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喜之后by封十一
封十一  发于:2024年12月24日

关灯
护眼

禾姐儿点了点头,整个人落落大方。
之前姜余就告诉她,人靠衣装马靠鞍,做生意就要即便是心里在没底气,面上也得好看些。
姜余在前院和管事喝茶闲聊,虽然他知道禾姐儿在铺子里做的很好,但是她自己进去这么久,还是有些担心。
李家的管事看出来姜余有些心不在焉,笑着打趣道:“姜老板和妹子的关系可真好。”
姜余失笑,“禾姐儿经验不足,我有些担心她。”
就在两个人刚刚闲聊了两句,外面传来一个声音,姜余也听到了禾姐儿的声音。
禾姐儿脸有些微红,但是精神状态却很好。
临走前赵嫂子笑着对禾姐儿道:“等晚些我问过我就夫人的,定了具体的章程以后,就派人去你家铺子。”
禾姐儿点头:“好。”
一路上因为有外人在,姜余没有仔细问禾姐儿,一直到两个人回了铺子。
在铺子里的顾文渊和顾文华两个人见他们回来,就围了过来。
顾文华道:“怎么样?李家决定要买了吗?”
姜余也看向禾姐儿,李家肯定是要买,但是不知道能买多少。
禾姐儿突然笑出开,“李家夫人说,要八块蔷薇味雕花香皂,八块茉莉味的和八块栀子味的,其中雕花的花型要花鸟景观,越精致的越好。
香皂要二十八块,肥皂要的数目不定。至于香皂要的具体香型还有肥皂的确切数目,今天他们会拟单子,明天就会有人过来拿货。不仅如此,香皂和肥皂李府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要,以后都按这个数来。”
顾文华和顾文渊两个人听完后彻底愣了,他们没想到这个李氏布行竟然出手如此大方。
姜余开始在脑子里疯狂算数。
雕花香皂贵,而且造型越精致的越好看,姜余走的都是高档路子,三两银子一个,对方一买就是二十四块,直接就是七十二两。
一块香皂五钱,二十八块就是十四两,对方一出手就是八十六两,这还不包括后面还要买的肥皂。
姜余乐的咧嘴,就李家这一单生意都能让他买两架马车,更别说这还是个长期买卖。
“禾姐儿,你做的太好了,我要给你发奖钱!”
【作者有话说】
今天有点少,作者一滴也没了。
明天一定更个大肥章(??ω??)?

第107章 村中日常
姜余奖励人向来很大方,他大手一挥除了禾姐儿被奖了三两银子以外,铺子里其他人各自奖了一吊钱,就连卤肉铺子和饸烙面铺子那边的人都有奖钱。
之前文承哥说过,适当的奖励和适当的惩罚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紧迫性。
所以姜余很大方的出手给自己手下干活的员工进行奖励。
果然,大家收了钱以后都很开心。
晚上吃过晚饭,就在顾文渊、顾文华和禾姐儿三个人还在继续开心的时候,姜余又一人奖励了他们两张大字。
看着三个人卡在脸上的笑容,姜余十分开心的回房休息,留下他们三个一脸凌乱的站在原地。
房间里,顾文承坐在罗汉床上看书,姜余坐在他身边。
顾文承一手拉他,姜余顺着力道倒在他怀里。
顾文承把书放在案桌上,道:“恭喜姜老板生意更上一层楼。”
在外人面前还能表现出一些淡定的姜余此时笑的跟朵花似的,面对此时顾文承的夸奖,他微微扬起下巴,一副傲娇模样,偏偏说出来的话却很矜持。
“还行吧,还行吧。”
顾文承被他这副样子逗乐了,低声道:“姜老板生意做的这里厉害,以后小生还要多多仰仗姜老板垂怜了。”
姜余把手指放在顾文承下巴上,“怎么仰仗?”
顾文承眉头一挑,眼波流转,“姜老板怎么说,小生就怎么做。”
在朦胧的烛光照映下,给顾文承本来就俊秀的无辜更添一份光彩。
姜余看着顾文承,突然有些呆住,他咽了一口口水,感觉脸有些发烫。
顾文承俯身,“姜老板要小生怎么做?”
