间?的几个火灶烧着热水,店里茶客也?多,几乎将大堂坐满了,堂中还错落燃着几个小炉子,热水的热气、茶客的暖气、火炉的火气,几相交汇,便是大堂宽阔、三楼还开着门窗通风,堂里也?不见冷的。
一家四口到?了茶楼,小米阿简搬了两个小凳儿,又跟伙计要了一杯热热的乳茶和几样点心,跑到?戏台下坐着,“不拘小节”地将杯杯碗碗搁在戏台边,边吃喝边听台上的先生说书?。夫夫俩也?不知人?听不听得?懂,反正瞧着是挺惬意开心的。
梅寒话本?一册冬月初便上市了,书?名?《精怪奇闻》,有尚品茗预热过,约莫一千册书?,上架不到?五日便全卖了出去,好卖得?很。
还有许多小茶馆甚至是居士茶楼永泰茶楼这样的大店,也?来找夫夫俩买书?去说,夫夫俩说明须得?赵家书?斋上架到?哪册才将哪册卖他们,人?一万个同意,二人?便顺势赚了笔大的。
只是苦了没买到?书?的书?客,那叫一个心痒难挠啊,三不五时便去赵家书?斋问有没有二版、二版何时能上,有时在路上遇到?夫夫两个,也?要拦着人?问一嘴才罢休。
赵老?板赵夫郎估量了下,与夫夫俩商议一番,决定再印两千册。赵家书?坊《精怪奇闻》的雕版是排好的,赶紧让人?加印一册,同时加派人?手,紧赶慢赶在半月内将二册也?抬了上来。
尚品茗茶楼说书?先生正在讲的,就是昨儿刚上架的二册第一回,讲得?精妙绝伦、引人?入胜;堂里也?有等?不及听说书?先生讲的茶客,桌上摆着刚从隔壁买到?的二册,看?得?忘我。
-----------------------
作者有话说:6000!这个月第一次日六成功,不错不错[眼镜]
欠账-3000,好像剩6000吧[眼镜]

第109章 绵绵
沉川护着梅寒到账房柜台后坐下, 去提了个火炉来,又?往火炉里加了些木炭,等账房烤暖和?了, 才让梅寒取下袖炉来。
除了操作台处的火灶烧的是柴禾, 其余取暖用的火炉烧的都是木炭——入冬后柴禾稍稍涨了价, 三文一斤,若是晒干水分?的柴禾,还?要?更贵一文;木炭就更贵了,十斤柴烧三斤木炭, 一斤木炭能卖到二十文,贵虽贵,胜在?没烟, 不必如火灶般连接烟囱, 也不固定?,一个小炉子哪里需要?便往哪里搬。
茶楼一日要?用柴禾并木炭各二十斤,约莫花销五百来文的样子, 花销得多?, 但与茶楼盈利比起?来也不算什么。
取暖不需茶客额外付钱, 人也就更爱来,甭管是尚品茗的老客还?是些平时不如何在?尚品茗开?销、只为听书?的,都爱往尚品茗茶楼来。人一来,见周围人都有吃有喝的, 总也忍不住买些吃喝。
自然也有只为听书?取暖一文钱不花的, 他们也不拘束人, 如常对待,但若是有茶客来了而茶楼里没有多?余的位置,便也得客气将人请起?身?。
沉川拨了拨火炉中的木炭, 放下火钳,抽出柜子,从中取了一小盒冻伤膏来,捉过梅寒的手,细细给人涂抹。
“这冻伤膏有用没有?我怎么看着用几日了都没见着效果?”沉川碎碎念。
当初梅寒手上的冻伤不可谓不严重,毕竟是从京城那般严寒之地开?始南下的,到居州遇到沉川时,冻伤已好了许多?,至少裂开?的冻疮是好了,只剩下些红肿硬块。
今年天气见凉后沉川都没让人碰凉水,不管洗手洗脸还?是如何,都费心烧了热水给人使。只梅寒要?体凉些,他每每牵人手时都觉人这一双手冷冰冰的,要?捂好一会儿才能热乎起?来。
一日早晨起?来,他发觉梅寒的手在?被子外,便给人捉进被子,一握上去便察觉异常,只见人手是凉的,却有两根手指热热乎乎的,坐起?身?一看,竟又?红又?肿的,是冻伤的前兆。
沉川马上买了冻伤膏来给人擦拭,却没能防住,还?是冻伤了,且冻伤范围扩大到三根手指,他不得不怀疑起?这冻伤膏的效用来。
梅寒眉目含笑地望着人嘀嘀咕咕,回说:“冻伤就是这样,生?一回就爱年年生?,过几年就好了。”
“去年、不对,年初那会儿也是用的这家的冻伤膏,我看你涂几天就好了,这会儿怎么还?越用越严重了?”沉川不信邪,“别不是他家为了节省成本,换配方了吧!”
