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蛇的陷阱 完结+番外[GL百合]——BY:Z鹿
Z鹿  发于:2023年03月05日

关灯
护眼

  卢平像个小大人一样点了点头,说:“谢谢。不过小学生没什么了不起了,之后我还要当中学生,当大学生呢!”
  一车的人都笑了起来。
  他们都觉得这小孩说话挺逗。
  卢平则若无其事地坐到座位上,看向车窗外的风景,一脸沉思。
  **
  然而一周过后,卢平便嚷嚷着要跳级。
  某日白冉接她回来时,卢平怎么着都高兴不起来,发了一路牢骚。她拽着白冉的手又气又闹,直到白冉给她在蛋糕店买了两个栗子蛋糕后,她才平静下来。卢平这一点也和卢箫颇为相似,都酷爱甜食。
  她们坐在蛋糕店里,白冉面带微笑着听卢平唠叨,丝毫也不烦。谁也不会想到,那是一个曾经动不动就生气的女人。
  卢平边嚼着栗子蛋糕,边冲白冉抱怨道:“你们敢相信吗?数学课他们竟然才学了十以内加减法。我受不了了!”
  “十以内加减法?那不是你两岁就会的吗?”白冉眨眨眼。
  卢平连连点头:“对啊,所以我很无聊!”
  真是个可爱孩子。
  白冉尽力收敛笑容,语重心长地说:“可是你现在的数学水平已经到了五年级,你只有跳到五年级才不会觉得无聊。五年级的孩子比你大那么多,你没办法和他们做朋友的。”
  “我可以的,他们一定会喜欢我的。”卢平对此不以为然。
  “他们都11岁了,你才6岁。”
  卢平小眉头一皱,丝毫不信服地反驳道:“才差5岁而已。你和我姑姑差了8岁呢。”
  白冉这次终于没崩住,哈哈大笑了起来。她笑得直捶桌子,引得经过的人频频回头。
  卢平不开心了,小嘴一撅:“怎么了!我说得不对吗?”
  白冉抹抹笑出来的眼泪。
  “对,对。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想的话,我和你姑姑的的年龄比是40:32,他们和你的年龄想比呢?”
  卢平愣了一下,沉思片刻,恍然大悟:“你们的比例是1.25,我们的比例是1.83,实际上我们的年龄差更大。”
  “对吧?”白冉微笑。
  卢平低下了头,拿起另一块栗子蛋糕,自言自语:“真的就没办法了吗……”
  看着小公主失落的表情,白冉挑了挑眉。她看向窗外,思索对策。
  “我想想……大城市有少年班,比如巴黎。你可以先上三年级,等过两年就把你送到少年班去,如何?”
  “少年班?”卢平抬起了头,灰眼珠满是疑惑。
  “就是天才儿童的班级,全是向你一样聪明的孩子。如果表现得好,13岁就可以上大学了。”
  “13岁就上大学?”显然,卢平对这个提议很感兴趣。
  白冉很严肃地点了点头:“嗯,然后你就可以学微积分了。”
  “然后我就可以像姑姑一样厉害了?”卢平更加兴奋了。
  白冉顿了顿。她想起了九年前的某个夜晚,想起了那个猴子与桃子的故事,内心一阵暖流涌过。
  那双绿眼迎向赤红的斜阳,闪着世上最温暖的光芒。
  “你会比她还要厉害。”


第107章
  2198年10月起,各地逐渐步入红薯收获季。
  时振州的红薯美梦终于跑到了最后的阶段,各地区的官员都想借此机会好好表现一番,都在卯足劲督促农户们报产量。
  果然如预想的那样,西西里岛的土质并不适合种红薯。外侧的红薯结出的果实都小到离谱,卢箫根据已有数据估算了一下,若全部都种上红薯,亩产可能还不到800斤。
  卢箫还悄悄差人打听了一下邻村的收成。她并不是想看热闹或幸灾乐祸,只是想确认一下自己的判断。
  毫不意外,西西里这边的红薯产量全部少得可怜,根本撑不过明年一年的消耗量。如果不依赖进口,是铁定要挨饿的。
  相比之下,土豆的平均亩产达到了3800斤。或许不算太高,但对于临时改种的巴萨村来讲已然算个傲人的成绩。
  虽然今年没有熟悉的葡萄,但看到如此喜人的收获时,村民们笑开了花。他们将一颗颗裹满泥土的土豆放在手里摩挲,鼻尖轻嗅那独特的芬香,纷纷提着礼物上门向村长道喜。
  卢箫当然不会收下村民的任何礼物,她只觉得自己做了该做的事。装满粮仓的安全感比什么都重要。
  再加上有部分土地的葡萄藤没推掉,旧的酿酒厂也不会浪费。
  土豆,葡萄。
  既有吃的,又有喝的,来年的生活不会太坏。
  卢箫放心了不少。
  她算了一下,不管明年形势如何,坐拥这么一大批土豆,每个巴萨村的村民都能吃饱肚子。
  如今唯一的问题是,如何向农业部门汇报产量情况。
  不过根据抽签结果,巴萨村并不在督导随机检查的范围内,卢箫松了口气。这样看来,只要编一个合理的数字,然后把现有的红薯全部进贡给中央当税就行。
  然而。
  看到报纸上的报道时,卢箫觉得大事不妙。不是因为报道了什么产量骤减的惨状,而是因为满篇都是大丰收的喜悦。
  亩产千万斤?