看着姜余明显发懵的模样,顾文承突然坏笑一下,开始解自己外袍上的带子。
姜余目光跟着他的动作下移,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
顾文承突然抬眸,然后牵着姜余的手,带着姜余一块解。
姜余:刺激!!不过他喜欢。
晚上太过放纵的后果就是第二天起不来。
第二天上午,姜余睁开眼睛看着架子床的床顶,他打了一个哈欠,眼皮都红肿的。
今天书院放假休息,因此顾文承没去书院。
在察觉到架子床那边有动静后,顾文承过去伺候他的姜老板起身。
姜余看见顾文承以后还有些惊讶,他声音有些哑开口,整个人懒洋洋的开口。
“文承哥你怎么在家?”
顾文承无奈的给他的姜老板喂水喝,“今天书院放假。”
姜余这才想起来今天是什么日子,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水,又歇息了一会儿,姜余再次满血复活。
今天姜余和顾文承都在家,所以马嫂子需要准备他们的午饭。
平时顾文承去书院中午不回来,姜余、顾文华、顾文渊、禾姐儿四个人在肥皂铺子那边,又因为肥皂铺子距离卤肉铺子不远,所以几个的午饭一般都是在卤肉铺子那边解决。
今天中午顾文承特意让马嫂子做了些清淡好消化的饭食。
吃饭的时候顾文承道:“刘知县因为赈灾有功,朝廷特任刘知县为宁化府通判,不日就会前来赴任。”
姜余眨了眨眼睛,反应了一会儿才想起来顾文承说的刘知县是谁。
“刘知县升官了?”
顾文承点头,给他夹了一筷子绿叶菜,可能是因为姜余小时候饮食结构的原因,他不太喜欢吃蔬菜,尤其是绿叶的蔬菜,但只要是顾文承给他夹的菜,他都会吃。
顾文承道:“知县是正七品,通判是正六品。虽然通判的官位在府城一众官职里不算太高,但职务却很重,知府掌管一府之政,而通判则分掌具体事务。通判相当于知府的副职。”
姜余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刘知县,哦不,现在应该叫刘大人,刘知县是真正升了实权官啊。”
顾文承点了点头,又道:“还记得我为什么能进东林书院吗?”
姜余脱口而出,“因为刘大人举荐啊。”
顾文承轻笑道:“一是刘大人举荐,二是因为刘大人是山长的学生。”
姜余这下是真的惊讶:“啊?我听说山长以前是上京城的大员。刘知县一个知县,怎么会是那么大员的学生呢?”
顾文承解释道:“刘知县是正德三年的进士,当年陛下刚刚登基不久,刘大人因事被贬,后面去了宁隆县做县令。刘大人被下放不久,同年下半年当时还在官场的山长辞去了官职,来了东林书院教书。”
姜余若有所思的点头,“感觉好复杂。”
顾文承道:“这些事离我们都很远,咱们只要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了。”
姜余又吃了一大口顾文承夹给他的青菜,闻言用力的点头。
顾文承看他吃菜的模样,心中失笑,转而给姜余夹了一块豆腐,青菜不喜欢吃可以少吃一些,但是蛋白质得补充全面。
顾文承开玩笑的说道:“说起来,我能称为山长的学生,其实是走了后门的。”
姜余夸夸鼓掌,“哇,那文承哥现在岂不是和刘大人师出同门。”
顾文承点了点他的鼻尖,“所以,日后你做生意可以大胆些,刘大人任职宁化府通判后,咱们在府城也是有正儿八经靠山的了。”
姜余微微一愣,接着眼前一亮。
随即,姜余又道:“其实还好了,我感觉我能维持如今的生意已经不错了。我发现铺子开的越多,人越多,事情就越多。我手里如今就这么几个铺子,我都感觉心累了。”
顾文承笑着看着他,“你可以抓紧时间培养几个亲信。”
姜余点头,“文渊,文华和禾姐儿都挺不错的,引泉也不错,我争取多多培养一下他们几个。其实周航也很好,办事认真,如今管着卤肉铺子,那几个原先雇过来的长工都被周航压的服服帖帖的。