梅寒好笑:“开?春总要?好得快些,这才入冬,多?正常。”
沉川不信,叨咕着要?去许大夫那儿要?一个治冻伤的方子,回头?自己捣鼓个冻伤膏出来,保管给梅寒把手治好。
夫夫俩窝在?暖洋洋的账房后面说着小话,没说多?一会儿,便有茶客寻过来找二人。
“沉老板梅先?生?,我找来不会搅扰你们了吧?”
夫夫俩说着不妨碍,抬头?看去,见人眼熟,稍一回想便想起?来,来人姓吴,是一家干货铺的老板,几月前端午尚品食饭馆开?张那日就同友人到饭馆吃饭的,是个老饕。吴老板原先?专注吃,后来成了尚品食的常客,也三不五时到尚品茗喝点东西吃些差点,一来二去混了个脸熟。
“吴老板有何贵干呐?”沉川引人到账房后,请人坐下。
“我瞧这堂中造景的有珊瑚菌,这时节菌菇稀少,珊瑚菌拿来造景未免可惜……”
大堂中确实有不少珊瑚菌,红的紫的橙的白的,颜色鲜艳,姿态各异,大小不一,与主要?造景的兰花、文竹、仙客来等花草相得益彰,一个隔断便是一处雅致小景,教身?处其间的茶客犹如置身?山间,顿生?心旷神怡之感。
这珊瑚菌就是沉川先?前培育的其中一种菌子,较为畏寒,在?山上时就是和?其他一些畏寒种一起?养在?周二爷的火窑边的,但到底是幕天席地,给盖了草席气温也上不去,十月下旬就没什么动?静了,连菌丝都不长几根。
到茶楼开?业用上了火炉,梅寒便让沉川把这些畏寒的菌种移到茶楼来,左右二楼还?在?装修,腾出一间屋子放几个架子的事儿,还?能方便了沉川看护。
几样畏寒品种都移到茶楼二楼,日日受底下的暖气焙着,当真争气,没几日便大肆生?发起?菌丝,比寨里那些不畏寒的菌种还?要?先?成型。
昨儿梅寒听沉川说了,跟人上二楼看菌子,觉着其中几个珊瑚菌生?得尤其漂亮,又?是种在?竹筒内,就让沉川选了几个有型的,拿到楼下融进造景中,更给造景添了几分好颜色。
不成想才欣赏了一日好景,就引来了吴老板这老饕。
吴老板既不好意思又?渴望地望着夫夫俩:“不若将珊瑚菌卖给我?我拿回家煮个锅子,请沉老板梅先?生?到家里搭个伙,这珊瑚菌也算死得其所、不虚此行了。”
夫夫俩好笑地看看彼此,旋即与吴老板道:“这珊瑚菌还?未长成,我们预备赏六七日的景呢,吴老板当真眼尖得很。”
初时也有几个爱花的茶客来问他们买花草,然而这其中一大半花草都是自家院子里搬来造景的,是沉川专门从山里搜刮了带出来给梅寒的,有几样都稀罕没多?余的拿来扦插,过个把月等花园扦插的花草养成了就要拿到茶楼来,把这些换回家,夫夫俩自舍不得卖。
来问的茶客虽然遗憾,但听他们还?做了花园,惊奇得很,又?问了有不少或是自己遍寻不得或是从未听过的,马上要?了几盆,更想跟人去瞧瞧看。
梅寒继构思二三楼装修方案后,除了写话本又?有了事儿做,将沉川列出来的花草画下来,预备慢慢为他们避暑山庄造势了。有些花草他也没见过没听闻过,沉川说是外来的,夜里避了人,常常支使羞羞模拟出来给他看,看过一两回,也便能下笔了。
