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怕累不怕苦,怕的是得不到机会。
江小娥其实也能感觉到,像这种不怕苦不怕累恨不得往死里干的精神,她不仅仅在他们身上感受到了,在周围很多人身上都能感受到。
除了她自己。
她也算不怕苦不怕累,但是她没有恨不得往死里干的精神,她更深谙劳逸结合的道理。
看着面前一个个都比她大哥还要大几岁的人,却用着眼巴巴的眼神看着她,怎么看怎么怪异,她道:“轮流制,后面还有不少任务,轮着来怎么都能安排到,按着接钉—插钉—顶钉—铆接—操控,向后移位。”
“那我这次能插钉了?”
“哈哈,老王你这次倒是舒坦了,直接手动操控,一点儿都不费力。”
王耀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笑吧,下回就是你来操控了。”
孙烊脸上的笑一僵,“……”
他这么就把这个忘了,就不该多嘴!
江小娥将位置定好了,她伸手去拿了接钉的工具,上回操控的是她,当时她需要现场讲解指导,所以就拿了一个最简单的活。
而这次属于他们第二个团队合作,有经验了也知道大体是怎么操作,她可以完全放手。
毕竟她现在的四个成员就算放到外面那也算是有很多年经验的大师傅,这还弄不好,那只能说对不住他们考级的职称了。
这属于一个特别耗时的环节。
最重要的就是节奏,由江小娥接钉开始,操作后就留下一个人插钉进去,紧跟着就是顶钉、铆接,再由王耀操纵机器平移车身。
假设整片车身有八十个铆点,每一个铆点都会在二十秒之内完成,这个节奏需要他们五个人来配合,但凡有一个人没跟上,整个节奏将会被打断。
江小娥等人彻底沉入其中,可这一幕落在了其他打杂手的工人眼里,只觉得特别的惊叹。
这种惊叹他们不知道该怎么来形容,但如果是江小娥的话,她会将这一幕形容成特别有节奏感的交响乐!
“他们好厉害啊!”
“嘘!别打扰他们。”
所有人的声音降低,但还是忍不住交流了起来,其中王耀的徒弟小声开口,“我要有这一天就好了。”
“你跟着王工学,肯定会有这一天。”边上的人羡慕着,别看他们几人都是在打杂活,但学徒工和他们还真不一样,跟着自己师父学上几年,他们以后也能转正成为正式的技术工。
但没有大师傅们带着,他们就是想学都学不了,以后就只能当个普通工人,要是有能力或许还能当个小领导,但要是没这个能力以后就只能靠工龄涨工资。
技术工就不同了,学徒工转正后和他们正式工拿一样的工资,但每年他们都可以去参加一次考级。
只要考得过,工资就能上涨。
一年就有一次机会,就算一次考不过多尝试几年也行,一次工资就能加不少,四五级技术工的工资就能比寻常工人多一倍!
更高级的那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谁都想趁着这个机会认个师父,跟着学学本事,等学成了以后获利的并不止他一个人,还有他整个家庭!
工资上涨,一家老小能吃好喝好。
以后孩子们长大了也能带在自己身边跟着学学技术。
不过说起来,大师傅带的徒弟都是和自家有些关系,有些是儿孙也有一些是旁的亲戚,一般情况下大师傅都不会收外人为徒。
就像王耀的两个徒弟,一个是侄子一个是堂亲,没有一个是外人。
所以寻常人没点关系,想拜师都难。
也正是因为难,所以这次来车间打杂,一个个心里都是带着期待的,就是想着能不能入哪个大师傅的眼,哪怕不要工资都愿意跟着学几年。
之前徐刚上前跟江工搭话,他们也不是没看在眼里,但没一个人觉得有什么不对,因为除了王耀的两个徒弟之外,其他的七八人也有过类似的情况。
找机会和江工搭搭话,实在找不到机会就在她面前多转悠几圈,就是想入了她的眼。
只可惜这么多天下来,江工对他们的态度始终如一,没对什么人有不同的态度。
不过他们也没放弃!
虽然江工没考过级,还是一个刚入厂的新员工,但明眼的人都能看出来她的前景,尤其是她还年轻没有收过徒,能成为她的首徒,那绝对有不同的意义!