至于江朱…她可以给禾姐儿打了下手,我原先觉得江朱在大户人家当过婢女,眼界比旁人高,还担心禾姐儿压不住江朱,结果没想到还是禾姐儿更厉害些。”
顾文承笑着道,“禾姐儿怎么说也和你有血缘关系,我家小余这么厉害,禾姐儿是你妹子,又你一手培养起来的,肯定差不到哪里去。”
一个月后,姜余和顾文承两个去刘府赴宴,刘大人如今已经升迁,这次邀请姜余和顾文承也只是私下邀请。
晚上回来的时候姜余和顾文承都喝了不少酒。
顾文承多喝了几杯,此时坐在马车里脸颊处带着绯红,头无力的垂在姜余肩上。
姜余明明喝的比顾文承多,可他却一点事也没有。
回了家,姜余一边把顾文承扶进卧房,一边让马嫂子煮一碗醒酒汤。
等醒酒汤好了以后,姜余就哄着顾文承喝。
其实顾文承醉的没有那么厉害,但是小余在一边温声哄着他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这让顾文承忍不住有些迷醉,他想多多享受一下这种感觉。
等顾文承喝了醒酒汤,姜余去洗漱,端着水盆再次进内室以后,以后就看见顾文承自己换了一身里衣坐在罗汉床上。
匆匆洗了洗,姜余看着脸颊处依旧带着红晕的顾文承,不争气的咽了一口口水。
周航最后还是没能回县城,其实周航也觉得跟着小余哥做生意挺好的。
之前他在县城陪着娘做卤肉铺子,虽然挣钱,但是总感觉日子过得没意思。
如今跟着小余哥一块在府城,周航觉得自己每天都很充实,他很喜欢如今的日子。
但是县城的香皂铺子还是要开的,于是姜余直接把卤肉铺子和饸烙面摊全部交给了郭山和引泉,让周航也来了肥皂铺子这边。
于是肥皂铺子这边就变成了,禾姐儿负责店里的生意,顾文渊负责香皂花型雕刻,顾文华和周航就负责肥皂香皂的制作。
同时,姜余也没忘了继续在宁隆县城开肥皂铺子,他直接从原本的长工里提拔了一个人去县城的肥皂铺子做掌柜,每隔两个月就来府城肥皂铺子这边拿货。
也就是现在,姜余整个生意的大框架便至此确定下来。
时间过得很快,一年一度的东林书院农假又到了。
顾文承和姜余两个人打算回家一趟,于询问了其他几个人要不要回家。
周航、顾文华、顾文渊三个人都打算回去,但是禾姐儿却不打算。
姜余也明白禾姐儿心中的想法,但是他也知道禾姐儿每隔几个月也会往家里寄些钱,虽然寄的不多,但是也是她的一份心意,只不过她对大伯和大伯母还是有心结的。
回宁隆县的船上,姜余看着码头处禾姐儿的身影越来越模糊,直至消失不见。
顾文承坐在他身边道:“禾姐儿是个很长情的人,她之前直面感受到父母不爱自己,心中有心结也很正常。”
姜余点了点头,“我知道。我只是不能理解,为什么大伯和大伯母要那么对禾姐儿,明明禾姐儿也是他们的孩子。”
顾文承揉了揉他的头,“我的傻小余。家庭其实也是有等级划分的,你大伯看似不吭不响,其实是一家之主。你大伯母看似强势,其实在真正的大事上是做不了主的。
一个家庭里,孩子多了,是非就多,每个人的心思就多。父母也是人,他们难免会对自己的孩子们进行比较。只要开始一比较,那么家庭里就会出现受父母疼爱的孩子,也会出现被父母忽视的孩子。”
姜余若有所思,最后直接把脑袋撞进顾文承怀里。
“好难啊。”
顾文承笑着揽住他,看着面前的河水心里平静无比,反正那群人也没法打扰他和小余,他们再难,也不到自己身边。
而他和小余两个人之间,永远都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不管你在外面混的多好,回家依旧要干农活。
姜余,顾文承,顾文华,顾文渊四个人直接坐在土地。
顾文渊用搭在脖子上的围巾擦了擦汗,“这都快十月的天了,怎么还这么热。”
顾文华给他递了一碗水,“不是天热,是你热。”
顾文渊接过陶碗两大口喝完水,再看向身后的田地,语气中带着不可置信。
“怎么还有这么多甜菜,咱们什么时候才能收完啊!”
