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之光——寂静清和
寂静清和  发于:2014年01月29日

关灯
护眼

文案:

十年前,姜辰有一个梦,一个爱人,一个孩子,一个家。

内容标签:都市情缘┃情有独钟

搜索关键字:主角:郑炜,姜辰┃配角:姜晓北,张楠┃其它:离开以后的爱情

第一章:姜辰

——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会爱上一个人。

办好离职手续交接完工作的那天,姜辰走在回家去接北北的路上,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没有那么的落魄。从里到外觉得空荡荡的,好似深秋的冷风吹打在身上,能直接穿透他的身体。

北北似乎是看的出爸爸的今天的状态不好,于是晚些时候对没那么美味的饭菜就逼着自己不挑食,一口饭一口菜的吃的很乖。姜辰坐在孩子的对面也不怎么动筷子,看着北北鼓着腮帮子里面都是食物艰难的嚼着,心里空荡荡的感觉到底还是被孩子治愈了些。

至少,北北还在自己身边。

晚上北北没闹着要找郑叔叔讲故事,做完了学校里老师布置的一页数学题,自己读了两遍汉语拼音的声母和韵母,最后准备好第二天美工课要带的剪刀胶水和彩纸,就睡了。

姜辰等孩子睡了,悄悄的抱来过去的那些年写的日志,在北北床边的绒毯上坐了下来。只有北北床头柜上的卡通床头灯开着,他就在幽幽的灯光下,慢慢的翻着手里的纸张。

过去的十年,姜辰是脑外科住院医师。写过无数的病例,也有几大本的手术记录。那些都是属于医院的内部资料,每个季度上交以后就都在医院的档案管理积灰尘。好在姜辰一直都有记录日志的习惯,于是十年后的今天,那近十几本厚重的日志笔记还是属于自己的。

笔记本的样式都差不多,全部加在一起数量很客观,早些年的纸张泛黄的厉害,纸张粉呼呼的,翻起来的声音很沉闷。早些年一些用钢笔写上去的字迹有些都模糊的难以辨认。

姜辰的记性很好。哪怕从这些因为习惯而每天总结记录下来的枯燥的工作日志里,他都能回忆起在过去的十年,在什么日子里,发生过什么。

姜辰以前并没有看过去日志的习惯。自从郑炜走后,这些天里,他时不时的会想起以前的时光。这些单调枯燥的术语和描述中,记载着太多一个人的迷茫,两个人的慌乱,还有三个人的美满。好似曾经最低落和最美好的时候,都融在了那一行行的字迹里……

物是人非,永远是人们叹息的理由。回忆是怪味豆,里面什么味道都有,甜蜜,苦涩,或者是表达不出的辛酸和委屈。好在时间是个好东西,太多的味道被岁月沉淀后冲淡,并没有那么重的口味。不再那么的难以下咽。

——

姜辰24岁于某军区医科大学硕士毕业后,就在军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硕士期间的导师是脑外科的权威,当时颇看好姜辰。却是毕业工作十年后,姜辰也只不过是个住院总医师,还是半年前才评的职称。平时带带实习生和刚毕业的几个新晋住院医师,值班做门诊,偶尔做做手术记录员。和他同期的同事熬了那么多年多数已经是副主任级别,以他的实力和才华,在现在这个年纪做主任医师都不为过,却是,很多事情,姜辰觉得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姜辰的脾气很好,郑炜认识他以后曾经说过他就是一个空箱子,里面什么都没有。姜辰也觉得,别人看的比命都重要的职称或是别的什么的,他并不看重,有份工作,能养活自己和北北,每天有事做,碰巧还是自己喜欢的工作,碰巧还有心爱的人在身边,已经非常的幸运。那些权利斗争什么的并不适合他,自己本来就情况特殊,医院肯留用自己,之前是看在年迈权威导师的面子上,后来是郑炜的关系……

姜辰反省过,十几二十岁出头的那会儿,自己还不是个空箱子的时候,里面有着对未来各种的憧憬和期待。学术上的成就,感情上的美满,好似每天醒来都有无数想做的事情愿意去奋斗,总以为只要自己想得到的,努力去争取就能得到。那种年轻蓬勃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终究是被生活给磨平了……