所以他们心里都鼓着一口气,还想着继续试一试。
万一真的成了,改换门庭没什么区别了!
绝对是祖坟冒青烟的程度,他们一大家子都得去给祖宗们烧香磕头,要不是祖宗保佑,哪里会有这种好运气?
不过想试归想试,他们也知道项目的重要性,就算要在大师傅面前增加自己的印象,也不能影响到他们的工作。
就像现在,他们一个个都特别地惊叹,但也不会在这个时候上前去夸赞什么,那别说是入了大师傅们的眼,怕是会直接被踢出车间。
三十分钟!
五个人齐力完成了八十八个铆点!
期间硬是没出现一点问题,所有人配合的都很到位,甚至在后面还将一个铆点的制作时间缩短到了二十秒之内。
这一幕要是记录下来,绝对是一个最佳的示范教程!
“快快快,小马快来给我揉两下,我手都酸了……”
潘明取笑着,“这才多久就不行了?要不你下回还是替我操控机器吧,不然让你去铆接你怕是都扛不到三十分钟。”
“那不行!”孙烊连忙表示着,“我手酸了但我能坚持,别说是三十分钟了,就让我铆接一个小时都不成问题!”
他转过头,对着某人说,“组长你可得信我,不管多累的活你都能安排给我,我保证完成的漂漂亮亮。”
潘明“嘁”了一声,这人脸皮真厚,说着说着居然向组长讨活去了,他也赶紧说:“我手一点都不酸,力气大着呢,有什么重活只管安排给我,我一定完成任务!”
一旁的王耀白眼一翻,都懒得搭理这两个不要脸的人,他直接抬起手,对着组长说了一句,“组长,十点五十三分了。”
“!!”江小娥对他的话反应最大,“午餐时间散了吧,下午再继续。”
说完就去边上的柜子拿餐盒,率先跑出了车间。
潘明慢了她几步,他也是个好吃的,见组长跑得这么快他肯定今天的食堂一定有好菜!
这时候绝对不能犹豫,一犹豫肯定赶不上趟。
王耀摇了摇头,他可没这些年轻人有劲,再好吃的菜他都跑不动,先把侄子招呼过来让他帮着揉揉手,期间也没闲着,给他们两人讲解了一下刚刚的注意点。
除了两个徒弟之外,边上还有几个年轻人,明显就是来“蹭课”的,但王耀也没把人赶走,过程都给他们看了,讲解一些重要的注意点也没必要瞒着他们。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手艺活都会大方地跟外人说,这种发善心的事他还真做不到,自己辛苦琢磨出的经验,还真舍不得教给一个外人。
不过,想想这几天做的事。
如果所有人都像他这样瞒着藏着,他们三小组也拿不到效率第一吧?
组长年纪轻,但做的事有时候真的让人挺佩服的,能让一个厂的大师傅都惊叹的方法,想想就知道有多重要,偏偏她什么要求都没提,直接就拿出来了,谁问她就答,答得仔仔细细,完全没有藏私的意思。
甚至比教科书还要来得仔细,要不然项目组也不会有人这么快就上手,就是因为她讲解的很清楚,一点都不带藏,所以其他人上手也就快了。
对比起来,他倒是有些小家子气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觉得自己不够大气,王耀在讲解的时候又提了几个相关的点,还是以自身琢磨出的经验来讲解,这让他身边的两个徒弟有些惊讶,一般讲这些的时候,师父都是将他们带回家,要不就是待在无人的车间时,而不是明知道边上还有一群“蹭课”的人,还说得这么详细。
犹豫了几秒,到底还是没提醒。
师父说都说了,那肯定是有他的道理。
江小娥的道理,就是吃!
红焖雄鱼头,谁都想象不到有多好吃!
这不是红烧而是红焖,焖出来的鱼头黏糯胶口,鱼唇和鱼皮简直是精华所在,鱼头尾部还带着些鱼肉,鱼肉肉质细嫩,沾些汤汁入口,又鲜又辣简直绝了。
尤其是浓稠的汤汁拌饭,要不是每个人有定量,她感觉自己能吃三碗饭!
