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里的重组家庭by白茄
白茄  发于:2025年11月22日

关灯
护眼

骑在前面和坐在后头,那区别可大了呢!
“那就试试吧,把爸一并带上,有什么不会就问问他。”江小娥没一起跟上的意思,晚睡早起,多来几次会让她想起以前当老大的日子,铆着劲往上冲,成就感足足,但累也是真的累。
现在的她同样有目标,但不打算将步子迈得那么快,而且也不能迈得那么快,她有接近十年的时间慢慢来。
她道:“对了,回来后就将摩托车送到派出所,维修费记得帮我拿回来。”
“成,这事交给我。”江东阳拍着胸脯保证着,他跟着道:“我转悠两圈就回来接你,把你送去拖拉机厂?”
江小娥立马点头,“那行,那我还能再眯十五分钟。”
不得不说,有车送就是爽。
事闲的时候走走还行,事多她是真不想靠双腿上下工。
不过总算是熬过来了,维修费一到手,她立马就去百货大楼提车!
其实车间的活要说忙也确实忙。
但对比其他小组,三小组算是“清闲”的了,本身他们的进度就快,他们慢悠悠朝前推进,后面的几个小组想赶还是赶不上。
正处于适应的磨合期间,几个小组的效率明显提升,但就现在来说还是比不上三小组这边。
按江小娥的说法,他们鼓着一口气奋力完成任务,最后还是会停下来等其他小组完成,毕竟他们属于一个项目,前头分组后头还是需要整合,他们要是赶超其他人很大一截,总不能坐着休息干等吧?
唔……也不是不行。
就当给自己放假了,不干活就能拿工资。
说到工资,拖拉机厂每个月的工资都是月头发。
江小娥上工不到一个月,但上个月也是干了几天的活,最后算了算上各种福利和补助,她头一次拿工资,拿了七块五角!
立马决定,掏出三块钱去吃涮羊肉。
自己吃一顿涮羊肉,再给家里带些羊肉包子,成人巴掌那么大一个,小杨采一个吃完能撑得肚圆。
不过这都是晚上那一顿,中午江小娥还是在食堂吃。
今天没什么特别的菜,但味道还是特别不错,她不知道是这段时间干活太多了,还是饭菜太好吃的缘故,明显感觉到饭量增了不少。
也有可能是以前没吃饱的条件,现在能挣钱了自然不会让自己饿肚子。
“江工,来这边坐,这边有位置。”其中一个大姐招着手,将自己隔壁的空位让了出来,“快来快来。”
江小娥走了过去,坐在十来人的小桌上,“陈姐,还没跟你说声谢谢,后屋那边的废料都是你帮着收拾的吧?”
“谢什么,顺手的事。”陈盼儿笑眯了眼,她将桌边的一个玻璃罐朝她那边移了移,“尝尝,我婆婆自己腌的辣酱,又香又辣。”
江小娥没客气,挑了一点在自己饭盒里,尝了一口后就夸了几句。
陈盼儿脸上的笑意更深了,“你要喜欢,等会就给你分一些。”
“成啊。”江小娥跟着道:“我大哥做得菇酱也不错,下回带来给你尝尝。”
“好好好。”陈盼儿脸上的笑意止都止不住,明明身边的人比自己小了十来岁,但就觉得和她搭上话挺激动的。
怎么可能不激动?
这可是他们六车间的江工!
现在整个厂子谁不羡慕六车间的人?这次项目领头带着走,全多亏了她身边的年轻同志。
不单单她是,桌边其他人也是想跟着搭话。
“江工,你看着年纪挺不大吧?”
江小娥一边吃着一边回,“快十九了。”
“才十九岁啊?真年轻啊。”
“江工十九岁就当上技术工了,我十九岁还待在家里生娃呢。”
“谁不是呢,我十九岁还跟着我爸妈屁股后头混,要不是这次运气好考进拖拉机厂,还得吃着家里、用着家里。”
“考进来可不是运气。”江小娥很认真的回了一句,“是你们的本事。”
桌边的人一愣,跟着齐齐笑出了声。
“对对,是咱们的本事。”
“那是啊,听说这次招工考试有上千人呢,咱们能考进来还真不止是靠运气。”
“可不是么,以后咱们也都是拿着工资的人,不用觍着脸朝家里伸手。”
“不单单不用朝家里伸手,还能给父母分担一些,我今天拿了工资就打算都交给家里呢。”
“哟,你小子不打算攒点钱娶媳妇啊?”