十九岁那年姜辰为了同性恋人和家人出柜,父亲中风,母亲闹到了学校。那个曾经以为会和自己相伴白首的恋人却躲了起来,不久就转学出了国,只留下姜辰一个人,面对各种流言和指责。

二十一岁那年,被断了两年经济来源的姜辰无法负担昂贵的医学院学费,不得不向院里提交了退学申请,那年他大四,离毕业还有三年。幸运的是他的恩师刘万年知道了这事,因为大二的时候带过姜辰他们班的脑外科的实验课,对姜辰有很深的映像。

那年刘万年站在解剖台前问颅内压增高的手术的解决方案,三个班50几号人,多数第一次看到实体脑解剖,几个女学生脸都铁青的看样子都站不住,那时候就一个学生很镇定的说出了答案,连手术中的细节都有点到。那个学生就是姜辰,刘万年一直记在心里,想着等大五学生们选导师的时候要把那个学生收到自己门下。

刘教授自然知道姜辰这孩子不会有任何的临床经验,能准确的答出那个答案,必定是课后花了很多时间自己琢磨,这样的学生,一届比一届难得。于是刘万年知道姜辰要退学的事情后特定排开了几台手术跑来学校找姜辰谈。姜辰说了实情,包括自己性取向的问题。刘万年什么反应都没有,只是问姜辰,将来想不想和自己一起上手术台。姜辰点了头,于是刘万年以个人名义做担保帮姜辰申请到了助学贷款,再加上姜辰的奖学金,勉勉强强的完成了学业。

二十四岁那年,姜辰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进了第一医院,从实习生成为了在刘万年身边做的他助手。那是他最丰富满足的一年,大量的临床经验,刘万年每一场手术都是一次最精彩的现场教学,姜辰像海绵一样的吸收着刘万年的技术。而刘万年又不遗余力的想要培养姜辰……

有时候过度的宠爱会招来的是学生茁壮成长,也会招来他人的嫉妒。

二十五岁那年年底,刘万年查出了胰腺癌。导师停下了所有工作,住院治疗。胰腺癌,来的快,走的也快。病人只拖了六个月,就走了。也是那一年,顶替刘万年的脑外科主任医生的手术台上意外死了一个病人,姜辰是那场手术的主刀助理医师。那是高官的家属,又是明显的医疗事故,事情很不好办。那时候现场所有医护人员口径一致,于是姜辰吞下了全部责任。停职三个月。在那期间,也有人很“好心”的捅出了姜辰十九岁的学校丑闻。于是等他复职了以后,他再也没有碰过手术刀。

……

是那以后,姜辰变成了一个空箱子,里面什么都没有,没有秘密,没有欲望,也没有追求……姜辰明白,只有把欲望期待降到最低,生活才能简单轻松一些,才能把很多无可奈和,把很多不公平吞下去,然后消化掉。

二十六岁那年,姜辰遇到很严重的车祸,左肩胛骨粉碎性骨折,韧带撕裂。手术康复后,左手无法再提重物,姜辰想过,或许长时间手术也会受到影响,于是,他再也没有奢望过回到手术台。那一年,北北被丢在医院的草丛里,成为本市的头条新闻之一。也是这一年,郑炜回国,成为他们科室的副主任医师,只是因为年龄问题没有直接晋升主任,却是脑外科上上下下都知道,郑炜就是脑外科的权威老大。而那个让姜辰背了黑锅的王主任在郑炜来后半年就主动离职,去了另一家市属医院。