可惜啊可惜,本身就好吃,吃不饱更念着了,下回有这么好吃的雄鱼头还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
吃了美味,下午干活果然更有劲。
当天的任务五点不到就完成的差不多,犹豫了一下,江小娥没直接加任务,而是将明天的所需的材料理一理,跟着过一过规划表。
到了下班的点准时下工,而她留下来去仓库领了发动机的材料,打算继续在车间干私活。
领回材料,跟着就去食堂用餐。
还是很美味,就是没中午的那顿红焖鱼头来的惊艳,但她还是得夸夸曹师傅的厨艺,就算是普通的食材都做的特别好吃!
这让她忍不住想着,不知道能不能找机会让大哥来进修一下,大哥不想干厨子的活,来学习学习还是行的吧?
他要是学得曹师傅的几成,那就造福他们一家人了!
想想看,她中午在食堂吃曹师傅做的美味,晚上回家又能吃到大哥做的美味,上工有劲、下工也有劲!
一路想着回到车间,越想越觉得可行,就是不知道该以什么理由让大哥进来,等回去了跟大哥商量一下……咦?
“谁?”
这个点,车间都没人在,江小娥进来的时候正好在操作台的边上看到一个人影,因为背光,所以没看清人影。
只觉得有些矮,比她还要矮半个头的样子。
“江工,是我。”前方的人转过身子,她赶紧解释着,“我见这边没人,就想着在这边守着……”
江小娥看了看她,“徐……徐春燕?”
徐春燕咧着嘴角,嘴角边上两个很明显的酒窝,“对,是我。”
江小娥认得她,是厂子招工后分配到六车间的,不过不是分配来打杂,而是递交材料和清理的活,她朝前走了过去,“你没下工?”
“黄叔的儿子住院,晚上得有人守着,我就和他换了班。”徐春燕说着,“等会我就待在那边的小屋,江工有什么需要您就尽管叫我。”
“黄叔守夜的活?”
“对。”徐春燕又是笑了笑,“别看我个头矮,但我力气可不小,真要有不识趣的偷子来,我保准让他有来无回。”
江小娥听得笑了笑,“那挺好,我今天在这会干得挺晚,有你在我心里也踏实。”
“那您放心,我肯定好好守着。”徐春燕这会其实挺紧张的,她进厂就听说了江工的事,明明和她差不多大,但却是厂子里特别厉害的技术工。
好几次她经过这边,看着江工带队干活的情景她就觉得特佩服。
两人待在一个厂子,今天还是她头一次和江工说话,没想到江工居然知道她的名字,要不是不好意思,她真想跺脚尖叫几声。
紧张地吞咽口水,她道:“那江工您先忙着,有需要就唤我一声。”
江小娥点了点头,等人走了后就开始处理起材料来。
有些材料需要消磁、有些材料需要修剪规格,还有一些在使用之间得进行一个多材料的组合,所需的工具复杂又繁琐,不知不觉中,她感觉自己头都有些酸了。
站起身活动活动筋骨,就发现身后的一个凳子上放着热气腾腾的水壶。
边上还搁了一张纸条,拿起来看了看,是徐春燕放在这里的。
机械车间,从来就不会冷。
有很多机器设备还是用煤炭发力,一天到晚都热火朝天,但这会喝上一口热水确实会舒坦很多。
江小娥给自己的杯子里倒了些热水,靠在椅背昂头活动了一会,等热水没那么烫了,喝上几口又接着先前的活。
想一晚上处理完肯定不行。
不过她最开始就做了两天的准备,将今天的任务完成的差不多,便将桌面的材料一一分开安放,也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了。
收拾好东西,江小娥出仓库之前还是去小屋那边知会了一声,“徐同志,我先回去了。”
“好嘞。”
紧跟着,小屋又传来一声,“江工,您等会。”
没一会,徐春燕就拿着个东西走了出来,她递过去,说着:“一路挺黑的,您拿着这个回去,等明天上工再给我就行。”
一个手电筒。
江小娥伸手接了过来,笑着道:“还是你想的周到,我都忘记准备这个了,那我明天还你。”
“好,您一路小心些。”
江小娥对着她挥挥手,转身就出了车间。
徐春燕看着她离开的背景,直到江工背影消失在前方的拐角处,她才回了小屋,没多久又提着油灯走出来,她打算绕着车间巡视两圈,没啥事再回车间休息。
而这边,江小娥也出了厂门。
刚刚走出闸门处,就见前方的台阶上睡着一人,她走过去笑着道:“他怎么睡在这了?”