卖花的事情还?早,但菌子不等人,俨然能着手做准备了。
大堂中造景的珊瑚菌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不能卖给吴老板。沉川引人上了二楼,到划出来栽培菌子的厢房。
吴老板进门时还?有些莫名,待看清货架上放着的竹筒中长出参差不齐的菌子,当即瞪圆了眼。
不可置信道:“这是、这是种出来的?!”
他还?以为是山里找到后费心移栽到竹筒里的,毕竟城里人都知道人是老鸦山下来的,已做好厚着脸皮出高价让人割爱的准备了,哪成想还?有这般峰回路转!
沉川笑着给人解释了,吴老板一听这是种的,更是不可思议,望望沉川望望菌子,又?望望沉川,良久才竖起?大拇指。
现下出的菌子不多?,沉川让人挑选几样爱吃的,吴老板哪里选得出来哦,只恨不得将货架上的菌子全部打包带走才好。
最?后沉川一样采了一两朵,拢共卖给吴老板十斤菌子,吴老板心满意足,茶点也不吃了,马上拎着菌子回家。
没两日,城中老饕都知道尚品茗有山菌卖,甭管喝不喝茶的都跑来问,一百多?文一斤的山菌眼也不眨说买就买,且还?供不应求。
这菌子一日就出那么些,任你是达官显贵还?是小富商家,只要?来晚了就一朵也买不着,抬价也不成,只能闻闻空气中留下的菌香。
是以每日一大早,茶楼还?没开?张,就有各家下人等在?门口,都抢着买,有时只是为着你先?来的还?是我先?来的,都要?吵上一番。
之后沉川和?梅寒发觉有二道贩子买菌子去赚差价,便换了法子,须得验明身?份是尚品茗或尚品食的老客才能买菌子,且一人只能买五斤。
人虽觉不够吃,但听得过几日他们菜行要?上架更多?菌子,这才消停不少,安心等着了。
腊月间,山寨头?一批稍稍畏寒的菌子到了采摘的时候,沉川先?卖了一半给姚家酒楼,剩下的才让人采了送到菜行售卖。菜行早有人等着了,菌子上架只小半个时辰便被抢购一空。
寒冬腊月这些长在?泥里的货正是最?贵的时候,往常吃惯了的价钱都翻了一倍,好些菜的价钱能赶上猪肉,好在?是老鸦山菜行的东西没涨价,品类又?多?,城里普通人家饭桌上才看得着一两盘子绿意。
听闻这菌子卖百十来文一斤,还?畅销得很,都忍不住咋舌。
这年冬日里大宴小宴的富贵人家多?了不少,谁家桌上没一两碟子山菌,那都不好意思设宴,让沉川好生?赚了一笔。
加上梅寒卖《精怪奇闻》的银子,夫夫俩又?攒了不少钱,一琢磨,干脆趁腊月事少,开?始筹备早便想开?的尚品食酒楼。
李牙人一直给人留意着合适的铺源,夫夫二人一问,马上拿出册子来,指了三家要?出售的楼房,夫夫俩相中一家两层楼的,二百两出头?,李牙人立刻请来出手酒楼的主家,让两方做成了这一桩生?意。
尚品食酒楼与尚品茗茶楼差不多?造景,菜品除了原有的饭馆小菜,沉川又?和?王阿叔交流琢磨,务必做出自己的特色,做出招牌来。装修便是一回生?二回熟了,只需要?时间。
直到腊月二十三,书?院放年假,一家人才随着放假,买了年货和?给新房添置的家具物什,回到山寨,赶在?年前搬进了新家。