姜余道:“甜菜产量高,村里人看见水车真的把这边的旱田变成了良田后,不光是咱们家又添了些荒地,就有几户人家也看准时机买了些。”
顾文华道:“我听说上年有几户人家把种出来的甜菜都卖给了咱们祠堂,因此有不少人家见状都种了些甜菜了。看来咱们祠堂今年能做出来不少糖。”
顾文渊从地上的篮子里掏出一个梨开始啃,“其实我一直都想问了,咱们煮糖以后的甜菜渣是怎么解决的啊。”
顾文承解释道:“自然喂牲口了。咱们祠堂煮糖的甜菜渣是很好的饲料,猪吃了很长肉。你们没发现这两年村里很多人家都养猪吗?对,鸡也多少不少。”
顾文渊的脸一下就绿了,因为他想到了自从他回家以后天天早起在院子里铲的鸡屎。
他原先还想,他娘怎么突然喂了十来只多鸡,原来是不缺鸡食啊。
几个人帮着家里一起收甜菜就收了五天,后面实在收不过来就雇人一块收,这才把田里的甜菜都收了。
这几天别说顾文渊,顾文承和姜余两个人也顶不住。
傍晚回家后,顾文承端来一盆洗脚水,放在姜余面前。
“来,一块洗脚。”
姜余把脚放到木盆里,温热的水没过脚面,顾文承也把脚放进来。
姜余抿了抿嘴,突然想起来很早之前的那一幕。
顾文承此时恰好抬头看向姜余,“怎么样,水温还行吗?”
姜余脸蛋红扑扑的点头,“嗯,很舒服。”
一句话说完,两个人直接陷入沉默,室内的气氛渐渐变的旖旎,就在两个人的头靠的越来越近的时候,顾母的声音突然从外面堂屋里传来。
“小余,文承,来吃蒸土豆了!”
姜余猛然回神,他下意识直起腰身伸手把顾文承推远。
“娘,我来了!”
顾文承一时不查直接被推到,幸好他坐的凳子矮,否则就要出事故了。
姜余睁大眼睛,不好意思的看向顾文承。
顾文承坐在地上,神情幽怨的看着他。
“是什么动静?”姜余敏锐的听见外面顾母疑惑的话音,瞬间耳朵就红了。
顾文承轻咳一声,从地上爬起来,“娘,是我不小心被凳子拌了一下。”
姜余和顾文承两个人收拾了收拾,一起去外面吃晚饭。
田里的土豆比甜菜和粮食收的要早一些。
顾母今天蒸了一些土豆,又炒了个土豆肉片。
土豆有些小,只有姜余拳头那么大,但是味道却很好,姜余很喜欢。
顾母笑着给姜余递过去一个,“前两天忙的忘了给你们做土豆吃,今天我可算是想起来了。你们两个春天拿回来的土豆看着不多,但是发芽以后竟然还不少,一个土豆上至少生了三四个芽,我就按照文承说的法子,在荒地那边随便找了块地把土豆种上,结果没想到长出来这么多。跟花生似的,一棵下面长一串。”
姜余咬下一口热乎乎的土豆,突然眼睛一亮。
“好吃,比之前吃到的土豆好吃。”
顾文承笑着道:“好吃的话咱们去府城的时候带些过去。”
“行啊。”姜余回答顾文承的话以后看向顾母,他道:“还是娘亲自种出来的土豆更好吃。”
顾母乐的合不拢嘴,开始给姜余夹菜。
“看小余瘦的。肯定在府城做生意累的,文承你平时也不知道好好照顾你。”
顾文承立马承认错误,“我错了,我以后一定每顿饭都盯着小余吃两碗。”
顾母白了儿子一眼,“那到不用,吃多了不容易克化,小余身子最重要。”
顾文承:……得了,他娘看小余是真亲。
姜余一边喝汤,一边笑弯了眉眼。
顾母又道:“这土豆可真的好东西。我种了不到半亩地,就收了快一百斤的土豆了。我还给你几个叔伯家里送了些,他们都说下一年要跟着中呢。”
顾文承笑道:“土豆虽然没法交粮税,但是能让自家吃饱。”
顾父在一边点头,“是啊,你大伯也这么说。村里每年都有过得不好的人家,若是种上土豆,想来以后日子都能好过些。”
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吃了一顿饭,第二天一大早姜余便跟着顾母去县城赶集。
农忙结束,村里人好不容易歇息,地里又没了活,一年种的粮食也卖了出去,家家户户手里多少有了余钱,因此县城街上的人特别多。
顾母带着姜余去了布行,就在姜余跟在顾母身边挑布的时候,突然听到了旁边两个妇人的谈话。
“唉,你听说了吗?野鸭铺的陈秀才要纳妾了。”
“纳妾?这可新鲜了。”
“可不就是新鲜吗?听说那妾室还是陈秀才从青楼赎出来的,花了好多钱,如今陈秀才的娘子正在家里闹呢。”
“陈寡妇呢?她不管吗?”