边上的江东阳伸手拍了拍睡到磨牙的南阳,他道:“嚷嚷着要来接你,来了先是挖了树下的蚂蚁窝,又爬到树上掏鸟窝,什么都没掏到又钻进草丛里挖蚯蚓,说是回去了给家里的母鸡加餐,啧,忙了一通不就累着了?睡得直打鼾呢。”
为手头上的发动机, 江小娥熬了两个晚上。
每天都是晚上十来点走出厂门,厂门外总有人等着她。
不过这两天熬得也值得,第二天的晚上江小娥就将制作好的发动机带出了拖拉机厂, 有副厂长的条子在,很快就能出门。
今晚来接人的,是江东阳和小杨采。
和昨晚的南阳一个样,早已经呼呼大睡。
不过弟弟和儿子还是有区别的, 弟弟睡在台阶上,儿子睡在江东阳的怀里,还用外套将他裹在里面,就怕他冷着。
“大晚上你把他带出来, 生怕他不冻着呢。”江小娥摸了摸小杨采的手, 软软的手心暖烘烘的。
“他要跟。”江东阳咧着嘴,小声道:“这小子和南阳玩久了跟他一样皮了, 说是一人轮着来, 扯着哈欠都不松开我的衣摆,就怕我偷偷跑了。”
他乐得儿子更皮了一点。
要真的拘谨放不开, 那只能说是他这个当爸的没给足安全感。
对比起安静乖巧, 他巴不得儿子皮一些。
他跟着问道:“发动机好了是不是就维修好了?”
江小娥说着, “差不多了,明天再调试一下, 没什么问题就开出去转悠几圈,确定能正常行驶就可以了。”
江东阳眼睛一亮, “给我骑骑呗!”
“骑, 你想骑多久都行。”江小娥本身就答应过大哥让他骑,反正车内有不少油,不说太远了, 他想骑着回嘉田大队绕一圈都没问题。
这么一说,江东阳期待的不得了。
当天晚上翻来覆去就没睡着,大白天还盼着赶紧太阳落山,这样他晚上都能骑车出去溜达溜达。
不过没白天好,白天街道上尽是人,他要是骑着摩托车出去那多风光啊?
但谁说晚上骑了白天就不能骑?
妹子肯定没时间去还车,到时候他可以一路骑着去派出所,路上稍微绕绕路也情有可原,他这是在试机!
不多试试怎么知道是不是真修好了?
只可惜,等了整整一个白天,好不容易盼着妹子正常时间下班,可家里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
来的是王主任!
王主任这次来主要是报喜。
来的时候手里拎着两个袋子,里面装了三四罐蜂蜜,虽然每个罐子挺小但怎么说也有四五斤的蜂蜜。
江小娥一看,就知道他是为什么来的了,“永安大队收蜜了?”
算算日子也差不多,基本上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就能收刮一次。
王主任一脸笑开了花,撑开手掌在她面前晃了晃,“这次永安大队一共搜刮了五百来斤的蜂蜜!”
“这么多?!”旁边的江东阳一脸惊讶,这会儿也顾不上骑摩托车的事,跟着就说着,“这要卖出去不得五六百块钱?”
“没那么多,但也差不了多少。”王主任细细说着,“建庄公社牵了头,公社的供销社会按八角钱一斤收。”
“那也有四百来块!”江东阳一直知道养蜂基地有搞头,但原先说的都是设想,设想的再多都没有见到钱的那一刻来的让人震惊。
他心里估摸着算了算。
养蜂基地现在就五个工人,每个人二十块钱的工资也才一百块,前期投入的蜂箱和蜂胶加起来也就两百出头的样子,再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算来算去也都是一些小钱。
也就是说养蜂基地成立到现在接近小半年的时间,不单单把投入的那部分赚来了,还开始盈利了!
王主任脸上的笑意更深了,他道:“昨天公社那边的人把我叫去,属于学校那部分的分成以及你们捐给学校的分成都已经汇到了学校的账簿上,我想着趁开学的时候把你原先说的助学金和奖学金的事好好再过一遍。”
“行,这件事就麻烦您了。”
“不麻烦不麻烦,这可是好事。”王主任哪里会嫌麻烦?建庄公社那边喜气洋洋,学校不也是一样?