新家是个二层青砖小楼房,两个小孩喜欢二楼得很,让选房间都双双选在?了二楼,还?替未出世的绵绵做主,也选在?了二楼。
不过山上要?比山下冷,二楼又?更寒凉,夫夫俩又?让人在?一楼选了房间,言说等开?春天气暖和?了再?让人搬去二楼住。
一楼进门,玄关处放了一条裹着厚坐垫的长凳,左右两边分?别是浴间和?室内茅房,这般梅寒和?两个小孩便不用出门洗漱或解手,要?方便暖和?得多?。
出了玄关便是会客的厅堂,厅堂两侧是书?房,一个给夫夫俩用,一个给小孩儿用,书?房里放着的书?架颇有些眼熟,可不就是二人成婚之前,沉川一人做主买回家的嘛,这厢也是有用处了,已放了三两本书?册,还?有待补充。
因两边书?房各开?了两扇偌大的窗户,身?处厅堂也不觉光线昏暗,很是亮堂。
厅堂一角开?了一扇小门,门上挂了木制的珠帘,过了门便是膳厅,膳厅过去是与之没什么阻隔的厨房,厨房还?开?了一扇后门。而膳厅两侧各有两间卧房,夫夫俩一间,小米、阿简还?有绵绵各一间。
这不伦不类的,建房时梅寒就说有些另类了,沉川坚持要?这样,也只好就随他了,自家住当是怎么喜欢怎么来。如今看来倒也不错,处处都是为了他和?小孩儿方便,想得不可谓不长远。
新房已经建好一月有余,之前沉川便陆续把老房子的东西搬过来,这厢又?将年货和?新买的家具归置了,新家便满当起?来。
厨房除去盘了两个灶,还?放了个火炉,火炉上装了平整的火盘和?直通到外的烟囱。
两个小孩新奇喜欢得很,看罢这和?茶楼里不太一样的火炉,前后脚抛开?,这屋瞧瞧那屋看看,几乎拿不定?主意要?住哪间屋了。
沉川让梅寒在?火炉边坐下,自从后门出去端了一簸箕木炭来,很快升起?火,火炉没一会儿就暖和?了。
火盘略高,只比两个小孩矮一个头?,但正方便两个小孩坐上高凳趴在?上面做功课,冷不着手脚,又?能端了汤菜放在?上面,暖洋洋地吃。
梅寒也喜欢这炉子,沉川却不大满意。
“这火盘四角有些尖,小孩没轻没重的容易撞上脑袋,得让人新做个圆的,再?在?边缘包上软垫……”
说罢火炉,又?点评起?地面来。
“这地砖也不成,太凉了,以后我们绵绵还?要?在?地上到处爬呢。”沉川“挑刺”说,“回头?我量量屋里尺寸,去布庄买几块厚羊绒毯子来铺上,随绵绵是爬还?是打滚……”
“绵绵三四月份才出世,要?是笨一点,起?码要?一岁才会爬呢,到时又?是三四月间了。”梅寒轻抚着肚子,满眼笑意地望着沉川。
“乱说,我们绵绵指定?跟哥哥阿哥一样聪明,爬还?不是轻轻松松就学?会了?”沉川不满人诽谤,为绵绵正名,“便是稍微爬得晚些,这羊绒毯也好,爬起?来不磨脚。”
梅寒教人信誓旦旦的语气逗得乐不可支,连声说是,他们绵绵最?聪明了。
绵绵出生?得晚了些,但两位爹和?两个哥哥都很是期待,还?没出世呢,过年时便一下收到了四个红包。
新年过了将近三个月,一家人都在?岭安府城,绵绵才在?众人的期待中呱呱坠地。