“管?陈寡妇倒是想管,但是人都花钱赎回来了,她又能怎么办呢?”
“……”
姜余脸上的表情逐渐变得不可置信,旁边的顾母明显也是听到了,她拉着姜余往外走。
顾母道:“你别听这个,小心脏了耳朵。普通人家平时过日子就够难了,哪里娶得起什么妾室。”
姜余有些好奇,“娘也知道这件事?”
顾母拉着姜余去另一家布行,她在这家布行没找到心意的料子。
“你顾兴大伯家的三小子今年夏天成亲,娶的是小河村的媳妇。你大姐这事从入秋就开始闹了,我也是听别人说的。”
姜余点了点头,他其实没太放在心上,毕竟他觉得自己和大伯一家没什么关系了,今天听到大姐的事,只是有些惊讶罢了。
但是让姜余没想到的是,就在第二天他去县城的肥皂铺子里的时候,竟然时隔将近两年再次见到了大姐姜瑞莲。?

第108章 乡试
肥皂铺子自从开到县城以后生意一直不错,卖的最好的就是黑色的肥皂,其次便是白色稍微加了些薄荷露的白肥皂。
仅仅开店了半年时间,姜余就已经把成本赚回来了。
今天姜余坐在肥皂铺子的内室看账本,掌柜站在一旁大气也不敢出。
姜余喝了口水,抬眸看了一眼掌管,“你别一直站着,铺子打理的不错,坐吧。”
姜余一句话让掌柜的顿时松了一口气,掌柜的浑身轻松不少,他虚虚的坐在一边的木椅上。
“这段时间有不少县城的大户人家来定肥皂,前些天就定出去了八十六块白肥皂,一百四十七块黑肥皂。”
姜余点了点头,满意的道:“不错。”
就在这时,从外面走进来一个小伙计。
小伙计道:“掌管的,冯家管事来了。”
掌管立马站起来,他看向姜余道:“昨天冯家管事和我定了一批肥皂,今日他是过来拿肥皂的。”
姜余放下手里的账本,“你们谈吧,我要走了。”
就在姜余刚走出铺子的内室的时,就看见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他的大姐姜瑞莲。
姜瑞莲一时间没能认出来姜余,因为姜余和之前的样子真的变化太大了。
两个人目光四目相对,姜余先是微微一怔,然后笑着朝姜瑞莲打招呼。
“大姐。”
姜瑞莲也没想到今天能看见姜余,她听说姜余去府城开铺子里,把禾姐儿也带走了,因为之前禾姐儿惹怒了父母,所以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关于姜余和姜禾的消息了。
姜瑞莲看着如今姜余,她突然有种羞愧的感觉。
自己当年费劲心力嫁入陈家,爹娘把姜余推过去冲喜,谁知道如今再见面他们两个人的境遇已经完全不同。
姜瑞莲张张口,最后来了一句,“我听说禾姐儿跟着你去府城做生意了,她还好吗?”
姜余点了点头,“禾姐儿如今帮我管铺子,她很能干。”
姜瑞莲点了点头,突然笑了出来,“挺好的。”
两个就如同熟悉的陌生人一般,相互寒暄了几句,便各自离开了。
在姜余走后,姜瑞莲站在铺子门口失神的看着姜余的背影,心里莫名有些空落落的。
就在这时候,陈寡妇从里面朝她走过来。
陈寡妇只见过姜余一两次,加上姜余这两年变化很大,陈寡妇压根没认出来姜余。刚刚铺子人多,陈寡妇只是远远瞧见姜瑞莲站在门口和人交谈什么。
陈寡妇皱眉看向姜瑞莲,“你在这里干什么,我选了几个肥皂,你还不去结账。”
听着婆母的声音,姜瑞莲脸上的表情变了变了,她突然觉得自己之前的纠结和退让都很无趣。
姜瑞莲深吸一口气,“娘,我绝对不可能同意一个风尘女子进家门。”
陈寡妇突然睁大眼睛,她左右看了看,发现没有人注意这边,然后压低声音,“你疯了!竟然在这种时候提这种事,不怕被人看笑话吗?”
姜瑞莲声音不急不缓,“这些日子,外人看咱家笑话看的还不够多吗?”