“对嘛,等你有了媳妇就不会把工资给父母拿着咯。”
年轻的小伙子被说得脸上通红,“哪有……”
江小娥本来还有些兴趣跟着一块聊聊,听到催婚的话题立马闭上嘴,聊啥都行她就不怕聊这个。
不过不爱把这个话题聊到自己身上,听听其他人的热闹倒是可以。
其实不管年纪多大,不论男女老少,都挺爱聊这个话题。
正好有人提起,其中一个看着挺年轻的女同志就直截了当问着左边的一人,“春燕,你年纪应该和江工差不多吧?有对象了吗?”
徐春燕抬起头,她咧嘴笑了笑,嘴角就显露出一双酒窝,“我比江工还要大一两岁,没对象。”
“那正好!”薛文静早就盯上了徐春燕。
她们都是在六车间干活,车间的女同志不多,要说最让人惊叹的那肯定就是江工了,但也正是因为这份惊叹,就算真有人心动也不会不识趣地去开口。
但除了江工之外,其他人也同样优秀。
他们现在一个个说是运气好,一个个说着自己能力强,其实心里都明白自己以及其他工友们能进入拖拉机厂,到底还是有几分能耐的。
有能耐好啊,这就让一些人忍不住起了撮合的心。
毕竟谁家没几个单身的亲戚?
薛文静娘家就有个弟弟,早先家里就让她帮着估摸估摸,在厂里干活没多久她就盯上了徐春燕。
年纪看着和她娘家弟弟差不多,干活也是一个勤快又踏实的,虽然个子矮了些但她弟弟也没高到哪里去,早先就想着找机会提一提,就是一直没碰到合适的机会。
这次正好顺着就开了口,她赶紧说着:“我娘家有个弟弟和你年纪相仿,他在鞋厂干活,一共三姊妹但家里负担不大,你要觉得合适我介绍你们认识认识?”
徐春燕没马上说话,对面的陈盼儿微微皱眉,“吃饭吃饭呢,哪有这个时候提的。”
现在是倡导着自由恋爱,但倡导归倡导,还真没几个人明目张胆地来。
薛文静提这个的时机就不对,桌边十来个人,当着这么多人提起徐春燕拒绝不是接受也不是。
“这不是正好聊到这嘛?”薛文静脸上讪讪,她也知道自己着急了一些,但她能看出徐春燕是个好人选,其他人不也能看出来?
万一自己迟了一步,那她肯定会后悔。
当着这么多人提,一来是想早点把这事说定了,再来也是让其他人知道她心里的打算,她都提了就算其他人动了些心思,总不能来插队吧?
她也没想着徐春燕马上答应下来,反正就是先知会一声,先占个好位子以后慢慢说,“没事没事,咱们俩以后私下聊,反正都在一个车间有的是时间。”
“不用。”
“嗯?”薛文静还当她要拒绝,正想着开口说一些什么事就听到徐春燕一口答应下来,“那就直接见见面。”
薛文静脸上一喜,“你答应了?”
徐春燕点了点头,“不过有件事我得提前跟你说一声,我结婚得带着我娘和我外婆一块嫁过去。”
薛文静脸上的笑意瞬间僵住,“什、什么?这结婚哪有带着自己老娘和外婆的?”
不单单是她,周边有几人也是一脸惊讶的样子,不过这事和自己没什么关系,都没有发表意见,而是不约而同地放慢了吃饭的速度,竖着耳朵听着。
对比薛文静以及其他人的震惊,徐春燕倒显得特别坦然,实打实说着,“因为我是娘捡来的孩子,她们养我小,现在年纪大了自然是我来养她们老。”
话音落下,惊呼声连连响起。
“你是捡来的孩子?”
“她不是你亲妈啊?”
