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什么,后半段话没能说出来,牛以庸左脚绊右脚,一个平地摔,把自己摔晕了过去。
沈之屿:“……”
魏喜这才上前揪着他的衣领往外托,醉鬼最难收拾,浑身上下都是软的,像一坨烂泥,四肢一摆脖子一缩,自己不发任何力。
好在去客房的路上算得上一路平顺,没有过多的台阶。
等烂泥牛烂去床上,魏喜也快被这群酒疯子臭吐了,刚打算去开窗透透气,还没走出一步,烂泥又嗖地坐起来,活像话本里的尸体起尸,吓得魏喜差点抄起一旁的家伙搞谋杀了。
牛以庸:“……因为他也要成全你。”
魏喜:“啥?”
“他要成全你,你也成全他,你们要……都要成全彼此啊!给那些不相信的人瞧瞧!”
然后再一次晕倒。
中原的月亮冷冷清清的,像位高不可攀的仙人。
没人敢真给沈之屿灌酒,整个席间到了现在,也就他一人还完全清醒着。
其他人拖走的拖走,趴下的趴下,还有跑去一旁和树影跳舞的。
简直一个千姿百态不能概括。
上次这样吃饭时,阁臣们压根放不开,还得沈之屿离开才敢开始交谈。
如今已今非昔比。
沈之屿笑着摇了摇头,起身回到自己的房间,没再去劳烦魏喜,独自匆匆洗漱后换上寝衣,散开发,躺去床铺内侧。
而今夜竟将去年那个身处北境的梦给续上了。(注)
梦里,他在元彻的臂弯中醒来,依照约定和元彻回了家有老狼王的那个家。
家庭和睦,父母健在,没有战事,没有纠纷,没有疾病。
他俩好像就是这天地间万千普通人之一。
老狼王真和元彻一模一样,除了头发花白点,父子俩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没有半分改变,母亲则是位非常热情好客的人,一进门就拉着沈之屿说东说西,还亲自下厨做了一大桌菜,吃饭时,温和地问道:“这么样,这边的口味还习惯吗?会不会太咸?”
沈之屿笑答:“习惯,不会。”
“气候呢?这边天冷,给你做了几套御寒的衣服备着,方才有看吗?样式喜欢吗?”
“喜欢,多谢伯母。”
“哎呀,叫什么伯母呀。”元母在见着沈之屿的那一刻起,脸上笑容就没停过,“那以后就住这儿了好吗?我们家大个儿还是第一次领人回来呢,小伙子长得太俊了!真是便宜了某些人!”
沈之屿哭笑不得。
“某些人”本在一旁不啃声,只负责往嘴里扒饭,听到这里,忽然一震,整个人都紧张起来。
沈之屿侧头对上他那小心翼翼又期待的视线。
“……好。”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自然是好的。
只可惜。
沈之屿在梦里流连忘返,饮鸠止渴,他们在老狼王夫妇的祝福下着喜服,成了亲,过了一年又一年,并肩度过日升日落,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直至这幻想的一生结束,在现实中睁开眼。
牛以庸一个激灵,猛地翻身坐起,回想起自己昨夜那一番话,羞得简直想要原地找根白绫上吊自尽。
他推开客房屋门时,其他阁臣已经醒了大半,稀稀疏疏地站在院子里,除此之外,还有魏喜孤零零地蹲在相府大门口,像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双手抱膝,肉嘟嘟的脸埋去双臂中。
牛以庸:“?”
这是怎么了?
“丞相大人走了,今日一早,趁着大伙都还在睡觉。”江岭揉着酸痛得胳膊走来,总觉得自己昨天和谁打了一架,解释道,“小魏喜第一个发现刚哭完一场,说要从今天开始一直守在这,等到丞相大人回来为止。”
作者有话说:
注:续上的梦前半在95章。
补上丞相大人作为普通人被拐走(bushi)的梦=w=
豆大的雨点打在飞檐上, 噼里啪啦的,伴随着大风。
于渺穿着一身利落的束袖黑衣,匍伏在屋顶, 她顾不得湿漉漉的身体和被吹起的发,目不转睛地看着一个打着油纸伞的白色身影从官道穿过, 向着天牢方向走去。
赶在对方抵达之前, 于渺绕了捷径, 落到地上, 冲狱卒亮出自己的“鬼”字腰牌:“此处从现在起由鬼兵接管,你们都回去吧。”
鬼兵的权利极高,狱卒不疑有他, 拱手告退。
确认周遭没有旁人后,于渺又等了片刻, 白色身影出现时, 她右手抵胸:“大人,一切安排妥当, 后面属下会暗中护卫。”
来人点了点头。
“嗯,你也小心。”
天牢内里仿佛比外面还要潮湿,大多数牢房都比较空,百步之内不见一个人影。
李亥披散着发, 颓坐在一旁,他数不清这是自己被关的多少日了, 他想死,但又不敢,每每拿起刀时, 看着那尖锐锋利的刀尖, 都会吓得大叫起来, 然后一把扔掉。
他觉得自己疯了,但又没疯透。
因为他的记得恨。
齐王李灼,蛮夷皇帝,还有沈之屿……
那日,这三个人看自己的眼神犹如在看一个垃圾,仿佛在说,这场局中自己连挤身争夺的权利都没有。
凭什么没有!?