沉川从稳婆手里接过小小一只,刚洗干净包在?襁褓中,将将止住哭声的绵绵时,整个人都不敢动?弹,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只觉怀里重若千钧。
好半晌稍稍适应了,他才抱着熟睡的绵绵到梅寒床边,不敢蹲,怕挤着绵绵,小心翼翼地单膝跪下,让梅寒看看。
梅寒轻轻碰了碰绵绵的小手,绵绵似有所觉,眼睛仍旧闭着,小手却缓缓握了几下,握住了她阿爹的食指。
“我们有一个小姑娘了。”
心里正发热发软,眼眶不自觉发热,就听头?顶传来湿漉漉的、又?低又?轻的声音。
抬头?望去,就见沉川两眼红红地望着他,要?哭了似的。
梅寒眼中的热意一下散去,颇有些哭笑不得,问人:“哭什么?”
他一问,沉川更了不得了,眼泪一下掉出来,忙偏过了头?,眼泪才没落在?绵绵脸上,而是落在?绵绵小小的袖子上,印出一个淡淡的水迹。
沉川控制了一下,才在?梅寒柔和?包容的目光中忍住泪意,回说:“我也不知道,就是、一想到这是我们两个的女儿,我就,眼睛有些发汗。”
梅寒经历了十月怀胎,他期待呵护了十月,不久前握住梅寒的手,揪心地陪着梅寒历经难忍的疼痛,望着梅寒坚韧忍着痛呼……刚刚迎来了这一刻。
以沉川此刻贫瘠的脑容量,他想不出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自己这一瞬间的感受,如果一定?要?形容,他只想得到神奇、感动?、幸福……这些勉强能形容出他万分?之一的感受。
梅寒抬手抹了抹他脸上未尽的泪意,“该高兴才是,当着绵绵的面掉眼泪,丢不丢人?”
“才不丢人。”沉川侧首吻了吻梅寒手腕,又?吻了吻梅寒有些苍白的脸颊,让人睡一觉休息休息。
梅寒却是睡不着,静静地望着眼前的人一声声轻唤着绵绵,突然问:“你给绵绵想好名字了吗?”
沉川声音一顿,双目有些茫然。
见人傻了似的,梅寒笑了下,“快想。”
沉川想了想,没想出个所以然来,说:“名字一会儿想吧。绵绵跟你姓?好听。”
说了会儿话,又?忽然皱起?眉,担忧地问梅寒:“我不会偏心眼吧?”
梅寒懵了一瞬,随即明白人为何会问出这话了。
他也是看到绵绵的那一刻,心里才涌现出一种与看到小米阿简时不太相同的爱意。毫无疑问,他们是爱小米和?阿简的,只是这爱也有不同。
见人当真苦恼起?来,梅寒笑说:“会偏心眼的人也问不出你这样的话。”
看看时辰,又?说:“不过你若是再?不去宋夫子家接小米和?阿简,说不准就是偏心眼了。”
沉川一瞧,到小孩回家吃饭的时辰了,马上叫了请来照顾梅寒的阮夫郎来,把绵绵交给阮夫郎,交代几句,赶忙出门,叫跑腿去各家报喜,自去接孩子了。
小米和?阿简得知阿爹生?了个妹妹,高兴得不得了,捣腾着两条小短腿噔噔往家跑。往常沉川还?会让人慢点,今儿也忍不住跟着人跑,恨不得马上飞回家。
-----------------------
作者有话说:更5000!