徐春燕点着头,她没想过瞒着。
先不说厂子里有人知道她家的情况,就算没人知道她也没瞒着的意思,她是捡来的孩子,像垃圾一样丢在废弃堆里,如果不是娘捡到她并一直养着,她都活不了。
更别说她从小到大就没被亏待过。
家里条件不好,娘和外婆硬是靠着扫街的活送她上学,早些年读书的时候,还想着等毕业分配就能减轻下娘和外婆的负担,结果哪里知道,她毕业等了两年没等来分配却等来了下乡。
好在她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并不需要下乡。
也好在拖拉机厂大肆招工,她靠着自己的学识幸运地考上了。
自打入厂后,其实早在之前就有媒婆上门。
她还是那样的话,她没一直留在家里不结婚的意思,但要结婚,她也得将娘和外婆带着一起。
没道理她长大成人有了工作后,反而将赋予自己生命的她们“抛弃”了。
徐春燕侧头看着薛文静,一本正经地道:“薛姐,你要觉得合适就把你娘家弟弟约出来见个面呗。”
“……哈哈。”薛文静干笑两声,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往下接。

薛文静早知道是这样就不会开口提这件事。
结个婚还得带上自己老娘和外婆, 那岂不是多带了两口嘴进门?
就算徐春燕在拖拉机厂上工,瞧着前景比鞋厂好了不止一点半点,但就这一个条件, 就让无数人打了退堂鼓。
她都不用回娘家问一问就知道这件事不成。
这下好了,本想着当着一桌人的面先抢个先,现在被架起下不来的反而成了她,这算什么?她提起她又拒绝, 就算是因为徐春燕的要求很离谱,但她啥事都没打听清楚就提,提了又拒绝,搞得她好像办事毛毛躁躁一样。
尤其是徐春燕这么一反问, 她是真不知道该怎么答, 但又不得不答。
那她肯定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犹豫了一下, 说着:“我没想到你家会是这种情况, 真不是我说,你这种情况可不好找对象。”
“为什么……”
“谁家像你这样?哪有结婚还得带着自己老娘和外婆。”薛文静点着头, 极力为自己开脱, “你可别怪我迂腐, 这世道就是这个样子。”
徐春燕轻轻皱了皱眉头,“薛姐, 你知道吗,你这辈子最庆幸的就是你家人并不迂腐。”
薛文静没听懂, “这是什么话?”
徐春燕看着她, “真要迂腐的话,你连进拖拉机厂的资格都没有。”
薛文静眉头拧得越紧,很显然她还是没懂这话的意思, 还是江小娥说了两个字,“学历。”
徐春燕脸上的酒窝又浮现出来,她对着江工腼腆地笑了笑,跟着又对着薛文静道:“要说世道就是这个样子不能改变,那为什么身为女儿身的你却能被家里供到高中毕业?如果他们拒绝你,说一声‘你可别怪我迂腐’,你是不是就得认命?”
——“这世道就是这样”。
那该是怎样?
女人天生不比男人强;女人就该在家里相夫教子;女人就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人无才才是德;女人嫁出去后就得全心全意为着婆家……
她是幸运的。
哪怕她生下来后就被丢在垃圾堆,她也觉得自己是上天的宠儿。
因为她遇到了这世界上最好的母亲和外婆。
她们才不管这世道是不是就该这样。
她们抚养她长大,哪怕掏尽了家底、哪怕外人一直在劝阻,她们还是将她送进了学校。
要知道她住的那条巷子,有差不多十户人家的闺女和她年纪相仿,和她一样被送去上学的不到三人,一直供到中专毕业的却只有她一个人。
所有人都很不理解她的母亲和外婆,说家里那么困难还供她读书做什么,说一个女孩子家家学那么多做什么……
就连现在她凭着能力以及运气进入了拖拉机厂,身边还是会有人带着嫉妒说着类似的话。
因为这些人和薛文静一个想法,认为这个世道本该就是这样,女人嫁人不可能带着自己的母亲和外婆,她就该彻底高高兴兴嫁到婆家,以后拿到的每一分工资都得用在婆家里,一起齐心合力把这个新家经营得越来越好。
至于娘家人,那就是“外”人了。
所以,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跟她母亲和外婆说,说她们辛辛苦苦把她供出来,结果还不是会便宜到别人家?
