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雕刻师傅的手艺十分了得,而且肥皂比一边木头或石料好雕,又比黄泥、草垛好塑形,所以两个师傅只是提前稍微试了试,便发现十分容易上手。
姜余道:“花鸟鱼虫,或者人物图都可以,越精致,越漂亮的越好。”
文渊在一边帮着打下手,其实是在偷师。
仅仅一个多时辰两位师傅便一人雕好了一个。
姜余在看见到其中一个师傅雕的成品以后,他整个人都被惊艳住了。
一个方形偏的肥皂被雕成镂空样式,黄色的肥皂外框上面雕着花纹,里面是几条游鱼伴着几朵莲花。
这雕花肥皂真是被雕的惟妙惟肖,让姜余一时间移不开目光。
黄色的是栀子花肥皂,精致的雕花肥皂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味道清雅又淡然,十分适合熏屋子。
一旁的师傅还在感叹,“只可惜这块肥皂上只有黄色,若是有其他颜色,雕出来肯定更漂亮。”
姜余在听见对方这句话后心思一动。
多种颜色!
顾文渊皱眉看着面前的雕花肥皂,“嗯…我总觉得少点什么东西。”
说着他突然看见一边的烛台,顾文渊把烛台上尚未烧完的蜡烛拿下来,把雕花肥皂放上去。
姜余猛然睁大眼睛,明明只是加了一个破旧的烛台,怎么反而感觉雕花肥皂更上档次了?
顾文渊笑着道:“这下看着舒坦了,这种雕花肥皂就是下面缺个坐台放着。”
姜余一下站起身,“文渊,走我们去趟瓷器店。”
顾文渊先是一愣,接着就笑起来,“好嘞。”
三天后,郭?跟着王小二走到了肥皂店铺子。
王小二解释道:“?二哥这就是我之前给你提过的姜兄弟。”
姜余看向郭?,“?二哥。”
几个人没有多废话,姜余直接拿出了肥皂和香皂。
姜余道:“肥皂数量多,香皂数量少,黄的是栀子花味的、粉的是山茶花味的,偏橘黄的是茉莉味的,梨花、蔷薇花、月季花味的都是无色肥皂。”
郭?拿起一块蔷薇味的肥皂闻了闻,惊讶的看着手里的东西还真有淡淡的蔷薇香,而且和蔷薇露的味道很像。
姜余看出了他的疑惑,“蔷薇香皂的味道和蔷薇露的味道是一样的,只是没有蔷薇露的味道浓,用蔷薇香皂来洗手味道会更明显。”
郭?这下是真的惊讶了,他来的时候还以为对方这里只有月季香皂,原来竟然有这么多味的。
而且他也知道蔷薇露那东西有多贵,一小瓶就得一两银子,普通人可买不起。
姜余道:“除去月季味的香皂是三钱银子一块,其他香皂都是五钱银子。”
郭?眼神一动,这东西要比他想象的便宜不少。
紧接着姜余又把之前和王小二说的那番分成说了出来。
果然,郭?听到后直接拒绝,“姜老板是小二的兄弟,那也就是我的兄弟。咱们兄弟一场,我怎么能占你那么大的便宜?”