姜辰有时候想,或许,否极泰来这个词用在二十六岁那年是最准确的。好像一切坏事都在那一年遇到了北北和郑炜以后,就往好的方向发展。

其实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只是不再坏下去,就是好了。

这些年,他的箱子里没有那么空。他往箱子里装进了两个人。他的生活才变得沉甸甸的……

……

认识郑炜七年了,北北也七岁。七年过后的姜辰已经三十三岁。

……

姜辰漫无目的翻着过去近七年的日志,脑海里浮现的一直是同一个问题:很多年前,自己是为什么会喜欢上郑炜,后来,为什么又会爱上他……

姜辰自嘲的想,都三十三、四岁的人了,也不是第一次失恋,没什么的,一切都会过去的,没有必要经常回忆过去的日子。

郑炜离开以后,地球依旧转着,太阳东升西落,北北一天天的在长大,什么都没有变,只是什么事情都难一点。

姜辰和北北都有些不适应。北北可能还小,每次吃到并不可口的饭菜时都会皱这小眉头撅着小嘴无辜看着自己。这个时候姜辰就知道,北北想郑炜了。

和郑炜分手,是姜辰提的。

只用了十分钟。在黑暗里,谁都看不见谁的脸。两个人认识那么多年,郑炜唯一一次和自己红脸,是因为自己帮他挡了病人家属突如其来的一刀。那时候郑炜第一次凶狠的对自己咆哮。好在流血太多,男人的怀里又太暖,自己也没有感到多么的吓人。那个伤口在左腹部,那个时候伤了内脏,早就康复了,现在只留下一条淡淡的疤痕。

却是和男人分手时那十分钟的沉默,似乎一个世纪般的难熬。那种无声的压迫感,是郑炜恼怒却极力控制住自己不爆发的征兆。那晚是怎么熬过,那段时间又是怎么拼命忍住狠下心的,姜辰已经不愿意再去回想了。

因为对郑炜来说,这样比较好。

第二章:郑炜

郑炜从德国慕尼黑回来院里才知道姜辰工作调动的事。

省药监局……

郑炜从办公桌上的各种病例和会议文件里抽出了那份叶院长签字的工作调动文件,皱着眉头,一直保持着的那个动作。

从慕尼黑回来连续坐了10个小时的飞机,郑炜周六晚上到的,周日胡乱的睡了过去,周一就照常来上班。工作一天都不带耽搁怠慢,这是科室主任的职责。他想过回来后第一件是就找姜辰好好谈谈。去德国之前的姜辰太奇怪,原本想借着出国开会的两个礼拜让彼此冷静。至少,郑炜要一个理由。姜辰决绝分手的理由。

只是回来的时候,姜辰已经调离了医院。

负责和郑炜通气的张凡,比郑炜大了十岁,副主任职称,近几年转向行政方面的工作,科室里大大小小非业务上的事他操心的比较多。业务上的事,有郑炜在,大基调就在,那个人工作一丝不苟,这个科室交给他来带,全院上下都没有异议。

张凡还记得七八年前郑炜来科室之前关于他的传闻就满天飞。郑炜的父亲郑国栋五年前退休时的职称是是某军区副参谋长。光这一个背景,就足够压死脑外科上上下下五十几号叫的出名的医生。那时候张凡就知道空降来的新副主任医师年纪不大但是来头不小。科室里的同行背后也都讨论郑炜除了有个国外小有名气大学医学院的博士学历以外,直接来科室里就是副主任,一定是仗着老子背后的军衔带来的关系。到是见过他为人处事工作的状态后,那些有微词的同事也都渐渐闭嘴了。

郑炜本身是有两把刷子的人。

郑炜刚来那会儿几个资历老的医生倚老卖老,特别是新来的王主任,自私收取病人红包,吃厂商回扣不按照规定途经上报用药,出了岔子就找下面的人背黑锅,那时候科室里拉帮结派乌烟瘴气,两年就转走了四个医师,曝光了一起重大医疗事故,大家都苦不堪言。王主任以为新来的郑炜也就是靠关系的官二代,刚来的时候唬住了,将来也就那么回事。处理的好了自己的地位不被威胁,把郑炜拖下水,以后出了事也有个强硬后盾,一举两得。却只可惜有那些花花心思的那几位老医师,半年之后都被郑炜收拾的心服口服,什么坏心眼都收起来了。