明明他才是唯一活下来的皇族遗孤!他们知道自己当初为了活命有多艰难吗,花光了一切积蓄买通内侍,让内侍在先帝带着一家老小自尽时,把自己藏进臭水沟里,整整三天三夜,没吃没喝的同时还要呼吸着那泔臭!
那么多兄弟,只有他活下来了!
想到这里,李亥哈哈一笑,翻身从枯草中扒出三个巫蛊小人,赫然齐王元彻还有沈之屿的模样。
李亥狰狞地掐住小人的脖子,想象成是他们本人在自己手中,不住念叨:“给本宫去死!你们都要不得好死!!全都不得好死!!!”
一个脚步声突然停在了牢门外。
李亥一惊,立马背对着外面,拽紧手中的东西。
狱卒已经习惯了他的喜怒无常,嫌他晦气,一般扔下馒头和水后就会离开,不会多待片刻。
可今天怎么没动静?
李亥将巫蛊小人藏回枯草堆,缓缓转过身,下一刻,整个人吓得瘫坐在地上,往后缩的同时抱头大叫起来。
“啊啊啊!你别过来!”
那是厉鬼吗?厉鬼要来索他的命了吗?
而看着看着,李亥察觉出不对劲,这鬼还在呼吸,这竟是……沈之屿?
沈之屿很狼狈,甚至比他这牢犯还要狼狈,被雨水打湿的衣摆贴在身上,冷得浑身微颤,消瘦的身体根本撑不起那一身白袍,束在腰间的腰封哪怕扣到了里侧,都还是大,虚虚地兜在那里,唇色近乎发白难怪刚刚看走眼了。
怎么变成这幅模样了?
知道是人后,李亥又重新大笑:“沈之屿,你是要死了吗?你巴结的蛮夷人呢,没有把你好吃好喝地供着?”
他喜欢看见沈之屿这幅模样,又丑又病,他能在这幅模样面前找到自尊。
隐在暗处护卫的于渺“嘁”了一声。
雨下得更大了,即使身在天牢中也能听见。
沈之屿没回答,他立在这里,被蹿进来的风一吹,掩袖低咳。
李亥站了起来,朝他一步一步地走来,每走一步,就说一句,声音也越来越大:“看看你现在这模样,你到底在想什么,非要去和蛮夷人来往,也不怕沾上蛮人的臭,死后都没法投胎,现在后悔了想来找本宫,也不先想想自己还有没有这个资格?”
“沈之屿!”最后,李亥一把抓住铁牢门,牢门被他晃得嗦嗦作响,“没用的,就算你现在跪在本宫面前求得原谅,也弥补不了你的背叛!你活该!在冲外人摇尾巴的那一刻起你注定要下十八层地狱!”
“……”
得意的吼声在原地缭绕几圈后,便消失了,没有任何回应。
天牢内一如既往的安静。
李亥眉头下压。
“沈之屿,你哑了吗?”
沈之屿离牢门站得近,李亥一把就抓住了他的胳膊,和看上去一样瘦,一只手就可以完全抓过,然后拖至自己面前来:“你说话啊!你今天到底是要来做什么!?”
于渺被他突如其来的动作吓了一跳,手已经摁在了腰间的弯刀刀柄上,做出出击前的准备动作只要李亥再有动作,那双手绝对会鲜血横流,脱离身体。
而这时,沈之屿也终于轻声笑了笑。
笑容在他脸上荡开时,那死气也在被慢慢驱散,朱砂痣鲜红夺目,他凑去李亥耳边,说了句话。
下一刻,李亥瞳如针缩,不再有方才的跋扈,烫似的放开手:“你,你说什么?”