姜余道:“?二哥这话就生分了。若是没有?二哥,我这肥皂铺子也接不到这么大笔生意。而且我入府城初来乍到,生意人脉都得慢慢摸索,实话和?二哥说,我有时候罪人了连对方是哪家的人都不清楚。
如今有幸结识了?二哥,我还想着以后?二哥给我多多介绍些人脉,让我多做几回这种大生意。这头一遭的银钱就当时小弟我的一片心意。”
郭?看向一边的王小二。
王小二笑着道:“?二哥就收下吧,论口才,咱们两个加起来都比不上做生意的小余。”
郭?看着姜余如此坚持的模样,笑着摇了摇头,也就不在推辞。
“行,那我就不在推辞了。”郭?握拳,“姜弟。”
姜余回礼,“郭兄。”
下午,郭?带着一个管事模样的人来了铺子,那管事出手大方,直接香皂肥皂都买了不少,直接花了七十多两银子。
姜余心里乐开了花,等那管事走了,郭?和王小二也要离开时他才想起来自己那雕花香皂。
“两位哥哥请慢。”姜余连忙叫住他们二人,“瞧我今天都忙晕了,我还有东西要送给二位大哥。”
郭?和王小二对视一眼,然后当他们看见雕花香皂时,两个人同时不淡定了。
姜余道:“这雕花肥皂模样精巧,是我们店里还没拿出来的新品。如今天气冷,这个时节鲜花和鲜果不常见,因此把它放在屋子里熏屋子极好。”
别说王小二,就连郭?都震惊了。
眼前的香皂被雕成白玉兰花的模样,花心是淡黄色,花瓣是粉色,看上去栩栩如生,凑近些还能闻到淡淡的香味。
这是姜余想出来的新办法,那就是白色的香皂在雕完以后,再给它的表面进行染色,果然染色一出来效果杠杠的的好。
王小二震惊的道:“这是用香皂雕的。”
姜余点头,“当然了,不过这种熏屋子的香皂和一般香皂不同,它的味道更浓一些。”
郭?在看见雕花香皂以后,一下就能想到这东西来做什么了,当然是送礼。
刚刚姜余有一点说的很对,这雕花香皂在这个时节用来熏屋子正好。
“姜弟,这雕花香皂你这边有多少,能不能卖给我。”
姜余摆摆手,“?二哥叫我小余就行。这东西本来就是要送给你们的,我手里如今就有四个。”
郭?想了想道:“实不相瞒,我想要这东西,不知小余能不能把这四个都给我。”
“可以啊。”姜余痛快的回答。
郭?失笑,“多谢小余。”
看着郭?和王小二离开的背影,姜余一手摸着下巴。
他总觉得自己变坏了,明明自己手里还有几个雕花香皂的,而且自己把雕花香皂给?二哥,其实是想让他把自己的雕花香皂推销出去。
结果现在?二哥倒欠了自己一个人情。z.ll
不过姜余又想到之前文承哥和他说过的话,君子之交淡如水,生意场上说话留三分。
也就是自己最近这个人情留的,他觉得最后?二哥看自己的眼神都亲切了不少。所以,不是他变“坏”了,而是他变聪明了。
姜余想了想觉得自己今天发挥的不错。
姜余心中一乐,突然觉得自己棒极了,不知为何此刻他突然很想见文承哥。
姜余心想要不然自己去书院接文承哥回家吧。
说去就去,姜余把铺子交给文渊和文华,捧着手炉就去书院接顾文承。?
第105章 土豆
初春的风依旧有些凉,姜余站在一棵树下等顾文承,他安静的站在那里,脑子里却在想着今天晚上要吃点什么。
东林书院每日下午申时结课,到时候书院的钟声会响,学子们起身拜别夫子。然后,家在府城的学子就能返家,住在书院学舍中的学子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出来逛一逛,一直到酉时书院会再次关上大门。
姜余听到钟声后,很快便看见书院大门从里面打开。
穿着统一学子服的顾文承走在人群里,他身高八尺,容貌俊秀,浑身的气质温和。
姜余一眼就看见了人群里的顾文承,而顾文承也恰好在这个时候看见了来接自己的小余。
同窗好友沈之淮和周平丰突然见顾文承无缘无故冲着一个地方笑,他们两个人随着顾文承的目光看过去,然后就看见了姜余。
顾文承道:“我今天不和你们一路回去了,我家小余来接我了。”
沈之淮和周平丰:……
顾文承叹一口气,好似非常为难似的,“我家小余向来粘我粘的紧,就连我来书院读书,还来接我回家。我得快点到我家小余那边去了,这里人多,小余向来胆小,万一被人冲撞到就不好了。”
沈之淮一脸震惊的看向自己这位睁眼说瞎话的同窗好友。
他现在还记得第一次同顾文承和姜余见面时,姜余那掷地有声的一句“见官就见官”,那句话直接惊的那个泼皮不敢吭声。
周平丰:……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然后他们两个人就看着顾文承脚步轻快的朝他家夫郎走过去。
姜余也看见了他们,远远的很有礼貌的冲他们笑了笑,然后就被顾文承带走了。
周平丰和沈之淮沉默的站在原地。
周平丰感叹道:“顾兄和他夫郎的关系依旧那么好啊。”
沈之淮道:“记得顾兄桌子上的镇纸吗?”