而那个王主任,没多久就主动调离了医院。

郑炜是怎么做到的,张凡都看在眼里。他不会把人逼到绝路,只是告诉你,我有证据,你停手,大家都好过,你再犯,我不买你的面子。张凡非常欣赏郑炜正直爽快果敢的办事风格。

刘万年刘主任去世后,脑外科一蹶不振松散了很久,医疗事故还有收回扣等丑闻一直挥之不去,也只有郑炜来了之后,才慢慢有了点起色。直到那么多年后郑炜早就转成了主任医师,而张凡还是副的,他也是心服口服。张凡知道郑炜这个人软硬不吃,于是张凡勤勤恳恳的本分做事,和郑炜这些年内外分工合作,配合的不错。

近几年x军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综合医院的脑外科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响当当的一块招牌。科室里的医师工资待遇在院里也算过的去,主要是科室里不再有乱七八糟的势力派别,尔虞我诈,大家干干净净做好自己的工作,不闹心,不惹是非,图个心安里得,比什么都强。

两周前郑炜出国参加脑外科神经胶质瘤的研讨会,国内一共只有两位业界专家受到邀请,郑炜是其中一个。

郑炜在国外读得博士课题就是当前脑部肿瘤治疗的最新技术。郑炜回国后引进的手术方案和器材,全国也只有一院有。近几年其他几个兄弟单位也开始花巨资引进,但是都还是起步阶段,而一院几年前就已经技术成熟,广泛在病患身上成功实践使用了。

这些这都是郑炜领头的脑外科近几年攻克的核心技术。

科室的同事都知道,郑主任业务好,脾气很好,大气随和的一个人,下面谁出了差错只要及时说出来大家一起解决,事情过了郑炜从来不会没完没了的追究。却是郑炜真来脾气或者明显对某事不认可的时候,他只是沉默。

比如现在,盯着调职报告已经很久的郑炜,沉默的时间越久,张凡的心里就越不踏实。

郑炜和姜辰的事,张凡心里到底是有点数。

一周前叶院长给了他姜辰的调令,向他核实了这件事。

张凡从姜辰进科室就一直看着他工作到现在,从实习生,到跟在刘主任身边主刀助理,能独当一面的主刀,后来给王主任背了黑锅,停职,车祸,再到后来收养了北北??这么多年来的起起伏伏,换做是谁都特别的不容易。工作上,姜辰一直只是个住院医师,却是才华横溢,是郑炜背后的智囊团,他之前一直跟着刘主任,那些临床经验是别的医生不可能及的。

那次王主任手里的一个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病人,手术后4个小时后就突发脑死亡。医院的死亡鉴定拖了两个月后说病人是死于术后并发症与医院无关。病人家属认定是医疗事故,拖拖拉拉的打了几年的官司。那天最高法院最终败诉的老人来脑外科,说要找当初给儿子开刀的医师。

手术失败家属来闹事的事情在医院里见怪不怪了。开颅手术的风险很高,手术前都签免责责任书的,毕竟并不是每一场手术都成功。那个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病人死时只有二十出头,他的父亲老来得子,儿子好端端的意外摔了一跤撞到头,不久后就死在了医院,白发人送黑发人。老人后来倾家荡产的还是没有打赢官司,于是恼凶成怒。

那天张凡刚巧在二院开职工代表会,平时接待这些病人家属的工作都是他负责,那天他接到电话赶回去的时候,是郑炜和姜辰在接待室和那位老父亲谈。

张凡进去没多久,郑炜还是很耐心的和老人解释那场手术记录里的细节。那位老人突然从怀里抽出一把刀,刺向郑炜。那个时候谁没有人会想到这种电视剧里才会发生的情节就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郑炜完全没有反应过来,而等张凡反应过来是什么事的时候,是姜辰第一个冲过去撞开老人,扑了下去,和老人一起滚在地上。

病人家属大概完全没有想过杀害一个人的感觉会是怎样,见到因为翻滚而误插进姜辰腹部的刀时,老人吓的完全不动弹也不反抗。整个人就傻傻的呆坐在那里,半张着嘴,脸色苍白。

那天张凡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郑炜发火怒吼的样子。不是对着已经麻木呆滞的老人,而是对着姜辰。

那次姜辰受的伤并不严重,在医院住了两周就基本恢复。刺伤医生的事,是叶院长出面内部解决的。这种事宣扬出去只是给医院抹黑,姜辰也不想为难那位失意的父亲。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