昨天欠账少算了五百,所以现在还差4500[眼镜]

第110章 满月(修)
沉川说是请了?阮夫郎来照顾梅寒月子?, 实际上是请来教他照顾梅寒和带绵绵的。
梅寒面皮薄,初初生产完身上没力,事事都要人协助才?行, 阮夫郎虽是寨里的熟人, 沉川也怕梅寒不好意思, 最先跟阮夫郎学了?如何给梅寒擦洗、护理。
虽夫夫俩最亲密的事儿也干过了?,每每沉川为他做这些,梅寒总忍不住面红耳赤,倒不如让阮夫郎来呢。不过不自在也就一开始那两三日, 过了?那两三日,只要沉川不故意逗他,确是比假手于外人要让他舒心。
照顾梅寒得心应手了?, 沉川又开始学如何带绵绵, 起初隔一个时辰便要给绵绵喂一回奶,他一下摸不准时间了?,总担心绵绵饿着, 过一两刻钟就要问人该不该喂奶了?。
喂奶且还不是他最紧张的时候, 最紧张的要属给绵绵拍嗝, 每次喂奶后要将绵绵抱竖起来趴在肩头,腾出一手拱起手心轻拍绵绵小小的背。
这般近的距离,沉川又是这么好的耳里,偏生听?不见绵绵的呼吸声?, 只觉小娃娃脆弱得很, 手上尤其不敢使力, 每回拍嗝都要阮夫郎在一边喊“用点力,再用点力,不成啊大当?家的, 你用点力拍”。
每每他拍完,阮夫郎还要接过绵绵拍两下才?行。而他这副小心翼翼得有些笨手笨脚的模样,总引得梅寒和小米阿简的笑话。
好在是人也不算笨,经历了?四五日一天拍十来回嗝的日子?,总算掌握了?这项技能。
学会拍嗝便扬眉吐气了?,沉川得意得很,偶尔不是他给绵绵喂奶,也要从阮夫郎手上接过绵绵,再让梅寒看着他给绵绵拍嗝。逢着小米和阿简在家的时候,也要唤人来看,好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
倒是梅寒,沉川怕他劳累,不如何让他抱绵绵,只在绵绵吃饱喝足身上干净舒适的时候帮梅寒侧起身来,让绵绵在他怀里睡觉,因而他很不会抱绵绵,下地走动时都只能在绵绵的小床边瞧瞧,没人在旁协助就没法上手抱。
小米和阿简也想抱妹妹,不过听?阮夫郎说要过几个月才?能让他们抱,两小只遗憾了?一会儿,很快看开了?,盼星星盼月亮地数日子?。
刚出生的绵绵吃了?睡睡了?吃,一双眼睛极少有睁开的时候,喝奶也闭着眼睛等大人将热奶喂到他嘴边,但小脸小手粉红粉红的,瞧着就软乎,两个小孩爱看极了?,每日起床就要到小床边看一会儿,小声?小声?地喊绵绵、妹妹。
怎么看也看不够,且半点也不觉得无聊似的,总要磨到不能再磨了?,才?跟他们爹去书院或是宋夫子?家,一下学,又迫不及待想回家看妹妹,要是沉川去接人迟了?片刻,两人就要不高兴地埋怨一小会儿,恨不得不要大人接,自己跑回家去。
只是城中人员混杂的,沉川没让小孩自己上下学,向小孩赔了?不是,保证下回早早到了?等着他们,第一时间接人回家和妹妹玩。
沉川和梅寒商量了?一下,绵绵满月的时候不办满月酒,只请了?亲近的几家人到自家酒楼吃一顿饭。绵绵出生后连续几日,几家都来探望过梅寒和小孩,还送了?礼,他们也要酬谢人的好意才?是。
说是几家,其实来人很不少,寨里几乎每家都来人,城里也有很多?要酬谢的,宋夫子?家、杨屠户家、姚娘子?家这些自不必提,这都是老熟人了?,还有年?初刚谈成生意的韩韶珺、赵丰年?几个家里。