周平丰:“记得啊,兔子浮雕镇纸嘛,是个很别致的镇纸。”
沈之淮道:“哦,那是他夫郎送的。”
周平丰:……
沈之淮叹一口气,“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周平丰:……他用脚也能想到,肯定是顾兄炫耀时和表兄提的。
顾文承和姜余两个人并肩行走在大街上,从书院到家的这条街上人多,轿子、马车、牛车也很多,道路两边的酒馆、茶馆、驿站里全是人。
街边上还有很多叫卖的小贩,糖画,泥人,古玩,字画,配饰摆件应有尽有。
顾文承站在外侧下意识替姜余挡住外侧的人流。
姜余在他旁边说着今天铺子里发生的事,顾文承含笑的听着时不时再看一眼姜余。
突然,姜余听到了一个声调很奇怪的声音,他转头看过去,立马惊讶的睁大眼睛。
他竟然看见了两个身材高大,皮肤白的过分,眼睛是绿色,头发是红棕色的人。
姜余忍不住揉了揉眼睛,“我,我是眼花了吗?”
顾文承也看过去,然后笑出来,“那就外邦人,就是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的。他们那边的人,都长那个样子。”
顾文承是真没想到能在这边见到外国人,不过他又想了一下,发现其实这也挺正常的。
在自己前世的时候,从唐朝开始就有了外国的商人去长安做贸易,有甚者还在长安城做官。
到了明朝,更是有宦官代表朝廷和国外人做生意,他们来往贸易一下丝绸、茶叶、瓷器等。
再一想到在如今的大周自己还发现了甜菜,就证明大周和外面的那些国家是有贸易往来的。
原先顾文承其实还有些疑惑为什么大周朝会用白银做钱来结算,但在顾文承看见这些外国人以后就明白了,用白银完全结算是因为贸易的原因。
贸易导致大量白银流入周朝,周朝民间白银数目增多,所以慢慢的民间也就开始用白银充当交易的主要货币。
但白银携带困难,因此周朝就有了钱庄,出现了银票。
姜余还是第一次见外邦人,他好奇的朝那边望过去。
周围不少和姜余的表现很像,他们好奇的看着那两个明显外貌有异的外国人。
“去看看?”顾文承笑道。
姜余眼神好,看着那两个外国人的奇怪的头发和眼睛心里莫名感觉有点怪怪的。
“我们远远的看。”说这话的时候姜余依旧朝那边望,表情中带着几分好奇和小小的忐忑。
顾文承简直被姜余这小模样逗乐了。
两个人稍微走进些,然后姜余就听见那两个人外邦人叽里呱啦的说着自己听不懂的话。
顾文承微微一愣,因为听懂了一些,因为对方竟然说的是西班牙语。
姜余微微皱眉,眼神里带着疑惑,“他们两个人在说什么那?”
顾文承凑近了在姜余耳边道:“他们两个人在闹矛盾,大概是他们之前把钱给丢了,如今没钱了,一个人想骗人买东西,另一个人不赞同。”
姜余听到后立马瞪圆了眼睛。
就在顾文承以为姜余想要说那两个外邦人骗人买东西是不对的时候,姜余却一脸崇拜的看着顾文承。
“文承哥,你好厉害,竟然能听懂外邦人说话。”
顾文承微微一愣,嘴角慢慢勾起一个弧度。
姜余是真的觉得顾文承很厉害,顾文承长的好,学识好,脑子好,如今就连外邦话都能听得懂,简直,简直太厉害了!
顾文承轻咳一声,“还行吧,也没那么厉害。”
姜余摇头,认真的道:“在我看来文承哥很厉害,外邦话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学会的,所以在我心里文承哥最厉害。”
顾文承简直要爱死小余这个大宝贝了,如今要不是在大街上,他早就亲上去了。
顾文承努力压下笑意,“还行吧。”
就在他们两个人说话的时候,那边的两个外邦人已经开始说着一口流利的官话开始卖东西。
对方拿出来了一些皮子和香料,让姜余意外的是,对方手里竟然还有香露。
姜余看着对方手里拿着一瓶红色的香露,说是玫瑰露,是他们从自己的家乡带过来的,他们还说玫瑰露可以治疗很多病,他们那边的国王生病了以后都会喝玫瑰露……
姜余越听越皱眉,他在听顾文承说这两个外邦人准备骗人以后,就对他们提了防备,如今越听他们说的这些话,就越觉得他们可疑。
而且,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根治百病的药呢?