沈之屿从衣袖里取出一瓶药,放在李亥手中。
李亥自小没读过什么书,但对医理一直有些见解,他的生母是太医院的小宫女,这药中所含的药材对他而言不是什么杂难之物,作用更是一眼就能看出来是沈之屿当下续命的东西,三天之内不服用,神仙来了都救不会他这条总爱在阎王殿前晃悠的命。
“如何?”沈之屿道,“考虑考虑?”
这句话像是从深渊里探出头、专吸人魂魄的妖精,在李亥耳边迂回,在即将一只脚踏入陷阱之前,李亥猛地回过神:“休想骗人!本宫怎知这是不是你又一帮蛮夷人的计谋!”
李亥一把扔开药瓶:“东西是你给的,你肯定要多少有多少,怎可作为威胁?”
沈之屿:“……”
李亥自以为识破了阴谋,会在对方脸上看见失败者的挫败,却不想沈之屿只回道:“那你要放弃这个机会吗?”
李亥再一次骤然愣住。
这世上一切的阴谋诡计,背后都充斥着两个字。
欲\望。
你要放弃这个机会吗?如果你放弃,那就会一辈子烂在这里,指不定哪天就死了,但你若抓住机会,就算失败,又会比现在差到哪儿去呢?
赌吗?赌那万分之一的可能成功,搏一个天差地别、为自己争取的人生。
权利啊,人人都对他爱不释手。
李亥的肩膀垂了下来,他盯着沈之屿,这位天下都为之趋之若鹜的丞相大人。
“轰隆!”
外面打雷了。
开锁的声音响起,于渺转身离开,前去清理路上的障碍。
冬日很少会出现雷雨天气,但这场雨直到黄昏时分才收尾,仿佛是老天爷在做主帮忙掩盖什么。
当日半晚,一道消息骤然袭遍皇城上下:天牢里有人越狱了,据说此人还来头还不小。
第二天上朝,小太子火冒三丈,当场发落了看守的狱卒,革职一切相关官员,并增派兵力巡视皇城,务必要将逃犯全数捉拿归案,连内阁的人都没能幸免,连带着被斥责了一顿办事不力,扣除三个月的俸禄。
朝堂上鸦雀无声,知情的不知情的,都各自怀着自己的心思。
小太子骂起人来丝毫不逊色,稚嫩的声音下是清晰的思路和不可质疑的威严,像是上辈子也经常干这事儿一般,相比被从头骂到脚的其他人,世家朝臣像是被忽略掉了,除了陪着一起跪一跪,没怎么被殃及。
下朝时,朝臣和阁臣又不小心遇上了。
不同于以往见面必掐,这一次,朝臣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见阁臣们随意拱手之后匆忙离去,那脚底恨不得能翻出火花来。
……咋的,后院起火了吗?
腹诽归腹诽,今日太子和内阁的表现实在太过异常了,朝臣们不得不多个心眼。
他们假意在离开四九门之后散开,却又在拐进巷子后纷纷掉头,从小路汇聚到一起。
为首者姓董名参,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渐渐地在这一场谋划中起了带头的作用,等屋门一关,面沉似水地问:“今日之事,诸位怎么看?”
天牢中的囚犯虽身负重罪,但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位人物,值得储君兴师动众?内阁那群酸腐甚至连架都不吵了,为捉拿一事忙里忙外。
当今中原太平,有点能耐的都给陛下一手料理干净了,死的死,流放的流放,没有大奸恶之徒,除了那一位。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都大致有数,但在这个节骨眼上,都不太想作为第一个道出的人。
董参特别烦他们这样的态度,要联合就好好联合,藏着掖着有什么意思?
他不耐烦道:“诸位都是百年世家,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想必都不是靠混的,对我们当下所做之事必然也有数,事成则可继续维持家族荣耀,这大半年来我们做了如此多的准备,也做了一些牺牲,难道到了这一步,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吗?”
“董大人误会了。”其中一人连忙出来打和场,“此人身份太过敏感,一旦拉拢,我们可就落实了罪名,无丝毫回旋余地了。”
“毫无余地?此言差矣,难道在道出的那一天就会有吗?”另一人看不下去了,出来和董参站在一起,“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下定了决心就该一鼓作气,关键时刻摇摆不定才是最要人命的你们不想说,那就我来说,天牢逃出的那位多半是前朝丞相,而他手中则有前朝的遗孤,若我们能借助他们,那就不是乱臣贼子,而是匡扶。”
众人心中算盘被揭露。
前朝皇族好吗?