  那几个黑色的字晃得刺眼。
  即便是种惯了红薯的华州地区,都绝不可能达到这个产量,这一定是各级官员层层谎报的结果。
  过分夸张的数据,让滑稽之感冲到了顶峰。
  【时振州总元帅英明的决定,促成了今年红薯大丰收的局面。形势稳中向好,红薯种植成效明显。
  来年,我们将继续沿着时总元帅的指示,进一步完善红薯种植及加工产业链,专注于红薯产能提升工程,扩大红薯轮作规模。
  与此同时,其它蔬菜的种植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花生、橄榄等油料作物呈稳产态。】
  读完上面这段文字,明明是秋高气爽的天气,卢箫却感觉脊背出了不少汗。
  **
  十一月底,再次在《世州评论报》上找到了类似的屁话时,卢箫无奈地将报纸拍在桌子上。
  “怎么了?”趴在床上看书的白冉抬起了头。
  “这上面说,奥伦堡红薯亩产9700斤。”
  “这不是很正常嘛?”白冉不以为然。
  “亩产一万斤,正常?”卢箫皱起眉头,不可理喻地看着爱人。“在西伯利亚那鬼地方,千斤都不正常,还万斤。”
  白冉轻轻笑了两声:“不,我是说这个报道非常正常,大家都很擅长欺上瞒下。”
  卢箫抽出书架最左侧的一个皮质笔记本,翻到其中一页,盯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出神。
  过了片刻,她抽出墨水笔,在右下角的一处空白写上“9700”这个数字。笔快要没水了,但她并不在乎,只是一动不动地思考着。
  白冉仍趴在床上,薄薄的绸缎睡衣静静地贴在她后背的曲线上。她歪头盯着认真思考的爱人,好奇地眨眨眼,浅金色的睫毛上下扑闪片刻。
  “你打算怎么办?”
  卢箫转过头来,抿了抿嘴,却没有说话。
  她早就知道肯定需要谎报红薯产量,因为全村根本没有那么多红薯。为防止出现意外,她先留时间观望了欧洲大陆附近的产量汇报,再决定巴萨村的上报数量。
  没有人想随波逐流,但到了关键时刻,人人都不得已而随波逐流。
  欺上瞒下也是同理。
  卢箫盯着爱人看了一会儿,说出了她迫不得已的决定。无论过去多少年,那双灰色眼眸中透露出来的气质仍一模一样。
  “说一个不那么离谱的谎话。”
  白冉微笑了起来。
  “我无脑拥护你的一切决定。”
  “请不要这样,我又不是时振州。”卢箫无奈扶额,还在为红薯之事心烦意乱。
  不过,来自爱人的下一句话打消了所有不安。
  “但你是我的信仰。”
  **
  两天之后,卢箫最终上报的数字是3800斤每亩。这是巴萨村今年土豆的产量,很合理,合理到在一堆谎言中格格不入。
  很滑稽。
  即便是这样一个中规中矩的产量,卢箫仍受到了农业督导的批评。
  “那个小卢啊,你们确定没有称错?”在某通电话中,督导先是旁敲侧击了一下。
  卢箫知道他什么意思,但她不打算更改上报的数量。她知道一旦泡沫破裂东窗事发,虚假的数字便会成倍反噬回来。
  “没有。”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
  督导干咳两声。
  “你读报纸吧?委员会干部可不能不心怀国家大事。”
  “读。”
  “那别的村都亩产千万斤,你们村怎么回事啊?”督导有些急了。
  卢箫沉着冷静地应答:“我们以前种的都是葡萄,今年突然改种红薯,还没找到诀窍。”
  “你们!……唉,行吧。”
  挂电话前,像是泄愤一般,农业部督导再次重复了一遍他的不满。
  “你们太令我失望了。”
  “对不起,来年我们一定好好干。”卢箫的语气听起来很诚恳,至少。
  “知道就好。”
  嘟嘟嘟。
  电话那一头彻底寂静。
  卢箫挂掉电话,重重靠到了办公室座椅的靠背,有些发愣地看向天花板。
  这间委员会办公的小别墅,也拜去年酿酒业的成功所赐,是由全村富起来的、心怀感激的村民捐出一栋小楼。全村人都很爱他们的卢村长,因此当时筹款的时候没有任何障碍,每个人都像多贡献一点。
  谁知道此一时彼一时,巴萨村酿酒业的辉煌仅仅只持续了一年。
  卢箫倍感遗憾,也想起了多年以来未曾想起的无力感。
  跟强权相比,个人什么都不是,甚至一个村庄一个州府也什么都不是;时振州说晴天就晴天,说雨天就雨天。
  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吧?