但这个世道的人怎么想和她有屁的关系。
她只知道,就是因为母亲和外婆没有那些迂腐的想法,所以她今天才有资格进入拖拉机厂。
要知道这一次厂子招工招了不少人。
但是男女比例就差得特别大。
光她现在所在的六车间,这次分配过来的女同志除了她之外,就只有陈姐和薛姐。
不是说拖拉机厂不愿意招女同志,而是因为很多人家不舍得给女儿花钱罢了,来报名招工的女同志本身就比男同志要少很多。
在很多人心里都是觉得女儿迟早要嫁人,在她身上花那么多钱,最后便宜的还是她婆家的人。
很显然,现在能坐在同一个桌边的薛文静,她家里并不是这么想的,至少不是等到所有的家人都是只看这个世道的人是怎么做就学着怎么做的。
要不然她连进拖拉机厂的入场券都没有。
所以徐春燕很想不明白。
一个不迂腐的长辈怎么就教出一个迂腐的孩子。
这可不是她说的,是薛姐自己说了“可别怪我是个迂腐的人”。
薛文静整个人都镇住了,下意识就回着,“……这、这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你说不是就不是吧。”徐春燕没和她争辩的意思,继续垂头扒着饭。
“……”薛文静却没有了吃饭的心思,被她这么一说心里乱哄哄的。
当初要不是妈极力要求,她还真不一定能读到高中毕业。
如果、如果妈和家里其他人一个想法,觉得女孩子读书就是浪费钱,那她……
那她是不是就在他们说一声“你可别怪我迂腐”,她就得认命?
她愿意认命吗?
她当然不愿意!
看看现在的她,再看看她的表姐表妹们,读书真的改变了她的人生。
不说其他的,就说她现在进了拖拉机厂,月月拿着工资,在婆家能昂首挺胸,也有了能力稍微帮扶一下娘家,对比只得依靠着婆家为生的表姐表妹们,她的日子好得不能再好。
可再回想刚刚自己跟好人说的那些话,被人狠狠扇了一巴掌似的,确实不是同一件事但其实根本没区别。
她因为母亲不迂腐,所以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而她却因为一些迂腐的观念对着其他人指指点点……
薛文静这会实在是坐不住了,没吃完就端着饭盒离开,离开的背影显得有些落荒而逃。
徐春燕仍旧在埋头干饭,旁人可不会影响她一点,反正她只知道她现在卖的每一份力气,都是为了让母亲和外婆过得越来越好。
“春燕。”陈盼儿对着她竖起个大拇指,小声道:“你那些话说得真好,要是换作我,我想说都说不出来。”
“是我家里人教得好。”徐春燕浅浅一笑,一点都不谦虚。
“哎哟,是是是,你妈妈和外婆真会教人。”陈盼儿没见过她的家人,但是真觉得她们会教人,当然了,除了会教人之外也是春燕够孝顺。
她道:“你家的情况确实特殊,但想找对象也不像薛文静说得那么难,你自己立得住,实在不行找个品性不错的男同志入赘也行。”
“那不行!”徐春燕听得直起身,“我养我家人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我可不想花钱养一个男人。”
再好再帅都不行!
她舍得给妈妈外婆花钱,但绝对不可能为一个才见过几次面的男人花钱,还得花一辈子。
他又没养她长大,她自然也不会白养着他。
其实也是这份工作给了她底气。
要不然她以前都没想过结婚的事,自己没工作还带着两个家人出嫁,这个要求放出去,别人只会以为徐家的丫头傻了,尽想这种不可能的美事。
但她现在有工作有工资,妈和外婆也共同拿着一份扫街的活,就算带着她们出嫁也不是想着占男方便宜,而是不想把她们放到一边,既担心她们太寂寞也担心两人生活中的不便。
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象固然好,两个家庭聚在一块也能更热闹。
但如果找不到她也不在意。
大不了就像外婆捡到母亲,母亲又捡到她一样,她也去收养个女孩子,没有血缘关系没关系,有爱就行。
一句“不想花钱养一个男人”,让桌边十来个人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徐春燕没觉得不好意思,还跟着咧嘴笑了笑。
反正她得让人知道她的想法,别真的惹得一堆想入赘的人往她这里凑。
还真不是她高估自己。
都是铁饭碗,但拖拉机厂的饭碗就是吃着比其他厂子来得更香一些!