扪心自问,自然是不好的,李氏子孙有一个特点,太过极端,要么碌碌无为还妄想一步登天,要么为达目的不折手段,无论是哪一种,都不适合当皇帝。
前者镇压不了乱党和叛贼,后者会让百姓的生活陷入水火。
但这满屋子里的人不是“百姓”。
他们为官为爵,新帝改制,断他们子孙的后路,一脚把他们从云端踹入凡尘,触及了根本,只有前朝的旧制才能让他们存活下去。
稍后,董参道:“昔日杨王于陆\\四大家如日中天,甚至以疫病使整个京城陷入危难,他们会败,是因为他们太自大了,企图和新帝靠兵力硬碰硬,我们这次不一样,有时候软刀子比硬刀子更磨人,若敢堂而皇之治罪与我们那便是做贼心虚,要不了多久便是除夕,陛下暂时回不了京,皇城中就只有那个不伦不类的娃娃在……天时地利人和。”
若错过了,可就没第二个外敌可以绊住皇帝,更没有第二个沈之屿和李亥出现了。
一阵沉默后。
“那,那我们该如何将这两人拉拢?”
此话一出,象征着这群朝臣上已经完成了内部纠葛,统一战线了。
“这不难。”董参低低地笑了一声,“那位可是咱们前朝的丞相大人,你真当他隐匿如此之久什么也不知道吗,要我说,这位多半也是看准了现在这个时机才出现的,就等着新帝将山河收复之后一口吞下,送给他手中的小皇子,玩一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戏码不急,他更有手段,左右不过这段时间,他想让我们去找的时候我们自然能得到线索。”
一切的“巧合”都在人为之下慢慢汇聚。
阿言看着越来越频繁聚集的朝臣,心中的不安逐步攀高。
非齐王召集,她们这些暗\\网是不能擅自前往的,得在各个世家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但在一番内心的挣扎之下,阿言还是来了。
“王爷。”
齐王听见了,但没回头,今日他心情似乎不错,摆弄着一盆不知从哪儿买的花,也没问阿言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王爷。”阿言又走进了一步,“我们真的要继续吗?”
齐王给花浇完了水,放下水壶:“去把剪刀拿来。”
阿言只好将后话咽回肚子里。
暗\\网之所以是暗\\网,就是讲究的“暗”字,不是明面上的争斗,而是藏起来,潜伏着慢慢侵蚀,等着十年或者二十年后,如今这个新朝自然也会和前朝一样,从内部腐烂瓦解。
齐王不是急躁之人,他很会卧薪尝胆,不然没法在活到如今。
可这一次,他为什么选择让与暗\\网牵连的世家浮到水面上?
是有什么底气或后招吗?
阿言看着齐王认认真真修剪好枝丫,然后将成品展露给自己:“好看吗?”
“什么?”阿言差点没反应过来,顿了顿才知道指的是花,恭敬答道,“王爷亲手裁剪,自然是好看的。”
“尽会奉承。”齐王笑了笑,把剪刀放去阿言手中,“本王小时候把心思全放在功课上了,忽略了很多人,更没学过其他的,这还是第一次修剪这些东西你来吧,弄好看点,不要太俗了,他喜欢淡雅一点的。”
听到这个“他”字,阿言心里沉了沉。
齐王找了个椅子坐下:“你在想,为什么本王不徐徐图之,要走上阿屿给我们设下的陷阱吗?”
阿言手一顿,差点把花朵剪掉了。
“他一旦意识到了你们的存在,你们就没有用了,绝不会在一个坑洼里绊倒两次,这就是他所拥有的本事,继续维持下去,十年之后会被毁掉的不是朝堂,而是你们,毕竟光一个选官制度就能让那些世家四分五裂,更何况给他更多的时间?”齐王在说这些话时,仿佛被摧毁的压根不是自己的势力,饶有兴致地缓缓分析道,“不过不用怕,这场局,最关键的地方在阿屿自己身上。”
阿言似懂非懂:“他身上?”
“京城即将打的一场论道仗。”齐王说,“谁能舌战群儒诡辩到最后,谁就是赢家,蛮夷皇帝麾下的‘将领’是那群内阁大臣,那么世家呢?”