这笔钱对学校来说不算多,但要以助学金和奖学金的方式提携学生,可是能改变很多人的人生。
这是一件好事,大好事!
虽然不是太想说的攻心利益,但他来主持这件事,也能改变他的人生,他说着:“开学的时候会办一场师生大会,你要不要……”
“不要!”
“……”王主任被她哽了一下,犹豫了一会还是没开口去劝,“成吧,你不愿意上台亲自说,那我就找人上台替你们说。”
哪怕小江不上台,但这份荣耀还是得集中在她以及她的伙伴身上。
如果不是他们的慷慨和无私,也就不会有奖学金的事,要不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反复多讲几次,都对不起他们这份善心。
“罗朗他们不上台?”
王主任一听,脸上的笑意更深了,眼角处的褶子都堆起来了,“这段日子罗朗他们上了三次台,演讲的是越来越流利,钱嘉树那小子都敢在台上对着上千个人开玩笑了,所以我就和老伙计那边联系了一下,开学之前他们应该就在去榕城的火车上。”
听到小伙伴们的成就,江小娥脸上也跟着浮现出了笑意,“看来他们这段时间进步了不少,不然你也不会不跟着去。”
肯定是放心,所以才让这群年轻人自己去闯。
当然随行的路上肯定也不仅仅是他们四个小伙子,只不过陪同的并不是王主任。
“你们虽然没待在一块,但每个人都进步了不少。”王主任这段时间也忙。
手里头好多事,但他不单单安排罗朗几人演讲的时候,也关注过小江这头。
他甚至还咬牙买了一瓶好酒,去拜访以前的一个邻居,那邻居的儿子就在拖拉机厂干活,说是坐办公室的好活计。
本意是想借着这个关系请邻居儿子在拖拉机厂关照一下小江,结果没两天,邻居儿子反过来给他带了条好烟,说是以“江工”的能耐,指不准是谁关照谁。
江小娥笑了笑,“可别夸我了,我听到的夸奖实在是太多了。”
王主任哈哈大笑,“行,那就说说养蜂基地的事,昨天赵干事把我叫过去除了分钱的事之外,还跟我说想再多增加一些蜂箱和人手,好应对柚子林开花。”
现在的养蜂基地一共有一百左右的蜂箱,对现在的永安大队来说,其实有些过于多了。
但是,他们大队还藏有一个“宝藏地”。
那么大一片柚子林,一旦到了开花季节,蜜源充足的情况下蜂箱翻个倍都不是问题。
所以赵干事想提前做准备也不是不行。
江小娥并没有提建议的意思,只是说着,“他们想这样安排也行,不过养蜂的事熊表舅怎么都比我们要清楚一些,决定之前可以问问他的意思。”
“那是当然。”王主任点了点头,“赵干事没明说,但我估摸着他应该问过,养蜂基地对于公社来说可是大事,他们慎重着呢。”
“那就行。”
王主任顿了顿,跟着说:“赵主任让我给你带个话,养蜂基地要招工的话你这边有没有想推荐的人?”
江小娥挑了挑眉头,“之前说过,后续我不会插手养蜂基地招工的事。”
“我知道,你之前确实说过。”王主任说着,“但这次不是我提起,是赵干事主动提的。”
他想了想还是多了一句嘴,“咱们不伸手要,但人家要给也就没必要推辞,他那边巴不得想跟你多接触接触,以后想让你多出出主意呢。”
江小娥一听大概明白公社那边是怎么想的。
看似没什么交集,但谁知道以后有没有什么事求到她这边来的呢?
扩建的事、养蜂机会不会出现故障,又或者是公社下面管理那么多生产大队,能不能为其他生产大队想些创收的法子?
就算以后没有什么事求到她这里来,养蜂基地以后的创收只会越来越高,这份人情可不仅仅只是三个工作名额就能还清了。
所以赵干事主动提了起来。
王主任说的这话也没错,人家主动要给,她完全能收,“那你就去问问方大牛,这次的名额也轮到他了。”
“行,你开口了那我就去转达!”很明显这件事王主任先跟她这边透露的。
倒不是觉得这些事不能跟方大牛他们说,只是他心里很明白,就算说了那几个小伙子都会让他来问问小江,让小江拿主意。
眼瞅着天色越来越晚,王主任这边的事说的也都差不多,便告辞离开。
等人一走,江东阳就眼巴巴的看着妹子,“咱们什么时候动手?需要我替你递工具吗?”