陈寡妇顿时卡壳,她拉着姜瑞莲就往外面走,两个人走到墙根底下。
陈寡妇恶狠狠的道:“你发什么疯!”
姜瑞莲直接道:“我弟弟是童生,我堂弟的夫君是秀才,我们一家是体体面面的人家,如今相公要娶一个风尘女子进家门,这不是平白无故把我们家往地上踩吗?我宁愿他去人牙子那边买个妾进门,也不能娶一个风尘女子进来。”
陈寡妇看着突然硬气起来姜瑞莲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而且岳家这两年也的确是接济了她们家,上年过年的时候姜瑞莲还从娘家拿了两吊钱,家里这才勉强过了个好年。
姜瑞莲直接道:“相公要纳妾,那妾室也得是清清白白的出身,要是从那地方出来的女子。说实话,我嫌脏。”
姜瑞莲已经打定主意了,若是婆母和相公不答应,自己就直接和离,反正这日子她早就已经过够了。
陈寡妇看着她,突然冷笑一声。
“你想用这事来拿捏我,我告诉你,你是我们陈家的媳妇,我还没死呢,陈家如今轮不到你说话。”
姜瑞莲心一下凉了半截,她没忍住开口道:“上年过年,还是我从我娘家拿了两吊钱回来,咱们家才勉强过了个安慰年。家里没银子,可相公他却有钱赎风尘女子,相公的钱到底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娘知道吗?”
陈寡妇冷笑着看向姜瑞莲,“我儿子有钱赎人,那是我儿子有本事,关你什么事!”
姜瑞莲听完婆母的回答后先是顿了顿,突然道:“我要和离。”
说完姜瑞莲头也不回离开,留下陈寡妇站在原地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她的背影。
时间永远过得很快,冬去春来,转眼就到了夏天,夏天过得同样很快,一转眼就到了秋天。
也就是这年秋天,顾文承就要考举人了。
乡试是正式的科举考试,考试内容较为广泛,包括文学、历史、伦理道德、经史子集等。因为乡试在八月份,因此也被称为秋闱,凡事考过的学子统称为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乡试在各省省城举行,凡本省的生员、监生、荫生、官生经科考、岁科、录遗合格者,均可应试。
也就是说,整个宁化府所有准备下场参加科举的书生,都会在这个时候赶到府城来参加乡试。
从六月份开始,府城就渐渐来了不少读书人,姜余开在码头那边的卤肉铺子因为周围驿站、酒馆、客栈比较多,所以客人就多,卤肉铺子沾了人多的便宜,这段时间的生意十分火爆。
越在这个时候,姜余就越要上心,他亲自去卤肉铺子监督,就怕万一出什么意外。
八月份的天气依旧有些热,姜余被这段时间府城的气氛影响的莫名有些焦躁。
还有三天顾文承就要去考试了,晚上姜余躺在架子床上,焦躁的睡不着。
顾文承倒是一如既往的情绪稳定,他见身旁的姜余翻来翻去,声音温和的问道:“怎么了?是睡不着吗?”
姜余一下子坐起来,看着顾文承想说什么,最后他低下头,“没什么,我只是有些睡不着。”
外面的雷声响起,紧接着大雨倾盆而下,一丝丝凉意透过窗纱吹进室内。
顾文承轻笑一声,把姜余揽到自己怀里。
“我知道小余在关心我。”
姜余把头埋在对方怀里,声音有些闷闷的道:“这个时候明明最紧张的人是文承哥才对。我好没用,还得让文承哥安慰我。”
顾文承轻轻的拍着他的背,“你因为担心我才会紧张,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觉得你没用呢?要是我的小余是个没用的人,这世界上恐怕就没有得用的人了。”
姜余直接被他逗笑了,“那有你这么夸我的?”
顾文承拍着他背的动作,渐渐改成了抚摸。
“我只是实话实在。”
姜余察觉到顾文承手里的动作不对劲,他渐渐红了耳朵。
不管是的多少次,他永远都改不了这个脸红的习惯。
“你得好好养身体,过几天就要下场考试,得养精蓄锐……”
顾文承在他耳垂上亲了一口,“没事,我身体好不好,小余你不知道吗?”
姜余把脑袋重新埋在顾文承怀里。
文承哥身体到底怎么样,他可是太懂了。
“还…还是得悠着些。”姜余忍不住又说了一句。
顾文承忍无可忍直接用动作让他闭嘴。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