也就是这个原因,新进厂的所有工人干活都特别有干劲,除了珍惜这份好工作之外,也是想多表现表现。
毕竟他们刚进来都算不上正式工,哪怕明年会有一批转正的名额,但名额再多也是有限的,有人欢欢喜喜转为正式工,也会有人失望落选。
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谁都不想落后。
江小娥没和他们站在一个起跑线上。
这就是她提前给自己身上挂一些优质标签的原因,她的起跑线站得越高,手中握住的权利也就越多。
比如现在她能直接驳了一个三级技术工制造的玩意,让他回炉重造。
她丝毫不留情面的道:“你要用这个应付我,那我会慎重考虑你的工作分配。”
现在可不是活轻松就是好的年代。
活不重要,只能说你没有这个能力。
孙烊听得一惊,“应付?我没有应付啊,我可是花了两天弄出来的!不信你可以问问徐刚他们,我干活老认真了。”
“……那我会更怀疑你的工作能力了。”
“啊?”孙烊皱着眉头,第一个反应居然是掏出图稿仔细查看起来,王耀等人凑了过来,纷纷说着:“一定是你哪里粗心大意了。”
“你这个毛病得改改,你师父就没教过,动手之前先再三核对?”
“赶紧找找,能改就改,不能改还得重头来。”
不管是谁,他们全都没有质疑组长的判断。
就连孙烊本人也是,仔细看着图稿上的数据,一个个核对起来,而不是嚷嚷着自己没错,强硬要争个对错。
而这,就是江小娥江组长立得威。
她没直接指明错误的点,就和王耀说得一样,她这个成员最大的缺点不是能力不强,而是能力强却粗心大意。
经过这段时间的磨合,她对这四个成员都有了大致的了解,也确实该重新分配一下工作了。
不单单是他们,王耀他们找来打杂的工人也可以一起拉进来,尤其是他的两个徒弟,算不上多有经验但该懂的一些工具也都懂得怎么操作。
可以安排一些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活。
既能减轻他们五人的工作量,也能将新的人手培养出来。
想到这里,江小娥是真的有些叹气。
太缺人手了。
不然的话她能做另外一个计划,合理地利用人才来分配工作,而不是将本该是十来个人的工作量摊在五个人身上……
“这里!”吴中行指了指其中一个数据,“你在考虑平面的时候就没想过它曲面吗?”
“你长着眼睛干嘛的?”王耀继续发挥着毒舌,“这都能看错?”
一个小小的误差,在制造的物体上或许很难用肉眼察觉出,但真的组装到一块,哪怕只有几毫秒的差距,也没法正常使用。
到时候,只能返工。
可那个时候返工,影响的可不是一个小组,而是整个项目的进度。
孙烊一想到就有些头皮发麻,额头都冒出了细汗,“我的错我的错,我这就开炉重造!”
“等等。”江小娥叫住了他,孙烊眼里一慌,生怕组长让他坐冷板凳,恨不得赶紧表示自己以后绝对不粗心大意。
不过江小娥叫住他还真不是为了这件事,而是道:“让胡二苗协助你。”
话音落下,几道声音齐齐响起。
“二苗?”
“我?”
“他不是学徒吗?”
胡二苗就是王耀的亲戚,他的学徒之一。
平日里不引人注意,但干活挺认真,特别认真的那种。
面对几人的惊讶和胡二苗的狂喜,江小娥没解释太详细,只是道:“学徒多学学就是了。”
她这话一说,很明显听到好几个人深呼吸的声音。
是的,她在放出一个信号。
在她这里,即使是学徒又或者是来打杂的人手,只要你能行,她很乐意给你展示的舞台!
这让除了胡二苗之外的七人很难不激动!
当然,激动的也不一定只是他们这七个人。

第153章
江小娥相当于是告诉他们所有人, 在她这个小组,你可以没有考级也可以没接触过机械方面,但只要你想学又能做好, 不管是学徒工又或者是分配来打杂的工人,都有向前冲刺的机会!