若是有这种根治百病的药,也肯定被那些达官显贵牢牢把控着,怎么可能会让他们两个外邦人随随便便拿到大街上卖。
就在姜余想对顾文承说离开的时候,突然他听见文承哥咦了一声。
接下来,姜余就看见顾文承用外邦话不知和那两个人说了什么,然后花了三钱银子买了半小框像是土块一样的东西。
路上姜余拿着书箱,顾文承提着半框土块。
顾文承解释道:“这是土豆,是一种食物,跟甜菜一样都不是咱们本土作物。”
姜余点了点头,但是看着那像是土块一样的东西还是觉得有些奇怪。
“这东西能吃?”
顾文承道:“土豆其实是一种植物的根茎,和甜菜一样从土里挖出来的。关键是土豆和甜菜不同,甜菜喜水,但是土豆却和棉花一样都是抗旱作物,即便是在一些不好的田里,也能亩产……”
顾文承想了想说了一个十分保守的数字,“亩产一百五十斤到二百斤是没有问题的。”
姜余惊讶的道,“那岂不是把土豆种进旱田里,能和种在良田的小麦一个收成!”
顾文承点头,“没错。不过土豆不如粮食存的时间久,比如咱们这半框的土豆,里面就有些蔫的,还有生芽的,土豆生芽的部位有毒,不可以吃。”
姜余看着那半框小土豆,一时间有些沉默。
他想,储存不了多久也没事,对于穷苦人家来说,只要是能填饱肚子的就是好东西。
若是以前在大伯家的时候有土豆,恐怕他也就不会那么饿了吧。
晚上回家,顾文承就给姜余露了一手土豆的花样吃法,就连一旁做法的马婶子和江朱都惊到了。
姜余看着顾文承把土豆削皮,露出里面黄色的内里。
在姜余惊讶的目光里,顾文承把土豆切成薄片,在锅里微微煮一下,然后迅速放入凉水里。
紧接着他又开始调了一个酱汁,把辣椒面放入一个空碗里用热油炸香,在往碗里加入大蒜沫,熟芝麻,芝麻油,孜然,醋,酱油,盐,再搅拌均匀后直接拌进早就准备好的土豆片里。
看着盘子里那颜色漂亮的凉拌土豆片,姜余不争气的咽了一口口水。
顾文承把菜推到姜余面前,“尝尝。”
姜余忍不住尝了一口,“好吃!”
这是姜余说不上来的味道,真的很好吃,酸辣脆爽,十分开胃。
于是今天晚上,一家人吃到了各种土豆的做法。
凉拌麻辣土豆片,蒸土豆,清炒土豆条,酸辣土豆丝,烤土豆,土豆炖肉块,孜然口味的炸土豆片。
饭桌前,顾文渊、顾文华、周航和禾姐儿四个人看着一桌他们不认识的菜面面相觑。
顾文华和顾文渊两个人刚从肥皂铺子回来,禾姐儿和周航则是刚从卤肉铺子回来。
姜余笑着道:“今天是一桌子新菜,大家都尝一尝。我先告诉你们,今天这一桌所有的菜,都是用一种食物做出来的。”
顾文承看着姜余说话时那骄傲是小模样,忍不住笑了一下。
姜余今天心情好,他很大方的没有追究顾文承笑什么,只是目光灼灼的看着饭桌子上的其他人。
顾文渊率先去夹了让他觉得颜色最好看的凉拌土豆片。
一片土豆入口,顾文渊惊讶的睁大眼睛。
“这是什么味道?好吃,还是脆的!”
顾文华夹了一块蒸土豆,尝了一口,“是软的吧,这口感有些像是在吃山药,但是又和山药的口感不一样。”
禾姐儿则夹了一筷子酸辣土豆丝,道:“是脆的吧。”
周航此时在吃土豆块炖肉,下意识来了一句,“是软的啊。”
几个人同时停下,面面相觑然后开始分别尝试其他的菜。
顾文渊吃了一圈,惊讶的睁大眼睛,看向姜余,“小余哥,这到底是什么菜啊,怎么又脆又软的,而且滋味各不相同的。”
姜余把白天顾文承买了一箱土豆的事情说了出来,把几个人听的一愣一愣的。
禾姐儿有些可惜的道:“要是土豆能多一些,凉拌土豆片就能放在店里卖了。”
周航认同的点头,他觉得凉拌土豆片很好吃,若是能卖,肯定不少人会喜欢。
晚上,姜余躺在架子床上,就在顾文承快要睡着的时候,他突然来了一句。
“文承哥,我决定了,我要在府城买庄子!”