阿言想了想,下一刻,恶寒遍布全身。
世家的领头人会是沈之屿!
敌人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渗透进了内里,这样下去世家注定会输。
“所以啊,让你们下次来时把阿屿也带来,他那样的人儿可不能去那种场面,本王要亲自招待他,至于其他人任他们自己折腾去。”齐王看了一眼阿言修剪的花,“不错,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叫你们给阿屿买的点心买了吗?”
阿言点点头,抱拳道:“回王爷,备好了。”
“本王要的是‘那种’点心,”齐王手指轻敲扶手,“知道吗?”
“属下明白,备的就是‘那种’。”
深夜,一栋不起眼的客栈内咳嗽声响起。
“咳咳咳……”
屋檐上的于渺刚接过同伴递来的信,立马翻身从窗户口进来,见沈之屿跪倒在桌边,身旁还有一只被打翻的水杯,脸色比昨日还要难看,整个人随时像要散开,连忙先将他扶去坐下,然后重新倒了一杯水来:“大人,很难受吗?需要属下把卓大人叫来吗?”
沈之屿吃了药,攒了半天力气才缓了缓,摇头道:“不用,没留神绊着了而已。”
沈之屿病习惯了,他不是大夫,但在反反复复的病情折腾中已经知道那种情况下会不好,那种情况下会没什么大碍,不必兴师动众。
他给元彻保证过,不会再动不动就找死,没必要骗人。
“出去吧。”沈之屿拉过毯子盖在自己身上,“咳咳……别被发现了。”
这是实话,李亥还在隔壁房间,他们说话都得压着声音,于渺不太放心,但不得不遵命走回窗边,忽然,她想起刚刚收到的东西,这一打岔竟差点忘了,连忙从衣兜里取出来:“大人,前线又来信了,这封是陛下点名要给你的。”
话音刚落,已经躺下的丞相大人重新睁开眼,撑着坐了起来。
于渺心领神会,递出信后又将放在一旁的烛灯拿近,以便更好看清信的内容,然后迅速离开避嫌。
沈之屿撕开信封,里面厚厚的信纸足有一指厚嗯,是陛下的风格,话多。
内容事无巨细,在照例询问了自家大人近来的身体情况后,小至每天吃了什么,哪些菜好吃哪些难以下咽,遛弯儿时看见谁的肉干被狼崽子叼走了等等,
大到也会提一提战况和打算。
元彻说,自第一战之后,元拓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连个鬼影都见不着,之前不断的试点攻击也没了,他好几次带着鬼戎狼军越过了塔铁萨山脉,只有零零散散的几位虾兵蟹将来螳臂当车,按理来讲元拓应该是着急的,现在是冬天,吃食短缺,河道冰封,连捕鱼对他们而言都极为困难,如此消耗下去百害而无一益,也不知在布置什么坏心思,日日都只吊着胃口打不起来,简直闹心瘙痒。
沈之屿微微眯起眼,换了下一页。
【私物承载的情愫有限,久不见,甚思念,待归来之后,还望沈郎多做伴,以解相思之苦。】
这段话……沈之屿挑了挑眉,也不知陛下挠头了多久才写下。
果然,下一行就原形毕露,很直白。
【朕想你了,你也要记得想朕!】
丞相大人没忍住笑出了声。
待看完最后一个字,沈之屿将信纸折叠,靠近火光。
烛火骤然大涨,映亮了这间狭小的客栈卧室,以及丞相大人憔悴的脸庞。
要浮出水面了,他想。
陛下是被王帐里烧得噼啪作响的炭火热醒的,睁开眼时,满头都是汗。
昨夜寒流来袭,甚至还下了雪。
山脚处都下雪的话,也就意味着山顶已经皑皑一片了,比起之前会更加难以跨越,元彻翻了个身,把搭在肚皮上的被子踢开,迷迷糊糊间伸手去摸枕头底下的那枚玉佩。
这是陛下这几日来的习惯性动作,在没什么急事的情况下,得先把玉佩摸出来吧唧亲一口,再起身穿衣服。
耶律录掀帘而入时,被这热烘烘的暖气熏得一个后退,默默地用钳子夹了几块炭丢出去。
元彻扣好臂缚上的皮扣,问道:“如何?”