怎么说呢。
就相当于他们和同批进厂的工友们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结果刚刚打响枪声,他们不过才慢悠悠跑了几步, 而就在这个时候,江工开着一辆拖拉机过来,并给了他们上车冲刺的机会!
至于能不能真的爬上车,他们也说不准。
但他们同行中的胡二苗却已经登上了车!而上车最大的好处, 就是明年转正的名额中绝对有他的位置, 还有可能在工作中被重用,到时候他们可就不是同一条跑道上的人, 有可能越差越远。
谁都懂, 所以没有一个人不激动。
机会都摆在面前,这要还抓不住, 怕是会后悔一辈子!
而同时, 王耀四人却不由想起了一件事。
在决定踏踏实实跟在江组手下干活后, 他们又去找了和她更熟悉的刘工仔细打听了一下她的事迹。
听后都震撼的不行,但江组厉害是他们早先就接受的事, 这会想到的也不是这个,而是她先前的几个小伙伴。
如果问他们想遇到一个什么样的领导。
那一定会有很多种回答。
能力强大的、善于沟通、规划明确的……等等, 但在他们心里, 最想遇到的就是那种敢于担当且能给予下属成长空间的领导!
江组就是这样。
看看她先前小伙伴的发展,哪怕各奔东西还是为他们规划了更好的前景,再看看今天, 江组都愿意给几个学徒和干杂活的工人一个机会,那对于他们四个成员呢?
这段时间的接触,她是真的愿意教,一点都不藏私。
完全不怕那句话,那句让一些成熟的技术工时不时挂在嘴边的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只要他们愿意学,也能跟得上,就不怕江组不教。
这让身为三小组的他们既激动又自豪,搞得一个个浑身都带劲,干活起来干劲十足!
不过,干劲再足,江小娥都没有让他们加班加点的意思,到点了就下班,看着其他小组还在奋力苦干,而自己这边却能如常下班,别说,还真别说,感觉更爽了!
“小江。”
江小娥回头,发现是副厂长。
陆宣贵将人叫住,他笑着道:“还好我赶得巧,不然都找不到你的人了,看来你们小组进度挺快啊。”
江小娥轻笑着回,“您就是知道我这边进度快才找来的吧?”
“哈哈。”陆宣贵大笑两声,“果然瞒不住你,来来,咱们一边走一边说。”
他朝前带着路,一边朝着厂门的方向一边道:“我这边有个特殊的活,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部队那边需要运输一批物资去基地,随行需要一到两名汽修工,本来老刘就是指定的人选之一,但是吧……”
但是和小江这边的进度一比,一个个被拉到很后面,现在又用小江那套方案在磨合,老刘一走,他那大组又得重新磨合,想来想去,在“拒绝”和“接受”之间,他选择了“推荐”。
推荐的人选就不用多说了,“老刘极力推荐你,他说你有维修装甲车的经验,再来你小组的进度超前,离开几天也不会有太多的影响。”
说得还挺有道理的。
看看这个项目组除了第二大组的第三小组准点下班之外,谁不是在加班加点?
陆宣贵在她作出选择之前,又补了一句,“当然,你要不想去也行,全凭你自己的决定。”
江小娥没马上回答,而是问道:“什么基地?”
陆宣贵很小声道:“秘密基地。”
江小娥扬眉,秘密加基地,这个组合可了不得。
陆宣贵又道:“来去大概四五天的样子,你只随车走,在行驶路程中有可能出问题,但也有可能一路无事,根本就用不了你出手。”
江小娥懂。
说白了就是预防。
毕竟谁也不保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会出问题,而且像这类运输物资的活应该还挺赶,没那么多时间让他们就地找汽修工。
她悠悠道:“刘工还真相信我。”
“可不止他。”陆宣贵对着她挑了挑眉头,“我也一样相信你。”
别的不说,两台摩托车都能被小江修好,还连同老刘检修过一辆装甲车又在车身横梁的建造上让人惊叹,就这个履历,足够了。
退一万步讲,就算不行,随行的不是还有另外一个汽修师傅吗?
就当是给年轻同志一个积攒经验的好机会了。
他道:“听你这个意思,是愿意了?”
江小娥点点头,很郑重地表示,“我不会辜负您和刘工的信任。”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