顾文承被姜余这突如其来的响亮声音一下震精神了。
姜余神采奕奕的道:“我之前不是说要找个院子当专门做肥皂的地方吗?如今有了土豆,我就想着还不如直接买个庄子。而且庄子清净,在那边做肥皂也不显眼,庄子上的地,还可以用来种土豆或者种些别的,这简直是一举多得。”
姜余如今有钱了,花钱的速度也开始逐渐变快。
他好像慢慢理解了为什么之前村里和县城那些乡绅老爷都有好多田,好多铺子了。
姜余还在说话,他开始畅想未来,顾文承看着他喋喋不休的小嘴,直接翻身压了过去。
不睡是吧,那就一起做做运动吧。
姜余沉默…
姜余接受…
姜余喜欢…
姜余在看见顾文承在其过程里脸色忍不住泛红的时候,就更喜欢了。
顾文承觉得今天小余尤其大胆,甚至后面还主动在上面。
顾文承:!!!
别说,滋味还真不赖。
姜余大胆的后果就是,第二天一大早没能顺利去成铺子。?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姜余的肥皂铺子彻底打入了宁化府大户人家市场。
姜余顺便抽时间在府城周边买了一个不大的庄子,庄子后面带着二十亩田,还有一个池塘,池塘正好可以用来养鱼。
江良在上一任府里的时候就帮着主人家打理庄子,于是姜余直接让他管理铺子的同时,在管着顾文承平时出门的事情。
他还买了辆马车,平日里就让江良接送顾文承上下书院,有事自己出门坐一下马车也方便。
然后他就又雇佣了几个长工,让长工在庄子的其中一个小院子里熬猪油,熬好的猪油盛出来,由顾文华和姜余两个配成肥皂,这可是他们的秘方。
配成的肥皂膏子就拿出去让人放在模具里,等膏子成了固体,在让人把固体肥皂周围磨平或者雕花,于是变成了成品的肥皂和香皂。
至于熬猪油剩下的猪油渣,则是直接运到卤肉铺子里去卖,便宜又好吃的猪油渣,上面在撒一层孜然粉和辣椒粉,俨然成为了卤肉铺子又一道十分受欢迎的小吃。
其实这段时间,让姜余最惊讶的就是禾姐儿。
在卤肉铺子的活周航和引泉接手以后,姜余就把禾姐儿也调到了肥皂铺子。
来肥皂铺子这边买东西的很多都是女子,那些女子一旦挑起来那可是半天走不动道。
禾姐儿来了以后每次有女客问她,她都能回答道头头是道。
姜余看着禾姐儿感叹道:“把你调过来真是一个好主意。”
禾姐儿朝他笑笑:“咱们两个可是亲的堂兄妹,小余哥你做生意厉害,我这个妹妹也不能给你丢人啊。”
姜余笑着点头,开始和禾姐儿说正事。
“前些日子府城李氏布行的管事来了铺子一趟,说李家夫人有想买肥皂的意思。但是又不知什么样的肥皂好,便想让咱们带去香皂李府,让李夫人现场挑一挑。”
禾姐儿脸上的的表情渐渐正色。
姜余继续道:“明天李的家管事会来,到时候咱们拿着肥皂一块去李家,只是李家的内宅我进不去。所以到时候只能你一个人跟着李家内宅的管事妈妈去内宅见李家主母。”
禾姐儿听姜余说完后果然心里生出几分紧张。
姜余安抚道:“不用紧张,李家也是商户,除了生意比咱们做的大一些,比咱们在府城有根基一些,其实本质上和咱们是一样的。而且我也已经打听过了,那李家主母同样也是商户出身,你到时候只要像在店里向那些女客们推荐香皂一样,把香皂推荐给李家主母就行了。”
禾姐儿一只手握紧衣裙,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小余哥你放心吧。”
姜余忍不住又多说了一句,“若是那李家主母为难你,你也不用过多忍让,咱们是上门做生意的,又不是她们家的长工,大不了不做这单生意便是。而且如今咱们铺子不缺销路,像东林书院、法缘寺,还有府衙都用咱们的肥皂。还有知府大人也称赞过咱们铺子里的香皂,所以即便是李家这单生意做不成,也没什么。”
至于知府大人为什么会用香皂,当然是知府大人和东林书院的山长熟悉,见山长那边有香皂,便用了一次,结果用过以后发现挺不错的,就随口问了问这是什么?