“拒绝了。”耶律录摇摇头,“没有半分犹豫。”
元彻冷笑一声。
几次三番下来后,元彻也曾派人给元拓放过声,说若投降,并主动卸下狼王的名头,解散麾下的狼军,便可不用交战,北境内普通部族百姓过冬的粮食也可以供应。
但元拓拒绝了。
元彻披上大氅,走了出去,外面的将士见了,准备放下手中之物上前行礼,元彻摆摆手,让他们不用管自己,忙自己该忙的去。
天空苍灰,地面枯褐,一眼望去都瞧不见寻常人烟,陛下眺望着那立在中原和北境之间高耸入云的塔铁萨山脉,头狼带着狼群从上面下来,裹了一身的白。
“师兄。”元彻转动着大拇指上的扳指,眼神犀利,“你觉得元拓急急忙忙地将朕骗来在此,现在却又按兵不动,究竟是在盘算什么?”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8-10 23:54:06~2022-08-12 23:41:1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肥火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鹅搬凳 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帝王离朝堂的时间越久, 不可估量的意外就越多。
他们已经在这里对峙数日了,谁也不肯退让,元拓仗着难以跨越的塔铁萨山脉当缩头乌龟, 元彻则依靠十道运送的物资多的是时间和他耗。
但,这样下去真的对吗?
他们是来决一胜负的, 无论是属于狼王家私人的争锋, 还是作为中原北境两大国界首领的碰撞。
论硬碰硬, 元彻和元拓不分上下, 但打仗不是打架你一爪我一拳这么简单,要赢一场大规模的仗,不止取决于谁的气力大, 谁的刀刃锋利。
排兵,布阵, 战备, 粮草,地势……这些都很重要, 缺一不可。
打蛇打三寸,擒贼先擒王。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从十道落实,大辰的将士们每天大鱼大肉不断, 炭火堆着烧,冬衣都是破了就换, 不用占用休息时间来缝缝补补,相比起山那边的对手,过得简直一个“滋润”不能形容, 军备的问题更是不用愁, 今天写信, 隔日就能送达。
所以元拓想要打败元彻,首先就得打败沈之屿,让他这个隐匿在后方“黑手”的先落幕。
沈之屿才是这一场仗的核心。
数日的辗转反侧,这一刻,陛下终于明白了,自家大人这盘棋简直囊括四海,横跨中原北境,世家朝臣什么的果然只是浮在最表面的开胃菜,这次暗藏的目的还有把齐王给找出来杀掉,剿灭暗\\网,不允许他继续霍乱下去。
咔嚓一声,玉扳指被碾碎在了手心。
“什么意思?”耶律录没跟上他的节奏。
“元拓按兵不动是在等齐王的消息,齐王要在京城对付……阿屿。”元彻咬牙切齿道,“但阿屿也留了后招,要的就是引蛇出洞,他若成功,元拓这边必定因为耽搁了最佳出击时间不战而败,我们只要守好了要塞,不用费一兵一卒便能全盘大捷。”
好一招假亦真时真亦假,虚实交错绕得所有人都晕头转向。
这只狡猾的狐狸,难怪他对自己出征一事毫无担心。
因为只要乖乖跟着他的安排走,压根不会出事!
不行,不能这样。
耶律录听罢,面上也蒙上了一层阴翳:“有打算吗?”
元彻沉吟片刻,转过头,目光中有如烈火正在熊熊燃烧。
三日后。
一大批狼群在黎明之前便出发了,踏着软绵的雪,神不知鬼不觉地越过塔铁萨山脉,埋伏在陛下谋划了三天的地点,随时等待接应。
此时天还未完全大亮。
元彻一整夜没睡,他坐在王帐正中,精神却十分好,桌案上点了一只蜡烛,照亮了一堂的光,手中摩擦着那枚玉佩,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这么久了,这块玉佩上带着的冷香还是那么浓,放在枕头底下时,犹如那个人就在身边陪伴。
耶律录走进来,单膝跪地:“陛下,狼群已经布置妥当。”
元彻点点头,将玉佩放进前襟,抬眼看向沙盘。
这时,他忽然问道:“师兄,这里没外人,你说句心里话,朕是不是经常很任性?”
耶律录一愣:“哪方面?”
“各个方面。”元彻笑了笑,这笑容在他脸上一瞬即逝,“有时候明知道按照某些安排走是好的,绝对万无一失,但就是不愿意,要横插一脚,把人家布置好的一切搅得一团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