韩韶珺家里是做药材生意的,夫夫俩种在山寨林间的草药收获了?一批,先问了?城中医馆紧缺哪些药材,他们低价卖了?一部分?给医馆,剩下的大头都按市价卖给韩家,韩家自打?理着商队,又将药材转卖到北边,两家都赚得不少。
赵家是做布匹生意的,本来跟夫夫俩的生意不沾边,不过他家有远房亲戚是做干货生意的,去年?腊月尚品茗菌子?出名后,才?出年?关,人打?听?到赵丰年?和沉川梅寒“颇有交情”,便请赵家牵线搭桥,想从夫夫二人这儿进菌干和其他山货。
有这桩生意,一来二去的夫夫俩跟赵家也算相识了?,绵绵出生七日,人便派人来送礼恭贺,夫夫俩自也要周到接待。
韩、赵之外的几家也是这般,或是有直接生意往来,或是有着七拐八拐的交易关系结识了?,毕竟开春时候夫夫俩又建了?几个工坊,油料作坊、制糖作坊,还有专门的芡粉作坊,既加工他们地里的作物,又从农户手上收物料。
去年?夫夫俩地多?了?不少,因而货物产量很大,且还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合作关联的商贩自然就多?了?。
城中糖、油、芡粉在夫夫俩的有意把控下,价格降了?不少,虽有几家小铺受了?冲击赚得少了?些,但岭安府百姓生活成本降低了?,且新工坊提供了?很多?空缺,能赚到钱的贫苦百姓更?多?,城中不少家庭贫困的也会出城务工,总的来说是一件好事。
这些好货岭安府吃不下,除了?自家产业要用的、运去江州贩卖的,还有出给几家商队的,夫夫俩还留了?不少,准备等四五月西北何老三的硝石班子?到岭安府牙行时,与人谈谈生意,看人要不要买一批运到西北去卖。
当?初买硝石时,何老三一行给了他们好价,这是情意,夫夫俩自记得人家的好、承人家的情,有机会也得还情才?是。若是与何老三班子交易了还有剩,或是对方不买,那夫夫俩再出给其他货商。
价钱公道的好东西总是不愁卖,再不济来岭安府的货商都吃不下,他们还能费事些,卖去如青原府、江州等附近的几个州府,甚至更?远。
他们名气愈来愈大,早便有其他州府的商人来洽谈过合作事宜,不过前?来的客商基本都是想要他们负责运送货物的,当?时绵绵还未出世,梅寒身边离不得人,沉川没答应,只跟人说后面有机会再谈。
这次绵绵满月,远处凡是合作过或有意合作又听?到这消息的,甭管关系亲不亲密,都派人送了?礼来。人远道而来,夫夫俩虽说不办酒,也要好生招待了?。
沉川拉着孔方金和刚从江州赶回来的邵元,站在尚品食门口?迎接宾客,一张俊脸都要笑木了?,脸上喜色却不减分?毫。
邵元是两日前?刚到岭安府的,这人去了?江州就跟蛟龙入海似的,不经常回来了?,报账也是每月让人送账本到岭安府,这次要不是沉川一连去了?好几封信让人务必要回来,否则绵绵都不认识他这个三叔不说,小阿简和小米也要将人忘了?,他才?赶回来的。
与他一同?回来的还有清水、秋霜和刘肃。
清水秋霜成长飞快,言行举止间进退有度,已然是大老板模样了?,不是曾经做一杯奶茶都紧张不已、出差错了?还要伤心难受的小姑娘小哥儿了?,夫夫俩看着人这模样都觉十分?欣慰。
本来宋敏也要同?来的,只不过她年?初诊出有了?身孕,因成日将全副精神扑在书斋上没注意休息,胎像有些不稳,便准备了?送给绵绵的好礼和孝敬宋夫子?宋夫人二老的补品,让丈夫刘肃一同?带来。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