山长身边的小童和顾文承关系不错,随即就把这件事告诉了顾文承。然后姜余铺子里的香皂就那么顺顺利利的走到知府大人身边。
听到姜余这一番话,禾姐儿直接笑出来。不过,在姜余说完后禾姐儿还真是放松了不少。
第二天,李家布行的人架着马车就带着姜余和禾姐儿去李家。
禾姐儿跟着姜余上了马车,她怀里抱着一个盒子,盒子里装着肥皂和香皂。
姜余也搬着个盒子,里面是雕花香皂。
如今初春很多花还没有开,常见的只有杏花,桃花,梨花和迎春花这些花开了。
可是桃花、杏花、迎春花没什么味道,而梨花雪白,很多人家不喜欢往屋里插白色的花,所以姜余手里用来熏屋子的雕花香皂依旧很有市场。
禾姐儿看着姜余和李家管事交谈,她此刻发现姜余和平时的样子很不一样。
甚至禾姐儿一瞬间觉得小余哥给她的感觉很像顾文承。
马车很快就到地方了,禾姐儿同姜余一块下马车,门口处有两个小厮接应。
他们事先带过来的盒子也被那两个小厮接过手拿着。
禾姐儿跟在姜余身后一同从角门走进去,这是一个夹道,往前走两步就是垂花门。
姜余了然,这垂花门里就是内院了。
很快从垂花门那里走出来一个大约三十多岁的妇人和一个小丫头。
姜余见那妇人虽然穿着富贵但是却不像夫人。
果然,那妇人看见管事以后就笑着道:“你们可算是来了,夫人可等了有一会儿了。这位就是姜掌管吧,早就听说过姜掌管了,如今一见果然不凡。”
姜余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旁边的管事连忙道:“这位是我家大夫人身边的陪房赵嫂子。”
姜余见礼,“赵嫂子好。”
说着姜余向赵嫂子介绍禾姐儿,“这是我妹子姜禾。她识字也会算账,肥皂香皂她都熟的很,让禾姐儿跟着赵嫂子进去就行了。”
赵嫂子惊讶了,她没想到姜老板这个商户人家还让家里的女儿跟着读书。
她定睛去看禾姐儿,发现这小姑娘年岁不过十五六岁,模样整齐,很是不错。
“姜姑娘随我来吧。”
姜余朝禾姐儿点了点头,禾姐儿笑了一下跟着赵嫂子进去。
赵嫂子和身边的小丫头捧着盒子,带着禾姐儿穿过抄手游廊。
赵嫂子笑着搭话:“姑娘还读过书呢?”
禾姐儿回答,“只是略识几个字罢了。哥哥说,女孩子读书长见识,家中又是做生意的,需要我会看账本会算账,这才让我跟着兄弟们一块读书。”
禾姐儿没说假话,姜余的确是对禾姐儿说让她读书是为了让她长些见识的话。
她跟着顾文华和顾文渊一块识字的,如今识字的人里面又多了一个周航。顾文华和顾文渊是文承哥的堂弟,自己是小余哥的堂妹,四舍五入自己和顾文华、顾文渊也是沾亲带故的兄弟姊妹。
所以她说自己和家里的兄弟们一切读书的话没毛病。
但禾姐儿这番话听在赵嫂子耳朵里,直让赵嫂子作舌,她没想到眼前这个小姑娘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要知道她家的姑娘们最多也只是学学绣花女红什么的。
同时赵嫂子也不敢轻视禾姐儿了,她心里想,怪不得她听夫人说,这个肥皂铺子横空出世,直接攀上了东林书院和府衙,就连法缘寺的僧人都开始用肥皂,原来这肥皂铺子还真是背后有乾坤啊。
一边的小丫头好奇的问,“那你光学读书学算账了,你不学女红吗?”
禾姐儿回道:“我也学过女红,只不过我没什么天分,后面我哥哥看我识字快一些,就让我专心识字了。”
这个禾姐儿说的也是实话,之前她在县城的时候,芸娘女红好,她还跟着芸娘学过一段时间的女红,只不过她缝东西的针脚,还没芸娘五岁的女儿红姐儿缝的好看。
后面她在铺子里帮工,开始学算账和记账以后,就不再学女红了。
可是禾姐儿这番话听在赵嫂子耳朵里完全,又变了一个样。
但是此时已经穿过抄手游廊,走进了一个四方的院子里。
赵嫂子连忙道:“今日我家夫人和两位小姐都在,我就夫人一向待人和善,姜小姐不用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