  我不需要任何荣誉,她想,我只想当一个平平无奇的村官,然后平平无奇地埋入这里的火山岩土。
  如果现在仍留在军队,会在哪里?
  她不喜欢假设事情,但她不得不假设一些事情,以更好地看清现在。
  或许已经成为了中校,代替维克伦接手了警卫司总局;或许被命令留在了研究所,工资会高到离谱,却三天都无法和同事们说一句话。
  但无论怎样,我都无法长期和白冉生活在一起,卢箫想。
  说不定还会被别有用心的人举报作风有问题,然后像伊温一样被流放到不知名的地方。
  这么多年来,她越来越明白了“平凡是最好的庇佑”。
  从第一次在军校进修役收到白眼的那一刻起,她就明白了;但现今,她明白得越来越深刻。
  只要大家都平平安安的,就足够了。
  卢箫合上笔记本,再次拿起了电话听筒。
  她要通知艾萨克备好三箱贴有“巴萨传奇”标签的顶级葡萄酒,隔日悄悄送给督导。
  这是和平的重要前提。
  这是属于政治嗅觉高超之人的敏锐。
  **
  世州军政一体国走入了2199年。
  全球带着它的红薯,巴萨村带着它的土豆。
  当南北半球合成了一个国家后,跨年便会变得分外古怪。
  一半人过着冬天,另一半人却处于最炎热的盛夏之中;一半人已经将红薯尽数收进仓库里,另一半人却仍在等待这种根茎植物的成熟。
  此时南北半球唯一的共同点,恐怕就是红薯了。红薯作为纽带,将它们古怪地连结了起来。
  所有人觉得这个年份不同寻常,可谁也说不上来为什么不同寻常。
  新的一年,卢箫仍沿用了上一年的农业策略。
  土豆为主,红薯为辅;土豆用来保证全村人的口粮,红薯用来应付督导以及当税交给中央。
  去年的块茎形成期,经她千叮咛万嘱咐,全村人都留下了一批土豆种子。她知道在全球种红薯的热潮下,稀少的土豆种子只能自给自足。
  仅存的葡萄藤要不要拆掉,像督导指示的那样,也种上土豆和红薯?卢箫站在村头眺望全村的农田时,陷入了为难。
  曾经以葡萄闻名的巴勒莫,如今只剩下低矮的根茎作物。她怎么也不想让最后一丝属于西西里的痕迹消失。
  于是那天晚上,卢箫谈起了这件事情。
  不知不觉中,她已经养成了万事都要和爱人讨论一番再下决定的习惯。她信任白冉的阅历,也喜爱白冉的思维方式。
  白冉刚刚接卢平回家,将大衣挂到衣架上,拍拍身上的寒气。过了这么多年,她终于适应了纬度较高地区的冬天了。
  “当然要种葡萄,不然来年没酒喝了。”
  “但是我答应过督导,今年就不好含糊过去了。”
  “水果的价格已经起来了,如果不种葡萄的话,明年村民会因牙龈出血食欲不振的。”白冉眼珠一转,调皮地补充了一句。“不过我作为一个酒鬼,还是更关心明年有没有葡萄酒喝。”
  卢箫认可她的话。她也知道水果蔬菜缺乏的后果,只是不知道这次该怎么瞒天过海。
  “是这个理。不光是葡萄,其它蔬菜我们也该多种些。”
  卢平听到了她们的对话,也小跑过来插嘴了:“今年不种葡萄了吗?”
  她一直就是个小大人,很喜欢参与大人见间的对话。
  看到小公主跑过来,白冉立刻微笑了起来。她在看到小孩子的时候,总会无意识间开始微笑。
  “种,你姑姑会保住我们的葡萄的。”白冉边说边意味深长地看向爱人。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