江小娥想了想,决定摆烂,“今天不干活了。”
王主任一来,其实也没什么要紧的事,但就是觉得脑子里堆了一堆事,她现在只想赶紧梳洗一下,躺在柔软又暖和的被子里!
那就,早早歇着吧。
没搭理大哥苦着的一张脸,直接去厨房烧水洗漱。
江东阳一手拍在大腿上有些叹气。
盼了一天结果啥都没盼到,他还特意换了一身新衣服,结果白换了。
不着急不着急,今天不行明天总得行。
多一天而已,他等得起!
自己安慰自己,不过就是一个白天,时间肯定过得特别快!
他盼啊盼,结果在中午的时候盼来了两个意想不到的人。
“是这里吧?”
“应该是吧……不管了,你赶紧去敲敲门!”
“凭啥我敲门?你去你去。”
“你这老婆子,我还使唤不动你了?”
冯婆子坐在自家院门前织着衣服,就看到有两个眼生的老头老太站在贺家的院门前嘀嘀咕咕,她面上有些狐疑,先是叮嘱了自己外孙在家里看着,随后就走到他们面前,“老妹儿,你是贺家的亲戚?”
“何家?”老太脸上一变,显得特别愤怒,“怎么回事啊?江湛生娶了个二婚的破鞋就不说了,他还把自家送出去啦?”
“畜生!”边上的老头也是黑着一张脸,“不肖子孙啊,好好一栋院子不晓得孝顺父母,他居然还送给了一个寡妇,何家?何泽兰这个寡妇她配……”
“哎哟停停停,你们搞错啦!是贺,贺喜的贺!”冯婆子现在是明白了,这两个老家伙估计就是老江的父母,啧啧,一个畜生一个破鞋,这当父母的可真骂得出口,难怪老江一直没怎么跟老家的人来往。
她侧过身子,对着对面的院子喊了一声,“东阳,东阳!你阿爷阿奶来了。”
没几秒,院门就被推开了。
江东阳看着出现在街对面的阿爷阿奶满脸是惊讶的不行,他时不时就回一趟大队在老家薅些什么东西,但是阿爷阿奶却没怎么来过城里。
记忆中最后一次还是好几年前,来了之后发现什么东西都薅不到手,最后还白搭了几毛钱的车费,打那之后他们两人就再也没来过了。
看着两人两手空空,他撇了撇嘴,“阿爷阿奶你们怎么来了?快进来吧,大老远跑来做客,怎么一点东西都不拎呢?”
也就他这么厚脸皮才能说出这种话。
江老太气得脸都歪了,“你又拎了?拎了些稻草破木头就算是拎东西了?”
“你也可以给我拎回来呀。”江东阳见他们走进院子,也没关院门的打算,反正就算是关上了到时候一嚷嚷整个小巷都能听到。
他们家今天又得热闹喽。
他倚靠在院门上,不着调的继续说着,“稻草晒干了可以在床板上,破木头还能烧火,怎么就不是好东西了?”
“放你娘的狗屁……”
“行了行了,别跟他废话。”江老头不耐烦地扯了扯婆子的胳膊,反正怎么说都说不过他孙子这张利嘴,最后气的反而是自己,他嚷嚷着,“你爸呢,赶紧把他叫出来见我。”
“你找我爸那来小巷做什么?”江东阳伸手指了指,“纺织厂就在那边,您两老想找就自己找去吧。”
“……”两个老家伙一动不动,很显然没有去纺织厂找人的意思。
他们先前待在院门外连门都不敢敲,有哪里敢找去纺织厂?
在大队耀武扬威惯了,可在城里却缩着脖子像个鹌鹑一样。
要不是心里藏的事,他们两人还真不愿意跑到城里来。
费钱还觉得慌。
一路上都不敢跟人交谈,生怕自己被骗了!
“那……那他什么时候回?”
“五六点吧。”江东阳像是想到了什么,笑着道:“要不您两老在这等等?自己儿子的家你们想住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